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络上做GC放大器的兄弟很多,有用LM1875的,也有用其他IC按GC放大器的电路做的,我研究了下,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拍砖,呵呵
首先,我来猜猜GC放大器的设计思路;
1,这位兄弟是位对反相放大器有一定的偏好的人
2,因为上面的原因,必定有一台很不错的低阻抗输出的前级
3,很仔细的研究过LM1875厂家提供的原始资料
4,通过制作工艺来最大限度的保证LM1875达到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
5,通过元件参数的搭配,进行校声
6,最后,一不小心成为一款很有特色的放大器
然后,我来解说一下:
1,反相放大器的结构并不是GC放大器声音好的主要因数,反相放大器有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小,所以,放大器的主流还是同相放大器
2,这个是用好反相放大器的重要条件,A,反相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比较低,一般比同相放大器低1个数量级,一个低阻抗的前级很重要,B,一般情况下,输入阻抗的变化,将对反相放大器的幅/频特性造成影响,对电路补偿的影响更大,甚至在某一点上会产生临界自激,由于音量电位器的存在,必须增加一级缓冲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3,这点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造就了GC放大器。为什么?大家仔细的去看看LM875的PDF,看看他和其他的象LM3886,LM3875等有什么不同?看出来没有?对了,LM1875是内补偿IC,就是说,他和LM3886等不一样,他不需要外接补偿,再仔细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哈哈,原来LM1875的内补偿有专门的补偿口,和一般的放大器的补偿方式不一样(象LM3886等补偿是接在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上的),因为这2点,刚才上面说的B点问题,就不存在了,前面接个电位器,在调节的时候,即不会幅/频特性受到影响,又不会使得补偿点偏移,个人认为,这一点,才是GC电路的精华所在
4,这点呢,就是手段的问题了,刚才说过了,LM1875是内补偿的,也就是说,IC电路在设计的时候,电路已经调整到最佳状态了,,如果有个理想的应用环境,将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这个IC的性能,问题是,按照常规的做PCB装起来,分布参数的影响不可忽视(关于这点,设计这个电路的老兄自有一套理论,个人也比较赞成,不过最终对声音一定是有好处这点保留),所以,采用了一个很极端的办法,所有元件采用搭棚的方法,同时尽量减短引脚的长度,使得外部的应用环境尽量接近理想
5,电路做出来以后,不进行校声,肯定不会成为一台成功的机器,最典型的地方,电源滤波用1000UF,想来不少做过的兄弟有体会,换个牌子的电容造成的音色变化,不如容量的变化对音色的影响来的大,,之所以这里用1000UF,看来不是他通过计算得来的,应该是一半是经验,一半是凑出来的,,
6,为什么这样说,虽然成为一款成功电路的各种要素都齐全了,但是将这些都凑合在一起,并且要能够和谐统一,没有一点运气是不行的,举个例子,3/5A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名鼎鼎啊,音响界的传奇啊,极少数越卖越贵的箱子,知道当时是怎么回事情吗?这个箱子最早是BBC公司要的,BBC公司提了一大堆的要求,达到要求就给定单,收购价7英镑还是14英镑1个,那音箱厂罗杰士吧,为了得到这个定单,因为有量,在设计上根本就是标准的工业设计,分频器什么的设计是很规范,材料真的是什么便宜用什么,绝对没想过做发烧级的产品,为了降低成本,连防尘罩的网都是用钉书机固定的,分频电阻是最便宜的线绕电阻,结果,一不小心做了传奇出来,(按现在某些写手的说法,嘿嘿,当时这样做是为了发烧,我倒),好了有钱了,有名气了,可以请更加大牌的设计师了,,,反而再也做不出象3/5A那样的箱子了,运气没了,,好象现在都混不下去了,
所以,综合上面所述,个人认为,直接采用GC电路,只有LM1875会有最佳表现,其他的IC直接替换上去,可能会有这样或则那样的问题,当然接起来响是不成问题的,呵呵,反过头来,借用GC上面的一些设计和制作的手法,根据电路的特点扬长避短,就算是同相放大器,照样可以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PS:文章7点就写好了,结果叫笑嘻嘻看了,他说这个电路是用3875的,搞的我以为第3点出错了,一阵紧张,上网查了半天,看的头昏眼花,都是E文啊,,连猜带蒙,,大致了解了点,好象GAINCLONE是仿制品啊,原版的叫GAINCARD,还有什么GAINCLOWN的,呵呵,李逵和李鬼,我也搞不清楚,总算可以确定是,原形机用的是LM1875,LM3875是第2代(现在3875上用的滤波电容已经改为2200UF了),可能大家嫌LM1875功率太小了点,搞了个3875的,,不过感觉已经偏离第一代的设计思路了,只剩了个形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2 10:29: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