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燃烧的岁月〕之三十一 狭路相逢勇者胜 1979年3月11日,向越南重庆进攻的陆军第162师行军车队马达声隆隆,浩浩荡荡急速的向重庆战区挺进。1979年3月11日中午,我们步兵第486团分两个梯队开始向战区开进。因我们团里的大部队要执行迂回穿插任务,大部队的车队就紧随在步兵第484团的车队之后摩托化开进,我们高机连因要掩护团后勤车队在后面第二梯队随后开进。当晚我们后续第二梯队的车队在抵达茶灵东侧的兰怀后在公路上稍微就地停车休息了一会儿,3月12日早上天亮后我们的行军车队继续向重庆方向开进。 3月12日早上8时30分左右,我们第二梯队的车队开进到越南的一个叫郎兰的地方停车待令,当时那里已经有不少车辆停在那里待机等侯。大约在早上8时50分左右,一个自称是陆军第54军司令部侦察处处长的人来到了我们连队的停车点。这位处长瘦个中等身材,在我记忆中好像他说是姓温。这位54军司令部侦察处处长找到我们高机连连部后介绍说:前面的山谷里过往车队突然遭到越军的伏击,要求我们连迅速抽派高射机枪前去火力压制消灭越军,保障交通道路畅通。这是在特殊的战争时期,陆军第54军“军指”越过几级指挥机关而直接指挥调动一个连队去完成一项单独的作战任务,这在我军历史上恐怕那也可能真算得上是极其少有的特殊情况。因为出国第一仗攻打孤山的战斗任务是由我带领一排去单独完成的,所以这次连长熊杰炳当即便要我带领二排前去执行本次战斗任务。
我当即叫二排长段正良喊来二排三个班长交待战斗任务。段正良也是一位非常精干聪明且文武双全的年轻指挥员,在我转业后他接替我升任为高机连连长,现转业在湖北省鄂州市技术监督局任副局长。随即我和二排长段正良带领二排推着三挺高射机枪沿着郎兰至重庆的狭窄公路向前面的山谷里推去。这时候我们才看到前面的山谷里浓烟弥漫,火光冲天,只见那熊熊燃烧的烟雾火海把整个狭长的山谷的天空都笼罩住了,那直冲云霄巨大的火海烟障让我们看不见山谷上面的天空。我们将高射机枪沿着公路向前推进了有五六百公尺远后才抵达山谷口外,一进山谷口就见到有一台解放牌汽车正在公路中间熊熊燃烧,基本上烧得只快剩一个车骨架了。
我们也顾不得那正在熊熊燃烧的汽车上火苗和热浪的熏烤,毫不犹豫地迎着火势快速推着三挺高射机枪一挺接一挺的冲了过去。前面又一辆后轮胎被打爆的汽车挡在了公路当中。山谷中的公路本来就很窄,我们前面的高射机枪怎么也没有办法推过去。当时正好二排的六班长李义开得来车,李义立马跑上前来跳上汽车急忙将这辆挡在路当中的汽车调开后,我们的三挺高射机枪才靠边推了过去。六班长李义战后被升任为二排长,现转业在河南省商城县税务局任副局长。我们推着高射机枪进入山谷后才看清前面的山谷公路是一条之字拐形,之字拐形的对面是一座很大很高的密林山坡,我们判断越军肯定就是埋伏在对面山坡上的。 这些汽车看来是油箱被越军的穿甲燃烧弹击中后从之字形下面开到之字形上部后才烧毁的。我们推着高射机枪冲进山谷时还有两台汽车油箱也中了越军的燃烧弹正在熊熊燃烧,还有不少车辆的轮胎和车箱也被埋伏的越军打坏。我们486团卫生队的刘丕声医生当时正带领着民工担架队的汽车在赶往前线通过山谷时,乘坐的汽车轮胎也被越军的子弹打爆,当时车辆也翻滚到沟里去了,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天在这条山谷里被越军的子弹打中打爆而烧毁和损坏的汽车共达十三辆。这些汽车大多都是汽车49团运送我们162师的大部队去攻打重庆的。汽车在运送大部队到达目的地后空车返回时才遭到越军伏击的,而这些汽车司机又缺乏自卫还击能力。特别是汽车49团那位排长在腿部中弹受伤后,还将汽车开上了山谷口。万幸的是除这位汽车排长外,其他的司机人员均没受到大的损伤。但是汽车里的司机不知道都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们连队装备的这种14.5毫米双联高射机枪主要是对付敌低空目标进行对空射击作战任务的,标准的高低射界是5-85度,方向射界是360度,低射界放开后本来也是可以在0度以上直接进行平射的。但高射机枪对空射击时在阵地上枪与枪的间距只有15-20公尺左右;高射武器在阵地上通常又是环形配置,高射武器对空作战又是坚持“集火近战”原则。因此,低射界过低在战斗中操作不当就可能会造成误伤到自已人。所以,凡是高射武器的低射界一直是用固定螺帽将高射武器低射界限定在最低5度上。所以,高射机枪从高处往低处打却打不到,反而从低处往高处才好打。 我们推着三挺高射机枪进入山谷以后开始互相交替掩护,冒着越军枪弹的扫射奋不顾身的向谷底推进。我们推进到谷底公路后用高射机枪向盘据在对面山坡上树林里的越军阵地进行猛烈的压制性射击。越军也用轻、重机枪和单管14.5高射机枪向我们进行扫射,越军的枪弹就打在我们跟前溅射起阵阵火花。越军是躲藏在山坡上的山林里,依托山上的岩石,山洞等为掩护,占据着十分有利的地形地物条件。而我们的高射机枪排当时只好在那一条狭窄的公路上展开战斗队形,我们的高射机枪和全部人员都暴露在越军的火力之下,四周也没有任何的地形地物可作我们的任何掩护。此种地形对我们十分不利,而且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我们参战的全体指战员都没有任何的胆怯和退却。 我们中国有一句很有名的古训叫做“艺高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的确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此时,如果处于不利地形的我们有任何的退避或退却,越军就可能乘势拼命与我们进行顽抗。但我们是越战越勇。正是我们参战的勇士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压倒一切敌人的高昂战斗势气惊呆了盘据在对面山上的越军。 战斗中的敌我双方都想凭借火力优势压倒消灭对方,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着。越军的主阵地正在公路之字形拐弯处一颗大树对面的山头上。所有的汽车都是在这里中弹后起火的,二排有几个弹药箱都是在这里被越军的枪弹打穿,五班一个战士的军帽也被子弹擦破了一个眼,我们每挺高射机枪上自带的只有300发枪弹眼看就要快打完打光了。正在这十分危急时刻,连长熊杰炳与一排长白万林和三排长杨水春带着一排和三排的几挺高射机枪也非常及时赶到进行火力支援来了。同时还组织人员杠着备用弹药箱也赶上来支援我们了。在这个时候,我们是枪多弹足火力猛,我们又调整了战斗队形,8挺高射机枪拉开战斗队形以猛烈的火力向越军阵地进行压制性射击,很快就压制住了越军火力,掩护着我们的车队顺利的通过。 我带领二排推着高射机枪继续往前推进,公路对面的山脚下有几间民房,听说那位汽车排长就是被埋伏在村庄里的越军用机枪扫射而受的伤。我和二排刚在那几间民房对面的一块稻田边的公路上占领阵地做好射击准备,二排阵地前面的稻田里不断传来“砰、砰、砰”的连续爆炸声。因为爆炸声开始几声是从稻田里的软土内传出来的,声音比较沉闷,大家都还没有在意,后来才发现爆炸声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时我们才反应过来,是越军调来了60迫击炮在炮击我们阵地。五班的一个战士耳朵上已被一块小碎弹片擦出血来了。我们立即用高射机枪向远处可能躲藏越军的山林地带进行猛烈的压制性扫射,越军后来方才停止了炮击我们的阵地。五班长聂保群是从革命老区江西丰城县入伍的江西老表。当天全连参战指战员都表现的非常勇敢,另一个江西老表三班射手副班长熊友平的军帽也是在那棵大树下被越军子弹穿破了一个眼,但他毫不惧怕的仍然坚定的坐在一枪手位置上沉着稳重的操作机枪,一直坚持坚守在战斗岗位上,继续不停地向越军阵地瞄准射击。战后三班射手副班长熊友平被荣记二等功一次。他退伍后现在江西丰城县一个公安分局任副局长。 我们的先头部队从这里通过时没有留下战斗痕迹,看来越军是有意预设的口袋关门战术,越军忘图扼守这一隘口要点,企图阻止我军的进攻态势。从火力配属分析这里据守的越军至少有一个加强排以上的兵力。当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时,我突然见到我们陆军第162师田景荣副师长冒着越军的炮火也跑到我们阵地上来了,师里通信营的通信兵又还专门架设了一条电话专线,在我们阵地公路边的一个大坑里为田景荣副师长开设了一个临时指挥所,田景荣副师长就蹲在那个大坑里与人在通电话。我们二排五班在进攻广渊的路途中的一个炮兵阵地上曾捡到了一个炮兵戴的钢盔,他们见到师首长在我们的阵地上与我们在一起共同战斗,五班长聂保群马上叫一个战士从车上取来了钢盔送给田副师长要他戴上。田副师长见我们连队的熊杰炳连长岁数大,推让着非要熊杰炳连长戴上不可。熊杰炳连长说师首长要负责全师的指挥,保护师首长的安全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一推一让充分体现了在生死危急关头我军官兵的深厚之情。我们其他人在阵地上也一再劝说非要田副师长戴上这顶钢盔不可,田副师长最后不好再推让了才戴上了这顶钢盔蹲在那个大坑里观察指挥战斗。 又过了一阵时间后,原先在我们陆军第162师任过副师长的时任陆军第54军司令部的姜显臣副参谋长冒着越军的炮火也赶到那个大坑里的临时指挥所来了。军师两级首长都先后同时来到我们连队的前沿阵地上,这恐怕也算是在这次对越还击作战中少有的现象。军师首长与我们同生死,共犯难的实际行动不但是对我们正在战斗的全连指战员的最大精神鼓舞。同时也充分显示了我军各级指挥员在战斗中指挥靠前的优良传统。田副师长和姜副参谋长二人蹲在那个大坑里商量,决定调动步兵连进入对面大山里去搜一下山。随后不久,他们便调来了步兵第485团九连去搜山,在搜山中发现有3具被我们高机弹打中快成两截的越军尸体。当天,我们486团82炮连九班班长汪国芳所在班的牵引车因故障修理而掉队,修理好赶到朗兰时,也被军司令部指令去配合参加了搜山的战斗任务。由于越军盘据躲藏的这座山上是很大的一座高山密林,我们高机连当天究竟打死多少越军,残余越军躲藏在什么地方,参加搜山的步兵连队在搜山时也没有更多的发现。 我们当天共发射消耗高射机枪弹多达11000余发,战后检查时才发现许多枪管因连续发射枪弹过多过热而已变形报废。当时阵地上消耗弹药很炔,弹药车辆才开到山谷口外,由指导员张华礼在那里组织连部人员,指挥班和司机班人员压弹和冒着越军炮火送弹到阵地,炊事班人员也是冒着越军的炮火火线送饭到前线阵地来,让参加战斗的指战员们吃上了中午饭。司机班的司机杜景安和朱广义冒着越军炮火驾车将压好的弹药箱送到前沿阵地上,文书陈仕俊又组织后勤人员冒着越军的炮火将压好的备用弹药箱送到每一个枪位的阵地上。 在后来我们才知道,当天当时情形非常的紧急和非常的危险。由田景荣副师长率领的162师师后勤的二百多台后勤弹药保障车辆,韩怀智军长(后升任为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率领的陆军第54军“军前指”也正抵达到山谷外的开阔地域待机通过山谷。当时陆军第54军“军前指”是承担着负责指挥陆军第162师与陆军第58师会攻重庆的指挥任务。韩怀智军长还特地走到山谷口我们连队后勤保障阵地上观看了我们连队战士们在那里压弹和送弹的情况,韩怀智军长并向参加后勤保障的指战员表示了亲切的问候与慰问。可惜这位1922年4月出生,1937年参加八路军的老前辈,从抗日战争中走过来的文武双全的老将军在2003年4月因病医治无效已经离开了人世。
整个战斗从上午九时持续到下午四时,以越军的最后败退而胜利结束。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天,虽然越军占据着有利地形优势条件,但我们连队所有参战的指战员,发扬我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战斗的战斗作风。我们全连所有参战官兵大家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势气夺人而压倒越军。除那位汽车49团的那位汽车排长腿部受伤外,我们连队以零伤亡夺取了当天的战斗胜利!田景荣副师长非常赞赏我们连队的顽强战斗作风,当场表态战评时要为我们连队集体请功。但在最后战评时,因我们连队入越参战不久,在进攻高平时因夜间闭灯行军时自己撞坏了一挺高射机枪而造成了非战斗报损,团里不同意上报我们连队集体立功的材料。 这次战斗已远离我们过去30多年了,但我们连队的每一位战友在那场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让我们永生难忘。这是我们连队自进入越南参战以来单独参加的最激烈的一次战斗,我们全连所有参战的指战员都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生死考验。30年来,我们总是对这次的战斗经历难以忘怀。那天,山谷里那熊熊燃烧的一辆又一辆的汽车,山谷里浓烟弥漫,火光冲天,整个狭长的山谷里尽是燃烧的烟雾火海的场景;越军的炮火在不停地向我们扫射,我们完全暴露在越军的炮火前面。可我们全连的每一位参战指战员,在那种十分不利的地形条件下,冒着越军的凶猛炮火封锁,面对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我们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胆小怯场,都一直不顾一切的在往前冲。 我们全连指战员的这种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力量,高昂的战斗士气,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勇往直前的战斗作风,30年来一直在我脑海中不停地翻滚。正如古人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都被越军占有了,而我们唯一占有的就是“人和”。所以,我们取得了战斗的最终胜利。还有就是那军和师里的首长,在战斗的激烈时刻,他们也不顾个人安危,也同样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到我们的阵地上来临阵指挥,在战场上将军与士兵真正的蹲在了同一个战壕里,正是我们这支伟大军队的伟大所在。还有就是汽车49团的那位不知名的排长,在腿部中弹受伤的情况下,还带着伤把汽车开上了山谷。我军的这种顽强的战斗意志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显示。回望30年前的这场激烈的生死较量,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步兵第486团高机连〔连队要事日记〕有关3月12日战斗经过有关情况的记录 (上集:临时受命再出征)(下集:果敢快速反伏击)
〔热血燃烧的岁月〕之三十二 果敢快速反伏击 1979年3月12日下午4时许,我们步兵第486团高机连在郎兰山谷中挫败了越军预设的伏击,完成了掩护陆军162师全师车队顺利通过山谷,当天晚上8时我们连队撤出阵地继续向(越南)重庆方向开进。当天(越南)重庆已被我们陆军第162师和陆军第58师共同攻克占领,由陆军第58师进驻重庆县城内防守。我们陆军第162师步兵第485团当天由师预备队转换战斗队形,变为师的先头部队首先穿过重庆县城, 继续走在全师的先头向国境线方向挺进,并打通通了通往我国边境口岸岳圩关的通路。我们步兵笫486团的车队就在弄箭至重庆途中的一个小村庄的公路上稍许宿营休息了一会儿。第二天即3月13日早上,我们连队到团后勤弹药车上补充齐了头天在郎兰山谷里攻打越军消耗出去的弹药。当天上午,我们连队的行军车队归建步兵第486团的行军序列,由一排三班在连队前头开路,三排九班的高射机枪还是架在汽车上面,走在全连的后面负责全连行军车队的后方警戒任务。全团各营连步兵分队继续徒步行军向国境线方向开进,我们车队跟随在全团大部队后面随后开进。当天下午3时我们的行军车队穿过了(越南)重庆县城后继续向越南的济追方向推进。由(越南)重庆县至济追大约有10公里左右的距离。 在我们的行军队伍穿过重庆县城后的沿途一路上,我们的行军车队碰到了不少从靖西方向开过来的地方民用车辆,一辆接一辆的估计至少有上百辆以上。据了解这些车辆是听说越南的重庆县城被我军攻克了,准备进(越南)重庆县城去拉战利品的。但过了不久,我们就见这些车辆都一辆接一辆的又空车返回去了。这些车辆就连重庆县城都没有准许进去,因军队还是有严格的战时纪律规定是不准许乱动越南老百姓的财物的。 我们的部队通过大半天的徒步行军,3月13日下午5时左右先头部队抵达离我国边境还有十几公里的越南小村镇济追地区就地驻扎下来准备继续清剿溃散的越军。济追村落建在一片宽阔的河滩地上,而济追的四周也是被高山环抱,一条小河从济追村前流过,清清的河水由西向东流淌。全团展开的行军队形很长,再加上有五六十台汽车拉开车距行军,整个行军队形就更长了,我们高机连仍然是走在全团车队的最后担任掩护全团车队安全的保护任务。济追村前的河流对岸是一座座连绵连在一起的一座大山,由(越南)重庆通往济追的公路就是从这座大山山腰间缓缓向坡下方延伸大概相距有约2公里多远的距离。
我们连队的车队正在山腰间的公路上向济追方向缓缓的开进中,当时我们团步兵一营可能是走过了宿营防守的位置,就又从济追方向折了回来,在公路外侧往回又向(越南)重庆方向开进。我们的车队这时就停了下来,让一营向相反的方向行军通过,当时公路上人多车多,就显得有点零乱。正在这时,从山头上边突然传来了清脆的连续枪响声。我第一感觉和反应是我们车队遭到越军伏击了,我当时坐在车队倒数四台车即六班朱光义驾驶的汽车司机台里,我一边跳下车一边下达“各班放列还击”的战斗口令!我连当时在越军伏击点正下方有六挺高射机枪。枪声就是命令。 各班听到枪声都迅速跳下了汽车,当听到我下达的“各班放列还击”战斗口令后,各班都相继迅速从汽车挂钩上解开机枪,快速将高射机枪推到公路中间“放列”,各枪手迅速定位完成了各自的操作任务,让高射机枪很快的就进入了临战状态,一枪手迅速摇动高射机枪的高低和方向转轮将枪口指向山头上边寻找越军火力点位置。我当时配置的是一部12倍的大望镜,而当时步兵连、排干部一般只配置8—10倍小巧望远镜。我趴在六班的牵引车头上用望远镜向山上搜索寻找越军的火力点位置。我从望远镜中发现了正上方两山之间的垭口处有5-6个越军趴在树林中晃动,距离我们公路大概有300公尺左右的山上。 我便立即指示目标,速令高射机枪班向山上的垭口处射击。但山上的垭口有好几个,但各高射机枪的一枪手不知道是哪一个山垭口,各枪一枪手一时也未寻找到越军火力点位置。急忙中我才跑步冲向距我最近的五班高射机枪上,迅速换下并坐到一枪手位置上,快速操纵高射机枪的高低方向机,迅速瞄准越军躲藏的山垭口处的越军火力点,迅速及时踩动脚下的发射板机,不停的以上点射向越军据守的火力点猛烈射击,其他几挺高射机枪见到我开火的这挺高射机枪的曳光弹指示了越军火力点位置,其他几挺高射机枪也都迅速瞄向越军躲藏的山垭口处的越军火力点开火射击,倾刻间密集猛烈的高射机枪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 每挺高射机枪吐出的一串串那彩绿色的曳光弹直扑越军躲藏的山垭口处的越军火力点,倾刻间密集猛烈的高射机枪弹雨将越军火力点位置全部覆盖淹没。当时,我们连参战前每个排还配置有一具40火箭筒,主要是用于连队自卫时对付敌坦克装甲目标的。当即六班长李义和七班长陈汉权也各自持一具40火箭筒向越军火力点发射了两发40火箭弹。经过我们连队这一阵猛烈的反击,在这之后再也见不到越军火力点内的越军有任何反应了。在山上伏击我们的越军究竞被我们打死了多少,只有傻瓜才会上山去清点战果。我们连队也从来没有上报过我们消灭了多少越军。即使是头一天步兵搜山中发现了3名被高射机枪弹打成快成两截的越军尸体我们也没有上报战果。因按陆军第162师的现定,凡是上报打死消灭了多少越军是必须要见到越军的尸体才能上报的。当然,俘虏活捉了越军那肯定是要见到被抓获的越军活人的。 当时我趴在六班的牵引车头上用望远镜向山上搜索寻找越军的火力点位置时,可能据守在山垭口上火力点内的越军狙击手也看到了举着望远镜的我是一位指挥员,便使用狙击步枪已瞄准向我开枪射击。不过,越军的枪口稍微抬高了一丁点儿。后来我才听说越军的狙击步枪开枪射击时,只是击中了从我身后正在行军中的步兵一营一名战士的腿部,还是六班长李义他们帮助救治抬了伤员的。因我的注意力一直是在寻找和指挥各班排消灭越军的火力点,身后发生的一切我当时并不知道。当天越军虽然占据着有利地形,有准备的设伏袭击我们的行军队伍。由于我们果敢迅速及时做出了反击,除造成我们团步兵一营一名战士的腿部受伤外,均未造成其他伤亡损失。越军妄图利用我军撤军之机设伏袭击我军撤军行动的又一企图宣告失败。当天乘坐在我们五班汽车上的步兵第486团团直属的孟天云协理员,见到我们高机连迅速的又一次挫败越军的伏击,也直称赞我们高机连快速反应,果敢制服越军伏击的英勇顽强战斗作风。
步兵第486团高机连〔连队要事日记〕有关3月13日战斗经过有关情况的记录
(上集:狭路相逢勇者胜)(下集:越军的“东东”真灵巧)
[此帖子已被 剑客 在 2009-3-8 1:10:3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