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悬空寺 河南淇县朝阳寺,也叫悬空寺,位于淇县城西5公里朝阳山半山腰处,寺依山建造,绝壁而生,飞檐凌空,遥望如空中楼阁,故名悬空寺。该寺北靠朝阳山,青松翠柏及奇花异草在太阳光照射下,如彩凤当阳,翠盘捧日,故称朝阳悬空寺。据明、清《淇县志》记载,朝阳山原为殷故宫,是殷纣王冬季设行宫采暖的地方。东魏武定七年在此创建寺院,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朝阳山后有著名的清凉庵。这里绿树成荫,清静凉爽,是殷纣王当年消夏避暑的地方。穿过庵西凌空飞架的石拱桥,经2l个台阶,穿越一自然溶洞,便到了清凉庵。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主持僧海阔所立《碾子沟清凉庵恩准执照碑记》中言及此俺修建曾得到皇帝恩准。庵后崖壁上有一清澈见底的山泉,久旱不竭,甘冽爽口,清泉飞瀑,山谷回应,宛如龙吟虎啸,山涧乱石下,涓涓细流叮咚作响,美妙动听石拱桥西,崖壁平绕山头 6个石窟,窟内有雕像及摩崖题记。朝阳寺、清凉庵附近有许多景点供人游览,如千佛洞、九龙柏、泪石、饮马泉、长眠道人墓、花台、圣儒峰、王莽洞、莲花壁、天下第一门——尖山门,天书崖等以及历史、艺术、书法价值极高的摩崖石刻等等。这里峰峰形奇,景景多姿,水声潺潺,空气清新,是人们寻幽探秘,旅游观光,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朝阳寺相传为殷纣王设行宫之处。明末清初,淇县籍京官高遐昌过朝阳山,曾写有“过朝阳山凭吊殷故宫诗二首”。县志记载寺西之泉曾为纣王饮马之源。汉明帝时,佛教始传入中国,朝阳山即建寺院。南北朝时,朝阳寺已闻名天下。原古卧佛下匾额记录了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荥阳郑元伯率工兴建千佛洞,雕刻佛像八万四千躯”之事。隋文帝之宠妃张妃、曹令妃、韩益妃、王贵妃、卫妃等皆在此出家、修工,祈求国泰民安,国运昌盛。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凡乱世之年,如宋金、元末明初等重大战乱时期,朝阳寺威灵显应,成了百姓避乱、去祸、祈求平安之所。 朝阳寺为我国历史上建寺最早的地方之一,寺内古卧佛日久通灵,普渡众生,信徒众多。碑刻记载,历朝历代周边县市信众不畏艰辛前来朝拜,或求全家康乐,或求财运不断,或求子嗣兴旺。 朝阳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重建,现以寺为主体发展成朝阳寺风景区。景区包括朝阳山、朝阳寺、清凉庵、长眠士墓、朝歌寨等。主要景点有朝阳古佛、九龙柏、千佛洞、大雄宝殿、清凉古碾、圣儒峰、王莽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