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123师侦察连嘉暮山东侧无名高地伏击捕俘战斗 [打印本页]

作者: 含笑江湖    时间: 2013-4-12 16:55
标题: 123师侦察连嘉暮山东侧无名高地伏击捕俘战斗

123师侦察连嘉暮山东侧无名高地伏击捕俘战斗fficeffice" />

(1980年8月19 - 21日)

为了查明当面敌情,在广西边防参加侦察轮战的123师侦察连在越南嘉暮山以东实施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毙敌3人,缴获冲锋枪1支、子弹22发、望远镜1具、匕首1把。战斗中,师侦察连3排长刘宝利在勇敢地扑向被我击伤之敌时,被伤敌开枪击中,不幸牺牲。具体战斗过程如下:

123师侦察连根据一段时间的侦察、观察和调查,基本掌握了越南与我廖行相近的嘉暮山、扣德山和越南保林村、坤发村,及附近越军和越南民军的活动规律。师侦察科决心实施一次出境伏击捕俘战斗。根据伏击捕俘战斗的方案,师侦察连此次参加战斗的有70余人,分6个战斗小组进行战前演练,明确指挥、情况处置的方法,规定了信记号和联络办法。 各组的组成是:

捕俘组:由侦察连3排长刘宝利和师侦察参谋陈法生各率7名战士轮流担任。利用夜暗从553高地南侧山腿出境,进至保林和坤发间小路秘密设伏,待机捕抓越军。

指挥组:由侦察科长刘泽守和师侦察连长邹宁军率10人组成,位于541.2高地,负责伏击捕俘的组织实施。

火力组:由指导员周江涛和1名排长各率7人轮流担任,在无名高地随时以火力支援捕俘组战斗。

接应组:由司务长章汉炎率7人组成,在边界出境点秘密隐蔽,随时准备接应捕俘组回撤。

掩护组:位于板就南侧无名高地山腿配置2门82迫击炮,随时

以炮兵火力压制在我时时捕俘后敢于接近我捕俘组的敌人,掩护捕俘组回撤。

救护组:由副指导员黄俭辉和军医李伯友等14人组成,在廖行东侧待命。

经上级批准,123师侦察科在8月19日20时,组织师侦察连开始行动。

师侦察连与配属的工兵一同在渗透路线上排除地雷后,第一捕俘组由侦察参谋陈法生率领,沿553高地南侧山腿边排雷边缓慢渗透。经无名高地,越过两条水沟,於23时30分抵达预定伏击捕俘位置。经严密搜索,布置了安全警戒、现场协同后,就地隐蔽休息。20日5时30分,捕俘组在天亮前开始进行潜伏位置的伪装和布置。当日,由于雨天,在附近的越军没有出来活动,仅有几名越南百姓群众先后通过伏击区。第一捕俘组没有机会采取行动。

20日20时,3排长刘宝利率第二捕俘组沿第一捕俘组的渗透路线行进,前往伏击捕俘位置接换第一捕俘组。21时30分,秘密进至伏击捕俘点,与陈参谋进行交接换班。22时,第一捕俘组撤离返回。3排长刘宝利勘查了第一捕俘组的伏击位置和附近的地形后,经请示指挥组同意,将伏击捕俘的潜伏位置调整到更加隐蔽、便于伏击捕俘、减少敌人火力压制的无名高地西侧小路旁。第二捕俘组在21日5时30分,完成潜伏伪装,部署就绪。7时至9时,先后有4名越南群众从坤发或保林出来经过伏击区,没有发现我捕俘组人员。

9时20分,1名越南人身背一个黑布袋,从坤发走向伏击区。在这个警惕性较高的越南人接近伏击区的小路时,他可能看到与越南人不一样的鞋印和与小路不同方向、不规则的的鞋印。他放慢行进速度,边走边观察着什么,然后突然掉头按原路返回坤发。排长刘宝利马上将情况报告指挥组,并请示如何处理。在指挥组的侦察科长刘泽守指示:暂不后撤,注意隐蔽,有情况及时报告。10时10分,指挥组观察发现有两名携带武器的越军随一名越南人从坤发出来,正向伏击捕俘区运动, 并马上通报3排长刘宝利。刘排长马上传达给每个伏击捕俘人员时强调,这两名越军的出现,很有可能与刚才返回的越南人有关,要求大家打起12份精神,做好战斗准备。

两名越军行进间在距离我潜伏位置约500米时停下,用望远镜对我潜伏区观察了约40分钟。尔后,敌人继续向我伏击区接近。随两越军一同前来的那个越南人没有继续跟进,停下脚步在小路边观察。两名越军慢慢接近伏击区时,前后拉开二、三十米的距离,子弹上膛,双手端枪,逐步警惕地向我伏击区搜索过来。排长刘宝利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捕俘比较困难,一旦协同不好,就会吃亏。他低声命令大家,按他的命令行事。当第一名越军进入我伏击区时,刘宝利及命令全组同时向两名越军开火,第一名越军当即被击毙;第二名越军也中弹倒下。这时,刘排长迅速跃起,勇猛地迎面扑向被击倒的第二名越军。当距离敌人1.5米时,这名负伤、被打倒的敌人突然向刘宝利排长开枪,罪恶的子弹击中刘宝利排长要害,他当场倒下,不幸牺牲。就在这名敌人企图继续顽抗、向我继续开火之际,捕俘组的其他战友立即从侧面开枪将这个可恨的越军击毙。

在后面停下来观察的那名越南人听到枪声后,企图逃跑。我火力组当即开火将其击毙。接替3排长进行现场指挥的2排长黄宝元,一面组织打扫现场,一面将情况报告指挥组。11时左右,捕俘组抬着刘排长的遗体开始撤离。此时,在坤发和保林的越军听到枪声后,迅速占领了附近两个无名高地,用火力封锁我捕俘组的退路。我捕俘组人员只能在我火力组和炮兵的支援下,抬着烈士的遗体边打边撤,回撤速度很慢。在我迫击炮准确火力的压制下,占领无名高地的敌人被迫后撤。21日16时30分,我捕俘组等全部出境人员撤回我方境内安全地带。

这次捕俘失利的教训是深刻的:对潜伏区的行动痕迹消除得不好,被警惕性极高的越南人发现,导致整个行动出现被动;战斗前,没有明确“打抓同时”的战法,即在捕俘人员跃起捕抓第一名敌人的同时,现场火力人员将在后面的第二名敌人击毙。而是采用了“先打后抓”的办法,结果负隅顽抗的被伤敌开枪将勇敢的刘宝利排长击倒,得不偿失;打扫现场只顾收枪收弹,没有收尸,结果打完了还不知道敌人是哪个部队的。

123师侦察科编写。含笑江湖於2013年4月10日改编。

[此帖子已被 含笑江湖 在 2013-4-12 16:57:27 编辑过]


作者: 含笑江湖    时间: 2013-4-12 17:06
标题: 回复主题

我认识战斗中牺牲的刘宝利排长是在1980年初, 那时,我们一起参加广州军区的侦察参谋、侦察干部集训。我记得41军参加集训的就有范小兵(现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刘功生( 退役前任41军侦察处长,现任广西柳州某公安分局政委)、刘宝利和卞祖贵(123师369团侦察排长?)。

[此帖子已被 含笑江湖 在 2013-4-12 18:14:48 编辑过]


作者: 天遇    时间: 2013-4-12 17:25
标题: 回复主题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3-4-13 12:21
标题: 回复主题
不知是在西路几号界碑附近?
作者: 鸣鹤在阴    时间: 2013-4-13 12:30
标题: 回复主题

出境潜伏待机捕俘,要有让土狗都发现不了的本事。

如果越民带狗经过,可能早就发现我侦察队了。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13-4-13 12:41
标题: 回复主题
那个警惕性高的越南人是退伍军人或者民兵吧。才俩越军出来查看情况,没想到万一真是中国兵潜伏时留下的痕迹会怎么样?屁股后面至少得架上一挺机枪才好,虽然不见得能保命但至少能复仇。想活命就去牵条狗。
作者: 含笑江湖    时间: 2013-4-14 22:59
标题: 回复主题

回鸣鹤在阴: 应该是原东路23- 24号界碑附近...油隘-廖行地区.

我军的解放鞋的鞋纹是比较有特点的, 许多越南人都穿过, 对解放鞋还是比较了解的.

刘排长等伪装后,没有把不规则的鞋印等清理...(特别是与小路纵向不同的、横向的鞋印和路边被我伪装前休息时压倒的草丛)引起警惕性较高的越南人的怀疑。最终因刘排长和指挥组的指挥不当,导致伏击捕俘失败!

我下次去广西,一定去祭拜刘宝利排长。


作者: 含笑江湖    时间: 2013-4-15 16:35
标题: 回复主题

请Luck路客查查刘宝利排长的墓在哪里,谢谢!

原123师侦察连以及369团特务连侦察排的战友想念一起战斗、为国壮烈牺牲的战友!

那些为国作战牺牲的烈士们永远埋在祖国的边陲,每天隐听山风的呼唤,时常接受人们的祭拜,永远都静静的等待战友或亲人的到来!几句压在心里最想对烈士说的话一会儿就表达无疑,几支香和几束花让烈士们闻到战友和亲人就在身旁,几支香烟和几杯酒再把牺牲的战友请来品尝!

他们是当年冲锋陷阵的战友,他们是当年为国献身的战友,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的生存,换来了祖国的繁荣!


作者: szzhd    时间: 2013-4-16 10:32
标题: 回复主题

刘保利(刘宝利)烈士,北京市西城区人。19771月入伍。中共党员。53023部队(41123师)(侦察连3排)排长。19808月(21日在嘉暮山以东捕俘战斗中)牺牲。终年22岁。(匠止675号)

刘排长与1979年2月17日牺牲的41123368团特务连8班班长宋春利烈士同是北京市159中学77届毕业生。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13-4-16 11:29
标题: 回复主题
含笑江湖老哥:刘保利烈士牺牲时22岁是否有误?
作者: 含笑江湖    时间: 2013-4-16 19:33
标题: 回复主题

谢谢各位! 让刘排长的战友和亲人都知道得多一些!

刘排长的年龄要等他的战友告诉我才行!


作者: 炎黄子孙    时间: 2013-4-16 22:52
标题: 回复主题

从前辈的回忆文章中看出,不少次数的越境捕俘战斗中,我军都出现伤亡,这说明越增捕俘战斗确实不简单,确实很危险。

顺便有一事请教下,123师师部和主要驻地是贵港,但邻近的兴业县却也有驻军,是123师所属部队吧!从公开的报道中好象叫76154。。。部队!由于经过那个地方多次,纯属好奇,所以有此一问。如涉及保密,就不回答吧!

[此帖子已被 炎黄子孙 在 2013-4-16 22:53:28 编辑过]


作者: 含笑江湖    时间: 2013-4-19 11:05
标题: 回复主题

战前战中能抓到敌方人员, 通过审讯直接掌握敌军的部队番号、部署、兵力、装备、防御重点和防御方向、阵地工事障碍等十分重要!这是我军在过去数十年对敌斗争中使用的最多最常用的武装侦察手段!随着军队装备的高速发展是作战部队的侦察能力、情报自我保障能力的提高,这种传统的危险性极大的侦察手段看来已经有点过时,但还是十分有用的手段。

美军、苏军和法军等在近十来年的军事行动中,基本靠的是高科技的侦察手段掌握敌方的行动。但是,在战术上的我军事行动还是要靠侦察兵、特种作战部队来进行正面的直接接触行动来解决!

123师现在是41军的主力师,装备精良,机动性强,擅长于在南方山岳丛林地、科斯特地带实施机动作战任务!仍部署在广西老地方。番号不清楚了。

[此帖子已被 含笑江湖 在 2013-7-29 7:01:51 编辑过]


作者: 射天狼    时间: 2013-7-29 02:04
标题: 回复主题
我的同村老乡胡亮金参加了这次捕俘战斗,写有回忆录《边境》,发在血站上,但情况与这篇报道有一点不同,敌人不是全打死,捕了一个回来,他就是开枪的那一位,而刘宝利被打死,其过程讲得很详细;刘宝利牺牲后,他的父亲很不相信他会被一个中弹的越军击中,怀疑刘是被自已人打的,战后对胡亮金进行过详细的盘问和审查,不知那一边情况更属实。我找一下他的回忆录。

[此帖子已被 射天狼 在 2013-7-29 2:09:26 编辑过]


作者: 射天狼    时间: 2013-7-29 02:36
标题: 回复主题

                        捕     俘

  这次返回靖西边境侦察作战,我们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必须在我们预定工作的四个月内,抓获一个俘虏。这个任务随着我们在边境作战日子越来越少,也变得急促和强烈起来。


  捕俘的任务终于下来了,越境捕俘,这是对侦察部队最具挑战的任务。


  早在任务下来之前,我们就开始有关这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了。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对面越境约1.5公里处,有二个相隔几公里的小村,小村之间有一条小山路连接,每隔二天就有二个敌人要沿着这条小路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去办事,他们走得非常有规律,二天必然有一次,有时还会多一个人或少一个人,但一般情况下是二个人同行。


  在进一步了解了情况后,我们发现,越军在边境一带的防备以我们相比有一些独特之处,他们基本是极分散地驻扎,大部分哨所或哨位只有几个人,有时看见很大的哨棚,其实里面也就只有二三个兵。这也许是他们兵力不足,并且对单兵技能比较自信的一种结果。他们这样在边境布防,比我们少了很多兵力,但却因兵员过于分散,防线相对拉长,对各个哨点的后勤支援也就差了些,伙食又特差,难怪这些哨位上的越军过不了多久就要补充一下。这反而给我们捕俘任务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DIV style=\"COLOR: #f9f9f9\" class=AddTxInfo></DIV>


  掌握了这个机会后,我们决定在他们例行通过二村之间的一处山脚下,实施捕俘计划。


  这次捕俘,我们作了周密的计划,由师的侦察参谋带队,有林书建排长、二排排长和我及其它五个战士组成。我发挥“特等射手”的特长,带一个组负责火力支援,北京籍的二排排长和一个班长及另一个老兵,都是捕俘能手承担扑俘任务。另外还带了一部电台负责通信联络。捕俘队成立后,我们还曾专门给每个成员照了相,留着纪念。毕竟这是一次越境捕俘,有相当的危险性。


  我作为捕俘队的主要成员,尽管在边境呆了几个月,什么情况都遇到些,但要到越南境内捉人,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曾经有过侦察队过境后被敌人包围,伤亡不小的事情发生。弄不好是要受很大损失的。


  这次行动的关键是要安全地插到那个山脚下,我除了承担射手的任务外,还和林书建排长担任带路的任务,因为我们曾多次潜入这个地方附近,对这些地方比较熟悉。带路这个任务其实是这次捕俘成功以否的最关键之处。因为只要把人马安全地带到设伏地点,可以说这次任务就成功了80%,敌人一过来,在几个扑俘能手的夹击下,任务肯定就能完成;但如果在越境后,由于路途不慎,踩响地雷的话,非但要造成自已人的伤亡,还要破坏捕俘计划的实施。


  为了选择最安全的行动路线,我与林排长反复地观察越南境内的地形。最终形成了一个共识,从我国境内沿着延伸到越南境内的那道山梁的半山腰行走,一直插到山脚。同时,我们也准备好了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我们的紧急撤退路线。


  记得是80年农历九月14日,我们挑选的九名精兵强将组成的捕俘组集合好了。当晚,下着雨,这正好帮了我们。我们的捕俘小队冒雨出发了。 <DIV style=\"COLOR: #f9f9f9\" class=AddTxInfo></DIV>


  先爬上山坡,越过一条小山沟,然后就插到山腰,沿着山腰往越南方向行进,很快我们就过境了。快走到那条靠近小山路的山脚时,我与林书建排长对最后一段路线的选择却发生了分歧,他认为可以从山腰直插到山梁的尽头,然后就可以在那个地方等待敌人,也就是在那个山凹设伏。我却认为要在这个地方先向山下拐一个90度角,下到山底,然后沿着山脚的田间走到那个山凹。之所以这样想,是避免敌人有可能在山梁尽头布设的地雷,而田间是不会有地雷的。


  经过一阵商量,最终大家还是采用了我的方案。由我带路,从山腰上直线下到山脚,再沿着田中间,走到了山凹。包括北京籍二排长的三个捕俘手埋伏在路的左右和前方。形成了一个口袋一样的品字型。我们则埋伏在山凹的树林里,离他们大约四十米左右。负责火力支援和警戒断后。


  天上仍在下着大雨,我们趴在地上静静地等到了天亮。全身早已被淋得透湿,浑身不住地哆嗦。天亮后,能看清东西了,为了保证一枪毙敌,我换了一下位置,找到一个视野和角度都很理想的位置,林排长在我身后,他是第二射手。清凉的早晨,又下着雨,我们全都冻得浑身起鸡皮圪瘩。为了驱寒,我想抽根烟,可摸出火柴一看,又打湿了,根本划不着,只好强忍着烟瘾。瞪大眼睛看着前方。其实就是火柴没湿也不敢吸的。怕弄出烟来暴露目标。


  上午九点多钟,与我们平时观察的时间一样,村里的二个敌人果然如期而至,他们相距着三四米,一前一后,背着枪,向我们这边走来。因我们事先约定好,为了保证成功,俘虏只要一个,如果来了二个就必须击毙其中一个,这个敌人由我来射击;如果来了三个就要击毙二个,由我和林排长各击毙一个。他先开枪,然后我再开枪。这次行动,我们除了普通的冲锋枪外,还带了一支微声冲锋枪,但对于微冲,我还是不大信任它,主要是精度问题,它的有效杀伤距离是200米,声音很轻,但对它的弹道不熟悉,感到难以满足高精度射击要求。所以,我们还是带了五六式冲锋枪,对于这种枪的弹道特性,我比较有把握。


  眼看着敌人一步步沿着田埂走了过来,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的心也嘭嘭地加快跳了起来,连大气都不敢喘。我没用那支微冲,把五六式冲锋枪慢慢地伸出,向前面的一个越军瞄准,四五十米这个距离对我来说打个人当然十拿九稳,一旦这二个越军走进捕俘圈,我就立即将前面一个打倒,然后捕俘组就马上扑倒后面一个,再拖回来。我们断后回撤。


  眼看着二个越军就要走进捕俘圈了,却不知为了什么,他们突然有了警觉,凑在一起不走了,东张西望,对着前面指指点点,亦或是这二个家伙常年走在这条路上,对路况和周边的环境极为熟悉,一点变化就能觉察,或许是我们压倒的一些草丛让他们看见了,总之他们显然发现了些什么,枪也从背上拿了下来,子弹上膛,端在手里躬着身子在互相商量着什么。一前一后走得很慢,然后,前面的那个敌人端着枪继续往前小心翼翼地作搜索状,已经进入了捕俘圈,而后面的敌人把枪端在手里离他四五米距离四下打量着则不走了。情况发生了突变,原先准备打前面那个敌人的,现在看来必须先打死后面一个,才能保证不至于让这个眼最尖又疑心最大的家伙跑掉坏事。显然,侦察参谋和排长也与我想到了一起,他们小心的碰了碰我,伸出二个指头,示意打掉第二个。 <DIV style=\"COLOR: #f9f9f9\" class=AddTxInfo></DIV>


  我瞄准后面那个敌人的胸部,一扣扳机,“砰”的一声,敌人中弹了,只见他连人带枪往地上一扑,倒在地上,但枪口仍指向前方。枪声一响,埋伏在路边左右二侧的捕俘手猛地跃起,来了个饿虎扑食,一下就把前面的敌人扑倒在地,抽走了他的枪,堵住了他的嘴。在捕俘组二个战士对付前面那个越军的同时,北京籍的二排长也向那个被我打倒在地的敌人扑去,想把这个家伙也拖回来。一个令人惊讶不已的情景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个敌人中弹往前扑倒后,手里的冲锋枪竟然没有脱手,刚好平平地卡在田地里,二排长扑过去的一刹那,他手里的冲锋枪也“砰”的打出一枪。随着枪声,二排长中弹倒地。他往前一扑,与那个开枪的敌人几乎头碰头地撞在了一起。


  我们都惊呆了,敌人中弹倒地枪没甩掉已是罕见,掉地的枪竟然平平的卡在地上更是匪夷所思了,中弹的敌人仍能打出一枪,更是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么多的意外和巧合竟就集中在一瞬间在我们眼前发生。参谋和几个战士跑上前去,抱起二排长,发现子弹刚好打在他的皮带上,从皮带上穿进腹部,大概是打中了腹部动脉,他当时就不行了。


  二个村里的敌人听见二声枪响,很快地就呼呼拉拉地跑出不少人来。我们火力组对准这些赶来的敌人进行拦阻射击,其余的人拉着俘虏、背着中弹的二排长迅速向山后撤退。


  我作为断后的火力组,待其他的同志都走远后,才跟着他们的后面撤向山顶。山顶上有我们的同志接应。一钻进密林,敌人也就毫无办法了。


  此次捕俘,我和敌人各打一枪,打死一个敌人,俘虏一个。但我们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二排长,却因中了倒地后临死前敌人打的最后一枪,不幸牺牲。甚为可惜。战后,上级给我与二位捕俘组的战士每人记了一个二等功。


  为时四个月的边境侦察作战结束,我们撤回驻地。侦察连在四个月的边境侦察作战中,得到了实战的锻炼,丰富了连队的战斗经验,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牺牲了二个排长和一个班长。除北京籍的排长在捕俘过程中被临死的敌人击中牺牲外,另一个排长是在一个雷场中为抢救这位踩响地雷的班长而再次踏雷牺牲的。 <DIV style=\"COLOR: #f9f9f9\" class=AddTxInfo></DIV>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战场,是你死我活的搏弈之地,军事行动,是以战士的鲜血和生命做代价的斗争,每个胜利都难免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祖国人民看见从前线传来的一个个胜利喜报和战场传奇新闻时,可否知道胜利和传奇的后面包含了我们参战将士付出的多少智慧和鲜血,以至于一个个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


  历史不应忘记参加了那场战争的所有英勇奋战过的中国军人。

[此帖子已被 射天狼 在 2013-7-29 2:55:30 编辑过]


作者: 含笑江湖    时间: 2013-7-29 07:22
标题: 回复主题
战斗过程写得挺好的,可以把单位、时间、地点和具体人物等都写出来吗?这样会更丰富,各能教育下一代,跟更反映出对越侦察捕俘的难度。对越侦察,特别是出境侦察捕俘,整个行动是肯定有指挥组、捕俘组、火力组、支援组、炮兵组、通信组、医疗组等组成。同时也希望所有参战的老兵都可以把自己的历史写出来!
作者: 射天狼    时间: 2013-7-29 09:15
标题: 回复主题

  老兵因为对战斗常常没有书面纪录,加上文化程度影响,还有时间长了,对自已的战斗回忆很难周全,所幸胡亮金还是高中生,所以对这场战斗叙述的比较全面,但与战史比,仍有一些地方可能有出入,作为一个战士的回忆,这是正常的。现在,将他的回忆与战史比证,事件大体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只是有些地方稍有出入。是战史有出入还是他本人有出入?这需要继续印证,战史有时也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因为写过战史的老兵说过,有些报上去的战史或战斗总结,因为各种原因,本身也与实际有出入,参战者才清楚。

  从战史披露的材料来看,一直让我不解的疑团也清楚了,就是越军方面是怎样发现我军侦察兵的踪迹而引起注意的。是足迹让他们发现了。战史和胡亮金的回忆都证明当天晚上下过雨,雨后土地松软,加上捕俘的人数不少,经过田间时,留下了明显的足迹,这些足迹因为夜晚,捕俘组无法发现,天亮后就容易看见了,这是一个没有想到的疏忽。而这些足迹与胡亮金选择的行进路线又直接相关。在回忆录中,他提到进入越南时,为了避免在山梁尽头踩上地雷,走到山梁的一半时,他建议大家从山腰处直下田间,然后从田埂上走到潜伏的路边,为此,还与排长产生分歧。最后是大家采取了他的行进方案。这个方案和路线保证了大家安全地进入了潜伏点,因为田间是老百姓常走的地方,不会有地雷。大家因为走这条路,保证了安全,却未料因田间泥土松软留下足迹而带来了巨大隐患,也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问题。

  战史里提到有一个越南百姓最先发现足迹,然后去叫那二个越军前来搜索,最后这个越南人也被打死,这应该是真实的,这个人的出现和引导,能与后面产生的过程形成一个符合逻辑的事实链。

  关于刘宝利排长的牺牲,胡亮金本人也十分遗憾,而且为此背上嫌疑。刘排长的父亲来到部队后,对他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调查,查问他当时开枪的位置和时间,以及刘排长的位置和动作,刘排长的父亲可能也是军人出身,因此问得很专业。刘排长的牺牲,是一个极为意外和罕见的现象,几乎就是一个谜,再丰富的想像力似乎也难想出这种过程。难怪他父亲满腹存疑,战友们也为此十分痛心,因为刘排长是个文武双全,前途无量的人,据说他曾经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过文章,如若没有牺牲,现在不知是什么级别的将军了。但他认为刘排长的最后一扑是多余的,没有必要来这一下。至于刘排长为什么会对中弹的越军产生这一动作,他也匪夷所思。但他提到一个现象很蹊跷,就是出境前,大家进行照相、留言等准备时,刘排长就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表现得特别兴奋和壮烈,好像对这次行动的结果有预感一样,说了许多有关死亡的话题和“傻话”,交代一些后事什么的。当时,大家都不在意,却不料最后刘排长所言竟一言成谶,那天发生的一系列意外情况,出现一个个无法想象的结果,为何会如此凑巧?难道真有天意?人为什么会有预感?而且这种预感不止一次发生在那些牺牲的烈士身上?战争和人,还有多少神奇与神秘?这个问题,也一直留在他心里成未解之谜。

  战争充满传奇,也充满牺牲。我们常常从参战老兵的真实回忆中看到许多奇异现象,以及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胡亮金本人是二次参战的老兵,给他整理的回忆录《南疆侦察记》记述的是他七九和八零二次作战的遭遇。这篇回忆录在网上流传很广,还被选入《兄弟,替我回家》这本书中,也被许多杂志所转载。他为此也联系上了一些多年不联系的老战友。网上还有他们123师侦察连的一个聊吧,里面集合了当年的许多老兵。据说他回忆录中提到的老班长林书建已经是某军分区的司令员了。他本人则因为年纪过大,战后失去报考军校的机会,复员回乡。因此次捕俘荣获二等功,也因为这个二等功,后来被安排到一个化工厂,一直工作在这间厂里,最后下岗。现在,当地所有一九七九年对越作战的参战老兵因政策照顾,每个月都有一千三百元的专项补贴,老兵们还是相当满意的。

[此帖子已被 射天狼 在 2013-7-29 9:52:42 编辑过]


作者: 北山    时间: 2013-7-29 16:31
标题: 回复主题

.含笑江湖:你好!

原清法界碑23~24号向南是丘陵开阔地带,小山也不多。是法卡山西侧至油隘东段。79.2.17原164s的492t由这出击,主力经嘉暮山西侧参加谅山外围战斗。廖行在原29号法卡山东侧。

也请你指正。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