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仿宋_GB2312]尊敬的老兵及血站朋友: 你们好!《 燃烧的青春》是根据一位364T贺县籍参战老兵讲述而写的,写好后经老兵看过认为可发,所以我把开头部分发上去了,原计划每天发一节,20天左右可发完。开头部分发上去后,我心中还是没底,思想在左右摆动,老在考虑发好还是不发好。上周五下班后,约了几位贺县籍参战老兵去文中讲述者的果场,一来是大家聚聚。因为春节聚会后至今又过去半年了,平时各有各的事,很难见上一面。二来是对《燃烧的青春》征求大家的意见,考虑如何做才更稳妥。老兵讨论后有这么几点看法: 一、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如果是还健在的战友,为了避免对他们造成伤害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全部用化名;如果是牺牲了的战友可用真名,对他们牺牲的过程尽可能真实讲述,最好写的都是自己亲眼所见的,还原英雄本色,以示对他们尊敬和缅怀。 二、时间、地点、过程很难一致。原因:一是事过去近30年了,记忆已有点模糊。比如从贺县入伍时间,有人记得是12月8日,有人记得是12月3日,有人认为是11月底。又如新兵分下连队地点,有人说是在德保县县城,有人说是在德保县燕洞公社。二是各人所历不同,对参战过程分歧很大。此文讲述者记得364T第一天打下胡志明展览馆和部分高地,晚在高地防御,18日继续攻打未下高地,下午6时许攻克,立即打穿插,一夜翻山越岭,天亮到达朔江口的一条小河边。而同一队伍的另一战友说,364T第一天已打下胡志明展览馆和无名、1~8号高地,在高地防御,18日晚9时许才打穿插。三是对整个战况即使是局部战况,各人说法也不一。四是对越南地名忘记了很多。此文讲述者2月17日早6时从孟麻打入,3月16日晚11时从平孟回来,历时近一月,走过很多地方,现在只记得胡志明展览馆、朔江、安乐等几个大点的地名。以上原因可能会造成文中时间、地点、过程与实际不符。 三、文中只写一个人的经历,显得有点单调平凡,如果把几个人的经历融合在一起可能会更精彩。此外,大家都不是文字工作者,最好请教内行人修改后才发。四、既不为名利,只是为了回忆那段青春经历和缅怀牺牲的战友,发上去是无所谓的。建议最好是在09年2月17日发,30周年纪念日更显意义。 以上是几位老兵的看法,我觉得很中肯。 我们在老兵的果场住了一天两夜,玩得很高兴。头天晚上边喝酒边聊天,直到天亮。可惜战斗力差多了,一年不如一年,五个人带了两箱泸州老窖只干掉一箱,而且个个变得怕死,全没有当年在战场上一路冲杀的勇气。最可气的是那位腹部有两个弹孔的家伙,他喝到一半时说去解手,直到差不多天亮才回来,手里掂着一串山蚂拐。原来他独自去山冲照山蚂拐去了。果场没有地方关他禁闭,只好勒令他将功赎过:立即下厨,山蚂拐煲粥,给我们醒酒! 老兵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不愿在此透露姓名,但他们都很思念各地的战友,很想邀战友到果场叙叙。下面是本次聚会五位老兵每人讲一段话作为线索,认识的请回话,以便进一步联系。[/fa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8 10:17:27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路客MM 在 2009-7-27 0:35:4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