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零一八:
香花山战友: 在那里搜索到毛副军长的全家福啊,、、、、、、有人说毛副军长有两位男孩,叫什么东.什么明的,怎么照片只有一位男孩?
网上这篇旧文章这样记载:(摘录其中一小段) 毛晓东1969年(14岁)入伍,机警、果断,天生就是最优秀的步兵,当兵第一年就上《解放军报》头版,20岁成为全军最年轻的步兵361团1连长(林彪四野塔山守备英雄团)。他战前三次立功,参战一次立功。1979年“援柬迁越”行动,41军121师的任务是穿插高平,纵深深度超过所有友邻部队。ffice ffice\" /> 毛晓东所在361团的目标是夺取809高地。809高地是控制高平的制高点,上级提出:谁拿下809谁就是英雄连。毛晓东1连准时夺取809,可上级食言,为保模范不倒,把“英雄连”称号转授4连。毛部1连全连仅阵亡5人,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国。后因营长阵亡,毛晓东直接从连长擢升营长,把本应《集结号》的上百人马带了回来。
在完成穿插任务后,毛部作为掩护全军撤退的“殿军”,在高平沿江北岸山头执行掩护全军撤退、工兵炸桥。在完成上级总意图的前提下,“灵活执行命令”,适时转移阵地,掩护全军撤退,再次将全营几百名战士撤了出来。毛部刚撤出阵地,越军炮火就覆盖了我军阵地,并封锁撤退公路。毛晓东的超人直觉和指挥果断,令全军上下肃然。
我认识不少当年毛晓东的兵,他们异口同声:“如果不是营长‘灵活执行命令’,他们肯定《集结号》了。只是冯小刚不懂军事,只有冲锋号、起床号、熄灯号、集合号……从来没有‘集结号’!”
79年“援柬牵越”,我军伤亡巨大。41军121师361团1营1连是穿插最远的部队。穿插部队无前线后方,四面楚歌,敌人环伺。该部最先参战,最后撤出,整个28天孤军奋战,阵亡5人,伤17人,全连132号人,伤亡各为12%和3%。这是当时最好的战绩,30年前,该部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就知道以人为本。
毛小东的爸爸是41军副军长毛余,是《高山下的花环》雷军长的原型,连生三个女儿,一心把这个儿子培养成将军。自卫反击战开始后,毛副军长亲自带121师穿插敌后高平。这个儿子很争气,孤军冒进,按时夺取809高地。毛副军长率领121师师指挥所进抵809高地,看到死人堆中有具尸体匍伏在地,背影酷似自己的儿子。老元戎心如刀绞,默默站立。警卫员见状检查亡者的领章(战时军帽、领章下有姓名、血型、番号),报告军长:“不是晓东!”老元戎泪眼朦胧“为什么还不掩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