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打印本页]

作者: awei    时间: 2005-2-20 11:40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刚在士兵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参加过4.28战斗的118团老兵说,他们团的副团长就是粟戎生,粟大将之子。不知真假,只好回根据地向诸位老兵请教。

040919_surongshe_1108870640.jpg

34.09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abalan    时间: 2005-2-20 12:30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楼主说得是对的

古今五虎上将对比杂谈
粟裕VS赵云

1、粟裕早期一直不得志,虽总在中央苏区毛委员身边活动,但没有独立指挥部队表现军事才能的机会。
  
  常山赵子龙虽然一身武艺,但在长板坡之前,根本没有任何表现的机会,整天也就是围着刘备当警卫队长而已。
  
  2、赵云当警卫队长时期曾跟刘备去东吴谈判,威震江东,东吴诸将因忌掸其武功而不敢加害于刘备。
  
  粟裕在抗战结束后也跟随陈毅在江南跟国民党谈判,同样威震江南,国民党诸将对他也多有忌掸。
  
  3、 粟裕打仗快速、灵活、巧妙,“越出越奇,越出越妙”(陈毅语),尤其擅长运动歼敌。象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来无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等,全都是在运动中调动敌人、创造战机、捕捉战机,只要一动起来,粟裕就势不可挡。
  
  赵云使的是红缨钢枪,跟板斧铁锤大砍刀什么的不同,这种武器打起来不能靠蛮力,主要也是靠快速机动、灵活准确,必须要动起来,要步法飘忽、手法灵活、上下翻飞,左右移动,令对手眼花缭乱,然后一击即中。武术谚语有云:“刀劈一大片、枪扎一条线”,所以枪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动中的“快”和“灵”。这在大战长板坡之中有充分的体现,赵云骑着马左冲右突,始终都是在运动,而且经常被很多敌人四面包围,所以身手一定要快要灵,否则挑了一个顾不上第二个怎么行?而且背上还背了一个少主,打起来不能太使劲以免震伤少主,所以只有充分发挥快和灵的特长。
  
  如果粟裕生在三国时代,一定也是使枪。如果赵云生在现代,一定也是擅长运动战。
  
  4、赵云的经典之作是长板坡单枪匹马救少主杀出百万曹军重围。无独有偶,粟裕的成名之作也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在几十万国军反包围中一举歼灭国军74师。虽然一个是救主,一个是歼敌,但共同点都是在大量敌军包围圈中火中取傈,险中求胜,极具英雄气概和传奇色彩,并且都是打掉了敌军的气势,精神上的意义非凡。
  
  “大战长板坡”一千多年来成了中国民间津津乐道的故事,被写入众多的文学戏剧。
  
  同样,“大战孟良崮”50多年来也成了解放军的传奇故事,被写入小说,被拍成电影电视,脍炙人口。
  
  5、粟裕虽军事才能突出,但军中资历太浅,属于后起之秀,既没有彭林那样受领袖喜欢,又没有刘徐那样拥有自己的大山头和人脉,所以他的威望和排名受到影响。
  
  赵云也一样,虽武艺高强,但不象关张那样是领袖的铁哥们,也没有马超那样的大山头和一大批忠心的下属。
  
  6、粟裕建国后没有太多的机会表现,郁郁而终。赵云虽一直是大将,但后来也没有什么机会独当一面,虽然善终,但估计也挺郁闷。
  
  7、粟裕的儿子粟戎生也能征善战,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负伤。赵云之子赵统、赵广也是蜀汉后期大将。
  
  8、赵云在民间声名很大,妇孺皆知,被视为是中国军人英武善战的典型代表和理想化身。
  
  粟裕在军事fans中也很受欢迎,常被人抬出来跟林彪竞争“第一名将”的宝座,还被称为“中国500年第一猛将”,也被很多人视为解放军优秀战将的典范。
  
  9、两人都是标准的军人,跟领袖始终保持一定距离,没有拉帮结派,只管带兵打仗。
资料不全,请斧正
作者: 雄师南下    时间: 2005-2-20 13:03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掐指算算就知道,4.28还是副团职,过了一年就是副军职,有这可能吗?这不是和当年孙玉国有一比了
作者: awei    时间: 2005-2-20 15:35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刚又搜了一下简历,粟于83年就已在200师上任了,看来有可能是在那参加了对越反击战了。那个老兵要不然是记忆有误。要不然根本就不是什么参战老兵。
作者: 雄师南下    时间: 2005-2-20 15:42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那基本上是个假冒的兵了,哪有当兵的不认识团长的?
作者: abalan    时间: 2005-2-20 22:50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下面引用由雄师南下2005/02/20 03:42pm 发表的内容:
那基本上是个假冒的兵了,哪有当兵的不认识团长的?
此君武断
知道团长姓名,不一定知道团长身世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5-2-20 23:22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4.28上的是14军,粟是67军的,85~86才上的老山,如此说来,粟岂不是两上老山?其中估计搞错了。
作者: 雄师南下    时间: 2005-2-21 11:30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武断什么?如果粟曾经在118团任过职那搞错还情有可原,但粟从未在118团任过职,如果该兵真的在118团服过役,又怎么会把一个不相干的人当成自己的团长呢?在部队,没见过军长很正常,没见过团长,恐怕除了部分高原哨所有点可能之外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
作者: renjping    时间: 2005-2-21 12:30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下面引用由awei2005/02/20 11:40am 发表的内容:
刚在士兵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参加过4.28战斗的118团老兵说,他们团的副团长就是粟戎生,粟大将之子。不知真假,只好回根据地向诸位老兵请教。
绝对错了,他当时没有在118团任职,这一点可以肯定。
作者: 天保    时间: 2005-2-21 13:01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估计是把粟与廖锡龙搞混了。
作者: 冲刺    时间: 2005-2-21 19:31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当然是假的啦。当兵的不认识自己的团长!却居然知道是叫粟戎生!标准的自我吹嘘。
作者: 雄师南下    时间: 2005-2-21 20:13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下面引用由天保2005/02/21 01:01pm 发表的内容:
估计是把粟与廖锡龙搞混了。
就这也不可能,廖也没在118团当过副团长。那个兵纯粹是瞎掰。
作者: chenxuemingd    时间: 2005-12-15 21:16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老山前线那拉口子67军5.31惨败内幕[转帖]
文章提交者:yoyoo

老山前线那拉口子67军5.31惨败内幕
67军5.31惨败
老山前线那拉口子战区211高地是1军在1985年2月11号拔点夺下的阵地,67军1985年5月18日与1军换防后,接守了这个阵地。13天后,1985年5月31日凌晨5点10分,越军第二军区对立足未稳的67军突然发动“M-1”进攻战斗,对老山战场全线猛烈炮击。密集的炮火准备持续了45分钟。5点55分,越军炮火延伸,越军982团4营兵分两路对211、156、166三个高地实施攻击,同时越军982团5营在140、 142高地实施佯攻。越军在猛烈准确的炮火掩护下以优势的兵员迅速领了211高地的1、2号哨位,在上面坚守的一个班的士兵大部分阵亡;1号哨位的战士李林海被越军俘虏,这是两山轮战中国军队唯一被俘的军人;班长鲍虎民放弃阵地跳崖后在草丛中潜伏7天后溜回了友邻阵地。越军随后在炮火掩护下多次对140、156、166高地再次发起冲击,直到夜晚9:30分,越军停止进攻。211高地并不大,与越军驻守的227高地接连,整个211上面就仅仅布置三个哨位,换言之,越军成功占领了211高地 当天67军在对昆明军区与总参汇报中说211高地仍在控制中。但时任总参作战部长的隗福临中将表示要亲自去老山检查工作,要67军从211高地叫个战士下来谈话。 67军没办法了,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 当时的199师师长郑广臣少将(后在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位置上退休)反对冒险出击,认为部队刚接手阵地,对战场情况、地形、敌情都不太熟悉,应该让部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郑广臣说,首战非常重要,不打则已,打则应该必胜,应该在有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首战。郑广臣的意见非但没有采纳,反而还被67军参谋长粟戎生指责为“畏战”、“动摇”。粟戎生到军长面前告了师长的状。军长一气之下,解除了郑广臣的指挥权,让粟戎生越过199师师机关,直接带军部机关组织199师595团进行反击。 还有个题外话,粟戎生本来是新提拔才一年的200师师长,战前靠疏通高层就火线提拔当上了67军的参谋长,他的镀金之旅也成了199师官兵的悲情之旅。67军惨败后粟戎生在军参谋长位置上了窝了五年,1990年被平调总参军务部副部长赋闲。
粟戎生1997年11月又被提拔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后勤、机关、内务、外事活动)。1999年当了十一年少将后晋升中将军衔。据说“粟戎生同志在工作中结合部队建设和作战训练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获得国家专利技术10余项。粟戎生同志还是国防大学兼职教授、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 1985年6月1日,67军由粟戎生组织595团1营在255高地集结伺机向211高地进行反冲击,副营长王朝栋负责一线指挥。凌晨,在倾盆大雨的掩护下第一突击队在的带领下向211出击,与此同时,在一连二排长王忠远带领下的第二突击队从908高地上向 211高地出击。为避免过大的伤亡,采用“添油战术”按照先共产党员、班长、共青团员的顺序先后组成战斗小组分别出击,二个突击队通过一片凹地直扑向 211高地的1、2号哨位。与此同时,211高地上的越军发现我军的突击队,于是战斗在一瞬间就打响了。居高临下的越军立即向我投弹扫射,密集的子弹象倾盆大雨瞬间而至,同时呼唤炮火对我冲击路段进行火力封锁,我方的炮火也向211高地作压制性炮击。 在255、 211高地上面,双方的炮火打成一团,弹雨横飞。在这段泥泞的冲击路上,有两个副班长先后被击中当场牺牲,在211山脚下的一块5米高的大石下,10余名突击队员牺牲在那里,鲜血与雨水混杂在一片泥泞中,逐渐僵硬的尸体任凭雨水的冲刷。这块大石与我军固守的211高地3号哨位仅15米,剩余的突击队重整后从3号哨位向1、2号哨位出击。在211高地和越军227阵地的接合部,双方又打成一团。在一轮惨烈的战斗后,1、2号哨位相继被收复,在227上面的越军立即进行了增援。随即,刚占领211高地1、2号哨的我突击队就被越军包围。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突击分队被压了下来。幸存的8名突击队员退到3号哨位,8个人中还有5名伤员。越军的炮火极为猛烈,从255通往211的道路被完全封锁,增援部队上不去,上面的8名突击队员也下不来,在211高地3号阵地硬挺的几天后,5名突击队伤员先后死去。在其后的战斗中,越军在1号哨位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吊起我方阵亡军人的尸体示威。事后查明,被吊起的阵亡者为595团1连的副连长贾柯。越军的行动激起了我方指挥员的怒火!于是,前一批突击队倒下了,后一批突击队接着上,反反复复67军前指要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地向211高地冲击。 在861 电台里,不断听到我方突击队呼喊占领了1号、2号哨位,但其后这些冲上去的突击队大部分不是牺牲就是身负重伤。这时候,双方的炮火都覆盖到255、211 高地上,伴随着炮弹的撕裂声是我冲出去的突击队一批接着一批地倒下,炮火实在太猛烈了,而211高地上的越军也占有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许多发起冲击的突击队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就在满天弹雨中倒下,3连组织3个突击队向上冲,到次日下来,只剩下2个人。为保证在总参作战部隗福临部长到来前夺下211高地,直到最后时刻,前来增援的部队中595团三位副营长在67军参谋长“不惜一切代价收复211高地,三位副总理在中南海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的命令下带着最后的通讯员冲上山顶…… 从6.2到6.11,十天的战斗中双方的炮火太猛烈了,我方的突击队员根本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而前指的指挥员还要持续地派突击队上。在根本就不可能夺回211高地的情况下,67军还是投入了大量的兵员和弹药对211进行不惜任何代价的反复争夺。战斗中,由于越军猛烈炮火的封锁,我方阵亡人员尸体无法抢回,尸横遍野的情景极为凄惨。67军前指下达死命令,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烈士的遗体抢回来,为此199师还进行了几次掩护性的攻击。在11天的战斗中,67军199师595团损失惨重:2个营被越军打垮,团连建制完全被打乱,为了增援595团,作为师预备队的597团3连也在毫无胜利希望的冲击中损失惨重。120多名突击队员将生命永远留在了211高地上,轻重伤员不计其数,在211高地附近的大小数百个山洞石隙中到处都有我方突击队的伤员,只是当时我方并不知道他们还在坚持还在等着我们的医生去抢救。这次战斗后能自己撤回出发阵地的突击队员不到十分之一……整个595团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无法再执行作战任务,被调离前线休整。为接替595团,济南军区在山东紧急组建了598团(三个营分别来自598团、599团、600团、团属炮兵连来自76师)接替595团。 从地形上看,211高地没有任何军事价值,但因为211高地是67军从1军手中接过来的,67军首长就认为不能丢失,将大量的有生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送入越军的炮火中,6.11之所以惨败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67军199师595团在211高地失利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全军一片哗然!然而对那次战斗中阵亡的 595团人员来说,遗憾不仅如此,在这些在身前已经为国尽忠的官兵中,大部分人身后却并未得到相应的荣誉。在济南军区轮战部队近百位被授予一二级英模和荣立一等功的烈士名单中,除了贾柯外,鲜见在6.11战斗中阵亡的595团官兵名字。 199 师全师上下对67军军首长极其愤怒,一大批干部战士联名告状,告到军委总部,指责军参谋长不听部队的意见,纸上谈兵,造成部队首战的严重失利。总部先后派总参军训部长石侠等人前往调查。调查后肯定了并非199师领导惧战,而是当时军首长不能正确的判断敌情我情,越级指挥,失利后又把责任推给师里是不对的,对67军提出了严厉批评。粟也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带着军机关的人撤回了军部。199师师长郑广臣恢复了指挥权,以后的战斗就由199师师部组织指挥了。 郑广臣组织199师开始熟悉战场、熟悉当面越军战斗特点,整理部队,开展针对性训练。一直到三个月后的9月8日,199师侦察连副连长原明、副指导员贺光明带领17个人组成的突击队发起白昼奇袭,于上午十点沿3号哨位左上方一段悬崖下爬上越军占领的2号哨位,以两人轻伤的代价全歼211高地7名越军。其后越军报复性炮击,造成副连长原明左眼受伤失明,突击队两名班长受伤后在送往救护所的途中牺牲。 67军因为5.31惨败还搞出一个十年对越战争绝无仅有的事来。一个在211高地幸存下来的枣庄籍战士,早饭时进入军指挥所的饭堂向粟戎生开枪。粟躲得快藏在了餐桌下面,没有受伤。粟的警卫员却被打死了,67军军长张志坚肩胛骨贯通伤,当场还打伤10 多名官兵。整个场面大乱,都以为是越南方面的特工队摸上来了钻进前指偷袭,几天后都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而这名战士从现场全身而退,几天后才在军指挥所后面的水窖里发现了他自杀了,还抱着冲锋枪,由于时间长人已经炮得发了,很臭很臭。67军又一次被全军通报。 事发后中央军委、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以及济南军区纷纷派要员来67军前指调查事故原因,张志坚在医院接受调查时哭着说: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战士会拿枪打自己的军长!


作者: 蓝剑B行动    时间: 2005-12-16 19:54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86年时廖是成都军区副司令,跑前线的就是他。我们是兰州军区的他管不着,才是我们的伤亡少

作者: 拔点突击队    时间: 2005-12-16 20:52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下面引用由蓝剑B行动2005/12/16 07:54pm 发表的内容:
86年时廖是成都军区副司令,跑前线的就是他。我们是兰州军区的他管不着,才是我们的伤亡少
要搞清一个概念,到老山轮战的部队,不管你是属于那个军区的,一到战区,全都是成都军区云南前指的管辖范围!!!老廖在战区管不着47军???不太可能吧。。。!
作者: techsupport    时间: 2005-12-17 01:34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这个问题在老山兰www.laoshanlan.com讨论得较多。
感觉那边27军,1军的老兵多。
燃烧的血里云贵川,14,13,11军的老兵多。
作者: 山鹰    时间: 2005-12-17 09:30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下面引用由蓝剑B行动2005/12/16 07:54pm 发表的内容:
86年时廖是成都军区副司令,跑前线的就是他。我们是兰州军区的他管不着,才是我们的伤亡少
    到老山轮战的部队前期对外都统一用14军的番号,以附注甲、乙、丙、丁作区分。直到27集团军接防时才公开使用自己的番号。47集团军在老山是称14集团军(丁)吧?
    我觉得这位老兄的说法有两处不妥:一是在老山的所有部队肯定都要服从成都军区的指挥,这一点“拔点突击队”兄说得很清楚;二是受“廖老兵”指挥47军的伤亡就会大?有廖指挥作战伤亡大的事实证明么?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5-12-17 09:45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这个贴子最后由cpcliusi在 2005/12/17 09:51am 第 2 次编辑]

47集团军在老山是称14集团军(丙),27才是丁,这属于战区番号。
昆明军区撤消后,外区轮战部队均归成都军区云南前指指挥。
作者: 山鹰    时间: 2005-12-17 09:55
标题: [求助]4.28时的粟戎生?
下面引用由cpcliusi2005/12/17 09:45am 发表的内容:
47集团军在老山是称14集团军(丙),27才是丁,这属于战区番号。
所有外区轮战部队均归成都军区云南前指指挥。
    谢谢指正!我说错了一个时间段,是在27集团军后才公开部队真实番号的。因为战事趋缓、敌方也很清楚,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