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中国古城大美大同 [打印本页]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2 22:56
标题: 中国古城大美大同
大同华严寺
大同‘华严寺’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2 23:05
DP1M0659_副本.jpg
大同‘净觉寺’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2 23:07
DP1M1295_副本.jpg
大同‘云冈石窟’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3 14:14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3 14:15 编辑

88.jpg
大同摩崖石佛字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3 15:17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3 21:49 编辑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有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大同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历经多年的投资与建设,城市绿化与园林覆盖取得明显效果。2014114日,大同市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今年‘双节’我在大同市住了20多天,期间我骑自行车到了古城的部分景点转了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将以照片的方式展示大美大同。



作者: 散发扁舟    时间: 2015-10-23 19:07
大同去曾过两次,一次是30多年前,一次是前几年。
大同的城市建设是不可想象,力度是少有的。
相当于在现代城市中间新建了一座“古”城。

至于城市建设的功与过在这里不妄加评论。

作者: 同志们好    时间: 2015-10-23 19:44
[b]还没有去过大同,有机会去看看、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4 14:1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4 14:14 编辑

IMG_0638.JPG
10月12日早6点半从市北郊居住地‘玄东花园’骑车前往‘云冈石窟’景区,开始了一天的游程。早晨不带手套骑车手还真的有点冷,一会太阳升起来就解决了。(小区门前在修路)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4 14:43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7 11:35 编辑

IMG_0639.JPG
骑行了近一个小时马上出市区了。云冈石窟距大同市城西17公里,加上我骑过的这一段估计单程23公里左右。大同市处在盆地的中心,17公里的路均为慢上坡路,不慌慢慢骑。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4 15:38
IMG_0643.JPG
在公路的右边山上新建的寺庙,大同的寺庙就是多。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4 15:41
IMG_0645.JPG
大慈阁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4 15:48
IMG_0647.JPG
后面可以进去,看来是刚刚建成,门都用砖堵着。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4 16:09
DP1M1195.JPG
大慈阁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4 16:3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5 15:04 编辑

IMG_0646.JPG
大殿里光线暗,主像和两侧墙上的壁画都很精美,看几眼就出来了,只拍了这张照片。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16:40
IMG_0644.JPG
从大慈阁出来回到正道,向前不远右边的山中有一处古代“烽火台”遗址。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17:05
IMG_0728.JPG
观音堂——距大同城西7.5公里,在路旁边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岗上。去看看。


作者: 散发扁舟    时间: 2015-10-25 17:20
还是骑车去方便、自由、任性。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17:45
DP1M1200.JPG
观音堂创建于辽代,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观音堂再次毁于兵火。现存建筑系清顺治八年(1651)的建筑。寺院坐北朝南前后两院。布局紧凑,戏台、观音堂、三真殿、沿中轴线由前至后排列,迭层升高。所不同于一般寺院布局的是山门位于中轴线东侧,大大低于寺院地平。山门结构为砖券门洞。门额上书“观音堂”三字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19:45
IMG_0649.JPG
前方券洞口上是一倒座戏台,距离地面8米高,券洞下是古代车马人行之道。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20:04
DP1M1202.JPG
拾级而上进入观音堂,殿内正中一尊6米高的石雕观音像,头饰花冠直达屋顶。观音两侧有2米高的石雕胁侍立像两尊,系辽代所作。殿内东西两侧伫立十大明王。壁上还绘有二十四幅观音菩萨救难的故事等。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20:19
DP1M1201.JPG
寺门前的三龙琉璃照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双面照壁,为明代遗物。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20:44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5 20:51 编辑

DP1M1203.JPG
观音堂向西300米的摩崖上的双钩“佛”字2.5米见方。为正楷字体,笔划中间突起,两边下凹,笔法刚直,苍劲有力,为不可多得的摩崖字刻,也是研究我国书法的很好实物资料。1933年,经梁思成先生考证,认为“佛”字乃辽代遗迹。至于为何在此雕刻“佛”字,大同学者姚斌先生称,此路自古为交通要道,塞外少数民族各部落向中原王朝朝贡、互市、通商、和亲都要经过此路。辽代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此咽喉要道上常有劫匪出没,拦路抢劫越货。于是即建观音堂,又刻“佛”字,以规劝世人诚心面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21:18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5 21:39 编辑

IMG_0725.JPG
据说“佛”字原距地面5米以上。因近年修建公路,加高地基的原因显得崖壁低矮了许多。关于“佛”字的由来一直传说纷纭。其中一说是:清康熙帝西征回銮, 路经此地,听说河的西岸有一处李家坟,夜间灯火通明,笙管齐鸣,疑恐有真龙天子出世,便写一巨大“佛”字,镌刻在此以镇之。后来,听说李家的一位后人倒是出了一个“皇帝”,不过不是真皇帝,而是一个唱戏的,是在戏中专演皇帝的“假皇帝”。另一说是: 清康熙帝路经此地,有人反映武周川对岸的山门顶山谷经常有音乐之声。经人查看,发现此地南面群山呈二龙争珠之势,认为将有真龙天子出世。康熙得知惟恐失去大清江山,几经群臣参议决定,急书“佛”字,刻在对面的石壁上,永作镇压。传说自然不可信。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22:03
IMG_0650.JPG
佛字湾是因路边有摩崖石刻“佛”字而得此名。路牌“佛字弯”,不知此“佛”向哪“弯”?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5 22:31
IMG_0653.JPG
9点钟骑到这个路口,看来‘佛字弯’要弯向云岗石窟哪边了。一路上在白线外骑车,还要躲避路边的树枝,不敢越过白线。上午的车真的好多....。。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3:41
IMG_0719.JPG
大同到云冈这条路只许小气车和旅游车通过,拉煤车、大型货车一类的车辆禁止通行。目的是保护石窟。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3:59
IMG_0721.JPG
公交车站点,坐公交车或旅游大巴从大同到云冈需1个小时多一点。票价1-2元,很方便。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4:03
IMG_0652.JPG
大同青磁窑矿区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4:2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6 14:27 编辑

IMG_0655.JPG
晋华宫煤矿就在公路的左边,云冈石窟在公路的右边。相距太近,为保护“石窟”晋华宫煤矿建成矿山公园。地下地上都是宝,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4:31
DP1M1242.JPG
云冈石窟景区服务区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5:06
IMG_0717.JPG
景区大门,我把自行车放在右边撑伞卖饮料小食品旁边,给人家2元钱搞定。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5:15
DP1M1244_副本.jpg
服务大厅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5:51
DP1M1246.JPG
上午10:52检票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石窟的创始人昙曜的雕像。他是一位神秘的高僧,少年出家,人们对他的身世知之甚少,生卒年份都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北魏太武帝的孙子文成帝继位后恢复佛法的第二年(453年),昙曜就受命从中山(河北定县)到京城(大同),在路上正遇文成皇帝出行,皇帝所乘车驾的马匹上前衔住昙曜的衣服,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马匹认识善人的缘故。皇帝因为这事把昙曜奉为师傅。昙曜借机向皇帝建议:在京城西面的武州山,开凿山崖石壁,建造石窟五所,里面各镌刻一大佛像。就是现在的‘云冈石窟’。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6:26
DP1M1247.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6 16:27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5:21 编辑

DP1M1248.jpg
礼佛大道



作者: 散发扁舟    时间: 2015-10-26 17:53
空气真好,片片纯净。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7 21:27
DP1M1252.jpg
两面是雕刻的圆弧墙,中间是一颗人造的金叶树,游客在金叶树小照相。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7 22:04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8 15:04 编辑

DP1M1254.jpg
广场、大门、大象碑、金叶树、大桥、灵岩寺、大桥、山门、石窟步行大约需要15分钟时间,礼佛大道处处彰5A级景区的磅薄大气。过了桥就是‘灵岩寺’。




作者: 同志们好    时间: 2015-10-28 18:10
大同也是蓝天了。白云在哪里。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07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5:19 编辑


DP1M1314.jpg
七孔桥-——古朴典雅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09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5:30 编辑

IMG_0705.JPG


灵岩寺坐落于云冈景区湖心岛中央,总建筑面积6815.8平方米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1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5:34 编辑

DP1M1312.jpg
灵岩寺风光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13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5:35 编辑

DP1M1313.jpg
灵岩寺风光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20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5:36 编辑

DP1M1255.jpg
灵岩寺风光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2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5:43 编辑

DP1M1256.jpg
再现了北魏著名地理学家和散文家郦道元的笔下云冈石窟“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的迷人景象。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23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5:46 编辑

DP1M1307.jpg
灵岩寺风光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24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6:32 编辑

DP1M1258.jpg
走过‘七孔桥’来到了湖心岛‘灵岩寺的山门前,一座规模宏大、气度非凡的千年名刹呈现在眼前。它建在16000余平米的湖心岛中央,的总建筑面积6815.8平方米。是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25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6:38 编辑

DP1M1259.jpg
据介绍,灵岩寺三座大殿的主佛像,全部采用巨大的香樟木作材料,由来自福建省莆田的木雕世家传人黄文寿大师担纲雕刻。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26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6:40 编辑

DP1M1260.jpg
山门内的主佛为3尊,中间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为护法。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28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9:20 编辑

DP1M1262.jpg
  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进山门以后一座石雕方形五层佛塔,每层都有佛像,每层四个面共计12尊。连同塔柱、佛龛周围的小佛像,数以百计,堪称同类石雕塔中的极品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29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29 19:38 编辑

DP1M1263.jpg
千佛殿里主佛7尊,在殿的两壁还供奉有小型铜制佛像800余尊。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3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0 10:34 编辑

DP1M1264.jpg
尊主佛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左右还有燃灯佛、多宝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等。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37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0 10:48 编辑

DP1M1267.jpg
大雄宝殿主像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连同佛像背后的“背光”在内,最大的佛像高达11米。佛像的姿势、面部表情,衣着的装饰刻画的准确到位。只是殿内光线暗,手持相机拍的照片发虚了。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38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0 11:38 编辑

DP1M1310.jpg
灵岩寺的“山门”“千佛殿”“大雄宝殿”座配楼、四座角楼、回廊在加上典型的“一斗三升人字拱”的风格沿袭,使得这处古建筑群再现了1500年前北魏年间的辉煌。据说有众多国内一流建筑雕塑和绘画大师参与了“灵岩寺”的重建。灵岩寺是去石窟的必经之路,一票通。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40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0 11:45 编辑

DP1M1309.jpg
走出灵岩寺下了这座桥就看到了“石窟”。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4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0 11:53 编辑

DP1M1271.jpg
新修的石雕山门,前面不远处就是石窟东部,由东向西参观。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42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0 12:48 编辑

DP1M1305_副本.jpg
在山门的左侧50米处是“石鼓寒泉”古时为“云中八景之一”。遗址地已无泉水流出。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44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1-21 07:37 编辑

DP1M1304.jpg
参观结束后从山上回来的路。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1:52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0 12:57 编辑

DP1M1303.jpg
云冈石窟正门,石窟上方左边的黄土墙为明朝长城墙遗址。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28 22:04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0 13:54 编辑

DP1M1272.jpg
入:进入,体会,领悟,甚至达到。
佛:佛陀。
知:知识、智慧,引申为认识。
见:见地,见解,既即认识的层次。
入佛知见:就是进入并领悟佛陀的认识和见解,使之深入内心。
学佛就是要学做个明白人,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白就称之为「佛陀」,明白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就称之为「菩萨」。我们虽然没有彻底明了,还没有开悟,但在现实的生活环境里面力争做个“明白人”就会不再起烦恼,就能够得到清凉自在。阿弥陀佛……。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5-10-30 18:09
远征 发表于 2015-10-26 14:31
云冈石窟景区服务区


2010年10月游览过云冈石窟,当时周边的扩建工作才刚刚起步,施工的区片和规模尚小。
如今,再看楼主的众多图片介绍,原来的云冈石窟已经升级为“云冈石窟景区”了,历史上崇尚佛教的盛况虽然无法再现,但是锦上添花的复建工程还是为其增色不少。


作者: 同志们好    时间: 2015-10-30 23:01
云冈石窟是个古物。可看。新盖得寺庙就没啥意思了。花钱不少。没原来的味道。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11:5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1 17:21 编辑

DP1M1273.jpg
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前后用了约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 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石窟雕刻的题材内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11:55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1 17:25 编辑

DP1M1274_副本.jpg
1500年前留下的古道车辙。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11:57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0-31 17:40 编辑

DP1M1275_副本.jpg
车辙印, 据说此处在古代是通往西部 的必经之路,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条车辙印。看来云冈石窟前面的这条交通古道当年很是繁忙,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来形容当年的繁华一点都不为过。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18:17
DP1M1276.jpg
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三大石窟 之一,代表了佛教造像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到大同不能不去的地方.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5-10-31 20:09
远征 发表于 2015-10-31 18:17
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三大石窟 之一,代表了佛教造像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到大同不能不去的地方.


早年,受到的教育是中国有三大石窟;近些年,又添加了麦积山石窟,有关报道或记载便加了一窟称为“四大石窟”。
“四”在概括古代文化方面似乎优势明显,例如:四大名楼、四大名著等。
抛开“三”或者“四”,单论石窟的规模、造像的质量、造像的数量(仅就这一方面来说,撇开佛教进入中国并对汉文化影响先后、大小等因素),
我认为云冈石窟应为翘楚,
因其建造阶段正值北魏国力鼎盛时期,大窟大龛是它的显著特征,体现了当时人力、物力、财力的充裕和强大;而龙门石窟则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修建,彼时的国力已经不比之前;
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建造时间,则早于“云、龙两窟”,恰恰就是这时间的问题,它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先造的往往不如后造的,
也就出现了石窟一座比一座精美的现象,这当中也体现了古往今来统治阶层“好大喜功”、“讲排场”等等人性方面的特点。
总之,仅就观赏的角度出发,游览过云冈石窟后,其他三座石窟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了。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0:31
DP1M1279.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0:4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1-3 12:15 编辑

DP1M1283.jpg
窟前木结构的楼阁,为清代修建。窟内端坐云冈石窟里最大的一尊佛像。禁止拍照。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0:42
DP1M1284.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1:0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1-3 21:49 编辑

在洞窟中不让拍照,库内光线差又不能开闪光灯,在受到呵斥的情况下拍了几张贴上 IMG_0673.JPG
不可思议,超级震撼。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1:12
IMG_0674.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1:16
IMG_0675.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1:26
IMG_0676.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1:30
IMG_0677.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1:39
IMG_0678.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1:47
IMG_0680.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0-31 21:51
IMG_0683.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7:52
IMG_0684.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7:53
IMG_0685.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7:55
IMG_0686.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7:57
IMG_0687.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7:58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6-1-1 14:17 编辑

IMG_0689.JPG 导游在讲解,有时间的可跟着听听也不错,自己看不懂没啥意识。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02
IMG_0690.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04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6-1-1 14:22 编辑

IMG_0691.JPG
导游讲很多佛的故事及石窟经历的故事,听起来蛮有趣的。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06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6-1-1 14:19 编辑

IMG_0692.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09
IMG_0693.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11
IMG_0694.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15
IMG_0695.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18
IMG_0696.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19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1-3 11:14 编辑


IMG_0697.JPG
众多的佛像看的眼花缭乱,知道是佛的故事,自己看看不出门道,听听导游的讲解最好。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20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1-21 13:08 编辑

IMG_0698.JPG
云冈石窟从北魏开凿,经历代维修保存至今,堪称奇迹。这座规模宏大的宝库,它在历史、考古、佛教、艺术等方面
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21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1-3 11:02 编辑

IMG_0699.JPG
片片拍糊了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1 18:25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1-3 11:00 编辑

IMG_0700.JPG

石窟是大同市的名片,绝对值得去看看。大大小小几十个石佛洞,有的保存的还是很完好的,甚至还保留着本身的颜色,超级震撼。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3 19:23
本帖最后由 远征 于 2015-11-3 21:07 编辑

DP1M1277.jpg
石像胸部有那么多的小洞洞,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3 19:25
DP1M1285.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3 19:38
DP1M1286.jpg
近几年为了保护石窟,在佛窟前建了门楼。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3 20:07
DP1M1287.jpg
现在的石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中部保存的比较好。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3 20:08
DP1M1288.jpg

作者: 远征    时间: 2015-11-3 20:12
DP1M1289.jpg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