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转帖]三 转 弯 [打印本页]

作者: ziyong    时间: 2004-9-17 16:14
标题: [转帖]三 转 弯
因为是转载自首都女检察官协会,特注明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宣传处 王飞原创
1986年,我参加老山前线对越防御作战。一次与战友们在“三转弯”的“遭遇”,竟成了终生难忘之事。不仅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成了支配我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
  “三转弯”地处云南麻粟坡边境。因似三个“V”字相连呈“蛇形”般坡道而得名。它上通边城麻粟坡县,下通我军前沿各个阵地。它是我军保障前线给养供给、弹药输送的交通要道,也是暴露在敌军直瞄火炮下的“裸露地带”,战友们称它为“生死线”。因为太危险,工兵老大哥在敌军俯视“三转弯”的迎面,树起了高约二米的伪装网,迷惑敌方,防止意外。尽管如此,“三转弯”还是出过不少伤亡事故。
  那天,政治处王主任让我、侯干事及小周到一线送报纸。“三转弯”是必经之地。安全起见,出发前,我们商量过“通关”方案。当时虽然胸有成竹,但一到现场心里还是有点发毛。
  车过第一弯。侯干事命令我和小周抓紧车箱。他指挥驾驶员跑一、二十米停一下,然后接着再跑。如此反复。结果,前行不到100米,敌军的两发炮弹都落到第一次停车的地方。炮弹爆炸的碎片和溅起的石块扬得老高,砸在路边的树林里“哗”、“哗”作响。因为年幼,我笑问侯干事:“敌军咋这么笨,咱的车停那儿他们都打不着……”侯干事瞥了我一眼,“这不叫笨,这叫机智灵活。你想,咱停下的时候,给了敌人瞄准的机会,它发射炮弹的时候,我们又快速前行……”后来战地小报记录了战友们通过“三转弯”的总结:他打咱跑,气死老鸟;他瞄咱停,步步为营……
  我为战友们的机智、灵活和非凡的预测能力所感慨。
  车行第二弯,进入“生死段”。不知是大自然的恩赐,还是筑路工兵有意设计。这一段路恰好修在一小山梁后,算是天然屏障吧。尽管这样,敌军的“隔山炮”还是掉过好几次。我们把车停好,准备喘口气,伺机突发。谁知,刚一下车,我们就被一帮穿着花花绿绿的男女青年所“围攻”。仔细问,才知他们是准备到一线慰问官兵的宝鸡大学学生。已从早10点等到下午4时,他们“隐蔽”近6小时……那个年代,那种环境,那种见到第二故乡亲人的激动,使我们三个军人顿时热血沸腾:一定要把他们救出去。
  激动过后是冷静。我和侯干事组织大学生们疏散。这时,小周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思忖着,突然在我左侧的不远处,发生了一声巨响。浓烈的硝酸氨味呛得让人窒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溅起的飞石、泥土,让在场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侯干事急忙清点人数,结果少了小周。当时,我急得想哭。“小周——”、“小周——”,我大声地喊着。大约二十秒钟后,我看见一个黑影从浓烟中爬过来。他身上压着至少20公分的尘土,脸熏得乌黑,声音吵哑地对我说,“老王,我在这,我还活着……”他是小周,是我生死与共的战友。看到他那个样子,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后来,我问他到哪里去了,他说,去观察敌情,也许暴露的时间过长让敌人盯上了,一发炮弹落在他隐蔽的另一个侧不到4米处……
  我的战友,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还这么乐观、这么从容、这么自信……
  过第三个转弯时,大家都豁出去了。我们组织大学生上了军车,然后让司机加足油门,准备冲过最后的80米。“三转弯”过后是一个连绵起伏的小山梁,那里驻扎着我团二连,也是我们送报的第一站。只要安全到达那儿,任务起码完成一半。一切准备就绪。侯干事一声命令,“出发”,司机加足油门,军车象咆哮的猛虎“噌”地飞出,轮胎下冒出一股青烟。70米、60米、50米,眼看就到了安全地带。突然,汽车一下子滑到路边的阴沟里。任凭司机怎么挂档、加油,汽车的后轮就是飞转不前。我不知是司机紧张,还是道路确实泥泞的缘故。急中生智。我跳下车。顺手从路边拣起了几块大片石,垫到车轮下。然后车前车后跑,并大声地喊,“后倒”、“前冲”……这时,我有意地瞥了一下车上的大学生,发现他们的脸早就吓得变形了。军车在后倒和猛冲几次后,奇迹般脱了险。我怕出现意外,招呼他们先走。这时,我隐约听到远处有声闷响。不好,我撒腿就跑。当跑到40米左右时,一发炮弹落到刚才“出事”的地方。我暗自庆幸,好悬呀!发慌的胸口顿时“咚”、“咚”地剧烈跳着……
  告别“三转弯”已近20年了,中越两国也恢复了外交关系。我和战友有的转到地方,有的调了别的部队,那辆运送我们的军车在拍摄完《凯旋在子夜》后,被敌军一发炮弹命中心脏——“光荣”了。但是“三转弯”的经历却让我刻骨铭心,它给我思想上的启迪和对人生的态度永远无法磨灭。
  后来,我从战士成长为一名干部,从边疆哨卡回到了内地,从基层连队调到了机关,又从军队转业到地方检察机关。期间,我带领战士参加过无数次的实战演习,深入地表60米以下帮助百姓开挖过长达一年的地下隧道,又经历过调动、改行和到地方从事检察工作的磨砺。每到一处,当工作比较顺利的时候,我都用“三转弯”的经历勉励自己:今天的环境来自不易,那是无数先烈和仁人之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加倍珍惜。当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我都用“三转弯”的经历检验自己:那么艰苦的日子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与牺牲的战友比、与伤残的战友比,作为活着的和身体健全的自己,应该感到幸福、满足才是。当遇到烦恼和不快的时候,我都用“三转弯”的经历释放自己:凡事多与领导、同事沟通、商议,不要把不快埋在心里,只有经常释放自己,才能永久容纳他人;只有经常检讨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理解、信任。当遇到不良倾向和现象时,我都用“三转弯”的经历提醒自己:是不是随着岁月的流失,你变得麻木了,变得庸俗了,变得不可救药了,然后用良知和党性,努力地擦去那一片片被染了的污迹……

文字
作者: camp123    时间: 2004-9-18 01:21
标题: [转帖]三 转 弯
    为了祖国的尊严,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经历过战火考验的都是英雄.
   
作者: 小仨    时间: 2004-9-18 04:34
标题: [转帖]三 转 弯
86年的时候越军炮兵还这么销帐啊,我们的炮兵去哪里了啊,怎么不压制他们啊
作者: 老山之眸    时间: 2004-9-19 08:23
标题: [转帖]三 转 弯
我来发一张我拍摄的三转湾的照片

2357928720BFBDB1_1095553387.jpg

56.55 KB, 下载次数: 13


作者: 巴图鲁    时间: 2004-9-30 08:52
标题: [转帖]三 转 弯
在记录片《中越战争》中就有文中提到的“在敌军俯视“三转弯”的迎面,树起了高约二米的伪装网……”,而且很多炮阵地,就在公路边上。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