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YOURNET.CN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找了一点音箱的文章大家可能看过别骂我

[复制链接]
lxs  

2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5947
帖子
204
主题
2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9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4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9 08: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3个多月前一位外地学友来找我,要我参谋“搞定”一对高品质的音箱。几经与学友在“电
子城”寻访,高不成低不就的,始终没有合意者。正巧这时ldh君将他两年来凝聚了许多心血的
音箱(图1)拿出来招募“吃螃蟹者”,于是我就将此音箱介绍给了这位学友。这对音箱的扬声
器使用“绅士宝8545k及配套高音单元,据ldh君说曾与许多名器比拼,性能不在其下。最先虽然
对ldh君的技术水平很信任,但这毕竟是自制音箱,效果到底如何尚不清楚,又一直在等图纸,
所以心里也不免有些疑义,觉得是否真能如愿。直到后来,逐步在论坛上与ldh君对音箱的问题
进行了多次讨论,搞了个明白,才树立了信心,为学友打造这对“ldh氏音箱”打了包票。可
是,这样一来“参谋”也就变成了整个打造任务的“总承包”。
    学友自外地来,又是这样信任,当然只能把事情办好。在做了“周密”(这很难说,只能是
自己满意而已)计划以后,就照下面的程序开工了。
      
    1、选择打造音箱的木料
    许多音箱都用中密度板材制造,可以说已经成了“发烧友”们的惯例。一来是价格适中,二
来是效果也不错。ldh君也是如是推荐的。可学友并不依此说,认为中密度板做的音箱不够档
次,既然要花不少钱,拿回家,也要交代得过去。所以我们决定了用木板打造的方案,开始寻找
合适的木料。时下可以找到的木板料主要有榉木、杉木、松木、云杉、冷杉以及杂木等。我原想
用这些木料与中密度板做个比较,再从中决定几种备选木材的,但后来发觉这是个错误。因为,
中密度板是由木屑胶结压制而 成,敲击做听音试验时,发声有沉闷感,而木材则不会这样。通
过对上述木材的敲击听音,我认为:榉木的音色清亮发脆,制作的音箱可能会发音偏亮,所以不
用;松木油性大,杉木材质较软,也不用;云杉是做乐器的常用木材,本应选取,但无奈没有大
板,只好放弃;冷杉敲击音听起来比较中性,近于云杉,材质十分均匀,板材口径又大,所以我
觉得是打造音箱的佳选。这里再与朋友们谈个关于选择音箱木材的常识。一般针叶树的管胞纤维
比阔叶树的导管纤维要长,所以针叶树的材质偏软,比较均匀,声音的传导作用好,形变较小,
是用做乐器的优良木料;阔叶树则材质差异大,虽有声音绝佳的良材,但要找到音效与材质都一
致者决非易事。
         
    2、箱体制作
    箱体制作按图2施工。
      
    音箱刚性的好坏对音箱质量的影响很大,所以必须要求将箱体制作得坚固结实。按照ldh   
君对音箱制作的要求,箱体板厚为24毫米,并需在两侧用护板加厚。
    箱体的拼装,我采用的是接榫工艺。好在朋友办的木器厂里有新进的德国木材加工机械,做
起来并不难,精度也很高。让人操心的倒是那些操作机器的工人(他们原先是四川的农民),他
们一点误 差配合的知识也没有,你必须在旁边看着,把住工艺关,可不象大头虾君那样可以
“大甩手”地就把 音箱搬回了家。为了加固箱体,我还在音箱各边角处加装了30*30毫米的三角
木(同时可减少驻波),用40*30毫米的方木在前后壁板间做了加强。
    我的音箱振动区消振处理是预先做的,这与ldh君在灌完沥青后再钻小孔的方法有所不同。
按ldh君所描述的振动区位置与自己的经验,我是选在音箱侧壁高的1/4—3/4处开10毫米宽、10
毫米深、长150毫米的6道横槽,并使这些槽相互有所错位,以破坏或改变侧板产生的声振。
     
    箱体的胶合要紧密,不留空隙,否则将来可能会出现裂缝,我曾制作过的音箱,有的就是这
样坏的。因为机械加工的箱板尺寸都比较准确,结合紧密没有问题,涂胶饱满也好解决,但许多
人都忽略了胶接后,应当在校准箱体尺寸的条件下加压固化24小时(即使用的是快干粘合剂),
以保证箱体能结合坚固。在国外,大多数“发烧友”都这样做,是有其道理的。
    箱体框架完成后,再胶结好加厚的箱底和侧壁(须先加工好它们的弧面,否则粘好后就难加
工了),音箱箱体的加工过程就算完成了。

    3、箱体的内装修
   
    许多人在箱体内装修时都要浇灌沥青,以起到封固边缝、吸收箱体振动的作用。由于灌沥青
不太好操作,工续需要多次反复,所以我没有采用。而是先用玻璃胶厚涂,将所有音箱边缝封
固,再在箱体内加贴一层20毫米厚的吸音毛毡。虽然这个方法对吸收箱体振动不如沥青有效,但
可以大大减少箱内的驻波和声波干涉,对改善音箱的声还原特性有较好作用,而对加固得很好的
小型音箱来说箱壁振动的影响并不算大,还可以从外部采取一些减振措施。进行完箱体内装修
后,再填入适当的矿棉等吸音材料,就可以安装扬声器了。
    就填充吸音材料的效果而言,最好的要数玻璃纤维,它是温度均衡吸音材料,可使音箱腔体
工作在等温压缩状态,提高音箱声容,减小按常规设计的音箱体积达1。4倍,所以许多小体积高
级音箱都 用玻璃纤维吸音毡作为主要吸音材料。近年吸音材料时兴用矿棉,效果也很好,有很
多资料将它也作 为温度均衡吸音材料看待,但作用还是稍逊于玻璃纤维材料。 矿棉容易找到,
效果高于膨化纤维等其 它材料,故尔我也采用了它。

    4、抑振圈制作
    按ldh君设计,抑振圈须用质量大的材料制作,以利用其质量和惯性来吸收与减缓扬声器产
生的动能,减小扬声器对箱体的冲击,尤其是缓和面板的振动,从而改善音箱的声场定位。因为
铜料难求,我的抑振圈是用20厘米钢板车制而成。抑振圈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能与扬声器配合
就行,但必须平整,保证其厚薄、宽窄一致,使之能均匀吸收扬声器的冲击,避免对扬声器纸盆
振动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车到基本尺寸后,还专门上铣床做了铣平。当然,加工费也就高了
些。

    5、扬声器的安装
    把扬声器安装上箱体可能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但仍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要在抑振圈下垫上一层薄的缓冲材料,ldh君建议用吹塑纸,我用的是厚“雪花呢”,效果  
都一样, 无外乎使扬声器安装紧密、平整,起到缓冲扬声器振动的作用而已。在扬声器高音单
元后面,应当用吸音材料做个护罩,以减少来自低音单元的声波冲击与干扰,使高音更明亮。再
其次,就是扬声器的接线质量一定要好,我选用的是镀银无氧编织铜线。

    6、分频器调整
    分频器、扬声器、箱体的配合十分重要,是被广大“发烧友”所公认的。ldh君公布的6db分
频器是他多年实验的结晶,就此音箱而言他要求不要妄图改变其数值(图3)。为了保险起见,
我还是仔细分析和核算了这个分频器的设计,觉得其中的处理很有道理。于是,也就采用了ldh
君的设计。
    最初,为了免去磁芯的非线性作用,我采用的是空心电感。但在试听中发现,交响乐等大声
场有压缩感,于是询问了ldh君,原来是因为1。8mh线圈电阻过高的缘故,他建议改用2毫米无氧
铜绕的磁芯线圈。之后,我又用磁芯线圈进行了对比实验,效果果有较大改善,所以最后还是改
用了磁芯线圈作分频器。
    对高频段分频,我是用12ohm电阻与100ohm电位器并联进行调整的,直到感觉听音满意后,
方测出其阻值,代换为固定电阻。
    对这对音箱我还做过一次bi—amp分频实验,用的是自装胆机做低频、lm3886功放做高频以
及运放 分频器(临时装的),分频点2。2khz,效果非常好,若是经过仔细调整,是定能得到
“天籁”之音的。

     7、倒相管调整
    为了得到音箱的最佳效果,满足自己的听音习惯,一般都应该调整倒相管的长短。我是用标
准尺寸及各加减了5厘米的三只倒相管进行调整的。先比较出这三只倒相管对音效的影响,然后
确定一只效果比较好的,用减少长度的方法进行调整。我每减1厘米调整一次,直到满意为止,
所以为此花费了较长的时间。

    8、效果试听
    音箱完成的最后一到工序,就是试听了,你想知道是什么效果吗?由于我听过的高级音箱较
少(没有时间去听也是个重要因素),聆听环境也欠佳,所以不便更多地做出对比、评价,而且
这里已有了大头虾君的一帖品评(附后参考),我看那些技术性的语言就免掉了吧。
    此外,为了比较箱体与扬声器的配合,我还将b&w602的扬声器换上做了个试验。发现其音色
的细腻程度、声场定位均比原箱有所改善,但其它特性主要与扬声器质量有关,这是小音箱对扬
声器质量依赖 性较大的表现,本情理中事,不足为怪。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很满意,很有成就感,学友万分喜悦地带着自己心满意足的音箱
走了。然而,也有一丝未尽的遗憾,那就是没有把音箱制作的过程用照片拍出来,以给将来制作
这对音箱的朋友做个参考。
    上文中的谬误与不足之处,诸“发烧友”们不吝斧正。
        
“ldh氏”音箱——返璞归真之作
                                      大头虾   
原载《视听论坛》,1999。8。31

    对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兄弟来说,刘氏音箱还是颇贵的。说动手不难,可真让你掏 钱,没
点决心和信心是不行的。毕竟用相同的投资在市面上寻找“靓声”箱并不算少 。因此,在这坛
子上,并不是所有兄弟都敢去尝试ldh设计的音箱。
    我之所以敢做,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做好,是因为我急于为自己树立正确的听音标准,急于
寻找到一个“坐标”。市面上,在我可接受的价位内的好箱子很多(我并不是一个很挑剔的人),
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是卖点)。加上有经验的商家在功放,音源,线材,听
音环境上取长补短一下,出来的声音大都相当讨好。他们中有的刚劲迅猛,有的纤细温柔,有的
亮丽动人,有的冷艳……他们大都能让我砰然心动。然而他们出来的声音风格迥然,究竟谁对谁
错,靓声的标准何在?ldh的文章我全拜读过,有些还多次反复阅读过。我很羡慕刘大哥音响知
识的广博,更难得的是他那股对真实还原,现场再现的始终如一的执着追求(“摔玻璃大有文
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刘大哥在音响上的修行和境界。这是我敢尝试“刘氏音箱”的基础。
记得以前我说过,我希望"刘氏音箱"能给我带来一点启迪,事实也正是这样,对“刘氏音箱”光
谈高中低频是不合适的,第一次调音时高音单元相位接反,且未用抑振圈,结果高音暗蒙靠后,
低音的鼓皮松软,令人失望。后经刘兄提点,结果大相径庭!
    聆听“刘氏音箱”,还不应该因使用了绅士宝皱皮单元8545k就带着固有的概念,诸如蔡琴
“痴痴地等”低频量感是否足,"加州旅馆"的鼓是否够劲,“炎黄第一鼓”是否够凶悍……等,
你需要的仅仅是细细地去咀嚼,品味刘氏音箱传递给你的那份真实的感受。由于条件所限,我的
功放(ad-86〕和音源(松下a100〕均未必能充分体现“刘氏音箱”的威力,而且,房子嫌小且
角位较多,音量稍大,房间的谐振就十分厉害(吊灯嗡嗡作响〕,但即便这样,“刘氏音箱”的
真实再现亦已让我激动不已,因为这对箱子小音量对细节的表现影响不大。我几乎把手上的碟子
都试听了一遍,在这里,我恨不得把所有杂志中赞靓声的词语都用上,但他们都显得太俗了,不
足以显示出“刘氏音箱”的魅力所在。这么说吧,跟市面上现成的靓声箱比较,“刘氏音箱”无
论是在音色,高中低频,音场,结像力等方面,它都要少几分脂粉味,多几分真实感。如我所听
过的何华箱,虽然铺子里的功放音源都较高档,但掩饰不了它定位结象的缺陷,由于本身声音偏
冷铺里落了解码器,声音细致讨好了很多,可假了点,但力量感表现的相当充分,虽稍嫌臃肿,
有点使人联想起力大无穷的胖和尚 (没有贬低何华原套件箱的意思,坦白说他们的箱算超值,就
看对不对口味了)。应该说我作的"刘氏音箱"属稳重冷静,真实平衡一类,在声音表现上显得极
为克制,一点都不出讨好人的声音,录制不理想的碟会原形毕露,好碟则光芒四射,有点忍者风
范。但别以为它不能爆,就看你喂什么碟子了。它的声音没有精雕细凿的成分,而是尽量真实地
还原录音。它的声音是那样的平衡,真实,以致到了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的地步。所以,我
把“刘氏音箱”称之为返璞归真之作。在相同的配置下,它跟我原来的“欧奇美”asd101比较,
人声少了许多恶气,原来asd101的亮丽通透似乎竟带了几分的轻佻;鼓声则是相形见拙,asd101
显得浮飘,不踏实,而“刘氏音箱”则是锤锤到肉,强劲结实而不失细节;音场定位更是没法
比,后排的乐器争先恐后抢前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现在asd101已被我搬进睡房角落。
    海浪声大家不陌生吧,但可能大家都没有留意到海浪的声音的千差万别,而更容易联想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的气势。“刘氏音箱”让我注意到风浪的大小,海湾的大小,是否
有岩石等因素影响。那空旷的由远而近的海浪声与沿着海岸线移动的波涛交错而至,然后渐渐远
去,此起彼伏,再跟前的海水后退吸入沙子的细节声音,仿佛把你带到了一个宁静,宽阔,平直
的海滩,那海浪声似乎是大海的轻轻细语,可又欲言又止,似乎在诉说着点什么,告诉你些什 么……
音箱综述
 
多媒体的视听时代发展到了今天,音箱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音频设备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电脑玩家所认识,它作为多媒体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音频领域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当声卡完成了从ISA到PCI过渡的时候,随着声卡输出音乐质量的日益提高,中高档的音箱也从音响商店的货架上摆到了许多人的电脑旁,此后多媒体音箱也有了逐渐走向高档的趋势。
 
一.发展篇
多媒体音箱的前身就是PC喇叭。想早在七八年前的IBM PC AT/XT机时代,第一批电脑游戏(虽然现在看来是极为弱智的)刚刚露面,就向当时的任天堂游戏族发起了第一次挑战,只是因为当时的游戏过与简单,在电脑音乐方面就是几个简单的单音阶音符(似乎当时的PC喇叭发之都是绰绰有余),对音频回放系统的要求很低,所以在当时提出多媒体音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然,当时的系统也没有提供接口可以连接音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电脑游戏渐渐趋于复杂,而且它对整机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发展到了486的时代,多媒体电脑的意识渐入人心,也逐渐走进了家庭。其中ISA声卡的逐渐普及就使得多媒体音箱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虽然当时的多媒体音箱都是现在看来极为廉价的塑料音箱,但是在音质方面与上辈的PC喇叭比起来,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了。这也可以算是计算机音频设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了。今天我们所要求的多媒体音箱已不再是能出声就行了,4声道声卡以及DVD杜比 AC-3概念的出现对多媒体音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即4.1、5.1声道的音箱就接连问世了,直至我们今天塑料与木制音箱同在、双声道与多声道音箱并存的市场状况。
 
二. 技术篇
如何衡量音箱的性能的高低以适于自己的要求
1. 功率:
它决定了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宏观上的感觉就是声音的最大震撼力。这项指标对多媒体音箱来讲,其实意义不是很大,除非是很大房间需要有足够的声压来满足听者的要求。国际上在对音箱性能指标中功率的标注方法有两种:额定功率(长期功率)与最大承受功率(瞬间功率或音乐功率MPO)。前者是指在额定频率范围内给扬声器一个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通常商家为了迎和消费者心理,经常有把音乐功率标大的倾向,所以我们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应以额定功率为准。音箱的功率主要由它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功率决定,此外还与电源变压器的功率有关。虽说音箱的功率是越大越好,但要适可而止,对于普通家庭用户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来说,2×30W的音箱已是绰绰有余了,再大功率的音箱只有帮你浪费钱这一个“好处”!
2. 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前者是指音箱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赫兹(Hz);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音箱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作“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这是考察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如:某音箱的频响为60Hz—18kHz+-3dB。对于目前的中低档音箱来说,大多是都是因为音箱的品质不佳(失真严重)或厂家的技术人员对频率响应与频率范围的概念不清才导致音箱没有标注的。在标注频率响应中通常都会看到有“系统频响”和“放大器频响”,要知道“系统频响”总是要比“放大器频响”的范围小,所以只标注“放大器频响”则没有任何意义,这只是用来蒙骗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的。现在的音箱厂家对系统频响普遍标注的范围过大,高频部分差的还不是很多,但在低频端实在是太离谱了:二三百元的木制音箱居然敢把低频频响标到五六十赫兹甚至更低,要知道国外的名牌高档音箱(价值几千美元)也只将低频频响标在五六十赫兹附近,而如此廉价的国产低档音箱真的也能达到这种技术水平吗,呵呵,所以这种标称的真实程度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敬告大家低音效果一定要耳听为真,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单上的数值。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现在在多媒体音箱的购买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过分看重低频部分的频率下限。要知道在多媒体领域的音乐播放是以MP3、CD、游戏的效果音与背景音乐以及影片中的人声与环境音效为主的,这些声音主要以中高音为主,所以在挑选多媒体音箱中应该更看中它的中高音表现能力,而不是低音。如果要是你对澎湃滂沱的低音极为感兴趣的话,还是建议你去买个单独的低音炮吧,它的低音效果绝对比任何音箱都要好!
3. 失真度:
分为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和瞬态失真。谐波失真是指声音回放中增加了原信号没有的高次谐波成分而导致的失真;互调失真影响到的主要是声音的音调方面;瞬态失真是因为扬声器具有一定的惯性质量存在,盆体的震动无法跟上瞬间变化的电信号的震动而导致的原信号与回放音色之间存在的差异。它在音箱与扬声器系统中则是更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到音质音色的还原程度的,所以这项指标与音箱的品质密切相关。这项常以百分数表示,数值越小表示失真度越小。普通多媒体音箱的失真度以小于0.5%为宜,而通常低音炮的失真度都普遍较大,小于5%就可以接受了。
4. 阻抗:
是指扬声器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音箱的输入阻抗一般分为高阻抗和低阻抗两类,高于16Ω的是高阻抗,低于8Ω的是低阻抗,音箱的标准阻抗是8Ω。在功放与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低阻抗的音箱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但是阻抗太低了又会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等现象。所以这项指标虽然与音箱的性能无关,但最好还是不要购买低阻抗的音箱,选择国际标准推荐值8Ω就是很好的了。市场上音箱的标称阻抗有4Ω、5Ω、6Ω、8Ω、16Ω等几种,其中以4Ω和8Ω居多。还有一个易与之混淆的名词叫做“阻尼系数”,这是指扬声器阻抗除以放大器源的内阻,范围大约是25—1000。扬声器纸盆在电信号已经消失后还要振荡多次才能完全停止摆动,而线圈发出的电压产生电流和磁场可以阻止这种寄生运动,这就是阻尼。电流的幅度也就是阻尼的效果取决于此电流流经放大器输出级的内阻,这一电阻要远低于扬声器的额定阻抗,典型值为0.1Ω,但由于扬声器音圈的串联电阻和分频网络的串联电阻的存在,阻尼系数难作到50。
5. 信噪比:
是指音箱回放的正常声音信号强度与噪声信号强度的比值。信噪比低时,小信号输入时噪音严重, 在整个音域的声音明显变得混浊不清,呜里呜嘟不知发的什么音, 很影响音质。信噪比低于80dB的音箱、低于70 dB的低音炮不建议购买!
6. 灵敏度(单位dB):
这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度就越高。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以87 dB为中灵敏度,84 dB以下为低灵敏度,90 dB以上为高灵敏度。而灵敏度的提高是以增加失真度为代价的,所以作为高保真音箱来讲,要保证音色的还原程度与再现能力就必须降低一些对灵敏度的要求。灵敏度虽然是音箱的一个指标,但是它与音箱的音质音色无关。
7. 音箱所用材质:
普通低档的塑料音箱箱体单薄,无法克服低频区回放时的声谐振现象,而且两只箱体一致性差,实在无音质可言;木制音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箱体谐振所造成的音染,音质普遍好于低档的塑料音箱。中低档千元以下级音箱几乎都为高低音单元二分频设计。挑选音箱应考虑到喇叭的材质,这要因个人喜好而选。高音单元现以球顶为主,有钛膜球顶与软球顶,前者有更高的频率上限(软球顶不及之),高音音色明亮,在模拟音源的系统中优于后者;后者广泛用于中高档音箱中,与数字音源相配合能减少高频信号的生硬感,给人以温柔、光滑、细腻的感觉。与电脑声卡相连的音箱,选用pv膜和丝膜(后者要好与前者)等球顶高音的更多,pv膜高音是最廉价的高音单元产品,高音的表现不够明净清亮。低音单元相对来讲要重要一些,关键是它决定了音箱的声音的特点,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纸盆,又分为纸盆、纸基羊毛盆、紧压制盆、强化纸盆等几种,有音色自然、廉价、较好的刚性、高内阻尼等优点,缺点是防潮性差、制造时一致性难以控制,它对各种音乐音效都有着较为平均的表现力,是一种中庸的感觉。当然,在Hi-Fi领域的扬声器也多采用纸盆单元。防弹布,有较宽的频响与较低的失真,能很好的展现强劲的低音效果,对战争游戏中爆炸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的环境效过的表现最好,能给玩家以十足的冲击力;缺点是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轻音乐效果不甚佳,它轻音乐效果表现不佳的最大缺点是因为防弹布这个材质自身较重,在相同能量的音圈震动中它肯定比纸化羊毛盆等其他低音单元的振幅小,所以对音乐细节方面的表现的不好,而其结实的材质能将场面效果的冲击力展现得很好。比如在三角洲中你要是被远处的流弹打上的,你肯定会死不瞑目(因为枪声太小以至于自己被打上了都不知道);而你要是被炸弹炸死的,绝对会死的非常悲壮!^o^。羊毛编织盆,质地较为轻软,优点是对柔和音乐的表现十分完美;缺点是低音效果不好,摇滚乐和进行曲的表现力不尽人意。PP(聚丙烯)膜,广泛流行于高档音箱中,一致性好失真低,各方面表现都可圈可点;松压盆是主要用于低音炮上的,在低频段的声音回放性能可谓是舍其取谁。此外纤维类振膜、复合材料振膜等少见之于普及型音箱中,在此就不再谈了。扬声器尺寸自然是越打越好,5寸或5寸半的喇叭就足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要了,低档音箱的喇叭多为3寸或3寸半的。用高性能的扬声器制造的音箱也意味着有更低的瞬态失真和更好的音质。
8. 可扩展型:
看音箱是否支持多声道音频信号的同时输入,是否有接无源环绕音箱的输出接口,是否支持USB输入或其他的数字输入形式。对于低音炮来说,看它是否有接有源音箱的输出接口,有几个,这对于以后组成多点式环绕声音系统是很重要的。
9. 特殊的音效技术:
硬件3D音效技术现在大多运用的是SRS、APX、 Spatializer 3D、 Q-SOUND、 Virtaul Dolby和 Ymersion等几种,虽各自应用的理论不同,但它们都能使人感觉到明显的三维声场效果,前三种更为常见一些。此外还有两种音效增强技术:有源机电伺服技术和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统技术,对改善音质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10.箱体体积:
音箱箱体以大为佳,箱体越重意味着所选的板材越厚、密度越高,抗谐振性能越好,这可以得到更好的音质。由于板面所限,其余的就不再多讲了。
 
三、对音箱的认识与判别伪劣
1. 箱体设计:
音箱是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的一种设备,还原出声音的真实性将作为评价音箱性能的重标准。音箱是由箱体、扬声器单元、电源部分和信号放大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的。除了一些特殊的平板式、号角式、迷宫式等音箱外,我们可以将普通音箱分为倒相式和密闭式两种:
①密闭式音箱,这是在封闭的箱体上装上扬声器,也就是将箱体内部与外部的声波完全隔绝起来,相当于在一个无限大的障板的一面听音。对于密闭箱而言,箱体内的声波是不被利用的,但是为了减少箱体内无用的声波(驻波)对扬声器振动的干扰,一般要在箱内放一些具有较高效率的声阻尼材料,如多孔棉等。这些阻尼材料不但可以吸收声波,还可以降低空气分子传播声音的速度,等效于加大了箱体的体积、降低了在谐振频率处的阻抗峰。因此密闭箱的效率较低,比起倒相箱来,其灵敏度要小5dB左右。密闭箱好在低频有力度、瞬态好、反应迅速、低频清晰,听古典乐、室内乐效果极佳,但下潜深度有限,低频量感不足。
②倒相式音箱,这是按照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原理工作的。它与密闭式音箱的不同之处就是在音箱的前面装上筒形的倒相孔以使箱体内外的空气沟通,它有比密闭式音箱更高的功率承受能力和更低的失真,量感足、灵敏度高,能比较全面地胜任于各种场合。因为扬声器後背的声波还可以从导相孔放出,所以其效率也高于密闭箱。不但如此,而且同一只扬声器装在合适的倒相箱中会比装在同体积的密闭箱中所得到的低频声压要高出3dB,就是更有益于低频部分的表现。说的详细些就是倒相箱要借助音箱中的空气以及倒相孔中空气柱的振动,并且依靠音箱后板的反射作用,将扬声器后面的声波反相180度,再由倒相孔将这部分声波传送出来,以使这部分声波与扬声器直接发出的声波同相,这就增加了低频的辐射能量,所以这也是现在倒相箱得以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对倒相箱阻尼的要求其实比密闭箱更高,要必须保证箱体不能有非常规的声泄漏,比如螺丝不紧、在扬声器螺丝孔或板间的缝隙处有噗噗的漏气声等。倒箱孔的截面积必须与振动锥体的有效面积相等或略小一些,开口直径太小,在倒相管中的空气流速就会加大,增加了摩擦损失。音箱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扬声器组成,因此又可以分为二分频和多分频两种,而多数的多媒体音箱都是二分频的,这也是在制造成本与性能方面寻找到的一个平衡点。
2. 外壳:
常见的音箱主要为木制或塑料制成(一些专业音箱还有用水泥、钢或沙等浇制、填充而成的),木制音箱即为复合的中高密度板所制,厚度应该在10mm以上,它与塑料音箱比有更好的抗谐振性能,扬声器可承受的功率更大,体积也不受到模具限制;塑料音箱的成本相对较低,为模具一次性成型产品,它在造型的设计上可以很丰富但是体积受到限制,相对较小,且可承受的最大输出功率也相对较小,仅适于在多媒体音箱的范围内。劣质音箱主要是密度板的密度不够高、板材很薄或是塑料的质地松脆、有沙孔、易裂等。
3. 电源部分:
音箱内的电路为低压电路,所以首先需要一个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的变压器,然后就是用两个或四个二极管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最后是用大小电容对电压进行滤波以使输出的电压趋于平缓(在普通的音箱中稳压管一般是没必要用的)。实话说这几个是很不被人注意的部分,其实它们对于音箱的重要性丝毫不小于主机电源对于你计算机的重要性。变压器一般被固定在主音箱的底部(这也是主音箱份量重的原因),对它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功率输出,劣质产品常常偷工减料在这里。考虑到一些损耗与效率的因素,可以算出如果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是100W的话,它实际能顺利带动的功放芯片的功率要在45-40W以下,所以通过算音箱变压器与功放的功率关系也可以验证音箱的实际额定功率是否能达到标称值。整流部分和滤波电容都在电路板上,滤波的大电容(几千微发)应该采用电解电容而且是越大越好,可以采用一个大电容或是两个中容量电容并联的方法实现滤波,而其后的小电容(零点几微法以下)是为了弥补大滤波电容对高频滤波的不足。整流部分一般问题不大,但是为了降低成本,劣质音箱的滤波电容的容量都明显不足,有的甚至不到2000微法,而小电容很可能就被它们忽略了。
4. 功率放大部分:
这部分由前级运放和后级功放组成。前级运放只是起到电压放大的作用,它为了给功率放大做准备,预先将输入信号的电压幅度放大到功率放大要求的最小值以上,对它的要求除了频率范围和失真度外,最重要的就是放大倍数要够。对于功放芯片而言,它可以称为音箱的核心,关键之处在于它的额定功率。按照标准,标注音箱的额定功率不应该超过功放芯片的典型值,而要是还有高出的部分那就是劣质音箱的“节俭”之处了。
5. 特殊音效与功能的电路部分:
这部分不是所有音箱都有的,可能一个音箱有其中的一样或几样,也可能一样都没有。这包括了USB音箱的数模转换电路部分,数字音箱的数字输入、数字调节部分,三维声场处理芯片(如:SRS、APX、Spatializer 3D等),有源机电伺服技术电路和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统技术电路等等。从技术水平上来讲,小作坊是做不出数字式音箱的,所以能做出数字音箱的厂家是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的,应该值得信赖。从三维声场处理技术来讲,所用的都是国外的现成的芯片,只是一个电路接口和位置的问题。在此要说的是一些低档音箱也带3D声场功能,它们的3D效果不是由芯片来完成的,而是由一个极为简单的反馈电路来实现的,其效果可以想象。
6. 扬声器单元:
一般木制音箱和较好的塑料音箱采用二分频的技术,就是由高、中音两个扬声器来实现整个频率范围内的声音回放;而一些在X.1(X=2,4或5)上被用作环绕音箱的塑料音箱所用的是全频带扬声器,即用一个喇叭来实现整个音域内的声音回放。由于用在多媒体领域的音箱必须要具有放磁性,所以在扬声器的设计上采用的是双磁路,且采用扬声器后加放磁罩的方法来避免磁力线外漏。为了节约成本,伪劣音箱的扬声器很可能就是不防磁的!
7. 关于低音炮:
对于低音炮而言,为了确保音箱性能要求箱体严格的密闭就应该采用三腔式的设计,也就是在扬声器的后面还有两层腔。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国外的X.1的低音炮,它采用的是双扬声器的两腔式设计,即扬声器的后面只有一个腔,加上扬声器前的一腔故为两腔。再以创通的音箱产品为例,它们Sound Works系列普通产品的低音炮采用的就是两腔设计,而它们Sound Works系列的最好产品DTT2500(5.1)的低音炮就是三腔设计,可见在低音炮方面也一样有档次之分。
8. 关于平板扬声器:
以爵士、安田等为代表的几个厂家推出了超薄平板扬声器,应该讲这种产品的优势在于多用途方面,而不在于扬声器的性能方面。因为是平板式的,所以没有传统音箱一样大的体积,所以它的摆放和安装是极为灵活的,甚至你可以把它贴在墙上。然而就性能而言,可以讲这种产品没有多大的优势可言,其音质音色一般只与中低档的木制音箱相近,而且听惯了普通音箱的人还不一定能习惯它面声源的发声特性。平板扬声器其实没有什么奇妙之处,既然是扬声器就肯定是依靠某种物质震来动带动空气分子震动,将声音传播出去的,在这里这种物质就是平板,而又是什么代替平板震动的呢,一样是个音圈,说到底它的原理与普通的扬声器一样,都是靠音圈的震动带动发音介质的震动来实现的。
 
四、选购音箱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选购中如何评价一款音箱的优劣,如何更全面的衡量一台音箱呢,下文就主要谈谈选购中应该注意和应该关心的问题。
1.音箱外观:
打开包装箱,检查音箱及其相关附属配件是否齐全,如:音箱连接线、插头、音频连接线与说明书、保修卡等物。观察主体音箱的外观造型是否符合常人的喜好,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颜色搭配是否合理,有无明显不足之处——这是完全的主观判断。对主音箱的重量与体积进行简单的估计,看是否与标称的数值一致。要是主音箱的箱体过轻,则说明在箱体所用板材、电源变压器、扬声器选用等处存在严重的问题或在做工上有偷工减料的现象。然后观察副音箱在设计上与主音箱是否有明显的不对称现象。
仔细检查音箱的外贴皮,是否有明显的起泡、突起、硬伤痕和边缘贴皮粗糙不整等缺陷之处;检查箱体各板之间结合的紧密性,是否有不齐、不严、漏胶、多胶的现象;纱罩上的商标标记是否粘贴安装的牢固;摘下前面板纱罩,检查纱罩内外做工是否精细、整齐;对高低音单元材质、大小与说明书上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检查高低音单元与箱体是否固定牢固;检查倒相管与箱体是否粘接牢固。
对箱体的后部我们也该同样的重视:检查后面板与箱体是否结合的紧密。检查音箱功能面板的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即各调节旋钮、功能按钮以及各输入输出插口的位置设计的是否合理,有无相互干扰、不利于调节的现象,比如需经常调节的旋钮在音频输入插口下就是不佳的设计,因为插在插口的连线会自然下垂,它挡住了旋钮很不利于人手的调节,再比如音箱的开关在后面板的中心位置也是很不好的设计,正确的位置是应该处在后板的四个角上或边上,因为这样才利于人手去摸索着开关音箱。对于低音炮而言,看它是否有外接环绕音箱的输出口,有几个。对于前面板上的标记、花纹和商标等,看它们是否精细、端正、清晰。总之,对于音箱的外观不能放过每个细节之处。
2. 内部结构设计:
对音箱的内部结构设计进行检查,这虽然在选购中无法做到,但是为了综合衡量一款音箱,同样是有现实意义的。将后面板上的螺丝旋下,打开后面板;测量箱体所用板材的厚度是否与说明书的标称一致,对中等体积以上的箱体看其内部是否有加固梁、吸引棉等能提高箱体强度和音色音质的辅助设计;观察箱体的内部设计是否有明显的缺陷与问题;对电路板进行主观评价,看其电路板本身与元件的焊接质量是否良好;对放大器芯片、音效增强芯片、3D音效芯片等功率性能等进行检查,看它们是否与音箱实际标称的有效功率相符,在通过前文所述的数值比例可以检查一下电源变压器是否能给功放芯片提供以足够的功率。查看音箱内部电路板等各主要部分的布局以及导线的分布是否合理;功率放大芯片是否被固定在后板上或是否有专门的散热片来辅助散热;对于某些数字音箱,要检查高频部分的电路是否有专门的金属隔离罩隔离,以免它与外界的电路互相干扰;最后检查一下各插口与开关是否在电路板上固定的牢固了,用手晃动一下看是否会松动,插拔连线是否顺畅。
3. 对音箱性能的评价标准:
这是对音箱的音质音色进行主观的听评。音箱是用于对声音信号进行声音还原的,所以它重现声源声音的准确性(即保真度)就成为衡量音箱性能的第一标准了。
由于是对多媒体音箱进行听评,同时又要考虑到电脑发烧友对音箱的实际应用中的重点,故对音源的要有所侧重:不是要求要有多优美的音乐,而是要有能反映出音箱品质和它在某方面能力的高精度高音质的特色声音,如:游戏中的MIDI音乐,CD音源的歌曲、流行音乐、爵士乐和从中高档声卡中输出的人声、流水声、鸣叫声、破裂声、爆炸声、风声等环境音效的表现力。在音箱位置的摆放上,也应在几种不同位置进行放音、听音,最后得出总体评价。音质音色的主观评价从以下这几点出发:
⑴ 音色的均匀性。它是指音箱在整个发声音域中是否有真实均匀的音色表现力,说通俗一点就是是看被测音箱在高中低各频域中的表现水平是否平衡,有没有特长特短的“瘸腿”现象。多媒体音乐的声源是以游戏和歌唱中的乐器声与人声为主组成的,中高音占的比例较大,低音比例较小,所以在评测中对多媒体音箱中高音的表现力就更加看重一些。
①对中音的考察以人声为主,人声是大约在150Hz-2500Hz的频率范围之内的,包括讲话声与歌唱声,主要是对音箱最易具有的中频的染色现象进行分辨,如人声不稳、音调不连贯,人声中带有明显的低重“鼻音”现象,声音干涩、空洞、发闷,——这些都可以被看成音箱明显的缺陷。
②高音部分可以分成2500Hz-13kHz的低高音和13k以上的超高音两部分。在低高音部分主要使用弹拨乐、管弦乐与交响乐音源进行听评,要求声音自然柔美、节奏轻快,轮廓鲜明,要注意的是音声音有无明显干死的感觉和过分粘稠凝滞的现象,总之这一音域对听者与声源的要求较高,音箱能达到以上的要求我们就认为较好了,不再进行苛刻的要求了。在超高音域中我们采用清晰的爵士乐和一些如破碎声、劈裂声、鸣叫声等特色音源,主要考察音箱高音的瞬态表现力。在反复的瞬态高音中看音箱是否发音清脆、干净、是否刺耳,有无毛刺、劈裂声、沙沙声等明显的失真现象。
③对在80-150Hz的低音和40-80Hz的重低音部分的听评相对较为简单,因为人耳对低音的明感度比较差,所以失真一项可以不过多的计较,我们主要是看低音是否单薄无力,是否空洞干涩——像从纸盒或小木箱里发出的,以沉稳、凝重、雄浑为佳。在这点上,低音单元材质好、体积大、箱体重、板材厚、密封好的音箱会有更好的表现力。
⑵ 声场定位能力。这是指音箱所营造声场的纵深宽度与广度,这与箱体的摆放有很大关系,应注意的方面是音像定位的稳定性,有缺陷的音箱营造的声场平衡稳定度较差,比较散乱,还原出的声源位置会随着频率的不同而改变,一些问题是声场范围较窄,只能在两音箱之间的一狭窄区域内还原出真实的声音,外延后则会发生明显的声场失真的现象,问题大些的是在两音箱的中心位置还原的声场有明显的偏音现象。声场定位良好的音箱是应将声场准确的定位于两音箱的中部,人声与乐器声的前后深度是自然展开的,声场稳定且听者能在一定的范围移动后只能感觉到微小的变化。具有SRS、APX等音效芯片设计的音箱在声场的声响定位方面普遍要好一些。当然,在听评时要在这些3D音效打开与关闭两种状态下分别进行评价。
⑶ 频域动态放大限度。当音箱的音量开大并超过一定限度时,音箱就不能再在全音域内保持均匀清晰的声源信号放大能力了,然而这一限度就是衡量音箱的另一评测标准。在超出限度后的现象中,我们所能感觉到的就是失真,此时低音单元会发出劈裂声、爆破声、嗡鸣声等明显的失真声音,这是很容易察觉到的。然而在大动态信号下工作时的非线性失真是很难察觉的,此时扬声器在超低频音域中难以跟上输入信号变化,我们能感觉到在极大信号的驱动下,音箱输出的音量随信号频率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这一点上,对多媒体音箱不作过多的要求,只以极易察觉到的“明显”为限。
⑷ 对特殊音源的输出效果。由于考察的是多媒体音箱,所以也采用相对信号较弱的随身听为音源放音,这样也能有效的考察音箱在大音量时的背景噪声和带有BBE音效的音箱对弱小信号的回放性能;用带有微小噪音的信号输入,考察被测音箱的背景噪音是否明显,并与一款性价比合理的标准音箱进行对比,同时也对它的抗干扰能力进行衡量。
⑸ 箱体谐振,这也是考察对象之一。当在200Hz以下的低频段大音量输出时,箱体轻且薄的音箱会发生谐振现象,我们将副音箱放在轻巧的桌上,看音箱是否带着桌子一起晃动,无此现象即为良好。在对低音炮的测试中这项更为重要些。
⑹ 防磁性。由于显示器对周围磁场十分敏感,所以只要将音箱靠近显示器,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图像有无局域的偏色或整体的色位移,就可以检验出音箱的防磁性能来。音箱的磁性是发自扬声器的,防磁音箱的扬声器都采用的是双磁路的设计,而且喇叭后的永磁体外应有金属罩才对,而一些x.1音箱的低音炮没有采用防磁设计,这对于它们位置的摆放要格外的注意才行。
⑺ 箱体的密闭性。在对音箱中低频的瞬态性能进行检验时,可以一定程度的增加音量,将手放在倒相孔外,感觉是否有明显的空气冲出或吸进现象,这种感觉越明显说明音箱的密闭性能越好。
4. 功能设计及易用性:
主要是看一些带BBE、SRS、APX、Spatializer 3D等音效增强技术与3D环绕音效技术的音箱的实际效果是否明显,是否又带来一些诸如增加了噪音的负面影响。例如有些带3D功能的廉价音箱根本就没用任何音效处理芯片,而是用一个简单的RL电路通过左右声道反相180度后搭连实现的,所以它的3D效果之差是不用形容的了。易用性是指面板设计的是否合理,是否提供了高、低音调节旋钮、平衡调节、多录音源输入等功能与能否接环绕音箱等技术性设计,这诸多的设计与音箱的价位相关,低档音箱当然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的调节功能。
5. 价格及售后服务:
产品的价格当然是消费者最为敏感的因素了,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建议购买的音箱价格不要低于声卡的价格,正常情况下要再高一些为好。厂家提供的售后服务期限也是消费者应该关注的重要环节,在正常情况下音箱厂家提供一年的质量保证期是重要的。
讲了这么多可能有些朋友觉得在音箱性能的主观评价方面内容过多,还存有疑惑,那么总结一下:以熟悉的高质量CD音源输入,将所有调节钮都调节到中间的位置,打开开关、调节音量至适中的位置,凭借耳朵去分辨判断:人左右移动以判断音箱的相位特性,有无明显的偏音、相位拖延现象;调整平衡旋钮以判断所发出的声场扩散效果和声音定位性能;降低音量以判断失真、噪音和小信号输出时的表现力;继而提高音量以检查有无声爆、扬声器的最大承受功率及动态裕量;利用软件提升中音,观察在分频点频率附近声音的有无明显的缺陷,是否强劲有力;增加低音成分以观察箱体是否有明显的谐振,低音是否浓重、浑厚;提升音源的高音部分,聆听高音是否清晰、明朗、洪亮;然后用短促有力的打击乐判断音箱扬声器的瞬态效果和速率响应;用汹涌澎湃的电影音源判断音室内的混响时间与输出信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用人生和交响乐音源判断声场的真实感、纵深感和现场感......最后再对音箱的整体性能作出综合评价。
 
五、对音箱与音箱市场的评述
现在的音箱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品质也当然也是鱼目混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中低档市场方面虽然木制音箱代替塑料音箱在目前来看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以创通为代表的PC Works系列音箱仍作为塑料音箱的代表,在如今的音箱市场中还占有着一席之地。而对于低档百元左右价位的塑料音箱来说,已经渐渐有被低档的木制音箱所代替的趋势。塑料音箱虽在音质音色上没有过多的优势,但它以多样的造型、多彩的颜色和极低的价位还在初装机用户和OEM的整机市场上还存在着,尤其受到一些女性用户的喜爱。对于大多数家庭和多媒体发烧友用户而言,木制音箱正是他们想要的,这也将成为今后音箱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方向。由于目前以SB Live!(Value)、SB Live!Digital、Yamaha744、4DWAVE-NX、MX300和MX400等为代表的支持多声道输出的声卡(或以次为芯片的声卡)逐渐走红,当然也是出于对EAX和A3D等音效的支持,所以支持多声道的5.1和4.1音箱也已经逐渐流行开来,与此一起走红的还有廉价的PCWorks系列音箱。由于在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多声道音箱市场主要被创通的PC Works和Sound Works系列占据着,很长时间以来缺乏市场上的竞争,这也是Cambridge音箱一直走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种现象现在已经被打破,漫步者和国立等一些音箱厂家已经生产出了多声道的木制音箱,而且也具有很好的性价比,这也使得发烧友们在购买上又多了一些选择。此外,JAZZ很有特色的平板音箱也犹如一支生力军杀来,又使得市场上多了一些新鲜活跃的气氛。下面就来谈谈市场上常见的一些有自己特点、性能优异的音箱。
还是先来侃侃廉价的塑料音箱吧,已经说过了,它主要是以多彩的造型和低价来迎合消费者的。在这方面,台湾的产品(如爵士JAZZ)无论是从品牌、种类还是样式方面都要比国内的丰富一些。在北方以作塑料音箱出名的厂不多,这些厂还主要集中在南方,比如三诺、丽歌、迪波等品牌都是作塑料音箱较为有特点的。三诺的塑料音箱造型丰富、种类繁多,还有像卡通动物、足球等造型的产品(分别是精灵和天皇系列),适于与各种家电、室内装饰来搭配摆放。而丽歌的一些音箱非常有趣,很惹人喜爱,比如SD818系列产品,造型像馒头一样,很是可爱,有股幼稚的味道在里面,而又不乏新潮:有蓝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各个惹人。在塑料音箱中,一些还带有3D效果开关,不过你不要指望它的效果有多好,因为这些3D音箱都不是用硬件芯片来完成的。低档塑料音箱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的声音回放效果确实没有音质音色可言,要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就是“只能够发声”。
在低档二百元价位上的许多木制音箱中,不乏有一些滥竽充数者,它们价格低的只有一百出头,一味追求的是低成本。在板材、功放芯片、扬声器、变压器等许多方面都很不合格,音质丑陋的也与塑料音箱无异!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产品,比如以润保轻骑兵的M2、漫步者的1000TC(及其北美版)、国立公司的T200CN、冲击波的FAM-242等为代表的一些音箱。这些低档音箱的功率大都是2×15W,功放芯片用以TDA1521为多。高低音单元分别为PV膜球顶高音和(敷胶)纸盆,客观的说信噪比在80dB、系统频率范围在100Hz—17KHz左右,比此再高的性能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了。
从低档音箱向中档音箱过渡的价位就是二百元向五百元渐进的这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音箱的种类丰富,变化较多:从箱体上来讲变大了;在功率上也变大了,达到了25W或30W;信噪比在80dB、系统频响范围在85Hz—18KHz左右;在扬声器的材质方面也趋于多样化,低音单元有防弹布盆的、PP盆的、陶瓷化纸盆的、假羊毛盆的等等,高音单元多为PV膜球顶和丝膜球顶两种。总体来讲,在性能方面较低档音箱也都有了一些的提高,其中有一些代表性的音箱,如:漫步者R1800ATP,2×25W,为PP盆,对人声和古典乐的表现很细腻,声音亲切,400元左右;漫步者R1900T,为2×30W的大箱体,丝膜球顶、陶瓷纸盆,是99年最新设计的产品,造型典雅新潮、各方面都表现的不错,性价比很高,售价500元;冲击波WAVE-1000S,2×25W,为防弹布盆,可以说是一款很标准的产品,在低音和感染力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约400余元;润宝轻骑兵M4.2,2×20W,是丝膜球顶高音和防弹纤维的低音单元,中低音方面瞬态很好,丰满有力,价格450元左右;国立的T300C,2×15W,白色箱体设计,前面板调节,中音平稳均衡,性能良好,价格在300元多。
在500—700余元的价位上的产品属于中高档性。箱体进一步加大,功率也更大了,普遍能达到2×30W或3×45W,信噪比在90dB,系统频响范围在70Hz—20KHz左右,这个档次的音箱适于多媒体发烧友们选购,在音质音色方面也能达到欣赏音乐的一般要求了。其中的代表产品有:润宝轻骑兵0232SP,丰满圆润的中音动态性能很好,低音出色,约700元左右;漫步者R1900TB,这是R1900T增加了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统技术,使小信号和弱信号的表现更加出众,600余元,R2600TB为纸化羊毛盆的低音单元,对乐声人声表现的亲切柔和,富有感染力,700多元;冲击波WAVE-1800SRS 是一款经典产品,低音单元为子弹锥体,声音定位准确、富有音乐质感,价格800多元,冲击波的SAT251S/253S/254S都是99年的新款产品,竖长的箱体,它们的低音单元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材质,比如松压盆是给热衷于汹涌澎湃的低音的人而设计的,价格从500多元到600多元不等;国立的ASP300BS,加入了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统技术,中音平稳、低音震撼,约600元。此外上海的迪波迪霸、超音速、三诺以及慧声等都是较有名气的品牌,选择它们意味着更好的品质,不妨多加考虑。
中高档多声道音箱的市场及其选购部分请见本书“靓丽音箱全景曝光”专题的《由声场谈起的多声道有源音箱选购》一文。
逐渐走近的USB音箱:随着USB技术的逐渐成熟,市场上渐渐出现了几种USB音箱,它们也都是如前所述的一些知名厂家的产品。在这些USB音箱中,有的是特意设计的,有的是用厂家已有的音箱进行改制的。其实USB音箱也没有什么深奥之处,只是在音箱内部增加了一个数模转换的电路,将原来由声卡来完成的数模转换的工作移到了音箱的内部来完成,所以USB音箱就是从USB的接口直接将数字信号送到音箱里面了,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数字信号就是用高、低电平分别代表1和0,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声音信号的信噪比;而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平,所以极易受到干扰。因此USB音箱能免去了声卡输出的模拟信号受到源于机箱内的电磁干扰而使声音变得更加纯净,这就是它最大的优势之所在!现在也有厂家将USB音箱内的数模电路作成了USB声卡,使普通音箱也可以用上USB的数字技术了。USB给电脑游戏带来的变革是:对于一些游戏中极其细微的声音,USB音箱能很好的表现出来。我们以三角洲游戏为例,比如表现拉枪拴、远处的流弹的声音非常鲜明、清楚,对于采用普通声卡配普通音箱的音频系统来说,这些非常细小的声音,如战士在沙滩上行走的声音、在草丛中和草接触的声音,可能受到电磁干扰或是对声音的放大不够,都无法表现出来或是表现的声音极小,而这些声音对于USB音箱来讲就都是游刃有余的。此外,USB音响设备还允许由PC中的CPU进行数据处理,因此随着USB2.0规范的出台,USB设备和它的带宽将可以实现多通道环绕声系统的声音回放。比如飞利浦的双机箱DSS350数字音箱已经具有了Dolby Digital环绕声功能,Altec Lansing也有了支持Dolby Digital和Dolby Pro Logic环绕声的音响系统。但是目前国内的USB音箱还都只限于在立体声的领域内。当然USB音箱也有一些致命的缺陷:老式主板没有USB接口,不能用USB音箱;它不能支持老式的在DOS下的游戏,而只能支持基于Direct Sound(3D)的声音音效;对一些如A3D、EAX等需要用硬件芯片来合成处理的声音音效也不能实现;硬波表不能实现;而且在多任务下它大量占用数据总线的特性也使它不能顺利的发声,如用数字式播放CD音乐时再用NORTON UTILITY整理磁盘碎片,这时播放出的CD音乐就是断续的,令人无法忍受——可见USB音箱也是有着不小的弊端的。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DVD的逐渐流行、USB的带宽又是有限的,所以USB传送的只可能是压缩过的Dolby Digital音频信号,因此就必须在音箱内部配置Dolby Digital解码芯片,当然这种支持Dolby Digital的多声道USB数字音箱的价格肯定也将是不菲的。下面就来一起看看目前市场上的一些USB立体声音箱吧。
国立公司推出了USB200S(小箱体)和USB300S(中箱体),分别是面向低档和中档多媒体音箱市场的。这两款音箱都是在原有相关型号音箱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价格分别为300多元和600多元。USB300S是白色箱体,干净整洁,易于和电脑搭配,所有的调节功能都在前面板上,塑料结构的前面板做工很精细,音箱的性能良好,带有SRS的3D音效功能。USB和普通的音频输入之间的转换是由在音箱后面的一个开关进行转换的,不慎方便。厂家如果能将PV膜高音换成丝膜高音,并且在音箱的动态效果上能再提高一些,这款音箱的性能无疑又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润宝轻骑兵的USB99虽然是一个小箱体音箱,但是它的动态效果与音乐味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的音箱中最好的一个,中高音方面都很出色,音乐亲切悦耳,流动感很好;USB和普通的音频输入之间不需开关的转换;提供了的高低音和3D线性调节的功能也很全。但这款USB99也同时存在一些缺点:它的最大音量比别的音箱要小一些;陶瓷纸盆的低音单元小了一些,低音不是它的所长;在USB输入状态下开关机时的音爆声稍大了一些;所用的是16BIT的数模转换芯片,比其余两家的20BIT的产品稍差了一些。厂家要是能克服以上缺点,再将600元的价格降低一些,这款音箱无疑会更有市场的。漫步者的USB1000TC和USB1900T是分别面向低档和中档多媒体音箱市场,也都是在原有相关型号音箱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价格分别为300多元和600多元。音箱的性能与原来的音箱几乎没有差别,它们的USB和普通音频输入之间的转换也是不需开关的,USB1900T只提供了低音调节,相对来讲少了一些,但是音箱从外形到音质的整体性能都不错。值得一提的是USB1000TC的性价比很高,采用USB输入时的质量要比用普通声卡的输出的声音质量明显的好。
神采飞扬的平板音箱:在平面式扬声器方面,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系统,一种是英国的NXT系统,另一种是澳大利亚的平面喇叭系统,目前NXT在性能与成本方面都处在了领先的地位。在结构上它与传统音箱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1.驱动体(Exciter),这是平板音箱的核心部位,它在设计上的特点:⑴冲程长度非常小,一般不超过2mm;⑵音圈部分相对较轻,否则高频部分的失真就会严重;⑶重量轻、体积小,磁力大。采用高磁的设计(一般磁束密度要在10000高斯以上)才会有较好的表现力。有时为了提高输出,也使用两个或四个驱动体来提高输出声压。另一方面,使用多个驱动体也能获得更好的频响曲线,至于多少个驱动体的使用这由振动板面积的大小和质量决定。2.振动板(Cone),这如同人的声带一样,对所发生声音的音色、声强和声音的平整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振动板的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纸桨类、层板类(三明治)和蜂巢类,其中以蜂巢类的效果最佳,但它的成本也相对是最高的;其次为纸桨类,再次为三明治类,最差的为PCB板。JAZZ从产品的性价比考虑,开发出了复合式纸盆振动板,它不但有着纸盆的特色:刚性大、重量轻,而且有着抗高温、抗潮湿、不变形的特性,价格也很符合大众化。此外振动板的设计还须考虑结构尺寸的问题,NXT制订出的两种最佳比例是:①黄金比0.88比1;②银比:1比1.414。按照以上两种比例,可以获得最佳的频响曲线。3.振动位置与悬吊系统(Suspension),平面式扬声器的振动原理与一般传统扬声器的振动原理完全不同:对于传统的扬声器喇叭来讲,它是采用的活塞式的振动方式工作的,宏观上的振动点只有一个;而平面式喇叭的振动方式采用随机振动的方式,因此它的最低共振频率并非只有一个点,而有十几个点,设计良好的平面式喇叭,甚至有二十几个点,而且它的驱动点并不是在正中央,因为在正中央并不能获得最大声压和最平滑的频响曲线,而这些振动点是在节振动的最佳位置(此振动点的设计为NXT公司的专利)和四个悬吊点为1:9的比例处。4.后壳(Rear Box),后壳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在后壳上开口来增加声波的绕射问题,因为平面式扬声器是波浪型振动的,同样在它背面也会产生相同的声压(只是相位不同),所以后面必须开条状的口以增加声辐射,这样也就具有更好的指向性,不会因为聆听者位置的不同而影响声音的完整性了。通过以上对平板音箱结构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它有以下几个独有的优点:⑴非常好的指向性。传统扬声器的指向性不佳,听者必须站在喇叭的前方才能听到完整的声音,特别是高音的部分,锥状声场的覆盖面积很小,所以聆听时必须寻找黄金点;而平面式喇叭却没有这些问题存在,无论听者的位置在何处,都能欣赏到基本完整真实的声音。⑵声音衰减较小。对于传统的扬声器,当听者靠得太近就会发现声音很大,而距离稍远又觉得声音小了许多,往往人们的听觉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受了伤害。而平面式喇叭就没有以上问题,无论你是在近距离还是远距离,所听到的声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⑶声音的真实度。传统扬声器的形状为圆锥形,当它振动发音时,声音都集中在喉部,经过压缩后再传播出去,因此人们所听到的声音,就是经过压缩而变形的声音。平面式喇叭就不会有上述问题,只因为人们听太多变形的声音,所以与它接触后可能初期觉得平凡、甚至有些不习惯,而后却能被它所深深的吸引。⑷外形小巧很薄,节省空间,音箱的摆放不受位置的影响。最后就来讲讲它的缺点吧,因为平板扬声器的设计采用的是波浪式的振动方式,所能推动的空气量很小,远没有传统扬声器推动的空气体积大,所以它的低频量感就会显出明显的不足来,一般它必须搭配一组低音炮以提高低音的表现力。另外,很多人都会感到对平板音箱发出的声音不太习惯,这其中一部分是发声原理上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些是与现在声音录制过程有关的。因为声音的录制大多是在声场中以点的方式采集录制的,因而用传统的扬声器以点发射方式进行回放较为适合,而平板音箱是一种面声源,所以有可能在声场还原的真实性上有些不利的因素。而要是将声音源的采集方式改为面采集,再以面声源的平板音箱来回放,这样的效果很可能将会更好。在平板音箱的选购方面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如前所述,平板音箱的低频区几乎都是由它所搭配的低音炮来表现的,所以要是想让平板音箱在低音区有更好的表现力,就要挑选所配的低音炮稍大的来购买,当然这些的价格也相对要高一点儿。
讲了这么多,想大家要去购买一款适于自己的音箱已是不难。在选购的最后还有说一点,这就是音箱性能的差异在于比较,对一款音箱的听评是很难得出什么结论的,听来听去你总是觉得它很好。所以在购买音箱时要反复进行比较,尽量购买名牌产品,这才是最关键的!
 
六、音箱的超频就是合理摆放
如果你要告诉我你的音箱是挂在显示器两侧的,那你别在这儿耽误时间,快看下篇文章吧!我只能失望、昏倒......^o^ 现在的电脑玩家们早已不再认为买音箱只要能响就行,而对几百元的木制音箱来说,如果你认为它是可以随便放的,那么你就错了,音箱位置的摆放是有学问的,这一点音响发烧友们更能理解。音箱码放的位置不同,将直接影响到两只音箱声音的平衡性、营造出声场的深度、重低音的效果与中音的音质。正确的摆放方法是先以人为中心(或以主机为中心)两音箱左右对称地大幅度调整位置,然后再小幅度移动推敲,直至所得到的声音音色平滑、柔和、自然为止。
人是听的主体(听起来像在讲哲学!?),码放音箱的位置自然与聆听者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人应该处在两个音箱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人到音箱的距离应比音箱的间距大一些。至于两音箱应相距多远,以一到一米五为下限,因房间与人而定。若你就将它们放在电脑两侧,间距显然过小,这样营造的声场过窄,当然此时双耳离音箱也过近,听到的以直接声为主,墙壁的反射声为辅。由于普通的木制音箱都是一个电容分频,高低音喇叭有1/4的相位差,两个喇叭发出的声音在理论上是不同步的,这样人到音箱的距离越近效果就越明显,不过一般人很难察觉。此外相距太近,能清晰的听到高低音发自两个不同的喇叭,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谐;人与音箱相距若有一定距离,直接听到的声音与反射声能有效地融合,能切实的感受到声场的宽度与广度,听到的声音也能更柔和、自然。在此建议大家将音箱放于电脑的侧后方,与聆听者最少要有2米的距离,或者延长音箱的输入线,放音箱于人的侧后方(总之两只音箱不要放在人的一侧),然后前后移动找到最佳的听音位置。家中要有组合音响,干脆就将声卡的Line Out直接连在音响的Line In上去享受吧!对于那些有SRS、APX、BBE等三维音效与音效增强技术的音箱来说,人与音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音效场在两只音箱前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纵深距离后才能形成,距离太近,音效必将大打折扣。
位置知道了,那它应放多高呢,这一点各位可能更没有注意过。绝大多数音箱的音色都是会随位置的高低而有所变化的,不信你可以试试:先把它放在地上听,然后再抱到桌上来,两次所听到的音色是不会相同的。书架式音箱以放在桌上为宜,立式音箱放在地下并将其架起为宜,这是要将低音喇叭的高度尽可能的提高,最好与聆听者的双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落地式音箱要把低音喇叭设计在上方的原因。
在找到了位置与高度后,还有一点要谈的,这就是音箱的偏中摆放问题。喇叭的指向性因摆放不同对声音的中高音部分、声场的结像力以及聆听者感受的声音空间宽阔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音箱的偏中摆放也影响到人所听到的直接声与反射声之比。当音箱方向偏中的摆放时,使一些音箱有了更好的表现力,这时声音的能量是直接射向聆听者的,声场虽然变窄,但这可以增加声音的结像力,使声音更加清晰、层次鲜明,无拖延滞后之感,高音同时也得到了增强;相反,减少偏中的角度,人会听到更多的来自墙壁的反射声,感觉出更大的声场范围,声场的空间纵深感也得到了增强。当音箱平摆,没有向中偏向时,高音虽平滑了,但结像力又可能有些含糊不清、声场虽也扩大了,但又会缺乏精细之处。总之,取向中的偏向角是一种折中的方案,要随音箱性能、房间的大小与聆听者的个人喜好来定。对于一些音箱来说,人与音箱成等腰三角形的位置时,所听到的高音成份最多,所以偏中角度过大的摆放必将加重高音的效果,这是没有必要的,一切都应依实际而定。把握好偏中角度后,还要注意使两个音箱的偏中角保持一致,否则声音得最佳点会有明显的偏向。
下面来谈谈声音与环境建筑的关系。房间的墙壁对音色的整体效果自然也有不小的影响:音箱靠近墙壁,低音声波经过了墙壁的反射后被人耳听到,同时它所发出声波的低频部分会更有效地带动周围的墙壁与喇叭一起振动,这样声音的低音部分就会得到加强,使声音更加浑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所以音箱越贴近墙角放置,人所听到的低音效果越强。一些音箱则必须要借助墙壁的帮助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位置放的离墙远了,低音便变得单薄、空洞了。普通的低档木制音箱也不妨借助墙壁的忙,来提升低音效果的不足。低音炮也是如此,它的摆放位置其实是很随便的,因为低音的方向性不佳,即与高音相比更难分辨它的方向来源,所以不妨把它放在墙角,不必一定要正对着听者。导相孔朝前的音箱是无所谓的,摆放导相孔朝后的音箱时切忌后面紧靠着墙,因为那样,导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得到振动的只是墙的局部,而不是墙的整体,声场效果自然不佳。由于声音的反射,音箱离后墙越远,则营造出的声场越深邃,这在大房间里更容易被感觉到。一些音箱也必须离开后墙与侧墙摆放,其实过多的侧墙反射声对听音是不利的,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音箱的特殊摆放位置能形成驻波,不同驻波的形成也有利于贴近不同听者的喜好。驻波是音箱与听者处在房间的特殊位置时,在听者的位置会有某段频率的声波峰峰或谷谷相叠加的现象发生,因而使这段频率的声音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它的发生取决于房间的长度、发音点和听者的位置。最佳的低频响应点应是音箱到后墙的距离为房间总长度的1/3或1/5,听者的位置是大约在房间的2/3处附近。我知道要把你的电脑搬到房间的2/3处去可不容易,这点诸公只好了解一下了,不过你在看碟或是听音乐时不妨去找找发生驻波的位置。在驻波点初中音更自然清晰、低音更凝重浑厚。
音箱箱体的谐振也是一大问题,普通的木制音箱若放在电脑桌上,开大音量,必能感觉到桌子在振动,你若放个低音炮(如创通的Sound Works系列的炮)在桌上,你的桌子一定会随着炮一起振、振、振,怎办?已说过了,将炮端下放在墙角(最好能与听者等高)。普通音箱箱体下垫点东西,如海棉等,防止音箱带着桌子一起振,注意也别太厚,厚则易倒,只要桌子不振了就行了。
将音箱位置进行合理的摆放,不需花费一分钱,就可以改善声音效果,这对中高档音箱尤为突出。已经讲过了调整音箱距后墙的距离可以控制低音部分的音色,改变喇叭与听者的位置可降低房间谐振的影响,聆听高度、音箱高度与偏中角的适当选取能改善音色的平衡度,以及声音结像力、空间感与声场深度的调整方法,所以在你要升级音箱之前,还时先挖挖它的潜力吧,像你的CPU一样,榨干它的最后一滴油!
 
七、一些音箱声学的补充知识和认识误区
在理论上人可以听到20Hz—20KHz的声音,但是人随着年龄的变化这个范围也会有一些改变,不过人在进入老年以前至少可以听见40Hz—16KHz这个范围内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是依靠空气分子振动来传播的,声波是一种纵波,也就是空气分子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一致。声波的传播是成辐射状,没有方向性的。声波的波长就是一个波的长度,用在空气中的声速340米/秒除以频率就可得到,比如20Hz的波长为17米、20KHz的波长仅为1.7厘米。
一只普通的锥盆扬声器,其前后都是不封闭的。当锥盆的音圈受安培力带动振膜向前移动时,其振膜前方的空气分子的密度就变大(因为瞬间质量不变而体积变大),相应的它后方空气分子的密度就变小,这就使得振膜前后的声音频率相同而相位相反。当扬声器振膜的直径长度比某一频率的波长长时,在此频率以上的所有频率的波都要受到振膜长度的阻碍,而只能向前传播;而比此频率低的波则不但可以向前传播,而且可以绕过扬声器向后传播。由于扬声器前后方产生的波具有同一频率,而只是相位不同,所以它们可以产生叠加,声音自己就抵消掉了。
并非是低灵敏度的音箱音色好:因为音箱音色的好坏只取决于频响、瞬态特性、阻尼特性和承受功率等几方面,与灵敏度无关。音箱内的吸引棉并不代表音箱的质量与性能:不加填充物或少填充物有利于音箱的瞬态特性,而过多的填充物会使瞬态变差、有气无力,要明确一点:音箱是听好坏的、不是看好坏的。
 
八、未来音箱的发展展望
由于多媒体音箱在音源与功率放大等部分还与真正的音响系统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想对Hi-Fi构成一定的冲击是不太可能的。从多媒体音箱(音响)这个概念来讲,它只是众多音箱产品中的一个特殊的分支,今后也肯定属于这一分支。当然随着未来PC音频技术和音响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定会有许多新技术会应用到多媒体音箱之中,会制造出许多各异的音箱来,正如现在已经出现的平板式音箱和USB音箱等,当然它们可能作的更小,用在便携式电脑之中或是追求更高的性能,以满足多媒体发烧友的需求。从未来多媒体音箱的发展来看,它将向多声道音箱系统(如5.1、6.1、7.1甚至9.1)、多技术类型、多用途和高性能等方向发展,而且这一趋势也必将符合未来更为复杂的音频技术的发展需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9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5162
帖子
5880
主题
9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56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7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5-7-29 12:0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我找了一点音箱的文章大家可能看过别骂我

http://hifi.nn.gx.cn/hifimake/viewphoto.html?sort_num=24&&id=22&&p_num=1音箱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672
帖子
1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1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5-7-31 20:0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我找了一点音箱的文章大家可能看过别骂我

有这音箱的图纸吗?请楼主给我发一份可以吗?haohanzhihai2008@yahoo.com.cn.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2 05:58 , Processed in 0.10761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快速回复 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