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师的情况,我看只能说不会打仗,但如果把矛头都对准125,那我认为是不公平的。 我军在高平战场用兵上有不当之处吗? 越军没有纵深防御,强调的是依靠险要地形“一线取胜”,我军对复和是重视还是轻视?有种说法是重视,认为难打,所以打复和是助攻,而把主力用于布局穿插。但既然认为难打,怎么又没有配炮兵呢,怎么又认为凭125就能拿下复和呢?——布局开战是用了大炮的,其实越军很少,炮火使前面道路一片烟雾,坦克兵不得不冒险把头伸出来看路前进。 感觉复和的越军也不难打,125师不是拿下了复和县城吗(125夺取水口大桥也不容易,越军战前已埋好半吨炸药了),当然这与许司令下死命令有关,他不能不急啊,穿插的二个师到了东溪,班翁水障把穿插的通道阻断了31个小时。 战后来看,把42军主力用于从水口突破,配合布局穿插东溪,不是能更快的控制复和3号公路吗?(124,126二个师真正的战斗,是在东溪向高平的推进中)。水口更靠近铁路线,这也意味着我军的大炮能很快进入高平战场,前方的伤员能迅速转运。 不知道42是否有军级干部下到125师指导,不知道作战计划中是否规定了125打下复和的时间(穿插部队都有时间规定,122打朔江也有时间的)。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5-12 18:17:3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