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山妮:
依梦阿姨,你好,昨日偶看到你的贴子,我的心情又激动又悲伤,感叹战争的残酷无情让一对有情人天各一方。作为靖西人的后代,我向您及已牺牲的及活在当下的反越战军人致于最崇高的敬意。79年的我5岁未到,却也依稀记得一点事情,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当时就有部队的军人驻在我们家乡,当时叫龙临公社,家家户户驻着军人,我们家大约驻了8位军人叔叔,那种深情厚谊至今难忘。我父母及我们两代人对军人充满敬意。战争时的离别让我们流泪,战争后的分离也让我们流泪。母亲说第一批驻家的军人叔叔只有指导员活着回来,全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异常悲痛。战争结束后家里又驻进第二批军人,当时有一位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开着北京吉普车,很帅气,我哥哥当年7岁,坐上车子跟叔叔去洗车,都成为小伙伴的谈资。母亲还记得这位兵叔叔的名字,他叫赵景云,原籍石家庄,在广东湛江当兵,作战结束回部队后还给我们来过一封信。可惜早就找不这封信了。不知道赵叔叔现在还好吗?祝福他,也祝福所有的军人,边疆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历史也不会忘记你们!
靖西山妮: 很佩服你母亲,79年的事情,已经过去32年了,仍然记得我师那位战士叫赵景云。赵景云,河北人,他本来在邢台市有份很好的工作,但老天爷对他很不公平,坏事接连二三,余事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关于部队驻扎的情况2006年我因写书,想了解364团2营在越南朔江受袭的情况,电话联系了2营炮连代理排长吴某某,他说了许多,其中还说到朔江战斗后他营保护122师部,战后跟随师部驻扎在龙临,当时我还说师部怎么退到隆林县那么远的?因为我部队有批79年兵是广西隆林县的,而且隆林县也属百色地区的。那位战友马上解释,是靖西县龙临公社,原来龙临和隆林读音相同,那时我才知道靖西县有龙临这个地方,也知道了我师部驻在龙临。这几年因了解我师战后的驻扎情况,才把靖西县西南部乡镇搞清楚。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1-12-7 15:28:2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