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听说临清也好玩 [打印本页]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08
标题: 听说临清也好玩
<DIV class=tpc_content id=read_834>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荣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繁荣的经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临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古迹众多。唐代哲学家吕才,明代文学家谢榛,古筝演奏家金灼南,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当代学界泰斗季羡林等,都是临清人。市内现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如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塔、运河钞关等,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昔日临清繁华的见证。临清有原貌保存完好的元代古运河,在市区及周围分布着龙山、大宁寺、歇马亭、五样松等古迹,为临清增添了浓郁的古韵。近年来建成的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温泉水上乐园、古黄河公园、葡香园等,都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临清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金瓶梅》故事背景地,也是著名的京剧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还是首批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老年体育先进县。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环境和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出文化是这个古老城市的灵魂。2001年,临清成功注册了“运河名城”、“运河古城”商标。</DIV>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08
<DIV class=tpc_content id=read_835>(一)、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运河钞关(重修户部分司公堂碑,钞关碑,计部李公德政碑,奏折,王朝佐文物)
2、舍利塔
3、清真北寺、清真东寺
4、鳌头矶(临清市博物馆)
5、京杭大运河临清段
(二 )古建筑类
1、运河民居,含冀家大院、汪家大院、单家大院 、陈家大院、税课局大院、张自忠公寓等
2、历史街区,含竹竿巷、箍桶巷 、琵琶巷等
3、名桥名闸 ,含问津桥、月径桥、会通桥、 头闸、二闸、戴闸等
4、考棚黉门
5、进德分会大厅、武训纪念亭
(三)古遗址、古墓葬类
1、华美医院旧址
2、县治遗址
3、贝丘古城遗址
4、胡家湾磁窑址
5、龙山、凤凰岭
6、皇殿岗遗址
7、方元焕墓
8、左良玉墓
(四)石刻(造像、碑刻墓表等)
1、乾隆手书残碑
2、孔谦墓志、孔谨墓志
3、王东洲墓志
4、翁方纲仿米芾书宝藏碑
5、王存耕墓志铭
6、吴道子画关羽像
7、方元焕《碧霞宫记》(拓片)
8、高元钧雕像
(五)临清贡砖,含古砖陈列室、河隈张庄砖官窑址等
(六)书法、绘画作品
1、方元焕作品
2、明清牌匾
3、黑伯龙作品
4、金灼南作品
5、王莹作品
6、宋萍轩作品
?、王贵笙作品
8、《漕运盛埠图》
9、谭嗣同手札作品等
( 七)老照片、古籍善本、图片等
1、外国人眼中的临清(老照片)
2、田庄吹腔曲谱
3、临清老地图
4、《金瓶梅》老版本
5、曲艺、武术类文物
(八)古树名木
1、五样松
2、五花槐
3、吉士口双槐
4、会通古槐
(九)文玩杂项
1、钱币
2、陶瓷
3、铜、玉器
4、木器
(十)宗教文物
1、伊斯兰教文物
2、大宁寺
3、歇马厅
4、基督教文物
(十一)革命文物
1、有关抗日战争及张自忠将军生平的文物
2、与义和团运动有关的文物
3、与地方党史有关的文物
(十三)现代名胜
1、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2、季羡林先生资料馆
3、运河文化广场
4、葡香园
5、温泉水上乐园
6、宛园
7、大众公园
8、卫运河公路大桥
9、卫运河铁路大桥
10、先锋公路大桥
(十四)名优特产
1、老字号,如济美酱园、同兴斋等
2、临清狮猫,临清哈达、</DIV>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21
武松打虎故地——景阳冈
其址在城东16公里处,相传为水浒英雄武松打虎故地,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这一带沙丘起伏,莽草无涯,林荫蔽日,野兽出没,飞鸟群集,一派荒野景象。景区占地近500亩,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亭、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等二十余处。景区北部有湖面百余亩,可供游客垂钓、划船。景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景区。县委、县政 府2001年作出扩大景阳冈景区的决定,由无锡“水浒城”、舟山“射雕城”、北京“清明上河图园”、广东“中山城”的设计者、中央电视台总美工设计师钱运选老师设计,景区扩大至2000亩,征地迁占已完成,计划2002年竣工。主要规划内容为营造冈丘起伏的地形,植树造林,使原景区的荒野氛围得到扩展,增加与武松故事有关的景点,如:十字坡、快活林、飞云浦、猎户村、小渔村等,建设虎文化博物馆、龙山文化展馆、古战场等景点,同时,丰富参与性项目,建设休闲、会议中心,温泉浴场。整个景区集吃、住、行、游、娱、购服务为一体,是游客仿古寻幽,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22
<DIV class=tpc_content id=read_838>运河钞关</DIV><DIV class=tpc_content>临清运河钞关(收取关税之所)在鳌头矶南300米处大运河西岸。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延存至今已有570余年的历史。现存有钞关仪门,南、北穿厅,公堂、巡拦房、船料房、官属合房等80余间古建筑,院内存有明代和清代碑刻。在运河槽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且是全国唯一的一处钞关旧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之初,基于临清成为漕运咽喉、商业都会以及诸王练兵、漕粮储积、贡砖烧制、商市税征等原因,永乐二十一年门1423年),山东巡抚陈济上疏:要求在临清设钞关。宣德四年门1429年),钞关之设自此始。这时运河上共设钞关七处,临清为其一。
宣德十年(1435年)朝廷在临清又增设户部榷税分司,以督理关税,至万历年间,临清钞关年征收船料商税银八万八千余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课税额的四分之一。山东省万历年间一年税课银只有八千八百余两,仅及临清钞关所收十分之一稍强,足见临清钞关地位之重。
万历二十七年门(1599年),在临清钞关演绎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事件,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重重地写上了一笔,这就是王朝佐反监税斗争。
明朝中后期,大量的商税收入刺激了封建统治者的贪欲,从而造成了乱征求资助之风。万历时,百税杂出,征税中官遍布天下,临清更是重灾区。中官马堂征税临清,网罗党羽数百人,强取豪夺,“虽平昔富庶繁丽之乡,皆成凋敝”。临清商民为之罢市,州民万余纵火焚烧了马堂署,毙其党羽37人。织筐夫王朝佐,慨然承担责任,以免众人之难。王朝佐英勇就义,后人为之建祠立碑,在钞关内供人瞻仰。此事件及碑刻拓片,陈列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或许灌注在钞关的历史太过沉重,以至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砖石都显得那么厚重。当你漫步在钞关大院内,观望着,抚摸着这里的一切,那一块块伤痕累累的碑石,那一尊尊硕大的柱础,好像看到了那伤痕累累的王朝,像是在诉说着它的兴衰。钞关内陈列的一块块展版,帮助你,引导你去追寻、去回味那历史的故事。</DIV>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23
舍利宝塔
<DIV class=tpc_content id=read_837>舍利宝塔耸立在城北大运河东岸,雄浑高峻,巍峨壮观。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 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立方米,外檐砖木结构,檐下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柱,斗拱下部镶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媚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施龙骨架,地面平托金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此作法当属宋代遗风。
临清舍利宝塔并非为“舍利”而建,而是缘于风水。塔内的石刻题记《迂移观世音菩萨塔疏》、《修建观世音菩萨塔疏》等,对该塔的修建缘由和经过,留下了翔实的记述。
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刑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土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北)方,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1612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临清塔应“灵收八表”的意象。塔各层平面皆为正从边形,第一层至第五层和第七、八层塔心室为正方形,六层和九层则为八角形,五层塔心室皆辟有门洞券,通向塔外。塔的平面构成是结合竖向设计而统筹布置的。就全塔而言,登临凭眺,则八面风光皆可撷取;而就各层言,则层层相错,收入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统一中的变化,丰富了“灵收八表”的戏剧性空间变幻效果。至于塔心室的内部空间,也无不层层变化,而且由于扒道的狭长幽暗,更在先抑后张中,显现出光明和小中见大。第六层塔心室的建筑物构造更是颇具匠心,也最精到。捷足先登的人们惊喜地发现“三百里外忽见遥山”,“朝宾岱宗暮太行”,实在是地处平原的临清旷古未见的奇景。第六层塔心室东、西两面券窗上方分别嵌石题刻“西引太行”、“东延岱岳”,正北佛龛券洞上方则题刻作“秀聚中天”。此最能体现“灵收八表”之意。人们登临至此,无不为之吸引而驻足玩味一番。至第七层,塔心室又转变为塔壁四合,上部由穹窿顶改为斗拱出跳承托的平顶,东、西、南、北列布砖雕字样分别为“阿众佛”、“弥陀佛”、“宝生佛”、“成就佛”,以应七级浮屠、四面生佛之意。以其卓尔不群的空间处理,显示出佛的境界尊严,达到空间序列的最高潮。至第八层,似又恢复到第一至第五层大同小异的形式,人们会由此而被唤起几分回忆,形成了高潮过后的片刻宁静。至八角形的第九层塔心室,空间形式又在似与不似的印象中,同第六层处理联系起来;那逐渐聚拢的穹顶,隐没了自地宫拔出而贯通全塔的塔心柱,标志着全塔的内部空间序列至此圆满结束;而联想着塔心柱穿出塔顶冠表为塔刹的外部空间形象,又不禁令人感到,这灵收八表的佛的空间,仍似意犹未尽,在无尽的延续,直至中天。
人们在登临此塔时,犹如在欣赏一曲恢宏的交响乐,戏剧性变化的空间带给人美的享受。古代匠师在此塔的建筑构成设计意向上,可谓脑存丘壑,实为大家手笔。</DIV>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23
<DIV class=tpc_content id=read_836>清真寺</DIV><DIV class=tpc_content>清真寺,阿拉伯称为“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临清俗称“礼拜寺”。
临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现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东寺,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看到的北寺位于元代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此时正是临清最兴旺的时期,临清由县治升为州治。寺内碑刻记载,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此寺占地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甬道,牌坊门。
望月楼,沐浴房,南、北讲经堂,南、北角楼,正殿,后殿,影壁,后门等殿、堂、楼、间86间。望月楼为歇山重檐牌楼式建筑,结构精巧,玲拢别致。六楣正面镶毛泽东手书“清真寺”匾额。望月楼后面悬挂两块匾额、一块书“正意诚心”,一块书“彝伦攸叙”,系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名人书写。
穿过望月楼,便步入石材垒砌的丹墀,四面玉石栏杆环抱。一座宏伟壮观,富丽堂煌的高大建筑便展现在面前,这就是清真寺的主体大殿。它由隆起前殿、后殿、抱厦等组成勾连搭式建筑。殿顶为庑殿式结构,是封建社会规格最高的建筑形式。殿顶覆有黄、绿色琉璃瓦,飞檐四出,犹雄鹰振翼,雄伟壮观,殿门为落地花格扇,斗拱、透雕挂落,雀替仍保留着明代建筑的风格。正门两侧悬挂的是清代康熙年间临清知州、著名书法家王勃书写的楹联,上联是:“物何明伦何察萃千古希贤希圣俱是克念得来”;下联是:“乾资始坤资佳极两仪成象成形莫非真宰造化”。正殿广厦后檐连接着后殿,殿顶为勾连搭式,上部是三个六角形伞盖式亭楼为主体的窑亭,窑顶峰折陡峭,攒尖顶部装以鎏金葫芦形装饰。
大殿左右,建有角亭对称。角亭建在台基之上,玲珑剔透,将大殿衬托得更加庄严肃穆。大殿南北两侧便是讲经堂相互对应。讲经堂前为卷棚廊厦,花格落地门,八角开窗,匾额、楹联装点其间,似透露出缕缕书香。
进入殿内,深沉而神秘的气氛扑面而来。殿内列柱林立,高大而空旷,墙壁上彩绘以暗红、棕和金色的卷蔓纹及阿拉伯文字组成的图案。殿正中设有“圣龛”,朝向圣地麦加,右方有敏拜楼,殿间有拱门贯通,殿内可供2000余人礼拜。弥足珍贵的是殿内拱门两面墙体上仍保留着明代的壁画,花卉果树,生动写实。
后殿藻井绘制更是精巧,以阿拉伯文字和花卉组成几何形图案,工整细腻,古朴典雅,历经数百年仍光彩照人。
整个清真寺建筑,是由两排左右对立、中高两低的木牌坊与歇山重檐楼阁合为一体。建筑形式以我国传统为主调,透露着外来气息,布局精巧,结构紧严,舒展大方,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佳构。院内古柏参天,幽深静雅,名人佳句、先贤哲语跃然匾额楹联之上,让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东寺,与北寺遥相呼应,是著名的临清三大寺之一。始建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有大门、二门、穿厅、正殿、对厅、南、北讲经堂、沐浴室等组成。正殿为宫殿式造形,殿顶呈凸安形,四角飞檐,门为落地格扇。殿内松木地板,悬阿文经字匾六块,水彩各形阿文通天木柱八根。尤为珍贵的是殿内至今仍保存30副绵纸壁画,为国内同类建筑中仅见。殿内圣龛两侧为阿文圆光,左侧字意为:“你们进入穆斯林行列吧”,右侧字意为:“你们进入主的乐园吧”。殿堂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煌。对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落地格扇,六门相连,八角两窗,前有门楼彩绘精雕,造型别致。上悬古匾三方,为“万化朝真”、“一本万殊”、“道有统宗”。整个建筑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伊斯兰文化为一体,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精品。
临清清真寺建筑规模宏大,建筑风格既具有伊斯兰宗教建筑特点,又更多地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风貌,在鲁西北地区可称寺庙之冠,充分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体现出中华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的优良传统。
游览完清真寺,可径直登上大运河堤,再口头遥望清真寺,大殿雄姿巍峨,铜顶高耸入云,金光闪烁,迎旭日朝辉,送晚霞余虹,仰对碧空繁星,无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艺。</DIV>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24
黄河故道
翻开临清地图,就会发现自西南向东北有一条图例标明是“沙河”的干涸河道。沿这条河查看,又会发现一些称“某某堤”的自然村。原来这一条沙河就是秦汉时期的老黄河,这“堤”就是秦汉时期所筑的堤和驰道。
临清市先锋办 事处的郭堤村至上堤村的十几个村庄,是保存最好、最典型的古堤风貌,面积达二万亩。自周定王五年至今,黄河在下游决口,改道达1590余次。大量的黄河泥沙淤积成了座座小山丘,高者达50余米,与古驰道连成一体,绵延数十里。沙丘下便是老沙河故道,沙丘上长满了各种野草树木达数十种。
沙丘起伏、蜿蜒东去,庄田纵横,村舍掩映。历史文化的积淀,再加上母亲河水的滋润,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灵性。远远望去,顿如一副墨泼黛染的山水长卷。劳动人民积年累月的对沙荒进行了改造、绿化、种植了十几种果树。片片果园与自然生态浑然一体在一望无际的鲁西大平原上,有这么一处山丘样的景观,对生活在大平原上的人们来说,那真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登高、冬季寻古访幽的最佳去处,若不亲自体验、身临其境,真不敢相信,这里竟是世外桃园。
春天,你来到这里,春的气息立刻扑面而来。沙丘上绿草如茵,各种野花争相绽放,争奇斗艳,香雪如海。尤其是那红色的玫瑰更是无比诱人,采上几朵拿回家去,与红糖淹制成玫瑰酱,当是上好的美味。
夏天,沙庄上下茂密的树林,是乘凉聊天的好去处。三五友朋,席地而坐,远离城市的喧嚣,拿出自备的美酒小酌,谈天说地,摆上几个西瓜、甜瓜,吃起来那感觉是和城里不一样的。
秋天,沙丘变得更加丰富多采,秋风把桑树叶子变成了金黄色,将梨树叶子染成了一片深红色;黄色的梨,红色的苹果挂满了枝头;晨光中花团锦簇的沙丘上飘着阵阵白雾,和着村舍中的缕缕炊烟,使村舍、树林、沙丘,若隐若现,如临仙境,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冬天,残存在树上的红叶还在与大地争宠,斗雪傲霜。千姿百态的老果树象一棵棵树桩盆景,用变化无穷的优美姿态迎接客人的到来。此时,正是寻古访幽的好时节。你可以到沙丘北侧的王井村去探访那里的汉代古井,尝着清澈甘例的井水,发思古之幽情;你可以去附近的护国寺村,听那里的人们进述神佛显灵,保护落难天子刘秀躲过追踪的敌兵二你可以去范儿庄村,凭吊埋葬在那里的为修筑驰道而死去的先民你还可以去寻找当年秦始皇过老黄河的张公渡口……总之,这里保留着的是原始的自然生态,流传着的是古老的传说,不仅铭记着黄河的历史沧桑,而且展示着世代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历史具证。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25
<DIV class=tpc_content id=read_840>张自忠纪念馆
在临清龙山路北首,大运河的东岸,风景秀丽的凤凰岭下,有一处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在万绿葱笼的环抱中,显得格外肃穆,这就是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将军,字荩忱,系山东临清唐园村人。中学毕业后,先后入天津、济南法政学校读书。因痛心国势衰弱,列强侵凌,辛亥革命起事,他加入了同盟会。他毅然投笔从戎,首入东震部参军,后转入冯玉祥将军部下,由学兵升任排、连、营、团、旅、师长,成为西北军后起之秀。
1933年,长城抗战事起,张将军担任二十九军前线总指挥,在喜峰口阻击日军。出奇兵以大发队重创侵略者,威震中外。日侵略势力愈益深入华北,将军先后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北平代市长,在艰险复杂环境中一面整军经武,一面忍辱含愤与日折冲周旋,保卫国家利益。“七七事变”爆发,将军冒险化装离北平南下重新回到部队,任五十九军军长,转战鲁、皖、豫、鄂四省,多次取得重大胜利。首战淝水,旗开得胜。增援临沂,击溃日军板垣师团,随转人台儿庄会战,并击溃日军两个联队的攻势。武汉会战,将军率孤军在潢川阻击敌人,为保卫武汉赢得了时间。不久,将军所部调赴湖北襄河流域驻防,屡次重创敌军。1940年5月,将军奉命渡襄河出击,沿途歼敌累万。五月十五日,将军率两个团和特务营拦击日军,日军纠集万余之众南北两路反扑,将军陷入重围,血战整天待援。十六日中午,转战到宜城十里长山,下午日军逼近,将军已身负数伤,仍振臂呼喊鼓舞部属奋勇杀敌。部队伤亡殆尽,敌弹又洞穿他前胸,不幸壮烈殉国。时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年五十岁。
周恩来同志在纪念张将军殉国的文章中写道:“他的殉国,影响之大,绝非他人可比……每读张上将于渡河前两封遗书,更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1982年,国务院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在将军百岁诞辰之际,临清市人民政府征集国内外政界、文化界、军界名人墨宝百余幅,并刻制于碑林,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张将军纪念馆,以表家乡人民对将军的仰慕之情。
纪念馆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厅,正面悬挂着毛泽东同志的手书题词:“尽忠报国”。西面厅壁是象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卢沟桥大幅照片,东面厅壁是张将军殉国处的家宜城十里长山全景照片,照片中有张将军殉国纪念碑。第二部分是张将军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展室是回廊形,展带约80米长,分十个部分,依次为将军家世、少年时代、投笔从戎、长城抗战、冀察从政、抗日功勋、壮烈殉国、共悼国殇、道德风范、人民共仰。第三部分是名人碑廊,是由临清清渊诗社在将军百岁庭辰的时候向全国征集的书法作品,然后刻制石碑,镶嵌在碑廊上,共有50余块。
其中李先念、彭德怀、朱德、楚图南孙起孟、赵朴初、郑洞国、顾廷龙、柳情、沈鹏、季羡林、孔德成、江树峰等名家墨宝,对瞻仰者有强烈的启迪与教育作用。</DIV>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27
鳌头矶
鳌头矾座落在市中区会通河分叉处,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著名的名胜古迹。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I417年)。此处原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汇处的一座石坝,其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象鳌的两只足,广济桥在鳌头矾后象其尾。石坝上所筑古建筑称鳌头矾,明代书法家、临清人方元焕为鳌头矾题写了“独占”二字,寓“独占鳌头”之意。鳌头矾占地1200平方米,南楼望河楼,卷棚顶;前后隔扇,建于台基之上;东楼观音阁,亦建在台基之上,基砖砌,高5米,9米见方,下部辟有门洞贯通,观音阁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歇山卷棚顶,上覆筒瓦,四角飞挑,木囗落地,与望河楼相映成趣,浑然一体,为临清景观“鳌矾凝秀”之所在。
明代成化间大学士、著名诗人李东阳的两首诗《过鳌头矾》,使得临清鳌头矾声名大振。诗曰:
十里人家两岸分。
层楼高标八青云。
官船贾舶纷纷过,
击鼓鸣锣处处闻。
折岸惊流此地回,
涛声日夜响春雷。
城中烟火千家集,
江上帆墙万外来。
这诗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当年临清繁盛的运河风情。想当年,高官大贾、文人骚客乘船途经临清,多登楼临阁。眺望运河,船来舟往,帆樯如林,即寄情抒怀,赋诗唱和,是何等的惬意…历史一页页的翻过去了,但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她依然矗立在运河之畔,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苍桑,迎接游客来此独占鳌头。
望河楼
自陈列室出来向南,拾级而上登上望河楼,一眼望去,大运河象一条玉带在楼前飘过,河两岸长满了垂柳和鲜花。望河楼内展示着临清和大运河的历史沿革,在楼的东西山墙,悬挂的两块古匾额最为有名:一块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临清直隶州知州张度书写的“汶卫津梁”;一块是清康熙年间临清知州、书法家王毅书写的“沙丘古渡”。张度,宇红亭,河南夏邑人,清乾隆四十七年(782年)莅署临清直隶州。任间,曾督修《临清直隶州志》并作序。王毂,字御车令,号东莲,安徽黟县人。清代乾、嘉著名书法家、金石鉴赏家。《广印人传》一书记其“从事六书栖情铁笔,章法刀法默于古会。”
观音阁
从望河楼转而登上观音阁,心情倍感开朗,极目远望,运河、绿树、街道、行人尽收眼底。正前方是文化广场,画坊、曲廊、石桥、流水、花坛、喷泉历历在目,顿时会使人遥想当年楷运盛时,矾下千帆竟渡,商贾云集的情景。此时吟涌“有赡帘外飞红日、俯瞰波高跃锦鳞,栋宇峥荣先得月,栏干潇洒绝无尘”,你定会为明代诗人王英登上观音间精妙描写抚掌称绝。
古砖陈列馆
穿过幽深的门洞走进鳌头矾院内、首先要去西殿吕祖“党参观“古砖陈列馆”.里面展示的是历史上临清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
在史学界有“漂来的北京城”一说,而营建北京皇城的重要建筑物料——大青砖,则大都来自临清。自明永乐时起,便在临清设立了二部营缮分司,派工部侍郎一员管理烧造,提督收放。据志书记载:明永乐年间为了迁都,用了十五年时间在北京大兴上木,营建皇家宫苑、城池,临清的官窑业即创设于此。由于需用量大,临清沿运河两岸布满了砖窑,烧制好的皇砖重达50多斤。每块砖都经过严格检验,达到“击之有声、断之无孔,不碱不蚀,硬度与青石相当”,然后用黄咏纸封好,搭船经运河运至北京。
可以想象,漫长的岁月里,该有多少临诸砖顺着古老的大运河“漂”向了北京城啊!
五百年悠悠岁月,紫禁城的灯火明明灭灭,运河岸边的临清皇窑红红火火。如今昔日繁盛的临清皇窑已成陈迹,但是,临清皇砖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与精神的积淀,与紫禁城一道,永远地铭刻进了历史,古砖陈列馆内的一块块大青砖,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段历史,使人们的心灵感到震颤!
碑刻
鳌头矾内的碑刻林云,很有观赏价值。一块是杜公去思碑,此碑记述了咸丰年间义和团在临清的活动,很有史料价值。另一块是清代州民为知州李询伯所立,碑文是“经正民兴” 四个楷体大字,不难想象这是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今天看来也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碑墙上嵌着有数块明代墓志,都是很有价值的史料。
博物馆
鳌头矾同时还是市博物馆所在地,馆藏文物颇丰,汇集了临清的历史文物精品。尤其不乏国宝级藏品,其中有一件科考挟带最有吸引力。挟带如同现在考试使用的小抄,再不到三尺平方的丝绢上用比大米粒还小的自述写了全部的《论语》,而书法是惊人的精到。
鳌头矶像一个历史老人,在这里鸟瞰着运河的盛衰,已经历了五百多个春秋。她又像一座纪念碑,铭刻着临清,铭刻着大运河,铭刻着往日的辉煌,近日的发展。
作者: 落地兄弟 时间: 2008-4-2 10:29
59啊,你都是从哪儿淘来的故事?要是去玩儿的话得一个礼拜吧.
作者: 数字花 时间: 2008-4-2 10:32
59定个时间去看看??只是别占用我上课时间![](http://bike.yournet.cn/bbs/Editor/Emotion/8.gif)
![](http://bike.yournet.cn/bbs/Editor/Emotion/12.gif)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10:33
两天,留点想头
作者: 数字花 时间: 2008-4-2 10:36
太好了!
不过我感觉两天不够,景阳岗来去得三天,我去过一次,就我的体力三天时间还有些仓促。
作者: 毛毛雨 时间: 2008-4-2 10:40
把行程路线安排告知大家。
作者: 阳光小黑 时间: 2008-4-2 10:49
好去处
顶啊先
作者: 华子 时间: 2008-4-2 10:56
已读 好地方
有机会去逗留几日
作者: 一路平安 时间: 2008-4-2 11:44
![](http://bike.yournet.cn/bbs/Editor/Emotion/28.gif)
作者: 0旅行者0 时间: 2008-4-2 12:00
59你忽悠的好厉害啊!五一去吧!
作者: 雨蝶枝叶~ 时间: 2008-4-2 12:46
数字花:
太好了!
不过我感觉两天不够,景阳岗来去得三天,我去过一次,就我的体力三天时间还有些仓促。
![](http://bike.yournet.cn/bbs/Editor/Emotion/54.gif)
作者: 淘气新世纪 时间: 2008-4-2 14:35
终五咎12日13日去看看??你发帖吧????
作者: HD振华 时间: 2008-4-2 20:19
顶!
作者: 好人缘 时间: 2008-4-2 20:24
临清的臭豆腐非常好吃啊
作者: 栗子 时间: 2008-4-2 20:32
好人缘:
临清的臭豆腐非常好吃啊
![](http://bike.yournet.cn/bbs/Editor/Emotion/28.gif)
作者: bd2244 时间: 2008-4-2 20:49
辛苦辛苦
作者: 终无咎 时间: 2008-4-2 20:52
时间紧,路线不熟悉,出于安全原因,假期出行让我们偶遇吧........
作者: 0旅行者0 时间: 2008-4-2 21:00
偶遇好啊!带着你的相机领着你的工具骑着铁驴来!
作者: 蒿三.33 时间: 2008-4-2 21:59
顶
作者: 方日令 时间: 2008-4-2 22:00
还有临清的五香花生豆和酱菜哦!![](http://bike.yournet.cn/bbs/Editor/Emotion/5.gif)
作者: 奔六 时间: 2008-4-3 18:31
有看头,建议五一去转一转,一饱眼福.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