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据说是朔江老照片,照片中人的装束看似法国佬殖民越南时期的。开本帖之意是希望朋友们跟帖贴上一些中越边境的老照片。例如建筑物、界碑等等······
108号老界碑依然矗立在广西靖西县吞盘乡孟麻村中越边界上,新立的675号界碑就在一旁,今天没办法上传图片后边再补上。
108号界碑中文
中国广西界
德业卡西字一百零捌
【大清光绪二十年五月十六日,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四年六月十九日,中国勘界委员、法国勘界委员同 在龙州道署会齐,将广西与越南界图共有二百零七块界石,勘过立约。按条约所述108号界碑应该在凌条山“立石在岭上内葛麻圩转弄蓬平三里路”】
108号界碑外文
只看懂其中SINO表示中国
其余的两行外文似乎是法语:法国及安南的意思
当年41军坦克团3营的坦克就从108号界碑左侧强行开进越南北坡,意图就是包抄朔江。
大清国108号界碑
中越675号界碑
越南北坡村203公路路牌,当年41军坦克3营从孟麻村后硬闯下来后就沿着这条路杀到胡志明纪念馆。
胡志明纪念馆现状,纪念馆背靠一座土山,当年我军要经过这里看来必须先把这座山头给打下来才行。
现在的670号界碑据推测可能是大清国109号界碑
[此帖子已被 luck路客 在 2012-6-4 17:07:43 编辑过]
LUCK路客:祝吉祥!
5.18日下午去了宁明县寨安乡立门村,在北山屯南面我们找到中越1182号国界碑。现1182号国界碑在原33号界碑西侧对面的半山腰。我还想向西找寻原32号界碑,走到当年坦克直瞄射击平台处附近,被战友呼叫下来,天晚了。非常遗憾,没能重上32号…
5.18日中午从凭祥匠止赶到宁明,祭拜阵亡烈士后,我们一行4人离开大队直奔北山。在【烈士公墓】向当年阵亡牺牲的“烈班长”们致哀…
已前拜托你和刘神勇到北山屯打探【烈士公墓】的遭遇一事,确有其事,得到当地乡亲证实。当年安葬“烈班长”们的墓地在你发图的墓志碑西侧30m处的洼地。79年在洼地平台上,东侧安葬164s的阵亡牺牲烈士,西侧安葬148s的阵亡牺牲烈士。后来在宁明政府的组织下安葬在现在的【烈士公墓】内。烈士遗骸现已全部迁往【宁明县革命烈士陵园】。北山屯的何师傅也在陵园继续工作。在此谨代表征战同袍们向广西的父老乡亲们致敬!感谢亲乡们对“烈班长”们的呵护!感谢老何、老杨师傅33年来的辛劳和真情付出!!!
北山老兵好!好久不见。
好久没走沿边路了,时间过得很快。没想到你们前不久来过,遗憾没能和你们见面。三十多年过去了,边境农村多少有些变化了,可能还能看到一些过去的民房,北山一带虽是家乡边远的属地,但以前没造路前是很偏僻的,也就是近几年扩建了才走过几趟,那一带情况谈不上很熟悉。
感觉这几年广西民政对烈士陵园的修建还是给力的,尽管有些细节还有问题,但大动作还是有了。有时回想三十多年前在那场战争中,边境一线不管是公家还是农村,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支前,尤其是边境一线农村群众的积极参与,那些情景很是感慨万千!别说是我们,现在就是和他们说起当年的情景,他们总掩不住内心的激情,而一提到民兵的待遇,那些老民兵更是失望。488团某部原驻的峙利村老民兵营长说,当年营下几个连,一个在夏石守护军备物资和交通要道,一个连跟随某部由油隘(沿边公路北山去凭祥半路)入越运送弹药和伤员,他带一个连守机场,但政策规定,入越的民兵可享受参战待遇补贴,他们就不能享受。
附近洞廊村一位八十岁老菜农,和他聊天时,他说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对越还击战打响后的早上,他就骑自行车到县武装部要求参战,当时可能有50岁左右吧,可惜硬磨也没被批准。以前我也发过贴子说一农用车司机当年是步话员,三次参战,打禄平,打板烂,为原计划围歼越特工连未成功而可惜,那搓手掌作遗憾的样子,既令我想发笑,又由衷敬佩。
以前越军的确给我边境地区造成很大的危害,这还击确实是重拳,民族和国家利益至上,有时还真得靠拳头话事,那些直接受害的边境村民腰杆最后直起来了。在未来的南海问题上希望还能看到那种气势。
烈士陵园的周围也正好是边防三师的大片营地,所以,以前烈士们也没有寂寞,他们可以在山顶上,每天看战友们出操,看战友们生活,晚上听熟悉的军号声。等于说,他们牺牲十年后才迁出县城,与边三师的战友们相伴12年,直至1992年边三师撤编离开,之后,陪伴他们的,只有周围熟悉的营房,一陪至今,20年整。
广西德天对面的越方哨所
清朝时的界碑
现在的界碑
[此帖子已被 南榔日尧 在 2012-6-1 9:59:39 编辑过]
刘神勇:午安.别老当夜猫子,保重!
这次再回北山,感触良多。天傍黑下到北山屯。询问一位大婶子,当年的供销社小买部还在不?由于听不懂,傍边的一丫头给翻译中,出来一40多岁的汉子,指着立门村医疗诊室西侧的空地说:房子早塌了,问我们有啥事?我们表明是当年的兵。好家伙!乡亲们全站起来了,几位大婶子还双手合十围上来,表情流露出亲切、关怀。真的很感动……
北山【烈士公墓】 的烈班长们在天国往生路上不会寂莫,有老何师傅在人间伴着他们……
在油隘的是164s492t部队。民兵老营长不会是维稳对像吧?
老民兵营长也是退伍军人,福建某部雷达兵,现年约75岁。也没听说过有民兵群体上访事件。
给LZ提个建议,萨苏写了本反映驻印军缅北反击作战的《突向缅北的鹰》;虽然因为作者的军事知识不足而多有军事知识问题,但仍可算的上是部佳作!您不妨也仿效一下,写写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
1960年入缅国境警戒作战你可注意了?什么时候关注一下对印自卫反击战?
luck:晚上好。
这一次再回到北山,现实还是有落差,出了边贸点还有一家“农家乐”,有一村民也拥有小车。但生活上还是挺封闭的。
回复你的主题,原33号界碑已没办法过去拍照了;原32号没去,情况不太清楚。
[此帖子已被 北山 在 2012-6-9 23:08:32 编辑过]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