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初,时任43军127师师长的张万年正在北京的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突然接到任命,让他兼了43军副军长。很快,上边又发来命令,要张万年提前离校,迅速赶回驻地,率127师随43军开赴广西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fficeffice" /> 这次命令来得非常急。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正式作战命令,调隶属武汉军区的43军加强广州军区参战,要求在1979年1月10日前赶到预定地域集结。127师则是在12月10日接到了命令。 43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最早部分来源于北伐时的“叶挺独立团”, 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朱毛会师上了井冈山,组成红4军,后又编为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2师,其资历在解放军各部队中无与伦比。127师则是红2师的直接继承者,因此又号“铁军师”。 43军曾在1961年8月被撤销,所属127师改归广州军区直属,128师、132师改归海南军区建制。1968年9月,为应对中苏边境紧张局势,广州军区重建陆军第43军,辖127师、128师,55军220师改归43军建制,改称129师。1969年10月17日,43军(129师留贵阳“支左”,1973年1月归建)从广西桂林移驻河南,改隶武汉军区。 张万年是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出生于1928年8月1日,建军节这天,比建军整整晚了一年,正是天生就有军人命。1944年8月,16岁的张万年带着几个小同乡参加了八路军,当时的部队是八路军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黄县独立营第2连,人们习惯称为“黄独2连”。 在人民军队大发展中,“黄独2连”后被编入北海独立团,1945年10月随山东军区的主力部队挺进东北。北海独立团改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第3纵队第5旅15团。张万年去了新编的第5旅16团当了警卫员。5旅16团后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第12旅36团。4纵也就是四野41军的前身。张万年长期在这个部队中战斗成长,先后参加过三保本溪、鞍海、新开岭、四保临江、东北秋季、冬季攻势、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粤东剿匪、南澎岛、东山岛等战役战斗。东山岛战斗时,张万年已是41军司令部作战训练科(后改为训练处)作战参谋。 1958年12月,张万年被选送到刘伯承创建的南京军事学院合成军队指挥系一部第七期学习,时任院长是廖汉生中将。1961年6月,张万年从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其时的军衔为少校。1961年8月,张万年被任命为41军123师367团团长,这个团也就是著名的“塔山英雄团”。1966年12月,张万年出任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68年4月,张万年又被任命为广州军区作战部副部长。其间,张万年参加了解放军赴越南溪山学习组,考察越军在1968年1月~7月发起的溪山战役。张万年在半年多的考察时间里了解了越军和美军当时的作战特点,对热带山岳丛林地带作战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对于10年后他指挥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1969年7月,张万年正式接掌广州军区43军127师师长之职,一干就是12年。 张万年是1978年3月到北京的军事学院高级系第二期第二队学习。军事学院位于海淀区红山口,当时刚由军政大学军事系为基础重新组建,院长是肖克上将。1985年,军事学院与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为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接到参战命令后,张万年火速动身,于12月18日回到了127师驻地。 12月23日,张万年和政委蔡春礼率127师作为全军前卫师先行启程,于12月28日赶到广西崇左县江州地区集结,开始了紧张的临战训练和准备工作。 张万年亲自参与训练计划的制定,对临战训练抓得很紧。规定了在山岳丛林地带如何走路、如何过水网稻田、如何穿林、如何渡河、如何隐蔽行军,如何射击投弹,如何发挥火力威力等等。他还狠抓落实,细到山林地带行军时如何系鞋带、如何扎裤脚、如何避免枪刺、水壶和腰带铁环反光、如何砍竹子、扎竹排,甚至是如何使行军时水壶不发出响声等。在战斗发起前,张万年还组织了一场实兵实弹演习,特意选在下着倾盆大雨的夜间进行。当时43军军长褚传禹进行了现场观摩,演习结束后对127师排以上干部们讲话:“张副军长都把你们练到这个样子了,要是再不能打仗,就没有道理了!” 43军的3个师中,129师配属给42军,向七溪方向进攻,保障42军向高平进攻的左翼安全;军部率127师、128师、炮兵团、高炮团向谅山东侧的禄平方向发展进攻,围歼禄平地区守敌,配合55军攻占谅山,同时阻击亭立地区的越军338师增援谅山。 127师的任务是突破广西边境爱店当面的越军防御,攻歼支马、龙头地区之敌,然后向禄平方向发展进攻。 支马、龙头地区的守敌是谅山省独立第123团的1、3营,还有338师461团一部和部分武装公安。独立第123团原属304B师,这个师是由越军中排名第四的304师分编而成的。独立第123团据说有20多年战斗经历,战斗经验丰富,1976年才转为地方军。 边境最前沿的支马地区距禄平县城约13公里,有一条简易公路相连。周围山谷纵横,草木茂密,地形非常复杂。越军依托公路两侧的10多个高地分散把守,纵深配备,构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阵地。在高地顶部、山腰和山脚构筑有半地下的或“A”字形掩蔽部、土木质工事、断续或连续的堑壕,以交通壕相连接。各阵地配置轻、重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等火器,形成明暗结合的多层交叉火力网。阵地前沿埋有防步兵地雷,设置了陷井、竹签和铁刺等障碍物。在公路附近,越军还挖掘了防坦克壕沟,埋设了防坦克地雷。 针对当面越军的防御部署,张万年决心“牛刀杀鸡”,初战必胜,集中优势兵力对越军实施正面进攻,两翼穿插,迂回包围,先围后歼。他动用了师的379、381团和380团3营,共7个步兵营兵力,还有军侦察连和2个边防连投入攻击。支援炮火上,准备了师炮兵团、军122榴弹炮营及各团炮兵连的共约7个炮兵营,还有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3营的2个坦克连。 张万年要求:开战就要以猛烈火力“至少打掉对方目标及有生力量的70%,争取达到80%到90%”,“要让步兵冲上山头后,只与对方最后剩下的10%到30%的有生力量作战”。所有炮兵前沿观察所都要靠前,步兵打到哪里,炮兵前沿观察所就要开设到哪里。所有步兵伴随火炮加强到一线部队,60炮加强到班,82无和82迫加强到排,100迫加强到连,步兵指到哪里就要打到哪里。各级指挥所要尽量靠前,师前指距离前沿不得超过3公里,团前指距离前沿不得超过2公里,营指基本要和主攻连的连指在一起,距离不得超过500米。在战斗打响后,张万年要求“我要用肉眼直接看到前方正在进行的战斗”,带着师前指进到与一线作战连队不超过2公里的位置指挥战斗。 从1979年2月16日夜里开始,127师攻击各部就先后偷越边境,向预定攻击出发阵地隐蔽前进。17日6时40分,全线发起火力准备,将当面越军防御阵地打成一片火海。炮火延伸后,总攻发起。 379团为正面进攻兼左翼迂回,在一整天的战斗中,先后攻克5、421、4、11、12、6、7、8、1、9、10、2号高地表面阵地,将支马地区正面越军防御打了个稀烂,基本完成了预定战斗任务,受到张万年表扬。 381团为右翼迂回部队,预定以1营拿下612高地、龙头,3营拿下400高地、540高地,一举关上支马、龙头地区越军撤退的大门。因地形复杂,部分攻击分队向前运动时掉队,随团行动的李孔胜副师长在无线电静默情况下改变了战斗决心,转而以3营进攻612高地、龙头,少数部队向540高地迂回。经过3小时战斗,381团3营7连打下了612高地。其他攻击分队因认错400高地,加上540高地越军阻击火力猛烈,没能继续发展战果。 17日当天的战斗,127师基本拿下了支马正面的越军主要阵地,歼敌约1个营。张万年决定加强兵力火力,第二天继续对540高地、400高地和龙头地区发动进攻。 2月18日,381团3营配属2营6连、团迫击炮连、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3营7、8连、师85加农炮2个连为主攻,379团1营为助攻,突击540高地、400高地和龙头地区。至当日晚18时30分,全部攻占预定地区,残余越军沿公路向西撤逃。这样,127师已打开了近逼禄平的大门。 随后几天,张万年指挥127师巩固阵地,清剿残敌,阻敌反击。从2月17日到25日的战斗中,127师歼敌9个连共833人。 在18日战斗结束后,《解放军报》记者李启科来到前线,在师前指所在的一条堑壕里采访了张万年。当天晚上,李启科就写出了题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寄自广西边防前线某部》的战场通讯。3月3日,《解放军报》第一版以近二分之一的版面将其发表,报道了43军将士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情况。这篇通讯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引起巨大反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指战员由此被称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