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桥”上的沉思 邯郸市的西、北部主城区内,有一条娇小秀丽的小河穿城流过,河的名字很美——沁溪,邯郸人也称之为沁河。 一条河,静静地流淌了几千年。若不是和那句“邯郸学步”的成语联系起来,谁会关注世界上这么小的一条小河呢! 现如今的沁河之上,横跨着一座古香古色的三孔石桥——学步桥,它庸懒的守候着流淌不息的沁溪。沁河的周围早已是林立的钢筋混凝建筑,和桥形成一种混搭的风格,谈不上相衬不相衬的,但站在有着响亮历史名头的桥上,仿佛穿越时空一下子就回到了很遥远的过去,令人沉思不已…… 一、学步 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除了“呀呀”学语之外,最令人感动和兴奋的事情,恐怕就是能够跌跌撞撞的学步了。 学步,意味着宝贝要脱离完全依赖于父母的时期。因为人生的步履艰难,所以蹒跚的步子,是迈开人生一个全新开始的第一步。 妈妈常说我第一次学步的样子:若是大人稍微的扶一下,走起路来还是稳稳当当有模有样的,但若是让我自己走,总是站在原地不动,虽然跃跃欲试,但终究因为恐惧而无法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后来,在一个脱去厚重棉衣的春天,全家人先是逗弄我,未见效果。然后就拿一把菜刀在手里,从我身后很远的地方剁过来,一直快到我的脚跟了,我才惶惶恐恐的向前迈开了“逃跑”的第一步。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一大家子的人都高兴极了,都愿意陪着我学走路。 妈妈说,这一走,不可收拾,因为会走了,心里高兴极了,溜溜的练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就哭个不停了,可能腿疼,实在是累坏了。 我儿子学步的时候,和我如出一辙。很早的时候,姥爷就让他贴立在沙发的靠背上锻炼腿部的力量,但真正学习走路的时候,一是因为害怕,二是因为懒惰,始终不肯向前迈出独立的一步。大约是在农历春节接近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将他围起来,就在客厅里训练他走路。大家围成一圈儿,让他站在当中,手里都拿着各色的玩具和零食引诱他迈步。但他始终也没有坚定地迈出,这让大家很失望,纷纷离开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站在原地不动很久的小孩子,终究因为无人理睬和帮助,不得不迈出独立的人生第一步。我们全家人为此高兴了好几天,谈的话题也是学步,当中更是将我的经历和他的捆绑在一起演绎着。 学步,很难,难就难在它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难就难在它所面临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二、邯郸学步的故事 每个人或许都有一个学步的故事,但谁的也没有2000多年以前燕国的一位少年的学步经历名气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相传,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他总是缺乏自信心,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心想打听个明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 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究竟寿陵少年是不是爬着回去的,我们无所追查,多半是人们又演绎了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成了人们讽刺和告诫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的成语。 要我说,燕国寿陵少年的一颗好学之心是好的。光有好学之心就行了吗?当然不行,要是在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上出现了问题,恐怕就不仅仅是南辕北辙的后果了,轻则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轨迹,重则么,嘿嘿,你想去吧。 一个故事,引起我在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学习的方向,一个人究竟该是为了什么而学习?二是学习的方法,一个人究竟该用什么方法学习?细细的把问题再展开来一下,谁把握着学习的方向?谁垄断了学习的方法? 学步,当然是两条腿走路。学习也是这样,学习的两条腿就是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但引导两条腿向前走的还是学习的主观愿望,通俗地说就是要有学下去的兴趣,否则,鸭笼里填鸭式的“喂养”,只能得到无数个一模一样的“鸭蛋”。 我的儿子上二年级了,我为他的学习忧心如焚,我为他的教育焦虑万分。我多想把“邯郸学步”的故事告诉他,告诉他我的所思所想,可是,连许多大人都无力改变的事实,孩子能有一颗承受沉重的心吗? 我真的很担心。 三、学和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学的重要性。 可是,学,是要刻苦的。《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很多解释说的是要温习、复习,我的解释是,不光要温习、复习,还要学以致用的练习,能够学以致用,有所收获,才是最最快乐的事。浪费了许多时光,浪费了许多的精力,却在实际的生活中毫无用处,岂不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当然,通过温习、复习悟到新的东西,也是一件令人十分愉悦的事情,可是比起“学以致用”来就要稍微差一些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从远方来,当然是高兴的事情,可是,你知道为什么高兴吗?南怀瑾夫子的解释是:古往今来,学习都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无知的时候为了求索,殚精竭虑,苦思冥想;弄懂了,明白的时候,又苦于交通不便或沟通渠道不畅而难以交流,倾诉无门,苦闷之极。这个时候,如果有朋友来找你,与你会面,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自然是跣足而迎,欢迎之至。如果能与朋友抵足相眠,彻夜畅谈,岂不更是人生的一件美事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做的学问和付出的艰辛努力,我也丝毫不恼怒,这才是君子不怨天尤人的美好品德。这里的这个“知”字,就是很多“文人相轻”的根源。这种根源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是只在乎别人对我了解的多少,二是有偏颇的去理解别人。要想做到“不愠”,即不厌烦,不怨恨,就要不指望谁都可以成为你的“知己”,也不要指望自己可以成为任何人的“知己”。 学,一是要刻苦,肯静下心来钻进去研究;二是要克苦,克服得单调的凄凉,耐得住呆板的寂寞。 学,最忌讳的浮躁,因为浮躁终究要误人误己的…… 四、学步桥 现如今的学步桥,依旧横跨在沁河之上。每天都有人在上面来来往往,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也有开汽车的,再往前猜想,或许还有肩挑的、手推的、赶着骡马吆喝牲口拉着各色板车的等等…… 每一个通过学步桥的人,都迈着自己特有的步伐,或疾或徐,或紧或慢,或前躬,或后踞,或大步流星,或细小碎步,任谁跟谁都不一样。 正在冥思间,突然,前方有人因为拥挤摔倒了,终究无碍,瞬间围观上来瞧热闹的人群方才慢慢散去。 这时,脑海中浮想起一则小笑话:飞碟越飞越近,人群中欢声雷动。 “老大,下去和人类打个招呼吧!”飞碟里的外星人纷纷说道。 “等等,再看看。”显然,领导很谨慎,掏出望远镜继续观察。 “立即返航!快快快!”领导紧急命令道。 “为什么啊?!”其他外星人大惑不解。 “底下有个老太太摔倒了,快,马上离开!” 再回想燕国寿陵少年的故事,突然觉得学步的问题变得严峻起来。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紧邻,连开始融进学习西方工业化革命的时间也大致的差不多,而且同时学习的师傅也都是工业发达的德国。不幸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变成了经济和军事都强大的“混合怪物”(这一点可以从日本国的动画片中看出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奥特曼身上,殊不知,功能强大的奥特曼们本身就是超越人类本身的怪物),失去了人性的正常思维。尤其是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给日本,自此,日本的大国梦愈发的强烈,最终展开了以邻为壑的侵略。虽说最后以失败告终,可这个梦再也没有没有醒来,他们也不愿意醒来。 而中国一再积贫积弱,先学德意志,后学苏维埃,再学美利坚,旧的国家体系是被革命打破了,如今却变成经济发达,但文化思想和道德水平没落的一个“跛子”。 五、后记 学步桥,风景依旧。 沉思的人走了,只留下思绪像风一样的在空中飘荡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