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参加了“骑友大本营”年度联谊会。 这次对我的冲击比较大一些,一直以来,我们这些足不出户的机关人,感到生活死气沉沉的,感到邯郸是一个缺少活力的城市,可是这一次的感受却是,在民间,一股股激流暗流涌动。 昨天下午171名骑友相聚在圣保罗,他们畅快,他们抒情,他们欢乐。那样的场面让我第一次看到了邯郸“民间人”的热情和魅力。 我见到了该网站的开门人——豆苗,一个刚性十足的中年人,一身蓝色的西装内,领口露出的那一个红线条的毛衫拉链,显然是悄悄地把自信张扬开来。我的网友梦漪告诉我,这些年来,他自办公益网站救助了不少人。2007年元月把“骑友大本营”办下来时,立即有许多人参加.现在一年过去了,有上千人注册了。活动周周有,月月办。 去年8月份,他们140多人,应邀去安阳参加了河南省老年骑友健身大会,那140多人的队伍,在雨中的壮行,让河南人佩服的很,他们一下子在河南有了名气。 在活动现场,我见到了60岁的老年骑友阿月,她是一名退休的医务工作者,阿月是她的网名。去年4月份她在网上炒基金时看到了这个营的骑行活动,于是4月7号就买了车,8号就去了。她第一次骑行——去魏县看梨花,用她的话说就是,骑完浑身的细胞都激活了。 “绿车宝贝”高泽龙也爱上了骑行,他还是一个12岁的孩子,上六年级了。在骑友爸爸妈妈的感染下,每到星期天,就跨上自己的小爱车,快快乐乐奔向大自然! 最爱说的是老钢盔,一个50多岁的电厂负责人,被邻居“老梧桐”拉拽到了大本营,再也离不开这个集体。原来身体“三高”,现在"一高"也不高了。他说,以前事务缠身,总有开不完的会,现在,每周五之前都会把事情处理完,然后跟大伙一起出去,高兴!健身! “雨打沙滩”有趣,现场他念出自己诗:海里呀都是水,骏马啊四条腿……实在的大家不能不乐。 是什么力量把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凝聚到了一起,正如豌豆苗所言,我们这个队伍里,有身价上亿的老板,也有下岗工人,大伙能到一起,是因为这里有“真”的东西,我们这个团队,不代表政府机关,来到这里的人,都抛下了任何身份的标签。这里是平等的,相互是友爱的。户外时代的生活是邯郸人新生活的走向,城市的钢筋水泥不可能把人的思想封闭,相反,人性心底的真善美永远是春天的阳光,永远都会让冰雪解冻,让冬天走开。 我还不太完全了解邯郸人的生活,是我们那些编辑的视野太封闭了,还是太官僚了?我一直在想,其实不是邯郸人思想保守,而是我们的报道做的不够,闭门造车,把这些鲜活的事拒之门外。 [此帖子已被 @梦漪@ 在 2008-1-13 23:43:4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