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5日
会有许多人记起你
带着无限的眷恋
回想起你的容颜
追寻着你的足迹
雷锋精神就是我们的阵地前沿
今年的3月5日
我再次思念着你
你是寒冬中的暖阳
温暖着我们的双眼
你是久旱后的雨露
滋润侵染着人们的心田
我向娃娃们说起你
他们也争着要向你学习
走在繁忙的城市
我知道
我的身旁有许多许多个你
今天惊蛰
大地真正苏醒过来了
今天3月5日
雷锋也回来了
雷锋大事年表
1940年12月18日 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现雷锋乡)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这一年系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1947年秋父亲雷明亮,母亲张元潢,哥哥雷正德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
1949年8月 雷锋家乡解放.安庆乡人民政府成立.雷锋担任过儿童团大队长.
1950年初 土地改革开始.雷锋分得3.6亩耕地,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如床,蚊帐,锅,箱子等.
1950年夏 入学,在刘家祠堂小学读书.
1954年夏 考入清水塘完小,加入少先队,被选入中队委员.
1955年 转入荷叶坝小学.这年春天,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雷锋把土改中分得的3.6亩田全部入了社.
1956年7月15日 从荷叶坝完小毕业.
1956年7月-9月 雷锋在生产队当了近3个月秋征助理员,搞征收公粮工作.
1956年9月 在安庆乡政府当通讯员.
1956年11月17日 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
1957年2月8日 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
1957年夏 担任望城县治伪工程指挥部通讯员.治伪工程结束,被评为治伪模范.
1958年春 响应望城县团委提出的捐献一台拖拉机的号召,雷锋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个.县委决定派雷锋学开拖拉机.
1958年3月16日 在《望城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1958年秋 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
1958年10月 由原名雷正兴改为雷锋.
1958年11月15日 到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不久,出席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9年8月20日 报名到鞍钢张岭矿山参加新建焦化厂工作.
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 在鞍钢一年零二个多月时间里,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59年12月9日 张岭《矿报》发表雷锋《我决心应召》的申请书,表达了积极要求参军的坚定决心.
1960年1月2日 新兵换装集中待发.雷锋因无政审表,难以批准入伍.辽阳市兵役局余新元政委送雷锋到新兵大队,当"便衣通信员".
1960年1月7日 当晚,接兵参谋戴明章通过长途电话向工兵团团长吴海山请示,雷锋虽无政审表,可是个优秀青年,能否先带到部队.经同意,在登车出发前8小时,雷锋终于穿上新军装.
1960年1月8日 雷锋入伍第一天.当天下午,作为新兵代表在全国欢迎新战友大会上发言.
1960年3月 新兵连训练结束,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驾驶员.下连不久,又被抽调参加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
1960年4月 从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回到运输连.一个月后,雷锋成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一个下到战斗班.
[此帖子已被 华子 在 2009-3-5 11:52:05 编辑过]
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经过
1990年8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抚顺市委员会文史办公室主任纪敏同志写给我一封信,要我写一份毛主席为学雷锋题词详细经过的资料。因为请毛主席题词这件事当时是我经办的。由于自1963年3月初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以来,已经经历了27个年头,要回忆起当时的全部细节是不可能的。现在,尽我所能仔细地追述当时题词的经过,来完成这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记得大约在1963年2月中旬的某一天,《中国青年》杂志准备出版一期学雷锋专辑,该杂志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他为学雷锋题词。在我收到这封信时,毛主席正在北京,住在中南海丰泽园里面的菊香书屋院内。这是一个古老的四合院,四面各有五间房,院落中间有几株柏树。毛主席的卧室就在北屋东头的两间房,说是两间,其实就是一间,因中间设有隔扇隔开。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说是卧室,其实也是他的办公室、餐厅兼会客室。因为,他在菊香书屋居住的大部分时间就在这间卧室读书看报,批阅文件,会客和用餐的。为了工作方便,我的办公室兼卧室就在菊香书屋的东院里,这个院落种了一些花木,是毛主席平时散步的地方。我住的地方离毛主席的寝室只有几十米之遥,这样有事时可以随找随到。
当天,值班警卫打电话告诉我,毛主席已经醒了。根据多年的习惯,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秘书把最新收到的文件、资料送给他。因此,在接到电话后,我立即拿出已选好要送给他批办和阅处的文件和资料,其中有《中国青年》杂志请毛主席题词的信,来到毛主席的寝室。这时,只见他已穿好睡袍,身上仍盖着毛巾被,半躺半坐地斜倚在床背上看当日的报纸。见我走进屋来,他把报纸随手放在左半边床上堆得有两尺多高的书堆上。我把文件、资料放在他床头的长桌上。床的左方紧挨着长桌有一张方形的藤桌,桌上也堆满了文件、资料。我在藤桌西边一张椅子上坐下来,面对着毛主席,向他汇报了需要批阅的文件、重大的国际新闻,也提到了《中国青年》杂志请他题词的信。随后,我便离开了他的寝室。
大约过了两三天,《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同志打电话到毛主席办公室,询问主席是否答应写题词。当时,我了解毛主席已经看过《中国青年》杂志的信,但未做什么表示。我便如实地告诉了他们。大约两天后,该杂志编辑部的同志又打电话来询问。当时,毛主席已经答应要为他们题词,我便如实地转告。他们说,《中国青年》杂志在3月1日出版,能否请毛主席在2月25日前写好,因为印刷还需要一周的时间。我将他们的要求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让我先拟几个题词供他参考。我回办公室,思索了一番,拟好了十来个题词,立即送给了他。我现在还可以回忆起其中几个题词的大致内容。如:“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鲜明的阶级立场”、“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的革命精神”等等。
2月22日,毛主席睡醒以后,值班警卫员打电话告诉我,主席让我去一下。我带着事先选好的文件、资料匆匆来到毛主席的寝室。毛主席正穿着睡衣斜倚在床栏上看文件,看见我到了身旁,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我随即将新文件放到他床头的长桌上。他示意我坐下,我便在他床前一张藤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来。这时,毛主席从他身左半边床的书堆上拿起了一张信纸递给我。我一看,只见他已在纸上用毛笔书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潇洒苍劲的行草字。我为他拟的十来个题词,他一个也未用。这时,他吸了一口香烟,从容地带着询问的目光问道:“你看行吗?”我爽朗地回答说:“写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毛主席好像要解释为什么没有采用我拟的题词这一疑问似的,接着说道,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现在看来,毛主席的这番话不仅指出了学雷锋的方法,而且指明了雷锋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指出了学雷锋的方向。毛主席谈完之后,我便回到我的办公室,打电话给《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告诉他们,毛主席的题词已经写好了,请他们到中南海西门来取。应当指出,毛主席在题词之前,就阅读了报纸上有关雷锋的报道,了解了雷锋的事迹。他曾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过,“雷锋值得学习”。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 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第二天,《解放军报》又首次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的题词手迹。《中国青年报》随即转载。以后,陈云、叶剑英等同志也为雷锋题了词。
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从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兴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全国性的报纸,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以及地方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文化艺术和出版部门还出版了图书和画册,演映了雷锋的电影。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地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bbs.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