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啧啧 炉峰山,为磁县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 1088米 ,位于磁县城西百余里的陶泉乡境内,西与涉县西达乡甘泉村接近。因其山形如香炉,故名炉峰山,也叫金鼎山,香炉山。传说,此山为太上老君酒后醉踢炼丹炉落地起峰而成,因山顶上原有一尊铜质佛像,故又名老爷山。 我们就是从西达过来,看到了炉峰山的背影,经北王庄上到半山腰,再下山去南王庄住宿,便于第二天再上山看日出。 我们好几个朋友不止一次登过炉峰山,我是第一次来,攻略都是他们安排的。据说这里四壁陡峭险峻,森林茂密,并以景点众多,四时皆异而远近闻名。顺南面一条蜿蜒曲折的石梯小道(俗称七十二蹬),经修筑的“南天门”方可到达顶峰。山顶东西长,南北窄,呈长方形,面积不很大,该峰东有小井沟,西有跃鱼池,南有象蛇岭,北有两盘岭。山峰东麓原有数十间明代所建的“宫房”,因年久失修已残缺不堪,但山顶原有的无梁殿、八角庙今已修复 , 香火兴盛。位于崖壁和山腰中的白龙洞,青榆树等景点,很有观赏价值。天气晴朗时,若站在山巅极目远眺,群山皆于脚下,漳河象一条银带蜿蜒东去,尤其在旭日东升之际,烟雾缭绕,瞬息万变,使人疑入天上仙国,心旷神怡,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炉峰朝霭”,为“磁州八景”之一。 南王庄晚饭的餐桌上是热闹的,呵呵,我不会喝,就不提他们了。早晨要上山看日出,三点多就得动身,略微出门走走,就睡了。 凌晨的夜是安详而深沉的,略阴。店家开车送了我们一程,仍就还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就先上山,回来再赏景。身手矫健的梧桐大哥带路,四周漆黑一片,靠着手电,我们疾弛,热汗淋漓。其实,路的一侧可能就是悬崖,我们只专注脚下与树枝了,倒一点没觉得害怕(呵呵,我有点恐高症),天朦朦亮的时候,我们顺利地到达了峰顶。 我们中的一位上周就来过这里,略微错过了日出的时间。今天不是很巧,雾蒙蒙的,无风,连远点的山都看不到。按照上次的时间,该日出了。我们拍了老爷庙,石碑,再四周转转,等待着。突然,一位朋友说:太阳出来了!呵呵,已经比较高了,白白的,小小的,远没有那种喷薄而出的大气,有点象月亮。收在镜头里,也很是模糊,但我们依然不停地拍着。过了一会,略微泛红了,还不时地被云遮住。我们抓紧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找些枝叶做衬托拍摄;或把它定格在掌心,做凝视状,拍剪影。我托着矿泉水瓶,让梧桐兄把太阳定在瓶顶上拍了一张大蜡烛图造型,很是兴奋!还是梧桐兄能!他见我正吸烟,突发奇想,给我拍了一张和太阳对火的剪影照:红红的火头,月白的背景,轮廓分明的深色人物造型,呵呵,太有创意了!从不吸烟的梧桐大哥,也要烟,拍了一张!估计我们的大哥想到了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的一句豪迈诗句:扯片白云擦擦汗,对着太阳吸袋烟! 后来,太阳还是隐到云端了,我们也兴奋地下山,并欣赏沿途美景:山不很高,也有悬崖峭壁;松不很多,也成荫成片;石不很奇,也诡谲突兀;庙不很大,药王、妲己受香;路不险峻,也曲折跌宕;有一线天,只过瘦人;云翔雾绕,老君曾驾临;千年古榆,招手迎宾;物由天造,境是心痕;嘤嘤其鸣,再行之音! 五、哦 下山后,我们回店家用餐。下一站是小三峡:山间的漳河。北方的山水,确实有这样的就很不错了,尤其在邯郸:两边群山,夹着的漳河也算宽阔,岸边经过了治理,道路平整,适合郊游野炊。路旁的跃峰渠并不亚于红旗渠,十里洞强于青年洞,可惜默默无闻。回家的路还紧,走也。 六、嘿嘿 回来快一周了,也在断断续续写,断断续续回味,常常是写几句就停了。嘿嘿,到今天才成个形,人懒了真没办法,照片我还没看呢,单凭记忆就感觉很美好。 出去三天潇洒很快乐,和朋友几天的缘分也很值得珍惜。这方面也该总结一下,不过懒劲又来了,就这样结尾吧:六个小标题——哈哈、呵呵、嘘嘘、啧啧、哦、嘿嘿! 懒人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