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11月19日,我们邯郸骑友大本营第一次组织了去永年安仁寺“参禅品斋”的骑行活动。不料当天却是浓雾锁道。本以为不会有人参加,可是,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一下去了28人。那次活动给所有参加者都留下了十分美好和愉快的回忆。上周我们去红山寺骑行时,花姐就与无咎商议,为了回顾去年那次有特殊意义的安仁寺之行,我们何不再度组织一次去永年安仁寺“参禅品斋”的活动?这想法一出,立刻得到几位去年曾经参加过安仁寺“参禅品斋”活动的骑友的拥护和支持。扳着手指头数了一周,总算盼到了今天骑行安仁寺的日子。谁知又是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天气。今天一早出门一看,天哪!又是满天的大雾!究竟是天意还是巧合?我不得而知!下面先回顾一下去年活动的记录。 雾骑安仁寺 梦漪/文 11月19日,我们一行28人在浓浓大雾中骑行永年三塔安仁寺参禅品斋。 这天,四周的能见度很低,三米左右皆白雾茫茫,如骑行在云中一般。由于大雾掩盖所致,周围没有参照物可比,我们还误走了一段冤枉路,经扛车翻越一条大深沟,这才走上正道。路上,大家的眉毛、发梢上沾着一层雾气,不时往下滴着水珠,连衣服都濡湿了。也许是速度慢,也许是雾中看不到周围环境,大家的心里都没有底,也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心中充满疑虑。安仁寺到底在哪里呢? 正在大家迷茫彷徨之时,冥冥之中似有神力相助,眼前雾气突然变淡,隐约出现一道大门,定睛一看,大门横批“安仁寺”,三个大字跃然眼前,令大家精神一振,不由欢呼起来。 进入安仁寺,寺里的照愿法师热情接待了我们,而后我们在安仁寺进行了参观游览。 安仁寺内,庙宇、古塔、石碑、庭院、花草树木相间,交相辉映,整个布局显得协调得体。几个大殿雕梁画栋,雕缕精致,气势恢弘,庄严肃穆,彩绘色彩鲜艳夺目。殿内佛像,双目微闭,静坐莲花,身著轻纱,神态安祥,佛身高大而金碧辉煌,令人心生敬畏,杂念全无。两侧诸神,造型富有性格,或安静或活泼或威猛,表情生动,各具神态,线条均匀,栩栩如生。雕刻非凡优美,立体感强。大家都对这座建筑精美、颇具风格特色的庙宇赞不绝口,纷纷取出相机,留下精彩的一瞬。 参加完后,照愿法师热情盛邀我们到寺中客堂小息。但见客堂内干净整洁。迎门供奉着佛位。厅内左边是一圈沙发,右边是办公桌,靠墙处也摆放着沙发。墙上挂满镜框和书法作品及寺规,吸引着大家的目光。稍后,法师带我们到寺内讲堂。讲堂内摆放着长长的会议桌,周围一圈椅子,很像一个小型会议室。法师端坐正中,向我们讲述了安仁寺的历史源远。 安仁寺,历史上原名红发寺,始建于唐代,李世民曾在此寺避难。当时,隋兵追杀李世民至寺中,李世民就躲在佛案下,心中暗暗祈祷神灵庇护,并许愿:如我得天下,定修复此寺。后来,李世民躲过此劫,登基坐殿,果然信守诺言,重修了寺院。寺院几经沧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到明代,因三塔村贵族纠纷,寺内长老出面调解,化干戈为玉帛,民众欢喜,遂取“息事安仁,安居乐业”之意,改名为安仁寺。 讲堂内,大家全神贯注,深深地被照愿法师的讲解所吸引,直到法师停顿,微笑着示意让我们提出问题。对于大家的提问,照愿法师的解答通俗易懂,且不时插入几句幽默,使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不觉已到午饭时。法师招呼我们到饭堂用斋,寺里为我们准备了可口斋饭:大米饭、馒头和大锅菜。饭堂内,摆设如同学校课堂一样,都是一排排的桌凳,大家按顺序坐好后用斋。第一次吃斋,令我们胃口大开,大家纷纷称赞斋饭好吃。饭毕,我们自行打扫了饭堂并洗了碗。因为人多,为了不给寺庙增加负担,我们每人交了3元功德钱。稍加休息后,大家到大雄宝殿前与照愿法师合影留念,并就此告别安仁寺。 回家路上,我们都为此行的主题“参禅品斋”活动叫好。一些骑友表示,希望有机会再进行这样的活动,使大家从参禅中获得一些佛理,从品斋中得到一次朴素的享受。 2006年11月22日




[img]



[此帖子已被 @梦漪@ 在 2007-11-10 22:55:3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