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军人的女儿    时间: 2007-3-28 02: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密山侦察兵    时间: 2007-3-28 03:05
标题: [原创]
愿老英雄早日康复...
你应该一直在病床前护理,直到康复,一星期是不够的...
作者: 军人的女儿    时间: 2007-3-28 03: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42师125团    时间: 2007-3-28 09:12
标题: [原创]
以下是网络某文对楼主父亲的介绍:
...首长是陆军121师师长郑文水。五十多岁,两鬓已见霜发。十五岁参加革命,在胶东半岛抗击日本侵略者。日本投降后,随军横渡渤海湾,进驻哈尔滨。解放战争从哈尔滨打到海南岛。身经百战但从未出国杀敌,告别祖国时的依恋实属情理之中。
作者: renjping    时间: 2007-3-28 09:18
标题: [原创]
下面引用由军人的女儿2007/03/28 02:25am 发表的内容:
今年80岁的老父亲是对越反击战时121师的师长郑文水。一个一身正气的老军人。现在正躺在病床上,跟病魔苦苦博斗。身边医护人员说,首长昏睡中说梦说,都是插红旗,占领阵地,胜利了什么的。远在大洋彼岸的我无能 ...
老英雄至此还不忘过去的事,真是英雄不减当年。祝愿老人康复!
作者: 粤中军    时间: 2007-3-28 0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lr    时间: 2007-3-28 12:00
标题: [原创]
41
作者: 后悔我没去上    时间: 2007-3-28 16: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3510652    时间: 2007-3-28 17:56
标题: [原创]
祝愿老人康复!

作者: 南疆叶儿    时间: 2007-3-29 00: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54254    时间: 2007-3-29 00:48
标题: [原创]
     你可以用google earth卫星地图软件10.1.0看你父亲当年作战过的山头.让他回忆当年的飒爽英姿
作者: 军人的女儿    时间: 2007-3-29 0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3-29 04:22
标题: [原创]
第41集团军驻守广西,原代号为53010部队,隶属广州军区,是1985年由陆军第41军改编的。辖121,123师和原第55军164师,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1994年组建驻香港部队时,“塔山英雄团”的一部编入驻港部队步兵旅。1998年后,步兵第164师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164旅,坦克旅改编为装甲旅,步兵第121师362团和步兵第123师368团分别改编为师装甲团。1998年夏的长江流域抗洪战斗中,集团军主力开赴湖北荆江和湖南洞庭湖,胜利完成了任务。“新时期战士的楷模”李向群烈士当时便是“塔山守备英雄团”中的一员。 再提供一点有关121师和362团七九年的参战资料: 41军121师承担着北集团的战役穿任务。为了打开突破口,该师以362团向莫隆展开进攻。负责夺取菲咬山垭口的是3营7连,战前曾专门选择类似地形进行了训练。战斗打响时,他们趁夜暗摸到敌阵前,突然发起攻击。冲在最前面的3排长姜利民,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2个敌堡,但越军还在扫射。他镇定地判断了一下,对副指导员李永成说:“这是掩蔽部里的敌人打的。”随后要了一具40火箭筒,悄悄运动过去,可掩蔽部口太低,火箭洞打不到。姜利民迅速返回,带了个喷火兵上去。只见喷火枪口冲出一条火龙,猛扑洞口,敌兵一声惨叫,机枪火力点成了哑巴。接着,姜利民又炸毁了1个暗堡。当他再次冲上去实施爆破时,却被一颗子弹击中,光荣牺牲!这位362团前政委的独生子,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但他那被鲜血染红的手臂,依然指向部队穿插的方向。“为姜排长报仇!”我7连官兵怒吼着冲向敌人,漫山遍野的敌堡一个接一个爆炸……4小时后,越军通农县独立营被我全歼。 此时,我121师主力已从突破口投入战斗,向敌纵深插去。横亘在我穿插部队面前的地段是崇山峻岭、怒涛滚滚,坡崖荆棘丛生。17日11时,我前卫363团1营1连进到班爱,遭遇敌1个连。我军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开火,将其击溃。随后,部队行至通农,被一道道峡谷挡住了去路。带领尖刀营的副师长李培江,曾是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战斗英雄,年逾57岁。他大手一挥:“我跟走!”带领年轻的指战员们,探谷攀崖,勇往直前。当晚22时,部队通过宗梅吊桥,发现前面公路边的山头有越军正在挖工事!李培江判断:敌并未发现我军,只要胆大心细,组织严密,就可以绕过敌人,避开不必要的战斗。于是,他亲自指挥7连3排卡住敌人的下山通道,全团官兵沿山腰小路,从越军鼻子底下悄无声息地插了过去。 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我121师主力向预定穿插地域疾进。越军无法与我军正面交锋,便以“避头打尾,避主力打后勤、避整体打零星”的游击战术,对我进行袭扰和阻滞。18日晚,我361团骡马和后勤梯队进至宗梅,因吊桥不便行动而受阻,与团指失去联系。带队的团副政委亲自前出勘察路线。这时,埋伏在四面险坡上的越军特工部队突然开火,361团副政委当场牺牲,部队被压制在谷底,情况十分危急!夜暗中,我炮连指导员徐家钦身而出,大喊道:“都向我靠拢!”19个单位的部队迅速被收拢起来,向敌实施反击;通信连副指导员张亦凡带领几名战士,跨马冲出火网,去向上级报告情况;炮兵股参谋和连长刘善华调集迫击炮组成环形阵地,向敌轰击;勤务排长林汉锦指挥步兵回击敌人;军马所医生林敬做好救护准备……20日清晨,我军共击退数3次进攻,以歼敌67名的战果结束了这次特殊的战斗。
陆军第121师穿插至扣屯地区转入防御后,敌不断以小分队和游动炮对我袭扰。为积极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稳定防御体系,师决定以361团2营、362团1营、363团1营,在友邻150师449团协同下,对纳隆之敌发起进攻,步兵361团2营担任从左翼进攻的任务,该营采取逐山攻击,各个歼敌的战法,经两天激战,在友邻协同下,炸毁纳隆桥,歼灭守敌1个加强连,毙敌133名,缴获82迫击炮1门、40火箭筒5具、各种枪60支(挺)、各种枪弹26346发、炮弹123发、文件12份。我伤52人,亡21人,完成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为师主力歼灭纳隆以北地区之敌创造了条件。 一、地形敌情 纳隆位于扣屯、班俊以南,距我扣屯防御前沿约8公里。该地区均为土山,山峦重重,山的上半部为芦草覆盖,下半部树林茂密,道路稀少,山谷葛藤缠绕。山间为沟林所隔,通行困难。高平至太原公路纵贯其中。气候多变,每天上午浓雾弥漫,能见度差。为便于作战,该地区被编为1-21号高地。战前未确切掌握纳隆地区敌之兵力部署。战后查明,敌183团于2月27日进至纳隆地区组织防御,并完成防御部署。纳隆桥以北地区配置有1个加强营,并得到纵深两个榴炮连的火力支援。纳隆桥北公路东侧为1个加强连。3月5日我宣布撤军后,敌活动加剧,气焰嚣张,叫嚣要紧紧咬住中国兵。班俊以南的纳隆、亭档、魁里、那嘎、316高地、班商等地有小股敌人活动。 二、上级意图及营的决心部署 师对纳隆以北地区的敌情分析了3种可能:一是可能有1个团,二是有1个加强营,三是少数残敌。以打第二种可能性为主做好打第一种的准备。为此,师决心集中3个加强步兵营、5个炮营的优势兵力、火力,在友邻150师449团的协同下,采取先围后打,逐山搜剿,各个歼灭的战法,全歼纳隆以北地区之敌。 步兵361团2营奉命加强团82无座力炮2个排,工兵、侦察各1个排,1营重机枪1个排,首先插到17号高地断敌退路,而后以部分兵力前出18号高地,掩护工兵炸毁纳隆桥,主力沿公路西侧由南向北卷击,在友邻的协同下,歼灭纳隆以北、小路以东之敌。 3月8日,2营受领任务后,决定成3个梯队,采取交替掩护,逐山搜剿的战法,沿公路东侧接敌,首先以部分兵力攻占7高地,控制要点,主力向17、18号高地进攻,断敌退路,掩护工兵炸毁纳隆桥,而后主力沿公路西侧由南向北攻击,在友邻协同下歼灭纳隆以北、小路以东之敌。 具体部署:步兵第6连为第一梯队,加强营属82无座力炮1排,重机枪2排,首先攻占6、7号高地,控制要点,保障营主力侧翼安全,而后转为营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4、5连战斗。步兵第5连为第二梯队,加强团82无座力炮2排,营属重机枪1排,在6连后跟进,待6连夺取14、15号高地后攻占13、14号高地,保障营主力向17、18号高地发展进攻,而后沿小路东侧与4连并肩由南向北攻击,配合友邻围歼小路以东之敌。步兵第4连加强1营重机枪1排、团82无座力炮1排为第三梯队。在6、5连后跟进,待5连攻占14、15号高地后,直插17、18号高地断敌退路,掩护工兵炸毁纳隆桥,而后以1个排的兵力协同友邻攻占纳隆村,主力沿小路由南线北攻击,配合友邻围歼小路以东之敌。团工兵排在4连后跟进,待该连占领18号高地后,炸毁纳隆桥。营火力队由重机枪3排、82无座力炮排组成,机枪连连长任队长,随营指行动,随时准备以火力支援第一梯队连战斗。营迫击炮随营火力队后跟进,随时火力支援第一梯队连战斗。师炮兵团第二营配置在扣屯,以火力支援该营战斗,并派前观随营指前进。营指在4连后跟进。团前指由团长率领随营指前进,加强该营指挥。右邻为步兵362团1营,沿8、9号高地向南搜剿,歼灭公路以西之敌;步兵363团1营沿小路向19、20号高地搜剿,配合主力全歼敌人;150师449团向505高地进攻,扼守要点抗敌反击,并掩护工兵炸毁纳隆桥。 三、战斗经过 1、搜索接敌,突破敌前沿阵地 3月9日6时30分,3营从扣屯出发,按4、5、6连的序列沿公路左侧搜索前进。进至魁嘎东南侧无名高地后,6连接替4连前卫搜索任务。因雾大不便观察,营指示6连坚强前方、侧方警戒,严密搜索,部队做好战斗准备。9时40分,6连尖兵排进至3号高地北侧时,发现公路埋有反坦克地雷,但未发现敌人,连长立即命令全连做好战斗准备。当前卫连进至3号高地南侧时,发现4、5号高地有敌在烧火做饭,尖兵排就地展开,向敌开火。此时,跟随6连前进的通信班长立即返回营指报告。营长、教导员随即进至尖兵排观察敌情,发现4、5号高地的敌人已进入阵地向我射击,10号高地之敌在阵地上游动。营长立即组织部队进攻:6连迅速向敌发起冲击;4连进至3号高地西北侧待命;5连占领1、2号高地,保障营的侧后安全;82迫击炮在3号阵地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压制4、6号高地的敌火力;炮兵前观呼唤炮兵向10、11号高地实施火力急袭。 6连连长受领任务后,令1、3排分别向4、5号高地发展进攻,两挺重机枪、两门82无座力炮在3号高地南侧占领阵地,以火力掩护1、3排冲击,3排向敌冲击中,遭4、5、7号高地敌火力夹击。全排被压在公路水沟,排长负伤,8、9班机枪手牺牲,冲击受阻。1排在接敌中,遭到10、11号高地火力侧射,前进困难。随后,部队组织3次冲击,但因谷深林密,地形对我非常不利,未能奏效。指导员等20余人伤亡。敌为阻我后续梯队前进,以迫击炮向1、2号高地射击,4、5连有少数伤亡。此时,右邻362团1营正沿8、9号高地搜索前进。363团1营经魁里南侧继续前进。为加快进攻速度,师前指令2营迅速夺取4、5、6号高地,尔后向7号高地发展进攻。 该营分析了6连进攻受挫的原因:一是地形对我不利;二是1、3排攻击未能协调一致;三是兵力分散,没有形成拳头。根据当面敌情,营判断4、5、6、7号高地可能有敌1个连的兵力,连指可能在7号高地。该敌企图卡住公路阻我向纳隆方向进攻。 为夺取4、5、6号高地,营决心调整部署,增强突击力量,迅速攻占4、5、6号高地,而后向7号高地进攻。具体部署:4连3排沿公路左侧山背加入战斗,协同6连迅速攻占4号高地,而后向6号高地发展进攻,连主力在3号高地待机;6连预备队2排从1排方向加入战斗,向4号高地西侧迂回攻击,得手后向6号高地发展进攻,3排继续向5号高地攻击;5连继续在1、2号高地继续保障侧后安全;营迫击炮、火力队继续以火力压制4、5、6号高地之敌,支援6连和4连3排战斗。呼唤炮火压制10、11号高地之敌。 12时20分,6连和4连3排按预定部署向敌发起冲击,敌以高、重机枪、枪榴弹、60炮对我猛烈射击。1、2排在3号高地西南侧受敌火力压制,前进受阻。3排向5号高地冲击时,排长负伤,重机枪1班全部伤亡,进展迟缓。4连3排在向4号高地攻击中也遭敌火力猛烈射击,亡2人,伤3人。为迅速攻占敌前沿,夺取4、5、6号高地,营在3号高地南侧组织4挺重机枪、两门82无座力炮压制敌火力点,令迫击炮压制6号高地之敌,炮兵前观呼唤火力对7号高地西侧实施射击。6连和4连3排在火力支援下向4、5号高地攻击。 4连3排在6连1、2排协同下,经30分钟战斗,攻占了4号高地,歼敌8名。同时6连3排在连长带领下攻占5号高地,随即以火力压制6号高地之敌。4连3排在攻占4号高地后,由东向西继续向6号高地进攻,6连1排正面牵制,2排向西侧攻击。4连3排发起攻击时,遭敌半山腰高射机枪猛烈射击,9班当即伤1人,亡1人,攻击受阻。排长令40火箭筒射击,首发命中,将敌高射机枪击毁,全排乘机发起冲击,于13时26分攻占6号高地,毙敌12名,我亡3人,伤4人。 至此,4、5、6号高地均被我军占领。与此同时,友邻362团1营已攻占10号高地,正向11号高地攻击前进。363团1营已夺取20号高地,正向11号高地攻击前进。13时30分,团指令2营继续向7号高地发展进攻。 2、攻占敌前沿要点 营指任为,我已突破敌前沿阵地,但未占领敌前沿要点(7号高地)。为迅速歼灭该敌,不使敌人有喘息的机会,营决定依托既得阵地乘胜攻击,沿5号高地向7号高地发展进攻,坚决夺取敌前沿支撑点。具体部署:4连1、2排从5号高地投入战斗,向7号高地攻击。3排为连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1、2排战斗;5连为营预备队,随4连后跟进,准备在7号高地投入战斗;6连坚守已得战地,肃清残敌;迫击炮、火力队在4号高地占领发射阵地,支援4连战斗。 13时30分,师榴炮2营对7号高地实施火力袭击,13时35分,4连主力利用炮火袭击效果向7号高地发起冲击。当进到5号高地和7号高地之间鞍部时,发现敌散兵向7号高地龟缩,7号高地之敌以猛烈火力向我射击,1排前进受阻。该连将情况向营报告,营令暂时停止攻击,呼唤炮火再次袭击,3分钟后,4连在炮火掩护下再次发起冲击,1排长组织4挺轻机枪掩护,全排成两个梯队展开,2、3班在前,1班在后交替掩护攻击。此时4连连长看到1排正面无法展开过多兵力,即令2排向敌侧后迂回,对敌形成保围。2排受领任务后,沿右侧山背攻击前进。与1排对敌形成合围后,在连统一指挥下,对7号高地发起攻击,由于7号高地正面坡陡,加之敌火力严密封锁,1排无法前进。2排遭到14号高地之敌火力侧射,前进困难。此时,营长询问4连是否暂停攻击,稍向后撤,再次请求上级火力支援。4连连长、政指考虑到部队已暴露在敌火力下,如后撤,易遭敌火力杀伤,影响部队情绪,又发现敌人混乱,决心不停顿地攻击迅速夺取7号高地。经报营同意后,连长令1、2排迅速发起攻击,并组织两挺重机枪、两门82无座力炮、8挺轻金枪(内有缴获2挺)进行掩护。1、2排以班组交替掩护向敌冲击,经5分钟战斗,消灭敌正面3个火力点,但敌仍负隅顽抗,又以猛烈火力对我拦阻,1排攻击受挫,此时3班长封加乃跃起用冲锋枪将敌火力引开中弹牺牲。1、2排趁敌火力减弱迅速发起冲击,于15时30分攻占7号高地,歼敌连部及1个排,毙敌42名,我亡5人,伤7人。此时营令4连肃清残敌,巩固阵地,营指转移到7号高地。5连、炮连正向7号高地运动。友邻362团1营、363团1营已攻占11号高地,准备向12、13号高地攻击。团令该营继续向14号高地发展进攻。 3、攻占敌核心阵地 营指到7号高地后,发现7号高地南侧沟深坡陡,树木茂密,对部队机动不便。营决定改变接敌路线,令5连返回公路,沿公路两侧向14号高地发起进攻。具体部署:5连2、3排向14号高地正面攻击,1排为连预备队;6连随时准备支援5连战斗;4连在7号高地肃清残敌,巩固阵地,保障营的侧后安全;炮连在7号高地南侧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5连战斗。并呼唤上级炮火对13号高地东北侧山脚、14号高地实施火力袭击。 17时15分,友邻363团1营攻占13号高地顶端。上级炮火对13号高地东北侧山脚、14号高地实施火力袭击,5连利用炮火袭击效果向14号高地发展进攻,经15分钟战斗,攻占13号高地东北侧山腰。这时,14号高地之敌以重机枪、枪榴弹向2排猛烈射击,505高地东北侧无名高地敌火力封锁岔路口,2排进攻受挫。5连连长迅速命令3排向14号高地接近。3排长受领任务后,为争取时间,缩短运动路线,率领全排从5米高的陡坡跳下公路,迅速向14号高地发起攻击,经15分钟战斗,占领了14号高地两侧突出部。 在连统一指挥下,1、2排向敌发起攻击,敌拼命以火力阻击,副连长、3排长负伤仍率部向主峰冲击,在友邻协同下,于18时40分占领14号高地,歼敌34名,我伤6人,亡1人。 18时50分,师令该营就地转入防御,做好第二天搜剿准备。 4、搜剿残敌,掩护炸桥 3月10日8时,该营继续向16、17、18号高地发展进攻,搜剿残敌,掩护工兵炸毁纳隆桥。因雾大观察困难,10时许才展开搜剿,14时30分搜剿残敌结束。16时30分,5连向16、18号高地进攻,掩护工兵炸桥破路。18时20分,工兵在步兵和炮兵火力支援下强行炸毁纳隆桥。18时30分,2营奉命撤出纳隆地区返回扣屯。
我军同样有高级军官伤亡。比较集中的是41军121师,在班庄、扣屯穿插战斗中该师牺牲十分惨烈。 2月16日20时30分362团突破边防,361团后勤第二梯队于18日18时在宗梅过吊桥遭越军1个特工连和附近村庄民兵袭击,带队团副政委牺牲。 当夜121师预备指挥所率362团3营和师后勤梯队、362团后勤梯队在魁剥遭到敌袭击,携带物资大部散失。两次受袭,导致全师断粮4天。 2月20日下午361团1营在扁亚遭敌阻击,营长、教导员牺牲。 2月21日9时361团指在栋替东北侧沿河岸,遭对岸火力袭击,团长牺牲,副师长负伤。 同一天在那排,361团3营营长牺牲。 22日362团2营在向纳隆前进途中在扣屯遭袭击,副团长牺牲,2营营长重伤,全营被打散。 24日363团接粮队在吞片遭伏击伤亡惨重。
祝福您的父亲,早日康复!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3-29 04:42
标题: [原创]
     也许我告别 将不再回来 你是否理解  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 将不再起来 你是否还要 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的共和国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的眼睛 再不能睁开 你是否理解 我沉默的情怀 也许我长眠 再不能醒来 你是否相信 我化作了山脉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土壤上有我们付出的爱
     这是一首悲壮的歌,这是数十万中华儿女血染的风采!1979――1986,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可谓莺歌燕舞,歌舞升平,在中越1300公里边境丛林里却有数十万解放军将士坚持了八年战争,他们用鲜血书写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本文将讲述其冰山一角。
告别祖国的时刻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拂晓,在一座界碑旁立着一老一少两个高大的军人,老的抚摸着界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的大字说:“小何,摸摸咱们的祖国吧!也许今后摸不到了。我们师是打穿插的,不分前方后方,咱们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首长,只要有我在你就不会牺牲。”小何噙着泪花说。
     首长是陆军121师师长郑文水。五十多岁,两鬓已见霜发。十五岁参加革命,在胶东半岛抗击日本侵略者。日本投降后,随军横渡渤海湾,进驻哈尔滨。解放战争从哈尔滨打到海南岛。身经百战但从未出国杀敌,告别祖国时的依恋实属情理之中。
     小何是师长警卫员。十八岁,身材魁梧,被司令部官兵称为美男子。一九七八年二月, 不顾父母极力阻拦,主动放弃接班顶职,毅然投笔从戎。入伍那天,新兵从县城步行到市火车站,母亲眼泪汪汪跟随队伍久久不肯回头,在接兵连长再三劝说下才免强停步。小何走在队列中不敢回头看母亲,怕落泪出丑,可走到一个拐弯处,他不由地回头望,母亲还站在山岗上,双手搭起遮阳伞······伫立在界碑旁,他不敢想能否再见母亲,因为他的生命已不属于母亲,属于祖国,属于首长。
人体盾牌
     121师担负全军最艰巨的穿插任务,从广西那坡县埝井地区出发,经越南的通农县直插高坪市以南扣屯地域,切断南逃之敌。撤军时负责阻击北追之敌,掩护主力归国。他们打响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枪,又要在敌方留下最后一个脚印。
     沿途频频遇到?翼敌人的阻击,但时间紧迫,不能恋战,只好冒着枪林弹雨前进。小何练就的擒拿格斗和枪法此时派不上用场,保卫师长的唯一办法是用身躯挡子弹。每当枪声响起,他的第一个动作肯定是将师长按在地上,然后压在师长身上。师长把飞来的子弹当成天空飘下的冰雹,无所畏惧,对小何显得很笨拙的办法有点反感,要小何别大惊小怪,说是子弹也有眼睛的,不会伤他的,要伤他他就不会有今天了。对此小何很矛盾,师长的话按理不敢不听,保卫师长的神圣职责又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实在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敌人的枪声又起,小何还是重复刚才的动作,师长发火了,命令小何不要再这么做。小何虽然幼稚但很聪明,他当然不敢发火,而是“死皮赖脸”地说;“报告首长,是人民要我保护好您的生命安全,您是师长,比人民小,我不能接受您的命令,只能接受人民的命令。”一番话弄得师长哭笑不得,旁边的保卫科长却竖起了大拇指。
丛林遭遇战
     晚上八点多钟,部队行进在茂密的丛林里,伸手不见五指,张口难见牙齿。先头部队遭遇敌人阻击,师司令部被迫在半山腰一小平台上暂留,可刚坐下来,一颗手榴弹就落在师长和小何身边,小何抱住师长就往下滚,听到的是枪声与手榴弹暴炸声还有喊叫声响成一团。他们滚到一棵横卧的大枯树下面,从不远处听到“勒声威!宗吨宽宏杜病!”(站住!缴枪不杀!)的越语声。师长从小何身上抽出一颗手榴弹,边拧盖子边轻声说:“小何,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咱们决不做俘虏!”小何沉默片刻说:“首长,千万别动!”说完只见他一跃而起,向敌人发出声音的方向冲去,边扫射边喊:“XXXX的,来吧!”在混战中他见到了参谋长和作战科长,参谋长责怪他不该离开师长,后得知他是为了引开敌人,保护师长,又宣布给他记二等功。他们很快就在原处找到师长,并立即收拢部队,恢复指挥系统。敌人很快就逃得不知去向,天亮打扫战场时,发现十二俱敌人尸体。我方也有伤亡,小何的连长就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牺牲得非常壮烈!就在小何抱住师长往下滚的瞬间,连长扑住了手榴弹,用身躯保住了数十人的生命,谱写出一曲舍己救人的壮歌,后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模范”。
压缩饼干
     121师计划三天到达指定地点,每人身上只有三天的干粮。不分昼夜爬山涉水,体力严重透支,大部分人不到两天就吃完了干粮。沿途山高路险,敌人顽强抵抗,部队第五天才到达目的地。部队纪律严明,不敢动老百姓的东西,只好刨八蕉芯挖木茹根充饥。
     小何身高1.78米,身强力壮。出发时多装了一些压缩饼干。为了保证师长不挨饿,他尽量计划着吃。第三天傍晚在一个山凹里宿营时,还剩下五包。小何递包压缩饼干给师长,师长拿在手里端详了好久才打开,抽出其中的一块递给小何,自己拿一块,剩下的两块要小何送给伤员。小何很得意地告诉师长还有四包,想讨点好。没想到师长狠狠地瞪他一眼说:“你这孩子,太不像话了!伤员在挨饿,你却把干粮藏起来,赶快全部给伤员送去。”偷鸡不成失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小何想得表扬却挨了批评,心里难受又矛盾。其实他很同情受伤挨饿的战友,可饿坏了师长是他严重失职,他矛盾极了,最后采取了折中,送了两包给伤员,剩下的两包悄悄交给保卫科长保管,不敢再放自己身上,因为师长发现不得了,挨骂是小事,师长断粮影响作战指挥是天大的事。
     师长在帐篷里开会,小何拿着饼干像猫咪吃鱼,一次只沾一点点,因为它太珍贵了,几乎跟生命一样的珍贵。师工兵连有个同乡战友在挖掩体,有气无力挖一锹,又看小何一眼,像饥饿的孩子看着别人吃山珍海味。小何再也吃不下去了,但又不能多给他,只好掰一半给他,自己就吃半块。那位战友没有推辞,接过去两口就吃完了。现在他们在同一单位,提起那半块饼干那位战友就掉眼泪。
大衣和稀饭
     第五天上午,部队穿过一片没有路的原始森林。山口外是一片开阔地,开阔地中部立起一座乱石山,山里有数挺轻、重机枪封锁了部队前进的道路,部队被迫停下来研究对策。这时传来通信营战马陷在原始森林的消息,小何心急如焚,因为师长的大衣和毛毯都在马背上。越北的初春照样寒,晚上睡在湿漉漉的地上,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觉得冷,五十多岁的师长就更冷了,如果下雨就是雪上加霜。小何没有多想就悄悄折回去取大衣和毛毯。大概走了一公里,他来到一座悬崖绝壁顶部,十几匹战马在下面伤心地嘶叫。他埋头看了看崖面,就抓着藤蔓柴蔸下到战马身边。全部战马都抬头望着他,大大的眼睛闪烁着泪光。小何急忙取下大衣和毛毯捆在背上,抚摸着马鬃说:“兄弟!对不起!我救不了你们,自谋生路去吧。”马通人性,几乎是同声哀鸣。正当准备攀崖时,小何听到悲怆的“救命——————”声,他端起冲锋枪顺着声音方向摸过去,在一截大枯树旁斜靠着一个人,是骑马通信兵。通信兵一双大腿炸得稀烂无法站立,小何拼命扶起他,挟着他走到悬崖脚下。望着悬崖他们心都凉了!小何无法背通信兵攀上悬崖。通信兵掏出一个饭盒递给小何说:“兄弟!天要绝我人无奈!这是一盒稀饭,你带上用得着。”话未说完就抱紧小何痛哭,他们哭成一堆。哭过后通信兵就躺在地上说:“兄弟!给我一枪,反正是死,迟死不如早死!”“不!”小何抓着通信兵肩膀说:“要死咱们一起死!我绝不丢下你!”小何知道师指挥所的方位,便强行搀着通信兵顺着悬崖底部爬行,他想最多绕道一公里,爬出森林就是胜利。艰难地爬行一段,再顺着山沟走方位就不对了,小何抬头望望,上面是荆棘丛生的斜坡,便决定爬坡。小何要通信兵抱紧他腰,搭着通信兵往山梁上挪。可才爬到半坡,不知什么地方飞来一梭子弹,通信兵尖叫一声就松开了小何。小何乱扫了一个弹匣后,就抱起通信兵放到腿上,通信兵背部有两个枪眼,胸部已血肉模糊,什么话也没留下就断了气。小何望着通信兵欲哭无泪,心里除了仇恨还是仇恨!
     这时,小何的排长领着三个战友找他来了。排长脸色铁青,劈头盖脑就教训小何一顿,骂他不该单独行动,玩个人英雄主义。见他满身是血,身边躺着个战友,排长马上又软下来,问清情况后排长也落泪了。小何要求把遗体埋起来,排长说来不及了,部队马上就要强行越过封锁线。他们只好用那床带血的毛毯将遗体盖好就匆匆地走了。通信兵――共和国的无名英雄,就这么暴尸异国荒野了!朋友,请别忘记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的鲜血!
     赶到师指挥所,师长扬起手想给小何一巴掌,但停在半空中。好久他才说;“孩子呀!难道你一条命只值一件大衣吗?”后来师长没用这件大衣,把它盖在一个浑身发抖的伤员身上,稀饭也给伤员喝了。和平时代人们可能难以理解师长和小何的举动,但战争环境下,我们的官兵心中已没有自己,只有杀敌和责任。我们的军队为何能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除了人民的支持就是自身的无私和勇敢。
强突封锁线
     师主力部队正在前方高坪至太原公路沿线与南逃之敌激战,为抢时间,师指挥所决定用火力掩护强行越过封锁线。封锁线的距离约300米,下一个坡,越过只能走一人的百米田堪,再上一个坡就是一幢民房的后墙,要冲到民房后墙才算脱险。田是浸冬田,有尺把深的水。先行强突的已有十几个战士倒在水田里,整个水田被染红了。师长悄悄对小何说:“小何,假如我倒下你活着,回去告诉阿姨(师长爱人),我死而无憾!要她节哀顺变。”小何噙着泪花说:“首长,假如你牺牲我就自杀!我无脸再活。”“傻话!”师长说:“你这么年轻,未来的路很长,怎么能这么讲呢?”
     小何心里忐忑不安,前几天遇险还可用人体盾牌,现在连人体盾牌也用不上了(水田堪只能走一个人),就只能靠上帝了。他挡着师长下了坡,师长越田堪时,他突然停了下来,用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想吸引敌人火力。师长冲到民房后面回头望小何,小何正在在水田里爬行。排长回头来救,小何连连摇手请排长别过来,示意自己能行,原来他只是小腿肚被子弹划破一条口子。
     部队占领高坪线路打通,师长要小何回国治伤,小何生死不肯,他跟师长在边境线上奔波半年多了,建立了深厚感情,也摸透了师长的生活习惯,他担心别人照顾不好师长。后在排长的请求下师长免强同意小何留下,小何拖着一条伤腿在战场上坚持了二十三天。
战争中的人性
     师司令部刚到达指定地点,小何到一个山沟里打水,无意中听到孩子的哭声。他顺着哭声走过去,在一个古树根天然搭成的小洞口有个三岁左右的男孩,满脸都是泪,两条黄鼻涕流进嘴里。孩子坐在一条军用毛毯上,身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好心的中国军人,我曾在你们桂林陆军学校受过训,我很热爱中国!但我们现在各为其主,请看在孩子无罪别伤害他,把他送给当地老百姓,佛祖会保佑你平安!······”省略号是越语,后听翻译说是联系地址。
     见到小何,孩子停止了哭泣,但目光充满恐惧。小何将孩子抱到水沟边,给他洗干净脸,并带回司令部(一个山谷)。官兵们见到孩子都很亲热,一个个抢着抱。师长也很爱孩子,抱起亲了又亲,又要小何给孩子吃东西。小何说没东西了,师长就打开小何背上的背包,掏出唯一的一盒炼乳,并亲自喂给孩子吃。当时高坪还未占领,后勤补给线未通,官兵靠野菜和木薯根充饥。这盒炼乳是下面一个团长送给师长的战利品,师长却把它喂给敌人的孩子吃了。小何有点想不通,嘟起嘴巴说:“他可是敌人的孩子。”“敌人的孩子怎么了?”师长抬起头瞪小何一眼说:“他爸爸是我们的敌人,他不是,爱屋可以及乌,恨屋不能及乌嘛。”
善意的谎言
     十八日下午,部队爬上一坐很高很高的山,师长命令在山顶休息一小时。小何与政委警卫员小卢一起去找水。在一颗大树蔸下面,他们发现一口很浅的小水凼。为了不搅浑水,小何摘下一片大树叶,用树叶将水撮进水壶里。装满水直起腰,无意中发现树蔸上方躺着一个人。他们不知他是死是活,便走过去查看。天啦!死者是小何的同乡战友,叫温喜平,胸部中弹早就断气了,旁边还躺着两个越南军人的尸体,估计是在搏斗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小何的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心中充满复仇的烈火!小何不忍心让战友暴尸荒野,便请小卢帮忙,将遗体抬到一个天然的土坑里,,然后用身上的小铁锹铲土把遗体草草埋葬了。温喜平就这么长眠在异国他乡的荒野里,人死到底有没有灵魂?如果有温喜平的灵魂能找到回家的路吗?小何心里这么问自己。
     战争结束后,温喜平父母来部队,小何去招待所看他们。温母枯瘦如柴,泪水却十分充足,见到小何泪如雨下。温父噙着泪花说:“部队首长告诉我们,我喜平是失踪,有可能还活着。小何,请你告诉我们,我喜平到底还有没有活着的可能?你与我喜平是亲密战友,请你说真话。”从他们老泪纵横的目光里,小何似乎看到他们对儿子还存有一线生的希望,他们肯定想小何给出个好消息。小何不知如何是好,说真话无疑是斩断老人最后的希望,留给他们无尽的悲伤。说假话又对不起老人。思来想去,他不忍心破灭老人不可能实现的希望,于是就扪心说假话,他告诉老人,失踪是暂时没找到,兴许是受伤被俘了,交换俘虏时可能会回来。温母就说:“只要我崽能回来,哪怕是瞎眼,断手断脚我也有个想头,我情甘心原照顾他一世。”听了温母的话,小何恨不能地板裂条缝,让他钻进去。他说不清自己做了些什么,为了抚慰老人却不得不欺骗老人。
那隆歼灭战
     121师是中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最艰苦、最顽强、最惨烈的部队之一。刚穿插到高坪以南的扣屯地域,立足未稳,食品断绝,官兵疲惫不堪,却遭遇敌“316A”王牌师的南逃主力,一场惨烈的遭遇战在高坪至太原的沿线公路两侧展开,全师官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与以逸待劳的强敌殊死搏斗,重创敌“316A”王牌师。小平同志在看急送录像资料时,见到121师作战的惨烈不禁落下了眼泪,并立即发报以示嘉奖和慰问!
     三月五日,中央军委宣布撤军,121师肩负掩护主力撤退的重任。见我军开始撤退,敌人纠集河内、太原部队向121师疯狂反扑。师长在指挥部队顽强抵抗的同时,悄悄地盘算着撤退的最佳方案。他多次亲临最突出的那隆防御阵地,察看地型,分析敌情。三月十四日早晨,师长命令处在防-御最前沿的361团一营匆忙撤退,命令纵深部队做出撤退的假像,同时做好战斗准备。敌人见我主动放弃前沿阵地,误以为我方全线撤退,遂命令其先头一个团全力追击。这时361团一营突然调转枪口,两侧埋伏部队一起开火,敌人被包了饺子,此役歼敌五百余人。在敌人吃了亏还未想清楚时,师长于三月十五日清晨命令部队全速撤退至高坪以北的边境线,顺利地躲过了敌人的追击。那隆歼灭战成为我军撤离作战地域,躲避敌人追击的样板战役.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3-29 04:43
标题: [原创]
上文原题为《越战中的121师》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