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转帖]79对越作战东西两线战场略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3 22:25
标题: 79对越作战东西两线战场略评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3 22:25
标题: [转帖]79对越作战东西两线战场略评
许世友与王必成因文化大革命期间反目,临战前被调换的理由有点牵强。现转摘一段文字予以说明(http://www.eeloves.com/index.php/memorial/archive-show/mid/116373/id/18266):

1960年11月,王必成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为司令员许世友的得力助手,负责军事训练。1961年初,南京军区某部二连副连长郭兴福总结出一套新的战术教学方法,受到军领导的好评,被作为典型加以推广。1962年初,郭兴福第一次到南京汇报作业,许世友、王必成先后观看了他的教学方法,均连声赞好。事后,立即在南京军区部队大力组织推广,使“郭兴福教学法”逐渐被推向全军。1969年夏天,王必成就职昆明军区,历任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

可信度比较高的说法是:1、杨得志对越南情况比较熟悉;2、杨得志和许世友同为开国上将(王必成为中将)

------------------------------------------------

不能小视历史恩怨。许世友和王必成在南京军区是有过摩擦的。

文革时南京军区闹得最混乱的时候,造反派逼迫部队承认他们“大方向正确”,硬要指战员和他们一起喊“打倒许世友”的口号。军区下面一个大单位负责的常委经过研究,给上头发了一份电报,大意是对造反派这一要求不表态,不支持。一位领导同志说,要是造反派逼得太紧了,就讲许司令如有缺点,有错误,批一批没关系,打不倒踢两脚也好。整理了会议纪要,后因形势变化没有发。
许世友回到南京,知道了这份电报和纪经,在会上讲:“还踢两脚也好!要不要踢你两脚?我一脚就把你踢死了。有缺点错误应当批,这也是帮助,是内部矛盾。踢两脚把人踢死了,这可不是与人为善的态度。”fficeffice" />

有人要打倒我,我现在活得更健康。他说,过去不出名,现在全国都知道有个许世友,我要感谢你们帮了我很大的忙。再说,就是打倒我,你们也当不了司令。现在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麻袋装菱角个个想出头?!
在讲话中,许司令点了军区三位首长的名字,是王必成、林维先副司令和鲍先志副政委,都是老红军,又都是建国后首批授衔的中将。许世友在后方医院时,他们出面接见军区三团两队等军内造反派的代表,被逼迫在机关和部队搞四大的意见书上签了字。

春节期间,有一包他们签字的材料从南京送到上海,许世友一看就火了,对我们说:这是乱军,是自毁长城,告诉军区不准公布。
主官离位,王、林、鲍在家负责分管的工作,全力应对混乱,处境十分艰难。他们在那个意见书上签字,除了被强迫,也有政策还不明朗的原因。许世友当众批评他们和造反派签的是搞乱军队的协议,分量已很重,还又甚而言之:乱军是为了夺权。一句话上了纲,一点回旋的余地也不留。

有人来做许世友的工作,说他们确实是在造反派的压力下签的字。 许世友说,战场上死都不怕,还怕压力?三个人想找许世友谈一谈,想做些解释和自我批评,许世友就是不见。让杜平副政委、周副政委和他们谈,要他们到北京参加学习班。这三位老同志在南京军区不好工作了,学习班一结束,都分到了其他军区。
文革后的一次中顾委会议上,许世友旧事重提,说曾经有三个老红军要夺他的权。在下面的王必成不干了,要冲上去和他理论。周围的老同志都拉王,劝他说:“许司令老糊涂了,你别和他计较了。”该到王必成发言时,王改变了原来发言的内容,而是将当年“王林鲍”的原委完整叙述了一遍,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许则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后来有一次去鲍先志家探望,又提起当年的往事,把自己推得一干二净,说当年整他们也是工作需要嘛。完全符合党中央的精神等等。还说“王林鲍”当年就是有错误嘛。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3 22:28
标题: 回复主题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3 22:30
标题: 回复主题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3 22:32
标题: 回复主题

在13军作战的同时,14军也直取老街。老街是越南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与中国河口

县相望,有公路连接柑塘至莱州,水路可直达河内,既是越西北战略重镇,也是对中国进行挑衅的前进基地。

打下老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老街这一仗打得很激烈。越军在老街及侧翼的小曹地区放了2个团左右的兵力,以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

险据守。在老街市周围越军也构筑了大量堑壕和火力点,布置了比较强大的火力。14军以40师主攻老街,战法

是侧翼突破,分割包围,先打小曹,再攻城市。老街之战打了3天。2月17日凌晨发动进攻,小曹地区的十几个

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师进至老街外围,开始了79之战中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越军兵力虽然不

多,但抵抗得非常顽强。40师反复攻击,将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62式”轻型坦克拉到城市中打巷战,又像

打同登“法国炮台”那样爆破老街越军坑道,一步步推进。战斗至2月19日下午13时,老街终被攻克。这一战14

军40师击毙越军681人,只俘获8人,可见越军之顽强。老街地区作战中,还出现了一位“孤胆英雄”岩龙。孤

身作战4小时,毙敌56名(一说22名),成为了当年的一时传奇。
  老街被克,14军41师也打下发隆和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红河以东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线被砸碎。

13军和14军联手捕捉柑塘越军345师的态势已经形成。
  柑塘是沿红河通向河内的重要枢纽,也是越西北盛产磷肥的矿区,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重要。越军既

要“一线决胜”,就不能容这里有失。黎笋已亲自发话,要“死守柑塘”。越军345师当即在柑塘以北展开部队

,设下阻击防线。而驻平卢的316A
师果然走10号公路东进沙巴,准备增援老街,前锋已至代乃。
  13军攻克谷柳,向东南沿公路推进即到柑塘。而谷柳到柑塘公路之间,又交汇一条10号公路向西南通向沙

巴,代乃即在谷柳和沙巴之间。当初38师114团要迂回穿插10号公路附近的奔西爱地区,就是要先一步抢占要点

,阻击316A
师东援。只是在孟珊地区受阻,才未能完成计划。如今要进攻柑塘,必要先挡住316A师。13军紧急部署,令39

师攻占代乃,阻击316A
师,保障军主力侧翼安全;37师在左翼,38师在右翼,以钳形攻势突击柑塘。同时以50军149师和11军配属过来

的32师95团作为军预备队。
  这316A师前身叫316师,是抗法战争时由中国援助装备组建的越军第5个主力步兵师。这个师在著名的奠边

府大战中表现不错,后来又在长期的抗美战争中屡建战功,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师”称号。1975年5月,越

军从316师抽调部分骨干组建了316B师,原来的老部队才改称为316A
师。这次316A师紧急东进,2月21日到代乃,但已来不及了。老街19日就被14军攻克。316A师此际只有沿谷沙公

路展开部队,和柑塘的345师连成防线,互为应援。
  2月22日下午,39师向代乃地区发动攻击,经5个小时激战,于当晚攻占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316A师见与

345师联系被断,急调148团进行反攻。这就是著名的代乃阻击战。打了二天,39师重创148团,毙伤越军931人

,挫败了其反攻的企图。打不开代乃,增援老街的计划就泡汤了。316A师通过几天的战斗已经有所感觉,当面

中国军队实力强大,继续东进恐难取胜。迅速脱离战场,那也不行。两难之下,遂沿谷沙公路布防,尽量迟滞

中国军队南进。不过这一招也有风险,两处越军都已陷于孤立,中国军队只要打下柑塘,下一步就要吃316A师

了。
  柑塘之战从2月23日晨一直打到25日下午。这345师是由生产师改成作战师的,战斗力较弱,还不如高平的

346师。13军集中了7个师属以上炮兵团,以82毫米以上火炮564门支援进攻。仅1个小时就全线突破。37师和38

师连克要点,边打边插,实行两翼合围,血战柑塘火车站,直插外波河,突进越军纵深20余公里,攻克柑塘,

歼灭345师2600余人。345师师长梅荣兰(也译为麻永兰)及师部逃向外波河南岸。
  13军打到外波河,已基本完成了此次对越还击作战任务,转为防御态势,不再向南进了。下面,该轮到

316A师了。本来316A师东援老街不成,靠近柑塘也不成,回头跑就完了,中国军队也不会追。偏偏316A师判断

不清我军意图,还仗着机动力强,不进不退,建立防线,欲盯住我军,相机而动。这就坏了。西线中国军队进

展虽然较顺利,但歼敌并不多。316A师自己送上门来,那就顺手牵羊了。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3 22:34
标题: 回复主题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二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25日进行至3月5日。
  根据西线指挥部的命令,以配属13军的50军149师和11军32师95团打向沙巴,向316A师展开围歼。沙巴离老

街有20多公里,地形复杂,洞穴和悬崖峭壁极多,易守难攻。50军149师2月24日晚刚赶到战地,25日晨就投入

战斗,时间仓促,未及休息。而且战场情况不熟悉,天又下起了大雨,真是很困难。但149师迎难而上了。攻击

集团兵分三路:149师447团走左路,从坝洒至谷柳公路向西南,走乡村小路经班佛——格盖苗插向沙巴侧后的

黄连山垭口,控制公路,切断316A师的退路;149师445团2营走中路,从班佛——格盖苗之间的乡村小路向东南

插向大平,从北面侧攻沙巴;149师主力从4号桥地区投入战斗,从正面沿公路向沙巴推进,39师117团向奔西爱

以东发动攻击进行协同,32师95团在149师左翼一同推进。
  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越军依托密集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地阻击和伏击,公路沿线的各个高地上连番激战

。316A师的148团和174团都拼了命。149师攻击部队艰难推进。446团和445团(欠2营)血战4号桥,遇袭而阵脚

不乱,奋力克敌,在沙巴之战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左路穿插的149师447团连经格盖苗遭遇战、新寨北垭口血

战,克服疲劳和断粮,不顾牺牲,连续穿插7天,终于占领黄连山垭口。所部红2连打得只剩21人,3连也只剩下

43人,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经7天苦战,149师终于攻克沙巴,歼灭了316A师174团、148团大部和沙巴独立

营,共2300余人。149师战斗伤亡1100余人。
  沙巴守不住,316A师残部只好西撤。这一战316A师的2个主力步兵团遭到重创,说明在堂堂正正地临阵对决

中,即使是越军的精锐部队,也还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越军的长处是游击战,但在有限时间的低烈度战争中

,游击战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左右不了战争大势。
  50军149师千里转运,未及休息就投入战场,地形不熟,天降大雨,远道奔袭,强攻越军密集防御体系,不

顾伤亡,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沙巴之战的胜利,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以一个远道兵疲之师,击败一个以逸

待劳之师,149师可以自傲了。如果说东线是163师最抢眼,那么西线就是149师表现最好。
  红河东岸的14军在攻占老街后,继续向纵深扫荡,切断红河两岸越军联系,保障13军左翼安全,歼灭345师

一部及部分地方越军,相继攻占班甘、郭参、郎忠、铺楼等地。
  至此,西线主攻方向上的作战结束。
  在13军和14军扫荡红河两岸的同时,11军也向越南莱州省的封土地区发动助攻,策应主攻方向。这莱州地

区,向属中国千年,明朝初年时归宁远州管辖,到明宣宗年间才被安南占去。此次中国军队攻击莱州,也有一

点象征意义。
  11军的作战规模较小,因为前期32师配属14军和50军149师作战,11军以31师为主攻,另加强云南省军区独

立师。主要战斗有打下巴沙山口,攻克封土县城,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歼灭在封土设防的316A师98

团一部等。作战22天,攻进越南境内纵深34公里。在进攻封土地区的木桑战斗中,打出了一个“董存瑞式的战

斗英雄”陶绍文,入选80年代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有趣的是,笔者小时候最熟悉的三位对越作战英雄,都出

在西线。
  在整个西线云南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40多公里,攻克老街、柑塘两个城市。共歼灭越

军16480余人。西线我军总减员约11000余人。
  综观整个西线作战,战役纵深比东线小,双方投入的兵力比东线少,作战规模也小于东线。西线我军遇到

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不如东线,伤亡少,相应战果也小。从战术上说,西线我军成功运用浅近迂回,分割包

围敌军,稳步推进,小型歼灭战很多,积小胜为大胜,沉重打击了越军。西线没有用大规模坦克部队出击,多

是支援步兵进攻和拔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西线部队都打得很有章法,掌握部队较好,

没有出现东线41军121师和50军150师那样的大规模失踪现象。参战各军发挥都还不错,相对而言,13军和50军

149师更出色一点。13军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为79之战各军俘敌最高记录。50军149师单挑316A师,也

是79之战中的记录。
  打到这时,东西两线作战接近尾声。越北地区已基本被中国军队掌握,战略反击目的已达成。3月5日,中

国政府发表声明,不要越南一寸国土,对越反击部队全部后撤回国。3月6日起,各部队加快清剿作战,尔后相

互掩护撤回国内。广西方向于12日全部撤完;云南方向于13日全部撤完。3月16日,所有参战部队全部撤退完毕


作者: 烈士的同乡与老    时间: 2010-5-4 09: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4 11:16
标题: 回复主题

谢谢LS的鼓励!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激起我动力的是探索战场上那些真实的东西,既是纪念牺牲的烈士,也可对年轻的一代有所启迪。


作者: 农夫之子    时间: 2010-5-4 11:32
标题: 回复主题

许世友与王必成因文化大革命期间反目,临战前被调换的理由有点牵强。现转摘一段文字予以说明(http://www.eeloves.com/index.php/memorial/archive-show/mid/116373/id/18266):

1960年11月,王必成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为司令员许世友的得力助手,负责军事训练。1961年初,南京军区某部二连副连长郭兴福总结出一套新的战术教学方法,受到军领导的好评,被作为典型加以推广。1962年初,郭兴福第一次到南京汇报作业,许世友、王必成先后观看了他的教学方法,均连声赞好。事后,立即在南京军区部队大力组织推广,使“郭兴福教学法”逐渐被推向全军。1969年夏天,王必成就职昆明军区,历任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

可信度比较高的说法是:1、杨得志对越南情况比较熟悉;2、杨得志和许世友同为开国上将(王必成为中将)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4 11:36
标题: 回复主题

我不认为作者(发帖人:沈晨曦)所说的都是正确无误的,有些地方还说的不深,关键处比较含糊。但无疑作者是一个军事爱好者,对79反击战以及后来的保卫边疆作战的情况花了很大时间和精力,基本情况掌握在心。

不知作者是不是一个军人,只是从后面的帖子中知道,79年时他还是小孩子(可能是小学生吧)。如果只是个人的业余爱好,那能这样熟悉反击战以来的事情可真不简单啊。


作者: 粤中军    时间: 2010-5-4 11: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4 16:35
标题: 回复主题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

这篇文章把作战过程基本都谈到了。

战前部署有些出入:

一、43军不是临时加强广西方向的,它与55军等同属于第一批参战部队,有着既定的作战方向,前指要求该部集结完毕的时间是79年1月8日。

二、13军也不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13军到达前线时间较早,并且担负既定方向的主攻任务,而14军为这一方向的助攻。

三、50和54军原计划从越西北迂回,个人认为是一种佯动措施,主要因为受限于战争规模和铁路输送的承载能力。成昆线不比京广线,云南不比广西,广西因为前几年援越物资通过,在南宁以南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物资集结、伪装和快速调遣能力,50、54从两个方向到达崇左一带后,只需很短的摩托化输送,即可迅速投入战斗,云南可能要打“拥堂”,以一个师25趟左右军列为算,再加上辅助部队和物资,当时也只有柳铁有这个调度能力,昆铁可能够呛。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10-5-4 17:49
标题: 回复主题

在数据出官和官出数据的年代,已经不好再去深究其中的什么真实或浮夸了。但就整个帖子而言,

总的来说,不失为是一个好帖,它让我们能较为基本地了解到了整个东、西战场的概貌。在此谢谢鸣鹤!

作为一名曾经的163师参战人员,看到帖中对163师或整个55军的参战描述,心跳加快了,热血也在

沸腾!


作者: 农夫之子    时间: 2010-5-4 18:05
标题: 回复主题

文章在大的方向没有纰漏,只是在细节方面有待提高。看过该文作者有关文章,对41军和55军当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史有一定的研究,能有那么多人研究和关注这场战争,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

但研究应该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能人云亦云,如果不甄别资料的真实可靠性,研究(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出入,使人看了感觉不真实。再一次看此编文章,发现作者收集材料不仔细,出现差错:

1、杨得志是开战后第5天(即2月21日),因胃出血离开指挥岗位。而不是到任后第5天。

2、广西方向撤军完毕是3月16日。而不是3月12日。

另外告诫军史爱好者,一些参战老兵的回忆文章,由于年代久远,不一定准确,凡是以正规出版单位资料为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老鱼”那篇有关448团的文章,许多人看来文章后跟着就研究起来,不知道他埋了个关子,说班英在高平的南面40公里,结果你们去研究吧,那是越南一个森林公园。

总是吹毛求疵,不说了。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4 18:16
标题: 回复主题

在我以前的感觉里,似乎都是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才能更好综述整个战场的发展进程,而现在看到没打过仗的,也能如此熟悉当年的一切,很高兴。

不是在军事论坛,而是在很著名的社会论坛(可以理解为老百姓论坛)看到这个帖子,我觉得,要留心年轻的一代,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卫反击和保卫南疆的战斗的,知道多少。

作者后来还有一些帖子,我会陆续转过来。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4 18:22
标题: 回复主题

刀丛扑去法卡山
  
  
在笔者的书箱里,有一本64开的小小的连环画——《血染法卡山》。这是笔者1983年寒假用自己的吃冰棍的钱买的(东北人冬天也喜欢吃冰棍,南方朋友不要见怪)。虽然价格只有一毛五分钱,但却可以买三支牛奶冰棍,五支小豆冰棍,还能看一场电影了。这本连环画是笔者当年非常珍爱的,插图逼真精美,战斗情节紧张激烈,让人热血沸腾。有一幅画面令人久久难忘:越军的炮火炸毁了村庄,解放军战士从烈火中抢救出一个小女孩。女孩举着滴血的手问:“叔叔,叔叔,他们打我们,你们怎么不打他们呀?!”战士们眼中喷火,紧握钢枪,只待祖国一声令下。

   打,一定要打!
   1981年5月5日,在152加榴炮、122榴弹炮、76加农炮、107火箭炮的万炮怒吼声中,中国军队发起了收复法卡山之战。
  
法卡山位于广西凭祥市上石乡板旺村与越南交界处,由5个山头组成。中越边境走到法卡山这里向南突出一个V字形,法卡山正斜骑在国境线上。5个山头由西北向东南分为1、2、3、4、5号高地。其中1、2号高地在中国境内;3号高地为骑线山脉,国界线从山脊经过;4、5号高地在越南境内。主峰为3号高地,海拔511.3米,其上曾经竖立中越传统边界26号界碑。

  
法卡山的重要性在于,向南20余公里便是越北重镇谅山,沿路山脉基本呈南北走向,山间有公路直通谅山。中国军队控制了法卡山,便能俯瞰谅山以北地区的交通要隘,对越南如芒刺在背。反过来看,距离法卡山西南约3公里便是越南的扣德山,海拔512米。天晴时,在扣德山上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中国境内很远的地方。越军在扣德山上设有炮兵观察哨。如果越军控制了法卡山,便消除了对谅山的威胁,并能进一步前推炮兵观察哨,从而威胁中国境内数十平方公里地区。

  
79对越作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境内,并没有控制法卡山。越军却卷土重来,于1980年1月占领法卡山,修筑了很多工事,向中国境内打枪打炮,并派出特工队到中国境内不断进行骚扰破坏。忍无可忍之下,中国军队实行拔点作战,重占法卡山。

  法卡山作战从1981年5月5日持续至6月31日,达57天之长。战斗过程之残酷激烈,双方作战意志之坚韧顽强,仅次于79作战和老山之战,远高于罗家坪大山、扣林山、高巴岭、者阴山和八里河东山作战。非常值得书写一笔。

   法卡山之战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步兵攻防和数十次炮战。
  
第一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5日。当时法卡山的形势是1、2号高地为我方占据,越军占据了主峰3号高地和4、5号高地。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收复我领土3号高地,并继续前推全部占领越南境内的4、5号高地,巩固法卡山的防御态势,彻底打掉边境越军的前进据点。当时出动了广州军区41军和广西军区边防3师,以边防3师9团2营担负主攻任务。

  
5月5日凌晨6时10分,三个中国炮兵群一齐进行炮火准备,大量摧毁了越军在法卡山上修筑的工事。在炮火转向纵深后,边防3师9团2营4连发起进攻。这次进攻凶猛而迅速,4连官兵冲过雷障后很快拿下了3号高地,然后顺着崭壕向4、5号高地冲击。只用了半个小时,4连就全部占领了法卡山3、4、5号高地,共击毙越军26名,击伤43名。

  
第二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0日。越军在经过数天炮火袭击后,开始向法卡山阵地发动地面反扑。攻击部队为越军步兵337师,79之战中在谅山地区曾遭我军打击,战斗力在越军部队中属中流。

  10日上午,越军进行了猛烈地炮火准备,发射了2000余发炮弹。然后出动一个加强连兵力,在337师坦克营配合下直扑法卡山。守卫阵地的仍是边防3师9团2营4连,进行了坚决阻击,顽强将越军阻挡于阵地前面。中国军队炮兵群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我军炮兵观测指引下,以猛烈地炮火杀伤进攻的越军,又截断越军后续攻击部队,同时压制越军炮火。经一天战斗,共击退越军3次进攻,击毙越军41人,击伤10人,击毁击伤坦克、指挥车、卡车各1辆,击毁加农炮2门和122榴弹炮、迫击炮各1门。战后,4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获得上级授予的“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锦旗一面。

  
第三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6日。这是法卡山之战中最激烈而残酷的一次战斗。10日之战后,越军又从谅山方向增调一个步兵团和四个炮兵营到法卡山前线,炮火袭击也愈加频繁和猛烈。16日凌晨3时,越军即对法卡山阵地发起猛攻。其时阵地上我军已由2营5连换下了坚守10天的4连。

  
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越军出动了一个加强团兵力,整班整排,乃至整连规模地发动进攻。攻击方向也分成多路,不顾侧翼我军炮火打击,同时从两侧进攻3、4、5号高地,使我前沿守军只能各自为战而不能互相支援。越军不顾阵地前积尸累累,一波被击退,一波又上。攻击和守卫的双方都表现出了舍生忘死的精神。

  
在5号高地上,越军终于突入,与守卫的5连7班9名战士进行了惨烈地肉搏战。双方用匕首、刺刀、枪托、拳头凶猛地厮杀,最后手抠牙咬都用上了,直到同归于尽。5号高地被越军占领。

   4号高地的5连9班在反复争夺中伤亡殆尽,最后也与越军进行了肉搏战,打到最后一人。4号高地也失守了。
  
越军集中兵力冲击3号高地,最近处冲到只有几十米,双方拼命地展开近距离对射。中国军队的炮兵群也用全力进行压制,成排炮火打在越军冲锋的队列中,造成了重大杀伤,终于减弱了越军的攻势。其时3号高地已打成一片焦土,守军只剩7个人且已弹药用尽。在最危急的关头,越军因伤亡过重而不得不暂时退却。而2营6连在连长梁天惠带领下增援上来,终于稳住了3号高地的防守。

  
梁天惠抓住越军休整的战机,呼叫后方炮兵群炮火支援,然后组织阵地上的全部兵力进行断然反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全部收复了4号和5号高地。战斗至此,整个法卡山阵地表面植被全部被炸光炸秃,阵地上的工事、掩体、交通壕全部炸平。炸碎的人体组织、炮弹碎片、装备碎片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3号、4号、5号阵地上和法卡山下的山坡、山凹中到处尸体横陈,鲜血浸透了泥土。

   此后至入夜,越军又发动数次小规模进攻,但都被我军炮火粉碎,终于筋疲力尽地收兵了。
  
16日的战斗是如此的残酷激烈,短短5个小时内,越军炮兵就向法卡山表面阵地发射炮弹2188发,而中国军队炮群也向越军发射炮弹3651发。越军被击毙323人,被击伤189人。2营也受到很大伤亡,5连阵亡29人,6连阵亡26人,先期撤下转为预备队的4连也阵亡了4人。

  
第四次攻防战是1981年5月19日。越军在黑夜以2个连的兵力对法卡山3、4、5号阵地同时进行偷袭。不料被我军哨兵发现,呼唤后方炮兵群予以打击。10分钟即发射炮弹397发,击毙越军35名,干净利落地粉碎了这次进攻。

  
第五次攻防战是1981年6月7日。越军又以2个连兵力发动进攻。这次进攻组织得不好,没有从两侧夹攻,而是正面平推。从打法上就落入下风,正好被我军炮火覆盖,显然阵脚已乱。越军官兵虽然英勇,但已失去了5月16日的气势和机遇,以短击长,被击毙击伤100余人,只好停止进攻。

  法卡山的大规模作战至此结束。此后双方又进行了规模不大的间断炮战,我军还粉碎了越军198特工团组织的数次袭扰,彻底巩固了法卡山阵地。
  
整个法卡山地区作战,共击毙越军705人,打伤513人,摧毁各种火炮135门,击伤坦克2辆,击毁汽车14台。我军共牺牲154人。战后,攻击和防守都立下殊勋的边防3师9团2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法卡山英雄营”荣誉称号。

  
十年中越战争结束,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重新划定了国界。法卡山1、2号高地属中国,4、5号高地归还越南,3号高地国界划在山顶南沿,竖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主峰的大部分划给了中国。至2010年初,双方正式交付了法卡山地区的领土管辖权。

  广西自治区政府和广西军区为法卡山之战牺牲的烈士修建了陵园,最初的地址是广西凭祥上石镇上石火车站附近,1986年5月迁到凭祥夏石镇322国道旁边的一座山上。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4 18:24
标题: 回复主题
火红的扣林山
  
  每到四五月份,扣林山上就开满了红杜鹃和攀枝花。风吹而过,红杜鹃似血,攀枝花如火,峥峥绽放,怒蕊飞烟,满山一片火红。
  耳边响起了80年代电影《自豪吧母亲》中的主题歌《相会在攀枝花下》:“年轻的战友,再见吧再见吧。为保卫祖国离开了家。你看那山岭上一片红霞,那不是红霞,是火红的攀枝花,攀枝花。。。。。。”
  演唱者是朱逢博,那时候也很年轻。
  扣林山位于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南部的猛峒地区,在中越边界骑线点的我方一侧。其主峰海拔1705。2米,整个山势崎岖险要,坡陡路窄,沟谷纵横,蒿草茂密。占据扣林山,即能俯视麻栗坡一带纵深20余公里的中越边境。北可见中国境内的公路、村寨与主要交通口岸;东可进窥老山一带;向西能连接罗家坪大山,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一体防线。发生于1981年5月的扣林山之战,正是因为越南占据此山,中国军队不得不奋起反击,收复失地。
  自宋初交趾独立,中越边界便大体形成,但很多地段经常存在小幅变动。清末中法战争后,法国取代中国成为越南的宗主国,双方开始正式确定边界。扣林山位于猛峒村境内,周围还有几个山村,生活的主要是苗民。这一片地区在小赌咒河以南,清中期时雍正皇帝因安南“累世恭顺”,便将这块地方赐给了安南。因此,中法勘界初期扣林山地区是划在越南境内的。
  但是,此地的苗民相当强悍,不愿意当外国之人,不断要求回归中国,也不向安南地方纳税。法军于是前往进剿,苗民们便打开了游击战。弓箭竹签、毒蛇陷阱,不断袭扰,令法军提心吊胆,疲惫不堪,不得不又退出猛峒。无奈之下,法国提议用别的地方和猛峒地区交换。清政府因猛峒地区土地肥沃,而建外三猛(今越南莱州与封土一带)难于管理,便同意二个地方进行交换。1895年,中法签订《续议界务专条附章》,扣林山地区重回祖国怀抱。
  79对越自卫还击战后,越军吃了亏,想办法要找回面子。除继续向中国境内开枪开炮外,还越境占据边界骑线点,有更大企图,要“消灭对方100公里境内的侵略据点”,来一次反“反击战”。于是,在广西方向侵占法卡山,在云南方向占据扣林山和罗家坪大山,控制了相当一段地方的边境纵深。
  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中国军队只能亮剑以待,发起拔点作战。这就是扣林山之战的历史背景。
  占据扣林山的是越北二军区313师14团。这个师辖14团、122团、266团和191团,组建于抗法战争后期。在越南战争中具有长期同美军作战的经验,颇有战功。其122团曾被越国防部授予“决胜团”称号,尤其擅长热带丛林作战。79战后313师设防于云南文山州对面的同文、河江地区,专行报复,骄横顽强,和中国军队打了七八年。
  攻击扣林山的是昆明军区14军42师126团。14军前身主要是中原野战军4纵的11旅和22旅,4纵司令员正是鼎鼎大名的陈赓大将。从红四方面军31军,到八路军129师386旅,到中原野战军4纵,再到陈赓兵团,这支英雄的部队西征,北上,东出,南进,纵横中原江南,铁流万里,歼敌50万,留下英名无数。14军42师则是由淮海战役起义的原国民党第12兵团所属廖运周部110师改编而成的,在解放军序列里是一支年轻的部队。
  1981年5月7日,42师126团在2个122榴弹炮营,2个107火箭炮连和1个85加农炮连的火力掩护下,经8小时艰苦攻坚收复扣林山主峰阵地。歼灭越军313师14团9连和11连大部,毙敌170人。313师191团因增援迟缓,战后被撤销番号。
  收复扣林山的那天距今已经过去了29年,这一战牺牲了42个年轻的战士,麻栗坡烈士陵园近千座墓碑中,有他们的身影。如今中越边境贸易繁盛,人潮涌动,车马如流。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后,更能带动整片地区的经贸发展与人文交流。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确是至理名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古人早就有诗长叹这一千年的困境。然而,儒雅其外,铁
血筋骨,只要有强国利益的存在,这就是国家的追求,是军人的追求。
  血,总是热的。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4 18:35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可能是军人,或家庭成员有军人吧,知道那么多数据。
作者: 余副站长    时间: 2010-5-5 00:05
标题: 回复主题
农夫之子:

另外告诫军史爱好者,一些参战老兵的回忆文章,由于年代久远,不一定准确,凡是以正规出版单位资料为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老鱼”那篇有关448团的文章,许多人看来文章后跟着就研究起来,不知道他埋了个关子,说班英在高平的南面40公里,结果你们去研究吧,那是越南一个森林公园。

我当时也看出这个问题。448团打仗的那个“班英”、“班庄”、“打沙”......明明是在高平以西(精确说是西略偏北)约十多公里(直线距离)。


作者: 烈士的同乡与老    时间: 2010-5-5 0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5 10:10
标题: 回复主题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

对楼主这一段略做些补充:

55军攻取谅山的战斗是163、165师依次向南展开进攻,而164师则由北山一带出境,由东向西展开进攻。这种部署与41、42军的部署大同小异。

其实,攻取谅山的战斗,也即“东集团”方向的战斗,在进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变数,在这里需要提一下50军的148师。

148师作为军的第一梯队,其先头442团、师指及直属队、炮团到达崇左时,刚好处于广西方向第一阶段作战收尾,而第二阶段作战(高平清剿和攻取谅山市)尚未开始。如果情况变化不大,我估计前指很有可能在148师全师集结完毕后,将其投入到高平战区。然而此时,板烂这个边境点位却给出了急报:越军338师所属460团向板烂我军两个边防连发起进攻,其甚至一度攻入我国境内,这也是全线开战以来罕见的情况,两个边防连队的抵抗当然非常困难。军区前指接电后判断,敌338师主力有可能已经机动到亭立——板烂这一线,其主动发起进攻的目的也是为了减轻其谅山一线的防御压力。

据此,军区前指立即命令148师不待全师集结完毕,先期以442团为第一战斗梯次赶赴板烂,在战役第二阶段,也即攻取谅山市战斗打响时投入战斗,其余各团赶到后,以跟进梯次陆续投入战斗,以确保谅山战斗的顺利进行。这种打法其实也就是以牵制对牵制。

148师接获命令后的想法,在当时看颇具雄心壮志,计划以全师力量歼灭当面之敌460团,进而攻下亭立,再行消灭338师一部,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5 14:03
标题: 回复主题

老山血路

ffice:smarttags\" />2010428,是老山收复26周年的日子。如果说,79对越作战的共和国军人,标志性称呼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那么,80年代对越作战的共和国军人,则被称为“老山英雄”。一条中越边境上的普通山脉,却承载了一代人的重要记忆,是偶然还是必然?

2009年初,中越两国边境勘界最后完成。老山,也早已沐浴了和平的阳光。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越边境更是人潮汹涌,车马如流。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来记忆老山往事,是不是别有一番意味?

老山,位于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以南的中越边境上,横跨原12号界碑和13号界碑之间。山势西高东低,北陡南缓,主峰海拔14222。一条盘龙河从我国境内流向越南,河边有公路相连两国。广义上的老山地区又分为三块,西边为老山,中间为松毛岭,东边为八里河东山,对面就是越南河江省地区。

老山的战略价值在于:它是自此向东几十公里边境上的最高点。占据老山,即可向南、北通视两国境内纵深20余公里地区,向东可封锁麻栗坡通向越南境内的交通要道,向西可监视扣林山方向。因此,79对越作战后,我军撤离边境地区,而越军则紧跟上来,占领了老山地区。

在几年的时间里,越军以老山为侵略据点,不断向我国境内开枪开炮,派出特工队袭扰,打死打伤我方人员,使我边民不能耕种,不能安居,不能生产,气焰十分嚣张。

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为牵制越南在柬埔寨的军事行动,打击其侵略力量,收复我领土,新一轮的对越拔点作战,直指老山。

越军在老山上下了狠力气,修筑了大量碉堡,连群成片,构成环形火力网。其间还杂有许多天然溶洞、暗堡、地道、地下室、交通沟、堑壕,互相连结,又设有密集的混合雷场,在我军可能进攻的道路上都标有火力打击诸元,配置了多种炮火兵器。守在这里的是越军313122团。这个团曾有“决胜团”之誉,听起来就是个能打的部队。

通向老山之路,注定是一条血路。

要完全控制老山地区,必须进占老山至八里河东山的前沿主要高地,进行多点全面地越境作战。老山方面,除正面攻下主峰外,还要深入越南境内2公里,拿下老山南面的屏障1072高地及其周围高地;松毛岭方面,打下6626高地,拔除越军设置在这里的可通视我境内8公里的观察哨,并进而占据松毛岭的主要前沿高地;八里河东山方面,拿下纵贯边境的全部7个山头高地。只在这样,才能形成全面一体的对外防御体系。

打老山的是昆明军区14军第40师。这个师是陈赓的老部队,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多年长驻云南。79对越作战中40师主攻老街,打出了对越自卫还击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终战而克之。这次面对老山宽大正面战场,40师以118团攻击老山主峰,119团攻击松毛岭,120团为预备队。配属作战的41122团在八里河东山地区待机。

198442日起,持续到27日,14军集中了一个炮兵师加二个炮兵团的152130加农炮,152榴弹炮,85加农炮、100迫击炮等各种火炮,对老山正面的越军主要防御设施进行了猛烈打击。摧毁了部分越军据点,动摇了其坚守士气,另外使越军搞不清我军会何时发动攻击。

427夜间,40师各攻击部队开始向前沿展开。28日凌晨,发动突袭,老山地区顿时陷入一片血火海洋之中。

攻击主峰的118团是收复作战的主力,兵分三路,3营在左,2营在右,从正面发动进攻,直取主峰;1营则从主峰东侧向敌后隐蔽穿插,沿路分割越军防御体系,攻击7677号高地和1072高地,钳击越军对主峰的增援,形成对外防御正面。fficeffice\" />

3营从左翼发起攻击,分割迂回,反复战斗,历经7小时,先后攻占56545759号高地,击毙越军117人,俘敌3人。3营阵亡37人,负伤122人。涌现出战斗英雄史光柱,部队受阻时挺身指挥,双眼被弹片削中仍坚持战斗;战斗英雄尹光中,飞身攀峭壁,单挑5名越军,支援部队一举夺下敌阵地。

2营从右翼发起攻击,战斗5小时,先后攻占21号、52号、45号、46号、50号高地和老山主峰,击毙越军103人,俘敌2人。2营阵亡34人,负伤83人。2营在解放战争中曾获“守如泰山”荣誉称号,此次战斗英勇顽强,部队打着红旗向上冲,不怕牺牲,前仆后继。12名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滚过雷场。5连副连长张大权冲锋在前,反复攻击三次,右手腕被打断,肠子被打出,带伤战斗3小时,最后牺牲在主峰顶上。那幅著名的战士仆身将红旗插上山顶的照片,正是老山血战的写照。与美军攻克硫磺岛的历史照片一样,将永耀军史。战后,2营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营”光荣称号。

从主峰东侧向敌后穿插的1营最为悲壮。穿插路线虽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但都是山谷丛林,且是夜间隐蔽穿插,天雨路滑,前进速度只有每小时100~150。然而上级按图上作业,未充分考虑实战穿插的困难,只给了35小时的穿插时间。结果穿插部队尚在路上,我军炮火准备就开始了。而这又惊动了越军,集中炮火对早已测好诸元的我军穿插路线进行轰击。1营正好钻进火力网,当即遭到重大伤亡。为了完成作战任务,1营展开部队向76号、77号高地、1072高地发动攻击,呼唤我方炮火支援。敌我双方的炮火轮番轰击穿插路线和周围各高地,1营攻击部队不但被越军炮火杀伤,也被我方炮火误伤,建制被打乱,干部大部伤亡,部队牺牲甚众。1营官兵在混乱散失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退却,三五成群,各自为战,哪里有枪声哪里去,顽强地在各个高地上战斗,涌现出了只身毙敌16人的“孤胆英雄”陈洪远,有力支援了兄弟部队攻打主峰的战斗。1营官兵奋力苦战,直到预备队120团增援上来,终于攻占了1072高地及周围高地。

老山之战,118团胜利攻克主峰,击毙越军341人,俘敌8人。己方牺牲178人,其中1营就占80人,几达二分之一。战后,118团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团”称号。其2营和3营被多方宣传,荣勋受奖,1营却遭指责,负责干部还要受处分,这是不公平的。

118团作战的同时,松毛岭方向的119团也发起攻击,9分钟攻克6626高地。至下午3时半,全部攻克松毛岭前沿阵地。

八里河东山方向,122团于515发动攻击,用62分钟攻占全部山头,毙伤越军104人,俘敌1人。

至此,老山地区前沿阵地均被我军攻占。

越军二军区不甘失败,连续发动反扑。攻击受挫后,又制订了“北光计划”,集结了10个步兵团、14个炮兵营加2个特工营,共40000余人,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这才引出了后来惊天动地的712大战。

今天,战火烽烟早已散去。中越边境勘界完成,老山主峰以分水岭为界,北部归中国,南部归越南,再无争议。我军虽撤出了浴血奋战过的越南境内所有阵地,但战争正是为了和平。重上老山,昔日的战壕依然历历在目。主峰上的纪念碑,宣示着国家的主权。张大权烈士的雕像,横枪立马,那是一代共和国军人的军魂。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5 14:37
标题: 回复主题

再看《军魂》fficeffice\" />

前些天在网上转来转去,偶然下载到了一部久违的电视剧《军魂》。这是一部反映80年代对越自卫还击老山战场的电视剧,晓源导演,于1988年播出。记得当时还在上初二,晚上趴在被窝里看这部剧,结果没熬住困,睡着了,结尾战斗最惨烈之处看得模模糊糊,这个后悔。没想到,一后悔就后悔了20年。因为,以后再没播过,而且云南电视台的库藏录像带也损坏了,差点成了绝唱。重出江湖,也只是近年的事,播映效果很差。可是毕竟,它还是出来了,让我大喜过望。
主题歌是当年风靡一时的《热血颂》,由苏越和陈哲演唱,王虹也唱过。王虹后来去了香港,年度音乐庆典时有出席,还和beyond一起唱过《热血颂》。我很喜欢《热血颂》,初三班级搞联欢会时候便以此曲出场,结果高音有点高,没上去,一举笑场。
《军魂》的历史背景是84年的712大战。当年428日,我第14集团军收复老山及周围阵地,越军第二军区即制定所谓《北光计划》,集结了18000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老山。
松毛岭位于老山和八里河东山之间,是一条长约ffice:smarttags\" />4公里的山梁,以北为中国,以南为越南。其东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谷内有一条盘龙河,向南流入越南,河边是直通越北的4号公路。松毛岭向南约7公里是越南的大青山,东西走向,两山之间是一大片丘陵。要用重兵进攻老山地区,大部队就要通过这片丘陵。而进入丘陵地带,唯一的通道是大青山和八里河东山峡谷口的清水口。越军就是要通过清水口进入丘陵,然后展开部队向老山地区发动全面进攻。这中间的地带都是我军炮火打击范围,易守难攻。但只要隐蔽潜伏,偷袭迅猛,就能收出其不意之效,左取老山,中取松毛岭,右取八里河东山,从而握有了战场主动。越军行的确是一条险计。
7
12大战有很多文章都介绍过,共有四个方向的战斗:老山1072高地方向、松毛岭662.6高地方向、那拉方向、八里河东山方向。其中,以662.6高地方向、那拉方向为越军的主攻方向。基本过程就是越军趁夜暗摸入阵地,其间遭我军警戒性炮火重创,但纪律严明,阵脚未乱,不愧是久经战阵的劲旅。凌晨越军发动奇袭,夺取了我前沿大部警戒阵地,唯独被那拉方向的142高地挡住,几次攻击不下,被迫转奇袭为强攻。而守卫142高地的正是14集团军4011983排的李海欣班15名勇士。他们首先发现敌人,首先开火,苦战10个多小时,在表面阵地失守的情况下退守坑道,顽强坚持,直到反击部队上来。共击退越军6次轮番攻击,毙敌104人,争取了时间,为712我军大胜立下了首功。战斗中,15勇士牺牲5人,包括班长李海欣,战后142高地被誉为“李海欣高地”。
越军纠缠于李海欣高地,没有达成奇袭效果,于是遭到了我军猛烈的炮火打击。而越军死战不退,大量投入步兵发动攻击,越陷越深,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导致大量伤亡,最后终于无力进攻,不得不全线撤退。712大战,双方投入28个炮兵营,共发射3~5万发炮弹,战场上打成了一排排火墙,真正是一场炮火大战。我军统计共毙伤越军3700多人,尸体把山坡都铺满了。
电视剧《军魂》正是以“李海欣高地”战场实例为蓝本,从麻栗坡烈士陵园到中越前线地况地貌,有多处实景拍摄。战斗场面激烈,如对越军潜伏部队的警戒炮击,越军整营整连的强攻,高地守卫者的坚守过程,都取自实战。更加令人感动的是,电视剧着重反映了普通士兵的生活及个人风貌,不再是“高大全”的典型形象,而是来自生活,来自时代,表现了那个初次转型时代的价值观与个人理想际遇的冲突纠葛。
剧中刻画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官兵形象。
有外表严肃,对士兵训练严格,跟着士兵一起冒着酷暑站二小时队列,但内心充满关爱的团长。
的可爱的排长白易之,满脑子马列思想,口头禅就是请允许我汇报
有老实腼腆,外号大姑娘的战士刘亚。
有憨厚的少数民族战士木嘎,到牺牲都没说过几句话。
有聪明的城市兵王教教,当团长强调军风纪的时候,他敢上前给团长端正衣领扣子。

有调皮捣蛋的战士马晓明,后来滚了7颗地雷,成为滚雷英雄

有刚直敢言的战士李海,因为爱提意见,入党的要求一直不被通过。战场上,在寻找连长的时候被一个越南伤兵摔倒,睾丸被死死捏住,痛不欲生中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一个让我最震撼的场面,多年难忘)
还有冷峻硬朗,临阵失恋的连长陈一飞。在上前线的军车上接到了女朋友的分手信,旁边的战士见状,问:连长,吹了?”“嗯。战士便解嘲地总结了一下:“8个干部吹了5个,百分之六十
陈一飞和女朋友的一段对话典型的反映了80年代中期价值观发生改变与传统理想的冲突,是那个时代的困惑与迷茫。
陈:你怎么可以这样?(扣我的归队电报)
女:你躲过这二天就能躲过死亡。
陈:哼!

女:你聪明,能干,深造一下可以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你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去拼体力,拼刺刀,去死在战场上。。。。。。

陈:可我是军人,你懂吗?现在需要我上前线,去拼,去死。在这个节骨眼上,祖国不需要你去掂量哪个分量大,选择权不在我们手上。

女:那么说,你非要走?

陈:必须走。

女:你是个栋梁的材料,真可惜。

陈:国家需要栋梁,可也需要小草。

女:好吧,咱们还年轻,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工作中去,国家也是这么号召的,再见。
是的,就这样再见了。不,应该是永别。陈一飞和他一帮可爱的战士们,都牺牲在了战场上。也正是他们,忍受着个人的伤痛,为我们的祖国铸起了一道血肉长城。

不需要再说什么了,真的,去听一遍《热血颂》吧。


作者: 农夫之子    时间: 2010-5-5 17:55
标题: 回复主题

许世友与王必成在历史上和“文革”中是有过节,但不至于严重到在临战前换将的地步。再说,许世友与王必成是老乡,同一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乡,到解放时只剩下一个赤卫队队长(许世友),一个赤卫队队员(王必成)。在解放战争中两人同在粟裕麾下,又在同一个军区共事,一个上将“虎”,一个中将“虎”难免磕磕碰碰,但不影响许和尚与王老虎的友谊。再说,老毛公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亲口嘱咐许世友:放过王老虎一马。大家都知道许世友对毛公的话视如神令,那敢造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对越自卫还击战分为东西两个战区,分别由两个军区负责,各人自扫门前雪。许世友不可能干预另一个军区的事务,79年撤军西线比东线提前整整一个星期,把右翼的压力抛给东线,充分说明许世友不能协调到西线这一观点——这是王尚荣事。当然也与许世友好斗好胜有关)。

另,你上面提及的:
————文革后的一次中顾委会议上,许世友旧事重提,说曾经有三个老红军要夺他的权。在下面的王必成不干了,要冲上去和他理论。周围的老同志都拉王,劝他说:“许司令老糊涂了,你别和他计较了。”该到王必成发言时,王改变了原来发言的内容,而是将当年“王林鲍”的原委完整叙述了一遍,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许则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后来有一次去鲍先志家探望,又提起当年的往事,把自己推得一干二净,说当年整他们也是工作需要嘛。完全符合党中央的精神等等。还说“王林鲍”当年就是有错误嘛。——————
是1984年6月7日,中顾委华东组在杭州举行的第二次会议。在时间上看,已经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换将后的第5个年头。
当年“王林鲍”的原委是什么呢?
王必成有一个讲话,沈晨曦 网友没有转发。
到底孰对孰错?网友上网百度一下便知。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5 18:37
标题: 回复主题

不知道农夫之子想说明的是什么.

主贴认为许王在文革中有旧日恩怨,换将或许与此有关.贴了关于南京军区文革旧事的东西也是说明一下双方有过摩擦.仅此而已了.本来也是猜想.那么说\"中顾委华东组在杭州举行的第二次会议已经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换将后的第5个年头\"——有什么意义吗?就算是第十个年头,第二十个年头,那也改变不了南京军区的旧事恩怨.

实际上如果去百度一下,就会发现有人论证许世友就是去军委嘀咕说,和王打不到一块去,这才换将的。主贴并未采纳此说,也是慎重的态度。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5 18:48
标题: 回复主题

另,西线和东线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撤军时也是各部交替掩护,相差几天不存在什么压力抛给东线。

西线是13日撤完,东线原定15日撤完,因为448团的事又等了一天,才于16日撤完,也没有一个星期。

许世友干预不干预另一个军区的事,传闻都有,现在还不能定论。但说其不可能,不能下这个判断吧。许世友当时不只是广州军区司令员,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职务和权力远高于王必成,在军委有发言权。干预不干预,谁说得准?不要轻易说不可能,还以此为论证。


作者: 农夫之子    时间: 2010-5-5 20:30
标题: 回复主题
沈晨曦:

西线是13日撤完,东线原定15日撤完,因为448团的事又等了一天,才于16日撤完,也没有一个星期。

再告诉你一个翔实的数字吧,42军在水口至高平方向,最后撤军完的准确日期是3月19日。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5 21:38
标题: 回复主题

呵呵,我也告诉你一个数字,实际是3月20日。因为有些人掉队了。


作者: 农夫之子    时间: 2010-5-5 22:12
标题: 回复主题
呵呵,你又错了。要说掉队的,是3月31日,“钢铁战士——肖家喜”。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5 22:14
标题: 回复主题
50军的前半生


  50军前身是原国民党军第60军,为滇军部队,在辽沈战役中于长春起义。1949年全军整编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50军,军长为原60军军长曾泽生。50军成立后,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部队进行了政治整训,又补入了许多解放军军官和战斗骨干,全军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四野的南下作战中,50军参加鄂西战役,生俘国民党军第79军代军长萧炳寅、副军长李维龙以下官兵7000余人。1949年11月下旬,50军奉命配属第二野战军进军四川,参加成都战役,俘虏国民党军8100余人,迫降1.77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1950年初,50军先是在湖北参加农业生产,后因朝鲜战事紧急,50军又奉命开赴东北集结待命。


  1950年10月25日,50军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参战。在第一次战役中,50军与英27旅交手,攻进至铁山地区。因英军退得快,50军斩获并不多。在第二次战役中,50军于西线进攻英27旅和美24师一部,兜着敌军屁股追击,协助兄弟部队解放了北朝鲜全境。一、二次战役50军的战略地位并不重要,因此少有亮点。


  在第三次战役中,50军较晚突破临津江防线,从正面向汉城推进。本来说兄弟部队都攻到前面去了,50军该捞不到什么油水。然而这次却时来运转。在高阳以北的碧蹄里地区,50军击破了美25师一个营的阻击,又在仙游里地区击退了英29旅皇家来复枪团第1营。这样一来,英29旅主力和其皇家重坦克中队被分隔开了。曾泽生大喜,命令149师部队抓紧时间攻歼,仙游里的部队则坚决挡住英军主力的救援。英29旅组织了1000余兵力和200门大炮拚死反击,却均被志愿军击退。而149师部队则乘夜向皇家重坦克营发动猛攻。英军装备的都是“百人队长式”重坦克,火力充足,可到处都是提着爆破筒、扛着炸药包扑来的中国士兵,英军顾此失彼,防线终于被突破。志愿军杀得兴起,漫山遍野地追杀着英军。到了天亮,皇家重坦克中队被全部歼灭。50军部队共毙伤俘敌300余人,缴获击毁坦克31辆、装甲车1辆、牵引汽车24辆。对于一支急于立功的起义部队来说,这一战绩是足以自豪的。


  1951年1月4日,50军一部同39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攻入了汉城,其前锋一直冲到三七线附近的水原地区。


  在第四次战役中,为打破联合国军的北进攻势,志愿军采取了“西顶东攻”的战略,在西线以38军和50军背水列阵,顽强顶住美军主力的攻击;在东线志愿军集中4个军兵力进行横城反击作战,以图击破敌军的北进。


  50军位于战线的最西部,在汉城以南地区,背临汉江,迎头挡住美3师、美25师、英29旅和土?旅的道路。这种阵地防御战是没余地可讲的,守住就守住了,守不住就人地皆失。联合国军的火力太猛烈了,炮弹像下雨一样。面对优势的敌军,50军部队昼失夜反,死战不退,以血肉之躯苦苦坚守着阵地。最惨烈的时候,一天就有三、四个连队全部牺牲在阵地上。营连一级的建制很快就打散了架,只好以团级单位进行防守。打了不到半个月,50军就已伤亡过半,全军勉强能成建制投入战斗的只有4个营又4个连部队。因伤亡过大,很多阵地丢失了。曾泽生只好收缩兵力,固守要点,尽力迟滞敌军的北进。一直打到1951年2月初,因汉江面临解冻,50军不得不放弃阵地,撤至汉江北岸。在这里,50军继续阻击攻势不减的联合国军,为稳定整个战线苦苦支撑。在50多天的汉江两岸防御作战中,50军统计毙伤俘敌1.1万余人,击毁坦克装甲车70余辆,击落击伤敌机15架,缴获各种枪支1800余支、汽车17辆、火炮34门。

  若干年后,有人问起曾泽生对自己打过的哪一仗印象最深刻,他回答:“汉江两岸防御作战。“作为一名起义将领,在一生中打过这样的仗,曾泽生可以骄傲了。


  1951年3月15日,曾泽生率50军回国休整。同年7月,50军第二次开赴朝鲜,担负西海岸防御以及抢修机场等任务。10月至11月,50军奉命执行渡海攻岛任务,在空军和炮兵支援下,先后攻占南韩军盘踞的极岛、炭岛、大和岛、小和岛和艾岛。此后,50军一直作为西海岸守备部队。

1955年4月,50军从朝鲜撤军回国。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0-5-5 22:19:09 编辑过]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5 22:17
标题: 回复主题

42军的前半生

42军是原东北野战军5纵。说起来挺有意思,解放军各大野战军除东野外都没有5纵。为何?盖因1936年西班牙内战,颠覆共和国为纳粹开路的就是内奸“第5纵队”,此后便成了共产党人的忌讳。林彪则不信这个邪,在全军来了个独一无二。5纵的首任司令也很有名,便是人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万毅中将。


  5纵在东野各部队属于资历甚浅、排名靠后、战绩一般的部队。值得一提的亮点是辽沈战役中打廖兵团,5纵在黑山以东地区吃了个肚满肠肥,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生俘新编第1军中将军长文小山。1949年全军整编,5纵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2军。在进军中南时,42军没有过长江,一直在河南剿匪。1950年2月,42军奉调东北从事生产,已有了全军转业的趋势。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42军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作为最早入朝的志愿军先头部队,42军于1950年10月16日秘密入朝,比其他兄弟军早了3天。其时的军长是出身红四方面军的“瘸子”名将吴瑞林。


  之所以这样早入朝,是因为联合国军北进速度太快。为了不使东西两路敌军达成会师合围,彭德怀制订了“西攻东防”的第一次战役计划,集中三个军在西线打美第8集团军,由42军在东线阻击美第10军。


  东线战场在长津湖附近地区。当时朝鲜东海岸只有一条纵向公路通向鸭绿江边,位于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和赴战岭成为了进行阻击的要点。美第10军由精锐的美陆1师、美7师、韩军首都师、韩3师等部队组成,在人数和火力上都远远超过42军。10月25日上午10点多,韩军首都师部队大摇大摆地向黄草岭攻来,结果迎头挨了42军一顿机关枪手榴弹,被打了下去。韩军还以为当面之敌是残兵败将的朝鲜人民军,颇为不服,又连续发动进攻,但都被击退。双方一直打到10月31日,首都师和韩3师伤亡甚重,终于退了下去。韩军阵地没打下来,收获却还是有:他们俘虏了一些42军的士兵,证实了中国军队已经参战。


  11月1日,美陆战1师参战,美军先以极为猛烈的炮火轰击中国军队的阵地,然后步兵再发起冲锋。42军部队顽强奋战,顶住了美军的攻势。到了夜里,吴瑞林派出部队,夜袭敌营,炸毁火炮和坦克二十余门(辆),搅得美军终夜不得安宁。就这样,42军白天守、晚上攻,死死拖住了美军。美军遇到这样顽强的敌人,十分恼火,只好发挥优势地空炮火的优势,强攻死打。42军部队主动防御,打得英勇灵活,将美军顶在原地13天。11月7日,西线战斗已达成胜利,42军奉命撤出黄草岭地区。


  黄草岭阻击战是42军战史上的辉煌。在13天作战中,42军完成了阻击任务,杀伤美韩军3000余人,同时也付出了1800余人的伤亡。


  在第二次战役中,42军在西线左翼担负了大迂回任务。吴瑞林先打宁远,三个师互相配合,一举打垮了韩8师。其后,42军向顺川、肃川地区进行穿插,准备一举兜住西线美军主力。非常遗憾的是,42军穿插部队在新仓里遭到了美骑1师的阻击,指挥员临阵犹豫,攻击决心不坚决,没有穿插到位,使西线美军抢先夺路而逃。二次战役中,38军因穿插成功而一举成名,奠定了中国陆军部队老大的地位;42军则错失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在第三次战役中,42军和66军担任左翼攻击部队,互相配合,突破了当面韩军防线,纵深穿插,将汉江以北的敌军全部肃清,攻进到加平地区。共歼灭韩军6个团大部,毙伤俘敌3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45门、汽车98辆、各种枪支2463支。


  第四次战役中,42军主力参加了东线的横城反击战,配合兄弟部队歼灭美韩军1万2千余人。其后,42军的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参加了对砥平里的围攻战。天有不测风云,42军的炮兵团在开进途中因马受惊暴露了目标,被美军飞机炸了个一塌糊涂,无法进行火力支援。砥平里之战中国军队屡攻不克,伤亡惨重,只好在漫天大雪中撤出战斗。42军后来在东线进行了40余天的防御作战,顶住了联合国军的北进攻势,稳定了整个战线。


  五次战役发起前,42军后撤到阳德地区休整。不久,五次战役遭到挫折,联合国军发起猛烈反击,中国军队的防线一时出现了很多漏洞。彭德怀的指挥部位置竟也唱起了空城计。吴瑞林率42军放弃休整,急忙赶到前线保卫总部。只差一天,美军就到了。


  五次战役后,42军担负了西线的守备任务,参加了反秋季攻势等作战。


 1952年11月,吴瑞林率42军奉命回国。
 在2年多的抗美援朝作战中,42军共歼敌2.8万余人,终于从二流部队中脱颖而出。日后中国陆军经历了数次裁军整编,42军这支年轻的部队总是得到了保留,应当是和朝鲜战争中的表现大有关系。如今,42集团军驻防广东,有“岭南雄师”之称。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0-5-5 22:20:47 编辑过]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5 22:38
标题: 回复主题

打开血坛,居然看到作者的大名,吃惊,高兴,欢迎!

我看不懂你们在争什么,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只用79反击战来衡量评价指挥官,云南方向打得好些,广西方向则因敌情地形原因,伤亡大一些,但总的看起来,云南方向更小心慎重一些。一个明显的对比,41的121师和14军39师的任务都是80公里的长途穿插,在穿插路上云南方面及时转变了39师的穿插任务,阻击越军316A师于代乃,胜利完成任务。121师历尽艰难赶到扣屯,当时通报越军一个加强师前来增援,试问,121师能阻挡住吗?我看很难,一是炮兵没上来(看过代乃阻击战回忆的都知道,一半以上的功劳在炮兵),二是随军民工带的粮弹也丢的差不多了(塔山阻击战时也没缺过粮弹啊)。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6 11:19
标题: 回复主题

本来也是莫名其妙的事。这哥们非要论证西线换将没有个人恩怨的事。我只是说明历史上确有恩怨,和换将有没有关系难以确定。

至于几号撤军,多少人掉队,只是口舌之争而已。自己非要说最后一句话,心理上占点便宜。小儿科的事。不过我在飞扬军事多年和人争论,也习惯打人几下。

鸣鹤在阴很热心呀,佩服。当年那场战争能越来越多被人了解,正在于你们的努力。我个人水平很浅,没什么军队内部资料,都是多年来自己收集,看各种老兵回忆等,然后自己总结判断,才有一点心得。来这里也是抱着学习的目的。


作者: 重回军营    时间: 2010-5-6 12:21
标题: 回复主题
沈晨曦:

老山血路

ffice:smarttags\" />2010428,是老山收复26周年的日子。如果说,79对越作战的共和国军人,标志性称呼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那么,80年代对越作战的共和国军人,则被称为“老山英雄”。一条中越边境上的普通山脉,却承载了一代人的重要记忆,是偶然还是必然?

2009年初,中越两国边境勘界最后完成。老山,也早已沐浴了和平的阳光。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越边境更是人潮汹涌,车马如流。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来记忆老山往事,是不是别有一番意味?

老山,位于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以南的中越边境上,横跨原12号界碑和13号界碑之间。山势西高东低,北陡南缓,主峰海拔14222。一条盘龙河从我国境内流向越南,河边有公路相连两国。广义上的老山地区又分为三块,西边为老山,中间为松毛岭,东边为八里河东山,对面就是越南河江省地区。

老山的战略价值在于:它是自此向东几十公里边境上的最高点。占据老山,即可向南、北通视两国境内纵深20余公里地区,向东可封锁麻栗坡通向越南境内的交通要道,向西可监视扣林山方向。因此,79对越作战后,我军撤离边境地区,而越军则紧跟上来,占领了老山地区。

在几年的时间里,越军以老山为侵略据点,不断向我国境内开枪开炮,派出特工队袭扰,打死打伤我方人员,使我边民不能耕种,不能安居,不能生产,气焰十分嚣张。

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为牵制越南在柬埔寨的军事行动,打击其侵略力量,收复我领土,新一轮的对越拔点作战,直指老山。

越军在老山上下了狠力气,修筑了大量碉堡,连群成片,构成环形火力网。其间还杂有许多天然溶洞、暗堡、地道、地下室、交通沟、堑壕,互相连结,又设有密集的混合雷场,在我军可能进攻的道路上都标有火力打击诸元,配置了多种炮火兵器。守在这里的是越军313122团。这个团曾有“决胜团”之誉,听起来就是个能打的部队。

通向老山之路,注定是一条血路。

要完全控制老山地区,必须进占老山至八里河东山的前沿主要高地,进行多点全面地越境作战。老山方面,除正面攻下主峰外,还要深入越南境内2公里,拿下老山南面的屏障1072高地及其周围高地;松毛岭方面,打下6626高地,拔除越军设置在这里的可通视我境内8公里的观察哨,并进而占据松毛岭的主要前沿高地;八里河东山方面,拿下纵贯边境的全部7个山头高地。只在这样,才能形成全面一体的对外防御体系。

打老山的是昆明军区14军第40师。这个师是陈赓的老部队,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多年长驻云南。79对越作战中40师主攻老街,打出了对越自卫还击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终战而克之。这次面对老山宽大正面战场,40师以118团攻击老山主峰,119团攻击松毛岭,120团为预备队。配属作战的41122团在八里河东山地区待机。

198442日起,持续到27日,14军集中了一个炮兵师加二个炮兵团的152130加农炮,152榴弹炮,85加农炮、100迫击炮等各种火炮,对老山正面的越军主要防御设施进行了猛烈打击。摧毁了部分越军据点,动摇了其坚守士气,另外使越军搞不清我军会何时发动攻击。

427夜间,40师各攻击部队开始向前沿展开。28日凌晨,发动突袭,老山地区顿时陷入一片血火海洋之中。

攻击主峰的118团是收复作战的主力,兵分三路,3营在左,2营在右,从正面发动进攻,直取主峰;1营则从主峰东侧向敌后隐蔽穿插,沿路分割越军防御体系,攻击7677号高地和1072高地,钳击越军对主峰的增援,形成对外防御正面。fficeffice\" />

3营从左翼发起攻击,分割迂回,反复战斗,历经7小时,先后攻占56545759号高地,击毙越军117人,俘敌3人。3营阵亡37人,负伤122人。涌现出战斗英雄史光柱,部队受阻时挺身指挥,双眼被弹片削中仍坚持战斗;战斗英雄尹光中,飞身攀峭壁,单挑5名越军,支援部队一举夺下敌阵地。

2营从右翼发起攻击,战斗5小时,先后攻占21号、52号、45号、46号、50号高地和老山主峰,击毙越军103人,俘敌2人。2营阵亡34人,负伤83人。2营在解放战争中曾获“守如泰山”荣誉称号,此次战斗英勇顽强,部队打着红旗向上冲,不怕牺牲,前仆后继。12名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滚过雷场。5连副连长张大权冲锋在前,反复攻击三次,右手腕被打断,肠子被打出,带伤战斗3小时,最后牺牲在主峰顶上。那幅著名的战士仆身将红旗插上山顶的照片,正是老山血战的写照。与美军攻克硫磺岛的历史照片一样,将永耀军史。战后,2营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营”光荣称号。

从主峰东侧向敌后穿插的1营最为悲壮。穿插路线虽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但都是山谷丛林,且是夜间隐蔽穿插,天雨路滑,前进速度只有每小时100~150。然而上级按图上作业,未充分考虑实战穿插的困难,只给了35小时的穿插时间。结果穿插部队尚在路上,我军炮火准备就开始了。而这又惊动了越军,集中炮火对早已测好诸元的我军穿插路线进行轰击。1营正好钻进火力网,当即遭到重大伤亡。为了完成作战任务,1营展开部队向76号、77号高地、1072高地发动攻击,呼唤我方炮火支援。敌我双方的炮火轮番轰击穿插路线和周围各高地,1营攻击部队不但被越军炮火杀伤,也被我方炮火误伤,建制被打乱,干部大部伤亡,部队牺牲甚众。1营官兵在混乱散失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退却,三五成群,各自为战,哪里有枪声哪里去,顽强地在各个高地上战斗,涌现出了只身毙敌16人的“孤胆英雄”陈洪远,有力支援了兄弟部队攻打主峰的战斗。1营官兵奋力苦战,直到预备队120团增援上来,终于攻占了1072高地及周围高地。

老山之战,118团胜利攻克主峰,击毙越军341人,俘敌8人。己方牺牲178人,其中1营就占80人,几达二分之一。战后,118团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团”称号。其2营和3营被多方宣传,荣勋受奖,1营却遭指责,负责干部还要受处分,这是不公平的。

118团作战的同时,松毛岭方向的119团也发起攻击,9分钟攻克6626高地。至下午3时半,全部攻克松毛岭前沿阵地。

八里河东山方向,122团于515发动攻击,用62分钟攻占全部山头,毙伤越军104人,俘敌1人。

至此,老山地区前沿阵地均被我军攻占。

越军二军区不甘失败,连续发动反扑。攻击受挫后,又制订了“北光计划”,集结了10个步兵团、14个炮兵营加2个特工营,共40000余人,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这才引出了后来惊天动地的712大战。

今天,战火烽烟早已散去。中越边境勘界完成,老山主峰以分水岭为界,北部归中国,南部归越南,再无争议。我军虽撤出了浴血奋战过的越南境内所有阵地,但战争正是为了和平。重上老山,昔日的战壕依然历历在目。主峰上的纪念碑,宣示着国家的主权。张大权烈士的雕像,横枪立马,那是一代共和国军人的军魂。

——一直关注着这个帖子,个人感觉后面关于边境拔点作战部分略逊色于79自卫还击部分。40师118团并未被军委授予“老山英雄团”,获得这个荣誉称号的是该师119团,倒是118团8连被军委授予了“老山英雄连”的荣誉称号。同团5连被当时昆明军区授予“老山主峰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至于118团2营是否获得过军委授予的“老山英雄营”称号,本人亦未曾听说。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5-6 12:33
标题: 回复主题
老山 、者阴山作战,没有连以上部(分)队被授予荣誉称号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6 16:35
标题: 回复主题

外战歼敌第一的67军

67军前身来源于聂荣臻开创五台山根据地的八路军115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等部,后组成晋察冀野战军冀察纵队,首任司令员是上将郭天民。19467月,冀察纵队改称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曾参加过绥远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易满战役、正太战役、大清河北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察南战役、绥东战役、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1949年全军整编,2纵在北平沙河镇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韩伟任军长,旷伏兆任政治委员,下辖199200201三个师,共4万余人,隶属杨成武的20兵团。
ffice:smarttags\" />1949101开国大典,67军第199师作为受阅部队,走过天安门广场。后来到了朝鲜战场,这个师被韩国报纸渲染为中国的“首都师”。fficeffice\" />

在华北部队序列里,67军不如公认最强的63军、在临汾城下锻炼出来的60军和红军骨干较多的66军,战斗力属中等水平。

19516月,67军作为第三批部队入朝作战。其时代军长是李湘。10月中旬,联合国军发起秋季攻势,67军坚守的朝鲜中线金城地区迎来了美第9军的凶猛一拳。

1013,美第9军动用了韩2师、美7师、美24师和韩6师,自西向东的24公里正面发起猛攻,并有200余辆坦克、14个榴弹炮营和100余架飞机的火力支援,一天之内就将5万发炮弹砸在67军阵地上。美军采用的是“坦克劈入战”,欺负志愿军反坦克火力薄弱,以坦克为先导冲锋,带领步兵进行战术迂回,分割包围志愿军连级或排级阵地,然后以优势火力猛烈打击,再施以步兵轮番攻击,最后夺下阵地。67军防守地域较宽,采用的是平均配置兵力,在美军如此攻击下,当面守军很快就被炮火杀伤大半,很难挡住后面步兵的冲锋,阵地纷纷失守。好在志愿军在坦克冲击道路上设置了许多反坦克障碍物,又以反坦克小组连续突击,总算制止了美军坦克的深入。第一天下来,美军突入防线2公里,伤亡5000余人。14日,美军继续发起攻击,以猛烈炮火大量杀伤了志愿军守军,夺取了67199师和200师防守的许多阵地。这天美军又伤亡4000人,而67军也伤亡达2000余人。此后残酷战斗日日延续,美军以优势炮火杀伤志愿军守军,步步前进,志愿军则顽强抵抗,机动防御,甚至集中劣势炮火与美军对射。战至1017,美第9军推进至月峰山和金城川以南一线,深入4公里,达成了预定进攻目标。第9军军长霍格乘胜扩大战果,继续向北进攻,欲夺下整个金城以南地域。其时67199师和200师已伤亡惨重,无力再支持下去。只好将201师和配属的68203师拿了上去,继续进行逐山逐水的苦斗恶搏。这样打下来,美军进攻速度固然缓慢,但志愿军伤亡太大,消耗掉了预备队而无力反击,防线仍是不断被突破收缩。至1022,美9军终于突进纵深6~9公里,攻至金城以南,停止了下来。

中线防御战,是67军从未遇到过的火力劣势下的防守战。因经验不足,预备队过早出动,终至陷入消耗战,丢失了大量阵地,67军及配属的68203师伤亡10300余人,交足了一笔学费。志愿军统计杀伤美军23000余人,击毁坦克39辆,击伤8辆;美军统计己方阵亡710人,负伤3714人,失踪73人,共损失4497人,同时杀伤志愿军3万人。

195111月初,12军接替67军守卫阵地,67军后撤休整。一年后,67军重返战场,赶上了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的尾巴,继续守卫金城地区。其时,军长李湘因突发败血症和脑膜炎,病逝于朝鲜战场,年仅38岁,邱蔚继任67军军长。无独有偶的是,后授衔少将的邱蔚于1957年在青岛意外溺海身亡,年仅44岁。

19535月,志愿军发动夏季反击作战。在第一阶段作战中,67军向金城东南杨口以北韩军阵地发起进攻,作战6次,歼敌1795人,推进阵地15平方公里,己方伤亡875人。第二阶段反击作战中,67军攻占金城西南粟洞南山一线阵地,歼敌1750人。61267军向“十字架山”发起进攻。此山又名首洞南山,位于北汉江西岸,守备部队是金益烈少将的韩8师所属第21团。十字架山的阵地工事异常坚固,每个支撑点都有23条坑道,地面有23道环状堑壕和与坑道相连接的发射点、掩蔽部、地堡等,在山腰山顶之间构成了34层明暗火力点,形成了环形防御,韩军称之为模范阵地京畿保垒首都高地。战前,邱蔚大胆冒险,下令在敌前沿构筑秘密屯兵洞700余个,炮兵和坦克发射阵地100余个,在进攻发起前夜,将2009个步兵连秘密开进潜伏区和屯兵洞内,炮火突袭后发起猛攻。经46小时激战,67军基本歼灭韩军第21团,攻占其全部阵地,并击退反扑之韩军第10团,阵地向前推进4公里,扩大面积10平方公里,毙伤俘敌5500余人,继60军后,再创阵地战以来一次歼敌一个团的战例。

19537月的金城反击战中,邱蔚兼中集团司令员,指挥67军、54135师和68202师(欠一个团)。战役准备期间,67军先后攻歼了金城川与北汉江汇合处以北的5293高地韩3师一个营、6901高地韩军一个排,占领了轿岩山北面山脚,形成了进攻的有利态势。713,金城战役发动,中集团军左翼67199师猛攻海拔700余米且陡峻难行的轿岩山,遭韩6师顽强抵抗,虽占领中峰、东峰,但主峰西峰未克且伤亡很大。同期,右翼200师歼灭官岱里高地敌1个营,又沿公路向敌纵深发展,占领了龙渊里、东山里,割裂了韩6师防御。后邱蔚向199师投入攻击二梯队,继续猛攻,打出了一个舍身堵枪眼的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至14日下行,轿岩山终于被克,韩6师和韩8师的防线被击溃。中集团继续发展进攻,攻克6022高地以南无名高地及后洞里。200师则跨过金城川,占领了梨船洞,全部达成进攻任务。718日后,韩7师和韩11师发动反攻,67军在强大炮火下坚守反击,相继将敌击退,只丢失了巨室里北山一个阵地,直打到朝鲜停战。在金城反击战中,以67军为主的中集团作战4次,毙伤俘敌25352人,志愿军伤亡10290人。
1954
9月,67军奉命从朝鲜回国,调归华东军区建制。
在朝鲜战场上,67军共歼敌87847人,是抗美援朝各军中歼敌最多的部队。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6 16:35
标题: 回复主题
67军回国后,先隶华东军区,后隶济南军区,一直到1998年撤销建制,在华东一口气呆了44年。80年代中期的对越坚守防御作战实行全军轮战,67军又得到了一次打仗的机会。

19855月,济南军区派出67199师、46138师、济南军区炮兵1222团、24团、炮兵第846团及其他配属保障部队进入老山战区,接替南京军区1军的防务。后又加入67200598团。共31146人。fficeffice\" />

在防务上,67199师守老山,46138师守八里河东山。

刚上阵地67军就走了一回麦城。因为那拉方向的一个211高地被越军夺去,67军以199595团仓促间发动反击,被越军火力压制在攻击道路上,突击队伤亡惨重。有关领导强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下阵地,结果打成了添油战,反复争夺11天,595团牺牲了120余人,仍然没有攻下来,成了一场惨败。这其中的问题有攻击过于仓促,准备不充分,北方部队不适应南方的作战环境等,更主要的是指挥员有失误,过分注重了面子和荣誉。

后来199师吸取教训,精心准备,再次攻击211高地,以小的代价将其夺下。越军也发动反攻,双方激烈攻守40余天,反复缠斗,最后211高地终于巩固在67军手中。

199师郑广臣师长的带领下,67军部队淬火锻炼,经历了残酷战斗的考验,越打越强。与越军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正面攻防对抗,予敌以重大杀伤,硬是将越军的气势给打了下去。济南军区部队撤下去后,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成都军区部队轮战遇到的越军大规模反扑就少多了,主要是炮战和反偷袭、反袭扰等。67军不畏挑战,敢于亮剑,在老山作战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865月,67军及所属部队在老山战区作战11个月,毙伤越军8400余人,摧毁敌车辆27台、火炮225门、工事1150个,缴获火炮3门、枪械141支。己方伤亡2100余人。67军是老山轮战部队中歼敌最多的,也是伤亡最大的。

67军在抗美援朝战争和老山轮战中歼敌为全军之冠,确实不同凡响。这样外战出色的部队最终没有成建制保留,殊为可惜。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0-5-6 16:39:4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0-5-6 16:52:47 编辑过]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6 23:18
标题: 回复主题

试试发个扫描件: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6 23:19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10-5-7 09:22
标题: 回复主题

什么叫“打得好是应该的”?战场上枪炮不长眼,军人也是肉长的,枪炮不会认谁不认谁!

自古将军能打江山却不能坐江山,岳飞又能如何?一场胜利的欢庆之后,总会伴随着一股谗言绕身。

战争时期能打仗的部队,在和平年代往往是“不安定”的因素。他们太走“白专”的道路了,单纯的

军事思想,只练兵,不“听话”,不讲“政治”,留着必然是个“祸害”。

所以,第一批大裁军,裁的就是55军,我的“娘家”没啦!55军——这个名字注定让它的弟兄们5555555……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7 10:41
标题: 回复主题

血染风采今何在fficeffice\" />

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个性十足的女歌手王虹与因伤致残的“老山英雄”徐良合唱了一首《血染的风采》,一时红遍全国。红可能是那一年的标志,《血染的风采》红了,老山英雄红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红了,大兴安岭还真就着起了一把红红的大火。实际上,那个年代正是红色褪去的尾声,世俗的商业社会,就要来了。

王虹原来是广州战士歌舞团的,性格特立独行,热爱时尚,对商业大潮相当敏感,很早就成为了音乐茶座歌手。

《血染的风采》作曲苏越,作词陈哲,是苏越背上六弦琴在军旅前线生活之后写出的歌。那个年代也没什么版权费,据说《血染的风采》这首曲子只卖了36块钱。苏越的老婆就是张静林,87版《红楼梦》里晴雯的饰演者,后来改名叫安雯当了歌手。

《血染的风采》最初的演唱者就是王虹,被录入其86年的个人专辑《中国虹虹》。后来董文华也看中了这首歌,成为军队一线巡演和各种晚会的保留歌曲。据说梅艳芳也唱过,味道别有不同。不过最著名的版本就是王虹和徐良的组合了。两个人后来还合作了专辑《卫国军魂》,又推出了一首著名的《热血颂》。90年王虹移居香港,逐渐淡出歌坛,曾经熟悉的歌声已经遥远了。

徐良本是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大四的学生,85年曾到陕西各地驻军慰问演出。其时正值兰州军区部队准备去老山战场轮战,徐良深受感染,强烈要求参军而获准。他又要求上一线,在经过几个月训练后进入老山战场。

徐良受伤是在86年的ffice:smarttags\" />52,兰州军区部队刚刚进入老山前线不到一星期。因换防不久,中越两军还是猫耳洞对峙,并没有大的军事行动。那天晚上越军偷袭166号高地4号洞下方哨位,徐良和二个战士前去支援。夜暗中徐良发现三个黑影摸过来,立时连发三枪,黑影全部倒下。徐良起身前往查看,对方的子弹突然射过来,当即击穿徐良左腿股动脉。后来查明徐良三枪击毙击伤越军各一人,还有一人没打中,真是大意失荆州。因夜黑山高,战友们轮流肩扛臂抬将他运下山,还是耽误了时间,左下肢缺血坏死而不得不高位截肢。一气连做了9次手术,输血26000毫升,那都是战友们献出的鲜血。

大红大紫后的徐良很快沉寂了。索要演出费的传闻,逃兵的谣言,严重毁坏了他的形象。和朋友去歌厅又卷入了斗殴事件,还出了人命,被带回陕西部队关了一年禁闭。维持了十年的第一段婚姻结束了,第二段婚姻又因妻子移民加拿大而变得名存实亡。如今的徐良,一个人生活,拿着每月3000多元的部队工资。寂寞的时候,会在网上听王虹演唱的《错》,那是他们最后合作过的歌。

徐良部队所在的兰州军区是中国七大军区中最小的,有4721二个集团军。47集团军前身是东北野战军10纵,司令员梁兴初。因成立较晚,打仗也是边边角角,名气不大。辽沈战役开打,机遇来了,黑山阻击战独顶国民党“西进兵团”三天狂攻,付出3400人伤亡歼敌8000,保证了辽西大会战的胜利,一战成名。53年在朝鲜与美7师争夺老秃山,又打出一个国际战例。69年调入兰州军区至今,现为简编乙类集团军,擅长高原作战演训。

21集团军大概是现存18个集团军中名气最小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2纵,出身不错,部分来自高敬亭的红28军,因而红军团不少,但战斗力属于华野二流部队。一直都是打阻击,打配合,没法和1469纵,甚至3810纵相比,后期战斗力还不如13纵。4911月攻打舟山群岛的登步岛,苦战二天未果,伤亡1400余人,是继金门战役之后的三野又一次攻岛失利。后入朝作战,正赶上了金城战役,总算小小扬眉吐气了一把。67年因支左调入兰州军区至今,总算时来运转,百万大裁军后整编为甲类集团军,其61师现为摩托化步兵师。

864月进入老山战场轮战的是47集团军139师、141421团和21集团军61师,另配属军区炮兵、高炮、工兵、汽车团、电子对抗营、侦察分队等共计37351人。

47集团军139师是红军师,原四野主力师之一。初上老山就执行了“蓝剑-B”出击行动。139416团攻克604968高地,沉重打击了越军31312212连及反扑部队,步炮协同歼敌222人。

139417团前身是八路军359719团,老八路部队。参加老山战场的“北虎行动”,即出击425号高地战斗,击毙越军31314152人,击伤199人,俘虏2人。

21集团军61师就是血战登步岛失利的那支部队。上老山后参加过“34-1工程计划”,即出击55号高地战斗。61182团攻克越军31481885连占据的55号高地,歼敌43人,炮兵压制毙敌94人。

47集团141师前身是吉林军区东满独立师,是东满的主力部队。在老山前线打出了一个“全能狙击手”郑钰。1414218连战士,半年时间内,一人交替使用冲锋枪、狙击步枪、40火箭筒、60迫击炮、班用机枪、重机枪六种武器,歼敌29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神枪手”荣誉称号。

兰州军区轮战部队在老山地区作战一年,击退越军800余次进攻和袭扰,主动出击作战4次,歼敌6597人,俘敌6人。己方牺牲149人,负伤892人。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7 10:45
标题: 回复主题

第一批大裁军,裁的就是55军

----------------------------------------------------

确实是没道理的裁军。

79反击战也可视为各军思想作风战斗力大考核,在惨重伤亡下能不能继续战斗,有无怯战避战指挥员,55军属优秀是当之无愧的。

曾国藩建军,强调军队要有“血性\",我想应是一种精神气质吧,55军,特别是163师,就是一支有”血性“的部队。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7 11:42
标题: 回复主题

第一批裁军首先的原则按照世界大战十年内打不起来的估计,留老不留新,部队多的军区多裁。这样,85年共裁11个军,平均一个军区一个军,北京军区二个军。像11、43这样重新建的军要裁掉,50、55这样起义部队改编的,撤销军部又重新组建的等先裁。保留其中的老部队。

总之,裁军有一定的原则,又有人为因素,现在看也不一定说得清楚。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7 11:45
标题: 回复主题

回复作者:沈晨曦

你的综述帖子写得不错,脉络清楚,每个大的战斗,越军番号,我军伤亡人数都有,这可不容易,说明你是下了功夫的,是认真细致的。

我同时还把你的帖子转到了战盟”中越战争“栏目。但你那篇高平战役的帖子还没写完吧?现在的内容主要是谈41军的。另外,有专门谈55军打同登的帖子吗?

有时候我还希望看到更深一点的探讨,比如,79年打高平最好的办法还有吗?——基本要求是:必须拿下高平市,时间只能在15天至20天内。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7 13:06
标题: 回复主题

接着写与主贴谅山战斗及148师加入战斗的有关情况;

442团于2月27日7时,在本师炮群火力支援下,向板烂当面之敌发起进攻。师采取的方案是\"先张两翼,后吃中间,再伸两翼,交替掩护攻击\"的打法,决心首先歼灭敌460团3营,这样也为后梯次部队预留了战场空间,而此时443团也已赶到,并作好战斗准备。然而,12时,就在师即将对443团下达命令的时刻,突接军区前指将443团、444团调归55军164师指挥的命令,师接令后毫不犹豫将443团调出,444团则直接在崇左由火车卸载后转赴北山出境。

这种临时的变化,当然顾全了谅山战斗的大局需要,却也明摆着同时增加了板烂方向作战的难度,特别是双方力量对比出现了变化,需要442团重新调整部署,应对局面。此后442团在师指指挥下,在边防团5营2个连队协同下,在板烂方向坚持战斗到3月10日,基本歼灭敌460团3营、1营,以1:6的战绩,胜利完成了牵制敌338师,保障谅山战斗顺利进行的任务。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5-10 1:58:43 编辑过]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7 13:40
标题: 回复主题

接着:

444团在急赴谅山的过程中,赶在了443团前边,444团当时刚经历四昼夜的铁路输送,未及休息片刻,立即冒雨、摸黑开进12小时,于3月1日2时抵达骄略164师指挥所,受领接替对扣当山“多次攻击未克”并已撤出战斗的该师490团的任务。443团因路况问题,当日稍晚到达。

444团非常清楚,不是为了救急,人家大老远打乱建制调你过来干啥?因此根本顾不得什么疲劳之类的,4时由骄略出发,继续摸黑冒雨开进5小时,9时抵达扣当山下的通连。当时的情况是:东路我军进攻谅山的全部重装备、兵器、给养全部阻于扣当山脚下。越军控制的公路路面也不算长,也就百、八十米,但你拿它不下也就过不去。而此时164师的部队则已改为轻装,由小路绕行而过。所以,能不能拿下扣当山,对进攻谅山攻击力的形成乃至后方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5-10 1:57:11 编辑过]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7 14:15
标题: 回复主题

444团到达扣当山下后,并不贸然进攻,于12时至13时先行组织现地侦察、判断和制定方案,13时至14时部队(1营及3营一部)隐蔽进入进攻出发阵地,避免了过早暴露进攻意图和路线。14时35分发起进攻,后经一昼夜的鏖战,于3月2日15时全部占领扣当山主峰及周围高地,歼敌一个加强连,至此打开了谅山的东北大门,保障了谅山战役的顺利进行。

关于扣当山敌军防御及战斗的具体情况不赘述了,有兴趣可参看《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有关文章。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5-10 1:57:50 编辑过]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7 14:52
标题: 回复主题

443团3月3日接164师命令,该团并指挥444团2营,接替490团任务。

该团1营于3月4日上午攻占了谅山以东460高地及周边3个无名高地。

3月4日,攻占谅山南区的战斗打响。当日下午,443团3营由东向西穿过谅山市,南渡奇穷河,前出至428、391、465高地,割断了谅山与河内方向的联系,这一路推进的最远点为进至465高地的7连。

444团2营此前于3月2日10时已攻占了382高地。3月4日7时,2营打过昆八桥,通过奇穷河,陆续攻占了317高地、班笨西侧无名高地、332高地,5连进而于12时50分,进击至332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在此战斗中2营共毙敌50人,击毁敌坦克2辆,炸毁敌水陆坦克1辆。最终在此一线形成了对内对外正面,截断了谅山之敌南逃,河内之敌北援的道路。5连成为在谅山战斗中向南打的最远的连队。

3月5日,443团、444团各有一部进入谅山南区,此时谅山南区已无大股守敌,主要任务是清剿和搜寻、摧毁敌军设施、物资、装备等。

至此,配属给164师的443团、444团胜利完成了在谅山方向的作战任务。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5-10 1:55:46 编辑过]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7 19:14
标题: 回复主题

79对越作战高平战役之事后猜想fficeffice\" />

血版的鸣鹤在阴网友出了一个题目:79年打高平最好的办法还有吗?——基本要求是:必须拿下高平市,时间只能在15天至20天内。

事后谈兵总是很容易,不用考虑战场实况,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决胜千里,舍我其谁!只可惜,想法越多,挨骂也越多。主观的东西人人都有,世界上有70亿人,就有70亿个主观。凭什么你说的就正确?拍你没商量。因而,纸上谈兵倒是很痛快,只是费力不讨好。

不过,鸣鹤网友既然出了题目,想做点有深度的探讨,笔者也就舍得挨拍陪君子,谈点一家之言,不能说是最好的办法,版权私有,纯属虚构。希望拍砖的各位手轻点。

从战略上说,东线我军指挥部对高平战役的设想是速战速决,打歼灭战。用3~5天打下高平,歼灭346师及地方部队。也因此,实战用兵是南北对进,加以机械化部队的大穿插,大包围。结果很不理想。穿插部队遇到许多严重困难,异国敌情民情错综复杂,导致伤亡很大且没有及时到位,越军主力部队没有捕捉到,不得不投入大量预备队拉网清剿,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天,可以说劳师费力。

究其实战过程,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大纵深穿插的过程如此艰难。沿路都是热带丛林山地,机械化部队只能走公路和乡间土路,经常遇到两侧的伏兵,损毁很大。步兵跟不上坦克,时常掉队。坦克不得不搭载一部分步兵前进,但在遇到突然袭击时步兵不及还手,时有伤亡。前后方通讯联络经常中断,造成指挥上的误判。后勤保障落后,穿插部队多有饿饭。越南全民皆兵,不断袭扰,甚至化装混入我军队伍,突然开火,制造混乱,影响我军士气。

二是没想到越军主力部队化整为零了。南集团奋力插到高平城下,却发现是座空城。高平战区的主要点线已被我军控制,却没能找到越军主力,没能打成歼灭战。而后方越军散兵众多,四处袭扰我军。东线指挥部不得不改变策略,将预备队投入分片拉网清剿,才算是歼灭部分越军。

我军预定的高平战役的两大目标,打下高平实现了,但费时过长,牵制了大量部队,影响了继续发展战果;歼灭越军目标只是部分实现,没能形成毁灭性打击,且我军伤亡很大。从结果上说,高平战役不能说是很成功。

分析以上情况,在越南这样以往未曾经历过的复杂战场作战,同时追求占地和歼敌两大目标,相对于我军当时的军队建设情况,是胃口太大了。搏二兔,而一兔也不可得,不如专搏一兔。

占地和歼敌何者为优,这有一个辩证法的问题。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解放战争打的是总体战,我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在歼敌中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从量变到质变,直到对敌人形成压倒性优势而赢得战争。对越战争则是有限时间的低烈度战争,并不追求彻底压倒对方,只在于根据情况予敌以重击。这样,攻占敌方主要城市,破坏敌方资源,打击敌方士气,可以达到我方的战争目标,应该成为首选。至于歼敌,应相机而动,量力而行。

55军打谅山有一定的成功经验,正在于抓住了越军欲弃难弃,欲守不能的弱点。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一旦有失,将对越南首都形成威摄效应。因此,越军3师就不能轻易放弃谅山。而其自身的实力,又难以守住谅山。这样,3师不进不退,反置自己于险地。而55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容攻克谅山,予3师以歼灭性打击。

再观高平,北距广西靖西30多公里,西北距广西平孟ffice:smarttags\" />70公里,东南距广西龙州70余公里,这段距离可不短。相对于谅山距边境只有18公里55军尚稳扎稳打,41军和42军长途奔袭,难以掌握战况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平距离河内较远,中间隔着一军区太原,不像谅山那样对首都有威摄效应。但其是越北地区的一个交通枢纽,有数条主要公路交汇,向南可达太原,向西可挟制河江,向西南可进宣光,对于西线战场有一定的辐射效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也不是越军想弃就弃的。且越军的作战方针是一线坚守,一线取胜,以相持防御消耗敌军为基本战略。这样,越军346师能守高平则守,不守也不会远离高平,不必担心其逃逸。我军则可稳进,专意进攻高平。如越军阻挡,我军以优势兵力火力击破其防线,甚而根据情况进行浅近纵深的战术迂回,力争歼击当面之敌。如越军不挡,我军可从容攻克高平,占据点线,再运用兵力进行清剿。

从战术上说,因高平的特殊地理位置,我军可依然取南北对进之势。北线仍以41军主攻,分两路,122师从平孟和孟麻出境攻朔江,121师和123师从莫隆出境正面打通河安至高平公路。各部对当面阻击越军可作浅近纵深的战术迂回,根据我军的建设情况,迂回纵深不宜超过20公里。考虑到原平和银山越军来援,可将54160师作为预备队,随121师和123师后跟进。如越军大举来援,即以160师向前展开,经河安公路以西接敌,3个师一字摆开发动正面攻击,互相依靠,稳打稳进,向高平以北重压。

南线以42军主攻,3个师按原高平实战进程展开。从布局的奇袭应该保留,这一路集中了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可以加强攻击力度,缩短攻击时间,配合北线的正面进攻更具有强大的威力。另以54162师为预备队,根据情况加入战场支援。和北线部队相比,南线进攻部队有侧敌的危险,所以仍以43129师向七溪进攻,阻击谅山方向援敌。

实战中,南线强攻用了5天兵临高平城下。越军346师及所属部队既要抵挡北线的正面进攻,又在南线被迅速突破,兵力火力都无优势,再守高平就太勉强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西退原平和银山。围三阙一,正是中国古代兵法的精要之一。放掉越军,占领高平,如越军反攻,再行打击,已经够了。

打高平,用不着什么奇策。保证我军正面进攻的兵力优势,加上火力优势,辅以强大的预备队,10天足矣。所要避免的,就是为打歼灭战而做大迂回,大包围,既难以把握,又分散了进攻的兵力。应不必担心越军主力逃走,打下高平,控制越北地区,加以破坏,已达到我军出兵目的。如敌军来援,即以正面作战,也能达到歼敌目的。实战中121师插到扣屯,如越军真以一师来援,121师未收拢部队,饥疲劳累,粮弹不济,能否挡住越军还真难说。不如正面稳进,相机歼敌,专取高平,先立于不败之地。

写了半天,一看,和原高平战役进程也差不了很多,只是将北线的双层迂回改为正面强攻。江郎才尽呀。不过,也算做了点分析,提供了点思路。战场实况错综复杂,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再好的计划也不能完美无缺,考验的仍然是军队的战斗力和指挥员的素质能力。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的,就是一帮吹牛皮的而已。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0-5-7 21:04
标题: 回复主题

各种问题林林总总,其实都是我军对打越南这一仗准备不充分或不对路,没怎么仔细研究越军是如何作战的,对方会采用什么策略对付自己。不管对手是什么样的人使啥兵器,自己都是砍头、劈腰、剁腿三板斧,遇上个熟知自己那几下套路的可就不好使了。前出得越远,实际情况就与自己的设想差别越大,形势就变得越困难。谅山好在离得近我军又是步步为营攻克同登扣马山才靠拢上去,中间有调整适应的机会。要是一开战就直取谅山,这一锤子也不会砸得比高平轻松。打同登那个法国炮台,可以看出攻击部队事先未受过攻打要塞的专项训练,几次攻击失败后才大概了解到炮台的情况,结果一个军被一座炮台阻挡了好几天。德国攻击法国时,战前对卡脖子的埃尔玛要塞研究其构造,指派了专门的突击队和接应部队进行针对性的战前训练,还研制了破要塞的专门器材,开战一小时就拿下要塞。不是说广西人和越南人长得象给我军战场识别带来很大麻烦么,有无让广西人穿上仿造的越军军服扮演假想敌让参战士兵在战前都认识认识自己的敌手是什么样子好心里有个底?打得猛不能代替打得巧,广谱杀菌药不能代替特效药。我军对越南的特效药准备得太少所以在很多地方效果不够好。

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遭遇的主要威胁是路边炸弹,所以美军对要上前线的士兵搞这种抗爆训练,够玩命的但是也很有针对性,这就是在伊阿战场上很可能救一命的特效药。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10-5-12 4:05:31 编辑过]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8 10:21
标题: 回复主题

也来说说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79反击战,主要是政治目的:教训越南的忘恩负义挑衅中国,打击越南称霸东南亚的野心,支援柬埔寨,稳定东南亚小国(泰国等)的担忧,遏制苏联影响力进入东南亚。

攻占谅山对越南政治上的震撼极大,过去多年来越南与外面世界各国的人员物资往来,大多数是通过谅山同登到中国的铁路进行的(那时北京到南宁的特快,实际终点是凭祥)。打下谅山在国际上影响大。

打下高平同样具有政治军事上的意义,从79之战在高平发现的众多军事物资仓库看,在抗美战争期间,为防美军从南越进攻,他们是把高平作为战略后方的。高平又是越南党政军早期发源地,离我国念井几公里,就有胡志明纪念馆。

也就是说,核心目的是攻占这二地。假设:越军未战就撤出这二地呢?我认为同样达到了在国际上灭了越南威风的目的——越军害怕了,跑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这么说,是要与把包饺子,生怕越军逃跑的作战目的区别开来。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0-5-8 11:27
标题: 回复主题
火车通道的谅山,其重要性已经远不如海防港了,因为中越铁路运输早已中断几年。美军在72年企图炸服北越重回谈判桌,重点轰炸瘫痪的是海防港。炸了一阵子后北越还击的导弹数量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按理说我国对越南临近中国边境的军事仓库该知道得比较清楚,大量援越物资都是运到那里卸车的嘛。可79出境的我军似乎并不太清楚仓库位置,只好大量撒兵出去搜索期望碰上几个死耗子。448团就是执行这个任务吃了大亏,得不偿失。而且越南在统一后就战略重心转移了,从防南变为防北,原先囤积在北边的大量物资应该南移了,第一远离头号敌人中国,第二支援柬埔寨作战。只会留下一些供应防北部队之用。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5-10 2:03:38 编辑过]


作者: 刘同志    时间: 2010-5-8 11:29
标题: 回复主题

   当时就打谅山和高平,最终没把越军主力给引过来,要是当时也在最东边的东兴,打过越南的海防去,东西线全线压过去,越南的压力就增大了,起码比原来的大,这样或许能把他们的主力引过来。有个疑问,就是当年为何不打海防。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0-5-8 11:40
标题: 回复主题
可能是海防港与苏联的关系深,怕更加刺激苏联出兵。如果没有背后的苏联压着,中国可能都不会从高平谅山撤军,要与越南从柬埔寨同步撤出。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10-5-12 2:25:44 编辑过]


作者: 刘同志    时间: 2010-5-8 11:52
标题: 回复主题
     也有道理,现在才想起来苏联在越南有港口基地。难怪东兴一带这么清静,军方肯定有考虑。
作者: 中国战神    时间: 2010-5-8 13:14
标题: 回复主题
由于南海岛屿没有收回,与越南还要再战。大家好好研究打越南的战法,占领后就永久占领(占领部分也行,全占更好,过渡阶段可以扶持傀儡政权),不要撤回,学学以色列和俄罗斯,否则就不要打了,占领后又退回给他们对不起烈士。

[此帖子已被 中国战神 在 2010-5-8 13:15:29 编辑过]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9 23:36
标题: 回复主题

当一回事后诸葛亮吧,战后再回看打高平的过程,首先难理解的是我军对复和3号公路的忽视。开战之初只投入了42军125师(曾看到一个帖子说,六十年代末原125师调到北方,由广东省军区独立师组建后来的125师),而把最强的124,126师用于布局穿插,当125师打下复和县城后即难以继续前进,不得不把54的162师投入,结果迟至20号才打通到东溪的公路。

在我看来,复和3号公路的重要性胜于布局到东溪的土路,复和的地形虽也险要,但与122师要打的朔江之险,还是不能相比的。

79反击战结束后,人们普遍赞扬炮兵的功绩,普遍批评后勤保障的糟糕,不知人们想到没有,火炮和后勤都离不得四个轮子,而轮子需要有公路!

162师打得好,越军依据悬崖绝壁中的山洞控制公路,162师以85加农炮和双管高机交替直射,你有地形优势,我有炮火优势。这时,公路还意味着强大的火力!

布局到东溪那条土路,17号中午即遭越军炸坝水淹,通行困难。其实,越军如在一些险要的山垭口安放大量炸药进行爆破,还可造成部分山体崩塌,堵塞通道。开战最初几天,广西方向的工兵力量,有相当部分就投入到维护这条土路上了,这也造成其它方向的工兵资源不够。

在我看来,布局穿插,只用一个师就够了,或者就用129师,正好那个坦克团也是43军的。42军把主要力量用于夺取复和3号公路的控制权,尽快与布局穿插到东溪的部队会合。

还要了解的一点是,布局穿插夺取东溪,从而切断4号公路,对高平之敌可造成极大震撼,但说到阻击谅山越军来援,则可能性非常微小——我军正在打同登呢,谅山越军可没心思来支援高平。

也许有人觉得那坡靖西也有公路到高平啊,那我要说:不一样,不一样,大不一样!越南复和县的对面是我国的龙州县水口,它距离凭祥和崇左县只有几个小时的车程,而这里是有铁路经过的。可以这么说,你早上在水口坐车,快中午时在凭祥上特快,晚上你就能到桂林见女朋友了,或者你不下车继续坐,那你第二天下午就可以在湖南长沙的街上散步了(或早上过衡阳时转车,夜间即到达广州)。我这段话的意思是铁路在后勤物资保障中的快捷,而那坡,你只要知道它还紧贴着云南省,就能想象运输的麻烦了。

在79反击战的高平作战中时,从龙州水口经复和到高平是最重要的公路,为什么开始被忽视呢?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9 23:40:2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0 10:41:38 编辑过]


作者: 刘同志    时间: 2010-5-10 01:46
标题: 回复主题

   从水口打至高平,主要有2条线路,一是布局至东溪,二是水口至复和.既然我军兵力充足,如果再多一些穿插路线,小群多路,迅速穿插或围歼防御要地之敌,或许有些效果?东线边界线很长,能穿插的线路选择空间大.这样可使越军顾得左边顾不了右边.削弱它的力量,甚至可迫其撤退,而我军则顺利前进.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10 12:48
标题: 回复主题

我的理解是:对于水口至复和的3号公路不是忽视,而是战役决心里那个方向就是助攻方向。许世友的战役决心是“牛刀杀鸡”,这个大家都知道。既然是牛刀,就要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军防守薄弱处插入。主攻高平的2个军6个师,有助攻有主攻,平均分配兵力向来不是我军的打法。去高平有2条主要公路,3号和4号,越军也必定重兵守卫。以前没有和越军作过战,地形险要,道路狭窄,更多的兵力也不一定施展得开。一旦打成僵持,就失去了战役突然性。所以,许世友用了122师和125师走大路,吸引越军兵力。而北线用121师和123师大迂回,南线集中坦克部队和124师、126师大穿插,这才是牛刀。主要兵力走东溪是也是为了避开正面越军重兵。

北线122师打朔江比较成功,与指挥有关系。开始也是遇挫的,但临阵应变,多路穿插迂回,战术运用得好,终于克敌制胜。南线打复和125师确实软了点,只会正面硬攻,没在战术上多动点脑筋。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5-11 0:35:25 编辑过]


作者: 血洒南疆    时间: 2010-5-10 22:57
标题: 回复主题

呵呵,看来还是有很多79作战的真实战况大家不知晓!

125师当年打复合是一个什么样的惨景,我说42军和125师战后的总结宣传工作做的真好!让外界一点都不清楚!375团是怎样失去战斗力的?各大论坛有多少这方面的介绍和战后的分析总结?少的可怜呀!

把55那样一支优秀部队裁撤了,而42却留下了,真是……难以服人。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0-5-10 23:14
标题: 回复主题

血洒南疆:

网上对42军的真实战况确实很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作者: 血洒南疆    时间: 2010-5-10 23:22
标题: 回复主题

去龙州烈士陵园看看吧……

我们还能活着回来的人,在烈士面前真的无法开口……

何况,这些事还是请125的战友们自己来说吧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1 12:28
标题: 回复主题

至少在这个论坛,42军的帖子较少,尤其是与125师有关的,而与41军有关的帖子较多。

也许是常驻广东惠阳,沾染了老广只做不喜说的风气吧,打高平时野战医院遭特工队袭击的事封得很紧,我还感觉42是查获越军仓库“发财”最多的,曾听一老兵说,发现一个越军服装仓库,战士们不顾干部的阻止,纷纷穿上越军的衬衣——自己的衬衣已又脏又臭了,午餐肉罐头也是一箱箱的往回搬。(162师某个帖子隐晦的说过几句,162是打完一处就移交离开,所以......).

看过一些42军的帖子,感觉42总体还是打得不错的,如果说战场是中越两军勇气(胆量)和智慧的较量的话,55在勇气上多一些,42在智慧上多一些。42军在沿公路推进中,总结出用三种火力对付越军山脚,山腰,山顶三层火力的经验,加快了推进速度;42军在攻打越军阵地战斗中,总结出夜战有利的经验——越军不习惯夜间防御作战,他们的各种火力看不见目标又不得不开火,暴露出自己的位置,可能过去与美军作战没这种情况吧。42军长期驻沿海,有迅速接受“洋玩意”的心态,曾看过一个某排看守缴获的电子侦听汽车,勇斗越军特工队的帖子,该排当天受命护车,当天从越军仓库运来几箱烟幕弹,马上叫大家试用,第二天凌晨就在特工队偷袭中发挥了作用。而我看到一个122师攻朔江的帖子,占领敌人阵地后摆弄缴获的82无,不知里面已经装弹,无意中击发吓大家一跳,后来师里就发出不得摆弄缴获的武器的通报。

42军战后组建的边五师在靖西那坡,面对着的越军可能是广西方向最嚣张的敌人,恶斗数年,终于把越军的气焰打下去,出了江恒游烈士,隆智勇英雄。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1 12:30:3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1 15:29:3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1 15:44:38 编辑过]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5-11 13:20
标题: 回复主题

正如血洒南疆所说,不要把42军,尤其是125师拔得太高,那个所谓的智慧不说也罢,参战部队在战斗中总结出来的战斗经验都差不多。

125师在复和战斗中的丑闻确实有点多,比如不明敌情惊慌失措,大喊什么师前指、5团团指被四面包围 ,“十万火急”,没有查清情况就乱调调动坦克和步兵去救,结果把朱团长的命都搭上了。

复和战斗就一个字,乱!


作者: 天空之歌    时间: 2010-5-11 13:47
标题: 回复主题

江恒游烈士

[此帖子已被 天空之歌 在 2010-5-11 17:55:28 编辑过]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1 15:53
标题: 回复主题

对不起!(中饭已凉,老婆等着电脑看股市,只顾快打完了)

是侦察队长江恒游烈士。侦察英雄隆智勇曾是他的部下。

我的理解,战后55加凭祥边防团组建边3师,42加靖西边防团组建边5师,41组建独立师。

称呼已改。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1 15:59:39 编辑过]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1 16:28
标题: 回复主题

杀鸡用牛刀——这句话听起来不错,但杀起来刀刀不中要害,恐怕也没用吧。打高平,几个野战军对付越军一,二个师,看起来是小菜一碟,但如果用兵不当呢?

打同登打谅山和打高平完全不同,同谅只是地图上的二个点,而高平是一大块;或者说,在1000米的高空,可以俯视地面同或谅的全部,在高平上空呢?

高平越军可依靠的潜在战争资源,就是广阔险恶的地形及乡村的民军。之所以说潜在,即不是必然,如果我军不走天丰岭,那天丰岭的险恶与我军毫无关系,天丰岭的民军也不会翻越大山跑来袭扰我军。


作者: 不再    时间: 2010-5-12 00:01
标题: 回复主题

125师(含加强给125师的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1营和43军坦克团3营)从水口关出击,沿大弄、哥勘高地向复和进攻。复和距中国边境12公里,有3号公路经巴望河上中越边境的水口关大桥与广西水口相通。守军为越军567团、大弄公安营、复和县独立营、混合炮兵营及部分特工队和几百名武装民军。

ffice:smarttags\" />217fficeffice\" />

217640分,在炮火掩护下,坦克1营迅速冲过水口关大桥。右翼的坦克1连立即展开,支援步兵攻占马鞍山与300高地。当坦克1连进至瞥敦南侧独立石山和坡街南侧高地,遭越军猛烈火力阻击时,连长令全连与敌展开激战。由于步兵未跟上,越军反坦克小组利用甘蔗田隐蔽地接近并袭击坦克。坦克1连就地组织防御,等待步兵靠拢。13时,团指挥所命令坦克1连后撤,连长温勇主动指挥坦克以火力掩护步兵先撤,结果坦克陷入越军反坦克小组的包围。坦克1连虽英勇奋战,并突破包围圈撤至203高地北侧,但在战斗中被击毁、击伤坦克4辆,连长温勇壮烈牺牲。

坦克23连继1连冲过水口关大桥后,以火力支援3744连攻占203高地,从左翼攻击前进。当进至公安屯附近时,步兵被越军阻击于大弄公安屯东南一线。坦克23连迅即驰援,边打边前进,冲过大弄公安屯,直至糖厂西侧,结果脱离了步兵战斗队形,有6辆坦克被击伤。2连连长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并操炮射击,先后摧毁越军4个火力点。3303车在激战中中弹,一、二炮手牺牲,排长胡琪忠多处受伤。12时许,坦克23连奉命后撤。在后撤途中,与公安屯、东连及马鞍山残余越军激战1小时,并支援步兵攻占了大弄。17撤至203高地

375团一机连一排二班新兵回忆:17日晨,我班配合步兵连突破敌人前沿阵地,向纵深发展。在攻打马鞍山时,山洞的敌人向我们疯狂扫射,真正是枪林弹雨.战士们猛冲猛打,前赴后继,用了五十分钟配合步兵连一起攻克了马鞍山,毙敌三十五名,缴获枪弹一批。十七日下午,我班配合兄弟部队协同穿插谷芳战斗.谷芳四面环山,陡峭的岩峰下面只有一条崎岖小路可以通过,敌人在那里构筑的第二道防线,到处是明碉暗堡,有榴弹炮阵地二个,迫击炮阵地三个,还有高射机枪.我们穿越到弄温山垭时,一片寂静.穿插部队随后到来.敌人四面火力交错地向我们压来,炮声轰天震地.阵地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向敌人的阵地冲了过去。部队的伤亡较大,我班有三名老兵牺牲.我们组织火力进行有效的反击。增援部队及时到来后,全歼谷芳守敌。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12 10:02:14 编辑过]


作者: 不再    时间: 2010-5-12 00:02
标题: 回复主题

ffice:smarttags\" />218fficeffice\" />

187时,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将1营能参战的14辆坦克编为1个战斗连,由3连连长和2连政治指导员统一指挥。战斗连支援3742营向公安屯及其西北侧越军发起进攻,坦克以准确的火力压制和摧毁越军火力点,掩护步兵攻占了公安屯及其西北侧石山和糖厂,摧毁越军第一道防线。为了夺占哥勘高地,突破第二道防线,125师指挥员命令:43军坦克团3营加入战斗;坦克战斗连负责攻歼瞥敦南侧独立石山的越军,掩护坦克3营的行动。1230分,坦克3营通过大弄后展开,越过糖厂步兵线向哥勘高地冲击,坦克8连在无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各车交替掩护,逐段跃进。坦克7连和步兵从高地东南侧、坦克8连从高地东北侧同时发起攻击,一举攻占了高地,歼敌2个排。战斗中,坦克3营有8辆坦克中弹。坦克战斗连在攻歼瞥敦南侧独立石山越军的同时,与波街南侧高地越军激战2小时,配合哥勘高地的战斗。

43军坦克团3营详细战斗经过如下:

二月十八日十一时三十分,坦克三营按九连、七连、八连顺序成纵队从314高地向前运动,通过水口浮桥后,坦克团首长在电台中进一步给全营明确任务;大弄已被w 占领,按第二战斗方案执行,并指明了糖厂烟为冲击方向,我炮火弹着点处为哥勘高地。十二时十五分全营进至203高地东侧地域,并按第二战斗方案调整了队形。坦克七连变为先头连。此时坦克团首长正随一二五师前指从311高地向203高地转。十二时三十分,坦克三营在我炮火掩护下按坦克七连、八连、九连的顺序成纵队沿公路向展开地区前出。坦克七连接近大弄村时提早下公路向左展开,坦克团首长发现后,令其收拢队形,继续沿公路前进,该连在收拢队形时,一排长、二排长车先后掉进坑内。十二时四十分,全营通过大弄后,坦克七连在左展开成后三角队形,坦克八连在右成后三角队形相继占领展开地区,坦克九连在大弄附近占领指定地域,并以火力制敌人。在我坦克前出时,位于波街东南侧高地的步兵第三营开始向糖厂一线运动,步兵八连发现坦克上来后,迅速跑步前进,并于十二时十分在糖厂、瞥敦之间占领冲击出发阵地。
十二时四十五分,坦克七、八连通过步兵线向敌勇猛冲击,步兵八连跟随坦克前进。此时,荫蔽在糖厂内的敌人从侧后向我猛烈射击,坦克团首长立即命令坦克九连消灭该敌,营长也令坦克七、八连以原地火力猛烈向糖厂之敌射击,迅速摧毁了敌人火力点,十三时,坦克继续向高地冲击。此时,步兵七、九连在接敌运动中,遭瞥敦西侧独立石山和班盖南侧石山之敌的火力阻击,前进受阻。步兵营长根据情况即命令步兵九连协助步兵七连集中火力消灭独立石山和班盖南侧石山之敌,令步兵八连跟随坦克分队向哥勘高地攻击。坦克八连一排沿公路向高地侧后迂回时,也遭到独立石山敌暗火力点的侧射,二车被击中起火,车长、驾驶员烧伤,一炮手、二炮手牺牲。排长车继续前进时,瞄准镜和潜望镜等处连续中弹,排长、一炮手、二炮手负伤。坦克八连二、三排接近博贝村和154高地时,三排长车被大卵石托住车体,指导员车立即以火力掩扩三排二车将其拖救出来,并继续冲击前进。该连指导员车在接近博贝村时被敌人火箭筒击中,二炮手负伤,该车仍继续冲击。跟随坦克前进的步乒八连进至独立石山东南侧时,遭敌火力突然袭击,二排伤亡较大,一、三排继续跟随坦克七连冲击。坦克八连在无步兵伴随的情况下,各排、车交替掩护,逐段前进。坦克七连接近博贝以南一线时,连长车被敌火箭筒击中,火炮损坏,连长命令一炮手用机枪压制敌火力点,并指示该连二车立即以火力消灭敌人火箭筒手,当二车继续向左迂回冲击时,遭甘蔗地内敌人火箭筒射击,防盾被击穿车内起火,二炮将火扑灭后,跃身跳出炮门时中弹牺牲。二车继续向高地冲击,进至山脚时发现一条水渠,因坡度较大,未冲上去,在寻找迂回路时,发现右侧有三名反坦克手向我接近,车长即令一炮手和驾驶员以机枪射击两名反坦克手当即被歼,另一名向江边逃跑。七连连长在本车被击坏后,即迅速换乘坦克继续指挥战斗。营长命令全营勇猛冲击,经一小时战斗,我坦克七、八连和跟随坦克的部分步兵歼灭了潜伏在甘蔗地内的敌人,并于十三时四十分接近哥勘高地。此时,坦克三营营长与坦克团首长通信中断。营长命令坦克七、八连原地占领有利地形,以火力支援步兵攻占哥勘高地。步兵营长命令步兵八连向高地发起冲击,因敌火猛烈,冲击未成。十四时十分,坦克七连连长下车与步兵八连政指就地组织协同。根据当时地形情况,确定从高地东南侧的左右两翼攻击,为使步坦双方协调一致和加快进攻速度,诀定步兵搭乘坦克前进。十五时四十分,坦克七连和步兵在炮火支援下从高地东南侧,坦克八连从高地东北侧向敌人发起冲击,仅十余分钟就攻占了该高地,并歼敌一部,因未构成包围,残敌从高地背后逃窜。坦克营长命令七、八连就地组织防御。
十六时四十分,坦克三营奉命撤出战斗,返回203高地东侧集结,营长即令按营车、教导员车和七、八连的顺序沿公路撤回。八连指导员车在接近公路时触雷,行动部分被炸坏。七连指导员车拖救该车未成,主动停火以火力掩护八连指导员车就地抢修,其余坦克继续前进。途经公路北侧独立石山时,被击坏的痛苦八连二车堵塞了前进道路。位于纵队先头的营长车迅速绕了过去,教导员车绕行时掉沟。坦克七连连长准备拖救时被敌击中起火,三人烧伤,教导员车驾驶员(排长)下车准备挂钩拖车时中弹牺牲。坦克七连三排长车迂回时触雷,履带炸断,该车即以原地火力掩护其他坦克行动。此时,公路两侧敌火力猛烈向我射击,各连排边打边绕行通过,战斗近半个小时,大部残敌被歼,全营于十九时撤至203高地集结。

125师进展很不顺利,没有能够及时打下复和县城。许世友在南宁指挥所得知此情况后大发雷霆,最后军区前指根据许世友让师长带一个团,亲自打到复和去,不准回来。的死命令给125师李师长下达了亲自带375团拿下复和的命令。

219

219零点(二月十八日深夜十二点), 一机连二班接到任务,掩护和配合步兵分队对哥新、复和县城侦察。夜色下跨密林,趟小河,为团375的进攻开辟通道,将有关的军事目标报告了上级。

二月十九日,复和的战斗打响。参加了这次战斗的战士们都记得 这一仗打得相当惨烈19日晨,375团利用天黑终于攻占了复和县城,但复和县城外围高地仍在越军手中,后来375团团指遭敌炮击,自己误以为被敌四面包围,搞得整个部队都相当紧张,造成了指挥上的忙乱和部队的混乱。

另外,19拂晓,师前进指挥所在哥新(复和西北1公里)遭越军炮群及三面石山的火力袭击,师基本指挥所命令坦克战斗连立即前往驰援。930分,该连进至距复和3公里的巴脱西侧时,遭到越军阻击;该连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与越军激战。11时,43军坦克团3营赶来支援。师基本指挥所命令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团长率坦克3营向哥新攻击前进,粉碎越军对师前进指挥所和375团的围攻。独立坦克团团长率12辆坦克搭载步兵1个连猛打猛冲,直捣越军腹地。但由于联络中断,在攻击过程中没有发现师前进指挥所和375团,冲过了复和、哥新和弄哥(复和西北约8公里)。当发现已孤军深入越军腹地,于是迅即返回。在驰援师前进指挥所的战斗中,6辆坦克被击伤,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团长朱富均英勇牺牲。

总之,125师不仅造成了部队混乱不堪,而且向军区前指也报告了错误情况,使得军区前指感到该师情况非常严重,只得调战役预备队54162师接替125师攻打复和、广渊的任务。

想想125师那么多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我们没有资格对他们评头论足。但不得不提的是:375团战前在军区生产基地搞了八年生产,基层军官大多是靠学政治和施工生产提拔起来的。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0-5-12 02:20
标题: 回复主题

主攻任务为什么交给一个生产团呢?生产团军事素质不高缺乏自信和顽强精神,给硬骨头团敲敲边鼓,利用友军造成的有利态势混水摸几条漏网小鱼还可胜任,去啃骨头恐怕牙口不够硬。记得我军某位名将就是用主力部队击溃敌军用新部队追击溃敌的方法培养提高新部队的战斗信心和经验。复和有点反其道了。

除了375团攻进复和,125师另两个步兵团做什么去了没作交代?他们可以同时突击复和城外左右两侧的高地,不然375就是孤军钻进了敌人的三面口袋阵,375误以为被敌四面包围大概也是有这个原因的。好在越军兵力不多,只能以火力打击不能派兵去扎紧袋口。越军要是在那里有两个团的兵力,375可就悬了。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10-5-12 2:23:03 编辑过]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0-5-12 08:33
标题: 回复主题
在网上看过54军162师一名老兵的回忆帖,好像说125师李师长是他们救出来的?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在162师指挥所大声埋怨:我有什么办法,谁叫我指挥的是一个搞生产十年的部队呢(大意)。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10-5-12 09:06
标题: 回复主题

小虫:
在网上看过54军162师一名老兵的回忆帖,好像说125师李师长是他们救出来的?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在162师指挥所大声埋怨:我有什么办法,谁叫我指挥的是一个搞生产十年的部队呢(大意)。

一个平时训无目标、练无目的的所谓全训部队,与生产部队以及大批新入伍的战士,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在下认为,在越南这种复杂多变的地域与天气情况下作战,无论是全训部队还是生产部队,打得好与不好,

不在于部队本身如何,而在于我们的指挥系统。

如果当官的临阵就乱了方寸,没了主张,下面的单兵技术再好,部队照样被拖垮打乱,那还不如分散打游击

来得痛快呢。

指挥员不行的、怕死的,再给他多少好部队,也都要被他带到沟里去;指挥员了不得、有智慧、能带兵、善指挥,

软塌塌的部队也能带成好样的,带出硬骨头来!

在地方上也是这样,有人就能让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有人就能致富一个人弄垮一个厂,这不是工人不行。

所谓:栓绳子养海带,根子不在下面。


作者: 不再    时间: 2010-5-12 11:32
标题: 回复主题

217374团在坦克营的加强下担任正面突破任务。18日,374团在坦克营的加强下攻打哥勘高地。

373团不详。但根据其他资料,能得到一些信息:

一位汽车兵回忆:217,汽车六连全体参战人员就起床了。六连分成两个车队分别往311438两个高地运送弹药。我们一直等到下午才得到出发的命令:到311高地的车辆晚上8点出发;到438高地的车辆740分出发。车队到达438高地后,根本就找不到部队。寻找3个多钟头后,才从支前民兵口中得知:373团白天中了越军埋伏,激战一天后,团部已经转移,去向不明。此地距白天的战场不到2公里。(据说,退回到原出发阵地)。ffice:smarttags\" />219汽车六连的战斗任务是:把54军的162485团从水口关运往越南班谋,为我友邻部队解围。广西龙州县水口镇往越南开进3公里处有个地名叫东连的地方,是个三叉路口。左边是越南的1号公路,右边是2号公路,三叉路口中间有座孤山,高约150,山上有越军轻重火力武器30余挺(支)。轻火力有冲锋枪、机枪、重火力有八二无后坐力炮、六火箭筒、迫击炮等。我们行驶至距孤山500处时,我们看到已有5辆坦克,8台汽车被越军击中,熊熊起火。先头部队(125师)虽激战两天,仍无法安全通过。但由于我军一友邻部队(373团)被越军围困,上级命令六连,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485团运送过去,为友邻部队(373团)解围。”

162师党中选老兵回忆:“2月19日。天气,晴。当日14时47分,我师先头部队485团乘汽车通过水口大桥从行进间加入战斗,边打边前进,至19时进至班某一线,与友军373团)取得联系。”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14 8:56:44 编辑过]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0-5-12 11:51
标题: 回复主题
不再:

217374团在坦克营的加强下担任正面突破任务。18日4时50分,374团在坦克营的加强下攻打哥勘高地。

问一下:第一天(374团是在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一营的加强下);第二天(18日)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一营是加强给374团?还是375团?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0-5-12 15:01
标题: 回复主题

125师的大炮呢怎么不见发言?要说兵不占优势,中国大炮可是世界第一,强项,该多加利用。复和距中国才12公里还在大炮射程之内。那150米高孤山上的越军排级阵地,一般十五分钟重炮轰击后一个连在60和82迫的近距支援下能拿下来。125两天拿不下,表明不是战斗力弱消耗敌人速度太慢,就是敌人有预备队可以增援山顶,正面进攻前要派部队趁天黑绕到山后去先以兵力或无线电呼唤火力截断增援通道,不然山顶的敌人老打不光很难对付。


作者: 不再    时间: 2010-5-12 15:09
标题: 回复主题
小虫:
不再:

217374团在坦克营的加强下担任正面突破任务。18日4时50分,374团在坦克营的加强下攻打哥勘高地。

问一下:第一天(374团是在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一营的加强下);第二天(18日)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一营是加强给374团?还是375团?

217第一天军区独立坦克团一营已经损失很大,第二天(18日)上午军区独立坦克团一营将能参战的14辆坦克编为1个战斗连,由3连长和2连指导员统一指挥,支持3742营进攻,攻占了公安屯及其西北侧石山和糖厂,摧毁越军第一道防线。中午,43军坦克团3营赶到后加入战斗,与步兵374团3营一起攻打 哥勘高地,协同很不好,似乎步坦各自为战。这时军区独立坦克团的战斗连与3742营攻打孤山和波街南侧高地,策应坦克团3营和步兵3743攻打哥勘高地

总之,125师一直打不下孤山,还是后来162师打下的,而且打的很漂亮。

375团主要战斗是19日凌晨在军区死命令下由师长亲率攻占复和县城,打下县城后出现上面提到的情况,甚至还传说他们砸了电台烧了密码。

另外,125师侦察连配属375团侦察排共143人,17日零时开始的穿插战斗,也是失败的。不仅没穿插到位、反而退回水口,更可悲的是损兵折将严重。不说了,自己看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8461c0100g5qm.html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0-5-12 16:17
标题: 回复主题

不再你的资料信息很准确。经过2月17日激战,广州军区坦克独立团一营尚能作战的坦克14辆(包含团长车)。从你上面提供的信息来看,是否可以这样认为,2月18日,125师为攻占复和县的哥堪高地共投入了步兵374团2营(策应),374团3营(主攻),还有配属的

<DIV style=\"FLOAT: right\"></DIV>

广州军区坦克独立团一营后43军坦克团3营(后加入战斗)。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2 17:45
标题: 回复主题

125师的情况,我看只能说不会打仗,但如果把矛头都对准125,那我认为是不公平的。

我军在高平战场用兵上有不当之处吗?

越军没有纵深防御,强调的是依靠险要地形“一线取胜”,我军对复和是重视还是轻视?有种说法是重视,认为难打,所以打复和是助攻,而把主力用于布局穿插。但既然认为难打,怎么又没有配炮兵呢,怎么又认为凭125就能拿下复和呢?——布局开战是用了大炮的,其实越军很少,炮火使前面道路一片烟雾,坦克兵不得不冒险把头伸出来看路前进。

感觉复和的越军也不难打,125师不是拿下了复和县城吗(125夺取水口大桥也不容易,越军战前已埋好半吨炸药了),当然这与许司令下死命令有关,他不能不急啊,穿插的二个师到了东溪,班翁水障把穿插的通道阻断了31个小时。

战后来看,把42军主力用于从水口突破,配合布局穿插东溪,不是能更快的控制复和3号公路吗?(124,126二个师真正的战斗,是在东溪向高平的推进中)。水口更靠近铁路线,这也意味着我军的大炮能很快进入高平战场,前方的伤员能迅速转运。

不知道42是否有军级干部下到125师指导,不知道作战计划中是否规定了125打下复和的时间(穿插部队都有时间规定,122打朔江也有时间的)。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2 18:17:39 编辑过]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12 19:27
标题: 回复主题

我认为水口复和方向确是助攻,如果布局方向进展顺利,复和地区的越军自然成为被截断后路的瓮中之鳖,即使晚点打下来,也无关大局。恰恰是出现了班翁水障,阻止了布局方向后续炮兵及车辆部队前进,延误了时间。许世友这才决定车辆改走水口大桥,经复和奔靠松山,走大路快速追赶穿插东溪的部队。然而125师还没打下复和,更有甚者373团还退了回去。可以想见许世友正为兵贵神未速而发急,125师竟然出现怯战现象,他不大发雷霆就怪了。这个时候他不会反思助攻方向火力兵力为什么不足,而是注意力全集中到125师战斗力弱和怯战上了。

战争进程复杂万变,有时候指挥员自己就会异化其中,将初衷掩没在纷乱战局里而忘掉了。

不过125确实软了点,162为什么就能打得好?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时,42军125师和美2师23团配法国营在砥平里附近的双联隧道发生激战,结果125师被重创,不得不退走,没能控制住砥平里。而第四次战役,正是因为砥平里没有攻下,而导致战局逆转。


作者: 中国战神    时间: 2010-5-12 20:22
标题: 回复主题

122师也是生产师,还攻克了朔江天险。125师简直就是豆腐兵,看他们的战例让人丧气。坦克兵战斗很英勇,配合125师可惜,连团长也牺牲了。125师副师长的战时照片:http://bbs.tiexue.net/post2_3384240_1.html

[此帖子已被 中国战神 在 2010-5-12 23:33:45 编辑过]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0-5-12 20:42
标题: 回复主题
中国战神:

http://http://bbs.tiexue.net/post2_3384240_1.html

不知何原因,你这个连接无法访问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10-5-12 21:51
标题: 回复主题
哪个说125师没有配属炮兵?
作者: 中国战神    时间: 2010-5-13 00:03
标题: 回复主题

我修改了一下,可以访问了。

375团老兵祭拜战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dc0c70100cgnw.html


作者: 七九长排山    时间: 2010-5-13 00:39
标题: 回复主题

“兰州军区轮战部队在老山地区作战一年,击退越军800余次进攻和袭扰,主动出击作战4次,歼敌6597人,俘敌6人。己方牺牲149人,负伤892人。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请问是从那得来的数据?恐怕有夸大其词之嫌,不可信!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七九长排山 在 2010-5-13 0:42:33 编辑过]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0-5-13 08:11
标题: 回复主题
有一个不解,1979年42军既然打的那么难看、那么软,大裁军怎么给留下了?纳闷。
作者: 中国战神    时间: 2010-5-13 08:49
标题: 回复主题
反正是死无对证,虚报歼敌人数,虚报战功,好像是军内潜规则吧。少数英雄也是宣传出来的。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13 11:20
标题: 回复主题

125打得不好,124和126还是可以的,毕竟高平也是他们拿下来的。

说到裁军,那不是胡乱裁的。广州军区管广东、广西两个省和区,85裁军前就41军、42军、55军三个军,要裁肯定是最年轻的55军,这是原则,留其老部队。其他一个军管一个省,不能再少了。


作者: 老哥哥    时间: 2010-5-13 11:38
标题: 回复主题
沈晨曦:

125打得不好,124和126还是可以的,毕竟高平也是他们拿下来的。

说到裁军,那不是胡乱裁的。广州军区管广东、广西两个省和区,85裁军前就41军、42军、55军三个军,要裁肯定是最年轻的55军,这是原则,留其老部队。其他一个军管一个省,不能再少了。

要是企业能像部队裁军那样,只保留老嘢,让嫩的都下岗,该多好玩啊!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3 16:44
标题: 回复主题

关于生产部队,79反击战中也有打得好的,不能一概否定。生产部队实际就是种田,整天日晒雨淋而且是超强体力的劳动,这也使得兵的体质好,耐饥疲寒暑,打仗首先可是个高强度的体力活,即使是守山头,也是吃睡不好,蚊虫叮咬,守半个月,也能使人疲劳不堪的。

生产部队训练少,战前从全训师调一批班排长进来,可提高班排的攻防战术,我看到一个123师某连配合打朔江的帖子,该连重视从121调来的一个班长的建议,进攻时紧跟我军的炮火前进,结果很顺利拿下越军的山头。不过在步炮协同,步坦协同上,那就不是马上能学得好的。125师肯定也有炮兵的,只不过是步兵和炮兵没有战术协同,就像和坦克营一样,有时是各打各的。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0-5-13 17:35
标题: 回复主题
坦克团战后总结反映,2月18日越南复和激战后坦克炮弹消耗殆尽,坦克后勤补充不上,寻125师(?)85榴弹炮营或者连(?)借炮弹未果。现求证:85榴弹炮与坦克炮弹是否通用?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0-5-13 18:30
标题: 回复主题

85毫米炮不是榴弹炮是加农炮。62轻和63水陆坦克都是装85炮,与85毫米反坦克炮通用炮弹(其实它们就是同一种炮)。

生产部队缺自信:自己握了那么多年锄头不是钢枪,突然改行去打仗能行么?作战表现么要看遇上什么敌手,要是也和他们一样握多年锄头的民军那就好对付,正规越军数量少地形简单也还好办大炮一轰大部队一冲。要是在复杂地形作战敌人轰不死自己冲不上,那可就考验部队素质了。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10-5-13 18:49:43 编辑过]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3 18:33
标题: 回复主题

广州军区前指好像是直接指挥到师的(对穿插部队可能还指挥到团)吧,然而却对125师能否单独打下复和一点不了解,这真令人吃惊!战前给125的任务是打下复和,还是包括打通复和至东溪的3号公路?

也可推测军区前指对打复和是有点漠视的,最关心的是布局穿插的二个师按时到达东溪,和41军的二个师南北对进,合击高平城,也就是俗称的包饺子,扎口袋,打歼灭战。这种战法过去打国军,打美军都是有效的,而过去敌军的特点之一,是不能进行无后方作战,一旦后面的司令部被端了,前面的防御阵地也不攻自溃,也许是基于这种想法,对“口袋”底部的复和,茶灵就没多放心上。但越军不同,过去在南越抗美,越军就是常在无后方状态下作战的。

到了2月18日,穿插的4个师面临弹药,火炮,粮食,伤员问题,前指才发现公路的重要性,催逼着125,122赶快突破,不惜任何代价突破。我感觉122遇到的被伏击,也与此有关。对复和,前指派出162师也迟了些,162是19日下午从水口出境的,应该在18日下午出境,早一天,战场主动权多一点。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3 18:37:47 编辑过]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0-5-13 19:16
标题: 回复主题

79那一仗部队作战意图与中央意图有些矛盾。中央对79那一仗的意图是不占地,多歼敌。部队作战意图却每每都是以夺取某城某地为中心,派出穿插部队把敌人援军阻隔在某地外围,主力部队吃掉被围困起来的当地驻军。这么打占地方是容易了,但被围起来的敌人可就少了。比如名气很大的代乃阻击战挡住了越援军,让13军(原来说错成55军了)围攻一个不满员的生产师,那几千号人13军三个主力师根本就吃不饱。要是放316A一两个团进甘塘一起炖的话,那还差不多够滋味,149后来单挑316A也担子轻一些。其实只要有把握吃掉,来的敌人是多多益善。

所以各军实际作战只是在按自己擅长的打法自顾自地去打,第一没考虑对手特点,第二没彻底贯彻中央的意图,只是歼灭了当地防御部队没捕捉到机动部队,用象棋的话说是吃了一堆卒,车马炮一个也没吃到,算是棋力高于对手但还不能算棋艺很高超。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10-5-14 15:09:28 编辑过]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13 21:51
标题: 回复主题

呵呵,楼上自己都说糊涂了。打柑塘的是13军37师、38师。345师倒是开战前半年由经济建设师转为步兵师的。

如果不占代乃,316A师不会进柑塘,而是扎住10号公路,和柑塘防线连成一片。你打柑塘他就侧击你,断你后路。你只好分兵来同时打10号公路和柑塘,而又掐不断316A师和345师的联系,那这仗就打长了,变数太多。


作者: xsjaqbl    时间: 2010-5-13 23:07
标题: 回复主题

坦克团战后总结反映,2月18日越南复和激战后坦克炮弹消耗殆尽,坦克后勤补充不上,寻125师(?)85榴弹炮营或者连(?)借炮弹未果。现求证:85榴弹炮与坦克炮弹是否通用?

---------------------

通用并且还是借过。125师炮团85加农炮营1连的一篇资料说,2月19日巴脱战斗中,坦克兵炮弹打完后,该连曾将擦好的40发炮弹支援给了他们。


作者: 血洒南疆    时间: 2010-5-13 23:17
标题: 回复主题

不知hjf1390是否参加过当年的作战?你积极发言和思考是好的。但是有的思路与战场实际脱节。比如---“除了375团攻进复和,125师另两个步兵团做什么去了没作交代?他们可以同时突击复和城外左右两侧的高地,……。说实在的,从水口关到复合外的长形高地那一带的敌情地形真的不能同时展开3个野战步兵团的兵力投入作战!!!在这点上不是125的错。

说起生产部队,55J当年就有赫赫有名的牛田洋围海造田生产部队!但是,3个师个个都打得好!所以说,生产部队也能打好仗---这点上“鸣鹤在阴”和“老哥哥”战友都说的很有道理!以生产部队为由,说如何如何……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但多少有点开脱……!

特别感谢“不再”网友提供的历史回忆,虽然一个机枪连小兵的视角有限,但还是再现了当年的125S复合之战的部分情景(当年师团的首长们要是能开口就好了)。

也感谢这么多网友一起补充和讨论,也算是31年后对英烈们的一种祭奠!他们都是我永远年轻的战友啊!

配属375T作战的坦克有许多是63式水陆两用坦克。前装甲很薄,很容易被击毁----在那一仗,坦克兵作战很英勇,但伤亡也很惨烈。当162S冲过去解救时,某营只剩3辆未被击毁,围成一个三角形在山坡上守望……。

162的党中选回忆中所说有误,不是485T先进入越南的,是484T最先进入战区并展开接敌的!

孤山确实是162S给拿下的!消灭了那座山上躲在山洞里80多个敌人。

[此帖子已被 血洒南疆 在 2010-5-13 23:22:2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血洒南疆 在 2010-5-13 23:23:53 编辑过]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0-5-14 02:30
标题: 回复主题

125师长奉许的死命令带一个团去打复和城,只是机械地执行攻城令了,没做仔细筹划同时清扫城外。能展开多少兵力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多路并进不能孤军冒进,结果冒进后被城外四面的敌人打得惊慌失措自乱阵脚。122师打朔江也犯了类似的错,沿公路孤军冒进的步兵和坦克分队受了灭顶之灾。在复杂地形用兵,少量敌人也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某处集结起优势兵力等着你来,进攻方确实要慎重宁慢勿快,晚到也比早死强。几万红军就是用这一方法四次打败了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国军进攻,在第五次被每天只前进几百米的国军给活活挤出根据地去了。

316A的任务该是配合当地345师守住柑塘这座越南的“金矿”,若是给345师看大门留一条撤退通道的话用不着主力师出马。越军统帅部也知道345师的实力是一定守不住的,换上316还有可能。316不会停在代乃一定会进入柑塘部分接防345师的防御。只守在代乃的话那柑塘就在眼皮底下丢了,316还是没完成任务,它决不会这么干的。我军若要着眼夺柑塘,把316拦在外面是对的。若要着眼多歼敌,还是该放316进来哪怕进一个团再攻克代乃扎上袋口为好。13军以三个师打两个师觉得吃力的话可以向军区请调预备队。13军此时已经过一周的大小战斗锻炼,哪个师都比后来去打316的149师厉害。两个作战方案:13军打345然后149打316,或者13军+149合起来打345+316,我觉得还是后者会歼敌多损失少一些。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0-5-14 08:32
标题: 回复主题

楼上的,前面的网友不是说了吗,许世友急呀,布局至东溪的道路被水障阻碍,穿插部队已经到达东溪,急需打通水口——复和——东溪的公路,原来显得不重要的地方现在变得重要了,要不直捣高平的计划就泡汤了。

另还有问题要讨教:看了“不再”推荐的帖子和党中选的回忆录后,越看越糊涂了,理不清思路:1、是373团被围还是375团被围?2、125师李师长是162师救出的吗?(资料反映125师长是奉许世友的命令,带375团拿下复和县城的)。


作者: 沈晨曦    时间: 2010-5-14 11:25
标题: 回复主题

316A师的任务是东援老街,走到半路老街就丢了,是进是退本来就在两可之间。说“316不会停在代乃一定会进入柑塘部分接防345师的防御的任务”,那就问了,留下10号公路给谁?让中国军队顺10号公路直取沙巴,然后再去平卢,来了大包围大迂回,把316A师的师部给端掉?中国军队倒是没这计划,越军会料到吗?316A师的师部和师长可还在后面,光去帮345了,把自己老大给撂了,可能吗?

316A师是野战机动的精锐师,本也不是用来守城这种赃活的。3师负责守谅山,316A师可没负责守柑塘。守住10号公路,进可以去柑塘,退可以回平卢,可进可退,这才是可行的策略。真进了柑塘,守不住就只好顺红河向南跑,回二军区了,把老家平卢给晾了。本来柑塘丢了是345的责任,316A师即使败了也只是次要责任。要是把平卢丢了,让中国军队再把莱州以北给包了饺子,316A师麻烦就大了。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0-5-14 11:45
标题: 回复主题

布局离水口很近的,2月17日中午出现班翁水障,汽车肯定无法通过,应立即把124,126二个师的炮团转调水口,18日参加复和之战。加上125的炮团,就是42军的大炮全在此了,火箭炮用于覆盖越军炮阵地,加农炮,高射机枪用于直瞄射击,不信不能把所有越军送上天。

应从126抽调一个步兵团(一个副师长带着)到125师协同作战,这有如调全训部队班排长到生产连一样。生产部队有点“新兵”的味道,和“老兵”在一起打,心里有底些,不致产生慌乱——尽管这是开战初几天的特点,几天后”新兵“就变成”老兵“了。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