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林凤云,1928年生,辽宁东沟县人,42军126师副政委。1947年参军,在解放战争中立小功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二次。1979年2月17日,林凤云乘装甲指挥车指挥43军坦克团和126师奔袭东溪,在靠松山遭到越军伏击。当时装甲指挥车上都竖有两根天线,因而遭到了经验丰富的越军的猛烈攻击。林凤云乘坐的装甲指挥车被越军炮火击中,他弃车徒步前进指挥作战,不幸胸部中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强忍剧痛将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销毁。林凤云是79对越作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第一位副师级干部,时年51岁。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遗体上仅剩下一架被打穿了的微型半导体收音机。
赵连玉,1930年生,辽宁庄河县人,42军126师副师长。1945年参军,先后参加过解放本溪、桓仁、辽阳、营口及塔山阻击战、锦州、天津等战役、战斗。1979年3月9日,赵连玉指挥376团打通从硕龙回国的道路。当日傍晚,赵连玉率团营干部在班瑙地区的一个高地上勘察地形,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他一面观察对面的山梁,一面拿着地图指点,给各战斗分队分配任务。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只见赵连玉头一歪,就重重地倒在地上。警卫员迅速扑上去保护,可是已经迟了,赵连玉的颈部中了一颗狙击子弹,鲜血直流。周围的人们措手不及,乱作一团。有人给赵连玉喂了几口水,但喝下去的水马上就从弹孔中流了出来。赵连玉说不出来话,一会儿就牺牲了。赵连玉副师长时年49岁,是中国军队在79对越作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副师级干部。
王子富,1925年生,山东黄县人,41军121师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2月18日夜,王子富带领师后勤前梯队随师预备指挥所经魁剥山谷穿插,遭到两侧山头越军及混在队伍中的越军特工突袭。部队大乱,失去了控制,伤亡很大。危急关头,王子富挺身而出,高声喊叫着组织部队突围。越军特工发现王子富是个领导,集中火力向他射击,王子富当即中弹牺牲。警卫员张天富上去抢救王子富,也中弹牺牲。王子富时年54岁。
时光银,1935年生,河南内乡县人,41军121师361团团长。1979年2月21日,时光银带领团直属队向安乐前进。上午10时许,进至栋替附近一片开阔地带。时光银命令部队停下来休息,自己和几名领导及参谋人员一起对照地图判断方位,同时开设电台联络各营。因团指领导和参谋人员的识图用图能力较差,半天也判断不清方位,以致原地停留时间过长。部队也放松了警惕,许多人或躺或坐,甚至跑去河里灌水、洗脸、洗脚,没有防备越军袭击。突然,从开阔地的左右两侧和前方射出了密集的火力,部队因为没有准备,不及躲闪,当即被打倒一片。时光银立即指挥部队向两边散开,寻找障碍物隐蔽,同时以火力反击。设伏越军的弹雨更加猛烈,时光银起身带领战士们后撤,不幸连中数弹牺牲,时年44岁。
尹庆家,1930年生,辽宁瓦房店人,41军121师后勤部副部长。1979年2月18日夜,尹庆家带领师后勤前梯队在魁剥山谷遇袭,混乱中中弹牺牲,时年49岁。
龚显发,1943年生,湖南望城县人,炮兵第1师第26团参谋长。1979年2月22日,龚显发带领炮兵群、营指挥(观察)所部分人员先行向班占地区转移,以保证不中断指挥。因轻敌麻痹,未联系前沿步兵就直接开进,误入越军控制区700多米。龚显发乘坐的先头指挥车突遭越军40火箭筒袭击,当即起火,车上5人全部牺牲。龚显发时年36岁。
王烘,1934年生,广东普宁县人,41军121师362团副团长。1979年2月22日,王烘带领2营经扣屯去执行炸毁纳隆桥的任务。因遇到越军袭击,在向友邻部队靠拢时,再次突遭越军火力强袭。营长负重伤,步谈机被打坏,2瓦电台报话员牺牲,指挥联络中断,部队惊慌失措,没有组织反击就被打散。前卫部队迅速撤出了越军火力范围,在公路南侧翻山向西走。王烘副团长本来可以随前卫部队冲出来,但他为了把伏击圈中的部队带出来,几次返回指挥部队突围,不幸在混乱中被俘牺牲。遗体被越军捆在树上,身上有一纸条,上写“共产党员王烘宁死不降!”王烘副团长牺牲时年45岁。
宁成功,1929年生,辽宁盖县人,42军坦克团副政委。1979年2月18日,宁成功乘坐装甲车指挥42军坦克团搭载步兵向高平穿插。进至楠囊南侧时,公路遭到越军严重破坏,前进受阻。宁成功不顾越军仍向公路上射击,从装甲车内探身出来指挥运动保障队抢险。不料,一颗子弹突然飞来击中了他的头部,当场牺牲。宁成功副政委为人和气,作战勇敢,深受官兵爱戴,牺牲时年50岁。
郑赞正,1937年生,广东潮阳县人,41军121师361团副政委。1979年2月18日,郑赞正带领团后勤第二梯队进至宗梅吊桥。团后勤第二梯队由多个建制部分组成,人员庞杂,携带军马105匹,又收拢了100余名掉队民工,全队所携枪支却很少,队伍拉得很长,行动不便,战斗力很弱。因军马无法通过吊桥,必须寻找有利路线涉水而过。当团后勤梯队人员缓慢过桥时,突遭越军1个特工连和部分民军的袭击,队伍一时大乱。郑赞正副政委前往勘察马匹涉水路线时,遭越军火力袭击,当场牺牲,时年42岁。
廖智文,1942年生,四川内江县人,42军126师376团副政委。1979年2月25日,廖智文随376团3营行动,参加攻打673高地的战斗。为抢救遭越军伏击受伤的团特务连连长,廖智文亲自带领小分队下山营救,将特务连连长救出,自己却中弹牺牲,时年37岁。
陈佃合,1945年生,山东莱芜县人,43军坦克团政治处主任。1979年2月17日,陈佃合随师、团前指指挥43军坦克团奔袭东溪,在靠松山遭到越军伏击。陈佃合乘坐的装甲指挥车被越军击毁,当场牺牲,时年34岁。
孙福喜,1939年生,广西南宁市人,43军129师387团政治处副主任。1979年3月3日,孙福喜带领部分官兵和支前民工共88人,乘2台汽车走在全团最后向雅南地区转移。途经凭垄地区时遭到越军在公路边的设伏袭击,孙福喜及35名官兵当场牺牲,时年40岁。
王尚华,1943年生,广东普宁县人,41军121师363团副参谋长。1979年2月24日,王尚华率200多人前往班俊接粮。在进至吞片、扁亚之间时,突遭越军袭击。因放松警惕,接粮队没有战斗准备,立即被打倒一片,骡马伤亡惊散,驮在马背上的重机枪、迫击炮一时不及解下被带跑,所携带的2瓦电台好不容易开通,多次呼叫却与师、团联系不上。接粮队被越军火力压制在公路上,死伤遍地,胡国良营长中弹牺牲,队伍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王尚华在伏击圈中坚持战斗,最后中弹牺牲,时年36岁。
刘粤凤,1940年生,广东兴宁县人,41军121师361团政治处副主任。1979年2月21日,随361团直属队向安乐穿插,在栋替附近遇袭牺牲,时年39岁。
郑金芳,1939年生,湖南湘阴县人,41军121师361团政治处副主任。1979年2月21日,随361团1营向安乐穿插,在栋替附近失踪,后定为牺牲,时年40岁。
[此帖子已被 bj212 在 2013-2-9 16:39:14 编辑过]
很熟悉呀。。。。。
他们的小孩和我经常有联系。
落了一个。
朱富钧,1937年生,江苏苏州人,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团长。1979年2月19日,朱富钧指挥混编坦克纵队前往驰援在哥新地区遭到越军围攻的125师师前指和375团团指。因坦克纵队未带引导组实施联络和协同,以致在冲击过程中没有发现路边隐蔽与敌对峙的师前指和375团部队,一直深入到了越军控制地区。越军发现坦克纵队孤军深入,集中了猛烈的炮火向其轰击。朱富钧发现情况不对,迅速命令坦克纵队原路返回。在回撤途中,朱富钧的装甲指挥车被越军火箭弹击中,身负重伤。他命令坦克团副团长接替自己指挥,率领坦克纵队突围。朱富钧被跟随他的警卫员、卫生员、报务员抬下车,躲到旁边一座山上的山洞里等待救援。因失血过多,朱富钧几次昏迷,最后英勇牺牲,时年42岁。fficeffice\" />
西线的就没有牺牲的高干吗?难道西线是神?还是实事求是为好,片面宣传,会被双方利用。最终没落一个好。
好像楼主说的仅仅是东线牺牲的高级将领,并没有说是自卫还击战仅有的。我们感谢楼主的搜集和发布。
有谁知道西线的,可以发上来,我们也很非常想知道。大家一起来补充,资料才会越来越清楚。
不存在什么谁利用谁的问题吧
朱富钧的爱人跟我在一个医院,留下一个儿子,从小身体不好,全院的同志们都很照顾他。娘儿俩相依为命几十年,很不容易。
坦克团在广州的花都,是全军唯一的水路两用坦克团,我记得当年坦克团仅牺牲了一人,就是团长。
东线还有一个:
胡庆忠,1944年生,四川省资阳县人,50军150师448团副团长。1979年3月12日,率448团2营经那嘎山区撤退回国时,遭遇越军突袭击,于战斗中牺牲,时年35岁。
西线能查到的只有一个:
14军41师123团参谋长,姓名不详,1979年2月25日,团指挥所进至班高村边时,越军一名特工队员利用夜暗混入我行军队列中,用手榴弹炸伤5人,团参谋长负伤后经抢救无效牺牲。
另外,那位硝烟中的老山兰同志,沈版主费劲去收集对越作战的信息,是供大家参考的。你不感谢也就罢了,倒在那说怪话,有意思吗?不是我说你。
呵呵,那就先感谢沈版主的辛苦啦。别介意,探讨性质。您的工作有目共睹,资料丰富,很有价值,值得研究,值得鼓励。您的精神值得学习,...就不过多吹嘘了。
其实版主这篇资料透露了很丰富的信息,很值得研究,比如大多数是副职,一半左右是后勤部队和指挥机关,政治干部仍然过得硬,四野果然能打,四野果然过得硬,四野就是传承中央红军脉络的共和国长子,等等,但怎么都是东线四野的?一、二、三野就是吃软饭、享现成的吗?
按起码常识,西线虽然是助攻,损失副团以上干部怎么没有?之所以关心西线损失,一是找出共性,一是更全面总结经验教训。把西线的牺牲总结进来,这是不可回避的,才是全面的。
这些高级干部的牺牲,昭示了地面战争中,强敌专拣我方弱处打,专打后勤啊!而且很痛!这对我方总结、精研跨境战争是很有教训意义的,比如如何加强后勤运输的武力护卫,如何加强指挥机关的护卫。
并且越军摆在前面还只是民兵和生产建设师,308师和316A师等越军精锐没有消灭,这是个任务。否则越南不会这么猖狂,因为没有消灭他的精锐,所以至今对我国采取“顶”的政策,不杀灭他的威风是不行的。
为了杀灭越南的傲心,所以才要谦虚的研究自己的不足,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先为不可胜,能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地面战争不能投机取巧,必须精密研究,全面总结教训,每牺牲一个营以上干部,就至少有100个基本战士的牺牲,这不能不总结,不能不严肃。地缘战争,不是空军的精确轰炸就能解决的,那是要细细磨的,所以西线干部的牺牲,肯定有,不可能没有,不总结教训不行。
希望沈大版主再发挥八爪鱼大法,把西线牺牲的干部也抖落一下,让我们齐心协力,干翻越南!
车仁录,50军149师445团副政委。大坪战斗中牺牲。fficeffice\" />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