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光明磊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忆往事,激励生活(1979-2-17--3-16)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7098
帖子
48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30
最后登录
2014-8-24
161#
发表于 2008-4-12 02: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face=Comic Sans MS]历时在靖西会再面的.[/fa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5:23:41编辑过]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15310
帖子
447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20
威望
20
金钱
115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2
最后登录
2016-7-24
162#
发表于 2008-4-12 21: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face=仿宋_GB2312] 小老广:你好. 你的伟大理想,激起了我们老兵的欲望,但是,要实现你的理想,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呀.说真的.我们这些参战人员,现在都过50岁了.几十年的奋斗,很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更谈不上大富小富了.如果真能按你说的那样,来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曾经在房东家住过的地方,再看一看边防建设成就,那也就是终身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但我还是有这个想法,一定会到我战斗过的地方去一趟,但越南除外. [/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15310
帖子
447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20
威望
20
金钱
115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2
最后登录
2016-7-24
163#
发表于 2008-4-14 11:1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face=仿宋_GB2312] 十、《猫耳洞》 主题词:战斗阵地,生活的家 网友们提出要我讲一讲中越战争中《猫耳洞》的惊险故事,作为当事者我没有把此事作为重点向大家汇报,主要是猫耳洞在我的战斗历程中,在上述几件小记内略差些,我就将此内容往后排。网友们对此很关心,那就为满足你们的兴趣,让大家走进战争的往昔,我就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提及《猫耳洞》的重要性及战场的作用来说,就要看什么情况下,战争的艰难性,对抗的兵力、装备,战斗的程度,如使用了空军和重型炮的战斗,那对《猫耳洞》的重要性非常有用的。并且猫耳洞的建设也不是一般的人工(手工)挖出来的,要是能防空防重炮的,就必须有坚固的构筑工事。我今天说的是什么也没有,完全靠人工挖出来,暂时抵防轻武器的攻击,作藏身之地。猫耳洞按形状取的名,如果真正一个好的猫耳洞,外表就是人的耳朵,进入后就能按猫一样的生活。按战场上的要求,构好防御工事后,各自建好猫耳洞,就像一排房子中各开一个门,独立出入,成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在连队指挥所的电话连接到各阵地。可我们在中越战争中没有完成这样的防御阵地,主要是没有空军,也没有重炮的作用下,更是穿插任务的特殊性,比较简单的猫耳洞和战地工事。 我再将说一点有关《猫耳洞》的笑料,你们一定看到了很多报道,什么姑娘将爱情献给了驻守在猫耳洞的解放军,把洞房布置在猫耳洞中,战士们为他们庆贺;什么中央领导、什么国家级慰问团来到猫耳洞前为战友慰问等等。但是,我要汇报的是我们这28天的战斗中,战友为了挖好自己的猫耳洞,做好战斗准备,随时歼灭来犯之敌。有的战友还没有把猫耳洞挖成,就被敌人的子弹给击中光荣牺牲了;有的战友蹲在自己的猫耳洞内作短暂的休息时,被敌人的流弹给活埋了;有的战友在猫耳洞里躲雨而被崩溃而死。总之,当我回忆起那战斗中的阵地上猫耳洞,内心是多么沉痛、多么悲伤的。当我们想起那些战友们永远离开祖国,永远将安息在别国的土地上,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们。 话说远了,请原谅,我还是将自己的住吃在《猫耳洞》的情况汇报如下:我们的部队是执行轻装快速穿插任务,个人配带的除枪弹外,一人一把小铁铲(一个班有一把小羊镐),一个班一把砍刀,一个铝盆(班作饭吃的),还有个人的必须品(干粮、烟、水壶、消毒片、手榴弹、卫生衣上衣、雨布),用来构筑工事的就只有这二样工具,我记得28天的战斗,我们共挖了四次工事,首先是到达穿插阵地后,既辛苦又挨饥饿,在接到上级的防御阵地,装备火力配置时,按要求将我们班的火力配置点定好后,战友们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先构筑重机枪阵地,将枪架好,子弹装好,随时准备进入战斗。尔后就是自己根据战斗的要求,在战壕边挖猫耳洞,作为住和生活的“房子”,步兵就以战斗小组组织挖猫耳洞,经过一天多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初步的防御体系,这是第一次享受猫耳洞的待遇,我们没有碰到敌人,平安度过。后来三次,比第一次有经验,我们借用当地老百姓的木头,木板等,建了一个大的猫耳洞,能容纳全班人,还将老百姓家的被子也拿来垫在下面,战壕也挖得很好,使我们班真的生活在自己的家,但是经不起雨水的冲刷,那天晚上下雨把我们几个人都成了落汤鸡,水到了我们的小腿上,都是站在战壕里度过一夜。我们相邻的一个班就更苦了,还遭到了敌人的流弹击中,使全班2名战友负重伤,1名战友光荣牺牲。因此,现在想起来,那二十多天的野人生活,光光的头,成了女人的头,那没有长胡须的小伙子,成了满脸胡须,没有洗过脸,那灰把脸装饰得很美,衣服全都烂成比现在街上的乞丐还丑的军人,只有剩下那高昂的意气,精神抖数的士气,那含泪激动的表情,显示出军人的威武和雄壮。 [/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7231
帖子
15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12
最后登录
2014-8-24
164#
发表于 2008-4-14 22:4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光明前辈!您好!向战斗英雄致敬!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回忆录.很感人!我哥邱奇财是1979年越战时41军122师364团3机连烈士.听说1985年122师已撤编,364团归4集团军121师.改编后您的战友中有没有是1985年以前的364团的.很想找到我哥的战友,看有没有烈士的相片.也期待前辈能继续写下去.我们很想看到真实,生动的战斗经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7231
帖子
15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12
最后登录
2014-8-24
165#
发表于 2008-4-14 22:5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1985年122已撤编,364团归41集团军121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15310
帖子
447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20
威望
20
金钱
115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2
最后登录
2016-7-24
166#
发表于 2008-4-15 22:2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face=仿宋_GB2312] 邱明小弟:你好。   真的不好意思。我给你回此贴,已是第五次了,前四次都没有发表成功。   在此也只能长话短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参战的战友们,向你父母及亲人表示崇高的敬礼。祝老人家身体健康,亲人们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关于你想要找你哥的相片一事。我建议你:一是找与你哥同去当兵的老乡战友,他们与你家近吗?一个县的老乡也可以,如果他们有,就能找到当时的照片;二是可以找与你哥一起当兵的(一个连队)战友,他如果当时比较活跃,能与班里,连队的战友照相,也许有,但太难找了。因为,这些人都上五十岁了,不会上网,还有的不会用手机,联系困难;三是你想找老部队的档案,那可以告诉你,完全不可能的,没有了。   关于122撤编后,364团与121师的363团合并成现在的364团,那是当时精减100万部队(1985-1989),并不是122师、363团是战斗中被越南军队消灭了。我们41军的战友很少上网的。我是受网友们强烈要求,我自己水平有限,特别是自己的文化低,写作不出来,用词不妥,但我也不也对战争的全局,进行评述,我只是将自己的亲自经历告诉大家,不对之处,请知情者指导。特别是我们的战友们,一起经过此线路的战友们,提出真实的战斗场面。让爱国爱军,爱人民的网友们也受到启发吧。    邱明老小,有机会,请代向我们41军的战友们问好。如果有条件,我们欢迎你来湖南作客。 [/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7231
帖子
15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12
最后登录
2014-8-24
167#
发表于 2008-4-16 23:5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谢谢光明前辈!您写的很好,真实,动人,我们都很感动.希望你能多鼓励41军的战友发表一些战斗经历,让后辈们记住您们那种艰苦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关于我哥相片一事,谢谢您的建议,我现在经常在武汉,很少回广东潮阳,再说我也找不到哥的战友,不知那位知道攻打溯江南山高地的战况吗?我若有机会一定去湖南看望英雄前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15310
帖子
447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20
威望
20
金钱
115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2
最后登录
2016-7-24
168#
发表于 2008-4-17 14:2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face=仿宋_GB2312] 连载第12号: 十一、《惊险》 主题词:幸福来之不易,战斗永远难忘 我的小记各位战友也都传阅了,网友们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也努力在寻找曾经在战斗中的意义、价值,有启发作用的故事,向大家汇报。 今天汇报的是这几天战友在一起回忆战争时的情况,我选择一位战友的口述整编出来,供大家当笑料《惊险》。 大家还一定记得我在小记中提到有关部队派出的接粮队,遭敌伏击,伤亡损失惨痛的内容。今天要说的,就是这老兵(我的老乡)从伏击圈里奔跑出来,那生与死的一瞬间,使他终身难忘,见到战友就谈这“座右铭”了。因此,我们也常安慰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一种精神鼓励。 时间追朔到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四日,由团指挥部派出一支接粮队,前往师后勤(809高地),他们有步兵、重机枪、小炮兵、骡马分队。由团营领导亲自带队,担护警戒任务的是步兵二连,共有200多人。在全团缺粮已有7--8天的情况下,官兵们也有很多方面的想法,最后造成:一是组织指挥失控,完全没有反击的能力;二是体力有所下降(很多人都是无精打采);三是思想上麻痹大意(认为沿线都是自己的部队,进入自己的防区),放松了警惕性。部队与后勤骡马分队就象群众赶集一样,有的还将重武器放到骡马身上驮着,大摇大摆地走在公路上,连队的尖刀排也没有认真执行战斗任务,负责处理前方敌情。当大家兴高采烈地走到一段公路的下坡点,敌人的伏击圈内时,只听到枪声、炮声响起,周围的人与骡马已经有伤亡,部队已乱七八糟了,逃命已成了人的本能,不分方向的就向四处奔跑,只看到人、骡马那惨死的场面、听到那炮弹落地的响声,子弹象雨点地飞过,我的大脑真是一片空白,只知道拚命地往前跑,当自己跑出伏击圈后,躲藏在一个排水沟里,让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让大脑开始对自己还是不是活着,身上有多少伤口的检查,首先就认为自己没有死,还活着。当缓过气来后,睁眼往后看到,让我的眼泪直往下流,公路上全部是牺牲的战友和骡马,真是血染整个公路上,我不敢久看,但又没有勇气再跑了,就这样躲藏在这排水沟里,等到天黑,我真正目睹了越军惨杀战友的场面,当天快黑时,敌人从对面山上下来,共有6个人,各人背一支冲锋枪、手持一根擦炮用的通条,漫漫地向我们烈士们的地方走来,我心里很难受的,但又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躲藏着,这些敌人到了公路上,对着战友们就是一人一棒,如果有反映的,就补上一枪。挨个地查,把武器装备都收集起来,到了天黑时,他们就打照明弹,那灯光很强,战友们的帽微、领章很显现,敌人就追着打,当他们把整个战场清理一遍后,越军又来了一些人,将我们的武器全部运走,还大叫喊什么的,就消失了,当我完全清醒过来,肚子也饿的不得了了,确实认为敌人跑远了,我才低头从烈士们的前面返回原部队阵地。向部队领导汇报了自己所目睹的情况,极力请求部队派连队去追赶敌人,抢救战友们,部队领导已将此事向上级报告了,听上级的命令。 第二天,上级命令我部派出一连去营救运粮队,我参加了此次战斗,战友又一次当我们的向导。这次行动,组织严密,到达原接粮队受伏击的地点后,按照事先计划方案,分工负责地配合打扫战场,清理了烈士的遗体和遗物,全部安葬在一个大坑里,待以后处理。 我再描述一下,这位战友当时的情况:一是他的着装:左肩手榴弹袋、防毒面具;右肩挎包、水壶;胸前子弹袋;背囊里(急救包、雨布、卫生衣[上衣]、还有个人用品);手挎冲锋枪。二是他从伏击圈内跑出来后,身上的情况:四枚手榴弹柄打穿,弹夹打穿,背囊打中几个洞,裤腿上有几个洞,帽子也给钻了一个洞。我们开玩笑地说,你这一身,完全可以进军事博物馆,作为中越战争越军打我军的铁证。可惜,在部队回国后一切都上交了(处理了),没有了。 [/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15310
帖子
447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20
威望
20
金钱
115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2
最后登录
2016-7-24
169#
发表于 2008-4-19 10:1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face=仿宋_GB2312] 各位41军121师362团的战友们:你们好。 如果有1985年前入伍的战友,请看一下此帖,让你们又一些回到了边防一样。http://bbs.your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5&ID=1359&page=1(重发北山之旅) 这条桥,我太熟悉了。你真伟大,你为我们的战友送来了甘露,如果是41军121师362团的机关和团直的战友看到此景,一定会触景生情,一定为此大叫一声,我又回到了1985年2月14日至1985年3月3日这段支边作战的时刻。 从照片上看,没有1979年战争时的痕迹了,也没有1985年时的新了,但看到河边的水,还是那样时涨时退,那从桥头到桥尾,让我记起那早晨出操时的,路过,踩过,在桥上大叫过,看到那桥头的转变处,桥上的变化,过桥后(向北山方向,右边是一所小学校,我们团的指挥所就在此,利用孩子们放假期间,我们就驻训在此,看到那桥边的一切,就把自己置身于当年的情景,桥边群众的住房,这一切,对于一个爱边防的军人来说,也是多么地想故地重游。但条件有限,有楼主的奉献,让我们久离广西,退伍转业回到内地的战友们又一次重访了故地。心里特别地感谢你,同时也祝边防的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对门牛头山上有那古炮台,那一切古战场的痕迹,我们都有照片保存着,这也是1985年春节,吃了早饭,战友们就到牛头山上照相留念的。 好了。在此我代表战友们衷心感谢你。祝你事业有成,心想事成,家庭幸福。爱情美满。 [/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15310
帖子
447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20
威望
20
金钱
115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2
最后登录
2016-7-24
170#
发表于 2008-4-23 16:0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face=仿宋_GB2312] 连载第13号: 十二、《考验》 主题词:生死考验,永记心中 网友们,我们大家在这网站上,尽情地飞舞着各自的心,谈论各自的兴趣和爱好,追忆往事,展现当前,描绘未来。真正活跃在军歌嘹亮声中,让我们这群爱好和平,热爱生活的人,都享受人间的美好生活。 我的小记让网友们了解了战争的生活小事,看到了一个普通士兵对战争的体验。是你们鼓励我写出了最前线战士的心声。反映了军民同心作战的决心,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在战场上经常听到话:“跟我上,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干部,我是班长,等等”。从而激励着我们去战斗,去学习先进,向他们看齐。 我今天要汇报的是昨天受战友们的感动,也将自己终身难忘的《考验》告诉大家吧。那是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九日傍晚,接到上级命令,立即撤出现有阵地,去增援驻最前阵地,说是越军已向我们阵地进犯了。连长召集班、排长指明前进的线路,指导员作了简短的动员,希望党团员、骨干们发挥战斗作用。大家迅速整理装备,很快就向阵地奔袭。要知道我们到达的阵地是对面山上,要经过一个有1000米多的开阔地带,从我们阵地下山,是一条小河,一片稻田地,左边是一个村庄,对面山角边是一个水力发电站。枪声不停地响,那村庄里的人叫、狗叫声,发电站旁边还有敌人的活动。我们大家心里都感到特别恐惧,有的战友还说,完了,必死无凝了,还是当英雄吧。我们班的分工,我是扛重机枪机身,各人按装备排队。就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开始向阵地前进,按照战斗队形,成一字队形向前奔袭,当我们的先头战友快到发电站时,被敌人击中,那我看到这场面,心里怕到了极点。但也没有办法,连长说:“留下卫生员和一名民兵抢救伤员,其他的跟我上。”大家拚命地向前跑,天已完全黑下来了,能看到敌人的枪口射出的火花,同时也听到别的地方枪战炮战的声音,我们终于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开阔地),到达了阵地的前沿。但这时,我已落后于部队了,完全没有半点劲往前爬,就这样听着自己喘着粗气,并听到不远的水电站旁有人说话,好象是朝我的方向走来,使我大脑清醒了很多,想到决不能当俘虏,要死也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也好让父母知道儿子在战场上是牺牲的。我当时就从手榴弹袋里掏出一枚手榴弹,打开盖子,将拉火环套入手指中,静静地等敌人来到我的身边,四周都是一片黑暗,我卷缩在地上,一手抱着机枪身,一手拿着手榴弹,等了一段时间,敌人的脚步远去了,我也开始想怎么去找部队。正在这时,班长从山上来找我了,说到了阵地后,怎么没有发现我了,他们二人摸黑到我身边,先是安慰我,尔后,把机枪的机身他扛着,对我说:”你太辛苦了,你的装备大重了,我们没有想到给你换一下,让你受苦了。”我也将当时的情况告诉了他们,班长说:“要冷静处理,你做的对,不然的话,我们班就难以完成任务了,失去了战友比任何时期都会难过的。”后来,班长将这事告诉了排长,在全连都传开了,并要求大家碰到敌人时,或是特殊情况下,一定要冷静处理,到了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才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通过这次《考验》我的胆子大了很多,在后来战斗中,都是能与班里的战友,一起战斗的战友们共同商量,相互支持。在部队工作生活了那么多年,战争教育、锻炼了我。现在的工作生活都有那永不磨灭的精神,对人对事,总是想起那段永生难忘的时刻。因此,我的经历,向大家表白,请有同感的人能悟出更多的道理,指导自己的前锦。 [/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7-7 18:16 , Processed in 0.1060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