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子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勇者无畏》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1321#
发表于 2011-4-19 20:3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帅可可老战友:见你来了血站已经有个把月了,并且也发过帖,我很高兴。本来想在的帖里回帖,由于忙和被飞机噪音的影响,就没有回帖。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1-4-25 21:03:1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1-5-31 20:08:19 编辑过]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1322#
发表于 2011-4-25 21:0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本帖最后由 五三零一八 于 2015-2-5 11:45 编辑

fficeffice\"" />

放鸡

--我的童年故事

 

放鸡在我的家乡叫养鸡,那时家乡养鸡是放养的。即是每天早上把家里养的鸡挑到指定位置放养,不用人看管,让鸡自由活动到处寻找食物的,直到天黑前,把放养了一天的鸡找到,赶回鸡笼并挑回家里(鸡笼是父亲用竹子编织的),这样就算一天的放鸡完成了。在那个年代家乡农村每个家庭都有养鸡,都是放养的,放养的地方都是在生产队晒谷场边上。

 

我小时候的放鸡和拾猪菜有些不一样,放鸡是必须每天都要做的家务事,拾猪菜是有空余时间才去干的。我在家里放鸡到底什么时候已经干这个工作的呢?应该还是像拾猪菜一样,自己懂事时就已经开始干了,大约干到15岁左右,才没有干这个家务。那么我家里平时有养多少鸡呢?一年到头都有4笼大小鸡,数字不一。家里长年养着两只母鸡(一只母鸡一般浮三窝小鸡,因各种原因死掉,之后在小鸡留养母鸡),一只母鸡一年也只有两窝小鸡,平时一窝小鸡只有十只左右,能养活成大鸡也只有45只,因为养大一只鸡,需要近一年的时间,在一年时间生长里,有病死、冷死、淹死、老鼠咬死、老鹰抓走等等。鸡养大后不是留着自家杀来吃的,而是用作走亲戚,亲戚里有什么喜事或大生日,都要送鸡的。家庭有时为解决油盐或购买些什么的,就抓一两只卖给公社食品站的(文革后期可到集市卖),家庭平时是不杀鸡吃的,但春节是要杀鸡的,农村有句话叫:“世界、世界,年三十晚要汤(杀)鸡。”那时家乡贫穷只能留一只为春节时杀吃,顶多也只能留两只,其余的大鸡留作家庭最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这也说明鸡对于农村家庭有多大重要。

 

放鸡讲起来只有两个字很简单,但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它需要一早至晚必须要做的工,一早就把鸡挑到指定地放掉它,不是丰收季节还要把鸡喂饱后才能放,喂鸡一般都是鸡糠和稀饭混合后就给吃,吃完后才去放,鸡放后就回来清理鸡屋,把鸡屋里鸡粪打扫干净,每次清扫鸡粪时,都想起我的二伯公说的两句话:“鸡肉唔(没有)见块,鸡屎每地排。”清扫完毕后,也就完成了第一项工序了。在丰收季节里,虽然是不用喂鸡,但很多时候是不放鸡的,要等到下午才能放,或者小学放学后挑去放,放时还要看住,万一鸡吃生产队谷子,就会被人打死。如果那天下大雨或天很冷,鸡只能留在鸡屋里,不放出去。大白天的,鸡见还没有放它,就会大噪大叫,整个鸡屋里就几几咯赂,噪过不停,听到很烦,这样的情况,经常见到。一旦天不下雨了,马上把鸡挑出去放掉。

 

既然每天把鸡放出去,就必须每天把鸡找回。鸡一旦从笼子里放出去,找鸡回笼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鸡在野外玩惯了,就不想回鸡笼了。一般的情况下,母鸡带小鸡,天黑之前母鸡就带着小鸡入笼,虽然那里有许多家的鸡笼都在那里,但它肯定回自家的笼子。还真是验证了两句话:“是自家养的鸡,就进自家的笼。”像这样母鸡带小鸡,是不会给找鸡带来麻烦的。最麻烦是那些大鸡,好像一天玩得不够过瘾一样,天黑之前是不会自动入笼的,天黑了鸡就陆陆续续回笼了,但每天基本上就有一两只“搞事分子”,它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不回笼子。特别是那些白天受到惊吓的鸡(白天有老鹰来抓过,或被人打过等都会受到惊吓),晚上像失了魂似的,到处找地方躲藏。本来鸡的眼睛,到了晚上是看不到东西的,但这些大鸡像看得见一样,它跑到小树林或其它难找到的地方躲藏起来。我家乡有种植物叫“郎枯”,它全身都长着刺,鸡一旦走进“郎枯”树底下,根本无法抓它。鸡既然没有入笼,还得把它找回,如果不把鸡找回,任其在野外过夜的话,第二天鸡就没有了,这是因为:一是被人偷走;二是被蛇或老鼠吃掉;三是下大雨把鸡冷死(说是大鸡,其实也只是一斤重左右,身上老毛还没有长出)。找鸡是很困难的,要到小树林里去慢慢看,即使你找到了,想把它赶回笼子也很难,它都不想回笼子的,看样子都想在外面过夜。想用手抓就更难了,根本就抓不到它,它会走得很快的。但是不管有多大困难,必须把鸡抓住带回家,否则父母亲就打你一顿。有时为了抓鸡辛苦了两个小时,才能把鸡捉住。这是晚上找鸡的情况,如果是白天找鸡就更麻烦了,一般情况下白天不会把鸡找回家的,如遇天下大雨或生产队来打鸡了,就必须白天把鸡赶入笼。白天的鸡跑得更快,每只鸡都像赛跑冠军一样,根本捉不住它,特别是生产队要说打死鸡时,其真急死人,有时赶鸡都哭了起来。赶鸡入笼到底有多难呢?先说村中一位兄弟白天找鸡事吧!有一天下大雨,他家的鸡全部都赶回笼了,还有一只大鸡再怎么赶它都不入笼,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他的父母亲在生产队放工了也来帮忙找鸡,全家人赶了许久都无法赶它入笼,他父亲发火了,就拿条长竹竿把鸡打昏了,然后抓住鸡两只脚用力把鸡往石头里打,把鸡当场打死为止。

 

说起白天找鸡有多艰苦,赶鸡入笼你最怎么赶,它都不入笼的,每次为了赶鸡入笼需要来回奔波,一般的情况下都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把鸡找齐,有时被鸡激怒了,用担条(扁担)打鸡,打鸡也不能用力过大,把鸡打死了还非常麻烦,有一次曾经打死了一只鸡,结果被父母亲打我一顿,还不给吃饭。有过多次曾经把鸡打晕死了,马上用自己的衣服包着,小心护着,让鸡返晕。说起找鸡回笼的故事,实在很多,不在此举例。总之,找鸡回家必须做到小心和耐心。

 

时光转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了,我已经走向社会工作了。有一次我回家乡探亲,见家乡农村的人已经很少养鸡了,就是养也不像我们那样放鸡,而是“温”(关在笼子里)养,更令我感奇怪的是,每只鸡都是很乖的,而且很温顺,可以用手去摸,随便都可以抓的。自己认为:这个世界真的变啦,怎么现在的鸡都变得那么乖了,那时我还真的接受不过来,老是在想:我小时候养的鸡为什么只只都像野山鸡一样呢?


   小时候放鸡的事,由于经历太深刻,虽然过了几十年,现在仍然没有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6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962
帖子
19
主题
5
精华
0
积分
6
威望
6
金钱
10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29
最后登录
2016-8-16
1323#
发表于 2011-4-26 06:5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老杨,请问重印的书何时能出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1324#
发表于 2011-4-26 22:1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海水火焰:谢谢你本书的关心!

我重版这本书为什么拖了那么久呢?可以说是一波三节来形容。首先是去年12月份电脑坏了四次,只好叫人重装,原书内容改了的就没有放上桌面,把没有改放上来,自己还不知道,就在那里改,这样反复了几次,烦恼到我不想写了,但又不忍心这样停下,结果还是认真地把本书写完。其次是批了书号不久就遇到春节,人人放假,我也到处去玩。最次是编辑很忙,我单位学报今年第一期在3月份要出版,我把稿件送给他后,他根本没有时间看,只好放在他那里有多天。第四就是本书配图片的问题。本来全书的图片20天前已经配好了,并且10多天前把全书的搞件送出给出版人了,本来应该印书了,突然收到了我团打仗时的摄影干部信息,说他那里有大量打仗时的实况照片,我当然不放过这些好图片不用,立即叫他把图片寄给我,但他怕丢失,不敢寄。人虽然找到了,并不一帆风顺,他退休后去了深圳他小孩那里住病了,身上没有带图片,并且需要治疗完这个疗程才能回去拿照片,在我的崔促下他提前一天离开了深圳,先到我处,我也顺便约了几位战友一起相量好后,他就回湖南老家了,今天他终于拿来了200多张底片来到我这里,图片包括有战前和战后的。我在里面挑选96张底片,现在已经交给了照相馆扫描了,明天上午送来。这些图片百分之九十九我还没有见到过的,都是第一现场摄的,他说他曾经被《战士报》借用过,图片只有第一现场才有给引力,如摄我团5连尖刀班战斗打响后垮过国境前进那照片,当我工兵炸掉越南在106号界碑设置的石墙后,他立即跑到尖刀班则面就摄下珍贵的出击照片,还是利用了炮火的光线摄的,其实那里有许多地雷的。他还讲了许多惊险的场面,今天就不在此多说了。fficeffice\" />

目前要撤出20多张上了书的图片,换取上新的更多的图片,现在最困难的是每张图片要加注说明,说明必须要说准,时间、地点、人物都不能错,因为31年多了,没有人想得起,如5连尖刀班,到底是那个班呢?今天就打了10多个长途电话才能搞清楚。好啦,暂说到此吧。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1-4-26 22:14:43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9458
帖子
726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1
最后登录
2014-8-24
1325#
发表于 2011-4-27 00:5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五三零一八:

海水火焰:谢谢你本书的关心!

我重版这本书为什么拖了那么久呢?可以说是一波三节来形容。首先是去年12月份电脑坏了四次,只好叫人重装,原书内容改了的就没有放上桌面,把没有改放上来,自己还不知道,就在那里改,这样反复了几次,烦恼到我不想写了,但又不忍心这样停下,结果还是认真地把本书写完。其次是批了书号不久就遇到春节,人人放假,我也到处去玩。最次是编辑很忙,我单位学报今年第一期在3月份要出版,我把稿件送给他后,他根本没有时间看,只好放在他那里有多天。第四就是本书配图片的问题。本来全书的图片20天前已经配好了,并且10多天前把全书的搞件送出给出版人了,本来应该印书了,突然收到了我团打仗时的摄影干部信息,说他那里有大量打仗时的实况照片,我当然不放过这些好图片不用,立即叫他把图片寄给我,但他怕丢失,不敢寄。人虽然找到了,并不一帆风顺,他退休后去了深圳他小孩那里住病了,身上没有带图片,并且需要治疗完这个疗程才能回去拿照片,在我的崔促下他提前一天离开了深圳,先到我处,我也顺便约了几位战友一起相量好后,他就回湖南老家了,今天他终于拿来了200多张底片来到我这里,图片包括有战前和战后的。我在里面挑选96张底片,现在已经交给了照相馆扫描了,明天上午送来。这些图片百分之九十九我还没有见到过的,都是第一现场摄的,他说他曾经被《战士报》借用过,图片只有第一现场才有给引力,如摄我团5连尖刀班战斗打响后垮过国境前进那照片,当我工兵炸掉越南在106号界碑设置的石墙后,他立即跑到尖刀班则面就摄下珍贵的出击照片,还是利用了炮火的光线摄的,其实那里有许多地雷的。他还讲了许多惊险的场面,今天就不在此多说了。fficeffice\" />

目前要撤出20多张上了书的图片,换取上新的更多的图片,现在最困难的是每张图片要加注说明,说明必须要说准,时间、地点、人物都不能错,因为31年多了,没有人想得起,如5连尖刀班,到底是那个班呢?今天就打了10多个长途电话才能搞清楚。好啦,暂说到此吧。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1-4-26 22:14:43 编辑过]

老杨的书给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700
帖子
28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2
最后登录
2014-8-24
1326#
发表于 2011-4-27 19:3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杨排长,你辛苦了!你是我们122师战友的联络站。我为你高兴和自豪。你是我们366团的骄傲!为你的书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700
帖子
28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2
最后登录
2014-8-24
1327#
发表于 2011-4-27 19:4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老杨,这张照片的说明你弄错了。四战友背景是三营七连是我新兵集训住过的房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1328#
发表于 2011-4-27 20:0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帅可可:
老杨,这张照片的说明你弄错了。四战友背景是三营七连是我新兵集训住过的房屋。

你是指今年春节我们四人回化州官桥的图片吗?你们新兵和三营的营房我搞不清楚,只是大概知道是那个连队的营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700
帖子
28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2
最后登录
2014-8-24
1329#
发表于 2011-4-30 10:1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是的。是我们4位战友在官桥部队三营的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1330#
发表于 2011-5-4 19:4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接续1320楼)

既然每天把鸡放出去,就必须每天把鸡找回。鸡一旦从笼子里放出去,找鸡回笼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鸡在野外玩惯了,就不想回鸡笼了。一般的情况下,母鸡带小鸡,天黑之前母鸡就带着小鸡入笼,虽然那里有许多家的鸡笼都在那里,但它肯定回自家的笼。还真验证了两句话:“是自家养的鸡,就进自家的笼”。像这样母鸡带小鸡,是不会给找鸡带来麻烦的。最麻烦是那些大鸡,好像一天玩得不够过瘾一样,天黑之前是不会自动入笼的,天黑了鸡就陆陆续续回笼了,但每天基本上就有一两只搞事分子,它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不回笼子。特别是那些白天受到惊吓的鸡(白天有老鹰来抓过,或被人打过等都会受到惊吓),晚上像失了魂似的,到处找地方躲藏。本来鸡的眼睛,到了晚上是看不到东西的,但这些大鸡像看得见一样,它跑到小树林或其它难找到的地方躲藏起来。我家乡有种植物叫“郎枯”,它全身都长着刺,鸡一旦走进“郎枯”树底下,根本无法抓它。鸡既然没有入笼,还得把它找回,如果不把鸡找回,任其在野外过夜的话,第二天鸡就没有了,这是为什么?一是被人偷走;二是被蛇或老鼠吃掉;三是下大雨把鸡冷死(说是大鸡,其实也只是斤把重,身上老毛还没有长出)。找鸡是很困难的,要到小树林里去漫漫看,即使你找到了,想把它赶回笼子也很难,它都不想回笼子的,看样子都想在外面过夜。想用手抓就更难了,根本就抓不到它,它会走得很快的。但是不管有多大困难,必须把鸡抓住带回家,否则父母亲就打你一顿。有时为了抓鸡辛苦了两个小时,才能把鸡捉住。这是晚上找鸡的情况,如果是白天找鸡就更麻烦了,一般情况下白天不会把鸡找回家的,如遇天下大雨或生产队来打鸡了,就必须白天把鸡赶入笼。白天的鸡跑得更快,每只鸡都像赛跑冠军一样,根本捉不住它,有时赶鸡都哭了起来。赶鸡入笼到底有多难呢?先说村中一位兄弟白天找鸡事吧!有一天下大雨,他家的鸡全部都赶回笼了,还有一只大鸡再怎么赶它都不入笼,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他的父母亲在生产队放工了也来帮忙找鸡,全家人赶了许久都无法赶它入笼,他父亲发火了,就拿条长竹竿把鸡打昏了,然后抓住鸡两只脚用力把鸡往石头里打,把鸡当场打死为止。fficeffice\" />

说起白天找鸡有多艰苦,赶鸡入笼你最怎么赶,它都不入笼的,每次为了赶鸡入笼需要来回奔波,一般的情况下都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把鸡找齐,有时被鸡激怒了,用担条打鸡,打鸡也不能用力过大,把鸡打死了还非常麻烦,有一次曾经打死了一只鸡,结果被父母亲打我一顿,还不给吃饭,所以找鸡还得有小心和有耐心。

时光转到八十年代了,我已经走向社会工作了。有一次我回家乡探亲,见家乡农村的人已经很少养鸡了,就是养也不像我们那样放鸡,而是“温”(关在笼子里)养,更令我感奇怪的是,每只鸡都是很乖的,而且很温顺,可以用手去摸,随便都可以抓的。当时在想,这个世界真的变啦,怎么现在的鸡都变得那么乖了,那时我还真的接受不过来,老是在想:我小时候养的鸡为什么只只都像野山鸡一样呢?

小时候放鸡的事,由于经历太深刻,虽然过了几十年,现在仍然没有忘记。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2-2-24 20:03:3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6 14:29 , Processed in 0.10878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