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1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救军粮-------我的参战日记——谨以此文献给陆军第一师在老山防御作战后勤保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6108
帖子
4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0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7 11: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难得看到这么好的战时日记。谢谢作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6108
帖子
4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0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10-5-17 11:1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救军粮-------我的参战日记——谨以此文献给陆军第一师在老山防御作战后勤保障中牺

救军粮-------我的参战日记——谨以此文献给陆军第一师在老山防御作战后勤保障中牺牲的烈士们!


救军粮
——我的参战日记
■如水


第一章 写在前面的话

写在前面的话
在云南山地生长着一种被当地人叫“救军粮”的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学名火棘。每年三、四月份,一束束白色的小花开满枝丫,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清纯而高洁。
救 军粮几无狂花,每束多达二十余朵的花必结出直径八至十毫米大小的二十余颗救军粮果来。果近球形,每束束聚成穗状,密扎扎把枝干和叶子几乎遮了去。等到七、 八月份,果实逐渐变成桔红乃至深红色,像一具具火把高高擎起,像一团团火焰漫山燃烧。置身其中,给人平添无限的激情与冲动。由此,救军粮又有”火把 果”、”满山红”等很多好听的名字。
救军粮果经霜不落,直到冬天,一任严寒把自己风干在树枝上。
经霜后的救军粮果酸甜可口,还有些面。不 仅能充饥,而且具有消积止痢的药效,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肠炎,痢疾等效果甚佳。相传,三国名相诸葛亮率兵打仗至此,军困山中,孤立无援且无粮草供应。后来 有士兵发现山野间有片片低矮植物,上结红彤彤圆状果实,经尝试,无毒,且酸甜可口,可供充饥,诸葛亮即下令大量采集食用,终使军队度过难关,“救军粮”便 由此而名。
初识救军粮是在1984年7月末,时值赴老山前线的摩托化开进途中。
吉普车颠簸在师宗至丘北这段云贵高原南坡上。隔窗远望,是一抹的深绿,郁郁葱葱的灌木丛覆盖南国。当把视线回收时,一种叫不上名字的红果在绿叶包裹下,一簇簇展示在公路两侧山坡上,鲜亮耀眼。
出 于好奇,我向同车的丘北支前委员会的县委汪副书记请教,汪说不知道学名,祖辈传下来叫它“救军粮”。汪书记便给我讲了诸葛亮采果救困军的故事以及救军粮的 习性和果实的医药功能。听罢,若有所思,便用目光将车窗外一簇簇移向身后的救军粮一一抚摸。当晚,宿营丘北,我的日记里便有了关于救军粮的记载。
老 山前线属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受自然地理及些许的政治因素影响,阵地条件十分艰苦,仗也打的很是艰难。作为一名师后勤部的战勤参谋,我亲历了老山地区防御作 战后勤保障的复杂与困难。在那一年的时间里,为我军取得的一次次战斗胜利而高兴,为一线的官兵而骄傲,更为战斗在后勤保障战线上的那些人,为发生在后勤保 障战线上的那些事而感动。记写作战日记,真实记述那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成为收藏那份骄傲与感动的唯一选择。不想,一年下来,竟有数万言之多。二十多 年过去了,每每翻看这些日记,每每想到那些人,那些事,总是难抑内心深处的感动与思念。在牺牲的干部中,职务最高的是副营职的后勤管理员,在战场上最活跃 的是打起仗来救伤员,战斗间隙搞演出,被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称为“八十年代铁娘子”的“三八救护队”。抹不去的是对因组织抢救后送伤员而牺牲的硬骨头六连 副指导员谢关友的歉意,忘不掉的是对从妻子重症监护室走向前线,一心扑在连队后勤临战训练上的副指导员张家元的那份感动。师医院女军医拓西平临上阵地前作 人工流产的那份毅然决然曾在砚山县传为佳话,穿越在封锁线上的军工、民兵把多少战友从生死界那边拉回到这边。还有所有参战官兵父母妻儿的思念和理解、支持 与鼓励,与之共同汇成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使得老山作战无守而不固,无往而不胜。
感动间,想起那洁白的花,彤红的果;想起那美丽的传说与响亮的名 字——救军粮。忽然觉得救军粮那清纯而高洁的春姿,那热烈燃烧的秋果,那宁风干而不跌落的骨气,那既可充饥又能去疾的功效,那随处可植、四季长青的习性, 不正是后勤保障人员战斗生活的鲜明写照吗,他们不就是那一簇簇火炬高扬,熊熊燃烧的救军粮吗!
在我部参战二十五周年之际,适逢祖国六十岁生日,便就有了把参战日记整理成书的冲动,藉此怀念为了国家最高利益而一起浴血老山如今却天各一方的战友,告慰那些在老山防御作战后勤保障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以上这些话,就算是整理日记的开场白吧!
2009年4月23日于洛阳


第一章 受命

开篇
1984年7月14日(准确时间:15日0时10分) 留下营区
已 经有好几年不写日记了,虽然身在军营,却习惯了师机关按部就班的工作规律,平平淡淡的生活状态。然而,这种工作规律与生活状态被突然打破了,促使我今天又 破天荒地拿起笔来,认认真真地划拉起这本特殊日记的开篇。因为,一件大事就要发生,这件事无论于我所在的部队还是于我个人,都将是历史性的事件:我们部队 要奔赴云南边境执行防御作战的轮战任务,我要从今天起,如实地记写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
晚上刚刚传达了中央军委令一军军部率一师、十二军三十六师、炮兵第九师在七月底开赴云南文山地区执行轮战任务的作战命令。军区指示在18日20时前完成一切准备,19日开进。板着指头算来算去,开进前也只有4天的准备时间。
司、政、后三大机关开进前的准备工作随即展开。
已经是15日的零时十分了,师机关办公大楼里灯火通明,三大部各科室的参谋、干事、助理员全都没有要下班的迹象,大家被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弄得晕晕的,似乎一下子竟不知从哪里入手准备才好。
对被喻为后勤部的司令部的师后勤部战勤科来说更是任务艰巨,我这个战勤科的老参谋对于承担繁重的准备任务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没有时间细写了,开篇搁笔。


折 帅
1984年7月15日23时 晴 留下营区
一整天没有离开办公室了,中午和晚上两餐饭都是由炊事班送到办公室里吃的。
机 动前的准备工作使整个指挥机关忙得焦头烂额:办公楼前的警卫战士认真地查验着匆匆出入的机关干部的特别通行证,打字机头飞快地敲打着蜡纸,复印机、油印机 不停地转动出一道道指令,所有的电话几乎全部被拿在手里,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办公桌上放着汽水、饼干以及没时间去倒掉的吃剩的饭菜,满走廊都是跑来跑去的 人。
如此紧张繁忙的气氛充斥整个办公大楼,只有炊事员把午饭送到办公室里那一刻,才是大家被迫轻松的一段时间。但是今天中午的气氛却不轻松。“李政委撞车了”的消息使大家的心一下子紧缩起来。
李国良政委是一星期前才从三师调来的,再过4天就要和师长一起带领我们开赴前线,再展天下一师雄风。现在却因车祸在医院里抢救,生命垂危。这对每一个就要奔赴战场的指战员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
古之出征前,有杏黄旗被风吹折者便另择日。今我出征前折主帅,这是什么滋味,机关干部心里说不出有多难受。
哎!劳身又伤心的机动前准备啊!


哭了
1984年7月16日(准确时间应是17日0时15分) 晴 留下营区
七 月的杭州,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这是杭州一年里最热的日子。学校都已放了暑假,人们创造着各种条件,尽可能地躲避这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中暑的天气。北高峰 下的灵隐寺里青烟袅袅,钟声悠悠,一派祥和气象。而在北高峰另一侧山脚下的陆军第一师师部大礼堂里,赴滇作战动员大会正在举行。南京军区张明副司令员亲自 到场作动员报告,各参战单位请战表态,纷纷登台发言。司令员的动员报告鼓舞人心,单位代表的请战发言慷慨激昂,会场内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如同大礼堂外面 的天气,热浪滚滚。
随着发言人角色的变化,与会人员的情绪一下子冷静了许多,会场骤然变得那样安静,除了台上发言人那平静舒缓的话语外,竟听到了台下轻细的啜泣声。
台 上正由军人家属发言:师司令部军务科长郭俊川爱人平静地说:“我家老郭也去,我代表家属说一句话,你们去吧,我们在家会好好生产,带好并教育好孩子,还在 这里接你们回来”! 司令部卫生所谢所长儿子说:“爸爸、叔叔,你们放心吧。现在正放暑假,我们不再贪玩,及时温习功课,帮妈妈料理家务,分担妈妈的痛苦------”
听着这些朴实无华,真情实意的表达,在场的铁血男儿无不动容。有人哭了,很多人哭了,我也哭了。这是接到作战命令后,第一次掉眼泪。我坐在十五排十三座上,任两行热泪肆意滚过面颊,打湿了我的衣襟。


一样分别两样情
1984年7月17日22时 晴 留下营区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是全方位的,按照编制补齐兵员就是部队出发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今天下午的工作就是接收其他部队补充我师的兵员。
师部大院的大操场上,停放着一辆辆接送这些战士的军车。从不同部队送来的战士下车后在车旁列队,再被我部不同单位按照补充计划点名后上车接走,几分钟内实现隶属转换,从一个熟悉的集体跨进陌生的环境中。
当这些战士就要登上我部各接收单位的汽车时,他们一个个神色凝重地与送他们的原单位首长和战友握别。他们语言不多,只是说着“再见”、“一路平安”、“有空来个信”等简短的告别语。还有的什么话也没有,两双手重重地一握便转头上车而去。
看 到这些,我的心为之一动。战友的情份有时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有多少话都在这重重地一握之中了。从那一握中,我听到了嘱咐、拜托与鼓励;从那一握中,我 看到了信任、期待与保证;从那一握中,我感觉到了士气、力量与胜利。此刻,《送战友》的歌声在心中蓦然响起:“革命路上常分手,一样送别两样情”。是啊, 平日里多少次分离欢聚,多少次握手言别,那毕竟是寻常的探亲出差、工作调动。虽然也免不了道一声“再见!”可那是真可以再见的。如今的送别是把战友送向战 场,送上前线,也许就是永别的一握了。真是“一样送别两样情”啊!


平转战不是口号
1984年7月18日22时30分 晴 留下营区
连续数日的晴朗天气,为部队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虽然烈日炎炎,却是很有利于重型装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实施。
后天第一列车梯队就要装载开进了。各团后勤准备工作做的如何呢?
今天随侯副部长到各团检查后勤准备情况。从检查看,总体准备基本就绪,但也还有问题,突出表现在重火器和车辆的技术状况方面。经过一周的战前准备,各级忙得头昏脑胀,临要出发,仍然有部分装备要带故障参战。
这一问题至少可以说明两点:
一是我军编制装备太老化,几十年一贯制,更新换代慢。平时训练靠凑合,全连火炮能打响几门就用几门,甚至有全连只使用一门火炮射击的现象。有些装备编制上有,而实际上无,临时补充后,既无操作人员,又无技术保障人员,既不会用,也不会修。
二是平时战备工作不落实,作风虚浮。统计起来这也好,那也好,完好率百分之百,现在真要打仗了,他才叫着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造成临时补充量大,维修任务艰巨。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造成战前准备时间拖得长,任务重,部队不能很快由平时转入战时。一个陆军师,准备一星期还感到有些来不及,并且还是满员的战备值班师呢。可见战备工作在平时是多么需要认真地抓一抓啊!


暴雨中发车
1984年7月20日21时45分 雨 留下营区
雨,大暴雨。
今天晚上下起了杭州市入梅以来从未下过的大暴雨。电闪雷鸣、风吼雨啸,那雨不是泼下来的,而是从天上倒下来的。污浊的洪水在营区内的大沟小岔中滚动,胳膊粗的法国梧桐树枝被风折断后肆意地扔在道路上,整个营区都在这场不期而遇的大暴雨中颤栗。
办 公楼东侧公路上的水如泄洪般涌进办公楼一楼走廊,直冲到一楼西端,猛烈地撞击着关闭的木门,然后,再打一个回旋从一楼中间的正门涌出楼外。机关参谋人员一 如既往的忙碌着,我们便象过河一样从走廊里哗哗啦啦地淌进淌出。此刻,我们的第一列车梯队正在火车站执行装载,零时准时发车。如此恶劣的天气考验着我们机 关的组织指挥能力,考验着我们的装备质量和指战员的意志。
如注的大雨无疑加重了我们出征的负担。部队在雨中装运物资,固定装备,转送人员,家属子女在风雨中为亲人送行。人湿了,枪炮湿了,物资装备湿了。大雨浇透了家属子女的心,她们的泪水拌着大雨淌流。
我想,或许这场大暴雨是有意而来的吧,是老天对我们一种特别的眷顾而表示的特殊的送行方式吧。果真这样,那就无须停歇,勇士需要别样深情的送行。
这样想着,便又觉得那风吼雨啸的声音有些许的亲切了。


话别
1984年7月21日21时15分 晴 留下营区
根据开进计划,明天上午师后勤梯队就要出发了,今天晚上是出发前住在营区机关宿舍的最后一个夜晚。
由于出发前的纪律约束,执行作战任务的事没有写信告诉父母、妻子和一岁的儿子。也许还有机会向他们述说,也许留给他们的只有这个日记本子和留在留守处里统一保管的那份遗书了。
无 法与父母妻儿告别,那就提起笔来,与我熟悉的军营作别吧:别了,绿色的军营!别了,红色的军营!别了,哺育我成长的军营!别了,我为之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军 营!虽然我不是离开部队,可是我要走上战场,我不知道我还能否重新回到你的怀抱。这里有我流下的汗水,有我手植的绿林,有我布下的足迹,有我希望再见到的 战友。
当我挥手向你告别时,请你再看我一眼。如果部队凯旋那天,战友们只带了我的名字回来,不知你会想起少了什么?我想不会的。因为在你的记忆 里,象我这般普普通通的战士太多太多了,只要你的荣誉室里有我的名字,你大声告诉每一个参观者说:你看,我们有一群值得我们骄傲的战士。这样,我也就满足 了。
别了,我亲爱的军营!

我师驻杭州中村部队营区的家属子女为部队送行(巴易摄)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10-5-17 20:17:4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7286
帖子
166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18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10-5-17 14:0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请请楼主转帖。

请求楼主把字放大一号,我是近视眼,看着很费劲儿,想来老兵哥哥姐姐们看着更费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080
帖子
137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3
威望
3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11
最后登录
2017-7-1
4#
发表于 2010-5-17 14:1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放在一起,便于阅读

救军粮-------我的参战日记——谨以此文献给陆军第一师在老山防御作战后勤保障中牺牲的烈士们! 2

<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第三章 开进

平口
1984年7月24日17时15分 军列上
我们师后勤梯队的军列于7月22日13时35分离开杭州后,一路西南,横贯江西、湖南向贵州进发。轰隆隆穿行在西南这个酷热伴着收获的季节里,穿行在充满着愉悦和期望,揉和着血和汗的七月中。
眼 目所及的是破旧的村舍饰缀在铁路两侧。革命老根据地的人们正在田地里从事着一年一度最艰苦的劳动,他们裸露着四分之三部位的酷似陈旧宜兴泥壶颜色的皮肤, 躬身收割刚刚放干水的中稻,又在刚刚放进水的田里插上晚秧。土制的脱粒机在人力驱动下,把金黄的血汗结晶体从半截黑泥的稻秧上剥落下来,倒向晒场。人们象 爬山似的无休止地踩着三国时期马均发明的翻车,把汗水和着田水,灌注着刚刚插上的希望。
几乎没有发现新的房屋,但从他们的笑脸上明显看到了生产力获得解放带来的欢快。这就是八十年代革命老根据地人民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生活水准。
然而,就是他们,在解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没有丢掉老区的光荣传统。当国家出现特殊情况时,他们用固有的方式,以父母的深情,把对祖国和子弟兵的热爱撒向路过他们身边的我们。
当 我们乘坐的第十三专列停靠在湖南安化县平口火车站时,全镇的男女老少拥来为我们送行:“同志,喝口米酒,自己酿的。”“这西瓜是自己种的,带上吧。”“叔 叔,要茶吗?”两个才七、八岁的小姑娘,一个提着茶壶,一个端着小茶缸,沿着我们的列车一个个窗口问过去。一时间,西瓜上车了,豆浆上车了,米酒、棒冰、 梨子上车了,无论你说什么都无法阻止。列车长、政委只好下车,代表全列向他们表示感谢!
我感动的抹着眼泪,心里默默地念着八个字:“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此刻,高炮一连那节车厢里响起了激昂的歌声:“战士上战场,什么也不想……”
是啊,“战士上战场,什么也不想”。一切杂念都不存在,心里只有神圣的国土,可爱的人民。


蜀黍穗
1984年7月25日20时 军列上
今天,我们的专列横贯贵州省,奔驰在云贵高原上,向着春城昆明进发。
云贵高原山峦绵亘,在地理书上读知的所谓“地无三尺平”的说法今天算是亲历了。高原铁路隧洞多达三百余,两洞之间多为桥梁连接。列车忽而凌空飞驰,忽而穿行地下,给奔赴战场的将士们平添了些许严峻。
高 原的气候是凉爽的,比之江西、湖南境内的气温要低许多,尤其是将近春城昆明,大家明显地感到了气温的变化。日薄西山时,我们都不自觉地穿上了军上衣。远望 着车窗外慢慢向身后飘移的玉米地,我不由就想起了老家,想起了伏牛山下,伊水岸边的父母妻儿,想起老家初秋的爽快和啃吃水煮嫩玉米棒子的惬意。
此地的玉米棒子也该可以煮着吃了吧,也不知吃起来有无老家的玉米棒子那么香甜。


山路
1984年7月27日22时50分 师宗
经过四天的铁路输送,昨天中午在云南沾益火车站卸载,后勤梯队改由摩托化开进,晚宿曲靖空九团。
今晨早饭毕离开曲靖,沿云贵高原南坡缓缓而下。这里山路窄而弯曲,有些路段起伏很大,汽车上时很吃力,下时很危险,加之人生地不熟,长长的车队不时被迫在险段停下来慢慢调整通过,偶而还有抛锚趴窝发生。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天稍黑时到达师宗。
途中和侯启国部长一起乘坐吉普车走在梯队最前面。手里握着半展开的军用地图,随时与车外的地形地貌进行比照。以备回答在后座上闭目养神的部长突然睁眼就问“走到哪了”的问题。
车窗外,是一抹的深绿,郁郁葱葱的灌木丛覆盖南国。有山花点缀其间。一种叫不上名字的红果在绿叶包裹下,一簇簇展示在公路两侧山坡上,煞是好看。
隔窗遥望五百公里以外的南天,白云翻卷,莫不是我军炮击的烟尘。那里便是国境线,我们将在那里为保卫国家利益而战斗,将在那里写下自己一生最值得纪念的篇章。

部队就在这样的蜿蜒山路上开进(丹旗提供)


救军粮
1984年7月28日24时30分 丘北
今天继续摩托化开进,行进路程是师宗到丘北。
为了保证参战部队顺利到达集结地域,沿途各县都成立了支前委员会,负责路过部队的住宿和食品供应。今天,我就与丘北县支前委员会派来接我们的县委汪副书记同乘一台车,在车队前带路。
山 坡上那种叫不上名字的红果再次映入眼帘。它叶子墨绿,椭圆,稍长。枝干上有刺,果子一束一束地长,红得鲜亮耀眼。我问同车的汪副书记那果子叫什么名字,汪 说不知道学名,只知道老人传下来叫它“救军粮”。 “救军粮”?我很好奇的问。他说是的,叫救军粮。传说三国名相诸葛亮率兵打仗至此,军困山中,孤立无援且无粮草供应。后来有士兵发现山野间有片片低矮植 物,上结红彤彤圆状果实,经尝试,无毒,且酸甜可口,可供充饥,诸葛亮即下令大量采集食用,终使军队度过难关、转败为胜,此果便被称作“救军粮”。末了, 汪书记又补充说,这种果子即便是吃饱了也不伤身体,还可治疗拉肚子。树也好养,随时随地可插活。
“救军粮”!多么美妙的名字,极具传奇色彩的故 事。望着那一束束鲜红发亮的果实,听着汪书记娓娓道来的南国掌故,蓦然想到正在为我们的开进忙碌工作着的地方支前委员会,腾出办公用房供部队宿营的企事业 单位,杀猪宰羊慰问部队的边区老百姓,他们不就是一簇簇的“救军粮”吗,有了他们的全力支援,我们的军队就会无往而不胜。

救军粮果



第四章 集结的日子

家信
1984年8月4日20时 砚山县城
经过数天的颠簸,部队陆续到达指定集结地区。
师后勤部于7月29日下午在文山州砚山县集结完毕,师后勤指挥所随即在该县医药公司展开。
根据上级命令,要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临战训练,伺机接防。部队近几天都在抓紧进行开进总结和休整。
师 后勤指挥所展开后随侯启国部长先后到昆明军区前指后勤部、军指挥所参加了两次作战会议。作为师机关的参谋,在战区参加军指挥所的作战会议,聆听军首长作战 指示,委实有些惶恐,也为能在会议上见到军长傅全有和军政委史玉孝感到很荣幸。史玉孝政委曾任一师一团政治委员,当时我在一团司令部任保密员,由战士提干 任保密员就是史政委下的任命书。后来史政委调任二师任师政委后就很少与他见面了,所以,能在战区见到老政委感到分外的亲切。
对各级指战员来说,最 大的喜讯就是允许与家里人通信了。由于参加作战会议的耽搁,今天才把三天前就写好的家信抽空发了出去。我不知道这封信给家里带来的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要 让他们大吃一惊的。家里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我会一下子就从西子湖畔来到南国边陲,从美丽的天堂杭州走上硝烟弥漫的战场。妻能经受得了吗?父母能挺得住吗? 我是家里的独苗呀。“当兵就要有打仗的准备”!这话对他们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轮到自己的亲人走向战场那一刻,他们还会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不过,还得把真实 情况告诉他们,以免他们胡思乱想。也许更糟的结果还在后面,现实需要慢慢地去接受。
我想象着他们的惊愕,我期待着他们用以安慰我的回信,尽管我明明知道那是他们装出来的镇静。
我就这样极不情愿地品味着难以言喻的滋味,把执行轮战任务以来的第一封家书发了出去。

在砚山医药公司楼上办公


砚山
1984年8月5日23时 阴雨 砚山县城
进驻砚山县已经八天了,几乎每天都下雨。这里不下那里下,上午不下下午下,甚至出着太阳下着雨,老天爷的脸一天几变。途中亲历了“地无三尺平”的地貌,如今又领教了“天无三日晴”的天象了。这两“无”都是自然现象,不能人为改变,大概“人无三分银”这一“无”当是旧说吧。
砚山县属于文山州,还不是边境县。县城不大,房屋很旧,卫生条件也很差。就这样,据说还是属于当地中等生活水平地区。但从居民的衣着、卫生状况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看,砚山仍是落后的,也许与我们这些来自杭州的眼睛有关吧。
砚山常年多雨,无严寒酷暑天气,宜于病菌繁殖,当地疟疾、痢疾流行,麻风病每年都有发生。
砚山县少数民族具多,主要有苗、侗、壮、彝等民族。少数民族的妇女大都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有些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从头到脚都是大红大绿,而有的少妇则从头到脚全是黑色,犹如电影里看到的西方修道院的修女。
商店里的商品大都是从内地运来,以上海、北京、天津、杭州、武汉等地产品为多,甚至还有哈尔滨产的梳妆台。足见当地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落后,市场都被内地占领了。
砚 山县距边境一百多公里,作为战争时期,一百多公里根本不算多大的纵深,但是,战场的局部性和前沿部队的坚守,这里几乎没有战事的迹象,一切与内地无二:来 来往往的行人,忙碌的田间,热闹的集市,欢乐的笑声,一边散步一边窃窃私语的情人以及趴在水牛背上回归的牧童,这一切都给人一种祥和、安全、愉快、幸福的 感觉。
可是,就在百公里之外的边境线上,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以八个民族的名义
1984年8月9日24时10分 砚山县城
今 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对于师医院女军医拓西平来说,是她终生难忘的。如果换了其他时间其他的人,这件事情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可是,这件事情发生在今天,发 生在我们参战部队的女军医身上,它又是那样的不平常。女军医拓西平为使自己能够在未来的一年中完成参战官兵的战伤救护工作,把身怀的第一个孩子做了人工流 产。
拓医生在驻地出发前已经知道自己怀孕了。医院领导曾打算安排她留守,可是拓医生死活也不肯,为了能按时跟随部队向战区集结,出发前忙于各种准 备工作,来不及做人流手术,现在到了集结地区,知道距离接防还有一段临战训练的时间,所以,在到达集结地十来天时间后,就对自己下了手。
这件事情 立刻惊动了正在召开全县妇女先进代表大会的砚山县妇联,她们特意挑选了八个民族的八名妇女代表,以八个民族的名义,到师医院看望拓医生,送来了边区各族人 民的亲切关怀和诚挚的慰问。她们对拓西平医生宁舍自己亲骨肉,誓为边疆保平安的感人行为给予高度赞扬。砚山县广播站还作了专题报道,号召大家学习拓医生革 命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的高贵品质。
一时间,这件事情成为砚山县的美谈。

“三八救护队”的程宏蓉军医就这样丢下熟睡中两个月大的儿子走上老山前线(丹旗提供)



七月半送祖宗
1984年8月10日22时10分 砚山县城
下 午从后勤分队了解情况回来时,看到沿街两侧的居民家家门口燃着一盏灯,围着人,在烧着什么东西。走近前,才看清门口放了样式不一的架子,架子上摆着各种食 品,架子边上有一堆堆我叫不上名字的器物,全都是纸做的。人们正在将这一堆堆的器物点燃,同时燃上一捆捆的粗香。然后把燃着的粗香一支支地插起来,有些地 方不好插就摆在地上。无论是插还是摆,每支香大约相距四公分组成一个半圆圈。那些摆放食品的架子和要烧的纸器物就围在这个香圈内,未封口的一面对着家门, 人们从家里走出来就走到圈内。香圈的大小不等,大都依门口场地大小而定。小的也有十多平米,大的可达二、三十平米大小。这样用火香的星光点亮的圆圈撒满一 街两行,很有些壮观。那土制的火香味弥漫街区,使我突然感觉自己似置身于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的香炉旁。
我抱着好奇的心理看过后,就来到一位当地干 部家门口坐下来,与主人聊天。主人告诉我,今晚是农历七月半,是送鬼节,除汉族外,家家户户都要烧香、磕头,把自己的祖宗送走。据介绍说,老祖宗的灵魂是 腊月三十晚请回家的,过了年一直没走,七月十五是送祖宗的日子,直到年三十再接回来,如果有的家里当年死了人,今晚还要哭一场呢。
我没听到有哭声,大概这条街上今年上半年没有人过世吧!
看着如此壮观的场面,体味着淳朴平和的民风,愈发感到我部此行的意义的重大。那么多的壮士戍边,浴血疆场,不就是为了我们的父老乡亲能够永远过着这样平静的生活,乃至可以把祖宗的灵魂接了家来,一起享有这份无忧无虑的幸福日子吗!


陈子山
1984年8月17日20时40分 砚山县城
陈 子山坐落在砚山县城西北,海拔1632.9米,实地高不过百余米。山脚与县城街区相连。远远望去,砚山县城就像一把稳稳当当的太师椅,陈子山就是这把太师 椅的靠背。陈子山西、北、东三面都很陡,不易攀登,南面有一个桥式台阶入口,进入后分东西两条道拾级而上,可分别登上陈子山东西两端。山脊有人行道贯通东 西,西端半山腰有一六角双亭,西端山顶与东端半山腰各建四角亭一个。山上林木丛生,是砚山县的一个天然休息场所。每当晨起或星期天,山上便上满了人,站在 山上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砚山县城全貌。
自打师后勤部在砚山县集结以来,陈子山就成了我们锻炼体质和散心遛弯的好去处。
集结近二十天来,战 前练兵已经完成大部分的军事共同科目,专业科目也开始纳入计划。就后勤分队的共同科目训练来看,效果并不好。由于时间短,许多科目都只能是粗粗地过一下, 过去就算了事。比如射击,大部分没有进行预习,上场就打,结果打过的两个分队(汽车连、修理所)都只有及格成绩,机关手枪射击总评不及格,像这样训练终将 没有多少效果。
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也松了下来。吃过晚饭外出散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刚刚集结那种激动心情几乎荡然无存,一切生活规律得与营区无 异,加之身居异乡,知不久留,又不上阵地,慵懒无聊之感慢慢侵袭着每一个人。每天晚饭后,我就与文书李曦霓出门散步。穿过大街,拾级登上陈子山,坐在小凉 亭下,俯瞰小小的砚山县城,心中升起绵绵的惆怅。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无人理解的惆怅。如同晨曦朦胧中似梦似醒的人,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闭上双眼继续 睡觉,什么也不想,让思绪走进昏昏的梦域里。
陈子山,散怀怡情的是你,引发忧思的还是你!


文山遇雨
1984年8月25日12时 雨 文山
针对部队管理教育、思想情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师机关组成数个联合工作组下部队,重点做好一线营连上阵地前的训练、思想转弯、官兵团结等工作。昨天,我与司令部作训科的林参谋、政治部的彭科长和陆干事被派往驻扎在文山州的一团一营,我和林参谋吃住在三连。
今 天上午天气突变,整个文山被大雨浇个透湿。大雨好像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部队的野外训练科目无法实施,只好全部安排党团活动。我便趁机调查走访了一连、机 枪连、炮兵连三个连队生活管理及家底情况,收获不小。要吃中午饭时回到三连的宿舍,进屋一看,傻眼了,我和林参谋住的屋子房顶破旧,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 雨,床铺全部被打湿,被子都能拧出水来。只好把铺在褥子下用于防潮的塑料布揭下来盖在蚊帐顶上,把被子凉在屋子不滴水的角落。午休是没法休了,不知下午会 不会住雨。


汉子家元
1984年8月27日 晴 文山
老天爷把日头扯走了两天,今天又给送了回来。
我把死沉的湿被子晾在院子里,与工作组的其他几位同志抖情况。在分析干部思想状态时,一团二连副指导员张家元成为我们的主要话题。
家元1973年入伍,湖北通山人。部队出发前他正在老家医院里陪护爱人,爱人因肺病做了胸腔手术。接到出发电报时,爱人开刀刚刚醒过来,还不能说话,家元就这样从爱人半闭的泪眼中走出特护室,踏上归队的列车。
今天接到爱人的来信,说肺病已经确诊,是肺癌。
这对家元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家元所在连队要接防的阵地是一团防御阵地中最突出的两个阵地之一。受敌威胁大,防御任务艰巨。每一位走上这个阵地的人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敢打算活着走下来。就家元来说,即便自己有幸活着走下来,能否再见到活着的爱人也是未知数。
战时的副指导员负责连队后勤工作,连队后勤领导的思想情绪直接影响着后勤保障的成败。当我们打算找家元聊聊,安慰安慰他时,家元正在召开连队后勤人员思想工作座谈会,分析临战后勤训练中的思想状况,进行战前后勤训练的阶段性再动员。
望着雨后初放的阳光,我们改变了主意。


打洞
1984年8月31日23时 晴 文山
两天来,部队一直在山上进行防御工事的构筑及连战术训练。白天送饭上山,夜间宿营在临时工事内。其实,对于没有当过兵的人来说,用地老鼠打洞来形容构筑防御工事更容易理解。
三连战士同样在山上训练,他们以挖猫耳洞为主。由于连续作业的要求,背包没有带上山,大家以三分之一人构筑工事,三分之一人警戒,三分之一人轮休。
零点以后的荒山上还是冷得让人难以支持。轮休的战士穿着雨衣,或蛰伏在草丛里,或曲卷在树底下度过短暂的轮休。最让人羡慕的是在已经挖好的猫耳洞里,湿漉漉的洞底被铺上杂草或松叶,三、四个人往一起一挤,藏在地下,既安静又暖和。没人唤叫是不会出来接班的。
早 饭与洗脸水是从山下送上来的。其实,炊事班只送饭,没有人力送洗脸水上来。满身泥土的战士,拍一拍衣服,干搓几下手就开饭了。米饭很干,而且已经放凉,供 一百多号人吃米饭的大行军锅是无法保温的。更没有热汤,放下饭碗,抓起水壶,咕咚咕咚咽几口隔夜凉水,就一头扎进土洞里挖起来。
由于昨天打预防针造成今天发烧和头晕,在山上吃过晚饭后,边新才连长和朱忠明指导员硬把我和林参谋赶下山。此刻,三连的指战员们正战斗在那凉风呼啸,露水侵衣,杂草为铺,雨衣当被,不许照明,不准说话,四壁潮湿,蚊虫叮咬的土洞里。
身为下基层指导部队临战训练的师后勤部参谋,看到战士吃凉米,喝冷水却一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心酸与自责阵阵袭来。

我二团三炮连在进行三岳丛林地临战训练(巴易提供)


万金家书
1984年9月1日 晴 文山
今天是周六,下午休息。休息下来的战士显出了连天构筑工事被折腾得疲惫与懒散。然而,随着连通信员的身影从营部折回连队时,慵懒的连队即刻被激活了,几乎是沸腾了。
战 士们从各班排的屋子涌了出来,向手里拿着足足十来公分厚一摞信件的通信员围过去。俏皮的通信员并不急于把信分发给大家,而是拿着信径直朝坐在连部门口的连 长边新才走去。此刻,所有的战士不自觉地或是下意识地紧紧跟在通信员屁股后面,并且在通信员身后形成了一个整齐的排头,没有一个超过通信员,犹如一个小小 的分列式阅兵阵容。当信件全部落到连长手中时,这个阅兵式溃散了,溃散的战士把连长围个水泄不通。靠近连长的,不由自主地伸手到连长手里乱翻,希望最先发 现自己的名字;稍远些的,则用目光盯着连长将信一封一封倒换次序的手;更远的战士只有用自己的耳朵从哗然的吵叫声中辨别连长叫到的每一个名字;“连长,大 声点!”这是最外层战士的要求。
接到信的战士把信捏到手里并不马上拆看,而是继续翘首以待,巴望着自己的名字被连长第二次、第三次喊到;没有拿到 信的战士更是把脖子伸得老长,把眼睛瞪得老大,脸上分明写着“连长,我在这!”直到最后一封信——一封后勤部发给我的公文信件——被我拿走后,没有接到信 的战士嘴里说着:“我知道我不会有信,我才发信十来天,回信到不了。”人却留恋着分信的地方不肯马上离去。
信分完了,战士各自找到最合适看信的地方,或面壁、或向树、或抵墙角,或临沟坎,小心翼翼地将信打开,有的还不时回头瞟一眼,生怕有人在背后递目过来。
十 分钟过后——大概可以把一封长信看二三遍了吧——大家又回到住房前,开始交流便于公开的秘密。有的又说又笑,谈论着家乡的喜讯;有的面颊绯红,欲说还羞; 有的若有所思,莫非遇到了严肃的课题;还有的在大声朗读,把亲人的鼓励、友人的嘱咐告诉大家,让亲友的关爱在战友中传递。
我看得真是呆了,以至于拿了后勤部传给我的公文竟没有及时去看它。
该我看公文了,拆开信封,我更惊呆了!
原来是姐和妻子的来信。文书李曦霓为了及时安全地把信件转给我,就使用了机关特权,把信披上了机关公文的外衣,通过师团收发室顺利转到我蹲点的连队。
这 是进入战区以来第一次收到从老家发来的信。妻的信虽然只一封,从写的时间看却是七封,像七篇日记。说七封其实还是一封,因为七封信又都说着同一封的内容: 伴着焦虑的嘱咐,揣着不安的安慰。那惊愕与愁苦,忧虑与无措的脸分明在信笺上时隐时现。字里行间透着担忧、透着关爱,表达着急切的盼望,祈念着由衷的祝 福。
我一遍遍地读着,我被绵绵的亲情所包裹。

家书共分享(丹旗提供)


有些无聊
1984年9月5日 晴 文山
按计划今天该将工作组撤回机关了,由于政治部的同志们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完成,所有工作组撤回时间统一后推,后推几天还不知道。
我与司令部的林参谋已经没有多少事情要做,这样就显得有些无聊起来。无聊起来就做无聊之事:登上文山州的西华公园赏风景;挤到大街上看十四军四十师撤军的热闹场面;议论林参谋奶奶每天早上“三柱清香朝天烧,保佑孙子平安归”的可爱;似乎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
其实,这种无聊的情绪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两个暂时没有事情可做所致,而是整个部队的一种急躁情绪的另一种反映形式罢了。
临 战训练已经进行一个多月了,什么时候上阵地还没有准确的说法。因为是轮战,无论训练效果如何,“早上阵地早打,早打完早撤军”的想法慢慢在整个部队中滋生 蔓延起来。这种有些不耐烦的急躁情绪,已经直接影响到了部队的训练积极性,训练劲头开始不足。我不知道,部队这样的情绪军师两级首长是否知晓,知晓了又该 如何应对呢?


月圆砚山
1984年9月10日 晴 砚山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一桩神秘的案件》让我又在三连安生待了几天,今天从文山撤回砚山,结束了半个多月的蹲点工作。也许是师首长的细心安排,回到机关的日子竟是农历八月十五,这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
在砚山县医药公司的办公楼上,我们战勤科的几位年轻人在一起度过了浪漫、热闹、特别、难忘的中秋夜。
我们将小木凳架着文件箱置于阳台上,用小青碗斟上汾酒,配上半碗凉牛肉片,切了月饼,敲起茶缸,赏月晚会便异常别致地开始了。
师 战勤科当时参谋以下人员共五人,按年龄排我是老大,江春进参谋排老二,文书李曦霓位居老三,小车司机丁元湘占座老四,打字员姚国林屈居老五。当晚姚老五因 参加地方联欢未能入席,实为“酒会”之憾事。幸有营房科袁大荣助理员凑趣加盟,仍然是弟兄五个。因异乡作战,不能与家人团聚,故决定给每个人只分半块月 饼,名曰“单身汉赏月酒会”。其间“哭”闹说唱,甚是热闹,李曦霓还制作了录音,真得忘了身处异乡。大家纷纷举杯高歌,祝弟兄五人不“光荣”、不“挂 花”、人人凯旋!祝家人健康幸福,祝来年中秋月圆西子湖,碰杯留下街①。
有感于斯,随作中秋夜即景顺口溜一篇,以纪念之:

汾曲青碗映明月,残饼凉肉度佳节。
玉轮好圆人难全,长兄归来②五弟缺。
大荣一声“倍思亲”,老大举杯祝团结。
二兄四弟挥“泪”唱,“来年当聚留下街”。

注:①留下街是我部在杭州的驻地名;②指我从连队蹲点撤回。

战勤科“五弟兄”(自左依次为丁元湘、江春进、本人、姚国林、李曦霓)


秋雨洗心
1984年9月14日 小雨 砚山
从文山撤回后这几天感到浑身不自在,要生病似的,自感远不及在连队蹲点状态好。是机关慵懒的节奏导致心理松弛呢,还是身体真要出问题了?
今天无什么急事,就揣着抑郁的心情,冒着毛毛雨出门溜达。
砚 山县城整个罩在濛濛细雨中,细雨细得让人想起了大诗人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诗句来。眼下的滇南是九 月中旬的滇南,仍迟迟不愿进入旱季,依然是林木繁茂,远近皆绿。雨虽似那“天街小雨”,满眼的景致却比“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热闹得多了。
身披“天街小雨”,信步登上湿润的陈子山,有微微凉风拂过,便有了内地初秋的惬意。满山的野菊花应时怒放,怒放的野菊花在柳烟样霏霏细雨地滋润下,更显得精神。放眼南疆,重重雾锁,那边又传来兄弟部队在老山、八里河东山御敌的佳音,忍不住“诗”兴大发,草就四句下山。
细雨落秋砚,
重雾锁南关。
菊香弥漫处,
威风震“两山”。

嘴里咕哝着这得意的“大作”,心情倒好了许多,秋雨洗心啊!


偷懒偷到医院里
1984年9月15日 阴雨 师医院
真得病了!
这两天把下连蹲点情况向部领导作了认真汇报,并把连队后勤临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向领导提交了书面材料。给妻写了回信,告诉她我已收到了她寄来的糖炸核桃仁,又处理了一些杂事,于昨天晚上离开机关,躲进了师医院,过起了“偷懒”的日子。
是 什么原因让我的胃溃疡病又复发了呢?是蹲点期间饮食条件太差造成的吗?下连队蹲点半个月,一日三餐多是大米,且常常不是生就是糊。这是因为炊事班也要训练 在野战条件下埋锅造饭,无论那“埋”得水平如何,“造”得质量怎样,大家必须要接受,不可能把训练与日常生活保障分割开来。还有什么原因呢,中秋夜喝汾酒 吃凉肉?值班军医也没给我分析出个子丑寅卯来,反正胃疼得受不了是真的。你说我想偷懒就算是想偷懒吧,现在能偷就偷一阵子,等上了阵地就偷不成了,总不能 和伤员争床位吧。
值班军医是窦娜利和周建设,因为师医院是师后勤部的直属分队,她们把我这个师后勤部的参谋当“自己人”看,坚持要用她们认为比较 好的甲氢咪胍为我治疗。但是由于医疗费用紧张,医院库房里没有这种药,药房唐主任专门派人去砚山县医药公司进了一瓶。她们告诉我,一瓶十七元八角,百粒 装,每天服四粒,另配其他西药数种积极治疗,不日就会见效的。我为享受特殊待遇而感动!
医院的生活不比机关好,主食上不如机关,至少是早上吃不上馒头。由于条件限制,病号与医务人员没有分灶,医院的炊事班根本来不及在早上蒸出供一百四五十人一起吃的馒头来。
知足吧,已经比在连队蹲点好太多了,吃得好,还不干活,还有人不停的问寒叙暖,这样的日子不偷懒能享受到吗!


偷懒的日子很抑郁
1984年9月18日 雨 师医院
“偷懒”住进医院已经四天,溃疡的疼痛有所缓解,看来治疗有些效果,谢谢我的主治医生。
医生说精神抑郁和精神紧张都能导致溃疡病发作。我想没有什么让我精神紧张的缘由,倒是精神抑郁的条件和环境是存在的。我跟医生说,住院的感觉本身就很抑郁。
早 上起床稍晚一点,洗刷过后立马就要吃早饭了。上午先是查房,只一会工夫,过后什么事也没有。中午睡两个半小时,一下午还没事。每餐饭前服一次药,一日三餐 药,耗时大概需要一分半钟。晚上十时准时熄灯,想看书,想写日记,摸黑干吧,想开灯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卫生员是病房里的司令员,可凶了。
空闲时间 里,除了看闲书、说闲话,还是说闲话、看闲书。病号也有些,不知是没有人煽动还是什么原因,竟连在病房里打牌的事情也不曾发生过。尽管我不会打牌,也无打 牌的念想。不过,如果有人去弄出些什么动作来活跃一下气氛我是不反对的,我就这样想着,却始终没有盼到什么事情发生。
上街溜达几十分钟是允许的,只要你按要求请销假。可是,那满大街弥漫的灰粒,还有那浓烈的马粪味逼着你捏了鼻子,让你的步子来去匆匆,大失溜达的意趣;那酸臭的烂果子水随处淌着,走到近处,哄的一下,周身被苍蝇裹了,直让西子湖畔来的“天堂客”望而却步。
即便这样,这几天还是想上街溜达溜达,实在是享不惯这睁眼躺着、发呆靠着,睡得背疼、坐得腰酸的清福。想归想,批了假也出不去,这两天又大雨连天下,街上的酸臭味虽然没了,污水却又横流起来。
哎!继续我的抑郁吧,疼痛有所缓解的疗效果让我看到曙光就在前面。


壮行
1984年9月23日 晴 师医院
天终于放晴了。
瞒着住院的真实情况,给妻子写了信,借发信机会请假到大街上溜达溜达。
经过几天大雨冲刷的砚山大街干净了许多,如同刚刚从理发店里走出的小伙子,一下子变得精神焕发;我的心也随之亮起来,对砚山徒增几分亲切。
今 天一大早,四百名砚山支前民兵出发上前线,砚山县政府为他们壮行。整个县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少先队的小乐队奏起了送行曲,红领巾少年给出征民兵献上了 鲜花。从他们那一张张刚毅不拔,充满自豪的脸上,我看到了中国人固有的爱国秉性。他们都是当地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却是构成我们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的一部 分。是我们取胜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
砚山县三十三万各族人民为出征民兵赠送了激越豪迈的壮行词,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读到出征壮行词,听得激情澎湃,读的热泪盈眶,禁不住完整地抄录如下:

为支前民兵壮行词
祖国边疆战火飞扬,越南小霸挑恤猖狂。
中华儿女奋勇争先,踊跃支前奔赴前方。
在 收复老山、者阴山战斗连获大捷之后,在越南小霸不甘失败,狗急跳墙的疯狂骚扰面前,我县支前民兵就要出发了。在这军号声响,战歌嘹亮,热血奔涌,壮怀激烈 的时刻,我们捧上最美的鲜花,献给光荣出征的战士;我们捧上最香的酒,献给奔赴沙场的儿郎。愿您们出师告捷,为国争光。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 有多少英雄豪杰,为国家,为人民,反侵略,去抗争;为了领土的完整,何惜热血撒疆场。岳飞、文天祥、花木兰、戚继光,这些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之所以名垂青 史,万古流芳,是因为在他们身上,爱国主义思想闪闪发光。素以勤劳勇敢,酷爱自由著称于世的炎黄子孙,正在四化建设中英勇奋进的十亿人民,岂能容忍小小越 寇犯我边疆,杀我边民,蚕食国土,肆无猖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打!为了民族尊严,为了祖国富强,为了四化建设有保障,为了边疆 人民得安康;打!打他个屁滚尿流;打!打他个喊爹叫娘!
“位卑未敢忘忧国”,就在我们文山,砚山这块土地上,反侵略、保边疆也是历史悠久,源远流 长。清代有项崇周、李应珍抗击侵略,保卫国土受到后代景仰;现代有陶少文、雷少华英勇杀敌,为国争光受到人民赞扬。就在我们砚山土生土长的硬骨头民兵陆兴 平,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人物一代更比一代强;如今,你们又告别了亲人,离别了故乡,就要奔赴杀敌立功的战场。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啊,在你们之中,有的是妻子送郎上战场,有的是父母送子赴边疆,有的是兄弟争上前线不相让,有的是乡亲送乡邻,情妹送情郎。你们深知,一人支前,全家光 荣,一人参战,全村争光。你们不愧为炎黄子孙,你们个个是血性儿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在你们身上得到了光大发扬。
再见吧,亲爱的支前民兵同志 们,再见吧,砚山人民的优秀儿郎。脚踩祖国大地,你们会浑身有力量,胸怀十亿人民,你们会意志更坚强!迈开大步,挺起胸膛,勇往直前,奔赴边防!我们将天 天想念,我们将时时盼望,盼望着你们的胜利消息,盼望着你们的立功喜报,盼望着你们用瑰美的青春,写出最新最美的爱国主义英雄篇章!待到你们凯旋归来的时 候,我们将夹道十里相迎,尽情欢呼鼓掌,给你们披红挂彩,为你们敬酒飞觞,将你们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英雄业绩,写在三十三万人民心中,写在历史的功劳簿 上。
砚山县三十三万各族人民

砚山县民兵出征(庄学提供)


续写偷懒的事
1984年10月12日 晴 师医院
今天翻开日记一看,吃一惊,一晃半月余没有在这里写一个字了,于我而言,这半个月可谓不寻常的半个月。
我还住在医院里,仍然躺在病床上。从上个月15日住进医院到今天已经住院28天了,中间我也曾“逃”了出去,可恶的病魔又把我拽了进来。
接 近九月底,对溃疡的治疗效果一天好似一天。可在9月29日晚上却莫名其妙地高烧起来,把医生忙乎得够呛。30日早上体温降至37.8度,我也松了一口气。 上午接徐科长电话,说师机关要于10月3日和10月5日分别组织演习场地地形和战区地形勘察,要我参加这两次重要活动。我立即兴奋起来,有理由出院了。
30 日下午,在周建设军医的坚决反对下我还是“逃跑”成功。回到机关后却感到四肢无力,冷得厉害,没有吃晚饭就躺下睡觉。姜副部长看我发烧,就打电话到师医 院,赵正与张洁又摸黑到后勤部给我打针,一量体温,又上升到39.2度,他们要我重回医院,我不同意,我相信第二天就会好起来的。其实,更主要的原因在于 第二天是国庆节,后勤部机关的电视机可以收看到国庆大阅兵的实况转播,而师医院的电视机却收不到。
国庆节上午,我坐在电视机前直冒虚汗,坚持不下 去,又躺下了。放心不下的赵正医生与赵丽君干事又背了药箱来看我,检查了体温,倒也不算高,还不到38度,他们说是因为连续两天的高烧造成的体虚,好好休 息几天就没事了。我当然愿意相信他们的话,再隔一天就要去勘察地形了,不恢复体质哪能在山上跑呢。
中午吃鸡蛋面,是后勤部炊事班特意为我做的病号饭。江参谋与李曦霓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烧鸡,使午饭丰富且有滋味。虽然并没有因此增加我多少食欲,还是要感谢二弟、三弟的苦心一片。
午 饭留了赵丽君干事一起吃,她说她爱人知道我病了,吃过午饭要来看我。赵干事的爱人叫何承贵,在师政治部保卫科当干事,是这次夫妇一同上战场为数不多的一 对,说实在,对他们夫妇一同上战场的行为心存敬意。部队从营区出发以来,他们夫妇各忙各的事,十天半月也难得见上一面。所以我们留赵干事一起吃饭,借机让 他们夫妇“会晤”一次。吃过午饭后,何干事果然来了,大家都很高兴,我们也跟着他们夫妇来了一次“甜蜜的会晤”,我的甜蜜体验保持的时间要更长些,何干事 为我拿了二斤优质白砂糖,够我甜一阵子了。
晚上的电视节目是直播大型国庆焰火晚会,江参谋、小李等都看电视去了。我没敢勉强,独自躺在床上犯我的头疼,眼眶酸困,眼睛怕光,灯也没开。身体微微发冷,感觉又要烧起来了。
在 机关看完电视的赵干事随小李上楼来看我,看到我这样,就立即打电话到医院,赵正医生又立马赶到,经查,体温已升到39.5度。他说再不住院,就要烧出其他 毛病来了。几乎是不由分说,当晚十点钟我又回到刚刚逃出来一天多一点时间的医院里。不曾料到,接下来竟经历了持续三天近乎昏迷状态的高烧和缓缓渐退的三天 低烧,创造了连续发烧九天的个人病史和师医院收治病例的两项历史记录。并且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其他病症,也没有给医院留下什么可鉴的经验,还耽误了勘察 地形,真是白烧一场。
不能不说的是在我又住进医院连续发烧的一周时间里,师医院的赵丽君干事成了我的主要护理员。在国庆节前那一周里,赵干事没明 没夜地组织和参加砚山县军地国庆联欢晚会演出工作,累的病了。医院领导要她全休十天,让她随我们病号一起活动,她就成了我的病友。在我高烧的几天里,她每 天给我打饭,洗碗。在我连续几天输液时,她一直坐在我的床边,看着一瓶瓶的液体一滴滴地滴下;时而笑眯眯地看着我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犯迷糊,时而皱着眉头, 分担我就要胀裂脑壳的疼痛。她还把我因连续出虚汗弄脏的衬衣一一洗净晾干。我有些难以承受她给予我的照顾,她却说,那是医生交给她的任务。是的,医生查房 时是说过:“赵干事,周参谋的护理交给你了。”可我还是难以接受。
经过医生的努力,高烧终被逼退。输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可以下床走路了。不过 走起路来,脑袋不知长在谁身上,轻轻的、晕晕的;腿象干麻杆做成,木木的、飘飘的。就连医院门前五十厘米来宽的小排水沟竟没有信心跨过去。就这样似气球般 的飘摇了三四天,才慢慢地能稳稳地走路了,气球落地了。
遏制高烧用药严重刺激了肠胃,使已经稳定的溃疡病出现反弹,对溃疡病的治疗不得不从头开始。窦娜利军医警告说,如果不能好好治疗并稳定一段时间,发展到胃穿孔可就麻烦了。听医生话吧,不然,真的发展到送后方医院去做胃切除手术,那就别想上阵地了。那才是倒霉的啊!
给妻和父母的信还是按时寄发,只是内容从没敢提及生病一事,前两天还给母亲写信说:“身体不曾料想的好,出发到现在没有任何的不舒服”。不这样说又怎么说呢,仅就来参战这件事已使她们十二分的揪心了,还能再添些十三分的内容吗?
对 胃溃疡主要是药物治疗,不用打点滴,毕竟有了高烧前的治疗基础,病症消除的速度比医生预料的要快。加之生活起居不用别人照顾,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体质的 恢复与心情的明亮让人产生干活的欲望,很巧的是(有人会因为这样用词不愉快,对他们来说实在太不凑巧了)我很快就有了活干,并且干得很乐意。
根据 师党委的决定,从师医院抽调女性医护骨干力量,与分散在基层的女军医女护士集中组建一支“三八救护队”,配置在师炮群阵地担任救护任务。赵丽君干事出任 “三八救护队”的指导员,前天(10月10日)离开师医院到炮团着手“三八救护队”的组建工作。偏在这时,就是昨天,赵干事的爱人何干事却因脚腕严重扭伤 住进了师医院。由于大家都很熟悉,医生就对我说,“何干事的护理交给你了”!
何干事的脚伤很严重,不会走路,只能躺在病床上。赵干事忙于“三八救 护队”的组建,几乎没有时间看他一眼。为了不使他寂寞,这两天来我一直陪着他,并在生活上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为他盛饭、洗碗,为他打洗脸水,倒洗脚水, 甚至为他倒尿壶。何干事很感动,我心里说,我把赵干事照顾我的现在还你了。我这样干着,这样想着,心里就轻松了许多。


边城麻栗坡
1984年10月18日22:15 晴 麻栗坡县文教局招待所

在师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我的身体基本恢复正常。怀着感激与愉快的心情告别了医院,回到了机关来。
终于又从医院“逃”了出来,尽管何干事的脚还需要有专人照顾。但更重要的任务已经不允许我再在医院待下去了。这段时间,军师团各级都在组织到战区看地形,为上阵地做准备。
今天,师团两级后勤机关及其分队干部四十余人分别由文山、砚山出发到战区看地形。15时在一团后勤处集中编队出发,18时到达文山州的麻栗坡县,住县文教局招待所。
麻 栗坡县是边境县,城区很小,但很别致。县城四面峰峦环箍,城内小山突兀,整个县城呈矩形镶嵌在这个山凹中。由于街区建筑既绕城内小山而筑,又沿外围山坡而 构。形成了山围城,城围山的奇特格调。从军事学角度看,麻栗坡县城绝对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因为,只有那条穿流而过的盘龙江才打开了麻栗坡县城的出入 口。构成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通道。站在县城中心,环顾周遭,望着通往猛洞的公路在城头盘绕而上,聆听着盘龙江的滔滔水声,似有置身天井底处的感 觉。
从这里出发,驱车不足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前线部队的军指挥所。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的仍然是按部就班和极其正常的生活节奏与方式,除了白天可 以看到不少来来往往的军人军车外,没有置身战场边城的感觉。也许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自1979年自卫反击战以来那时浓时淡的战云在头顶飘移的日子。
华灯初上,错落在山坡上的晕晕街灯与盘山公路上时隐时现的车灯相互交映着,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山城轮廓。一切是那样的平静与祥和。
躺在招待所的床上,想着明天一早就要向前线进发,心情有些亢奋,同这里的平静与祥和形成极大的反差。不知是责任使然,还是没有经历战场磨练而缺少沉稳。已是夜深了,竟了无睡意。

1984年的麻栗坡县城内军车遍地可见(网友提供)


踏进战区
1984年10月19日22:00 晴 麻栗坡县文教局招待所
今 天上午,看地形的师团后勤编队于7时40分从麻栗坡出发,沿东线向坚守在前线的三十二师师指挥所所在地曼棍方向开进。中间途径落水洞时,简单地听取了十一 军后勤部战勤处谷参谋有关战场后勤保障情况介绍后就继续前行了。过了交址城、三转弯,于10时30分跨过盘龙江上的钢架桥抵达曼棍。
曼棍是盘龙江 边一个山坳的名字,山坳入口处是已经荒芜的菠萝园,往山坳里走,可见几座民房,据说是当地林场工人的住房,林场工人现已全部内撤。倒是几头无人照顾的水牛 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无需为主人干什么活计了。山坳尽头有一大片芭蕉林,芭蕉林内的帐篷乘隙就势而搭,师野战医院就在这里开设。周边还有师警卫连等师直单位 驻扎,担任对师指挥所警卫、通讯、供电及生活保障等任务。
师医院对面的山坡上有一个可容五百余人的天然溶洞。走进溶洞,看到的是错落在不同平台上 的塑料棚屋,棚屋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匆忙的脚步穿行在各棚屋之间。这便是老山方向防御作战的指挥中心——师指挥所。师作战指挥所、 师炮兵指挥所和师后勤指挥所均在这同一个洞中开设。一个个作战计划在这里拟就,一道道指令从这里发出,这里一端牵着一线指战员的手,一端揪着后方大本营首 长的心。明明知道是走进了现实的作战指挥所里,但真正突然走进来时,依然有走进电影里的感觉。
路过交址城时,看到公路两侧全部是各种口径的火炮,这便是炮兵阵地。这里都是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属于军炮群。由于受地形的限制,火炮的配置都脱离了教材规定的配置方法和有关数据要求。
在 炮兵阵地的一个个入口处都搭建了彩门,彩门上写着“碧血写青史,丹心报祖国”,“祖国千秋,我是卫士”等对联,在火炮工事的土壁上雕刻着“保卫祖国,死而 无怨”、“好男儿志在疆场”等豪言壮语。让置身在这样环境的每一个人热血沸腾。更让我感动的则是另一幅画面:战士们用自己灵巧的手在工事周围栽上了各种各 样不知名的花草,将工事打扮的非常漂亮。足见即便是在战斗环境中,年轻战士精神生活的充实与积极。这叫我想起了二战时期的一个故事,当纳粹军队占领了一个 已经被事先轰炸的破碎了的城市后,看到在一处摇摇欲坠的窗台上,一名妇人正在给一盆娇艳的鲜花浇水,纳粹军官十分感慨得说:“如此热爱生活的民族是无法战 胜的!”
在三十二师后勤指挥所吃了午饭,稍事停留,又驱车到船头和里头寨。船头距国境线只有一公里多路,那一公里多处就是所谓“死亡线”的那拉口子,按照勘察地形的纪律,不允许我们到那里去。
敌 人在早些时候经常炮袭船头和里头寨这些地方,致使这里的群众被迫撤离。在船头,随处可以看到敌人炮袭的痕迹。其中有栋楼被炮弹击中,炸塌的楼板斜挂着,墙 上有多处被越军高射机枪洞穿后留下的窟窿,三十二师九十六团后勤处副处长带领的后勤保障组就设在这座楼里,艰难地实施着船头方向的弹药、食品供应和卫生保 障任务。下个月,我部接防后,这里的后勤保障工作将由一团后勤处副处长李国强接替。
站在船头这个保障点上,手里拿着标注了作战情况的军用地形图,心里不免有些紧张。除了第一次对真实战场的感受外,一丝隐隐的担忧袭上心头:李国强是我同年入伍的同乡。我下意识地用标图红铅笔在那面注着“1THQ组”的红旗杆上又重重的描了一下。

看地形在船头,背后楼墙体上的孔就是敌人用高射机枪平射留下的弹洞


又见救军粮
1984年10月20日22:00 麻栗坡县文教局招待所
今天上午,我们这个编队继续到战区看地形,地点是磨刀石,这是师后勤指挥所设在西线的保障组所在地。
吃 过早饭,再从麻栗坡出发,经过南温河、坝子等地去磨刀石。但是,由于几天前连续下雨,从坝子到磨刀石新修的道路烂泥淤积,小车、救护车根本无法行走。大家 只好以步代车,踏着泥泞的山路走到磨刀石。看过地形后,由三十二师九十四团后勤处派嘎斯运输车送我们回到坝子,才换乘我们的小车与救护车回麻栗坡。
由于有了昨天一天在战区内的经历,今天看地形中已无紧张感,倒是再看到救军粮果时,着实让人激动不已。
从 南温河至麻栗坡之间的公路两侧,又看到了开进途中那种被称作“救军粮”的果实。满山的救军粮果一簇簇,一串串,有的鲜红似血,有的橙黄如橘,在绿叶的拥簇 下,越发显得璀璨夺目,正像一具具火把高高擎起,像一团团火焰漫山燃烧。我想,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写写这美丽的“救军粮”。

傅全有军长(左四)也深入前线勘察地形(丹旗提供)


凭吊烈士
1984年10月21日晚 砚山县城
今天是看地形的最后一天,看完磨山就结束了。磨山是师后勤的仓库,大量的作战物资储存在这里。师后勤直属分队汽车连就配置在磨山,以利于随时装运前送战斗所需物资。
看过地形,草草吃了午饭,便和卫生科的乔文林助理员驱车来到一处叫冲口的地方,那是每个路过此地的人都会被吸引过去的地方。
在那山的北坡有一座烈士陵园,陵园里安葬着自一九七九年自卫反击战以来老山、扣林山方向英勇牺牲的副营职以下的烈士。
走进陵园大门,第一级平台安葬着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然后一层层的平台向山坡上延伸。最后一排是已经挖好的墓坑,张着口在等待新的烈士遗体的到来,这样的情景,看得心里直发颤。
每层平台上的烈士墓前盛开着白色、黄色的菊花,一株株雪松、龙柏使烈士墓掩映在青翠之中。洁净肃然的墓区已见管理者很尽心。
许多烈士墓前摆放着凭吊者放置的花圈、香烟、火柴、水果糖、核桃等供品,有些香烟是点燃后才放上的,看了让人不禁落泪。从墓碑的编号看,截止今天,已经安葬了五百九十四名烈士。
其中一个烈士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墓前的花圈似乎放置时间不长,花圈上的挽带在微风中哗哗作响。走近前,原来是李海欣烈士的墓。花圈是烈士父亲李银秀9月26日从昆明召开的两山作战庆功会期间专程来看儿子时送的。
李 海欣烈士的事迹已有耳闻,生前是三十二师“老山主攻团”步兵三连三排的代理排长,我们河南人。7月12日在142高地的防御作战中英勇牺牲。那天,坚守在 该高地上的15名战士,在李海欣和九班长杨国跃的带领下,从早上4时50分到晚间10时30分的17个小时里,打退了敌人数百人的5次轮番进攻,毙敌 114名,缴获各种枪支185支(挺),守住了阵地。15名战士中,6人牺牲,5人重伤,4人轻伤。15人中人人立功,其中3人荣获“战斗英雄”称号。他 们坚守的142高地被誉为“李海欣高地”,全排被中央军委授予“十五勇士”荣誉称号。
站在烈士墓前,望着李银秀老人送的花圈,我们肃立致哀!
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离开时,一辆辆载着与我们同样心情不同年龄的军人络绎不绝地来到陵园,他们都是看地形或开会路过这里而驻足凭吊的。
但愿这样的气氛不要中断,让我们的烈士永不寂寞!

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李海欣烈士


明天,先遣组出发吗
1984年11月8日 砚山县城
看 完地形已经半个来月了,在这半个月中,主要是继续熟悉战区情况,做好接防准备。期间与李曦霓到昆明四天,采购上阵地用的办公物资。在昆明顺便给妻买了两件 衣服,小李还给我儿子买了一把小手枪,前天也都一并给妻寄了回去。这算是过年的礼物了,因为,按照预定计划,春节肯定在阵地上过了,那时的通信比现在会更 困难些。
结合到战区看地形所感受的真实情况,趁这段空闲时间相对多些,把短篇小说《带露菊》作了进一步的修改,算是脱稿了。初步打算投《解放军文 艺》,但又没有把握,不知稿子能否达到要求。所以,就把稿子先寄给了《解放军报》社的黎亚老记者,请他先过过目,看写的如何,如有可能,再请他转《解放军 文艺》。如果《解放军文艺》不用,再试一下文山州的《山梅》杂志,当然这是后话。
前天,师作战会议决定由刘副师长带队,抽调机关骨干参谋人员,组成接防部队的先遣组提前上阵地,我也在其中。今天又通知说继续待命,因为这几天阵地上情况很紧张,敌人小规模的袭扰很频繁,人员与车辆不宜在战区内活动。
晚上,侯部长从军区前指后勤部开会回来说,整个接防计划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我们先遣组什么时候上阵地,需要与阵地上的坚守部队协商,避免在上阵地的过程中发生意外。
明天先遣组会出发吗?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080
帖子
137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3
威望
3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11
最后登录
2017-7-1
5#
发表于 2010-5-17 14:1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放在一起,便于阅读

救军粮-------我的参战日记——谨以此文献给陆军第一师在老山防御作战后勤保障中牺牲的烈士们! 3

<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第五章 战场实习
洞中安家
1984年11月10日 晴 曼棍洞
基本上没有耽搁,先遣组如期入住曼棍洞。
今天与军需科莫炳泽助理员、师医院杨志强军医等同志随刘副师长一起从砚山出发,作为接防部队的先遣组先期进入了阵地,任务是与坚守部队接洽、协调安排我部上阵地实习官兵和后期接防的组织实施。
折腾了好长时间,才把我们先遣组的炊事班等人员及物资安排妥当。吃过晚饭,在师医院的小温泉洗过澡,换了衣服,浑身感到一阵轻松和舒适,这算是在曼棍洞里安顿下来了。
看地形时曾来过曼棍洞,如今是入住了,再过一些时候要成为入主的。
曼 棍洞是天然溶洞,洞顶吊着漂亮的钟乳石,乳头上不停地往下滴着水。为了便于工作,在洞内就势用木板铺架成一个个小平台,再在小平台上支起木质骨架,用大面 积塑料布遮盖其上,一顶顶透亮美丽的简易房就在洞中错落着。偌大的屋顶,到处都响着吧嗒吧嗒的滴水声,那是来之钟乳头上的乳汁啊。
溶洞口很小,内部却有着高大的空间,并有很大的纵深。由于光线根本没有能力挤进来,全靠洞外山脚下的发电机自发电来点亮山洞。所以,无论任何时候走进洞中,一例都是灯火通明。居在洞内要不看钟表,是不知道白天与晚上的。
在洞中你会看到,每张大工作台周围都坐满了人,一架架电话不时发出叮铃铃的响声。除了打电话的人外,其他人或看书、或下棋、或起草文件、或签发指令都是轻手轻脚的,尽量不弄出响动来。尽管如此,还是难免从不同的角落里传出“咕咚——咕咚——”的回音来。
钟 乳石的滴水从不会间断,洞中的路面也就从来都是湿的,在黄晕弥漫的灯光下,聆听着那富有节奏的吧嗒、吧嗒声响,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湿滑滑的小路上,给人置身 雨夜漏屋的错觉。当你走出洞口,看到那满目的星斗闪烁在天宇时,才一下子醒悟过来,原来是生活在溶洞里而不是生活在雨天的漏屋中。

这是设在洞内的指挥所棚屋,棚屋周围用塑料布围了起来,支起板床,架了蚊帐,把钢盔,手枪,军用挎包挂在棚内木梁上(右图左上角)就可以工作了。


何以从容
1984年11月11日 晴 曼棍洞
今天上午我们先遣组向三十二师师长、参谋长汇报了我们师的接防安排,听了三十二师参谋长关于当前敌情情况介绍,一起研究了我部将于13日安排上阵地的人员、数量、时机等具体内容。中午洗了一堆的衣服,下午就一直待在指挥所的山洞里。
由于这里地处海拔低,气温比砚山县要高得多。虽然已是十一月中旬,中午在洞外吃饭穿衬衣还得找树荫,稍微动一动就汗流浃背,简直就像北方的初夏天气。就是在洞内,穿衬衣也不感到凉,穿上军衣正舒服。
我 对指挥所里的气氛感到很新奇。原以为大家的行为会很紧张,情绪会很焦躁。谁知道指挥所里人人都表现得镇定从容。我感觉他们比平时在办公室还要轻松自在。如 果说紧张也紧张,因为随时都会有一些情况从阵地上汇报到指挥所里来,电话响起时分秒不误,该记录就记录,该处置就处置。说轻松,那真叫轻松。答复问题,发 布指令一完,放下电话就在楚河汉界两边杀得天昏地暗。再不就写写日记,听听音乐,还有学习“五十四号文件”的,直学得人人脸上满挂了长短不一,宽窄不同的 小纸条条。
吃过晚饭后,不值班的参谋人员还有到洞外山下散步的,但不能走得太远。一是因为随时都有各种情况发生,战斗随时都会打响;二是敌人的零 星炮弹随时都会落到指挥所附近的山坡上、山脚下。昨天下午在指挥所外的盘龙江边上就有3发炮弹爆炸,今天中午又有2发炮弹落到指挥所洞外对面的公路上。不 过,好像是你炸你的弹,我散我的步,互不影响。
这就是我入住曼棍洞两天来看到的师指挥所的情况,师指挥所的指挥员及其参谋部就是在这种气氛与情绪中战斗、生活的。他们的从容来之那里呢?是因为他们经过数个月的战场经历,习以为常了吗?
总之,我对他们的镇定与从容是钦佩的,不知我能锻炼得如此从容否?


感受真实
1984年11月12日 晴 曼棍洞
晴 朗的南疆,秋高气爽。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今天随三十二师战勤科李参谋、军械科张助理员到九十六团一营一连、三连等单位检查阵地弹药管理情况。这是我战 场实习的真正开始,由此走进作战后勤保障工作的角色,与守点部队人员一起开展工作,去感受真实的一线阵地,学习他们的保障方法和经验。
从曼棍乘车先到南榔,这是九十六团后勤指挥所所在地,指挥所开设在急造公路边一个半开放的天然石洞里。稍事停留,便由南榔步行到662.6高地,再沿112、119号阵地来到649高地,走进在该高地的三连连指挥所。
没 人的蒿草掩盖了交通壕,我们就在这天然掩蔽物遮盖下的交通壕里穿行于各阵地之间。在阵地的堑壕里,各种火器及其简易工事都作了伪装,手榴弹已经启封,拧掉 了保险盖,戳穿了防潮纸摆在壕壁上的小洞里。每个小掩蔽部都经过竹木与麻袋沙包的被覆,三、五人非常拥挤地呆在一起,与其作伴的是弹药箱、压缩饼干与酸菜 食品罐头等木头箱子,还有人称“阵地三宝”的钢枪、钢盔、急救包。
阵地上非常热,许多战士打着光背,只穿一件裤头。执行警戒或其他任务的战士满脸汗流,衣服透湿,他们正在把阵地上需要补充的各种物资从由军工送达的堆积点上背进堑壕。
双 方小规模的炮击行动始终没有停止。下午在返回途径九十六团100迫击炮连阵地时,他们正在做炮击准备,我们就在他们阵地上目睹了该连向敌人阵地开炮的过 程。只穿着背心、短裤的战士在指挥员的口令下,沉着老练地操炮射击,发射了九发炮弹就隐蔽起来休息了。为了防止敌人的还击,我们也迅速撤出了该连阵地。晚 上汇总情况时,船头方向报称,敌人向船头各阵地发射炮弹27发。
吃过晚饭我到师医院的小温泉洗澡,被我部实习军医杨志强叫住。我见他站在一顶帐篷 内的窗口处,我便走了进去。帐篷里正在进行截肢手术,一名年轻战士躺在手术台上,没有穿衣服,医生正在包扎已经截过的左腿残端。据说是九十四团的战士,在 加固工事时到堑壕外面砍竹子,滑踩了防步兵地雷,左腿膝盖以下被炸碎,只好截肢了。
野战条件下的战伤救护演练也组织过多次,无论如何强调,终归是 虚拟的场景与嘻嘻哈哈的行为动作。今天第一次看到了真正野战条件下的战伤救护场面,伤者的坚强给了医生极大地鼓舞,医生凝重的表情与轻柔而麻利的动作无不 传递出对战友的殷殷亲情。望着手术台上只有一条半腿的战士,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战伤。


情况有变
1984年11月14日 晴 曼棍洞
今 天就后勤系统接防问题与三十二师后勤部进行了协商,制定了初步方案。为了做好这次交接方案,我师后勤部专门派姜廷文副部长与军需科雷永清科长于昨天就来到 曼棍。师首长要求,交接方案必须周密细致,确保交接工作平稳、顺利。交接过程中如遇战斗发生,一切行动听从移交方指挥。
吃过晚饭,三十二师战勤科 和建忠科长把交接方案报三十二师首长审批。师参谋长告知,暂不审批交接方案,并说有可能停止接防。从上级敌情通报看,敌人要在今明两天实施大反扑,虽然今 天白天已经平静度过,但是今天夜里或明天是否会打起来,现在谁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敌情顾虑下,师首长是不会贸然批准接防方案的。
敌情通报还指出, 敌人已经知道我方从南京调一个军来,最近要换防。如果真是这样,交接方案一旦泄密,接防过程中必然出现敌人乘我调整部队之机实施大反扑,那将给我换防造成 被动,甚至出现战场失控的可怕局面。从这一角度考虑,暂时不批准接防计划是明智的。同时,至关重要的是要做好隐蔽换防企图工作,不给敌人以空子钻。


接防暂停
1984年11月15日 晴 曼棍洞
接上级指示,接防行动暂时停止,全力以赴准备抗击敌人大反扑。上级要求,凡是已经上阵地的接防实习人员不撤,就地参加战斗,服从现在坚守部队的指挥。
上午仍然是异常平静,经过适当准备之后,我方的炮火于今天下午怒吼起来。一发发炮弹呼啸着从师指挥所上空飞过,将在敌人的前沿阵地甚至纵深地带爆炸,以其巨大的冲击波和无数的散射弹片,摧毁敌人的工事,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次炮击是在对敌情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迷惑敌人,上级要求实施的一次炮火打击行动。意在使敌人产生我方要进攻的错觉,让其摸不着头脑,以便隐蔽我方换防的企图。
炮击时间不长,也没有遭到敌人的有效反击。真有些像12日中午我在九十六团100迫击炮连看到的炮击行动,还不明就里,已骤然停止。我就感到莫名其妙,不用说挨炮弹的那些糊涂蛋了。
只是接防行动这一暂停,不知暂停到哪一天了。


炮战加剧
1984年11月18日晚 晴 曼棍洞
根 据这两天技侦获得的情况分析,敌人企图大反扑的迹象愈加明显。我方阵地上的工事一再进行加固,弹药物资继续向一线阵地补充。抗反扑准备工作无疑增加了基层 指战员在一线阵地上的活动频率和范围,触雷事件时有发生。昨天九十四团五连一名排长带战士到堑壕外察看情况而触雷,致双腿炸断,左侧面颊炸穿,右小臂炸 伤,最后牺牲在师医院的手术台上。
今天早上8时开始,敌人对我阵地实施多点炮击,落弹点达43处之多,落弹1810发。炮击的重点是146号阵地(落弹187发)和偏马等处。有3个工事被敌炮弹直接命中,截止17时,已造成我方伤15人,亡1人。
根据情况判断,敌人企图利用小炮掩护大炮,在完成试射的同时杀伤我人员,破坏我工事,并企图重创我炮群,为其大反扑作准备。
我炮兵在敌炮击一开始就立即还击,使用大口径远程火炮给予压制,并对敌风光机场进行了炮击。还击中击毁敌火炮7门,我方全天消耗炮弹35吨。
当 我方炮火还击时,我正在师指挥所山洞入口处的值班室值班,隔盘龙江的对面山坡上就是我方师炮群,与师指挥所洞口对视着,好像随时期待着师指挥所的指令。放 眼北望,可见火光闪烁,青烟升腾,隆隆的炮声在盘龙江谷底回荡,大地在轰隆隆,轰隆隆的回声中颤抖着。要属那130火箭炮的发射最为壮观,双层19管的发 射架,以每秒2枚的发射速度在瞬间就把19枚火箭弹射向敌方,炮车被发射管喷出的团团火焰映衬的清晰可见,一排排火箭弹拖着橘红的尾巴从我的头顶呼啸而 过。
第一次这么真切地体味着地动山摇的感觉,那一刻,我热血翻涌,为我军炮火的威力而感动,而自豪。心想,敌人要和我们玩炮战游戏那不是自找没趣吗!
晚饭时分,炮击平息下来。不知夜间会有什么情况发生,也不知明天敌人将会采取什么行动。不过,无论会发生什么,我们都正以高昂的炮口,警惕的眼睛等着呢。
也许大家都打累了,那就都趁夜暗睡觉吧,睡醒了咱再接着玩。

这是我军配置在芭蕉坪的火箭炮向敌人发射(网友提供)


首名伤员
1984年11月19日晚 晴 曼棍洞
可能敌人确实累了,或许是夜间不便观察和行动,总之一夜无战事。
今晨刚睡醒,真得就又玩起炮战来。
5 时20分,敌人就开始对我阵地前沿及浅近纵深实施炮击,我各阵地落弹2500余发。敌人动用了76.2加农炮、122榴弹炮、105榴弹炮、152加农榴 弹炮、BM-24火箭炮以及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等各种重型火器对我实施打击,足见其狠猛。值得一提的是萨格尔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采用目视瞄准、跟踪及手动 有线传输指令制导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在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屡立战功,近年我军试用的HJ-73型反坦克导弹与此基本一致,爆炸威力很是可 观。不过,让敌人遗憾的是,向我阵地发射的4枚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竟无一爆炸。
我炮群照例是适时给予还击,有效压制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还击共消耗130加榴弹330发,122榴弹160发,85加农弹67发,107火箭弹63发,160迫击炮弹19发,100迫击炮弹251发,82迫击炮弹49发。
炮战中我方阵亡3人,伤7人。
在今天发生的伤员中,有一名是我师一团107火箭连有线兵张守良,他是我师本月上阵地实习官兵之一。下午17时左右被敌人炮弹炸伤左小腿,幸好伤势较轻。当他从团救护所转到师医院后,我从师指挥所去看他,他竟乐呵呵的,一点痛苦表情也没有,让我很感动。
他是我师上阵地(部分实习人员)后第一个光荣负伤的人。


炮战继续
1984年11月20日22:00 雨 曼棍洞
昨晚又让人安安稳稳地睡了一晚上。
今天早上走出洞外,发现正在下着小雨。由于洞内不分阴晴天,今晨的雨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也只有洞外警卫连的战士知道了。
阴雨与大雾,形成了滇南山地的天然屏障。敌我双方的前沿观察所和炮兵观察所都无法准确地观察报告前沿情况,所以,整整一个上午,双方的火炮都保持沉默。不过,根据技侦情况得知,敌人没有完成他的火力计划,随着雨住或雾散,还会对我实施炮击的。
情 报与预测是准确的。刚吃过午饭,敌人的炮火就又怪叫起来。我师团炮群奋起还击,双方都把炮弹倾向对方纵深内的炮兵阵地上,企图压制住对方。直到现在,炮火 还没有中断,但明显地减弱了。技侦通报,敌人在今晚或明天早晨有可能实施反扑。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反扑阴谋,师指挥所已命令全线官兵严阵以待,炮群补充弹 药,坚决以最大的威力压制敌火力,不辜负“战争之神”这一神圣的称谓。
师后勤指挥所里灯火通明,所有的人都围在两个硕大的工作台周围,桌面上摊开 着作战后勤保障地图、作战日志,联络员不断通报着前沿情况。为了保障各炮阵地有足够的炮弹,军械科已把师属火炮预计消耗的炮弹数向军后指和二十三分部作了 汇报。一旦有大的行动,炮兵的弹药运输车将直奔分部请领弹药。同时又通知了磨刀石保障组,准备好82迫击炮弹、60迫击炮弹、82无后坐力炮弹,以车代 库,随时听命令前送至团以下阵地。卫生科下达指令,师医院及以下各救护点作好接收伤员准备。
23时15分技侦得知,敌已下令不准向我168阵地炮击,这就预示着敌人有可能在该地区实施偷袭。但这只是一种常规推测,敌人将在今晚采取什么行动,还不得而知。


遇敌反扑
1984年11月22日22:40 阴雨 曼棍洞
两天来一直是阴雨天气。或许与这天气有关,昨天一天敌人没有什么举动。技侦所得情报却预示着敌人反扑的可能性愈来愈大,所以,我方依然做着随时打反扑的准备工作。
昨天夜里十一点多才躺到床上,使紧绷着的身心得以稍事调整。今早二点多钟,正在迷糊中的我,就被隆隆的炮声震醒,与此同时,三十二师王副师长来到后勤指挥所喊大家立即起床。我一骨碌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连脸也未顾上洗就坐到工作台前。
炮声从洞口涌进来,在洞内回荡着,把沉闷的隆隆声撞向每个角落。敌人真得实施反扑了。
指挥所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在师指挥所的作战室与炮兵指挥所和后勤指挥所之间的木板小路上,尽是一路小跑着传递指令的工作人员。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有时一个人两手都拿着听筒,对着一边说,请你简单些!又对另一边说,请你稍等片刻!
从 2时开始,敌人以约一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在特工队的配合下,向九十六团防御阵地进攻。在我强大的炮火压制下,敌人大部分还未展开就被打乱了队形,仅右路部分 敌人冲至168、166号阵地与我坚守部队交火,但很快被击溃。至4时,战斗暂时缓了下来,除零星炮火外,双方步兵没有动静。
5时后,阵地上几乎 是寂静的,大小火炮都沉默着,指挥所里也逐渐恢复了常态。后勤指挥所里给每人发一瓶糖水梨子罐头,一包香烟。但是,由于罐头有些凉,加之休息不好,个个睡 意浓浓,很少有人打开去吃它。捱了一阵,我和我部的姜副部长都感到有些饿,可手头只有喝的,姜副部长就叫警卫员去找吃的,结果也只找来小半盒饼干。我就把 昨天下午李曦霓捎上阵地来的一包“体力加”又拿出来,其实这包饼干昨晚已经拿给大家吃,大家伙说不好吃才剩下来了。现在又拿出来,居然变得好吃了,转眼工 夫便被几个人扫荡一空。
这种平静状态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来钟,早饭,午饭按时享用。
15时05分敌又向我145号阵地猛烈炮击了。
16时45分,敌自称以一个营的兵力向我168阵地发起进攻。在我168阵地前沿展开了一场激战。经过4个小时的战斗,至20时54分敌人被我打退,战斗戛然而止。
后勤指挥所统计显示,从早上二时开始,我方共发生伤员25人,牺牲6人。被击毁85加农炮1门。耗弹(不完全统计)5395发。在上述的伤亡人员中,师汽训队伤4人,亡2人。由于阵地刚刚平静下来,弹药消耗与伤亡情况有待进一步清查核实。
21时20分,技侦得敌人十四团九营报称:“同志们已安全返回”。
这 一情报让人很是费解。两天来,天气一直不好,昨天还下了小雨,山路油滑。但敌人两次进攻都选择在夜暗条件下,尤其是今晨二点来钟,伸手不见五指,这种天气 与能见度,对攻防双方都不利,尤其是对进攻一方更难。可敌人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能见度和阴雨天气呢?企图又是什么?这些是值得研究的。从敌人“同志们已安 全返回”的通话内容看,他的进攻好像不是被我军打退,而是有意用小股部队袭扰一下,在达到既定目的后主动撤回似的。也许是用于侦查我军的企图,怕我发动大 规模进攻吧。
敌我双方都在分析研究对方的企图,谁也得不出完整的合理而满意的结论。不知明晨会不会又要突袭了。

我与32师后勤部战勤科和建忠科长(右)分析保障方案


几点思考
1984年11月24日22:00 阴 曼棍洞
除了昨天敌人对我阵地有零星炮击外,两天来没有什么动静。
根据统计,五天来,我阵地共落弹10800发,被敌重点炮击的一线连阵地的隐蔽工事有三分之二被炸坏。一门加农炮被炸毁,战损军需物资若干。共发生伤员68人,牺牲23人。
在抗敌炮击中,我消耗师属炮弹6977发,团属炮弹3168发。补充师属炮弹6646发,团属炮弹5476发。
通过这次战斗,我感觉有几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是弹药的储备标准。师仓库没有储备师属炮弹0.5的基数,必然在炮响后造成从炮团到分部的忙乱。分部关于消耗0.5基数后才予以补充的规定也欠妥当。这样容易造成某个炮群或某种炮弹的突然紧缺。
二是战勤编组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这次战斗中,一营三连负伤6人,连救护所没有前接,营救护所也没有前接到连救护所,却派团军工连直接到一线连阵地去接伤员,造成军工分队(师汽训队)重大伤亡。
三 是配属分队的使用与管理要一起抓,不能只使用,不管理。如师汽训队配属96团担任军工,结果是团司令部、团后勤处、一营指挥所都有权指挥使用,却对该连队 的阵地管理、阵地防护检查指导不够。该连队多头接受指令,工作任务繁重,既没有时间构筑防御工事,又缺乏步兵的作战素质,致使在18日遭敌炮击时伤2 人,19日遭敌炮击时伤4人,亡2人。22日晚敌人反扑时,三连发生6名伤员,营副教导员即派师汽训队42人上阵地抬伤员。到连指挥所后,连又叫他们到最 前沿的116阵地去前接,结果使汽训队又一次伤7人,亡5人。五天内,师汽训队伤13人,亡7人。
兄弟部队的经验教训就是我部的经验教训,作为提前上阵地实习的我,要在我部上阵地后的作战中认真研究汲取,力避因组织失当而造成重大损失。


履约谢主编
1984年11月26日 阴 曼棍洞
这两天没有下雨,天却依然地阴沉着脸。战场也如同这天气,昨天到今天虽然没有什么战事,但从师指挥所到一线连队,都还笼罩在防敌反扑的阴云下。零星的炮火互击也从未间断,似乎在宣示各自的存在。
没 有战事,赋闲在指挥所里的参谋人员除了整理作战资料,上报文字材料外,就只有洗衣、打牌、侃大山了。我是接防部队的实习参谋,整理资料、上报情况不需我来 做,所以,我更是赋闲在山洞中无事可干。我不会打牌,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先给妻写了家信发出,又坐下来继续思考战中后勤保障的有关问题,我试图把现实的经验 教训上升到理论层面,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供后来参战部队参考。
说干就干,经过对我所看到的基层后勤保障存在问题的分析归纳,结合山岳丛林地 防御作战后勤保障的特殊性,一篇《谈谈山岳丛林地防御战斗基层后勤保障中的责任制》的学术性文章很快完成。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的论点:一是从“逐级前 接”看责任制的必要性,主要论述了防御作战中伤员救护的原则与后送方式的选择;二是从“接力运输”看责任制的时效性,主要论述了战时弹药前送的原则与方 法;三是从“分级储备”看责任制的优越性,主要论述了战前从分部到一线阵地各级各类弹药储备的基数标准与储备管理,目的在于降低战中紧急前送的几率,减少 前送途中人员伤亡与物质的损耗。
我把文章分别投给《国防战士》报和《后勤》杂志。《后勤》杂志是解放军总后勤部主办的全军后勤工作专刊,谢德元主编曾向我约稿,希望反映一下战地后勤工作,这篇文章算是履约吧,不知谢主编能认可否。


主动出击
1984年11月28日 晴 曼棍洞
老天终于收起阴沉了多日的脸,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没有硝烟的安静的阵地。
抱着能给后续参战部队提供经验教训的愿望发出了学术文章,竟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放晴了的天气放大了这种情绪,好像真得就减少了官兵伤亡、降低了弹药损耗似得,心情很舒畅。
不知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上级的指示下,94团4连二排奉命加强部分侦查、火力队,偷袭老山方向被敌人占据的968高地。我军今天的主动出击,给了敌人骤不提防的一拳。
6 时40分,我炮火准备开始,6时48分,我步兵开始对968高地实施攻击,经过74分钟的激战,于8时02分我攻占968高地。8时52分,敌人以一个连 的兵力对968高地实施反扑,经过16分钟的战斗,敌人被击退。为防止敌人火力报复,军首长指示攻占968高地的部队不坚守该阵地。根据这一指示,清理过 战利品之后,攻占分队于10时30撤出968高地。
这次战斗一开始,就给敌人造成了错觉。敌人误以为我军将全线出击,并认为攻击的主要方向是那拉 方向,攻击968高地只是佯动。所以,战斗一打响,敌人就拼命用炮火封锁那拉方向,在168号阵地,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直到我攻占968高地后敌 人才判明我军企图,开始组织对968高地的反扑,但为时已晚。
根据截获敌人电台信息,此次战斗共毙敌34人,伤敌15人,摧毁敌掩蔽部12个,击毁敌重机枪1挺,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40火箭筒4具,冲锋枪4支,电话单机1部,各种弹药一批。
我方共消耗各种炮弹8624发,枪弹7938发,手榴弹166枚以及部分其他物资。发生伤员40人,牺牲5人。
应当说这是一次很成功的防御中的小规模进攻战。

4连攻打968高地出发前连长兰华成指挥大家歌唱“战士上战场,什么也不想……”(网友提供)


换防开始了
1984年12月2日 晴 曼棍洞
11月29日,昆明军区指示换防工作正式开始,要求在12月9日换防结束。
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制定了具体的交接计划,30日下午与师司令部作训科余科长、师后勤部军械科黄科长一起回到砚山县向师首长汇报。在砚山停留一天两晚后,今天下午又返回曼棍。
这两天来,敌人仍然不断炮击我纵深阵地,不时造成人员伤亡。昨天,配属我?
第六章 老山作证

入主曼棍
1984年12月9日 晴 曼棍洞
战场指挥权在今天早上7时准时移交。至此,从坚守在老山方向一线阵地上的士兵到师指挥所的师首长,全是我部人员。就我个人而言,已由战场实习时的入住身份变为入主了。曼棍洞成了我战场上的家。
连 续几天都是晴好的天气,已是十二月份的滇南山岳丛林地依然没有天寒红叶稀的感觉。早上起来,走到洞外散散步,透透气。稀疏的炮声从指挥所对面的炮群传过 来,抬头望望师炮群阵地,心中掠过一丝快意,这是我们自己部队的炮声了;阳光初照的芭蕉林和掩映在芭蕉林中的师医院,与昨天比没什么两样,但随着指挥权的 转移,竟觉得比昨天亲切了许多。
移交指挥权后,师指挥所便指挥我师炮群进行试射,以检验我师火炮的实际状况,使其能够随时投入战斗。然而,让人料 想不到的是,试射中竟发生了炮弹提前爆炸的意外事故。上午榴炮四连试射过程中,一炮弹在射出炮口15-20米处爆炸,我炮兵战士杨先龙被当场炸死,成为移 交指挥权后我师牺牲的第一名战士。
这件事立即上报上级后勤及军械装备部门,不日将会有专家到战区来了解情况,按照规定,与这同一批号的炮弹将全部 清查封存,待鉴定后处理。从经济上算,一批炮弹被销毁是个不小的损失,然而,阵亡的战士更让人痛心:千里迢迢,一腔热血,结果还未在战场一显身手,却早亡 于自家炮弹质量事故,实属不该啊!
白天敌人对我142、146号阵地进行了不间断的炮击,21时许,敌约一个连的兵力向我146号阵地发起进攻,遭我炮兵火力打击和坚守连队英勇抗击后,只好趁夜暗撤退。我方重伤9人,亡4人。这是我部接手指挥权后当天指挥的第一次战斗,也算是一次成功的阵地防御战。



师指挥所遭炮击
1984年12月10日 晴 曼棍洞
天气依然晴朗,战场观察条件良好。这对敌我双方的炮战是同样的好机遇。所以,谁也没有放弃这个机遇,尤其是我方更有意通过炮战来检验我部的炮兵侦察能力。
一大早,我炮兵阵地就有些动作,由于目的在于检验,炮火并不密集,炮击目标也不集中。我技侦报告,炮击敌车队时击中两辆军车,但在晚上接到军指挥所命令,要求停止炮击,什么原因还不清楚。
敌人当然是要还击的,我前沿多个阵地遭到敌炮火袭击,发生多名伤员。下午我专门到师医院的分类哨看了一下,2名重伤员已从阵地上送下来,据说,还有8名轻伤员正在下送。师医院展开这两天来,已接收近二十名伤员,医护人员正在经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各种战伤救治的考验与挑战。
令 师首长和师机关参谋人员吃惊的是今天晚饭前,有五、六发炮弹在指挥所附近的山坡上爆炸,一发接一发向指挥所逼近,最近的一发距指挥所只有百米之遥,差一点 命中我师医院,幸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师指挥所遭炮击,让人联想到在我方战区内始终有敌人特工活动的传闻。师警卫连自然加强了对师指挥所的警戒,但指挥所 里的人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真得被炸死了倒也没什么,担心的是被敌人特工钻了空子,把参谋人员当“舌头”抓了去。
战场风云,变幻莫测。个人的遭遇就更是如此,千万千万别当了俘虏!

师指挥所的保障分队全在洞外山下这片山坳中,左图那排窑洞里是保障洞内用电的2个发电机组以及后勤部的炊事班,从窑洞前下坡过了小河就是我师野战医院(右图)。


雨蒙蒙心沉沉
1984年12月13日 阴 曼棍洞
这两天天气一直不好,阴阴雨雨,雨雨阴阴。
其实,我们的心情何尝不是如此,简直和这鬼天气没什么两样了。
敌 人还是那个敌人,我们已不是敌人先前眼中的“我们”,敌人没有换,我们换了。敌人还是轻车熟路地打我们,可我们需要熟悉敌人。除了这个“需要熟悉”也就罢 了,不知为什么,敌人用炮打我们时炮弹满天飞,可谓铺天盖地,而我们用炮打敌人却被要求控制炮弹数量。昨天敌人向我前沿发射炮弹一千九百余发,我们只打了 二百多发,原因是炮弹审批不下来。
伤员仍然是每天三、五个地往下送,从9日到今天早上,我部已阵亡12人,发生伤员32人。这个数字对刚上阵地的 部队来说是很大的,才四天呀,才只是炮击呀!师首长也为上级控制打炮数量而焦虑,为我师战士伤亡的增加心里很沉重。郭培功师长下午去医院看望伤员,看到一 截肢的战士时,郭师长两眼红红得走出了帐篷。
想想这些战士,便有一股说不清楚的滋味涌上心头。战士在阵地上连一天三餐的热食都很难吃得上,靠吃压 缩饼干、酸菜罐头过日子。我们在师指挥所里一天三餐热菜热饭,甚至还有酒肉。有时一边吃着热饭,一边接听着团后勤的电话,记录着上报的伤亡情况以及战士们 赖以生存的弹药与食品罐头被敌人炮弹炸飞的战损数字,眼前的饭菜真是有些难以下咽。


何日得欢颜
1984年12月19日 阴雨 曼棍洞
老天还是沉着个脸。不知为什么,自打我们接防以来,除了最初给了我们两天的笑脸外,就一直这样皱着。我们的脸也一直舒展不开,与老天爷比脸齐皱。要赖说是老天影响了我们的情绪也不对,确切地说是我们的脸皱得跟它有些契合罢了。
四、 五天来懒得在日记本上写一个字。也不是没什么事情要写,而是想写的话太多,没法子都写在这里。一线部队对阵地不熟悉,惊慌失措的行为时有发生;战士难以面 对突然出现的战友伤残与阵亡的现实,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平转战,在心理认知上还是有些措手不及;炮弹发射数量受限,战场伤亡数量增大,造成机关人员对上级的 不理解与牢骚的加剧。指挥部里上上下下都阴沉着脸,从小参谋到大首长,无论哪一级,心里都盛了不少焦虑与憋屈。话虽如此,上级的命令还是得不折不扣地执 行。
敌人用不着管我们的弹药能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自顾自地、随心所欲地给我们阵地上扔着炮弹,想扔那里就扔那里,想扔多少就扔多少。当然,我们管 不了人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就自己的米来下锅。我们无权超限量扔炮弹,但有权决定我们要扔的位置,我们用这个权利使数量的有限转换为杀伤力的无限。也许 是我们打炮数量的有限,让敌人摸不着头脑,他也逐渐减少了打炮,开始观察我们。除了12月14日中午到下午,双方相互激烈炮击外,之后炮击的次数是愈来愈 少了。不过,14日那天,敌人对三转弯地带炮击可够厉害了,那里是我师炮群的救护所所在地,就是清一色女医护人员组成的“三八救护队”,幸好没有接到“三 八救护队”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与其这样被动的坐着挨炮,不如主动出击一下。师首长下了决心,想趁敌人对我摸不着头脑的机会,狠狠打一拳出去,我们也想灿烂一下我们的脸。
我部制定了拔点作战方案,计划明天一展身手。从师指挥所到一线执行拔点作战任务的连队,都摩拳擦掌,做好了一切准备。让人郁闷的是,方案没有得到上级批准,行动计划胎死腹中。
我们的脸皱得更厉害了。


险失阵地
1984年12月20日23时 阴 曼棍洞
真得邪门了,好像的确有特工就守在我们指挥所边上,我们的拔点计划流产了,他就乘机来捣乱,专门要给我们脸色看看似的。
今天师长、参谋长都到上级参加作战会议,指挥所里只有刘副师长坐阵。可是从早上起,敌人就向我实施炮击,我炮群也毫不示弱,把憋了多日的火一股脑发泄了出去。今天是上阵以来消耗弹药最多的一天。
晚 九时许,敌人在夜暗掩护下,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向我一团坚守的662.6高地、116、142阵地发起猛烈进攻,遭到我守点指战员的顽强抵抗,连续打退敌 人四次攻击。期间,我116号阵地曾一度失守。刘副师长沉着指挥,在我师团炮兵的协同支援下,于22时又将116号阵地夺了回来。
116、142、146等阵地都处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比附近敌人的阵地要低,使得敌人可以居高临下对我形成火力威胁,造成我方较大伤亡。
白天有少量伤员送到师医院来,夜间的战斗应当是激烈的,发生伤员也不会少,但是战斗刚刚停下来,阵地伤亡情况还不明了,也不知道敌人还会不会再次进攻。不过,师后勤已通知师医院做好了随时接收大批量伤员的准备。
弹药的补充是及时的,师团两级都在连夜组织前送,确保阵地随时能够抗击敌人的再次反扑。


天使、英雄
1984年12月21日23时 阴 曼棍洞
天气还是阴沉沉的,一如前几天的样子。
敌 人大概对昨晚曾一度占领了我116号阵地的战果感到满意,以为我守军好对付吧。所以,继昨晚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向我662.6高地、116、142号阵地 发起四次进攻后,今天又以两个营的兵力向我进攻。但在我坚守步兵的英勇抗击和炮兵的猛列打击下,还是沮丧地结束了他一次次徒劳的反扑。
两天来,大 批的伤员被后送到师医院来,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作为战勤参谋,我需要掌握大面上的情况,除了在电话里收集各团后勤汇报情况外,师医院接收、救治、通过 伤员情况是我要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师医院就在师指挥所洞外的芭蕉林中,所以我总是要抽空直接到医院看看。战士的伤情基本上是枪击伤、地雷或炮弹炸 伤,部位各异,轻重不同。虽然从实习到现在的四十多天里已经无数次的看过战伤救治,但却总不能忍睹截肢处理,听着医生用钢锯锯在战士的残腿上发出吱吱的响 声时,心都颤抖了。真不知道他们将来该如何生活!而对于医生,我瞅着那一副副冷峻的脸,一双双麻利的手,真是不敢想象,就在十来天前,他们的大多数人都还 在砚山县城里待命,还没有看到这样血肉模糊的残酷的战伤场面,尤其是那些女军医们,不知道她们是怎样快速地经历了心理炼狱,便就直面、轻松、娴熟地操纵着 手中的医疗器械,与魔鬼进行着争夺战友生命的战斗。我理解,战士在阵地上毫无惧色地与敌人厮杀是一种神圣,在这生死界上把战友从魔鬼手中拉回来的女军医们 不也是一样神圣吗!谁是天使,她们就是天使!
食品供应还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军工连队生活保障上。由于老山地区的防御阵地纵深很小,敌我一线阵地 间的距离远的几百米,近的几十米,守点连队一旦进入阵地就只能在阵地范围内活动,物资供应全靠前送。这就出现了专门承担前送弹药、食品等军需物资以及接送 伤员任务的军工连队。听起来军工好像只是体力活,其实不然,军工需要背负着前线急需的各种物资在敌人炮火封锁区来往穿梭,甚至有些路段就直接暴露在敌人炮 火覆盖下,却连躲避炮弹的隐蔽条件都没有。吃饭没有点,生命无保障,没明没夜地接伤员、送弹药,却连干粮也不能配发,因为他们背上的罐头等简便食品按规定 只能配发给一线阵地守点人员,其他人是没有资格享有压缩饼干和流质罐头这些阵地专用食品的。
这个规矩暂时还未能打破,心里默默地说,军工战友们,对不住你们!要问我,谁是英雄,我会说,军工!

军医紧急手术救护伤员 军工战士踏着泥泞送弹药(丹旗提供)


嘉奖令
1984年12月22日 阴 曼棍洞
今 天,坚守在662.6高地等一线阵地的一团官兵继续以顽强的毅力,连续击退了敌人的再次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为此,师长郭培功,政委李继松签发了嘉奖 令,对一团一、二营给予表彰。嘉奖令说:“坚守在662.6高地、146号阵地方向的一团一、二营全体指战员,连日来,你们发扬邓主席倡导的“五种革命精 神”,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团结奋战,前仆后继,顽强坚守,抗住了敌人的疯狂炮击,粉碎了敌人的猖狂反扑,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牢牢守住了阵 地,取得了可喜的战绩。为了表彰你们为祖国建立的功勋,师党委决定,特给予通令嘉奖。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发扬“硬骨头精神”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再 接再励,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一线官兵的英勇顽强精神固然可嘉,不怕流血牺牲最是可敬。站在后勤保障的觉度来看,伤亡数量也是触目惊心的。根据 统计表明,上阵地这十二天来,我师已经伤亡百余人,等于一个步兵连退出了战斗。这一数字应当引起各级指挥员的高度重视,只有保持有生力量,才能稳固而又长 久地坚守阵地。


拔点无果
1984年12月24日 阴有雾 曼棍洞
昨天收到妻寄来的家信、衬衣和糖果,信是12月15日从老家寄发的,在途中走了9天。她说收到了我11月24日寄给家里的信。我发那封信时正是敌人连续数天疯狂炮击我阵地的日子,那时我还在三十二师后勤指挥所里实习。
如今是我们自己在主宰战场,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主宰者的感觉。为了改变阵地的被动格局,争取战场主动权,我师曾经计划于12月20日进行拔点作战,但是没有得到上级批准。今天得以获准出击,却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今 天早上,还不到五点钟,炮战就打响了。经过一个阶段的炮火准备之后,于7时20分开始,在我炮火掩护下,我部开始对敌人占据的我140、116号阵地附近 的两个无名高志发起进攻。由于遭到敌人的抵抗,未能夺取目标,只好撤回原阵地。接下来又转入了打敌反扑阶段,经过了几乎全天的残酷争夺战,战场平静下来, 敌我双方各自固守原控阵地,防御态势没有丝毫改变。
敌我双方为什么都如此看重这几个阵地呢,因为这几个阵地的位置可以居高临下地控制116、 142、143、146、168阵地及附近通路。敌占之,就可最大限度地对我前送物资、后送伤员行动实施火力袭击,对我后勤保障工作构成极大的威胁。我若 取之,防御态势就会发生很大改观,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及效果将得到很大改善。
此次出击企图未能实现,对我部执行拔点作战任务的官兵无疑是个打击,对师首长也是不小的压力。


为116叫好
1984年12月25日 阴雨 曼棍洞
一场淅淅沥沥的山雨使得大部分阵地道路变得不堪行走,即便如此,阵地上应当及时补充的弹药物资已由军工战士们不失时机地前送到位。昨天战斗中发生的伤员也都摸黑后送下来,一些重伤员经过师医院的紧急处置后再及时转往后方医院。
除了正常的战斗间隙外,下着雨的山岳丛林地不适合进攻作战,所以,经过昨天一天的交战后,今天战场很平静,双方都没有要出击的迹象。
为 了鼓舞斗志,弱化昨天进攻受挫给一线官兵带来的负面影响,师党委决定对坚守在116高地的指战员给予表彰,并号召全师官兵向他们学习。今天,师党委做出了 《关于开展向坚守116号高地指战员学习活动的决定》决定指出:“连日来,越军对我部防御阵地进行疯狂炮击,实施频繁偷袭,并组织了连排以至团规模的反 扑。坚守在116号高地的一团二连一排和配属单位的全体指战员,认真贯彻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自觉发扬“五种革命精神”,战胜重重困难,运用灵活战法,抗 炮击、反偷袭、打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战绩,为我师防御作战打开了新的局面。
116号高地位于我662.6高地防御方向前 沿,是监视敌人的眼睛,阻敌进犯的前哨,是越军炮击、偷袭和反扑的重点。阵地上碎石遍地,工事残破,坡陡路险,三面受敌。十二月九日至二十三日,敌人使用 多种火炮向该阵地疯狂进行炮击,共落弹三干九百八十余发,同时用“冰雹”二式火箭、四〇火箭筒、步机枪及枪榴弹不断袭击。坚守在116号高地的指战员在补 给十分困难,连日断粮断水,通信联络多次、长时间中断的情况下,以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连续作战,昼夜抗击,指挥 正确,战斗灵活,主动协同,团结战斗,先后五次打退敌偷袭,三次粉碎敌连排规模的反扑,共毙敌二十七名,伤敌三十八名,摧毁敌工事四个、机枪两挺、火箭筒 两具、冲锋枪四支,缴获敌火箭筒、机枪、冲锋枪等一批作战物资,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神圣尊严,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新时代的硬骨头群体。他们的壮 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了八十年代我军指战员的战斗风貌,显示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他们不愧是贯彻军委作战方针的 典范,发扬“五种革命精神”的楷模,祖国人民的忠诚卫士。
师党委决定,全师要广泛开展向坚守在116号高地指战员学习的活动。学习他们勇于为保卫 祖国流血献身的崇高品质,无私无畏,英勇杀敌;学习他们积极防御的作战思想,寻找战机,利用手中武器近战歼敌;学习他们以智取胜的科学态度,战法灵活,手 段多样,出奇制胜;学习他们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决执行命令,严格遵守纪律;学习他们高度的荣誉感、责任感,为国增光,为我部光荣历史添彩;学习他们并肩战 斗、团结友爱的精神,主动支援,密切协同。全师各单位、各阵地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敌情研究,创造新的战法,出奇制胜,以智克敌,圆满完成 防御作战任务。
战斗在116号高地上的全体指战员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歼灭敢于来犯之敌,为祖国为人民再立新功。”

师政治部主任高武生(中)一团政委赵传喜(左)为坚守116高地的一团七连授旗(丹旗提供)


元旦献词
1984年12月26日 阴 曼棍洞
元旦将至,应李曦霓约为《战地后勤》报①试填词一首

一元伊始,
回首几许事。
最忆整党论香港,②③
威震“两山”雄师④。

炎黄嘉叹当今,
华夏歌舞升平。
牵动轻风作歌,
直把屠苏满斟。

注:
①《战地后勤》是我师后勤部在进入战区后,为了及时报道后勤战线的先进事迹,总结战地后勤保障经验,积累战时后勤保障资料所办的一份油印小报。李曦霓同志担任编辑。
②“整党”是指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一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决定指出,“从一九八三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
③“论香港”是指1984年12月19日下午,中国总理和英国首相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④“两山”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30日,我军成功收复老山、者阴山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政委寄语
1985年1月1日 阴雨 曼棍洞
今 天,我们这些战斗在老山前线的官兵们,在阴雨连绵的滇南山岳丛林中,在零星不断的炮弹爆炸声中,迎来了一九八五年的元旦。虽然老天依旧保持了它那阴沉冷峻 的面孔,但是,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愉悦的心情自然胜过阴雨天带来的烦闷。师政委李继松以元旦题词的方式寄语前线官兵:“祝同志们新春愉快,多杀敌,多立 功!”
根据技侦得知,敌人利用最近这段较为平静的战斗间隙进行部队调整,已在我师正面集结了两个师的兵力,准备搞大反扑。如果敌情准确,这样规模 的反扑将对我部是个极大的挑战,师首长压力也很大。因为我部坚守的那拉方向是很脆弱的。前几天为了改变防御态势搞了次小规模的进攻,结果出击受挫,不但没 有改变防御态势,还受到上级的批评。因此,对于如何应对敌人新的大规模的反扑的确是需要认真琢磨的事情。李政委通过题词对我部官兵寄予厚望,愿大家真得能 够多杀敌,多立功!

李继松政委的元旦寄语


后勤干部的心意
1985年1月2日 阴 曼棍洞
每一个 战斗在老山前线的官兵,身后必然牵动着一个甚至数个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老山前线的家庭。除了互寄信件通报情况外,时常还会有一些慰问食品寄到前线来。在元 旦到来前夕,师后勤部的许多干部就收到了留守在杭州营区的随军家属或是从老家寄来的各种食品。在后勤指挥所里,大家把各自收到的小吃拿出来供众人分享,暖 暖的亲情在后勤干部中传递着,弥漫着。在橘黄的灯光照耀下,阴暗潮湿的山洞似乎也暖洋洋起来。
承担着老山前线后勤保障任务的后勤指挥所的干部们, 在品尝美食,分享亲情时心里依然惦记着一线的战士。尤其是惦记着连日来遭敌炮击最厉害,伤亡较大的116、142两个阵地上的守点官兵。有人提议,把家属 们寄来的小吃转送到这两个阵地上,以示慰问,让后方亲人的关心延伸到最前沿去。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旋即,瓜子,糖块、各种饮料,药酒、肉 干、苹果、橘子等各种小吃堆满了指挥所的大办公台,经过简单清点,捐出的小吃竟达19个品种,91件之多。我也将仅有的一包鲜菊精、一包酸梅汁和一包妻从 老家寄来的夹心糖捐了出来。
受部长委托,晚饭后给坚守116、142号阵地的指战员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给大家送来一些小吃,这些小吃都是后勤机 关干部的家属们从千里之外的杭州或我们的老家寄来的,是后方亲人对我们个人的关心,也是对所有参战官兵的节日慰问。现在特转送你们,借以转达后方亲人对我 们大家的惦念,也借以表示我们后勤指挥所干部对坚守一线阵地的指战员们的敬意。
明天,饱含师后指干部深情厚谊的小吃连同这封简短的慰问信将派专人送往116、142两个阵地。


侯启国部长、黄金元科长、林春山干事在清点捐赠的食品


最可爱的人
1985年1月10日 阴 曼棍洞
七、 八天来,天气还是不愿放晴。阵地上除了零星炮击外,一直比较稳定,尽管伤员每天不断,较之前段时间数量少得多了。大概与一线官兵逐渐适应了阵地环境,提高 了防护本领有关吧。因为,这段时间部队除了在抓紧进行物资补充,弹药储备,以备打敌反扑外,同时也在进行阶段性的小结,研究战场情况,分析自身问题,总结 经验教训。
期间看到、听到有关基层指战员的一些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促使我拿起笔来,把这些触我心扉的故事一一珍藏。
老作家魏巍先生曾写过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记述了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感人事迹。如今,就在我的身边,在老山前线,一群年轻的生命演绎着与昔日的上甘岭同样的故事。所以,我也就斗胆重复着老作家的篇名,述说新的震撼我心灵的老山人。
部 队于12月9日上阵地后,116号阵地上的第一个晚上,一位战士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蛰伏在哨位上,死寂的山野偶尔传来古怪的声响。随着一丝微冷的夜风 吹过,这名战士身不由己地哆嗦起来。这个微小的行为被查岗的副连长张文彬觉察到了,张副连长便与他蹲在一起,在黑暗中陪他度过微怯的放哨时光。仅仅过了两 天,在经过了敌人炮击之后,这名战士对张副连长说,“我什么也不怕了,敌人再打炮弹过来,我非拽住一发不可。”
116号阵地是石质山地,阵地长约 八十米,最宽处只有十来米,是敌人封锁非常严密的一个制高点。弹药及水米等军需物资全靠军工战士夜暗摸黑攀岩往上送。尽管军工战士几经努力,甚至以伤亡为 代价,阵地上仍然是常常喝不上水,吃不上饭。一团二连副连长张文彬就下令给通讯员和卫生员,他们三个人配发的水果罐头不在万不得已时不许吃,要留备急需。 12月21日,116号阵地前推,七连十几位同志担任攻击任务加强来到张副连长的屯兵洞,张副连长叫通信员把省下来的水果罐头拿了七瓶出来,打开来分给每 人半瓶(按当时标准,水果罐头只分配给一线阵地,每人每天2两,1瓶就是5人一天的标准),七连这些同志从二线阵地上来,既没有吃过这些水果罐头,也不知 道配发标准,更不用说知道这七瓶罐头是怎么来的。其中一位边吃边嘟囔着:“我们一出这洞就不知能否回来,连个罐头也吃不到一瓶。”一句话激怒了一边的通信 员,他霍得站起来,把冲锋枪往胸前一横:“谁再多说一句话,我跟你们拼了,你们知道这罐头是哪来的!”副连长张文彬急忙把通信员拉开,既没解释什么,也没 有批评通信员。只见两行热泪从通信员脸上淌了下来。
刚上阵地时就有人放出过闲话,说老山前沿阵地太苦,我们这些来自西湖边上的城市兵根本吃不消, 要不了几天,就会叫唤要下阵地了。事实又如何呢?张文彬副连长已经在116阵地上坚守一个月了。与他一同上去的近三十名同志连伤带亡只剩下他和通信员、卫 生员三个人。当阵地上的战士全部换成了七连的兵,七连的副连长来接替他时,他却说什么也不肯下阵地。他说只要他活着,就没有资格离开阵地。如果他活着走下 阵地,就对不起牺牲的同志。在上级几次命令下,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遍地弹痕,只有石缝与弹坑可以栖身,整天为能喝上一口水而发愁的阵地。
什么样的行为叫坚强,平时很难准确去解释。可是在战场,很多战士的行为不需解释就让人与坚强这个词联系起来。
坚 守在116号阵地2号哨位上的一个战士,在遭敌炮击中耳朵震聋了,与他讲话很费力气,同时也怕他因耳聋影响执行任务,就叫人换他下来,但他置流血的耳朵于 不顾,坚持不下哨位。他说:“我耳朵聋了,我眼睛还好着呢,我能用眼睛监视敌人,我能给你们观察和指示打击目标呀。”这个战士的这种坚强被基层干部誉为拼 命精神,我想,这种拼命精神的背后,其实就是一种品质,是置生死于度外,不完成战斗任务不下火线的军人品质,这种品质闪耀着义无反顾与豪迈的光辉。
大 概是在1月3日,三团三连副连长在执行任务中触雷,一条腿被炸断,在师医院做了截肢手术,一个下午都处在昏迷中。我科江春进参谋是他老乡,也是好朋友,下 午去医院看了几次他都没有醒。吃过晚饭,他醒了过来,要从师医院转到后方医院去,我和江参谋去送他,看着他那半截儿腿,江参谋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却坦然地 微笑着问江参谋:“你哭了?”“没有!”江参谋再也说不成话,默默地把他抬上车。我也背过身去,不忍心再看。
“你哭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一个自己成了残废,还在担心由于自己的伤残而让战友伤心的人。难道这不是最坚强的人吗,只是此时的坚强显得有些凄美,让人不禁落泪。
俗 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在阵地上还真得未必有时间让男儿放声一哭的。担任军工的战士们除了要往阵地上送弹药物资,还要在敌人疯狂的炮火封锁中把 伤员和牺牲的战友背下阵地。那一刻,他们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死,也不丢下战友。当他们背着战友的遗体拼命冲过敌人炮火封锁区,来到安全地带时,将烈 士轻轻放下后,悲愤的情绪就再也难以抑制,这些军工战士就跑到山坡边,跪在地上,对着无言的石壁放声大哭起来。旋即,抹了眼泪,就再次朝着炮火封锁区冲了 过去。
虽然他们哭过,我依然认为我们的军工战士是最坚强的战士,是战地后勤保障中最坚强的一支力量。没有这支坚不可摧的力量,持续有力的后勤保障在一线阵地根本不可能得以实现。
在我这篇日记结束的时候,请允许我几乎是全文抄袭了魏巍先生《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束语。因为此刻,我没有能力说出比魏巍先生更好的言语来表达我的心情。
亲 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 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 常的呀!”可是,从战场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战场奋不 顾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丹旗提供)


磨刀磨刀石
1985年1月14日 阴 磨刀石
经 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准备,拔点作战方案终于得到上级的批准。师首长决心要对前沿阵地动一次大手术,改变目前阵地格局上的被动局面。根据上级批准的作战计划, 明天,1月15日,一团、三团方向都要进行拔点作战。一团将攻占116东南侧、南侧两个无名高地,三团将向968高地进攻,待一团方向得手后,伺机再放弃 968高地,撤回到原防御阵地。
对于一团来说,此次攻占116东南侧、南侧两个无名高地是必须成功的一次战斗,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的。因为它 不仅仅是对于改变阵地防御态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与此前的一次战斗失利有关。在此前的12月24日,一团曾经对这两个高地实施过夺取战斗,但未能实现 占领的目标。如果这次仍不能获胜,对于一团乃至我一师来说,实在是奇耻大辱。所以,明天这场战斗一定是可以预见的一次残酷的阵地争夺战。
三团的任务虽然是配合一团主要方向作战,但必须真正实现对968高地的夺取,不能是做做样子的佯攻。至于伺机放弃968高地那是师以上指挥员的事,三团第一任务是夺取该高地。
为 了对作战部队实施有力的拔点作战后勤保障任务,根据师后勤指挥所的指示,曼棍的师后勤指挥所统揽全局并具体实施对一、二团方向的后勤保障,三团方向的后勤 保障由设在磨刀石的师后勤综合库组织实施,由副部长姜廷文组织指挥。我被指派跟随姜副部长于昨天下午来到磨刀石。磨刀石综合库里,储存着三团方向前沿阵地 所需的各种物质与弹药,由二团二连和一炮连担任警戒任务。经过一天多的准备,到今天晚上17时,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明天战斗打响了。
这次代号为 “102行动”的拔点作战,明天9时就要发起攻击了。这是我部上阵地后第一次组织如此规模的进攻作战,说实在,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感。我不知道这地方为什么 叫磨刀石,但我愿意相信,在此磨过的刀一定是锋利无比的,有姜副部长的正确指挥,有综合库同志们的努力,三团方向任何的后勤保障困难一定会在磨刀石这里迎 刃而解的。

与姜廷文副部长(右)研究“102”保障方案


师长说“拿酒来”
1985年1月15日 阴 磨刀石
今天的战斗取得了可喜的胜利。
上 午9时30分,三团七连对968高地之敌发动攻击,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于12时攻占968高地,然后又连续打退了敌人连、排规模的反扑7次,毙敌 45人,伤敌43人,我亡3人,伤10余人,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对一团方向的拔点作战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一团在116阵地的拔点作战也算基本 顺利,虽然攻打116南侧和东南侧两个高地过程中遇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但终被我攻占,前推了阵地,增加了116阵地防御的稳定性。当116号阵地前推任 务完成并稳住阵地后,三团七连于17时30分按原定计划撤出968高地,返回原阵地坚守。
但是,就全师来说,整个拔点作战方案被突如其来的情况彻底搅乱了。敌人竟先我动手,向我那拉方向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迫使我全师防御正面全面投入了激烈的战斗。既要拔点作战,又要打敌反扑,而且反扑打得十分惨烈。
今日凌晨3时35分,敌人就对我那拉方向诸阵地进行炮击。4时15分越军利用其炮击效果,以一个加强连在部分特工的配合下,分3路同时向我142、145号阵地及146号阵地东南高地发起进攻,被我打退。
4时46分,敌人又在其炮火掩护下,以2个营的兵力分多路向142、145号阵地轮番攻击。我坚守分队与敌人展开激战,同时呼唤营属炮群集火覆盖敌人攻击队形,再次挫败了敌人进攻。
此后,又在5时05分和6时45分,分别击退了敌人两个连对142、145号阵地和145号东南侧无名高地的第三、第四次连续进攻。
由 于敌人炮兵重点对我142、145号阵地反复炮击,我142、145号阵地被炸成一片焦土,我军构筑的战斗工事几乎全部被敌人炮火摧毁,坚守分队只能利用 残存工事和弹坑顽强抗击。到7时26分,我142号大部分表面阵地被敌人占领,坚守分队伤亡较大,被迫转入坑道。145号阵地西侧3、4、5、6号哨位也 一度失守,半小时后重新夺回这几个哨位。
142号表面阵地被敌占领后,大家都很焦急。我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师指挥所本就因为不期而遇的抗敌反扑而 紧张的气氛骤然变得更加令人窒息了。这不仅是因为退守坑道的战士随时有可能被敌人的炮弹炸中而被掩埋,更重要的是,142号阵地是原坚守部队三十二师抗敌 “七•一二”大反扑时打出来的英雄阵地,是以著名战斗英雄李海欣名字命名的“李海欣高地”,这样的阵地在我师手中失守将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军首 长下令:“天黑以前夺回阵地!”
此后,我部于7时38分、8时27分、9时13分、10时08分、11时02分、16时05分、18时30分组织了七次反击,终在我各级炮火压制支援下,在退守坑道人员与突击分队密切配合下,反复出击,反复争夺,全歼占领我表面阵地之敌,于19时恢复了防御态势。
以19时夺回142阵地为标志,经过一天的激战,我师防御正面的攻防作战全线告捷。
今天我消耗各种炮弹30000余发,远远超过了军区限定的7500发,真是人说的“现代战争是在打钢铁啊”!即便是这样,那拉方向还是打得如此残酷,足以说明山岳丛林地作战之难,山岳丛林地作战后勤保障之难。
重大胜利的取得是如此不易,战斗在曼棍、磨刀石、南榔、船头、小坪寨等师团后勤指挥所及保障点纷纷互打电话,报告胜利消息,互相祝贺。
曼棍师后指电话说,胜利的消息传到师指挥所时,曼棍洞内沸腾了。从一大早就坐在作战室的沙盘前,一天未吃一嘴东西的郭培功师长接到作战参谋关于全线告捷的报告后,第一句话就是“拿酒来!”


电台说那是“大捷”
1985年1月16日 阴 磨刀石
今 天,接江参谋从曼棍师后指电话通报情况:根据技侦得知,昨天的战斗中,敌人共出现了两个师部、五个团部、十一个营的番号。尽管敌人以这样的兵力向我轮番攻 击,终被我击退。我拔点作战毙伤敌250人,抗敌反扑毙伤敌760人,一天时间取得了毙伤敌1010人的惊人战果。但我伤亡也很大,虽然阵亡数暂时还没有 准确统计出来,但师医院已接收伤员300余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天播发了老山前线的胜利消息,称此次“102行动”为“一•一五大捷”。
敌 人仍然不甘于对我142、145等阵地进攻的失败和对他968、116侧翼阵地防守的失利,今天继续以连排不等规模兵力对我116、142号阵地反扑。我 各级火炮一起开火压制,守点分队在建制打乱,人员打散的情况下,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团结协作,英勇顽强,以歼敌100余人的战果,牢牢地坚守着 各阵地。
一团方向的兵力很紧张,昨晚已把二团九连,三团八、九连调一团方向支援作战。师首长决定对部分阵地的坚守部队进行调整,并组建了一个师预备队,集结在南榔,准备抗敌再次大规模的反扑。

1.15大捷在磨刀石


史无前例的热食保障
1985年1月17日23:00 阴 磨刀石
今天已经是我部连续作战第三天了,敌人的反扑依然没有停止,看来敌人与我耗上了。三天来的战斗,不仅仅是兵力数量的较量,也不仅仅是以“打钢铁”为主的后勤保障能力的较量,更主要的是成了敌我双方军人意志力的较量,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今 天白天,敌人又对我116、142号阵地进攻,但多次反扑均被我打退。上午11时许,敌人又炮击了我师指挥所。曼棍洞口上方七十米左右落弹三发,如果再高 一点,飞过山头,就直接打到我师医院里了。那可是与死神争夺我战士生命的地方,多少生命垂危的战友在这里经过抢救,脱离死神的纠缠而转危为安。如果受伤战 士从战场上被救下来再在师医院的手术室中被敌人的炮弹炸亡了,那该是多么残忍的事啊!如果我们的军医在这个时候牺牲了,那又是多么大的损失啊!想想真是有 些后怕。
吃过晚饭,敌人又分三路对我116、142、168三个阵地发动进攻,直到此刻,战斗还在进行。与此同时,敌人组织特工深入进来,企图袭 击我船头综合库,幸亏被我机敏的警卫分队及时发现并给予迎头痛击,敌特工仓皇而逃。古今中外,交战双方都以封锁对方后勤保障线,破坏、摧毁对方后勤保障仓 库为重要战斗目标之一,今天亦然。
我116号阵地3号目标已被敌人占领。一团一营方向兵力紧张,素以“稀稀拉拉后勤兵”戏称的炊事员全都放下手中 的菜刀、勺子,投入了抗敌反扑的战斗中。守点分队从15日到现在,三天没有吃上热食了,有些阵地甚至连水果罐头等方便食品也没有了。今天晚上,在曼棍那 里,师司政后三大机关,高炮营、通信营等师直分队都在为前线做饭,准备组织机关干部、师直分队将饭送上一团一营阵地。这是何等特殊的战斗后勤保障啊,查阅 中外战例,师机关为一线连队做饭送饭的战斗后勤保障极为少见,不能不承认这次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师首长对一线指战员的关心和爱护也令我十分感动。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1985年1月21日 晴 磨山
这几天可真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抗敌反扑的作战一直持续到了1月18日,当日上午9时,经过短时间激战,又一举将17日晚上占领我116阵地3号目标的敌人赶了下去,重新控制了整个116号阵地。
虽然从18日下午整个防御前沿逐渐平静下来,但是,四天来的连续作战,一些坚守分队伤亡较大,继续坚守阵地有一定的困难。为做好抗敌反扑的准备,落实师首长对兵力部署进行一定范围调整的决心。警卫磨刀石综合库的二团二连、一炮连均要依照命令调整上阵地。
没 有了警卫力量的磨刀石综合库就成了敌人特工袭击的重要目标,师后勤指挥所指示磨刀石综合库转移到坝子。所以,19日上午开始拆除活动房,经过一天折腾,当 晚完成物资人员转移,我临时住在师后勤部油料科长刘培刚的帐篷里。20日晚上又搬到驻守坝子的警卫分队高炮二连,今天,又从坝子来到磨山。由于19日这天 大概是敌人国家的旧年除夕,我部执行上级命令,只要敌人不打,我部就不主动出击,让敌人过年。所以,从19日到今天,基本无战事,我已接到通知,后天撤回 曼棍指挥所。
这样,从1月13日由曼棍到磨刀石,从磨刀石到坝子,从坝子到高炮二连,从高炮二连再到磨山,后天(23日)再由磨山回到曼棍师指挥所,九天搬家五次。不知有没有比我流动还要频繁、搬家次数还要多的师指挥所参谋了。


看到了儿子
1985年1月23日 阴 曼棍洞
昨 天在磨山停留一天,这是姜副部长给我放的一天假。在放假的一天里,看望了师政治部保卫科的何干事、师后勤部军需科王副科长、师医院药房的唐主任、师汽车连 连长和指导员等在磨山工作的同志。又晾晒了被子,洗了衣服,理了发,用整整一天时间处理了个人的事情。今天与卫生科的乔助理员一起乘车从磨山回到曼棍。
回到曼棍就接到妻从洛阳寄来的信,随信还寄来了她和儿子侃侃的照片。再有4个多月,儿子侃侃就满二周岁了。
与 儿子分别是在去年夏初,当时儿子在杭州留下的师机关大院里度过了他的一周岁生日。就是在去年六月中旬周岁那天,儿子踉踉跄跄地学会了改用脚来丈量他的人生 之旅的本领。月底就被妻子带着回了河南老家。妻带儿子回河南老家时,部队还没有丝毫要到滇南打仗的迹象。可是没过几天,作战命令就下来了,幸好她们母子已 经离开杭州,没有亲身经历那虽然豪迈,却也悲壮的诀别样的出征送别场面。
临睡觉时又把照片拿出来细看,儿子胖乎乎的,已经有点大孩子的样子,看起来聪明伶俐。妻也好像稍微胖了点,不那么憔悴了,或许是孩子给了她精神慰藉吧。想到此,不由自主地把照片轻轻放到唇边。
陡然间,一丝难以言喻的凄楚感滑过脑际。但愿能有幸活着回去,看到从照片中跑出来一个真实的儿子。

妻寄往前线的照片


调整防御部署
1985年1月25日 晴 曼棍洞
这几天来阵地情况很稳定,炮击基本上已经停止,只有前沿阵地上少量的步兵武器对射,伤亡也不大。看来,现代战争中最具杀伤力的就是火炮了。
敌人在1月15日至18日连遭失败后,也停止了反扑活动。21日是敌人国家新年,我部也正好乘这段平静的时间调整部署,加修工事,准备再战。
截 止21日,二团已接替了一团二营方向的防御任务,二团的七、八、九三个连成为那拉方向的三个一线连。在本月31日前,还将由三团接替一团一营方向的防御任 务,一团暂时退入二线进行休整。这样,三团的任务就显得更重了,因为老山方向依然是三团坚守,662.6高地也交给了三团,使得三团的后勤保障任务空前繁 重。

军政委史玉孝(左二)在曼棍一师指挥所听取一师师长郭培巩(左四)政委李继松(左三)回报工作(丹旗提供)


想家的时候
1985年1月29日 晴 曼棍洞
再有二十来天就是农历一九八五年的春节了。随着时间的脚步踏进农历腊月,时不时都会有什么偶然的因素导致想起家来。加上这几天平静的阵地所带来的平和气象,还真得有些想家了。
1 月27日那天看到送物资到曼棍来的师汽车连驾驶员潘益民,给了他70元钱,让他返回磨山途经麻栗坡县城时帮我把钱寄到我家去。今天再次用盒子装了两盒双宝 素,一盒沙琪玛,一包糖,二包巧克力以及给妻的贺年卡,叫小车司机丁元湘顺带到麻栗坡县城寄给我家里,表示春节时对家里人的一片心意。但不知这些东西能否 在春节前收到。
部队正在酝酿一场新的战斗,准备工作就要迅速展开。估计我还得到主要方向组织后勤保障,提前寄一点东西,算是给家里老人和妻儿打一个招呼,也算拜个早年。给自己也是一个安慰,免得留下遗憾。


赵志刚,为你骄傲
1985年1月30日 阴 南榔
我于今天下午离开曼棍来到南榔。
南 榔原是三十二师九十六团的后勤指挥所所在地,我师接防后一团后勤指挥所就在这里开设。指挥所是个半洞半坎的敞开式石洞,大小也就能挤上十来个人。就是这么 个石洞,成为分管后勤保障工作的一团副政委——总政治部主任、独臂将军余秋里的儿子——余浩与一团后勤处长郑子良上阵地以来的栖身之地。
由于防御部署的调整,三团后勤指挥所今天转移至这里。当我到达时,一、三团后勤指挥所的交接工作正在进行。
三团就要执行攻打140阵地的任务,根据师后勤部侯启国部长指示,要我到南榔与三团后勤处一起研究攻打140阵地的保障方案。我到达后便立即与后勤处肖孝生处长,战勤陈参谋一起到新寨、129号阵地看了军工连的驻地位置,了解熟悉阵地情况。吃晚饭时回到南榔。
晚 上,撤出阵地到南温河休整的一团一营路过南榔时,巧遇该营二连连长石智卿。石智卿是我同年入伍的同乡,上阵地后就一直与副连长张文彬分别坚守在634和 116高地上。“一•一五大捷”前后,连队伤亡很大,这次随着整个防御部署调整得以撤出阵地。部队在南榔稍事休息,我与石智卿在团后指说了一会话,他告诉 我,他的阵地被敌人的炮弹炸翻了几遍,坑道、隐蔽部几乎无一完好,许多战士就是随着坑道被炸翻出来又翻盖下去,甚至再被炸翻出来,遗体飞到哪里去了都不知 道。靠敌那一面,整个山坡被削低了二米多一层。我问他怕不怕,他说,在阵地上没有一点怕的感觉,可是刚才撤下阵地那一会儿,回头看着被炸得面目全非的那面 坡,心里真得有些害怕了。
智卿还给我讲了他们连队“五勇士”之一赵志刚的故事。
战士赵志刚同志平时作风松散,常与人发生些无谓的争吵。去 年八、九月份我们师机关联合工作组进驻一团一营时,师政治部的彭少康科长曾把他作为重点人谈过话,批评过。当时我与彭科长一个组,对赵志刚的情况也有耳 闻。可是,自打上阵地后,赵志刚胆大心细,哪里危险就往哪里去,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有趣的是,为了防止食品被老鼠糟蹋,他晚上不站哨时就不睡觉,彻夜地抓 老鼠。他把四〇火箭筒里放点吃的横躺着,待老鼠钻进去后,迅速把火箭筒拉竖起来,老鼠便被束手就擒了。
在“一•一五”前推阵地时,116无名3号 高地一直不能得手,刘副师长命令二连副连长张文彬带一个排强攻,赵志刚跟着张副连长冲上了3号高地。在3号高地上赵志刚负了伤,他自己从高地上爬了下来, 还风趣地对连队同志讲:“我知道我还会活着下来的,但没想到下来得这么狼狈,叫我爬着下来了。”
赵志刚啊,我真为你骄傲!

在南榔一团后勤指挥所里的余浩副政委(左)与郑子良处长(丹旗提供)


来到116高地
1985年1月31日 阴 曼棍洞
为了科学制定攻打140阵地后勤保障方案,对战中伤员后送道路和弹药囤积点做出合理安排,今天下午,与三团后勤处的同志一起到“一•一五大捷”中刚攻打下来的116无名一号阵地及原坚守的143、541等阵地勘察地形。
12 时50分从南榔乘车到662.6高地,然后在一团高机连(担任军工)连长赵保贵的带领下,从662.6高地出发步行到一号、二号无名高地。我们一路上沿着 交通壕穿行,当到达119号阵地时,土质的634高地便呈现在我的眼前,昨天晚上刚刚撤下阵地的一团二连连长石智卿的连指挥所就在这个山上。站在119阵 地可以看到634高地上弹坑密布,工事、交通壕、堑壕在1月15日至18日四天的抗敌反扑中已被敌人的炮火夷为平地,原本尖峭的山头变成了大平顶,右侧原 来挖有堑壕的一面坡被敌人炮弹剥掉了一层皮,半面山都低了下去。许多同志都牺牲在这面坡的工事里,大多是工事被炸塌后被埋、被捂、被砸而牺牲的。听石智卿 讲,由于敌人利用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不停地反复覆盖该高地,山表面厚厚的一层土都被炸虚了,以至于60迫击炮弹落下来就砸在土里,爆炸的声音几乎听不到, 连弹片也飞不起来,所以山坡面就炸成这样。
从634高地到116高地的路已不能通行,那里是敌人狙击步枪封锁区,看到有人影晃动就打冷枪。我们只好从119号阵地向左转,沿交通壕来到左9号,中间经过一段暴露地带,大家都猫了腰,快速跑过去。从左9号向右再过一段暴露地段就来到无名一号高地的山下了。
这 里的高地与634高地最大的不同就是山的质地不同,这里全是石山。无名一号高地与116高地一样,纯石山,坡度在70度以上,从山下到山上用大拇指一般粗 的一根长约150米左右的麻绳拴在树桩上,上去的人需要一手拉绳子,一手拄拐杖向上爬,有时还要用上攀登的动作。通过这条路就可以直达山顶的连指挥所,就 这样一条路,也是送饭送水送弹药上去的唯一道路,真可谓后勤保障的生命线。
经过“一•一五”战斗的反复争夺,116高地,一、二、三号无名高地上 表面的石头都被炸的粉碎,山脚下落的石头堆就活脱脱一个矿山采石场。从山上炸飞的手榴弹、子弹也都散落在山脚下,由于山脚下到处都有地雷,谁也不敢去捡拾 这些还可以继续使用的弹药。除了这些弹药外,还可以看到许多散落的烈士遗物。据说攻打一号高地时,我攻击分队被炸、被枪击、甚至失足坠崖而摔下高地的伤 员、烈士大都在我们此刻站立的地方。虽然战斗已经停下来十来天了,站在这里仍然可以嗅到淡淡的血腥味和火药味,大概与这里无任何植被的石山表面缺少净化异 味能力有关吧。
无名一号高地实际上是与116高地连体的侧翼高地,是“一•一五”战斗中重点夺取的目标,目的在于改变一线阵地的防御态势。现在坚 守在该阵地上的是1月18日接防116高地的“硬骨头六连”连指挥所并一个排的兵力。当我们攀爬上去后,连长朱喜才赶忙从指挥所出来迎接我们在洞口坐下, 并安排副指导员谢关友向我们汇报。因为我曾是一团的人,与硬六连的同志很熟悉,就叫三团后勤陈参谋了解掌握阵地后勤保障情况,我便钻到高度不能站立、大小 仅能容纳五六个人的连指挥所的石洞里。洞里还有靠前指挥的一团二营副营长李道平,硬六连指导员高林科。当我坐在他俩中间问起他们的情况时,也许是意外的见 到老战友,也许是环境的独特,也许是连队的伤亡和阵地条件的艰辛,副营长李道平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地泪水长流。
他们于1月18日从其他阵地调 整接防116阵地到今天已经13天了,连队已经伤亡20余人。后勤保障很困难,每天只能吃到一次下面送上山的热食,罐头不够吃,几乎没有一点水喝。两个来 月没有洗过脸和衣服,连长朱喜才的胡子几公分长,衣服脏得像剃头匠的抹刀布。个个黑的不像人样,人人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我也看得直掉眼泪。
出了 洞3米远走路要低头,稍不注意,敌人的狙击步枪就打过来。战士在山上行动躲来躲去,人样像叫花子,行动却像猴子。离开山洞与他们告别时,大家情绪好了许 多,用我带的135红梅相机与他们一起照了像,强忍眼泪握手互致珍重。大家心里明白,下次在哪里见面,能不能再见到面,的确是说不清楚的。
由于勘 察点不一样,各组行动时间先后不一。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情况,从无名一号高地下来,我又一个人到143号阵地看了保障线路。听到前边有人说话,一打听是 541高地,我便又沿着人行道来到541。一路上尽是被炮弹炸的惨不忍睹的场面,炸穿的钢盔、血衣、敷料、血染的担架等随处可见。来到541高地后,肖处 长已经返回,守点分队是三团六连一个排,由于他们不认识我,像发现特工一样审视和询问我,我解释了一番,一个人往回返。在从541到左9号的一段路上,只 敢沿着别人踩出的几十公分宽的羊肠小道走,路两边随处都有可能埋了地雷,手里拿了拐杖又不敢往下放,生怕戳到地雷上。山路很滑,脚一出溜就得立即往下蹲, 如果要摔倒了也要尽可能往上坡方向趴下去,避免滑出路面,否则就有可能踩响了路边的地雷。如果那样,轻则交出一只脚,重则丢掉一条命。等我爬过这段路,来 到左9号阵地时,脸上的汗珠已是成串地滴了,两层毛上衣也都全部湿透。趴在堑壕边上小憩,回首望着那陡峭的山峰,望着那百分之九十五的树木都被炸折成了树 桩和那被烧焦了的阵地,望着那依稀可见的屯兵洞,想着坚守在洞里的战友们,敬佩与担忧的心绪双双袭过,不觉间,两行泪默默地滚落下来。
“多保重,同志们!”心里这样想着,撑了拐杖,沿着交通壕踏上返回南榔的路。
晚 上在南榔吃过晚饭后立即回到曼棍,将阵地勘察情况及一些有关战斗保障的想法向侯部长做了汇报,并就“硬骨头六连”阵地后勤保障现状,向侯部长提出了将六连 的保障关系暂时转属三团,由三团直接负责六连后勤保障的建议。侯部长当即同意这个调整方案,并指示我明天再上南榔时向三团后勤处传达这个决定。
末了,又向侯部长要了四条烟,准备明天到南榔后派人把烟送给“硬骨头六连”的战友们。

在116阵地无名一号“硬六连”连指山洞外,背景就是116阵地


再上阵地调研
1985年2月2日 阴 南榔
昨天上午从曼棍返回到南榔,下午就又到新寨看了看,向“硬骨头六连”司务长王邦平了解了改由三团供应后的阵地物资保障及前送情况,并把从后勤部带来的四条烟交他转送几位连干部。
今天一天时间全在阵地上跑。上午到三团四连了解攻打140阵地的各种准备情况,下午又到662.6高地召开协同会议,明确军工、民工的使用原则以及与步兵分队的协同动作等问题。
这 几天来,由于三团后勤同志们认真调查研究,齐心协力工作,集中解决了阵地上反映的许多后勤保障问题,深受一线指战员的好评。特别是对“硬骨头六连”反映的 后勤保障问题,三团后勤认真对待,从快解决,二天内就解决了六连在阵地上的吃饭、喝水、罐头供应等难题,使六连在临时转属三团保障的情况下,感到后勤保障 良好,甚至感到比本团保障得还好,一再打电话向三团后勤处致谢。


抓俘虏空喜一场
1985年2月4日 晴 南榔
昨天晚上把白天总结的三团接替一团后勤保障四天来情况通报送回曼棍,晚上住曼棍师后指挥所。今天吃过早饭就又来到南榔。
14时左右,接到116高地电话,说在无名3号高地俘获敌人伤员1名,要求前接。
得 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很兴奋。“一•一五”战斗时,专门组织了侦察兵去抢敌人的伤员,结果只抢到一名重伤员,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大家很是扫兴。现在一听 到抓到了敌人伤员,真是喜出望外。因为,按计划2月9日就要攻打140高地了,今天抓到俘虏,就有可能在战前得到一些新的情报,谁不高兴啊!
为了 防止发生意外,三团后勤一面向师指挥所报告,一面打电话给高炮三连长,叫他派人到116高地前接,并要求说,要做到比对待我们自己的伤员还要好,绝对保证 安全,活着把人抬下来。高炮三连长很重视,派1名排长带8名战士前往116高地执行前接任务。三团三营的医生也接到命令,直奔116高地实施抢救。随即, 三团卫生队派出1名医生和1名卫生员,带救护车前往662.6高地接运,我也随救护车到达662.6高地,在三团三营指挥所等待。与此同时,师政委李继松 已带着翻译,录音设备赶往南榔。
就在大家耐心等待时,三团三营指挥所的电话响了起来:接116高地报告,抓获的俘虏经抢救无效,于15时5分死亡。
据 了解,当时在3号无名高地顶上,一名敌人在山顶敌方一侧向我方观察,我方一名战士当即向其投手榴弹一枚,该敌被炸,但该敌手里还握着一颗手榴弹。我方战士 立即向排长报告,排长观察后断定该敌人已经昏迷,便在我火力掩护下把敌伤员抢了过来。等拖到洞里后,发现该敌一条腿被炸断,生殖器被炸掉,虽经输液、人工 呼吸等方法抢救,终因失血过多于15时5分死于3号无名高地我方屯兵洞中。
又是一场空喜欢,大家悻悻而归。


小事映真情
1985年2月6日 晴 南榔
自从1月21日在磨山休息一天,洗了澡,换了衣服后,半个月来一直在一线阵地和师团指挥所之间跑来跑去,没有顾得上洗澡换衣服了。
昨 天晚上从南榔回到曼棍,打算先洗个澡,换换衣服,等今天上午再把脏衣服洗过后,下午重回南榔。于是就在昨晚8时,去师医院的温泉洗了澡,端着换下来的一盆 臭衣服去找杨贵平军医,想请他利用师医院透视室的冲洗设备,帮忙把1月31日在116高地为“硬骨头六连”几位战友照的照片冲洗一下。在医护室帐篷处遇到 值夜班的军医赵艺娜,同她打了招呼后,把盆子放到医护室帐篷外去找杨贵平。当我在杨贵平处玩了一阵后同杨医生一起来到医护室时,赵艺娜军医把我的一盆臭衣 服全洗出来了。真不好意思,这半个月来东奔西跑,汗水加尘土,衬衣裤都脏得不成样子。赵军医说:“你的衣服可真脏”。我和杨贵平军医都哈哈笑了起来,我 说:“那只好赖你赖到底了,指挥所洞里不能晾晒衣服,就把洗净的衣服晾在你这里,等明天我下来洗了军衣和鞋子再一起收走吧。”于是把洗净的湿衣服交给赵艺 娜军医,提了空盆回到山洞里。
谁知情况有变,连今天上午洗军衣和鞋子的计划也又落空了。
接师指挥所通知,今天下午36师要试炮。试炮必然 引起敌人还击,师指挥所通知所有阵地要做好防炮击准备,并限制阵地上人员流动。所以,侯部长临时决定,把原计划今天下午上阵地的时间改为今天上午。李曦霓 知道后,让我一定把军衣换下来留给他洗。推辞不掉,只好把脏军衣和一双脏鞋子交给小李,并嘱咐他去找师医院的赵艺娜军医,把昨天晚上洗的衬衣裤一起收回 来。
说起来事情不大,就是洗几件衣服。可我知道,这里含着深深的战友情份啊!一线阵地上战友间舍生照应、忘死相救那无疑是战友情份,可在机关,在 后方,每当你走出指挥所,走向前沿阵地时,身边的同志给你的真诚叮嘱,为你担着心的那份牵挂,替你洗涮一双鞋袜以使你不为琐事分心的被他们称之为举手之劳 的行为,不也是含着深深的战友情份吗!
吃过早饭,侯启国部长就带着军械科黄科长、军需科雷科长、卫生科余科长乘车到前沿阵地去,他们想在攻打140阵地前到一线阵地看看,实地了解掌握一些情况,我的任务是带路和阵地情况介绍。
我 们的汽车只能开到662.6高地,然后就步行去一线连队。他们边走边看,我边向他们介绍在军用地图和沙盘上他们已经十分熟悉的一线阵地,介绍阵地保障情 况。在看望了三团八连和一团八连坚守的几个阵地后来到634高地,趴在堑壕沿上,给侯部长等人指认和介绍116、无名一号、143、左9号等高地。侯部长 听完介绍后,还想走到左9号去看看,我力劝大家不要再往前沿走了。就在昨天,敌人还用60迫击炮无规律地向左9号不断发射炮弹,何况从634到左9号还要 穿过那段极度危险的敌人狙击步枪封锁区。到目前为止,我师副连职以上干部还没有发生一起伤亡,我今天却要带着师后勤指挥所总指挥长,带着专司弹药供应、物 资保障、医疗救护的三个关键科长去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一旦有什么闪失,我向谁交代去。侯部长接受了我的劝阻,于12时返回到662.6高地。
下午侯部长等人回曼棍,我继续留在南榔协助三团后勤处工作。


二弟病了
1985年2月7日 晴 曼棍洞
这 几日,曼棍洞外的天是气清天朗,指挥所内人也都神清气爽。攻打140阵地的准备工作在各业务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人人忙忙碌碌,个个胜券在握。可是二弟江 春进偏偏在这个时候病倒了,不仅病得不是时候,而且还病得不轻。真会凑热闹,用部队领导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乱弹琴!”不过,江参谋自己肯定不想来乱弹这 琴的。
我是今天中午从南榔又回到曼棍的。
上午小李打电话给我,说江参谋病了,而且病的起不了床。我们科徐科长到南温河暂时也回不了指挥所,小李很是着急。我知道侯启国部长在627高地召开协同会议,便与侯部长联系,侯部长让我回曼棍。12时30分侯部长开完会途径南榔时接我一起回到师后指挥所。
回到曼棍洞时,江参谋正躺在床上不敢折身,只要一抬头,一睁眼,就感觉天旋地转。经师医院诊断,江参谋患美尼尔斯综合症,已经开了药在服。
我 立即着手处理科里的工作,安排小李好好招呼江参谋,要让他的病赶快好起来。按计划,2月9日攻打140阵地的战斗就要打响了,战斗在即,我们战勤参谋是生 不起病的。我至迟也必须在明天下午返回南榔,江参谋如果不能及时好起来,战斗打响时,战勤科这个后勤部的司令部可就只有徐科长一人撑着了。


好天好心情取胜好兆头
1985年2月9日 晴 曼棍洞
这几天的天气异常的好,每天早上薄雾蒙蒙,潮湿清新的空气浸透南疆山地,弥漫着特有的芳香。
上午九时许,太阳升起来了,在山坡上,在谷地里洒下一片金黄。薄雾也开始凝聚成一缕缕白云,依山傍谷,围绕在山间,似乎不忍离去。继而,白云化了,一片片,一丝丝,轻柔地抚摸着一道道山脊,深情地吻着一条条山谷,慢慢地飘浮起来,飞向蔚蓝的天空。
中午时分,南疆的太阳已是热烘烘的了。坐在洞里,穿一件毛衫感到有些微凉,尚若到洞外蹲在太阳下洗衣服,不到一个钟头,即便是穿一件单衣也要满头大汗了。住在帐篷里的同志依然抱怨中午无法睡觉。
晴 朗的天气给炮兵射击观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前天和昨天这两天,我炮兵不断对敌人各阵地实施炮击,企图先期破坏敌工事,为攻打140阵地作准备。7日晚上接 到命令,这次出击行动定在2月11日,从这两天的炮火准备看,效果比较好,今天炮击一天,以迷惑敌人,明天可能再次炮击。11日真正要打时可能就不先行炮 火准备了,而是实行偷袭的方法,偷袭不成尔后转入强攻。
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尤其人的精神状态好,这是取胜的好兆头。乘了今天停止炮击的机会,下午,陪军后勤部的曹参谋、邱干事到船头、里头寨、165、187高地录制战地后勤保障资料片,录制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二弟江参谋的头晕症基本消退,可以正常“弹琴”了。明天我就得重回南榔,代号为“851”行动计划的作战命令已经下达,后天早上我们就要对敌人发起进攻了。
祝我们好运!

在船头与二团后勤战勤参谋陈良忠(右)在一起


漂亮的战斗有效的保障
1985年2月11日23时50分 晴 南榔
今 天早上6时整,三团四连加强六连一个排、侦察排以偷袭的战术手段向敌人140号阵地发动进攻。6时38分四连二排攻占140号阵地主峰。7时31分攻占整 个140阵地并固守。而后,在我炮火的支援下,至15时,又连续打退敌人九次反扑,毙伤敌近300人,我伤133人,亡19余人。
在战中由于采取 了逐级前接、接力转运的方法,伤员后送非常快速,6时发起攻击,9时第一个伤员就被转送到团卫生队。为了提高伤员转运速度,师团两级各调集4台接送伤员 车,团接送伤员车前接到设在无公路再前行的662.6高地的营卫生所,师接送伤员车前接到设在南榔的团卫生队。这样,分工明确,高效有序。
弹药供应上由于战前逐级储备,沿途囤积,战中了解情况及时,补充及时,整个战斗过程未出现弹药告急现象。
给养保障也供应很好。为了给攻击分队指战员储存体力,团后勤专门组织120人份的热食,于昨晚19时45分悄无声息地前送到已经进入攻击出发阵地的作战分队。
这次进攻作战中伤员后送之快,弹药物资保障之好,超出了战前预期,军、师两级军事及后勤首长都很满意。认真想想,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偶然取得的。
一个星期以来,师团后勤部门反反复复地研究,没明没夜地准备。几乎跑遍了与这次战斗有关的所有阵地,确定了多处弹药囤积位置,数遍勘察伤员救护路线,多次召开协同会议,使保障方案尽可能的完善。
战 斗中,后勤运输保障分队的汽车驾驶员冒着敌人的炮火封锁飞速地前送弹药,后送伤员。军工战士舍生忘死穿梭在营连阵地之间,把弹药送到最前沿的囤积点,把伤 员从枪林弹雨中背下山头,转移到安全区域。就连团后勤指挥所为了实现最有效的战中后勤保障,及时调整军工力量,适时前送物资,有效抢救伤员,从早上5时开 始直到23时30分,三团后勤指挥所里紧张而繁忙的气氛才得以缓解。中午也就是啃几口饼干,喝几口凉水了事。这与军事指挥所最大的不同就是同时进人战斗准 备,滞后很长时间才能结束后勤保障工作。因为,就在军事指挥员为拿下并稳住阵地而缓口气时,后勤指挥员正在组织指挥伤员后送与抢救,弹药即时前送与补充等 工作。

有效的后勤保障(丹旗提供)


祭灶饼与户口
1985年2月12日(实际时间是13日晨) 晴 曼棍
今天早上6时,我对敌阵地再次实施半个小时的炮击,以威慑敌人,使敌人不再轻易有所动作。这对于我补充物资、修复工事极其有利。
三团后勤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上午就把昨晚未前送到位的各类物资前送工作重新做了部署,组织军工继续前送。下午我与肖处长把团后勤各业务股长集中到一起,对昨天战斗中的后勤保障进行了分析总结,吃过晚饭,侯部长派车把我接回曼棍。
到 达曼棍洞后,就立即与侯部长一起研究归纳了“851”行动三团后勤保障的基本经验。接下来从21时开始,我一边起草,部长一边修改,江参谋一边誊写,传真 电报室一边向军后指和昆明军区前指后勤部发送。这样流水作业,完成一页发一页,待最后一页总结材料发出时,已经是2月13日的1时10分了。
虽然这时已是2月13日凌晨了,我还是按照12日的时间把话说完吧。
今 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旧历小年。是民间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祭灶日。在我们河南老家,把祭灶日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 经商、上学的人,也都争取在这天赶回家里团聚,一起分吃家里做的祭灶饼,目的在于向灶王爷报到,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时就不会落下户口了。每年的这天 晚上,母亲总是烙出垫了肉馅、豆馅或只是简单撒些盐或糖的不同口味的祭灶饼来分给全家人吃。若有没能赶回家的人,母亲总是留一份饼子下来,直到春节时,全 家人团聚了,小年时留的祭灶饼就又再拿了出来吃。
不用说,今年的小年我是赶不回去了,就是大年也得在阵地上过。我儿子侃侃应当结束在洛阳外婆家的小住,随妈妈赶回去与爷爷奶奶一起过小年了吧。
不过,母亲照例还会给我留祭灶饼的。我不信灶王爷管我的户口,可母亲信,尤其是今年这个小年,母亲会更信的。

与侯部长(中)、江参谋(右)一起研究“851”行动保障总结


亦喜亦忧说信件
1985年2月15日 晴 曼棍洞
这两天成了集中处理私人信件的日子。
13日以来,连续收到父亲、妹妹、妻等家人来信3封,收到同学晋振卿、《后勤》杂志主编谢德元同志来信各1封。由于这两天事情不多,也就有时间慢慢地逐封回复。同时也把这里刚刚完成的2.11拔点作战的胜利消息告诉他们,以分享我们的喜悦。
晋 振卿是我高中同学,同年入伍在一师一团。1979年的自卫还击作战我们部队没有参加,但是班长以上骨干被抽调了不少。他就是那时从我们部队抽调到11军的 老班长之一。我在32师后勤指挥所实习那段时间里打听到他在32师的一个基层连队当副连长,我就发了一封信与他联系。昨天他在来信中说,由于他的腰椎有些 问题,这次作战他在驻地留守,没有上阵地。不过他说,过了春节,经过休整的他们师要攻打庙皇帝山,届时他就要上阵地了。我给他回信说我就在曼棍指挥所,如 果有机会,曾经的高中同学,曾经的一团战友,现在的友军,能在一个战场相会,岂不是很有意义、很有些浪漫的事情。我说我在期盼着。
最令我高兴的是 谢德元主编的来信,他给我寄来了二个多月前我寄给他的那篇《谈谈山岳丛林地防御战斗基层后勤保障中的责任制》文章的校样。让我校对签字后寄回,下期的《后 勤》杂志就要刊发。那篇文章是去年11月26日在32师后勤部实习时,根据总结当时后勤保障经验教训撰写的类似学术性的文章,没想到杂志社会采用,现在竟 连底稿都找不到了,好在校样是很完整的篇幅,签了字立即回复给谢主编。
许多事情常常出人意料,应付差事一样去办的事情结局很圆满,认真追求的目标却很渺茫。比如我的短篇小说《带露菊》,自以为应该能发表的,寄发出去也三个多月了,却没有任何音讯。


洗照片
1985年2月16日 晴 曼棍洞
“一•一五大捷”之后轮换到二线阵地的部队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又要上阵地了。关于部队的部署调整与“852”行动的预先号令均已下达,新的一场战斗又在孕育,这次战斗规模可能较前几次都要大。
趁 了这几天尤其是师医院相对空闲的时间,约了杨贵平军医,晚上一起把1月31日我在116阵地上给“硬骨头六连”几位干部照的照片洗了一下。等把这些照片手 忙脚乱地从定影水桶里捞出来泡在清水中时,已经是23时30分了。这些照片从照到洗,由于水平不高,虽然折腾的时间不短,效果却不很好,画面灰蒙蒙的。如 果拿到麻栗坡或砚山县城照相馆去冲洗,或许能弥补照相水平的不足。可我没有下阵地的条件,又担心胶卷丢失而未敢轻易托人拿了去,毕竟116阵地不是任何人 任何时候都可以上去的。
望着灰蒙蒙的照片,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质量不高,虽然事小,也算是为一线战友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以为我拍的照片 是摄影记者拍不出来的。因为他们拍的是阵地指挥员的英雄气概,高大形象。而我拍的则是我的战友,是很生活化、很真实、很普普通通的一个人。看看朱喜才连长 那浪荡样:军衣5个扣子只扣了2个,敞露着胸膛。上衣口袋里插着随时用来掏罐头食品吃的勺子,把个口袋盖子顶得向上翻着。一个急救包用别针别在右下襟上, 滴溜溜直摆动,哪有一点英雄模样。再看看负责后勤保障的副指导员谢关友,敞了怀,胳臂跨在被炸断的小树桩上,手指缝里夹着烟。两撇小胡子下微翘的嘴角显着 自信的微笑,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丝毫嗅不到战场的气息。其实,就在他背后5米处,我猫腰走过的地方,我方狙击手正趴在石壁沿上打着冷枪呢。
我很喜欢这样的照片,我想战友们也会喜欢的。

与副指导员谢关友 (左上)、指导员高林科(左下)、连长朱喜才(右上)、副营长李道平(右下)在116无名一号阵地


“这家伙很凶猛”
1985年2月17日 阴雨 曼棍洞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如果在家里,过年的准备工作已进入高潮期了。家家都在蒸馒头,炸油食。而在这里,一场大的战斗正在秘密地筹划着。
晚上,后勤指挥所召开会商办公会,各科谈了下步出击作战的初步想法。过了春节,我师将全线出击,计划对10个敌控阵地实施拔点作战。其中攻占6个,出击2个,相机出击2个。
通过1.15和2.11两次大的战斗,敌人深感我军不好对付。尤其是1.15战斗让敌人伤透了脑筋。
1.15 战斗现已得到总部认可,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党中央总书记胡跃邦、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近日到老山前线视察,胡总书记于2月10日在文山州接见了我部师以上干 部,余秋里主任又于2月13日在落水洞接见我部部分团以上干部。两次接见时都充分肯定了1.15战斗,把1.15战斗列为1979年以来四大战斗之一。这 四大战斗是: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秋收复广西边境的发卡山、扣林山战斗,1984年4月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战斗,1985年1月 15日抗敌反扑战斗,足见总部首长对1.15战斗的充分肯定。
1.15战斗之后,总参二部在评价中说:“此次反扑持续时间之长,炮袭规模之大,步兵冲击之顽强,均为去年六、七月份反扑所不及。”余秋里主任说:“真佩服你们那个116阵地,落弹那么多,平均每平方米落弹13发,伤亡那么大,没有一个人退下来,没有一个当俘虏。”
更 有趣的是,根据总参三部通报(第53期),敌二军区前指司令阮友发称:“新来的部队走动很狂妄,有许多风度不同于以前的14军”,“兄弟们在前面看到这家 伙不同于以前的家伙,很凶,这家伙很凶猛。”据说因指挥1.15反扑失利而被从前指召回的原敌前指司令员李威密对同僚上述观点表示赞同。

胡yaobang总书记、余秋里主任在军政委史玉孝陪同下检阅我部部分官兵


南疆守岁
1985年2月19日 阴 曼棍洞
今 天是2月19日,是农历除夕,写这篇日记时实际已经是20日1时30分,该是农历一九八五年正月初一了。但是刚刚过来的这个晚上,是个“一夜连双岁,五更 分二年”的晚上,坐在前线指挥所的山洞里,坐在作战值班电话机旁,为祖国南疆守岁至此,该是终生难得的一次熬年经历吧,请允许我在初一的曙光来临之前,以 当天的口吻来叙述上一岁最后一天发生在这里的事情。
今天上午师组织召开了英雄单位和个人代表座谈会,下午三师文艺宣传队又在洞中慰问演出了精彩的节目。吃过晚饭,大家都纷纷走出山洞到就近的分队去拜早年,或是打电话给老乡、战友,向他们祝福。
看完三师文艺宣传队演出的节目,我回到后勤指挥所的蓬屋里,蓦然而至的思乡之情让心绪有些怅然。看看表已是17时了,每年这个时候,正是在老家张贴春联、打扫庭院的时候。今年不行了,我和我的战友们要在南疆这个山洞里熬年了。
17时是该向军后勤指挥所报告情况的时候,我坐在木板搭起的办公台前,握着沉甸甸的话机向军后指报告:“第一……;第二……;第四,伤亡情况:伤四人,亡三人。”
在 这除夕之日,在这普天同庆、阖家团聚的日子里,有三位母亲哪里会想到,在遥远的边关,他们年轻的儿子生命停止了,在敌人罪恶的炮弹声中倒下,永远不再醒 来。她们与所有参战儿女的母亲一样,在等待与牵挂中熬过了半年多,今天的等待与牵挂中更是浸满了除夕那种独特的、无以言喻的滋味。可是,庄红富、田洁、戚 开斌三个年轻的生命,在这除夕之日,在母亲的等待与牵挂中定格在陆一师“阵亡烈士登记簿”中,放下电话,我已是心楚楚而泪潸潸了。
天刚刚黑,指挥所外师直各分队的驻地上便响起了鞭炮声,后来连冲锋枪,机枪也跟着响了起来。不知道从哪里还弄来了礼花与烟火,腾空而上的礼花与挂在山坳半空中的红绿信号弹竟放异彩。
与 三弟李曦霓一起到洞外走走,想到医院去看看杨贵平、赵艺娜等医生。结果,每个留治轻伤员的宿舍里都是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给伤员演出自编的文艺节 目,或优雅或嘹亮的歌声和着笑声不时从帐篷里传出来。我们不忍心影响这样美好的气氛,便离开师医院回到洞里。站在通往指挥所山洞的山路半道上,听着附近以 及对面师炮群阵地上隐约的不绝于耳的枪炮声,感觉整个山坳都被这几乎失控的声音所覆盖。我知道,那是战友们在以近乎宣泄的方式守岁。虽然这声音是远方的母 亲听不到的,可在我们的心中,已经与崇山峻岭之外的爆竹声声声相应着了。
母亲,儿子与你一起守岁!

洞中守岁 师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伤员演节目


洞中初一
1985年2月20日 阴 曼棍洞
熬年熬到启明升,初一困到八点钟。
迷 迷糊糊地睡到八点多钟时,被一声“同志们新年好”所惊醒。睁眼一看,是郭培功师长已来到后勤指挥所的篷屋里。我一骨碌爬了起来,穿好衣服,一边说着“师长 好”,一边与师长握手,互致新年问候。心里在想,沾了指挥所设在一个山洞里的光了,要在平时,师机关的一个小参谋哪里能在年初一还没起床就接到师长的问候 呢!
吃过初一早上的饺子,徐科长与江参谋等机关人员都按照计划跟随有关领导上阵地给部队拜年去了。我留在指挥所山洞里值班,三弟曦霓没有任务,便 留在洞里陪着我。9时许,师医院的杨贵平、赵艺娜军医来洞里看望我,我把过节发的瓜子、糖果等小吃拿了出来,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笑。杨贵平还带了照 相机,给我们照相玩。正在折腾着,师医院的邓敬文所长与陈玉华军医也来到我这里。坐了一阵,送邓所长与陈医生离开时,杨贵平医生提议到指挥所的山洞口照 相,谁知在洞口又遇上赵正、秦良忠两个军医来找我玩,大家又返回到后勤指挥所的蓬屋内,一直聊天到吃午饭时方出洞回医院。我虽值班不能离开指挥所,可是这 么多好友来看我,使我的值班一点也不寂寞,很热闹,很开心。
吃过午饭,一觉睡到16时。起床把当日情况汇总整理,再向军后指电话汇报后,大年初一便就一晃而过了。
晚 上在山洞里放电影,片名是《志同道合》与《三全其美》,一连放了两部,直到21日1时才结束。我因值班没有去看电影,也不知道片子写的什么内容。趁着晚上 值班无事无人,给妻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在这里过节的情况,明天就可以发出去了。接下来又在写这篇日记,虽然没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写,但是日子特别呀,写日 记的地方特别呀,大年初一钻在云南边境的一个山洞里值打仗的班,仅这一点就该记下的。没有战事可记,就记下这几天是怎样早上闭眼背铺板,夜里熬眼磨屁股的 慵懒状态吧。
看看表,已是2月21日的1时30分了。

左起为杨贵平、陈玉华、邓敬文 我在接电话中三弟李曦霓还在捣乱


春节在绵绵阴雨中度过
1985年2月27日 阴 曼棍洞
今 天已经是正月初八了。从年初二到今天,天气一直不好,阴雨连绵,云遮雾障,空气湿度大得很。呆在山洞里实在很难受,可是出了山洞便是泥泞难行的下山道,又 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每天只好不出洞门一步。初二这天洗了澡,洗了衣服,为了使衣服干的快一些,就把洗好的衣服挂在医院的帐篷里晾着,谁知,六、七天过去 了,去看看还是没干。
在这阴雨连绵的节日里,在战区,尤其是在师指挥所,没有了军事行动,更没有一线阵地那些敌情顾虑,天天窝在这个山洞里,可真 是闲得叫唤。没有事干,也找不来事干,连日记的内容也搜寻不到了。幸好在上阵地之前,借到昆明采购办公用品那次机会买了不少文学作品的书,这段时间就靠它 们来打发时日了。
阵地上敌我双方都没有任何主动行为,尤其是我方几乎称得上是保持沉默了。由于适逢春节,加上我们正在秘密地准备新的行动方案,我 方基本上没有主动打枪开炮,只是要求一线连队要加强警戒,防止敌人偷袭。敌人也没有大规模的搞炮击,但是冷枪冷炮依然不断,弄得我方一线阵地每天都还是很 紧张,也时有伤亡发生。
“852”行动方案在这几天里已经基本形成,上级正式命令还没有下达。但是在3月10日前后就要行动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行 动方案被批准,我师这次要完成的作战任务将是一个点多、面广、线长、保障极度困难的进攻作战任务。到目前为止,从各渠道搜集到的情报看,对要进攻的各点上 守敌兵力数量掌握得还不够详细,感觉好像敌人兵力部署密度不大。这一仗是轻易取胜还是残酷而又艰难,真得不好预测。但愿这最后一仗出师顺利,大功告成。因 为,有传说我们部队在3月底就要撤下阵地了,最后该要结一个大果才是啊!


送二弟去坝子
1985年3月4日 阴雨 曼棍洞
“852”作战命令下达在这多雨难熬的日子里。
3月8日5时30分,我师将对156、166、167、168、130阵地、-4号、1058高地以及南嗄实施进攻。除167号阵地和1058高地外,其余阵地均要在夺取以后转入坚守。
这两天敌人也在炮击我阵地,不知是否也在秘密进行进攻准备,千万不要再出现像“1.15”那样敌我双方“不谋而合”同时进攻对方的现象。
今天早上,依旧是下着蒙蒙细雨。早饭毕,送二弟江参谋上车到磨山。他将由磨山与姜副部长一起到坝子展开对三团进攻作战的后勤保障工作。在这次“852”行动中,三团的任务是要攻打盘踞在1058高地和南嘎之敌。
自 打1月19日师后勤磨刀石综合库撤到坝子后,我也没有再去过。可能是侯部长考虑到在“1.15”、“2.11”两次重要战斗中,我都是离开师指挥所或到敌 人特工活动频繁的磨刀石综合库组织保障,或是深入到设在南榔的三团后勤指挥所靠前协调保障的缘故,这次只准我呆在师指挥所里与他一起工作。
江参谋虽然比我小,也是老参谋了。单独到一个方向协助副部长组织战斗保障没有一点问题,何况已经在师指挥所里经过了“1.15”、“2.11”两次大的战斗,只是觉得哪里都没有在师指挥所里安全。我一再交待江参谋要小心,我说我在曼棍等你安全归来。
目送江参谋乘车离去,心里真是感到沉甸甸的。


今天是什么日子
1985年3月6日 阴 曼棍洞
今天是牛年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在今天晚上,全国各地该是张灯结彩的日子。想着今夜的杭州,更是牛灯曼舞,烟花绽放,礼花竟艳的不夜天了吧。然而,在这紧张而又偏远的战区里,我们竟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上 午,侯部长、军械科黄科长到一团检查“852”战斗后勤准备情况,中午没有在一团吃饭就返回师指挥所。我问部长为什么不在一团吃了饭再回来,黄科长接过话 茬说,虽然没在一团吃饭,一团却是做了认真准备的,因为一团本身在安排会餐呢。我不解地问:“会什么餐?”黄科长说,今天是正月十五呀!啊,正月十五?我 完全忘记了。于是连忙问后勤部管理员左仁华:“正月十五吃点什么?”这一问竟问得左管理员也“啊”地一声,大吃一惊!原来他这个“生活部长”也把正月十五 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根本就没有过节的安排。为了弥补他的“过失”,左管理员跑到司令部食堂“抢”了一些牛肉,鸡肉回来,才算把晚餐安排得稍微像个样子。
近 几年来,每年春节都在老家与父母一起过,也总是过了正月十五才回部队。唯有今年赶上了在老山前线过年过元宵。不过,虽然我们把正月十五这个吉祥喜庆的日子 忘记了,但是,我们的父母亲不会忘记他们正在前方打仗的儿女们,祖国不会忘记我们这些正在边关坚守阵地的士兵们,那首唱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就是有力的明 证。蓦然间就想起了《十五的月亮》,旋即在心里默默地唱了起来。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孝敬父母任劳任怨,你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我肩负着全家的责任,你在保卫国家安全。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
元宵节可以忘记,“852”行动不能忘记,还得作进攻战斗后勤保障准备去。


难忘“852”
1985年3月8日 阴 曼棍洞
“你们打得很好,打得勇敢顽强。已接近胜利,要多用火力,少用兵力,减少伤亡。”这是今天上午8时40分昆明军区陈副司令员给师长郭培功的电话,当时我师“852”出击作战正在激烈进行中,三团、一团两个方向均已夺占攻击目标。
天幕还没有拉开,欲雨的晨帘遮掩得阵地上不辨面孔,这让南疆的早晨显得沉静而神秘。就在这晨帘的后面,饱受潮湿空气浸蚀的勇士们已经潜伏多时,只待一声号令就会跃出地面,冲向各自的目标。
5时30分,我三团一连对南嘎、一团“硬骨头六连”对小尖山、二团一连对168号阵地、二连对156号阵地、三连对166号阵地等敌人守点同时发起突然攻击。战斗中,三团七连对968高地实施佯动,三团炮群对1058高地实施火力压制,二团对167号阵地实施相机出击。
这 次出击拔点作战点多、面宽、前后送距离远,又是我师撤出阵地前上级安排的最后一仗。打得好坏将对我师声誉产生重大影响。打得好,说明我师干部、战士愈来愈 成熟,仗也越打越精,以前的荣誉会更加光彩夺目。打得不好,以前的荣誉也将黯然失色。因此,在这一仗之前,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是作战还是保障都进行了充 分的准备。在战术手段上也一改过去先炮火准备,而后步兵攻击的老方法,大胆采取了全线偷袭的作战手段。按照预先方案,进攻部队与敌交火后,炮兵只打敌人增 援部队。炮兵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响应步兵的呼唤,没有步兵呼唤就不开炮。5时30分,我各出击分队全部轻装,有些分队连钢盔都做了布套套在上面,以免发 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由于我部这次作战企图隐蔽得好,当与敌接火后,守点敌人只能仓促应对,连向其上级报告都已经来不及了。等到敌人上级迷糊过来时,已有六、七个阵地被他们的守点部队交给我们了。
战 斗发展并不平衡。三团一连攻打南嘎非常顺利,于7时40分攻占南嘎,毙敌7人,缴获大批物资。继而打退了敌人一个班兵力的反扑,巩固了阵地,我无一伤亡。 一团“硬骨头六连”攻打小尖山,于7时攻占小尖山表面阵地后遭敌大口径火炮猛烈压制以及-3号高地翼侧敌步机火力倒打杀伤,发生伤员较多且由于前后送道路 被敌人严密封锁,伤员后送困难。副指导员谢关友组织伤员后送中遭敌炮火袭击,捂着流出体外的肠子掩护伤员,壮烈牺牲,靠前指挥的二营副营长李道平也在敌人 炮击中负伤。二团进攻战斗激战至9时44分全部攻占规定目标,继而在各方向又连续打退敌人班至连规模8次反扑,至晚10时全师整个战斗基本结束。
战 斗中,后勤保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弹药保障上,随时掌握弹药消耗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和调剂补充,阵地上无发生弹药告急现象。在伤员救护上采 取了定向接力,分段倒运的抢救方法,使伤员下送及时,减少了牺牲。二团卫生队下午通过22名伤员中,9名断腿(脚)11肢(只),由于后送及时,均未发生 伤员因失血过多死亡事例。
初步统计,这次战斗发生伤员60余人,亡5人(有待核查)。截止16时,共消耗枪弹62760发,手榴弹5190枚,团属炮弹11353发,师属炮弹3963发,师医院通过伤员42名。
我 从早上6时坐在后勤指挥所的指挥台前,一直到23时,没有离开电话机半步。中间边吃饭边了解、上报情况。吃过晚饭,又是我来起草当天的后勤保障总结,侯部 长执笔审核,李曦霓誊写,23时交师指挥所传真电报室向军后指发送,同时抄报昆明军区前指后勤部。发完电报,又来到洞口外的师指挥所值班室值班,至24 时,战勤科徐科长来接哨,我回到洞中休息。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回到洞中,依然没有睡意。忽然想起2月16日给李道平、谢关友等同志洗的照片还一 直放在我的公文包里。连忙取了出来,久久地望着今天刚刚牺牲的谢关友烈士的照片,心情十分沉重。责怪自己为什么会在洗出照片这长达一二十天的时间里,却没 有及时地送到阵地上去,这一懈怠竟铸成我一生的遗憾。
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深深的自责与悔恨笼罩着我。


有贺电飞来
1985年3月9日 雨 曼棍洞
今天又下起小雨来,刚刚完成拔点任务的各阵地,从昨天夜间到今天白天都十分稳定。
上午10时,昆明军区前指后勤部战勤处张参谋打来电话,传达军区前指后勤部给我师后勤部的回电,电文如下:
“41师(甲)后勤部:
关 于8日报来的‘852’行动后勤保障传真报已经收悉。你们师遵照军区前指命令,对南嘎、小尖山、168、166、156阵地出击作战,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 战果,作战中各级后勤积极努力,进行了充分细致、周密的计划和准备,战中情况掌握的及时正确,采取措施得力,较好地保障了战斗实施,进一步检验了以往作战 后勤保障的一些做法的可行性,又创造性地取得了一些新的经验。军区前指后勤部认为,整个作战的后勤保障是成功和有效的,特向你们表示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希 望再接再厉,发扬成绩,注意研究新情况,及时总结新经验,不断改进工作,争取在作战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军区前指后勤部
1985年3月9日”
注:为了迷惑敌人,我部上阵地后,把代号83013部队改为35154部队,番号由一师改用4月28日收复老山的原41师番号,但加了一个“(甲)”字。


抗反扑弹药告急
1985年3月10日 阴雨 曼棍洞
敌 人遭我“852”行动(3.8战斗)沉重打击后,仍不甘心失败。于昨日夜间和今日凌晨集中一个团的兵力(敌313师14团8营、7营残部,9营一 部,122团2营一部)对我156、166、168、211阵地以及146东南侧无名高地实施了9次轮番攻击。我二团一营在五连、七连各一部支援下坚决粉 碎了敌人的反扑。战中我毙敌397人,缴获战利品一批,我伤70人,亡5人。
由于天黑,观察不便,炮兵火力不间断地进行压制,弹药消耗量很大,给后勤保障带来很大的挑战。战中全师消耗枪弹96581发,各种炮弹18403发。仅二团的18门82迫击炮,竟在七、八个小时内,消耗7161发,造成补充要求过分紧张。师向军后勤申请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080
帖子
137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3
威望
3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11
最后登录
2017-7-1
6#
发表于 2010-5-17 14:1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你配上图

春天救军粮开的花

秋天救军粮结的果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18 13:58:21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7#
发表于 2010-5-17 20:2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前面两个我都删除了,谢谢“不再”兄弟的集中整理,后续的就在这里跟着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7286
帖子
166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18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10-5-18 10:3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谢谢不再兄弟整理过来的大字版,终于可以好好看了。

请问“不再”:上面的图就是那种叫“救军粮”的野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3066
帖子
72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4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1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10-7-6 23:3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现在打仗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打了。

隔远就把敌人消灭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5961
帖子
142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8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10-7-19 04:3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日记了....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27 21:44 , Processed in 0.12569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