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黄崖洞
骑行黄崖洞,可以说是“流星”的一个夙愿,自06年单位组织党员参加的那次红色之旅之后,黄崖洞便成了“流星”的心中的一份牵挂,也许是因为他曾经当过兵因而产生对革命将士的那份刻骨铭心的尊崇,或者是巍峨的太行震撼了他的心灵,总之,他一心想骑车去黄崖洞,在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之后,终于在5月23日凌晨4点30分,组团一行8人《力哥,幸福花,胜利曙光,高山白云,天山雪莲,海洋岛,流星,胡言之君》带着各自的帐篷、睡袋、工具、食品全副武装的出发了。
天公也好像被这一群执着的骑行者所感动,这天,他老人家将那颗启明星点的格外的明亮,又捧了出细细弯弯的月牙镶嵌在启明星的左下方,整个青色的苍穹便显得格外的空灵、宁静。
一路上,我们没有出现往日出行时的那种狂热的喧哗和兴奋,更多的是考虑到旅途的艰辛,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车子上都带着十几公斤的辎重,8个人中有三位还是女性,黄崖洞据邯郸150多公里,且都是山路,好在大家都表现出了战胜困难的决心。
我们走的是南线,到武安市时,天已放亮,晨曦下的武安异常的美丽,宽敞的街道洁净而大气,两侧的高层建筑巍峨耸立,公园里水榭长廊,亭台楼阁都依山而就,比邯郸的公园建的自然、清灵,如若不是自己走来,我真的不敢相信这里就是那个几年前号称是“小北京”武安小县,我惊诧武安的变化日新月异。
当我还没来的及思考武安人的变迁时,头驴“力哥”拐弯了,突然间一条沥青和碎石混合铺就的道路出现在眼前,一旁的大车呼啸而过,我赶紧将围巾护住嘴,天哪,我仿佛一下从天堂到了地狱,不知哪里来的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个个都在赶路,好像是在进行喇叭声的比赛,难道这种繁忙的运输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但社会进步了,至少该把路修的宽一些,至少将车笛的声音放的小一些,至少大家都应该相互忍让些。
走过元宝山钢铁厂后,路况好一些,但漫长的缓坡便从此开始,无休无止的坡啊蔓延开去,10点左右到了天铁,大家决定到涉县吃午饭,一过天铁,路标显示,前方有4公里的大下坡,兴奋!但因为修路,“流星”提醒大家一定要双手捏闸,注意安全!当我们滑行到涉县时,一个现代化的新县城,使我们为之动容,涉县坐落在群山的怀抱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龙山公园”,整座山上,满目的青松郁郁葱葱,听“流星”讲那里是松鼠的乐园,高档的住宅楼错落有致,一些浩大的馆舍建筑让人感觉是到了一个特大型的城市。
因为要赶路,我们就找了一家山西面馆做稍事休整,午饭间,队长“力哥”提醒大家,下午的路会比上午更加艰难,还有更陡的破要爬,更艰难的路要走,所以一定要吃饱饭,总理事“曙光”同志不辞辛苦的去超市筹集晚上露营的饮食,我们买了一些熟食后,又配备了“葱伴侣”豆瓣酱和尖椒、黄瓜等生鲜蔬菜,1点左右我们出了涉县,继续向黄崖洞挺进。
慢坡、慢坡、还是慢坡……,驮着厚重的包袱,爬着漫无边际的大坡,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所谓“负重爬坡”的滋味,无奈的我嘟囔着:“这路怎么这样跟我较劲?”一旁的“流星”语重心长的回答:“不是路在跟你较劲,是你在跟自己较劲。路就是路,你可以不走。”对啊!有道理,我不是要挑战自己吗?我不是要继郑州之后,再创辉煌吗?
负重爬坡,再创辉煌,人就应该有一股子战胜自己的决心和勇气,不能被困难吓到!我不时的鼓励着自己。
路边的景致渐入佳境,我们的目标黄崖洞,途经了《129师,天下第一槐,吊庙》我们没有停下,一路疾奔。忽听“高山雪莲”大喊:“快停下,瀑布!你们看瀑布!”只见路边的岩石上,飞泻下一缕不小的玉珠,虽谈不上“飞流直下三千尺”但在正午的艳阳下,在几乎被太阳晒软了的柏油路边,能够感受这样的一个水柱,真的很养眼。从此,在我们的左手旁,就一直有一条溪陪伴着我们。
下了柏油路,我们走进了一段石子和黄土铺就的土路,时值紫外线最高峰的正午2-3点,火热的太阳像要将地面点燃,车胎压着小石子蹦蹦作响,随时都像要爆胎一样,最要命的是大家的饮用水就要断顿了,虽然队长“老刘”说最多走8公里,而我们的感觉像是走了28公里,一路荒无人烟。
下午5点,终于到了黄崖洞,就在谈判用什么样的价格进入景区时,“幸福像花儿一样”的车子中奖了,最后,我们以8个人150元钱的门票价格搞定。景区的人坚决不允许在山里过夜,说山上有野猪和蛇出没,只允许在门口上面的平台上住,考虑到是初次,也因安全起见,我们同意了。
所有的人都是与帐篷过初夜的人,激动、兴奋,大家顾不上满面的尘土,浑身的疲惫,清场地、开包裹、支帐篷、打气垫忙的不亦乐乎,几分钟后五个色彩斑斓的帐篷拔,依偎着太行拔地而起,五位男士搬来了大石头,支起了石桌石凳,女人们将食品码放其中,洗漱过后,考虑到晚餐的丰富程度,我们又去要了一只野兔,搬了两箱啤酒,拿了酒店的餐具,在黄昏中我们举起酒杯庆功,当夜幕降临时,“流星”又锦上添花的拿出了两支蜡烛,为防风套上了矿泉水的瓶子,真正的烛光晚宴形成了……。
山静的没有一点声息,半夜时分,不知哪里的石头突然滑落,将大家惊醒,大胆的“曙光”起来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异常,但我总觉得有人在动我的帐篷,当我大着胆子将头从帐篷里钻出来查看时,原来是风在骚扰,唉!清风不解红尘事,何故搅我凡俗心。
次日六点,我们开始爬山,在走了20多分钟的路才到了山门,过一线天时,我真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太行山的峭壁,从裸露的悬崖看出,万丈悬崖就是一整块石头,人从这样两块特巨石间走过,就像只蚂蚁般的渺小。这里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屏障啊!“流星”充当我们的导游,从十六岁的小号手烈士,到十八壮士塔,再到烈士公墓,一路走来,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战争的激烈场面,大家想象着谈论着,当年壮士们在这里怎样的浴血奋战阻击敌人,他们自制火药和枪炮,直到弹尽粮绝,…还有现在上赤峪人民的淳朴,山顶凉粉店《阿庆嫂》唱的山歌。让我们感到不虚此行
回来的路只有一个字“爽”,尽管有一段路不好走,但下坡的时候很多,没写头,不想写了。有片片的捧捧场,谢谢大家。
胡言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