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大衣 19世纪70年代,即《安娜·卡列尼娜》一书初次出版的那个年代,被称为“Palto”大衣走向了流行。 为了庆祝这个品牌的诞生60周年,MaxMara推出了一款名为“安娜”的大衣:大衣内衬和配套的无袖连衣裙上,都可看到锦缎镶嵌的细节,最具特色的驼绒面料搭配着貂皮领和宽幅的毛皮衬里。 一件女士的大衣,谈不上奢华,但也不能小觑。试想一下,若是象小说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一般的女性穿上这件大衣,一定会将具有自由思想的女性的风采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这款大衣的设计灵感正是来自于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不是要谈具有自由思想的女性,也不是要谈女性具有的自由思想,而是要谈一谈衣服。因为当我看着名字为安娜大衣照片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一连串的衣服的名字:锦衣、布衣、麻衣、葛衣、玄衣等等…… 锦衣,关于锦衣的解释很多,但能够深入到我们内心里的,还是认为它是精美华丽的衣服。过去,泛指达官贵人们的服装,描写这类的衣物的句词有“锦衣玉食”“锦缎”“锦绣”等,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精美、鲜艳、华丽,代表着奢华的生活。就连描写一个人混得很不错的时候,都要用“衣锦还乡、衣锦荣归”来形容。这里的这个“衣”字,是名词作动词讲,意思是穿着。一个人穿着华丽的美服回到久别的家乡,自然就夺取了未见过世面乡亲们的眼光,成为被人羡慕、夸耀的对象。锦衣,是多少人追求的目标,是多少人追求的对象。 为什么锦衣会成为别人追求的目标和对象呢?因为,与穿锦衣相对应的还有另外一种穿衣的方式——布衣。 “布衣”,顾名思义是布做的衣服。专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常用“布衣蔬食”来形容生活俭朴,用“布衣百姓”代指指广大劳苦大众了,后来也以布衣称谓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这里的“布”字,并不是我们所见到和使用的布匹,在古代,“布”字专指麻类葛的衣物。因为过去棉花的种植不发达,棉布很少,所以大部分的衣服原料来源于麻、葛类植物。“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就表现出当时的人一种麻类自给,再者种植桑类织锦抵赋交税,供应贵族阶层制作锦衣使用。 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还有表示另一种处于游离状态的人的称呼——“麻衣和羽衣”。关于麻衣的作用,逐步由以前的常服慢慢演变开来,一种是变成了居丧时穿的素缟麻衣,另一种则成为了一部分道士的别称。道教后来分为宿土、麻衣、众阁、全真、茅山五个分支,麻衣则主修预测、占卜,大家比较熟悉的麻衣神像实际上就是麻衣理论的沿袭。而“羽衣”,有时也是道士的代称,主要是道教后来宣扬通过修炼可以成为呼风唤雨、羽衣翩仙的神仙。穿这类衣服的人,一部分在山中修身养性,颐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另一部分人,穿街走巷,胡吹神侃,变成了坑蒙拐骗,骗吃骗喝的“神棍”。 关于衣服,品种和样式太多了,所代表的人群和意义更是不尽相同。俗话说得好:人凭衣,马凭鞍,穿什么样的衣服,有定理。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但是,过去“人生七十古来稀”,能够逾越成规穿上“绫罗绸缎”锦衣的少之又少,所以,用一句“只重衣衫不重人”来形容也不算为过。 生活中大抵就是这样的,一件衣裳,能分出三六九等来。 我们把思绪再拉回到安娜大衣上,我憧憬着每一个知性的女性,穿着鲜亮的、时髦的、得体的象安娜大衣一样有着灵魂和思想的衣服,穿梭在都市的摩天大楼间,和叶卡捷琳娜女王、伊琳娜公主、娜塔莉超模、萨沙、贝拉、X小姐、Y女士们相媲美,一起享受现代化的生活…… 王子的戎装 英国威廉王子的婚礼,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引得世上的痴男怨女们一再的狂想。我没有看现场直播,但我只在新闻里轻描淡写的扫了一眼混乱的场面。仅仅是惊鸿一瞥,我的脑海里却留下了一点儿始终挥洒不去,但始终含混不清的印象。 直到有一天,我再一次偶然翻看到婚礼的宣传图片时,才蓦然明白那一抹东西就是威廉王子腥红的军装礼服。 皇家的王子,婚礼上的礼服应当是笔挺、潇洒的西服嘞,再传统一点也应当是斯文、优雅的燕尾服哦,为什么要选择一件名不见经传的卫队戎装呢? 还记得电影《茜茜公主》里的那位的皇帝吗,他就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茜茜公主的表哥,最终成为茜茜公主的丈夫。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电影里皇帝最多的着装样式也是戎装,虽然戎装样式差别不大,但颜色各异的戎装将皇帝的形象包装成温文尔雅,庄重英武的样子,并最终俘获了美人茜茜的芳心。 现在,威廉王子在万人瞩目之下,将戎装和神圣的婚礼结合在一起,尽情的挥洒着戎装的英气和威严:高高耸立起来的衣领使人不由自主的抬高了脸庞,显得高贵和骄傲;金光灿灿的肩章使人不自觉间地挺起了胸膛,显得自信和威武;一条缠绕的腰带,尽管去掉了佩剑,但依然英气逼人,令人精神焕发;袖口上丝绣饰物上的金色纽扣在王子左手置于背后,右手放在胸前,弯腰行礼的时候,闪耀着文明和教养的光芒…… 我羡慕得要死,也嫉妒得发狂。相比之下,我对自己的结婚时穿着的礼服羞愧的要死:一身的臧灰色西装,白色的衬衣红色的领带,自始至终都是这身衣服陪伴着我的夫人。她到是不错,先是一身粉红色的婚纱,然后换了一身红色的格格装,晚上十分冷的时候,换上了一件红色的妮子大衣。我的西装一穿就是好几年,直到领子磨破了才依依不舍的舍弃。而我夫人的婚纱和格格装早还回了租赁店,那件自己买来的红色大衣就穿了那一晚,然后就一直放在了衣橱内,再也没有上过身。其实,我也设计过自己要穿长袍马褂的,因为自己瘦瘦弱弱的,猜想效果一定是“猴王初到御马监”,便只得作罢。还有一个方案是要穿唐装,但在生活中穿唐装的时候实在是太少了,加上当时做唐装的费用不菲,时间又久,只得无奈的作罢。 现在,我所穿着的衣服是比较混乱的,一般是比较舒服即可,无论样式和颜色。西装也是有七、八年的时间没穿过了,领带更是放在衣橱里没动过。相信大多数男人和我的经历一样,在穿衣的问题上,从来没想过这么多。 一件衣服,有时候也可以是一个民族的寄托,它可以把民族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威廉王子婚礼上的戎装就代表着英国男人绅士加骑士的风格,使“英式服装”在世界人民面前秀了一把。 衣服的穿着杂乱无章倒是还好解决,但是能够穿上一件反映民族思想和民族特性的服装,实在是不容易。尤其是在我们中国,能够找到一件合适自己穿着的衣服,实在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