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晨雾中的卖梨者 说道莱阳,您能想到什么? 对了,梨,就是梨,莱阳梨,举世闻名的莱阳梨。 个大,皮薄,肉甜,无渣,清火,利痰,止咳,一个梨能吃饱肚子。唯一的不足就是长的不好看,像胖胖的黄脸女人脸上长满了雀斑,皮肤粗糙,一斑挨着一斑。 但是,她内在的优良品质却是人人皆知的,名气很大的。 从未进莱阳城开始,我就见到莱阳的著名标识:梨和梨园。 309国道,天已全黑。在成串的汽车灯光映照下,路旁全是卖梨的果农。正赶上双节,梨也会长,恰好成熟。人们开始采购土特产品,莱阳梨自然是上上之选。 为推销莱阳梨,为卖个好价钱,为扩大莱阳知名度,莱阳城举城上下大打卖梨战役。 据业内人士介绍,九月底,莱阳市举办了“莱阳梨文化节”,特别推出了骑自行车游梨乡活动;还举行了评选“梨状元”活动,最大的一个梨状元905克,拍出4万多元的天价。 在莱阳市各大企业门口,都挂出两个大牌子,上书“中国梨乡。绿色莱阳”的字样。 到处都是大大的广告牌子,上书一大大的“梨”字,隔100米开外就能看清。自产自销,批发零售,欢迎采购;好不红火! 9月28日早,我照例5点多起床。推窗远望,莱阳市整洁,漂亮,显得很大气。 一夜的良好的睡眠,我体力恢复很快,力量又聚集在体内,举手投足觉得接着跑是没的问题的。人就是这样,力量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我们没必要吝惜自己的力量。 6点30分,我准时走出客栈店门。坐在大街上,吃罢了油条馄饨,额外多吃了一个鸡蛋。我抹了抹嘴,跨上小毛驴,向西,向西北,穿城而去。 一层不算薄的雾霾笼罩着城乡,团团白雾在市街中、田野间窜动,汽车,行人,楼房,电杆,大树等,在白烟中时隐时现,若隐若现,忽隐忽现;突然,不远处的大树下,露出一个大大的“梨”字,一个三马车,一堆梨箱子,两个妇女边吃早点边聊着天,眼睛盯着过往的车辆;街上的行人都穿着秋装,骑摩托的甚至穿着羽绒服,大家在匆匆地赶路。只有一个骑自行车的老汉,穿着短裤汗衫,逍遥自得招摇过市,他不时拿出手机来这照照那瞄瞄,惹得路人侧目。那就是我。 在城乡结合处,我停下了车子,问一个卖梨的梨农问题。他说,他的梨园离这儿不远,他卖得是自己的梨。梨分几个等级,好梨2.。5元一斤,翠甜,汁多,个大。但莱阳卖梨的太多,小商店、小旅馆、小商贩都在批发卖梨,所以梨卖得不是很快的。孩子上学,买化肥,盖房子,老人看病,都指着这点梨呢。再过几天可能客商会来多一些,希望能多卖几个钱。他热情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指给出城上309国道的路,还要送我两个大梨,被我婉拒了。 我想,就是这样,各个城市、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的名片,大家都在极力推销自己,物以稀为贵,多了就那什么了。都说自己是什么什么乡,是什么什么城,什么什么正宗,中国多大地方,见多了也就那什么什么了。 譬如,石家庄有个赵县,邯郸有个魏县,也都称自己是什么什么“梨乡”“梨都”,闹得国人也就糊涂了。 不过莱阳梨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是不好那什么的。 8点整,我走出了莱阳市。路标告诉我,已经进入莱西市了。 我又见到309国道的里程碑了。 第185公里处。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