YOURNET.CN

标题: 一抹夕阳甄妃墓 几株幼松呼春风 [打印本页]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1:08
标题: 一抹夕阳甄妃墓 几株幼松呼春风
2013-08-11


邯郸人游三台常常止步于漳河堤北,其实从邺镇三台村往北过大桥迤逦四五公里可直到灵芝村,与有曹操栓马柏树临漳习文乡靳彭城村东西相望村内有甄妃墓。三月春寒料峭时节我们从汤阴回来时去瞻仰过。墓冢很潦草很破败很没有心情。蔓草干枯,墓砖有个大洞,处于低洼的苇坑。周遭仅见到与陵墓相关一些残破的绳纹砖瓦。旁边立着电讯发射接收塔。心情颇不平静,当地政府立项作为文物要修缮但无下文,野草摇曳仍然处风雨飘摇之中。
   
   读曹植《洛神赋》,都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其原型就是甄妃,曹植之嫂嫂。据《文昭甄皇后传》:甄氏乃汉末常山郡人(中山无极),东汉太保(宰相)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被名宦冀州牧袁绍纳聘为儿媳。东汉献帝七年,袁绍兵败官渡之战,病死。曹军得邺城,甄氏因惊人美貌迫嫁曹丕为妻。生子曹睿(魏明帝)得十余年恩宠,后犯曹丕的忌讳。曹丕即大位后得新欢冷落甄氏,《三国志》中说她“有怨言,帝大怒”,“遣使赐死,葬于邺”。


史载“有怨言”即甄氏的诗,题为《塘上行》载于《玉台新咏》,诗曰: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若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损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此诗引起曹丕大怒。派遣内使到甄洛独居的邺城旧宫赐毒酒,四十岁卒。明帝即位后追封母亲甄洛为文昭皇后。《三国志 魏书 文帝纪》明确记载:于太和四年十一月重新葬于邺城(墓址今安阳县灵芝村东)。陵寝的规模和葬仪之隆重都在可想之中。墓冢史称“朝阳陵”,时光流逝1780多年,“朝阳陵”竟如此败落,我们到时都哀叹不已愔然神伤。据村人说解放前甄妃坟冡高耸,松柏繁多,短短几十年伐树取土,如今剩余二三米的荒冢处荒村野漠之中,现在也仅仅是建立起围墙。这就是那个“朝阳陵”?葬文昭皇后的千年吉地?这就是那位《洛神赋》中“洛神”安睡之地?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令读者神思飞扬,这首千古流传名赋深深打动人心为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痛惜之情所感动。能意会不必翻成白话文了。看不懂的请隔过去。


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后人留下形象。这个直观。


洼地蒿草大约有半亩,荒草断路,一条小路斜通一间没有屋顶的“庙宇”,荒冡大约是黄鼠狼出没之地!风华绝代的名媛的“朝阳陵”零落成这个样子,安阳文物部门情何以堪!历史遗存荒败如许该怨谁呢?浩渺洛水,佳人影绰,发髻如云,在云中在雾中“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流泪襟之浪浪。”摧肝裂胆的悲恸!情深意切的呼喊!


蹬车很远,心思仍在,默默为曹植思念的“洛神”痛!为曹植!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1:09
本帖最后由 沁园春雪 于 2013-8-12 18:43 编辑

图片 因 三月份的  待找     

IMG_3313.JPG
河南地界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1:14
19300001344103131366521384023_950.jpg
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部分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1:25
QQ图片20130812112440.jpg
地址 非常好找  过漳河桥 一直往南   五公里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1:28
c995d143ad4bd113fd23dd8a5aafa40f4afb059f.jpg
这是网络上的    我们去时都是荒草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8-12 11:56
写文字十分的费脑筋,楼主发帖不辍令骑友们钦佩。

作者: 同志们好    时间: 2013-8-12 12:01
骑车带着故事回来。挖点掌故以飨骑友,骑以健身,文以健脑。教化是百年大计,慢慢来。
作者: 知足常乐    时间: 2013-8-12 12:04
好文,长知识!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8:44
子民 发表于 2013-8-12 11:56
写文字十分的费脑筋,楼主发帖不辍令骑友们钦佩。

IMG_3306.JPG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8:45
同志们好 发表于 2013-8-12 12:01
骑车带着故事回来。挖点掌故以飨骑友,骑以健身,文以健脑。教化是百年大计,慢慢来。

IMG_3307.JPG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8:45
CNC2621 发表于 2013-8-12 12:04
好文,长知识!

IMG_3308.JPG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8:46
IMG_3309.JPG

就是那个“朝阳陵”?葬文昭皇后的千年吉地?这就是那位《洛神赋》中“洛神”安睡之地?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8:47
IMG_3310.JPG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8:47
IMG_3311.JPG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2 18:48
结束         谢谢观帖   终于完成待写的任务  
作者: 散发扁舟    时间: 2013-8-13 21:25
长知识了,读贴有益。谢楼主
作者: 阿桑    时间: 2013-8-14 09:11
历史虽尤为悲惋,
但历史再次证明:
自古邯郸出美女呀!

作者: 青青子衿    时间: 2013-8-17 09:44
沁园春雪 发表于 2013-8-12 18:46
就是那个“朝阳陵”?葬文昭皇后的千年吉地?这就是那位《洛神赋》中“洛神”安睡之地?

偏僻的地方历史也不平凡。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7 10:31
本帖最后由 沁园春雪 于 2013-8-17 10:32 编辑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3-8-17 09:44
偏僻的地方历史也不平凡。

邺城 是   首都   那里曾经非常繁华     想想今日的北京  有此一比    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7 10:41
本帖最后由 沁园春雪 于 2013-8-17 11:16 编辑

公元580年以后的邺城指的是安阳,古邺县已废安阳是邺城的后身,唐宋人的邺就指安阳。


北朝时期在邺下建造寺院有4000多所,出家僧尼近8万人,全境寺院多达4万所,住寺僧尼有200万人。
邺城遗址东部的北吴庄(临漳县下辖村名)北漳河考古发掘共出土有编号佛造像2895件(块),是目前所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

历代皇帝只准许西域人在都城立寺翻译佛经,汉人一概不得出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准许汉人出家为僧的国家法规在邺城颁布。佛图澄的大弟子道安及道安的弟子法汰、慧远等500余人越过长江,在襄阳、扬州、荆州、庐山、川蜀等南方和西南方各地宣讲佛法,并组织佛典的传译。从此,佛教在全国便兴盛起来。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7 13:35
阿桑 发表于 2013-8-14 09:11
历史虽尤为悲惋,
但历史再次证明:
自古邯郸出美女呀!

古有罗敷  今有asang    邯郸自古出美人呢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7 13:37
散发扁舟 发表于 2013-8-13 21:25
长知识了,读贴有益。谢楼主

回谢扁舟   

作者: 同志们好    时间: 2013-8-17 14:31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 展眼乞丐人皆谤。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选自“红楼梦”甄士隐道士歌)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17 18:01
同志们好 发表于 2013-8-17 14:31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 ...

握握手有你的体温,手指尖上却留有如此的浓厚的幻灭感。你是清晓待发的帆,你是夜晚歇息的橹,早上醒来,又是一个艳阳天!天不要这么热!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8-21 15:03
沁园春雪 发表于 2013-8-12 18:48
结束         谢谢观帖   终于完成待写的任务

楼主是文人,首楼文字引经据典,令我等骑友自愧不如。
另:谢谢你在(明杖沟里去避暑)的多次点评,因贴内无法直接回复你,故在跟帖的同时表达一下谢意。


作者: 丹拿高音    时间: 2013-8-21 15:37
沁园春雪 发表于 2013-8-17 18:01
握握手有你的体温,手指尖上却留有如此的浓厚的幻灭感。你是清晓待发的帆,你是夜晚歇息的橹,早上醒来, ...

天不要这么热~才是重点哈!
作者: 同志们好    时间: 2013-8-21 17:56
{:soso_e113:}{:soso_e113:}
作者: 沁园春雪    时间: 2013-8-23 10:09
子民 发表于 2013-8-21 15:03
楼主是文人,首楼文字引经据典,令我等骑友自愧不如。
另:谢谢你在(明杖沟里去避暑)的多次点评,因贴 ...

写贴不为稻粱谋,丛台阁舍横紫烟。
地僻邯郸云遮盖,海阔长川尽空间。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