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动山河 十载碧血映青史—1979年那些事儿续集
引言: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千年和战,恩怨纠葛。19世纪,资本主义列强东犯,封建政府腐败无能,中越两国皆沦入殖民地之境遇。为独立自由,百年抗争不断。国共合作,先败日本帝国主义于神州,内战骤起,中共逐国民党政权于台湾,立新朝,国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为越南建军、抗法、抗美之最坚强后盾。1954年,韦国清率解放军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主力与法军会战于越西北,并调志愿军工兵教授越军掘壕术(此即为越军吹嘘决胜奠边府的“堑壕延伸式”战法的由来),是有奠边府一役。此战成功,遂定越北解放之大局。战火方息,美国又至,历经“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越南化”,签订巴黎协定年无奈撤出。美军既退,南越风雨飘摇,越军以西原、顺化岘港、西贡嘉定三大战役尽灭南越军,统一南北,史称春季大捷。孰料黎笋等人不念久经战争摧残,国家经济残破,生活困苦,不思医治创伤,休养生息,反而自持有苏联为援,穷兵黩武,侵略扩张,武装控制老挝,全面入侵柬埔寨,疯狂反华排华。“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全面出击,气焰冲天,一派印支半岛唯我独尊之势。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般一般,专打第三”,是可忍,孰不可忍。已未初春,大军出关,以30年未经战阵之师,入越北热带山岳丛林,穿插分割、正面突击,历28昼夜,以重大牺牲,下老街、克高平、攻沙巴、取谅山,兵戈之指,所向披靡,阵斩4万而还。河内当局不改本性,依托北极熊,西占柬埔寨,北犯我边境。边防部队奉命拔除越军侵占之骑线点,有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更以老山为主战场,轮换作战,锻炼部队,长期保持对越军事压力。苏东剧变突生,越南外无所依,阮文灵成都赔罪,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化。1993年3月31日,老山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结束,为十年中越战争划上句号。
1,面对雷区,“跟我踩过去!”
根据488团的战斗部署,3营奉命在1号高地北侧占领进攻出发阵地,7连担任攻击发起时为全营开辟通路的任务。2月17日6时25分,55军全线开始炮火准备。步兵突击分队利用炮火射击效果使用各种爆破器材排除道路上的各种残存障碍物。7连一个战士在搬运“320”爆破器材时不慎弄响了一套,并引爆了另外一套,当即伤亡19人。该连只得利用剩下的直列装药、爆破筒、手榴弹、炸药包继续扫除障碍。由于意外爆炸的发生耽误了时间,爆破筒等器材的使用效果不如“320”,直到6时40分,冲击信号发出,各种器材都用完了,还有15米的雷场没有排除。军情紧急,刻不容缓,7班长朱志威毫不犹豫地高喊“同志们,跟我来,踩过去!”战士罗光华第一个冲进雷区,触雷身负重伤。朱志威紧随其后,也负伤倒下。看着身后的大队人马,看着倒下的战友,战斗小组长吴石林和战士陈庭进毫不畏惧,继续向雷区跑步冲刺,以自己的身体引爆地雷。7班4名战士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用鲜血和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通路,打开了通向胜利的大门。
1979年3月战争结束后,东北作家张天民随中国文联访问团到广西前线采访。在友谊关下采访了吴石林和陈庭进,他是这样记述当时的情况的“小伙子们不是小说家,而是实践者,讲不出多少具体的细节来,甚至当时怎么想的也讲得很简单。这样一个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叫他们三言两语就讲完了。思想斗争呢?向祖国举手宣誓呢?豪言壮语呢?统统没有。该想的早想道了,该说的早已说过,他们就为了打开通道,就为了完成任务,一个接着一个,用血肉之躯去蹬那会咬人的地雷。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多么壮烈的行动!”张天民以此作为素材之一,写下了短篇小说《战士通过雷区》,获得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张天民在《战士通过雷区》基础上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自豪吧母亲》。
电影《自豪吧母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zNTUwNjU2.html
2,两次改道,甩开阻敌
1979年2月18日14时30分,363团2营在向班庄穿插途中以迅猛果敢的动作冲破打沙山口阻击之敌,插到841高地。当团指率领3营准备随后跟进时,越军调整了部署,加强对打沙山口的封锁。团指遂令1营为掩护,团指率3营避开阻敌,改道经银斗迂回至朗金。19时,1营完成掩护任务准备沿团指路线前进时,发现道路被敌人所阻。原来当团指带3营出银斗插出去后,越军知道上了当,立即从打沙山口搬兵,企图挡住1营去路。该营在脱离团主力的情况下,指挥员沉着冷静,迅速判明敌人企图,利用夜暗甩开敌人,返回打沙山口。趁敌空虚之机,沿2营路线插出了打沙山口。于19日2时,占领了打沙山口西南侧山腿。
3,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自卫还击作战发起后,55军163师487团2营于19日11时,奉命加强团迫击炮连和无坐力炮2门,在军坦克团7连4辆坦克的协同下,攻歼探某地域之越军12团4营、3师37高炮营。487团2营分别于2月19日17时30分至20日3时、20日18时30分至22日10时30分、22日18时20分至23日3时15分,对探某之敌进行了三次进攻。前两次进攻,由于敌情不明,将坚固据点当作一般阵地打,把强敌当残敌打,以一个减员的步兵营去打预有防御准备、凭坚固守且能得到附近据点支援的1个步兵营加1个高炮营,以致连续失利。第三次攻击前,摸清了敌情,定下了正确的决心,加强了更多的炮火,才终于歼灭了探某地域之敌。共毙敌45人,俘敌2人,缴获37高炮10门,12.7高机10挺,82和75无坐力炮各2门,60迫击炮4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13挺,40火箭筒21具,冲锋枪47支,半自动步枪8支,榴弹枪14支,汽车3辆,推土机1台,电台8部,各种枪弹20余万发。战后,中央军委授予2营“攻坚英雄营”荣誉称号,副营长周元生、5连班长马旭旺“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广州军区授予5连“探某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4连3排“攻坚英雄排”荣誉称号。
487团2营在探某战斗中也付出了伤152人,亡40人(此数据可能有缩小)较大代价,第二次攻击失利后,全营3个步兵连只剩下113人,仍然顽强战斗,坚持攻击。上级提出改换部队进攻,该营的干部战士坚决不肯,表示“只要还有一个人,我们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就是打光了,也要躺在阵地上,决不愧对祖国”。是啊,这个时候撤下去,不仅半途而废,死了的弟兄也闭不上眼啊。就是有这种一往无前,敢打敢拼,血战到底的战斗作风,55军这个东线最年轻的部队才创造了1979年参战部队歼敌的最高纪录。
4,叛逃到中国的越军直升机
1981年9月30日上午8时51分(河内时间7时51分),一架越南军用UH-1H直升机降落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一块农田里,机上走下来越南空军少尉飞行员乔清陆、越南空军准尉、空中机械师黄春团、退役准尉空中机械师黎玉山和建筑工程师杨文利等10人。他们向闻讯赶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和民兵主动交出了武器,并说明自己是因为不满黎笋集团的统治,才驾机投奔中国而来的,希望能够在中国政治避难。很快他们一行10人被送到北京。10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简讯《反对黎笋反动集团的黑暗统治 乔清陆等十人驾机逃离越南到我国 表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来意后受到我有关方面的接待》,向全世界公开了此一事件。越南国内迅速作出反映,指责上述人员在越南犯了杀人罪,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逃亡中国。10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消息《我有关部门根据中国法律规定 允许乔清陆等十人在我国居留》。10月16日下午,乔清陆、黄春团、黎玉山、杨文利4人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说明逃离越南的原因,并介绍了越南国内的形势,越南侵略柬埔寨等情况。10月20日下午,越南老革命黄文欢会见了乔清陆一行。
河内是越南防空体系最为完善的地区,拥有全国最先进、最完备的防空探测系统,构成了全方位、全高度的立体探测网。越东北也是越南空军-防空军部署最严密的地区。但乔清陆等人驾驶直升机从河内的白梅机场起飞,在越南境内飞行了130公里,却未被越军击落,最后在中国境内成功着陆,堪称世界飞行史上的一个奇迹。
5,大海航行靠舵手
1979年2月21日,在支马、龙头地区作战的127师奉命调整部署组织防御,379团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接替了128师382团在长条山和540高地地区的防务。9连部署在540高地东南无名高地地域,3排配置在4号高地(该高地3个山峰,编为01 02 03号高地)。2月23日凌晨,越军数十人化装成我军向9连阵地送饭的炊事人员,向03号高地西北侧运动,另一路约一个班的兵力向03号高地南侧接近。这伙人左臂扎白毛巾,走在最前面的几个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边走还边用广西方言喊“伙计,还不起床,吃饭了”。在公路旁担任潜伏哨的8班战士李桂林、王昌河,监视着这伙来人.觉得非常可疑.若是自己人,则来的方向不对,上级也没有通报阵地前沿有友邻行动。炊事班不可能这么早就送饭。歌也不会唱得那样别扭,而且这首歌我们已经很久不唱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是左臂扎白毛巾,而当晚连队规定的识别标记是右臂扎白毛巾。根据以上可疑迹象,他们断定是越军化装成我军企图进行偷袭,立即发出战斗警报。3排长王锦社接到警报后将计就计,命令全排摘掉右臂上的白毛巾,沉住气,瞄准左臂上扎着白毛巾的敌人。待越军进至我阵地前50米时突然开火,并组织战斗小组阵前出击,当场毙敌大队长以下33名,俘虏1名。战至下午14时30分,9连在540高地东南无名高地战斗中,共毙敌64名,俘敌1名。
引用: 1979年3月战争结束后,东北作家张天民随中国文联访问团到广西前线采访。在友谊关下采访了吴石林和陈庭进,他是这样记述当时的情况的“小伙子们不是小说家,而是实践者,讲不出多少具体的细节来,甚至当时怎么想的也讲得很简单。这样一个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叫他们三言两语就讲完了。思想斗争呢?向祖国举手宣誓呢?豪言壮语呢?统统没有。该想的早想道了,该说的早已说过,他们就为了打开通道,就为了完成任务,一个接着一个,用血肉之躯去蹬那会咬人的地雷。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多么壮烈的行动!”
当年的人们真的很纯真。面对烈士陵园,面对老兵,我常常被他们感动……
6,1979,是谅山省府大楼还是谅山市委大楼?
凡是对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有所了解人,对这一幅照片都不会感到陌生。照片上我军两名战士站在台阶上,手持56式冲锋枪。左边一人凝视附近,右边一人眺望远方。背景是一座古朴的法式风格大楼,前景是一尊架在基座上的古炮。整个场景以低角度拍摄,取景范围虽然不大,却显得分外的气势逼人,振人心魄。肃杀的战场气氛,我军战士的高大形象,尤其是拍摄地点位于越南北部重镇谅山市的市区,使得这张名为《攻克谅山》的照片成为了整个战争的标志性记录。照片的拍摄者是陆军第163师政治部新闻干事李永安,拍摄时间是1979年3月4日上午10时许。而拍摄地点根据流传最广最普遍的说法,是谅山省府大楼(李永安在博客中也是这个说法),也有资料说明是谅山市委大楼,个人同意后一种说法,试做如下分析:
1,谅山省府、市委的地理位置。根据当时标绘的谅山市要图,省府(即省行政委员会)位于北市区,具体位置在奇穷河大桥北桥头以东约700米处。市委位于南市区,具体位置在奇穷河大桥南桥头正南约500米处。
2,拍摄时间,这一点李永安在自己的博客《在硝烟中追拍》中写得很清楚,是在我军攻打南市区的3月4日上午10时许。
3,攻占省府和市委的部队与时间。164师491团3营8连7班3月2日上午9时25分占领谅山省府,而攻占市委的是163师489团2营一部和师侦察连一部,时间是3月4日上午8时许。照片上右边的持枪战士即是163师侦察连班长陈守全。
4,解放军报1979年4月10日第二版刊登王铁文、蔡常维、陈树灿的报道《同志,你知道这张图片是怎样拍摄的吗?---记某师新闻干事李永安同志的先进事迹》,正文第一段说明,拍摄地点是谅山市委大楼。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这张照片是李永安1979年3月4日跟随489团3营进入谅山市南区后,在谅山市委大楼所摄,而非谅山省府大楼。
[此帖子已被 cpcliusi 在 2010-4-11 10:11:31 编辑过]
7,越军特工化装袭击我军指挥员的两个成功例子
越军特工队可以说是十年中越战争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往往给人以神秘莫测、神出鬼没印象的印象。实事求是地说,越军特工队员的军事素质也就和我军的老兵骨干差不多,只是其执行的任务较为特殊而已。作战之初,由于不熟特工队的其活动规律与作战特点,我军曾经吃了不少亏。随着在实战中不断总结分析,我军逐步摸索出了克敌制胜的有效战法,认识到特工队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通广大,是完全可以战而胜之的。1979年作战时,越军特工队利用与我国边民体态、口音相近的特点,广泛实施了化装混入我军队伍,伺机进行袭击的战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这里举两个指挥员遭袭的例子。
东线:2月23日,一名越军特工队员化装为解放军战士,借口汇报情况,骗过哨兵,进入了在复和的125师375团指挥所,他的本意是刺杀“一号首长(团长)”,寻找未果,于是开枪打伤“六号首长(团政治处主任)”后,趁乱逃跑。
西线:2月25日凌晨4时30分,当41师123团指挥所进至班高村边时,越军一名特工队员利用夜暗混入我行军队列中,用手榴弹炸伤5人,其中团参谋长负伤后经抢救无效牺牲。
8,越军使用原子袭击了
1979年2月17日9时35分,步兵第491团3营占领科高山地区的1、2、3、4号高地,奉命转入防御。营指设在4号高地。16时,该营观察员报告:科高山西南侧公安屯冒出黑色浓烟,同时看见敌油库被炸,烟雾呈蘑菇状。该营指挥所接到报告后,不分析当时风向是吹向敌方和敌未进行炮、空袭等情况,就向团指挥所报告,“敌开始使用原子武器了”,同时发出防毒警报。营指挥所一声令下,部队都戴上了防毒面具,有的连队戴上防毒面具达2-3个小时之久,搞得上下都紧张,既干扰了上级指挥,又影响了部队的行动。
9,老山地区战斗中使用的破障器材
根据老山的地形特点和越军障碍物设置情况,14军开辟通路器材主要以自制的爆炸软带(直径约2厘米、长度约为10米,内装鳞片状TNT炸药)和用发射筒抛射、40火箭筒教练弹牵引集束导爆索等轻型器材为主,辅之以69式火箭爆破器、单兵火箭爆破器等制式器材。662.6高地战斗则以69式、73式火箭爆破器,81式扫雷车等大型制式装备器材为主,辅之以小型的自制器材。八里河东山战斗吸取了老山、662.6高地战斗的经验教训,由于树高林密,使用托带爆炸带效果不理想,于是大量使用导爆索(将导爆索截成5-10米,3-5根合为一体,捆绑在细竹竿上)。在整个拔点作战中,根据地形特点和器材性能,分别视情况使用,开辟通路的任务完成较好,662.6高地和八里河东山战斗破障效果又比老山战斗时效果明显。
10,奇穷河 62式 VS T-34
1979年3月4日凌晨,55军对谅山市南区之敌发起进攻。军坦克团4连奉命于6时50分在奇穷河铁桥北桥头东西一线沿河岸占领发射阵地,掩护步兵夺取南市区。489团3营在进攻过程中遭到当面越军炮兵火力和坦克火力的严密封锁,进展困难。4连长王廷云和指导员梁妃六为支援步兵战斗,决定火力区分如下:411、401、402、403、407在右侧,先摧毁右侧无名高地上越军榴炮、37炮阵地。404、405、406、408在左侧,打位于正面和左侧391高地、428高地北坡的掩体坦克。右侧5辆坦克以4个齐射将越军炮阵地摧毁,接着全连集中火力射击敌坦克,炮声隆隆,火光闪闪,经过15分钟战斗,炮坦协同击毁击伤越军坦克11辆。4连除3辆车遭榴弹射击车体外部备品受损外,人员无一伤亡。战后,4连、2排、403、404、408、411车荣立二等功。
11,辛柏林雷达遇袭事件
《兵器知识》杂志曾经刊登对何其宗的访谈录,其中在谈及辛柏林雷达遇袭事件时,作了如下描述:“后来,我们进口了辛伯林炮位侦察雷达,大概十几万美元一部,性能相当好,就是专门侦察迫击炮的。只要敌炮发射后,就可以精确计算出其具体位置,我炮还击是一打一个准,打得越军很狼狈,但后来损失了一部。有的人讲:是越军派遣特工,潜入我境内炸毁了雷达。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是由于我们的勤务科目没训练好。这座雷达由我军一个班昼夜武装保护。但在出事的那天晚上,换岗的哨兵叫醒该上岗的战士后就去睡觉了,但换岗的战士并没有真正起来去站岗,而是答应一声又睡过去了。结果被恰好路过这里的越南特工溜进来,炸毁了雷达,其实他们并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因为在我们侦听敌台通报中,他们讲“摧毁了共军的一个通讯台”。”
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越军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不是恰好路过,瞎猫碰上死老鼠。当然,具体到他们是否当时就知道破袭的是辛柏林雷达可以继续查证。辛柏林雷达站隶属昆明军区炮兵仪器侦察营,作战时配属轮战部队执行任务。
7月4日晚23时许,越军821特工团406营7连一个排从1134高程点两侧哑口潜入我境,尔后以逐点观察,逐点推进的方式,于5日佛晓行进至预定集结地--白石岩山洞潜伏。5日敌对白石岩地区诸阵地进行了一昼夜的抵近观察。6日零时三十分左右,除留一个组在白石岩山洞担任警戒和接应任务。余敌编成4个小组秘密接近目标区,分别以一个组袭击我边防17团160迫击炮阵地和122团9连3排。另二组以左右翼袭击雷达阵地。2时30分,敌同时开火,2时40分行动结束,我亡10人,伤49人,敌亡1人,伤10人。敌完成偷袭后,各袭击组沿原路线撤退至白石岩山洞,对伤亡人员稍做处理后,于当日6时前按原渗透路线撤至境外。
越军此次破袭行动无论从战前准备、战术手段还是武器运用方面看,都堪称特种部队作战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在武器运用方面,破袭时只使用手雷、定向雷、单兵火箭和可塑性炸药等等爆破器材。这样既可以给我人员和技术装备造成较大损失,又可隐蔽其行动企图(由于自4.28日收复老山战斗打响以后,敌我双方经常相互炮击,因此此次偷袭敌于2时30分袭击我雷达,炮阵地等目标后,至6时我阵地人员还以为只是炮击)。
12,55军创造的记录
在1979年的对越作战中,55军主官决心坚定、部署得当、靠前指挥,部队作风勇猛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攻坚,各兵种密切协同、灵活运用战术、后勤保障得力,基本歼灭第3师、独立205营、高禄县独立第8营和4个公安屯;大部歼灭公安12团,部分歼灭327师、337师52团和北太省197团;共毙敌10843人,俘敌108人,取得了同登、谅山地区进攻战斗的辉煌胜利,亦是东西两线的最大胜利。是故受到最高统帅部的高度肯定,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7个)和英模个人(14名)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1979年参战部队从军师团到营连各个建制级别歼敌之最的记录,均由55军创造。
55军:毙敌10843名 俘敌108名(不含鬼屯炮台、二三星洞窒死之敌)
163师:毙敌5293名 俘敌38名
163师487团:毙敌1932名
163师488团3营:毙敌1005名 俘敌15名
163师488团3营7连:毙敌470余名 俘敌2名
PS:看了那么多参战部队的政治工作总结,就数55军的最实在,55军作风就是好!
13,鬼屯炮台攻坚战背后少有人知的故事
说起1979年的对越作战,163师489团3营打同登鬼屯炮台的战斗流传广、影响大,有兴趣的人都知道一些。但是在那浴血搏杀、壮怀激烈的背后,也曾有过畏惧和退缩。2月17日攻击发起后,3营本来打得不错,可毕竟是初上战场,看到血淋淋的残酷景象,看到身边倒下的战友,怕的情绪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在动员攻打同登核心阵地鬼屯炮台时,连的干部在看地形的现地上,没有人敢啃气受领主攻任务。这个时候营教导员也没有采取积极措施,而是采取了一个消极办法,谁先到攻击出发位置谁就是主攻。结果是7连先到,就由7连担任主攻,算是把任务分了下去。任务分下去后,又认为时间紧,没有搞好战前动员,凑合着开始攻击。结果部队一打就散了,营指只剩下3个人,谁也找不到谁,7连打成几摊,连长更是带着一个排回到国内,离开指挥位置10个小时。严重的情况下,营党委认识到了问题所在,立即整顿干部思想,狠抓战斗作风,4天拿下了鬼屯炮台。在打谅山前,又开会发动干部战士找第一阶段部队出现一打就散的表现、原因,怎么解决?营党委找5名怯战人员一个个进行火线谈话,批评督促,使部队风气有了很大改变。7连长面貌焕然一新,亲自带着一个排冲锋陷阵,对全营战斗起到了关键作用。
头顶飞枪子、脚下跑炸弹,说不定下一秒就要升天,天生不怕死的人到底是少数,在战场上紧张、恐惧甚至退缩都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能不能挺过去,挺过去了,习惯了,也就不怕了。
竹林:cpcliusi:
含笑飘过,笑而不语,你自个玩儿哈……有一种笑是傻笑!
你瞧瞧看看,认同你的观点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少了,“马夹”越来越多了,孤芳自赏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你也不想想,为什么政府不准我们说的越来越多了!
看你傻笑道什么时候。
有你这样可爱的存在,想不笑都没办法哦。
话不投机半句多,可有的人就是要厚着脸皮凑上来,怎么能不让人发笑哦。
14,优待俘虏 克敌制胜
1984年4月29日,119团2营5连3排9班战士肖坤立在119号高地搜索残敌时,通过喊话俘虏越军伤员一名。开始这名俘虏害怕被杀,相当恐惧。排长谢玉洪和肖坤立朝他摆摆手,表示不会杀他,并解下急救包为他包扎,同时拿出代言片给他看。伤俘情绪稳定之后,他们又拿出干粮给伤俘吃,伤俘口干舌燥咽不下去,他们又找出不多的水给他喝。这时越军用160迫击炮向我阵地猛烈射击,致使我军伤亡逐渐增大。摧毁越军的炮阵地成为当务之急,营长李治福命令5连将俘虏带到位于634高地的营指挥所。通过赵翻译作工作,宣传解放军的宽大政策。越俘表示愿意提供情况,在缴获的越军炮兵部署图上准确的指出了一个160迫击炮连阵地和一个82迫击炮排阵地。4分钟后,我军炮兵开始射击这两个目标,很快将其摧毁。
15,越军346师师长黄便山简历
黄便山,又名黄友水,河北省安勇县景瑞乡人。1950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改称越南劳动党,1976年改称越南共产党),抗法救国战争时期入伍。抗美救国战争期间历任步兵团长、师参谋长。1974年晋升为大校,1976年任第346师(经济建设师)师长。1978年8月,346师改编为步兵师。1979年2月,黄便山指挥346师参加了中越边境战争,由于所部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战后被免职。曾获一级军功勋章、一级战胜勋章、一级抗战勋章、一二三级战功勋章、一二三级解放战士勋章、一二三级光荣战士勋章、决胜军旗奖章。家住河内永湖集体区B3号,1988年4月28日病故。
16,临阵畏敌 消极避战
118团打老街的时候,4连奉命插向深曼,断敌退路,阻敌增援,确保主力全歼老街越军。战斗发起当日,4连于12时15分穿插至深曼以北约1公里的53号高地。连长带领1排进至距深曼3-400米处构筑工事,准备堵截逃跑之敌。连长3次通知指导员把2、3排带下来堵击敌人。但指导员消极避战,不敢卡口堵路,说什么“要对全连这一百多号人负责”、“不能过早暴露企图”……拒不下来。进而以支部书记的名义要连长把1排带回山上。跟随4连行动的营干(副教导员?)不仅不督促部队完成任务,反而支持指导员的意见,于是连长带1排撤回53号高地。致使老街之敌在毫无威胁的情况下逃走100余人。战后14军特别指出:
支部委员会要对战斗的胜利负责,要检查督促上级作战指示、命令的执行,并依靠集体领导的作用保证战斗的胜利,但是支部不能代替军事指挥员的指挥。
有的政工干部以自己支部书记的身份否定连队军事指挥员的正确决心,起了很坏的作用。
17,1979年时的越军编制
越军地面部队最大编成单位是军,基本作战单位是师,均采取三三制。军辖3个步兵师及装甲旅、炮兵旅、高炮旅、工兵旅、特工团、通信团等。步兵师约8000人左右,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及工兵营、通信营、高炮营、训练营、警卫连、侦察连、运输营等。步兵团约2000人左右,辖3个步兵营及无坐力炮连、高机连、迫击炮连、工兵连、运输连、警卫连等。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1个火力连。步兵连编制120左右,辖3个步兵排1个重机枪班1个60炮班。每排3个班,编制9人。
需要说明的是:越军的步兵师番号杂乱,不像解放军那样按序数排列,虽然也是三三制,但团和师的番号往往并不是对应的。越北驻军普遍不满员,营连大约有百分之十的缺额。
19,预防蚊子叮咬也是大事
越南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变化多,昼夜温差大,雨天多、湿度大,这就给有害昆虫、动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苍蝇、蚊子多,容易引发疟疾,年发病率在百分之十以上。蚊子密度很高,部队在野外宿营、站岗放哨、潜伏侦察、对敌炮击、休息睡眠时均易遭蚊子叮咬。出于防止疟疾发生的考虑,除战前每人服一次防疟三号外,战中又将防蚊油下发部队。同时要求站岗放哨人员穿上雨衣,利用风领衣袖遮盖,加强保护暴露部位。在战况稳定,敌情威胁不大的情况下,睡在汽车、房屋、帐篷的官兵都挂上蚊帐。
****的广西凭祥市群众正在对289号坦克进行喜闻乐见的围观,纷纷表示没有压力,对生活没有影响,但是情绪很不稳定,非常……high
20,打仗之前在干啥?拍电影,北洋军、护国军、国军、红军、新四军咱都当过。
参加1979年对越作战的29个陆军师中,临战扩编的乙种师占了大部分,这些简编部队平时训练的时间不如甲种师,更多的精力是放在生产施工自力更生方面。接到参战命令时,有的在搞营建施工、有的在搞农业/工业生产,有一个部队地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则是在当演员。
1978年下半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投拍以罗炳辉将军为原型的革命战争题材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26师376团奉命担当群众演员,配合摄制组工作。辗转于江西大云、广东南雄、韶关地区,历时4个月。376团的官兵在片中随着剧情的发展,相继出演了北洋军、护国军、国军、红军和新四军。一会是并肩拼杀的战友,一会是势不两立的敌人,开始时彼此间觉得很滑稽,经常笑场,摄制组颇费了些功夫才让这些兵哥哥找到了当演员的感觉。接到参战命令时,影片摄制尙未完成,经军区特批,推迟两天收拢。376团加快进度,日夜赶工,在军区批准的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立即分批乘火车和汽车返回营房准备南下作战。
376团可以说是1979年表现最好的团队之一。主官平均年龄38,补入新兵1500,都没有打过仗,带着弟兄们从布局出去,奇袭东溪、穿插高平、攻占673、拿下弄亚、攻打班脑、清剿朋哥,历大小战阵66次,转战250多公里,毙敌1037名,俘敌13名,基本上没有休整连续作战,打遍全场,受到广州军区前指通报表扬,并作为总结作战经验的重点对象。时任团长施连星、政委庄志鹏、参谋长赖裕隆、主任周明锁。
21,阵地管理不严 遭敌炮击伤亡大
1979年2月19日,步兵第487团2营奉命向探某发起进攻.经一天激战,夺占了探某地区1、2、3、18号高地。后两天向其它高地攻击未获进展。在与敌对峙中,敌人不断用冷炮袭击我方阵地。在敌炮火威胁的情况下,除观察员和值班火器外,其余人员和武器弹药本应疏散隐蔽,但6连几名干部和勤杂人员以及82无坐力炮班的战士竟簇拥在指挥所洞口附近谈笑聊天,手榴弹、爆破筒等也混杂堆放于洞外。22日8时30分,敌一发炮弹正好在6连指挥所洞口爆炸,引爆了堆放在洞外的一堆手榴弹和两根爆破筒,致使6连指挥所和82无坐力炮班伤5人、亡10人。
22,越军防御作战中的营支撑点
营支撑点系以连支撑点为基础而建立,它与战斗乡、村和其它力量相结合,在一定的范围内执行防守任务。它是区域防御配系的一部分,也可能是防守某一要地或某一地域的独立防御配系。营支撑点的正面和纵深大小,取决于上级的作战企图、本单位的任务、对方的行动企图与手段、以及地形和水文等情况。营支撑点的地域大小不一,具体要求与连支撑点基本相同。营支撑点正面为五至八公里或稍宽一些,纵深为三至五公里或五公里以上。营支撑点必须有消灭敌人连级兵力的能力,在任何情况下,有抗击敌人营、团兵力进攻扼守本区域的能力,并创造条件与其他力量和上级力量一起消灭敌人。营支撑点必须根据其性质、特点和战术价值进行构筑,一般为土木结构。在构筑过程中,不断巩固完善,以提高其牢固和严密程度,形成环形防御。
营支撑点第一步可先构筑:四十一至五十八个轻、重、高机掩体;十至二十个无坐力炮阵地;三十三至六十个B40、B41火箭筒射击位置;一百二十至二百四十个CKC半自动步枪和AK冲锋枪掩体;十四至十九个排、连、营的观察台;三十至四十个班、排、连、营的隐蔽部;十二至十六个82、120毫米迫击炮排阵地。
23,从越军角度看为什么1984年收复两山作战伤亡较大?
自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之后,越军对我拔点作战的企图、兵力、进攻方向、打法、长短处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一线部队普遍在1982年之前制定了防御、机动、反击作战方案。越军认为我拔点炮火准备的方式是传统的三次火力急袭,中间夹杂破坏射击,时间约为30-40分钟。而步兵的打法则是多路多方向向心突击,正面牵制,侧翼迂回。因此越军强调重点抗击我侧后攻击及打我穿插部队。为此,在骑线点主阵地侧后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根据缴获的越军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防御决心图显示,越军的判断与我实际攻击兵力、主助攻方向、迂回穿插方向,基本一致。我军某些部队伤亡较大,与此有直接关系。
24,1个越南兵能打30个中国兵?
在关于那场战争的种种消息中,有个说法是“1个越南兵能打30个中国兵”,以此证明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统一南北后,在印度支那战场上全面出击时的狂妄之极。不过越南当局自信心再爆棚,也不会发烧到如此地步。在正式文件中,提出的比例是1:3。根据1978年9月9日《*省*团防御作战方案》显示,越军内部下达的指标是:“营打加强团;连、排、班打加强营至加强排;各人打三名以上(的敌人)”。
25,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电影电视剧专辑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3142990
我们SC的口号是:军网我最黄 黄网我最军
26,163师战绩统计
此次作战,163师在军的编成内担任同登、谅山地区主攻任务,经过24天奋战,基本歼灭越军3师2团、12团和46旅独立营,大部歼灭独立205营,部分歼灭公安12团、炮兵166团、炮兵68团、327师42团、540团。共毙敌5293人,俘敌38人。缴获和击毁苏制坦克6辆、装甲车5辆、履带牵引车4辆、汽车59辆、摩托车24辆、各型电台13部、各种火炮147门、40火箭筒62具,各种枪支1938枝(挺),各种地雷5900余个,枪、炮弹1776700余发,以及一大批军用物资。
27,“7.12”作战中越军后勤保障窘况
1984年4月底5月初,我军相继收复老山、662.6高地、八里河东山等要点后,越军即加紧策划和准备实施大规模反扑作战,企图“收复失地”。为此,制定了“北光计划”,审修作战方案、调整部署、抢修工事道路、赶运物资,储备粮弹,进行了积极地战斗准备。6月11日,为了试探我军虚实并检验作战准备情况,确保一举成功,对我发起了团规模的试探性反扑。进攻失败后,二军区及时修定并于*日正式通过战斗决心,据此决心修改了各级战斗方案,加快进行战前准备。仅从6月12日到22日,越军即向河江前线部队补充各类炮弹3万余发,各类枪弹200余万发。虽然经过了2个月的准备,二军区部分首长仍感到力量不足,但在其上级一再督促下,迫于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于7月12日对我发起加强师规模的进攻。即便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但由于国内经济状况不佳,柬埔寨战场负担沉重,后勤保障捉襟见肘,难以支持这样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战斗打响后,仅经过白天的战斗,二军区轻便前指即反映没有主食,只有干鱼充饥。当晚即紧急电告弹药不足,发生了*师强行截留省军指弹药车的情况。根据俘虏供述,进入冲击出发阵地时,每个人只配发了90发子弹,4枚手榴弹和一袋熟米,很多人没有鞋穿。越南穷兵黩武、物资匮乏由此可见一斑。
28,武元甲糗事若干
说明:真实性难考,仅照录耳。
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武元甲是当时越军前线最高司令官。在争夺A高地的战斗中,越军伤亡很大,负责攻打这个高地的316师98团团长在电话里向武元甲求援说:“我们这里已有六连人伤亡!你看该怎么办?”武元甲愤怒地在话筒里喊了两声“镇静!镇静!”就甩下话筒走开了。事后部属发现他脸色苍白,手脚在发抖。数日后,在举世瞩目的奠边府战役的关键性时刻里,武元甲病倒了,整日吃鸡粥,不理军务。最后,还是由我前线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同志前往慰问和鼓励他,希望他振作精神打下去,这才使他的“病”好起来。当然这仅仅是奠边府战役中的一个小插曲。最后还是由韦国清等同志为他筹划全盘作战计划,取得此次战役的重大胜利!越南抗法战争胜利了,武元甲也成了“奠边府英雄”。以后每逢奠边府大捷纪念日来临之际,这位国防部长总是亲自出马向越军宣传部门作指示,再三强调要大肆宣杨。他曾多次对越军出版社负责人当面责问说:“法国人在奠边府是战败国,可它们已出版了数十本有关奠边府战役的书籍,而我们是战胜国,却只出版了那么几本。今后,你们可多出二、三十本。明显地,武的用意是想借此宣扬他的功绩。他本人一也亲自挥毫,写了两木,越南把它翻译
成好几国文字向外发行。
在越党高层,武元甲敌不过范文同,就连范雄、黎德寿在党内也排在他前面,他只得屈居“老七”。在一次越军高干会议上,武说:“你们有些人闹地位闹得很厉害,可我武元甲1945年从山上拉队伍回河内后就挂大将军衔,从来没提升过一级,你们还有什么话好说!”而一些好拍马屁的部属,曾不止一次地在他面前奉承地说:“文哥,你本应无愧地当上元帅呀!”武听后心里乐滋滋,可口头上却说:“待日后越南统一后再议论吧!”
1976年越南南方解放后不久,越人民军出版社出版了《新春大捷》,该书由文进勇口述,由部队专业作家纪录、整理,反映了解放越南南方的整个战争进程。书中只字未提到武元甲的名字。它给读者的印象是,这场战争的胜利是由黎笋、黎德寿和文进勇三人运筹帷帽而取得的。武元甲阅后心里酸溜了留的,很不好受,并曾公开在部队里批判此书的片面性及其错误。事后,越军总政的头头不得不追究责任,查来查去,最后还是那个执笔的部队作家挨整,可就是动不了文进勇一根毫毛。
29,越军顽强的一面
越军为了贯彻“一线决胜”的作战指导思想,313师要求各一梯队营“誓死坚守阵地7天”,各部在我军夺取一线阵地后,要“迅速反击夺回失地”。越南士兵反复接受了“中国是越南最危险的敌人”、“刻骨仇恨敌人,随时为国献身”的思想教育。老山作战中,越军尽管有逃亡现象发生,但其一线分队,特别是掩护分队打得顽强。加之地形复杂超乎预料,攻占老山主峰、54号高地都经过4到5次的反复争夺,某些分队没有能够完成当日任务,被迫提前投入预备队。我军指战员反映,从54号高地到老山主峰的冲击路线上,战斗异常残酷。即使在我军夺取表明阵地后,阵中战斗仍要持续2-3个小时。老山主峰坑道里的越军两天后拒不投降,当夜还潜入阵地配合反击。其步、炮观察员在战斗结束后数十小时仍在高地的树上隐蔽观察,呼唤炮兵火力,直到被我消灭。
30,缴获了高炮却拉不动
步兵第489团1营在攻打谅山市北部的大小石山战斗时,缴获了越军两门57高炮.由于不懂收炮,开始师运输科副科长用解放牌汽车拉没拉动,以后又调来炮兵第52团的东方红牌牵引车牵引,仍未拉动.最后找来高炮营的技师和副教导员,才弄清了57高炮成战斗状态时,必须通过收炮,使其转为行军状态才能牵引,否则再大的牵引车也是拉不动的。缴获到手的炮不会牵引,更不会使用,原因是平时干部战士没有见过、学过。由此可以看出,步兵分队的一专多能训练,不能只局限于步兵武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师属火炮,也应组织参观见学,开阔眼界,增加知识.这对在实战中充分发扬火力是很有益处的。
31,越军在分队防御中的反冲击。
越军由于防御地幅广阔,守备兵力不足。在次要阵地失守后,一般不实施反冲击,但在主阵地失守,对方后续部队受阻、联系中断、翼侧暴露、孤立无援和立足未稳时,则实施反冲击。反冲击分队通常在炮火和机枪火力掩护下,以班(组)为单位利用不良天候和复杂地形,秘密接近,实施有重点、多方向的连续反冲击,夺回丢失的要点。有时则实施火力反冲击,杀伤、消耗对方有生力量,阻止对方向纵深发展。对丢失的次要阵地,一般只进行火力反冲击。越军实施反冲击时,要求做到:掌握时机,行动突然、灵话、坚决,避开正面、多路攻击、主动协同、分割包围,逐个歼敌。
32,4名伤员的战功
在者阴山拔点1142高地地区进攻战斗中,31师93团9连历江华、吴学良、李治民、罗中勇在负伤之后自动结成战斗集体,继续坚持战斗。历江华右眼负伤,包扎后只剩一只眼睛。吴学良等人身负重伤,行动困难。4名伤员互相配合,由历江华进洞搜剿,其他人据枪掩护,守住洞口,结果取得了毙敌两名,俘敌一名的战果。
33,总政主任来发烟
越南人和中国人一样,喜欢抽烟,有发烟的习惯,给对方敬烟就表示友好和尊重。1979年1月,总政治局主任朱辉珉上将以316师创始人(首任政委)身份到该师进行作战动员,给全师官兵每人发了一支烟,这烟的牌子就是“奠边府”。
34,单兵战术好 荣立一等功
163师488团3连3班长胡金球在攻打谅山北部的417高地时,能够根据地形、敌情的特点,灵活运用单兵战术动作,既保存了自己,又消灭了敌人完成了任务。3连在攻打417高地时,必须通过一个被越军火力严密封锁的纵深200米的稻田地。3连在这里遭到越军炮火拦阻和3面步机枪火力夹击,炮弹每隔几米就落一发,子弹像下雨一样密集。胡金球在绵密火网里,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单兵战术动作,突然跃进,迅速卧倒。他每次跃进5到7步,卧倒后立即手推脚蹬,只用几秒钟就构成一个单人卧姿掩体。当他前进到距离敌人只有十多米的一棵大树旁时,堑壕里的越军接连向他投来7枚手榴弹。胡金球或脚踢或闪躲,成功避开了手榴弹的杀伤,并消灭了堑壕里的敌人,和战友一道胜利的攻占了417高地。战后检查装具,发现挎包、水壶、帽子、衣服都有弹洞,其中挂包被穿了7个眼。但是自身一点没有负伤。1979年4月16日,陆军第163师发布通令,给胡金球记一等功。
35,488团7连简要战况
163师488团7连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出色地完成了穿插、阻击等战斗任务,共毙敌470余人,俘敌2人,缴获坦克1辆和一批武器弹药,炸毁弹药库一座。歼敌数在全线参战部队步兵连中居于榜首。
2月17日,7连担负全营插向探垄的尖刀连任务。在穿插中,该连勇猛迅速,一路攻克14个山头,提前30分钟到达指定位置。尔后,又坚守在全营阵地的最前沿,激战两天两夜,打退越军连排规模反扑13次,牢牢地卡住了同登到谅山的公路。3月2日,7连协同兄弟连队夺取谅山市北区279高地战后,又坚守铁路大桥3昼夜,打退敌人5次偷袭,对消灭北市区残敌和保障部队过河攻占南市区起到了重要作用。
战后,7连荣立一等功。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36、文山气象台对138师9.23战斗的气象预报保障
1985年6月,参加轮战的济南军区步兵第138师受领了出击395高地地区的作战任务。经过3个月的临战训练,完成了出击作战准备。根据文山州气象台发布的“17—18日有中雨,21—22日有小雨”中期预报,414团7连及其加强分队于9月16日夜间进入进攻出发阵地。这是文山州气象台自1979年以来首次直接承担部队特约的作战保障。但是中期预报的第一个降雨天气过程没有出现,分队一直处于待机状态。前线指挥部频频催问“明天天气如何?”21日下午,气象台发布短期预报“我省北部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全州将有一次中雨降水过程”。22日黄昏,天空乌云密布,下起小阵雨,师前指认为出击时机已经成熟,报经军批准,出击分队于22时30分开始接敌运动。在分队运动过程中,文山州气象台又报告“文山州将受弱台风影响,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因为这个时候部队已经在秘密接敌之中,138师详细询问研究预报后,为了不失时机地发起攻击,要求气象台的侧雨雷达每小时观测一次,及时将情况通报部队。4时45分,出击分队全部占领冲击出发阵地并展开,就等那一声令下。5时,气象台向部队报告“降水回波减弱,向西南移去,降水将减弱,12时前以雾为主。”师首长立即据此向部队下达了出击命令,并通知气象台的预报员下班休息。5时5分,出击分队的穿插分队和突击分队分5路向各自预定目标开始偷袭。6时15分战斗打响。在雨雾的掩护下,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到4个小时就歼灭了守敌,并打退越军3次反扑和1次增援。138师战后总结称“整个作战过程中,天气对我十分有利。接敌时夜色伸手不见五指,打响后天空弥散薄雾,撤离时天降小雨”。
37,446团2营四号桥受挫的根本原因
149师446团2营在沙巴进攻战斗中于3月1日凌晨在四号桥遭到越军阻击,伤亡较大。这是149师对13军最为耿耿于怀的事情,但是不能全把责任推到117团身上。首先必须承认,117团在交阵地时的确出现了失误,把三号桥当成四号桥移交给446团,并说已经攻占了公路西边的奔西爱。但是这个情况446团自己是有所察觉的,判断当地应为三号桥,并将坐标位置上报师指。师长一看坐标离四号桥、奔西爱一线还有3公里,立即答复,你团尚未进到指定位置,今晚一定要到位。(149师的任务就是在39师攻占奔西爱地区打开口子后进入战斗,149师则以446团为主攻,令其当晚沿公路进至奔西爱一线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次日凌晨发起攻击。)于是446团继续向前推进。446团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向敌纵深攻击前进,既不组织侦察警戒,也没有做遭遇战斗准备,还是以行军队形开进,致使在遭敌阻击时毫无准备,完全陷入被动,根本原因还是自身警惕性不够,缺乏警戒。
38,1979年临战训练的大致内容
干部和机关:熟悉越北的地形、天候、越军编制装备与作战特点,识图用图、按方位角行进以及本级战术
步机分队:射击、投弹、爆破、土工作业、排雷等技术训练和对野战阵地防御、坚固阵地防御之敌进攻的单兵、班组战术训练(老战士:班组战术、昼夜间有俯仰角条件下的应用射击、投弹;新战士:熟悉手中武器、投弹和实弹射击、利用地形地物)
专业分队:山岳丛林条件下专业技战术演练
在此基础上于相似地形组织排、连、营(有的到团)实兵实弹战术演习,
负重爬山穿林是“共同科目”
40,祭南疆烈士
欲将溪水洗旧戈
追忆袍泽泪难遏
一片丹心映青史
十载碧血动山河
4.8于上班途中
[此帖子已被 cpcliusi 在 2011-4-8 11:46:0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cpcliusi 在 2011-4-8 12:24:31 编辑过]
41,云南民兵1979年参战、支前概况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云南民兵以复员退伍军人为骨干,组织107个各兵种连队13000余人直接配属部队参加作战,单独毙、伤、俘敌138名,缴获武器300余件,弹药5万余发(枚),看管越军战俘487名。直接配属部队出境作战的支前民兵32个营又两个连16000余人,为部队输送弹药物资、抢运伤员、构筑工事、护桥护路、警戒重要目标。在执行战斗、运输、战勤保障等任务中,103名民兵牺牲,251名民兵负伤。战后5个集体、3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2个集体、2名个人被昆明军区授予荣誉称号;53个集体、22名个人被省政府(当时叫省革委会)、省军区授予荣誉称号;527个集体被各级批准荣立集体功,其中一等功9个、二等功10个、三等功508个;4842名个人立功,其中一等功18名、二等功173名、三等功4651名。
42,麻栗坡十年支前概况
麻栗坡县,位于文山州东南部,国境线长277公里,居住着汉、苗、壮、瑶各族群众。1979年2月,边防12团在云南省军区前指指挥下,在麻栗坡方向组织防御,并对当面清水之敌进行了牵制性进攻;1981年5月,126团拔除了境内扣林山越军据点;1984年4月,14军、11军先后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从此,麻栗坡成为了对越防御作战的主战场。十年间,麻栗坡先后组织了148个民兵民工连,25个民马连,共2.96万人、3120多匹骡马参战支前。其中,至直接配属部队作战的有34个民兵连5368人,20个骡马连1717匹。临时出动6.284万民兵、民工、干部、职工、学生和群众完成支前应急任务。动员了8000多名民兵民工抢修公路。民兵共配合部队作战94次,单独作战85次,毙敌428名,伤敌171名,俘敌50名。1984年8月,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麻栗坡县“拥军之前模范单位”荣誉称号,9月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又授予“支前模范县”荣誉称号
43,“民兵英雄”权忠义
云南省马关县小坝子公社半坡乡武装民兵权忠义,主动请命为41师121团反击发隆之敌执行侦察敌情和分化瓦解任务。他利用和越方爱头寨民兵分队长杨兴华的朋友关系,一方面宣传解放军打的是黎笋集团,不是老百姓。越南政府把少数民族民兵放在第一线当替死鬼,还派来公安兵来监视,我们都是苗家,何必为他们卖命。另一方面给予其一些物质实惠,买来电池、锄头、盐巴、花布等送给他们,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经过权忠义8次做工作,部队和地方领导亲自接见,解除了杨光华等民军干部的顾虑,保证我军打过去后不向我开枪,万一公安逼着打,就往天上放;在我军运动路线上不埋设地雷,并给我军带路。杨光华回去后还走了5个寨子、9个民军哨所、同22个民军干部接上了头,共同约定给解放军让路,保持中立。2月16日晚,权忠义带领执行穿插任务的121团1营渡过大梁河,在杨光华的接应下,通过7个民军哨卡,前进10公里,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于17日6时10分顺利提前插至尼记、恩星一线,切断了发隆至孟康的公路,保证了团主力全歼发隆之敌。战后,权忠义荣立二等功,获奖冲锋枪一枝。1979年6月9日,云南省革委、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荣誉称号。
44,3400件血衣
1984年5月初的一天,麻栗坡民族中学得知离校11公里的落水洞野战医院里有大堆血衣还没有来得及洗,学校立即与野战医院联系,争洗这堆血衣。为战士们洗衣,这在前线本来是件极为普通的事。可是这次不同,用卡车送来的血衣,经洗净后清点共3400多件。这是些什么样的衣物啊,一件件弹孔累累,血迹斑斑,有的还残留着和血迹黏在一起的肉块,散发着刺鼻的腥味。师生们透过这批血衣,看到了前线搏杀的惨烈,看到了战士们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大家把衣服拿到流经县城中间的畴阳河畔,一边洗,一边哭,是含着热泪来洗这批血衣的。在河的转弯处,河水渐渐变得浊红了。那却不是河水,是流不尽的英雄血。一次不容易洗干净,就洗二次、三次,直到洗净为止。有的班级男生参加了其他战勤工作,女同学就把全班应洗的份数领来洗净。有的同学把分给自己的洗好了,一再要求多洗几件。战士们在前线舍生忘死,我们多洗几件衣服,算得了什么呢?这一天,全校用去上百包洗衣粉,几十条肥皂。当师生们将洗净的衣服晒好时,放眼望去,偌大的校园是一片肃穆庄严的绿色,观之无不令人赞叹、感动。
45,“民兵英雄”闻廷清
闻廷清,男,生于1955年,家住云南省麻栗坡县麻栗坡公社天保大队芭蕉坪生产队。1978年7月,参加芭蕉坪生产队民兵连武装民兵班。他有一个认识了7年的女朋友名叫张昆莲,两人在新年前到大队领取了结婚登记表,准备再到公社领取结婚证书,在春节的时候办喜事。1979年初,云南省军区边防12团为了摸清境外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以及活动规律,派出由侦察参谋王正中率领的—个侦察小分队,来到了芭蕉坪村,要求派几个民兵配合他们执行任务。闻廷清听到这一消息后,向母亲提出了推迟婚期,参加部队行动的想法,并得到了未婚妻的支持。他找到民兵排长刘永聪,要求参加侦察小分队,刘排长知道闻廷清聪明能干,立即同意了他的请求。
2月11日,侦察分队利用夜暗,翻过两座大山,冒着倾盆大雨,前出到蚂蝗坪侦察敌情,掌握了这个据点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规律。第二天上午7时,侦察分队又兵分两路,一路在我方一侧就地监视越军动向;另—路由侦察参谋王正中率领,沿八里河东山国境线搜索前进。上午10时,闻廷清同王参谋这一小组,来到八里河东山一个高地。这时,大雾笼罩,视度不良,观察不便。闻廷清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带领小分队很快接近了敌人工事。王正中将小分队分为3个战斗小组,开始接敌运动。闻廷清和王正中、班长何卫东为左翼小组。王正中率先打出一个点射,将一名越军打到。闻廷清紧随其后,将阵地右面正准备射击的三名敌人击毙。然后迅速更换弹夹,向着响枪的地方奔去,居高临下,又击毙一名越军。
被枪声惊起的其他越军接连钻出暗堡,凭借坚固工事和优势兵力开始反击。闻廷清把缴获的两支苏制冲锋枪和一把砍刀,交给了战友王世景和查坡,排长刘水聪。又取下树枝上挂着的越军军装穿在身上,继续战斗。敌众我寡恋战不利,王参谋边打边命令迅速撤出。闻廷清留在最后掩护分队撤离,在他正准备冲过一道十字形堑壕时,左胸连中三弹,为国捐躯。
46,“边防民兵英雄”王和文
王和文,苗族,云南省麻栗坡县人。1984年任该县天保区天保乡副乡长兼民兵连长。在老山战斗中,他带领天保民兵2连配属部队作战。5月12日,他奉命为14军41师122团带路,侦察八里河东山的越军布防情况。在地形崎岖遍布地雷的战场上,3次引导侦察分队、突击部队通过雷区进入敌阵地前沿占领冲击出发阵地,选择了一条最佳进攻路线。使部队以小的代价,在5月15日仅用62分钟就收复了八里河东山。战后,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二等功。1985年,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社,联合举办“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王和文获金质奖章,并出席了北京的颁奖大会。云南省军区给他记一等功。1986年10月9日,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边防民兵英雄”荣誉称号。
48,80年代越军的战场划分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冲昏了越南当局领导人的头脑,印支三国(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在抗美战争时期结成的战略联盟大大激发了越南建立以其为主导地位的印支联邦的欲望,急剧膨胀的军事实力和苏联南下扩张势头及其对越南的拉拢、扶持,使越南对地区和世界形势做出了一相情愿的战略判断。1976年越共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印支三国联盟的国家基本政策和战略目标,由此开始了新的军事冒险。为了实现这一基本目标,越南在整个印度支那(西部老挝战场、南部柬埔寨战场、北部中越边境地区及东南部海域)多个战略方向上全面出击,力图控制老挝,占领柬埔寨,威慑和遏制我国。这种战略导致越南与民主柬埔寨、我国和东盟国家发生了重大的战略冲突,特别是由于柬埔寨的顽强抵抗,我国开展的自卫还击作战和军事压力使越南陷入了南北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在变化了的战略环境中,越南为了实现既定战略目标,调整了战略思想,确立了南攻北防的战略总方针。即稳定北线中越边境战场,积极发展和巩固南线柬埔寨战场的军事成果,先控制印支,尔后集中印支总体力量与中国抗衡。为此,越南于1980年上半年将整个印度支那划分为四个战场:北部战场-即岘港以北的越南北部地区,简称A战场,南部战场-即岘港以南的越南南部地区,简称B战场,西部战场-即老挝战场,简称C战场,西南战场-即柬埔寨战场,简称K战场。越南准备在整个印度支那与中国、美国、东盟和柬埔寨各派抵抗力量作战,确保其对印支的军事占领和政权控制,并以此作为称霸东南亚的前进基地和与中国抗衡的资本。
49,昆明军区通报表扬13军命令中的一个表达不清之处
“39师116团3营在只剩下136人,营干部全部负伤的情况下,不怕牺牲、不怕伤亡,继续坚持战斗”。————“只剩下136人”这个表述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应该属于表述不准确。不是整个3营只剩下136人,而是在3营在387高地西侧山垭口无名高地的部队只剩136人。当时的大致情况是:2月18日凌晨7时许,3营8连因为雾大,视度不良,把占领387高地西侧山垭口及无名高地山腰部的情况误作为占领387高地上报。7:54,团令3营以一部兵力控制387高地,掩护团后续分队通过,其余分队搜索前进。3营即以8连控制两侧高地,担任掩护任务,以9连为尖兵连向前推进。8时许,9连遭到越军猛烈火力射击,前进受阻。整个3营拥挤在300多米长的狭窄山谷里,四面受敌。9:20,团向师、军报告了情况,请求火力支援。10:10,团前指怕遭炮火误伤命令3营后撤。在撤离过程中,组织不严密,部队失去控制。7连一直退到了周登附近,连长惊慌失措大喊大叫,造成了极坏的影响。9连、机枪连、炮兵连退到无名高地,炮兵连在撤离时,丢掉了全部火炮。8连和营部部分人员也撤离了阵地。至此,3营完全陷入了混乱失散状态。11时许,营长、教导员、副营长被一发炮弹同时炸伤。机枪连长代理营长,9连指导员代理教导员,在团前指指挥下组织阵地上的人员进行防御。
50,误烧已经缴获的敌兵力部署图
步兵第488团3营于2月17日10时55分,穿插到探垄北侧无名高地后,师令随同该营行动的师侦察连2排和团侦察排袭击探垄村,捣毁敌炮兵68团指挥所,捕捉俘虏,搜缴地图、文件,特别是敌兵力部署图。两个排经过暂短的组织,在师炮火和3营火力的掩护下直取探垄村,经过约20分钟的激战,捣毁了敌炮兵68团指挥所。正在搜缴时,敌开始向探垄反击,侦察分队指挥员考虑地势对我不利,即组织部队交替掩护迅速撤离。忙乱中,一名新战士将挂在墙上的敌兵力部署图点火烧了。仗虽然打得很漂亮,但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事后那名战士说:“我看到那份图上面有很多箭头、圆圈,五颜六色,象张美术图,写的是越文标题,我又不认识,当时我认为没多大用处才烧的,如果知道有那么大的价值,拼命也要把它搞回来。”此事说明:分队指挥员对于搜缴敌文件资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战士则缺乏相关知识,导致出现重大疏漏。
[此帖子已被 cpcliusi 在 2011-6-27 3:55:30 编辑过]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