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奥丽安娜号背景资料:
奥丽安娜是二战后英国建造的最大、最昂贵的客轮。作为皇家游轮,她也是当时英国庞大造船业的标志和战后百业复苏的象征。1957年,她在英国龙骨公司诞生,于1959年下水,1960年12月3日,在南安普顿港实现处女航。当时,伊丽莎白女王的堂妹亚历山大王妃受女王的委托,主持了隆重的下水剪彩仪式,并遵照女王的旨意将她命名为奥丽安娜(ORIANA),意为"白色公主"。1962年10月1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临"奥丽安娜"号并题词纪念。
奥丽安娜下水后引起极大的轰动,她与"法兰西号"、"伊丽莎白号"、"皇家公主号"并称世界四大名船。该轮也是当时世界最先进造船技术的杰出代表,维克--阿姆斯特朗船厂为她建造了多达16种的模型并从中选出了最优秀的一种,这使得大部分客房都能直接欣赏海景;她的上层建筑采用重达1020吨的世界最大的全铝焊接构造,此后的造船业均广泛采用这一工艺以增加客舱的容量:
尽管排水量达42000吨,强大的动力系统却使她的航速达到27.5节,这比许多国家的驱逐舰还快;她一次可携带7000多吨燃油,在满载的情况下续航力高达15000海里,从而可以轻易地进行各种环球航行;她还在世界上第一个运用了侧推器技术……所有这一切努力都使她成为一艘划时代的巨轮,而且直到今天仍是所有游舱中舒适、高速和完美的光辉典范。
作为皇家游轮,奥丽安娜最令人神往的还是她与生俱来的非凡气质。从随处可见的皇室徽章、照片、油画、女王用过的金笔到各种金银器皿、桃木托盘、Knight钢琴和用水晶雕成的烟灰缸,无不洋溢着王室特有的尊贵与奢华。为了营造出与白金汉宫无异的舒适环境,奥丽安娜不惜代价建起各类完善的生活设施:九个巨大的宴会厅,六个会议厅,七个酒吧,两个游泳池,一个赌场,两个游艺厅,一个博物馆,五个歌舞厅,两座电影院…船上还有医务室、邮局、蜡像馆、理发室,甚至还有配备最新万用机床的维修部和功能强大的变电所;她同时还装备了当时刚出现的全球电视接收系统、中央空调、燃气热水器等设施;为了让客人在船上进行公务活动,她还拥有排版设备、程控电话机、传真机和多达五台的海德堡胶印机!
正因为这样,奥丽安娜知名度极高,在欧美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对她无人不晓,世界各地的五公贵族、风云人物乃至富商大贾、演艺名流都无不以登临过该轮为荣。奥丽安娜成了一座举世无双的海上皇宫,成了身份的象征。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还梦想重游"奥丽安娜"。
这位白色公主的优雅身影出现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她总共接待过40万游客,到过108个著名港口,航程达650万公里。非洲好望角的黑森林、地中海的银沙滩、纽约港的自由女神都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所到之处,无不万人空巷,争睹其迷人的风采。奥丽安娜的航迹连接了全球每一块大陆,交织成一部异彩纷呈的文化交流史。
在26年的全球巡航中,奥丽安娜还书写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不凡经历。她与历史上那艘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是同一个船厂建造并在同一个港口开始首航的(奥丽安娜号的设备比泰坦尼克号先进),但奥轮着实要幸运得多。亚历山大王妃的祈祷似乎真的感动了幸运女神,使这艘移动的海上皇宫一次次化险为夷。她曾不止一次遭遇过海盗、飓风、海底火山爆发,但最终都安然无恙。她甚至曾在夏威夷附近海域与一艘美国航空母舰相撞,结果有惊无险,航母彻底报废,而奥轮的代价是动力系统损坏。奥轮的海上传奇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告一段落。
关于奥丽安娜号的部分数据:
1.奥轮长260m,宽33m,高52m,甲板13层,船舱面积6万贫,排水量42000吨,客舱903间,载员3000人;
2.船上有空调机121台,电梯6部,照明灯3894只,救生艇22只,剑桥1956年版《圣经》354套,酒杯27种,银制烛台1134只;
3.打开所有房间需要1402把钥匙,念完各种菜单需要1小时15分钟,参加全部娱乐节目需要五天半。
我想这船上用的东西应该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