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建“对越自卫还击战江西籍烈士衣冠冢”的请示 江西省人民政府: 1979年,一批江西籍子弟兵听从祖国召唤,为保卫国家,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战斗中,江西子弟兵英勇顽强,奋不顾身,在异国他乡为江西这片著名的、浸透着烈士鲜血的红土地续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不愧为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英雄儿女! 在这场战争中,约有200多名江西子弟兵光荣牺牲,永远长眠在祖国的广西、云南边陲。 每年的清明节,烈士的亲人、战友总是要千里迢迢地前往广西、云南中越边境,祭拜英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烈士的父母都已步入耄耋之年,而我们这些从战场上侥幸活着下来的战友,也已年近花甲,伤病缠身,不可能每年千条路远地去边境扫墓;而且,大多数烈属和老兵生活贫困,每次的路费等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入土为安、魂归故里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风俗习惯。为此,作为烈士的家人和战友,我们请求政府批准在江西修建一个“对越自卫还击战江西藉烈士衣冠冢”,把烈士的忠魂接回家乡,安放在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 这一做法,在其他地方已有先例。2009年,东莞政府拟在市人民公园内修建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东莞藉烈士衣冠冢”,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欣然题词:“莞邑忠魂、千古流芳”;而早在2007年,珠海市政府就为对越自卫还击战烈士修建了衣冠冢;目前,贵州省黎平县也在着手这项工作。 我们认为,修建衣冠冢,既方便了烈属和老兵祭扫烈士、寄托亲情,又为本省增加了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既是对死者的纪念,也是对生者的告慰;既是关于战争的记忆,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期待;既是善待历史,也是展望未来;这不仅仅是烈属和老兵的事,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事——因为正是他们的勇敢和忠诚、正是他们的流血和牺牲,才有了改革开放的和平环境,才有了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要求。并深刻指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爱国主义则是民族精神核心内容。我们认为,为国捐躯的英烈正是爱国主义的最生动的体现,纪念他们,就是宏扬民族精神,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措施! 放眼未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步伐的加快,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我们仍然有可能不得不进行必要的维护国家权益的战争。只有隆重地纪念那些为国牺牲先烈,才能激励年轻一代义无返顾走上战场 。 江西,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涌现出无数烈士和将军的红色故土。我们相信,在这方面,江西一定会比别的地方做得更好 我们期待着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 江西省全体参战老兵、烈士家属 [此帖子已被 阿訇 在 2012-7-3 10:42:4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