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0-23 23:26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是HoneyOne校正前后的阻抗曲线比较。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0-23 23:29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绿色的是校正前的曲线,紫色的是校正后的曲线,下面的粉色线是阻抗角曲线。
作者: Ajconnie    时间: 2003-10-23 23:3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给个分频器的图来看看?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0-24 09:1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看看吧。
作者: AAA    时间: 2003-10-29 23:23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大黄蜂2003/10/24 09:17am 发表的内容:
看看吧。
蜂兄可畏不惜工本啊。3个大电感再加上那么多R C ,分频器做好后有多大一个呢?
阻抗曲线做得相当不错啊,佩服。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0-30 08:4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要达到某些目的有时候就得要不惜工本。的没有那么多的怎么能够使阻抗曲线变得如此平?而这样的负载特性对放大器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也正是如此不惜工本的原因所在呀。
作者: wwwen    时间: 2003-11-14 11:56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大黄蜂,请问有没有使用LMS的说明书?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14 21:40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有原版的,可没办法放在网上。
作者: wwwen    时间: 2003-11-15 01:26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报个邮箱,如方便和同意就发给我wwwen88@21cn.com
作者: wwwen    时间: 2003-11-22 16:42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谢谢大黄蜂兄,你发的是功放说明,这个LMS是否还要买什么卡才能用
作者: 大牛    时间: 2003-11-22 21:3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wwwen2003/11/22 04:42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大黄蜂兄,你发的是功放说明,这个LMS是否还要买什么卡才能用
LMS 就软件不行的,还需要一个专用的ISA总线的测试卡。LMS 老贵的;还有,不知道它这个专用卡是否也已升级,否则,现在的新电脑都不能用。汉化版的软件也是有的。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3 01:16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LMS是需要卡才能用的,你没有这卡怎么用?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3 09:22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好看是好看,但不知单元的灵敏度有多大的影响?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3 09:42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石牌在 2003/11/23 10:03am 编辑]

这是试验玩玩的吧, 花这么多工本拉直阻抗, 实际意义不大, 可以看看带式高音,它的阻抗是平直的。
另外,你的honeyone是什么单元啊?? 阻抗曲线如此恐怖! 把他丢到垃圾桶吧,哈哈。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3 22:5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石牌兄:你有没有试过把他拉直过?你如何知道意义不大?你说的带式是HIVI的R系列吧?你知道这种单元有没有缺陷?有的话缺陷又在什么地方?这样的阻抗曲线就“如此恐怖”?那你见过什么更好的阻抗曲线?象您这样的高手似乎是不该来这种地方的,太低档,太有辱您的身份啦,是不是? 有机会跟您讨教几招如何?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4 09:2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呵,大黄蜂火气好大。 查了百度,原来是蜜蜂一号音箱啊,你的网站怎么撤了?我只能在快照上看到一些。
我不是恶意砸板砖的,呵呵。我不过是初学者,来这里就是想多交流提高,不说出来怎么交流啊。我手头上的单元2百来块,最低阻抗7。5,到2。5kHz时也才8。5欧, 所以才开个玩笑~~。 你这个图是音箱的合成总阻抗吧? 阻抗的影响基本反应在频响曲线上了,阻抗的波动对抵挡功放影响可能很大,但对较好的功放没问题,当然深究下去,也可能有些名堂,但我找不到有这方面的报导。或许你很有心得,不妨谈谈。
现在做商业箱难多了,厂多,技术含量不高,材料供应透明化! 软件透明化,原理透明化, diy很容易, 呵呵,就快变成电脑那样的市场了,一般人都买散件自己组装, 品牌只做单位和部分家庭。可是音响市场只有其n分之一大。
lms你好象介绍过是无意中得来的,虽然不错,但按派克邱评论LMS: (http://www.linears.com) 不推鉴. 又贵,老旧又不好. FFT测量无法做.所以大家无须羡慕,专业的买MLSSA,业余的精研speakerworkshop吧。模拟还是用lspcad好。我还见过有人买clio的兼做diy的测量服务,一个单元20元。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4 12:39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又再翻了一下honeyone的说明,你说受成品箱低价定位的限制,所以单元难找。鱼与熊掌,无怪乎你选的低音单元阻抗波动很大。你说明上写的分频点是4k,但看此图似乎倒像在1.5k。你可以解说一下吗?
还有你提到此箱的缺点,是灵敏度低只有86db,看来我看对了,分频器过复杂肯定会大大降低灵敏度。而便宜的喇叭单元承受功率又低,配大点的功放喇叭就会触底拍盆,怎么办?
从电路图看是一组的,即统合校正高低单元的阻抗, 为什么不分开分别校正呢?
还有你的honeyone是极低的定价,这样设阻抗校正,成本ok吗?

呵呵,老兄你写的东西神神秘秘的, 可以说清楚一些吗?  别吊大家瘾喔!
对了,现在honeyone有卖吗?你们98年就送展了,现在新型号如何?

作者: jiajianhai    时间: 2003-11-24 13:31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石牌兄:你好!
    关于音箱阻抗补偿的问题,我对你持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设计分频器时一般是把负载特性理想化为纯电阻,但实际上负载是一个阻抗随频率变化,具有感抗特性的扬声器音圈.分频器的分频点与其负载阻抗成正比关系,负载阻抗越大,分频点越高,阻抗的上升导致了分频器高低通滤波器的频率交叉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影响了音箱的分频效果,降低音箱的重放质量,使系统在分频点附近的频响产生较大的峰和谷.要想使扬声器的阻抗值保持稳定,必须得使用阻抗补偿电路,实际上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但由于低音扬声器的谐振频率都比较低,补偿电路中的电感L值、电容C值都偏大(LC有时高达几百MH几百UF),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但不等于就没有意义。蜂兄的一号箱我做过阻抗补偿,补偿后的声音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效果远远超出我的预料,它提高了音箱重放的整体素质,而不是指某一方面的声音表现。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4 14:58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石牌兄:
   网站并没有撤销,只是目前出了一些问题,而我又暂时没时间处理而已,应该很快会得到解决。
   您说的单元我并不意外,有两种可能:一是这本是一款高音单元,这简直就太正常不过的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款单元使用了短路环。这样的单元不太多见,不是在技术上有多大的难度,而是有相应的缺陷。请问这款单元的型号是什么?可不可以把阻抗图贴出来给大家欣赏?
   这条曲线其实不用说也应该知道这是整个系统的阻抗特性,你问这样的问题我很奇怪。“阻抗的影响基本反应在频响曲线上了”这话我比较费解,请给予明示。关于阻抗的波动对功放影响你说的的确有道理,但有些过于绝对,对于较好的功放不是没问题,只是情况会好得多。至于你找不到这方面的报道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做这件傻事。至于心得倒也确实有不少,但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
   我何时说过LMS是我无意中得来的?我这是从LinearX总部直接购买的,当时买了两套,其中一套转让给了山东临沂的一位朋友。派克邱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但也不必把他的话当成圣经,因为他也不是永远都正确的。别的不说,单就LMS而言他就有失偏颇,带有很强烈的个人喜好。LMS贵是不假(到家差不多要一万六、七)、功能简单也不过分(连瀑布图都不会做)、测量时间过长也是问题。但别忘了,尽管如此,他依然是业界的一个标准。而能作为标准的全球也就那么几家,您说他怎么不行了?听了别人的话不是囫囵吞枣的照单全收,要经过自己大脑过滤后才可以作为自己营养的。MLSSA的确好(也是业界的标准),但他是多么昂贵?
   低音单元阻抗波动很大这与单元价钱关系不大,其实很多单元都是有很大的波动的。说分频点实际上是为了和大家的思维接轨,因为我从不认为分频有一个“点”,我更愿意理解为一个区域、一个能量带。分频点是4k实际上是高低频SPL的交叉点,而1.5K则是这二者的理论叠加点。至于86分贝的灵敏度对于一个5寸的低音单元来说似乎也不算什么过失,分频器过复杂会降低灵敏度而且还是“大大”的降低这只能说是你理解的误区,况且这款箱子的分频器只不过是一个非常平常的2阶滤波器,每只箱子也就用了六个元件,似乎算不得复杂,更算不上“过复杂”。还有一点想请教:“便宜的喇叭单元承受功率低”这话有什么理论依据?这款单元的线性冲程为4mm、最大为9mm(有失真),不知要配什么样的功放会“触底拍盆”?
   至于为什么不分开分别校正的问题,我告诉你:一是因为这是为现有的现成的产品配套设计的;二是因为成本。
   至于这样设阻抗校正,成本是否ok的问题,可以说是见仁见智。其实具体的问题可以问jiajianhai,因为这是送给他的礼物,他目前正在用,情况如何可以让他跟大家谈谈。
   我写的东西神神秘秘的?好象没有吧!我只是把我所知道的说出来,至于能否为大家理解就不是我所能够左右的了。

作者: 大牛    时间: 2003-11-24 15:4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石牌2003/11/23 09:22am 发表的内容:
好看是好看,但不知单元的灵敏度有多大的影响?
对于定压输出的功放来说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4 16:2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非常谢谢大黄蜂老师的详细解释,蜜蜂一号毕竟是一个商业箱,我就不再讨教了。希望还能多“泄露”些经验,呵呵。
你说的很对,分频点并非一个点,我开始接触时凭简单公式计算,也曾错误理解过。但实际一用到模拟软件你就很清楚了, 高低的折点肯定要有一定空间。
“阻抗的影响基本反应在频响曲线上了”我的想法是:如撇开相位因素,单元的工作效果基本体现在频响曲线的描绘上了,而阻抗的变化也包含在内。 或者说,就是说如果频响拉直了,不必太计较阻抗是否拉直了。
jiajianhai:你的说法,我没理解错的话,是指拉直阻抗才能搞好分频器! 呵呵,这其实是金弹射鸟的办法,过去没有电脑模拟,靠简单的公式计算设计分频器,搞阻抗补偿未必不是一个稳妥的办法。但现在用软件模拟,阻抗变化已经可以输入电脑, 其模拟结果已经包含阻抗的影响在内! 是否要校正阻抗,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这里关键点是:你的想法是阻抗的变动(仅仅只是)影响了你根据理想状态设定的分频器效果, 对吧? 即影响了你去准确地取得分频效果! 如此, 软件可以帮你综合阻抗变化因素产生地效果到模拟的设计结果中, 你还需为设计准确的分频器而拉直阻抗吗?  其实,有时确实要拉直某段阻抗,但并非为你说的目的,而是,这可能是拉直该段频响曲线的最好方法。
结论就是,要拉直阻抗曲线,只是为拉直频响曲线罢了。 如为拉直阻抗而拉,特别是全频段地挖空心思去拉,费时失事,只是欣赏价值而已。

作者: jiajianhai    时间: 2003-11-24 17:1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看来石牌兄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请留个电话,抽个时间小弟给你打过去,向你老讨教讨教!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4 18:02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石牌在 2003/11/24 06:08pm 编辑]

呵呵,打电话就不需要了。我什么地方不明白? “。。。向你老讨教讨教!”   啥?
还有,你提到“蜂兄的一号箱我做过阻抗补偿,补偿后的声音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呵呵,不会吧? 如此夸张? ???
你要知道,结合你前面的“理论”,这样说意味着什么??? 嘿嘿,别拍反了呀!
=====
大黄蜂老师,“还有一点想请教:“便宜的喇叭单元承受功率低”这话有什么理论依据?。。。”
----这可是你也这样说的呀:“honey one也有许多的缺点,首先,她的灵敏度就偏低,为86db,这就需要有相当“力水”的功放来推。另外,由于承受能力的因素,不适合在过大的场合使用”
---是否意味着要配大功放,而音量却又不可开大!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4 19:1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石牌兄:
    我想纠正你的一些说法。首先你说的是:“便宜的喇叭单元承受功率低”,这承受功率似乎和价钱的便宜与昂贵没有直接的关系。我是说过“honey one也有许多的缺点,首先,她的灵敏度就偏低,为86db”但这好象和单元的价钱没有什么联系,灵敏度更主要是和单元的振动面积有关。至于承受能力也和价钱的关系不大,君不见很多的廉价的(10多块、20多块)喇叭标着100W、300W等(当然其中的可信度另当别论)?“不适合在过大的场合使用”有什么错?难道你可以期望一个5寸的箱子可以在会堂里使用?
    jiajianhai的说法的确不够严谨,但鉴于他是今年才开始搞测量和模拟,我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但有一点:如前所说,你有没有做过拉直的试验?没做过你有什么理由去否定?拉直所带来的后果你根本就没想过就一口否决,是否有些武断?如果你有足够的理论功底,建议你好好去想想,随便否定和盲目跟从是同样的不负责任。jiajianhai说的“脱胎换骨”本不是妄言,而是确实存在的事实。给你透个底,在做之前我是有所期望的,因为在此之前我分析过。然而实际的结果依然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它的结果远超出我的想象!好了,不说这么多了,有空你自己试试看——如果你愿意的话。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4 21:08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石牌在 2003/11/24 09:43pm 编辑]

大黄蜂老师,我是这个月才开始搞测量模拟的,一些基本概念还是很浅显的。关于便宜这词是不恰当,我原意是指在低价下,单元性能会可能“顾此失彼”。)
您说:““不适合在过大的场合使用”有什么错?”---但您原文是“由于承受能力的因素,不适合在过大的场合使用!”我是据此提出疑问的,因我也没用过,(我发烧确实是这个月的事,以前虽然也购有音响却未细究。)
说jiajianhai拍反马屁,是针对他的说法,刺他一下。按他的逻辑推理,您原来的分频设计不是错误的设计也是大有问题啊!
好了,不再扯这些无聊的争论了,关于您提到“依然让我大吃一惊”的平直阻抗的好处,我一定要试试。谢谢您。
最后,还有一个“巨大的”疑问, 按图看您对蜜蜂一号的阻抗校正是很成功的,原来箱子的7欧到17欧的阻抗变化都被校正在6欧左右!
但!!疑问就此出现了, 因为你是“是因为这是为现有的现成的产品配套设计的”--意味着并无修改原分频器! 那面对阻抗这样大的变化,您的分频器会出现什么效果呢???17欧降到6欧!! 原来的频响一定是和接了阻抗校正后有“天翻地覆”地变化! 怪不得会“脱胎换骨”!   --那我想问, 到底校正后的频响反应是对的,还是校正前对的???
按现在你的说法:“jiajianhai说的“脱胎换骨”本不是妄言,而是确实存在的事实。给你透个底,在做之前我是有所期望的,因为在此之前我分析过。然而实际的结果依然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它的结果远超出我的想象!”---就是说校正后是对的,那,是否意味着已购买蜜蜂一号的都是冤大头啊??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5 01:51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我不明白你是如何理解扬声器系统的。校正了阻抗特性竟然会使得“频响一定是和接了阻抗校正后有“天翻地覆”地变化”?从你的说法看来我们都是用恒流源驱动扬声器的(好象就算是恒流AMP也不是真正的恒流吧)?否则这个阻抗的变化如何会改变单元所获得的功率并进而影响到“频响”?在如此的问题下,您希望我作何回答?我们校正的只是扬声器的负载特性,给放大器一个接近理想的纯阻负载,消除或削弱系统中的惯性负载,这才是校正的真正意义所在,你连这些基本概念都没弄清楚就开始批评,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校正后只是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怎么又扯到“已购买蜜蜂一号的都是冤大头”了呢?难道因为微软推出了Windows XP,你就说以前买了其它微软操作系统的人就“都是冤大头”了吗?
    关于“由于承受能力的因素,不适合在过大的场合使用”这只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说法。因为我一向很讨厌不负责任的宣传和不切实际的夸大,因此在给出数据和介绍的时候宁可保守一些也不愿意说过头。实际上根据就这款箱子而言,以20W的RMS承受功率和86分贝的灵敏度,这款箱子1米处的最大声压可以达到99分贝,在家用情况下(只要不是太疯狂)我想应该是足够了(这是在RMS而非POPO状态下)。
    jiajianhai正如前面我说的,刚接触测量和模拟才短短数月,有很多概念还不是很明了,所以应该给他一些谅解。至于你说jiajianhai拍马屁其实绝对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他是有些兴奋过头,“脱胎换骨”虽稍有夸张(其实也看各人的感觉,因为这是难以量化的)但这小玩意带给他的震撼实在太让他刻骨铭心。如果你有兴趣希望你也做一番尝试,到时候再将你的心得跟大家交流交流。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5 09:41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不是我耸人听闻地说话,而是你们一直在左右混淆概念, 我也就只能以这样的疑问来澄清。
综合来说,该阻抗校正电路是接于分频元件之前,对分频效果的影响完全不同于接于其后的情况(即所谓分开校正高低阻抗),但你敢肯定现在的电路对于分频器工作的完全没有影响?
现在你很确切地说了,这仅仅只是校正阻抗,不产生单元的频响特性的变化,就是说所有音质的改善都是有功放引起的, 那请你谈谈原理吧, 总不能玄玄地说,听了就知道吧? 您前面曾提到“篇幅所限”? 呵,有这么难表达吗?
电流反馈的功放也有个承受力的问题,而且相信拥有比例也不高,如此繁杂电路接入后,很怀疑其大点功率使用下,电流输出是否有问题。
对所谓定压输出功放, 该繁杂的校正电路会造成喇叭单元功率/功放的实际效率大为降低,效果等同于大大降低了箱子的灵敏度。音色的改变还是个疑问? 虽然你说听到了效果,但具普遍性吗? 又没有理论上的引证。
总之,现在我认为该校正电路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要的。 高烧的发烧友可以去尝试,对大多数人无意义。
作者: jiajianhai    时间: 2003-11-25 11:2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我的理论水平差,功底薄,给石牌兄笑话了。如有不到之处或有错误的地方,万望石牌兄指出来批评指正,也给吾等小辈学习学习,知道自已错在那儿?不过你说刺我一下是什么意思?是讽刺呢还是打击?还有从你以上的文章上来看,你好像没有听过一号箱的声音,本来嘛对于这千把出头的廉价音箱声音表现不能期望太高(其实已相当不错了),我指的是一号箱在原有的声音基础上,使用了阻抗补偿后它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只是把我的一些听音感受说出来罢了。其实阻抗补偿对其它的音箱有没有效,我没有听过,也不感妄下判断,但一号音箱作为实验箱,至少在她身上得到了验证,我只是把事实说出来,何来拍马屁之说?况且蜂兄的屁股都是刺儿!我那敢啊?

作者: willy-chen    时间: 2003-11-25 21:41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在有点糊涂了,
只要不伤和气.各DX再掰掰手腕.在下搬张登子仔细听着呢.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6 16:1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两天机子坏了没上来,看来石牌老师的确不同凡响,有水平。你居然能把各种不同的帐都混在一块算,确实有两下子,在下实在佩服。不过暂时手忙没空来不及跟您讨教,等稍清闲些的时候,一定跟你好好请教一番。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1-26 21:5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好呀,一定洗耳恭听! 最好可以写清楚些。
不明之处继续提问,希望您不嫌烦。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7 08:3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请问石牌老师:我在什么地方又是如何的“一直在左右混淆概念”?而需要劳动您的大驾来“澄清”?“该阻抗校正电路是接于分频元件之前,对分频效果的影响完全不同于接于其后的情况”是有些道理,但你又是如何得知“现在的电路对于分频器工作”一定就有影响了呢?不知道您说的:“综合来说,该阻抗校正电路是接于分频元件之前,对分频效果的影响完全不同于接于其后的情况(即所谓分开校正高低阻抗),”和“但你敢肯定现在的电路对于分频器工作的完全没有影响?”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我的确是“很确切地说了”“这仅仅只是校正阻抗,不产生单元的频响特性的变化”但“不产生单元的频响特性的变化”就一定不会产生改善吗?那么音箱下面装脚钉和垫脚架是否就改变了“单元的频响特性”了?您也许会说脚钉和脚架也没有意义,或者说他们改变了“单元的频响特性”如果这样,我们的确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至于谈谈原理,我也大概的说了,详细的不是难表达,而是很费笔墨,写的太累。何况我似乎也没有把原理一定要诏告天下的义务。这只是个人做的实验,贴出来给大家一乐。喜欢玩就玩,不喜欢也不会有警察来抓。至于电路是否合理,有没有意义似乎跟你也没有什么关系,我并没有强迫你去做同样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建议而已,是否采纳还在自己。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8 09:31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石牌老师,我想继续跟您请教。
    您在早期的回帖里说的:
    “这是试验玩玩的吧, 花这么多工本拉直阻抗, 实际意义不大, 可以看看带式高音,它的阻抗是平直的。”
    的确,这的确是试验玩玩的,也确实花了不少工本,至于实际意义大不大,这是个人的事,好象不必老您大驾来操心。至于带式高音大概分两大类,您说的应该是HIVI类的带式,我分析过它R2C,阻抗接近直线,响应高达35K(-6dB)。但是这种单元有很大的一个缺陷,不知您是否知道?就算他没有缺陷,我也没有必要用。理由很简单:一是比较贵;二是我找不到直线阻抗的低音来配套。不过好象您能找到,能不能帮忙推荐一下?
    “另外,你的honeyone是什么单元啊?? 阻抗曲线如此恐怖! 把他丢到垃圾桶吧,哈哈。”
    您一直很谦虚的说自己是初学者,可您又总是忍不住的会给大家指点迷津,真乃一派真正的大师风范。可石牌老师,您要是说也得先弄清楚呀,这种曲线随便一个初学者一看也便知是系统的总阻抗特性,不知老师您怎么会认为这是单元的阻抗响应?当然大师您好的东西一定见过不少,家中收藏肯定也是丰富无比,象这般的俗品自然是不会入您的法眼。可就凭这阻抗曲线就可以“丢到垃圾桶”,那估计世界上除了石牌老师您家里的收藏之外,扬声器剩的肯定不多了。
    您在接下来的帖子提到的:“手头上的单元2百来块,最低阻抗7。5,到2。5kHz时也才8。5欧”的问题我也想继续请教。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Einstein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相对论,相对论的核心就是描述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参照系。您说的“最低阻抗7。5,到2。5kHz时也才8。5欧”的话,我不明白您说的“最低阻抗7。5”时的频率是多少,而“到2。5kHz时也才8。5欧”那5kHz时是多少?10kHz呢?20kHz?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目标,我们根本无法描述这条阻抗曲线倒底是个什么形状,如此一来这“到2。5kHz时也才8。5欧”似乎也就失去了参考意义了(当然不排除我等知识浅薄的因素)。现在给我的感觉就好象是您给大家出一个智力题:您的儿子比您小20岁,你爸爸比您儿子大40岁,然后让大家猜您爷仨的岁数。由于没有参考点,以我们的数学能力实在是无能为力。当然,我敢肯定您是有答案的,不过如果您要是能够证明这点的话,您将会比Einstein更加伟大,我想下一届Noble的数学和物理奖乃至文学奖都将非您莫属。
    “阻抗的影响基本反应在频响曲线上了”这话也确实有创新,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大师总结出如此高深且精辟的理论,想来一定都是些冒牌货,整天介尽在误导读者。
    至于您谈到的“现在做商业箱难多了,厂多,技术含量不高,材料供应透明化! 软件透明化,原理透明化, diy很容易, 呵呵,就快变成电脑那样的市场了,一般人都买散件自己组装, 品牌只做单位和部分家庭。可是音响市场只有其n分之一大。”好象跟本次讨论无关,不知是何意思,请明示。
    您说的“lms你好象介绍过是无意中得来的”这话不知从何得来的?因为我从不曾说过这样类似的话。如果是您道听途说而来,那您不经过核实就说出来,似乎有些不负责任,至少也可算是不严谨;如果是您自己凭空杜撰的,那就很难说了。如果我真的能在“无意中”竟然可以得来LMS,那我的运气是不是太好了?那可是一万多的东西(想当初HIVI在国内卖五万多呢。至于“LMS: (http://www.linears.com) 不推鉴. 又贵,老旧又不好. FFT测量无法做.所以大家无须羡慕”之语在正常情况下是属于语句不通的,不过派克邱是台湾人,也许因为台湾和大陆中断了数十年的往来,语言发生了一些变化也未可知,因此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可能是正常的。如果大陆人原文转录也无可厚非,可如果要是用来教训别人,最好还是先变成自己的语言,否则就算不是狐假虎威,至少也有学舌的嫌疑(不过如果碰巧您也是台湾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我们很了解台湾的语言系统,正如您说的:不懂就不要装懂)。况且派克邱的话既非圣旨也非圣经,也无太多的威可借。而“我还见过有人买clio的兼做diy的测量服务,一个单元20元”则是您又一次跑题了,看来您的思维实在是太活跃了,因为这和本次讨论没有任何关系。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9 00:26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对不起,有一句话打错了,“因为我们很了解台湾的语言系统”中丢了一个不字。应该是“因为我们很不了解台湾的语言系统”。特此致歉!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1-29 10:00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石牌老师:我们继续。
    您“又再翻了一下honeyone的说明”后,看到我说“受成品箱低价定位的限制,所以单元难找。鱼与熊掌,无怪乎你选的低音单元阻抗波动很大”。我实在是不太明白,您在何处看到了我的“低音单元阻抗波动很大”了?因为我似乎并没有公布呀?况且这“低音单元阻抗波动很大”和单元价格也没有什么关系,比方说Scan Speaker 的8545有近千元的身价(附阻抗图),它的最低阻抗为7.5Ω,而2.5kHz时已经到了10Ω以上了;而您“手头上的单元2百来块,最低阻抗7。5,到2。5kHz时也才8。5欧”。由此看来,这“阻抗波动很大”应该和单元价格没有什么联系。既如此,您说的“无怪乎”也并不算什么怪事了,最多也只算是大惊小怪。
    对于一个5寸低音单元的系统来说86dB似乎算不得什么过失,尤其是要把低频下潜至38Hz的系统。我确实很佩服您的洞察力,就凭着86dB的灵敏度就可以得出“分频器过复杂”的结论,理由是只要是“分频器过复杂”的话就“肯定会大大降低灵敏度”。可我反复仔细的检讨了好多下,发现我的分频器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二阶滤波而已,最多也就是在高音上加了两只衰减电阻,加起来每只分频器也只有6个元件而已,怎么也看不出复杂来。不过您既然下了“过复杂”的结论而且您也是“看对了”,我想应该是不会有错,只是我等愚顿,不知其中的奥妙所在,还请石牌老师明示才好。
    “而便宜的喇叭单元承受功率又低,配大点的功放喇叭就会触底拍盆”这样的理论也很新鲜。因为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似乎这单元的价格好象和承受功率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石老师既然说了,自然有理,只是以我们目前的水平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妙处,也请您明示才好,先行谢过。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2-3 21:0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石牌老师:好久不见。我还以为您把我们忘记了呢。既然好不容易的又见了您,只好厚着脸皮再继续向您讨教了。
我想到现在还没有明白,为什么当我进行了阻抗校正后频响会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这个问题我一直是这样理解的:我的矫正器可以类比为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补偿装置。如果这样类比的话,功放就可以类比电源;而扬声器可以类比为你家的电灯。按照您的逻辑是不是一旦当供电系统在切换功率因素补偿装置的时候会给你家电灯的亮度带来“天翻地覆”地变化呢?那在这种情况下您家的电灯亮度究竟是补偿前是正确的呢?还是补偿后是正确的呢?请您解惑。

作者: 石牌    时间: 2003-12-4 08:42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石牌在 2003/12/04 12:59pm 编辑]

呵呵,大黄蜂老师, 如没猜错,您大概是学文科的吧, 似乎热衷于文字游戏甚于钻研音响技术。
既然您需要我这个初学者跟您解惑,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一,使用”天翻地覆“这词形容,是基于据说你们把7欧到17欧的单元系统校正到全程6欧左右。而你们前面解释该阻抗拉直电路可以影响分频效果,如果是这样,频响能不”天翻地覆”地变化? 此句话是我质疑你们的推理,当然不是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如阻抗校正在分频元件前,影响不大,阻抗校正在分频元件后,影响很大。 --清楚了没有?
二, 谈到频响的问题, 我想问您,这是您原话:“jiajianhai说的“脱胎换骨”本不是妄言,而是确实存在的事实。”  既然听到脱胎换骨的声音变化,那不是喇叭单元给你的频响变化吗??(相位暂不讨论), 您老强调自己的阻抗校正不影响“单元的频响表现” 而却听到“震撼实在太让他刻骨铭心。。”的变化!   岂非当代的卖矛盾的贩子? --想明白啦?
三, 谈阻抗波动大对功放的影响,网上都有大量此类研讨文章,我就不学舌了,大黄蜂你有兴趣,可去学学,了解清楚。
四, 您大概没有学过电工学吧!,电灯是没有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您用这个来比喻阻抗校正是牛头不对马嘴! (或许我错了,您敢情是做了个功率因数补偿电路啊? 高深、高深!)
五,您举例子无非是想说明您接校正电路后,不影响喇叭的频响(电灯亮度不变), 那,卖矛盾的大黄蜂先生, 您听到的脱胎换骨的声音是啥呢?  难道是在校正电路发出来的声音??? :em07:  :em07: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3-12-4 20:0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啊呀!这次坏了,卖矛盾的时候被石牌老师抓了个正着。
您太抬举我了,小时候家里穷,连初中都没上完,还学文科的呢。不过我终于知道原来石牌老师您一定是学理科的,并且一定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音像研究上去了,以至于没时间(估计也是没兴趣)来研究文字的问题,所以才会造成语言逻辑的紊乱。
不知道我在何处说过“该阻抗拉直电路可以影响分频效果”而使的您得出“如果是这样,频响能不”天翻地覆”地变化?”的结论?原来“听到脱胎换骨的声音变化”就一定是“喇叭单元给你的频响变化”,当然还有“(相位暂不讨论)”的前提。原来如此,看来我的确错了,我向大家深表歉意。我终于想明白啦!
我一向学识浅陋,又比较懒散,因此我还真不知道网上有许多谈阻抗波动大对功放的影响的大量文章。今天听您一说,我算知道啦!对此我深表感谢,因为我还真没弄太懂。
我确实没有学过电工学,到今天我才知道这电灯竟然是“没有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我以前一直听我们门口的电工说什么“功率因数补偿”什么的,以为是个什么电器都应该补偿一下,所以就拿到这里来用一下,见笑了。
可好象这供电系统不是给你家一盏灯供电的吧?(当然,如果你给你们家所有电器都配上独立电源那就另当别论了)在这个系统里好象还有其它的电器存在,如果这样的话,这补偿装置还是需要的。
至于我们听到的脱胎换骨的声音是啥呢?现在我也糊涂了。可能是我们自我陶醉、自欺欺人;或者是我们使电源(功放)的什么变得纯净了一点点;或者——我也不知道了。算了,不说这些了。
如果您觉得我的这篇帖子会贻害人间,请版主把这帖子删了算了。对于给大家造成的恶劣影响我深表歉意。

作者: Hxcltd    时间: 2003-12-6 21:5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作者: 一意孤行    时间: 2003-12-17 03:33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意孤行在 2003/12/19 01:54am 编辑]

使用大量LRC元件校正阻抗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得多。不说成本,仅相位特性就会变得极其复杂,得不偿失
以上算是个人的认识,不知大家怎样认为?
(修改一下  发贴时没有看你们以前的回贴,也不知道校正电路是什么样,接在哪里,不好意思)
作者: janorwa    时间: 2003-12-18 22:06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一意孤行2003/12/17 03:33am 发表的内容:
使用大量LRC元件校正阻抗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得多。不说成本,仅相位特性就会变得极其复杂,得不偿失
以上算是个人的认识,不知大家怎样认为?
补偿以下单元在整个频段的阻抗曲线竟然要用到"大量"?而且还失去很多?失去了线圈和电容?

作者: 一意孤行    时间: 2003-12-18 23:5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意孤行在 2003/12/19 01:56am 编辑]

回janorwa      
我不是很懂,但我感觉阻抗完美与否与音质关系不大。分频器本身已有许多LC元件。补偿阻抗曲线不需要LRC???拉平一个谐振峰都需要什么元件?曲线中到底有几处需要补偿?简单的阻抗补偿也不用R和C吗?那个拉姆斯的图应该是两分频倒相式音箱,这类音箱只要喇叭本身素质可以,采用12dB/oct的分频器应该可以得到使人接受的相频特性,这里并不否定其他形式的分频器。音箱是给人听的,不是看曲线的,从功放方向看,当然希望音箱是纯电阻,但这方面对音质的影响远远无法与音箱自身特性对音质的影响相比。对于只用一支音箱欣赏单声道来说,没必要谈相频特性,只要频响曲线理想,全频带相位如何复杂也不会对音质有影响。用两只音箱还原立体声时就完全不一样了,但也不是一定要求每只音箱都要有完美的相频特性,最关键的问题是两只音箱的相移量尽可能在全频带保持一致,否则,真实的声象定位便无从谈起。扬声器与指纹差不多,没有任何两只特性是完全一致的,本来分频器就已经使相位变得令人反感,只是没办法而已,再增加一些额外的电感、电容,情况将变得更难控制,将每只音箱的阻抗曲线拉成一条完美的直线并不复杂,价值过万的许多世界名箱也没有这样做,并不是怕增加几个元件的成本,这类音箱可是暴利啊。
在不关心音质的情况下,校正阻抗曲线确实很有意思,无论哪种方式,前级电子还是后级无源,同样令人感兴趣。80年代中期我国就有人研究这个问题,还有篇文章,我想不起来在什么刊物看到的了
作者: janorwa    时间: 2003-12-19 06:48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阻抗曲线中的波动和峰 谷会造成听感中的不适,而补偿阻抗曲线绝对不会对音质方面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当于修正一些不好的地方一样. 一般一款设计良好的音箱 阻抗和相位的补偿网络也是设计师的心血所在
要求不高的话 一个电阻并一个电容 通过调节就能简单的拉平一些阻抗曲线中的较大波动,这算复杂?在相位上,阻抗补偿同时也可以对相位进行一定的修正,如果不加补偿,相位差本来就很大.
作者: 一意孤行    时间: 2003-12-20 23:50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意孤行在 2004/10/08 11:38pm 第 1 次编辑]

“阻抗曲线中的波动和峰 谷会造成听感中的不适,而补偿阻抗曲线绝对不会对音质方面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当于修正一些不好的地方一样”
这几句话你一点也不觉得矛盾?
“一个电阻并一个电容”?
我怎么感觉你是在矫正频响曲线啊?
梁老师的矫正电路前面已经贴出来了,就这个线路也消耗了19个元件!普通12dB/oct两分频的分频器加上L形衰减器最多也不会超过6个元件,我无法理解你会将这个矫正线路称其为“简单”
(看看老贴也挺有意思的,这些天没意思,也玩玩阻抗矫正)
作者: janorwa    时间: 2003-12-21 09:3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一意孤行2003/12/20 11:50pm 发表的内容:
“阻抗曲线中的波动和峰 谷会造成听感中的不适,而补偿阻抗曲线绝对不会对音质方面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当于修正一些不好的地方一样”
这几句话你一点也不觉得矛盾?
“一个电阻并一个电容”?
我怎么感觉你是在 ...
我在自己的低音(银笛YD142-1506X-S )上并了个 10/5W电阻串一个8.8uF的CCB电容 用HP的LCR综合测试仪对20Hz~8KHz 频率范围的阻抗整个测试了一便 阻抗基本在7.5~8.5左右 在分频点附近阻抗基本无变化  高音部分并上了 10/5W电阻 和9.8 uF的CCB电容 同样测试了一下 阻抗也基本没有波动 整个系统的阻抗曲线也表现的已经很平滑    那我想问问 这样的电路复杂不?
作者: janorwa    时间: 2003-12-21 09:42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计算分频器时 把单元完全是作为一个纯阻器件来考虑的  如果不对阻抗进行补偿  肯定会因为单元在不同频率时的阻抗变化造成分频点的变化 最终对音质造成影响
如果不想搞的太复杂 完全可以对单元进行简单的补偿 拉平阻抗曲线中一些较大的峰
至于有精力去做的 让阻抗曲线拉的平直些也有益无害, 绕几个电感线圈也不过一些时间问题 除非买现成的  否则更本花不了多少钱
作者: vegetal-bird    时间: 2003-12-21 12:49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计算分频器时 把单元完全是作为一个纯阻器件来考虑的"
好像现在都是用测量软件的了,没有几个会这么办的吧, 很多软件本身也可以优化分频器了。
作者: Ajconnie    时间: 2003-12-21 13:08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样做我想大黄峰老师的初衷并非是针对分频器设计的问题,而是平坦的阻抗曲线有利于功率放大器的驱动。
元件的数量和成本不少但都是用在旁路而非用在通路,损耗应该并没有想像中的大。
作者: Ajconnie    时间: 2003-12-21 13:21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大黄蜂2003/10/30 08:47am 发表的内容:
要达到某些目的有时候就得要不惜工本。的没有那么多的怎么能够使阻抗曲线变得如此平?而这样的负载特性对放大器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也正是如此不惜工本的原因所在呀。
主要就是成本问题,不然厂家早这样做了,我想这样做对低频质量应该是有利的。
作者: janorwa    时间: 2003-12-21 13:2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作为厂家生产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 利润和成本永远是被厂家放在首位的
作为DIY来说 一切以自己的目的和乐趣为基准,只要自己高兴,在符合自己能力的情况下 想怎么做都可以
作者: Ajconnie    时间: 2003-12-21 13:29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janorwa2003/12/21 01:24pm 发表的内容:
作为厂家生产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 利润和成本永远是被厂家放在首位的
作为DIY来说 一切以自己的目的和乐趣为基准,只要自己高兴,在符合自己能力的情况下 想怎么做都可以
差不多同意,不过对我来说DIY的制造过程简直无乐趣可言,我只是要达到目的…。
作者: vegetal-bird    时间: 2003-12-21 14:06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差不多同意,不过对我来说DIY的制造过程简直无乐趣可言,我只是要达到目的…。 "
不是吧。。 那样的话diy得很痛苦的。。 干脆花点钱买算了。
作者: Ajconnie    时间: 2003-12-21 15:16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vegetal-bird2003/12/21 02:06pm 发表的内容:
不是吧。。 那样的话diy得很痛苦的。。 干脆花点钱买算了。
呵呵,小小的玩笑。
可是没有这个过程又如何会有结果?我想要的结果,但不是用钱买的结果。
DIY的制造过程我觉得痛苦,痛苦过后不就是快乐了吗。
作者: liyusheng    时间: 2003-12-21 16:53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楼主可否出面将修改后的听音感受,比较说一说,让事实说话。
作者: 一意孤行    时间: 2003-12-21 19:03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Re:janorwa      
“一个电阻并一个电容”这句话可能是你打错了,我也就理解错了,应该是串。这个网络只能矫正音圈随频率增高感抗逐渐增大形成的阻抗以6dB/OCT逐渐增大的现象,对低频的谐振峰没有任何作用。早期分频器低音部分往往都有这个矫正网络,但现在已基本没有人愿意用喇叭额定阻抗代替R值来计算分频器元件了,所以这个网络已基本看不到了。
Ajconnie 说的基本对,大黄蜂老师的目的就是要给功放提供一个理想的恒阻负载

作者: janorwa    时间: 2003-12-27 12:08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阻抗平直只是表面现象,我追求的是分频点附近二个单元相位的良好衔接,目标是把复杂的网络简单化,方便分频器的设计,这只是一种方法不必主观的肯定或否定它,大家不妨多谈谈如何设计好一个分频器
作者: liyusheng    时间: 2003-12-27 13:4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是我今天对分频器的模拟结果。经验不多,所以保证了分频点附近相位的良好连接,阻抗曲线就出现了20欧姆的峰,阻抗曲线拉平了,相位又不好了。昨天看了imxp翻译的一篇国外diy实例,原作者的观点就是分频点附近良好的相位连接(高音极性反接,总相应会在分频点附近出现深谷,左上角的图蓝色曲线就是高音反接的结果,右下角就是高低音相位的连接)。此次先向这个目标努力。
作者: imxp    时间: 2003-12-27 15:0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很不错
作者: liyusheng    时间: 2003-12-27 15:5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呵呵,算是小有进步
作者: szyaudio石头    时间: 2004-2-19 17:4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个人感觉这种做法只适合特定的音箱,一般情况是不需要的,记得我一开始玩音箱设计时经常作对比,可能听力不到家,总之感觉区别不大。
    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做法有好处,先把阻抗拉直,然后用公式计算分频器的元器件是比较准确的,除非在分频点处的相位有问题。
作者: Node    时间: 2004-2-25 21:52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liyusheng  , 你的图用的是几阶的分频?是1阶的话,分频网络在-3dB点的相位差是90度,这样即使高音反接,相位差应该是270度或者是-90度,按道理叠加以后幅频特性不会出现深谷啊。如果是2阶网络的话,由于分频网络在衔接点相位差180度,这时候高音不反接才会出现深谷。
作者: toking    时间: 2004-10-8 22:34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wwwen2003/11/14 11:56am 发表的内容:
大黄蜂,请问有没有使用LMS的说明书?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4-10-10 15:47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有倒是有,不过是英文的而且还很厚一大本。
作者: 久违    时间: 2005-3-9 21:55
标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haha,好文。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