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鸣鹤在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79对越作战东西两线战场略评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1#
发表于 2010-5-22 16:0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长帖我都复制了6、7个了,怎么还没到第5页?!分页的条件是什么呀?再贴2次还不到第5页就拉倒。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2#
发表于 2010-5-22 16:1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长帖我都复制了6、7个了,怎么还没到第5页?!分页的条件是什么呀?再贴1次还不到第5页就拉倒。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3#
发表于 2010-5-22 16:1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长帖我都复制了6、7个了,怎么还没到第5页?!分页的条件是什么呀?哎哟娘唉,复制了十个长帖还不到第5页,I服了网站设计。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4#
发表于 2010-5-22 16:1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哎哟娘唉,说枪可以,说子弹也可以,两个词连着说就不可以!这是哪门子的规矩?!想复制长帖把敏感页顶过去,复制了十几个长帖还顶不到第5页,这回I彻底服了人民民主专政,不,I是服了专政,人民和民主没见过。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5#
发表于 2010-5-23 22:2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新的一天,继续往第5页顶过去!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在13军作战的同时,14军也直取老街。老街是越南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与中国河口

县相望,有公路连接柑塘至莱州,水路可直达河内,既是越西北战略重镇,也是对中国进行挑衅的前进基地。

打下老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老街这一仗打得很激烈。越军在老街及侧翼的小曹地区放了2个团左右的兵力,以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

险据守。在老街市周围越军也构筑了大量堑壕和火力点,布置了比较强大的火力。14军以40师主攻老街,战法

是侧翼突破,分割包围,先打小曹,再攻城市。老街之战打了3天。2月17日凌晨发动进攻,小曹地区的十几个

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师进至老街外围,开始了79之战中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越军兵力虽然不

多,但抵抗得非常顽强。40师反复攻击,将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62式”轻型坦克拉到城市中打巷战,又像

打同登“法国炮台”那样爆破老街越军坑道,一步步推进。战斗至2月19日下午13时,老街终被攻克。这一战14

军40师击毙越军681人,只俘获8人,可见越军之顽强。老街地区作战中,还出现了一位“孤胆英雄”岩龙。孤

身作战4小时,毙敌56名(一说22名),成为了当年的一时传奇。
  老街被克,14军41师也打下发隆和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红河以东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线被砸碎。

13军和14军联手捕捉柑塘越军345师的态势已经形成。
  柑塘是沿红河通向河内的重要枢纽,也是越西北盛产磷肥的矿区,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重要。越军既

要“一线决胜”,就不能容这里有失。黎笋已亲自发话,要“死守柑塘”。越军345师当即在柑塘以北展开部队

,设下阻击防线。而驻平卢的316A
师果然走10号公路东进沙巴,准备增援老街,前锋已至代乃。
  13军攻克谷柳,向东南沿公路推进即到柑塘。而谷柳到柑塘公路之间,又交汇一条10号公路向西南通向沙

巴,代乃即在谷柳和沙巴之间。当初38师114团要迂回穿插10号公路附近的奔西爱地区,就是要先一步抢占要点

,阻击316A
师东援。只是在孟珊地区受阻,才未能完成计划。如今要进攻柑塘,必要先挡住316A师。13军紧急部署,令39

师攻占代乃,阻击316A
师,保障军主力侧翼安全;37师在左翼,38师在右翼,以钳形攻势突击柑塘。同时以50军149师和11军配属过来

的32师95团作为军预备队。
  这316A师前身叫316师,是抗法战争时由中国援助装备组建的越军第5个主力步兵师。这个师在著名的奠边

府大战中表现不错,后来又在长期的抗美战争中屡建战功,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师”称号。1975年5月,越

军从316师抽调部分骨干组建了316B师,原来的老部队才改称为316A
师。这次316A师紧急东进,2月21日到代乃,但已来不及了。老街19日就被14军攻克。316A师此际只有沿谷沙公

路展开部队,和柑塘的345师连成防线,互为应援。
  2月22日下午,39师向代乃地区发动攻击,经5个小时激战,于当晚攻占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316A师见与

345师联系被断,急调148团进行反攻。这就是著名的代乃阻击战。打了二天,39师重创148团,毙伤越军931人

,挫败了其反攻的企图。打不开代乃,增援老街的计划就泡汤了。316A师通过几天的战斗已经有所感觉,当面

中国军队实力强大,继续东进恐难取胜。迅速脱离战场,那也不行。两难之下,遂沿谷沙公路布防,尽量迟滞

中国军队南进。不过这一招也有风险,两处越军都已陷于孤立,中国军队只要打下柑塘,下一步就要吃316A师

了。
  柑塘之战从2月23日晨一直打到25日下午。这345师是由生产师改成作战师的,战斗力较弱,还不如高平的

346师。13军集中了7个师属以上炮兵团,以82毫米以上火炮564门支援进攻。仅1个小时就全线突破。37师和38

师连克要点,边打边插,实行两翼合围,血战柑塘火车站,直插外波河,突进越军纵深20余公里,攻克柑塘,

歼灭345师2600余人。345师师长梅荣兰(也译为麻永兰)及师部逃向外波河南岸。
  13军打到外波河,已基本完成了此次对越还击作战任务,转为防御态势,不再向南进了。下面,该轮到

316A师了。本来316A师东援老街不成,靠近柑塘也不成,回头跑就完了,中国军队也不会追。偏偏316A师判断

不清我军意图,还仗着机动力强,不进不退,建立防线,欲盯住我军,相机而动。这就坏了。西线中国军队进

展虽然较顺利,但歼敌并不多。316A师自己送上门来,那就顺手牵羊了。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二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25日进行至3月5日。
  根据西线指挥部的命令,以配属13军的50军149师和11军32师95团打向沙巴,向316A师展开围歼。沙巴离老

街有20多公里,地形复杂,洞穴和悬崖峭壁极多,易守难攻。50军149师2月24日晚刚赶到战地,25日晨就投入

战斗,时间仓促,未及休息。而且战场情况不熟悉,天又下起了大雨,真是很困难。但149师迎难而上了。攻击

集团兵分三路:149师447团走左路,从坝洒至谷柳公路向西南,走乡村小路经班佛——格盖苗插向沙巴侧后的

黄连山垭口,控制公路,切断316A师的退路;149师445团2营走中路,从班佛——格盖苗之间的乡村小路向东南

插向大平,从北面侧攻沙巴;149师主力从4号桥地区投入战斗,从正面沿公路向沙巴推进,39师117团向奔西爱

以东发动攻击进行协同,32师95团在149师左翼一同推进。
  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越军依托密集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地阻击和伏击,公路沿线的各个高地上连番激战

。316A师的148团和174团都拼了命。149师攻击部队艰难推进。446团和445团(欠2营)血战4号桥,遇袭而阵脚

不乱,奋力克敌,在沙巴之战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左路穿插的149师447团连经格盖苗遭遇战、新寨北垭口血

战,克服疲劳和断粮,不顾牺牲,连续穿插7天,终于占领黄连山垭口。所部红2连打得只剩21人,3连也只剩下

43人,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经7天苦战,149师终于攻克沙巴,歼灭了316A师174团、148团大部和沙巴独立

营,共2300余人。149师战斗伤亡1100余人。
  沙巴守不住,316A师残部只好西撤。这一战316A师的2个主力步兵团遭到重创,说明在堂堂正正地临阵对决

中,即使是越军的精锐部队,也还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越军的长处是游击战,但在有限时间的低烈度战争中

,游击战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左右不了战争大势。
  50军149师千里转运,未及休息就投入战场,地形不熟,天降大雨,远道奔袭,强攻越军密集防御体系,不

顾伤亡,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沙巴之战的胜利,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以一个远道兵疲之师,击败一个以逸

待劳之师,149师可以自傲了。如果说东线是163师最抢眼,那么西线就是149师表现最好。
  红河东岸的14军在攻占老街后,继续向纵深扫荡,切断红河两岸越军联系,保障13军左翼安全,歼灭345师

一部及部分地方越军,相继攻占班甘、郭参、郎忠、铺楼等地。
  至此,西线主攻方向上的作战结束。
  在13军和14军扫荡红河两岸的同时,11军也向越南莱州省的封土地区发动助攻,策应主攻方向。这莱州地

区,向属中国千年,明朝初年时归宁远州管辖,到明宣宗年间才被安南占去。此次中国军队攻击莱州,也有一

点象征意义。
  11军的作战规模较小,因为前期32师配属14军和50军149师作战,11军以31师为主攻,另加强云南省军区独

立师。主要战斗有打下巴沙山口,攻克封土县城,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歼灭在封土设防的316A师98

团一部等。作战22天,攻进越南境内纵深34公里。在进攻封土地区的木桑战斗中,打出了一个“董存瑞式的战

斗英雄”陶绍文,入选80年代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有趣的是,笔者小时候最熟悉的三位对越作战英雄,都出

在西线。
  在整个西线云南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40多公里,攻克老街、柑塘两个城市。共歼灭越

军16480余人。西线我军总减员约11000余人。
  综观整个西线作战,战役纵深比东线小,双方投入的兵力比东线少,作战规模也小于东线。西线我军遇到

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不如东线,伤亡少,相应战果也小。从战术上说,西线我军成功运用浅近迂回,分割包

围敌军,稳步推进,小型歼灭战很多,积小胜为大胜,沉重打击了越军。西线没有用大规模坦克部队出击,多

是支援步兵进攻和拔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西线部队都打得很有章法,掌握部队较好,

没有出现东线41军121师和50军150师那样的大规模失踪现象。参战各军发挥都还不错,相对而言,13军和50军

149师更出色一点。13军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为79之战各军俘敌最高记录。50军149师单挑316A师,也

是79之战中的记录。
  打到这时,东西两线作战接近尾声。越北地区已基本被中国军队掌握,战略反击目的已达成。3月5日,中

国政府发表声明,不要越南一寸国土,对越反击部队全部后撤回国。3月6日起,各部队加快清剿作战,尔后相

互掩护撤回国内。广西方向于12日全部撤完;云南方向于13日全部撤完。3月16日,所有参战部队全部撤退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6#
发表于 2010-5-23 22: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新的一天,还没顶过去?!继续往第5页顶啊!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在13军作战的同时,14军也直取老街。老街是越南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与中国河口

县相望,有公路连接柑塘至莱州,水路可直达河内,既是越西北战略重镇,也是对中国进行挑衅的前进基地。

打下老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老街这一仗打得很激烈。越军在老街及侧翼的小曹地区放了2个团左右的兵力,以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

险据守。在老街市周围越军也构筑了大量堑壕和火力点,布置了比较强大的火力。14军以40师主攻老街,战法

是侧翼突破,分割包围,先打小曹,再攻城市。老街之战打了3天。2月17日凌晨发动进攻,小曹地区的十几个

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师进至老街外围,开始了79之战中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越军兵力虽然不

多,但抵抗得非常顽强。40师反复攻击,将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62式”轻型坦克拉到城市中打巷战,又像

打同登“法国炮台”那样爆破老街越军坑道,一步步推进。战斗至2月19日下午13时,老街终被攻克。这一战14

军40师击毙越军681人,只俘获8人,可见越军之顽强。老街地区作战中,还出现了一位“孤胆英雄”岩龙。孤

身作战4小时,毙敌56名(一说22名),成为了当年的一时传奇。
  老街被克,14军41师也打下发隆和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红河以东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线被砸碎。

13军和14军联手捕捉柑塘越军345师的态势已经形成。
  柑塘是沿红河通向河内的重要枢纽,也是越西北盛产磷肥的矿区,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重要。越军既

要“一线决胜”,就不能容这里有失。黎笋已亲自发话,要“死守柑塘”。越军345师当即在柑塘以北展开部队

,设下阻击防线。而驻平卢的316A
师果然走10号公路东进沙巴,准备增援老街,前锋已至代乃。
  13军攻克谷柳,向东南沿公路推进即到柑塘。而谷柳到柑塘公路之间,又交汇一条10号公路向西南通向沙

巴,代乃即在谷柳和沙巴之间。当初38师114团要迂回穿插10号公路附近的奔西爱地区,就是要先一步抢占要点

,阻击316A
师东援。只是在孟珊地区受阻,才未能完成计划。如今要进攻柑塘,必要先挡住316A师。13军紧急部署,令39

师攻占代乃,阻击316A
师,保障军主力侧翼安全;37师在左翼,38师在右翼,以钳形攻势突击柑塘。同时以50军149师和11军配属过来

的32师95团作为军预备队。
  这316A师前身叫316师,是抗法战争时由中国援助装备组建的越军第5个主力步兵师。这个师在著名的奠边

府大战中表现不错,后来又在长期的抗美战争中屡建战功,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师”称号。1975年5月,越

军从316师抽调部分骨干组建了316B师,原来的老部队才改称为316A
师。这次316A师紧急东进,2月21日到代乃,但已来不及了。老街19日就被14军攻克。316A师此际只有沿谷沙公

路展开部队,和柑塘的345师连成防线,互为应援。
  2月22日下午,39师向代乃地区发动攻击,经5个小时激战,于当晚攻占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316A师见与

345师联系被断,急调148团进行反攻。这就是著名的代乃阻击战。打了二天,39师重创148团,毙伤越军931人

,挫败了其反攻的企图。打不开代乃,增援老街的计划就泡汤了。316A师通过几天的战斗已经有所感觉,当面

中国军队实力强大,继续东进恐难取胜。迅速脱离战场,那也不行。两难之下,遂沿谷沙公路布防,尽量迟滞

中国军队南进。不过这一招也有风险,两处越军都已陷于孤立,中国军队只要打下柑塘,下一步就要吃316A师

了。
  柑塘之战从2月23日晨一直打到25日下午。这345师是由生产师改成作战师的,战斗力较弱,还不如高平的

346师。13军集中了7个师属以上炮兵团,以82毫米以上火炮564门支援进攻。仅1个小时就全线突破。37师和38

师连克要点,边打边插,实行两翼合围,血战柑塘火车站,直插外波河,突进越军纵深20余公里,攻克柑塘,

歼灭345师2600余人。345师师长梅荣兰(也译为麻永兰)及师部逃向外波河南岸。
  13军打到外波河,已基本完成了此次对越还击作战任务,转为防御态势,不再向南进了。下面,该轮到

316A师了。本来316A师东援老街不成,靠近柑塘也不成,回头跑就完了,中国军队也不会追。偏偏316A师判断

不清我军意图,还仗着机动力强,不进不退,建立防线,欲盯住我军,相机而动。这就坏了。西线中国军队进

展虽然较顺利,但歼敌并不多。316A师自己送上门来,那就顺手牵羊了。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二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25日进行至3月5日。
  根据西线指挥部的命令,以配属13军的50军149师和11军32师95团打向沙巴,向316A师展开围歼。沙巴离老

街有20多公里,地形复杂,洞穴和悬崖峭壁极多,易守难攻。50军149师2月24日晚刚赶到战地,25日晨就投入

战斗,时间仓促,未及休息。而且战场情况不熟悉,天又下起了大雨,真是很困难。但149师迎难而上了。攻击

集团兵分三路:149师447团走左路,从坝洒至谷柳公路向西南,走乡村小路经班佛——格盖苗插向沙巴侧后的

黄连山垭口,控制公路,切断316A师的退路;149师445团2营走中路,从班佛——格盖苗之间的乡村小路向东南

插向大平,从北面侧攻沙巴;149师主力从4号桥地区投入战斗,从正面沿公路向沙巴推进,39师117团向奔西爱

以东发动攻击进行协同,32师95团在149师左翼一同推进。
  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越军依托密集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地阻击和伏击,公路沿线的各个高地上连番激战

。316A师的148团和174团都拼了命。149师攻击部队艰难推进。446团和445团(欠2营)血战4号桥,遇袭而阵脚

不乱,奋力克敌,在沙巴之战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左路穿插的149师447团连经格盖苗遭遇战、新寨北垭口血

战,克服疲劳和断粮,不顾牺牲,连续穿插7天,终于占领黄连山垭口。所部红2连打得只剩21人,3连也只剩下

43人,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经7天苦战,149师终于攻克沙巴,歼灭了316A师174团、148团大部和沙巴独立

营,共2300余人。149师战斗伤亡1100余人。
  沙巴守不住,316A师残部只好西撤。这一战316A师的2个主力步兵团遭到重创,说明在堂堂正正地临阵对决

中,即使是越军的精锐部队,也还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越军的长处是游击战,但在有限时间的低烈度战争中

,游击战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左右不了战争大势。
  50军149师千里转运,未及休息就投入战场,地形不熟,天降大雨,远道奔袭,强攻越军密集防御体系,不

顾伤亡,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沙巴之战的胜利,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以一个远道兵疲之师,击败一个以逸

待劳之师,149师可以自傲了。如果说东线是163师最抢眼,那么西线就是149师表现最好。
  红河东岸的14军在攻占老街后,继续向纵深扫荡,切断红河两岸越军联系,保障13军左翼安全,歼灭345师

一部及部分地方越军,相继攻占班甘、郭参、郎忠、铺楼等地。
  至此,西线主攻方向上的作战结束。
  在13军和14军扫荡红河两岸的同时,11军也向越南莱州省的封土地区发动助攻,策应主攻方向。这莱州地

区,向属中国千年,明朝初年时归宁远州管辖,到明宣宗年间才被安南占去。此次中国军队攻击莱州,也有一

点象征意义。
  11军的作战规模较小,因为前期32师配属14军和50军149师作战,11军以31师为主攻,另加强云南省军区独

立师。主要战斗有打下巴沙山口,攻克封土县城,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歼灭在封土设防的316A师98

团一部等。作战22天,攻进越南境内纵深34公里。在进攻封土地区的木桑战斗中,打出了一个“董存瑞式的战

斗英雄”陶绍文,入选80年代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有趣的是,笔者小时候最熟悉的三位对越作战英雄,都出

在西线。
  在整个西线云南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40多公里,攻克老街、柑塘两个城市。共歼灭越

军16480余人。西线我军总减员约11000余人。
  综观整个西线作战,战役纵深比东线小,双方投入的兵力比东线少,作战规模也小于东线。西线我军遇到

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不如东线,伤亡少,相应战果也小。从战术上说,西线我军成功运用浅近迂回,分割包

围敌军,稳步推进,小型歼灭战很多,积小胜为大胜,沉重打击了越军。西线没有用大规模坦克部队出击,多

是支援步兵进攻和拔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西线部队都打得很有章法,掌握部队较好,

没有出现东线41军121师和50军150师那样的大规模失踪现象。参战各军发挥都还不错,相对而言,13军和50军

149师更出色一点。13军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为79之战各军俘敌最高记录。50军149师单挑316A师,也

是79之战中的记录。
  打到这时,东西两线作战接近尾声。越北地区已基本被中国军队掌握,战略反击目的已达成。3月5日,中

国政府发表声明,不要越南一寸国土,对越反击部队全部后撤回国。3月6日起,各部队加快清剿作战,尔后相

互掩护撤回国内。广西方向于12日全部撤完;云南方向于13日全部撤完。3月16日,所有参战部队全部撤退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7#
发表于 2010-5-23 22:3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新的一天,继续往第5页顶啊!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在13军作战的同时,14军也直取老街。老街是越南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与中国河口

县相望,有公路连接柑塘至莱州,水路可直达河内,既是越西北战略重镇,也是对中国进行挑衅的前进基地。

打下老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老街这一仗打得很激烈。越军在老街及侧翼的小曹地区放了2个团左右的兵力,以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

险据守。在老街市周围越军也构筑了大量堑壕和火力点,布置了比较强大的火力。14军以40师主攻老街,战法

是侧翼突破,分割包围,先打小曹,再攻城市。老街之战打了3天。2月17日凌晨发动进攻,小曹地区的十几个

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师进至老街外围,开始了79之战中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越军兵力虽然不

多,但抵抗得非常顽强。40师反复攻击,将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62式”轻型坦克拉到城市中打巷战,又像

打同登“法国炮台”那样爆破老街越军坑道,一步步推进。战斗至2月19日下午13时,老街终被攻克。这一战14

军40师击毙越军681人,只俘获8人,可见越军之顽强。老街地区作战中,还出现了一位“孤胆英雄”岩龙。孤

身作战4小时,毙敌56名(一说22名),成为了当年的一时传奇。
  老街被克,14军41师也打下发隆和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红河以东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线被砸碎。

13军和14军联手捕捉柑塘越军345师的态势已经形成。
  柑塘是沿红河通向河内的重要枢纽,也是越西北盛产磷肥的矿区,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重要。越军既

要“一线决胜”,就不能容这里有失。黎笋已亲自发话,要“死守柑塘”。越军345师当即在柑塘以北展开部队

,设下阻击防线。而驻平卢的316A
师果然走10号公路东进沙巴,准备增援老街,前锋已至代乃。
  13军攻克谷柳,向东南沿公路推进即到柑塘。而谷柳到柑塘公路之间,又交汇一条10号公路向西南通向沙

巴,代乃即在谷柳和沙巴之间。当初38师114团要迂回穿插10号公路附近的奔西爱地区,就是要先一步抢占要点

,阻击316A
师东援。只是在孟珊地区受阻,才未能完成计划。如今要进攻柑塘,必要先挡住316A师。13军紧急部署,令39

师攻占代乃,阻击316A
师,保障军主力侧翼安全;37师在左翼,38师在右翼,以钳形攻势突击柑塘。同时以50军149师和11军配属过来

的32师95团作为军预备队。
  这316A师前身叫316师,是抗法战争时由中国援助装备组建的越军第5个主力步兵师。这个师在著名的奠边

府大战中表现不错,后来又在长期的抗美战争中屡建战功,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师”称号。1975年5月,越

军从316师抽调部分骨干组建了316B师,原来的老部队才改称为316A
师。这次316A师紧急东进,2月21日到代乃,但已来不及了。老街19日就被14军攻克。316A师此际只有沿谷沙公

路展开部队,和柑塘的345师连成防线,互为应援。
  2月22日下午,39师向代乃地区发动攻击,经5个小时激战,于当晚攻占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316A师见与

345师联系被断,急调148团进行反攻。这就是著名的代乃阻击战。打了二天,39师重创148团,毙伤越军931人

,挫败了其反攻的企图。打不开代乃,增援老街的计划就泡汤了。316A师通过几天的战斗已经有所感觉,当面

中国军队实力强大,继续东进恐难取胜。迅速脱离战场,那也不行。两难之下,遂沿谷沙公路布防,尽量迟滞

中国军队南进。不过这一招也有风险,两处越军都已陷于孤立,中国军队只要打下柑塘,下一步就要吃316A师

了。
  柑塘之战从2月23日晨一直打到25日下午。这345师是由生产师改成作战师的,战斗力较弱,还不如高平的

346师。13军集中了7个师属以上炮兵团,以82毫米以上火炮564门支援进攻。仅1个小时就全线突破。37师和38

师连克要点,边打边插,实行两翼合围,血战柑塘火车站,直插外波河,突进越军纵深20余公里,攻克柑塘,

歼灭345师2600余人。345师师长梅荣兰(也译为麻永兰)及师部逃向外波河南岸。
  13军打到外波河,已基本完成了此次对越还击作战任务,转为防御态势,不再向南进了。下面,该轮到

316A师了。本来316A师东援老街不成,靠近柑塘也不成,回头跑就完了,中国军队也不会追。偏偏316A师判断

不清我军意图,还仗着机动力强,不进不退,建立防线,欲盯住我军,相机而动。这就坏了。西线中国军队进

展虽然较顺利,但歼敌并不多。316A师自己送上门来,那就顺手牵羊了。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二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25日进行至3月5日。
  根据西线指挥部的命令,以配属13军的50军149师和11军32师95团打向沙巴,向316A师展开围歼。沙巴离老

街有20多公里,地形复杂,洞穴和悬崖峭壁极多,易守难攻。50军149师2月24日晚刚赶到战地,25日晨就投入

战斗,时间仓促,未及休息。而且战场情况不熟悉,天又下起了大雨,真是很困难。但149师迎难而上了。攻击

集团兵分三路:149师447团走左路,从坝洒至谷柳公路向西南,走乡村小路经班佛——格盖苗插向沙巴侧后的

黄连山垭口,控制公路,切断316A师的退路;149师445团2营走中路,从班佛——格盖苗之间的乡村小路向东南

插向大平,从北面侧攻沙巴;149师主力从4号桥地区投入战斗,从正面沿公路向沙巴推进,39师117团向奔西爱

以东发动攻击进行协同,32师95团在149师左翼一同推进。
  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越军依托密集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地阻击和伏击,公路沿线的各个高地上连番激战

。316A师的148团和174团都拼了命。149师攻击部队艰难推进。446团和445团(欠2营)血战4号桥,遇袭而阵脚

不乱,奋力克敌,在沙巴之战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左路穿插的149师447团连经格盖苗遭遇战、新寨北垭口血

战,克服疲劳和断粮,不顾牺牲,连续穿插7天,终于占领黄连山垭口。所部红2连打得只剩21人,3连也只剩下

43人,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经7天苦战,149师终于攻克沙巴,歼灭了316A师174团、148团大部和沙巴独立

营,共2300余人。149师战斗伤亡1100余人。
  沙巴守不住,316A师残部只好西撤。这一战316A师的2个主力步兵团遭到重创,说明在堂堂正正地临阵对决

中,即使是越军的精锐部队,也还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越军的长处是游击战,但在有限时间的低烈度战争中

,游击战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左右不了战争大势。
  50军149师千里转运,未及休息就投入战场,地形不熟,天降大雨,远道奔袭,强攻越军密集防御体系,不

顾伤亡,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沙巴之战的胜利,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以一个远道兵疲之师,击败一个以逸

待劳之师,149师可以自傲了。如果说东线是163师最抢眼,那么西线就是149师表现最好。
  红河东岸的14军在攻占老街后,继续向纵深扫荡,切断红河两岸越军联系,保障13军左翼安全,歼灭345师

一部及部分地方越军,相继攻占班甘、郭参、郎忠、铺楼等地。
  至此,西线主攻方向上的作战结束。
  在13军和14军扫荡红河两岸的同时,11军也向越南莱州省的封土地区发动助攻,策应主攻方向。这莱州地

区,向属中国千年,明朝初年时归宁远州管辖,到明宣宗年间才被安南占去。此次中国军队攻击莱州,也有一

点象征意义。
  11军的作战规模较小,因为前期32师配属14军和50军149师作战,11军以31师为主攻,另加强云南省军区独

立师。主要战斗有打下巴沙山口,攻克封土县城,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歼灭在封土设防的316A师98

团一部等。作战22天,攻进越南境内纵深34公里。在进攻封土地区的木桑战斗中,打出了一个“董存瑞式的战

斗英雄”陶绍文,入选80年代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有趣的是,笔者小时候最熟悉的三位对越作战英雄,都出

在西线。
  在整个西线云南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40多公里,攻克老街、柑塘两个城市。共歼灭越

军16480余人。西线我军总减员约11000余人。
  综观整个西线作战,战役纵深比东线小,双方投入的兵力比东线少,作战规模也小于东线。西线我军遇到

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不如东线,伤亡少,相应战果也小。从战术上说,西线我军成功运用浅近迂回,分割包

围敌军,稳步推进,小型歼灭战很多,积小胜为大胜,沉重打击了越军。西线没有用大规模坦克部队出击,多

是支援步兵进攻和拔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西线部队都打得很有章法,掌握部队较好,

没有出现东线41军121师和50军150师那样的大规模失踪现象。参战各军发挥都还不错,相对而言,13军和50军

149师更出色一点。13军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为79之战各军俘敌最高记录。50军149师单挑316A师,也

是79之战中的记录。
  打到这时,东西两线作战接近尾声。越北地区已基本被中国军队掌握,战略反击目的已达成。3月5日,中

国政府发表声明,不要越南一寸国土,对越反击部队全部后撤回国。3月6日起,各部队加快清剿作战,尔后相

互掩护撤回国内。广西方向于12日全部撤完;云南方向于13日全部撤完。3月16日,所有参战部队全部撤退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8#
发表于 2010-5-23 22: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新的一天,怎么还顶不到第5页啊!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在13军作战的同时,14军也直取老街。老街是越南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与中国河口

县相望,有公路连接柑塘至莱州,水路可直达河内,既是越西北战略重镇,也是对中国进行挑衅的前进基地。

打下老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老街这一仗打得很激烈。越军在老街及侧翼的小曹地区放了2个团左右的兵力,以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

险据守。在老街市周围越军也构筑了大量堑壕和火力点,布置了比较强大的火力。14军以40师主攻老街,战法

是侧翼突破,分割包围,先打小曹,再攻城市。老街之战打了3天。2月17日凌晨发动进攻,小曹地区的十几个

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师进至老街外围,开始了79之战中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越军兵力虽然不

多,但抵抗得非常顽强。40师反复攻击,将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62式”轻型坦克拉到城市中打巷战,又像

打同登“法国炮台”那样爆破老街越军坑道,一步步推进。战斗至2月19日下午13时,老街终被攻克。这一战14

军40师击毙越军681人,只俘获8人,可见越军之顽强。老街地区作战中,还出现了一位“孤胆英雄”岩龙。孤

身作战4小时,毙敌56名(一说22名),成为了当年的一时传奇。
  老街被克,14军41师也打下发隆和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红河以东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线被砸碎。

13军和14军联手捕捉柑塘越军345师的态势已经形成。
  柑塘是沿红河通向河内的重要枢纽,也是越西北盛产磷肥的矿区,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重要。越军既

要“一线决胜”,就不能容这里有失。黎笋已亲自发话,要“死守柑塘”。越军345师当即在柑塘以北展开部队

,设下阻击防线。而驻平卢的316A
师果然走10号公路东进沙巴,准备增援老街,前锋已至代乃。
  13军攻克谷柳,向东南沿公路推进即到柑塘。而谷柳到柑塘公路之间,又交汇一条10号公路向西南通向沙

巴,代乃即在谷柳和沙巴之间。当初38师114团要迂回穿插10号公路附近的奔西爱地区,就是要先一步抢占要点

,阻击316A
师东援。只是在孟珊地区受阻,才未能完成计划。如今要进攻柑塘,必要先挡住316A师。13军紧急部署,令39

师攻占代乃,阻击316A
师,保障军主力侧翼安全;37师在左翼,38师在右翼,以钳形攻势突击柑塘。同时以50军149师和11军配属过来

的32师95团作为军预备队。
  这316A师前身叫316师,是抗法战争时由中国援助装备组建的越军第5个主力步兵师。这个师在著名的奠边

府大战中表现不错,后来又在长期的抗美战争中屡建战功,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师”称号。1975年5月,越

军从316师抽调部分骨干组建了316B师,原来的老部队才改称为316A
师。这次316A师紧急东进,2月21日到代乃,但已来不及了。老街19日就被14军攻克。316A师此际只有沿谷沙公

路展开部队,和柑塘的345师连成防线,互为应援。
  2月22日下午,39师向代乃地区发动攻击,经5个小时激战,于当晚攻占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316A师见与

345师联系被断,急调148团进行反攻。这就是著名的代乃阻击战。打了二天,39师重创148团,毙伤越军931人

,挫败了其反攻的企图。打不开代乃,增援老街的计划就泡汤了。316A师通过几天的战斗已经有所感觉,当面

中国军队实力强大,继续东进恐难取胜。迅速脱离战场,那也不行。两难之下,遂沿谷沙公路布防,尽量迟滞

中国军队南进。不过这一招也有风险,两处越军都已陷于孤立,中国军队只要打下柑塘,下一步就要吃316A师

了。
  柑塘之战从2月23日晨一直打到25日下午。这345师是由生产师改成作战师的,战斗力较弱,还不如高平的

346师。13军集中了7个师属以上炮兵团,以82毫米以上火炮564门支援进攻。仅1个小时就全线突破。37师和38

师连克要点,边打边插,实行两翼合围,血战柑塘火车站,直插外波河,突进越军纵深20余公里,攻克柑塘,

歼灭345师2600余人。345师师长梅荣兰(也译为麻永兰)及师部逃向外波河南岸。
  13军打到外波河,已基本完成了此次对越还击作战任务,转为防御态势,不再向南进了。下面,该轮到

316A师了。本来316A师东援老街不成,靠近柑塘也不成,回头跑就完了,中国军队也不会追。偏偏316A师判断

不清我军意图,还仗着机动力强,不进不退,建立防线,欲盯住我军,相机而动。这就坏了。西线中国军队进

展虽然较顺利,但歼敌并不多。316A师自己送上门来,那就顺手牵羊了。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二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25日进行至3月5日。
  根据西线指挥部的命令,以配属13军的50军149师和11军32师95团打向沙巴,向316A师展开围歼。沙巴离老

街有20多公里,地形复杂,洞穴和悬崖峭壁极多,易守难攻。50军149师2月24日晚刚赶到战地,25日晨就投入

战斗,时间仓促,未及休息。而且战场情况不熟悉,天又下起了大雨,真是很困难。但149师迎难而上了。攻击

集团兵分三路:149师447团走左路,从坝洒至谷柳公路向西南,走乡村小路经班佛——格盖苗插向沙巴侧后的

黄连山垭口,控制公路,切断316A师的退路;149师445团2营走中路,从班佛——格盖苗之间的乡村小路向东南

插向大平,从北面侧攻沙巴;149师主力从4号桥地区投入战斗,从正面沿公路向沙巴推进,39师117团向奔西爱

以东发动攻击进行协同,32师95团在149师左翼一同推进。
  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越军依托密集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地阻击和伏击,公路沿线的各个高地上连番激战

。316A师的148团和174团都拼了命。149师攻击部队艰难推进。446团和445团(欠2营)血战4号桥,遇袭而阵脚

不乱,奋力克敌,在沙巴之战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左路穿插的149师447团连经格盖苗遭遇战、新寨北垭口血

战,克服疲劳和断粮,不顾牺牲,连续穿插7天,终于占领黄连山垭口。所部红2连打得只剩21人,3连也只剩下

43人,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经7天苦战,149师终于攻克沙巴,歼灭了316A师174团、148团大部和沙巴独立

营,共2300余人。149师战斗伤亡1100余人。
  沙巴守不住,316A师残部只好西撤。这一战316A师的2个主力步兵团遭到重创,说明在堂堂正正地临阵对决

中,即使是越军的精锐部队,也还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越军的长处是游击战,但在有限时间的低烈度战争中

,游击战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左右不了战争大势。
  50军149师千里转运,未及休息就投入战场,地形不熟,天降大雨,远道奔袭,强攻越军密集防御体系,不

顾伤亡,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沙巴之战的胜利,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以一个远道兵疲之师,击败一个以逸

待劳之师,149师可以自傲了。如果说东线是163师最抢眼,那么西线就是149师表现最好。
  红河东岸的14军在攻占老街后,继续向纵深扫荡,切断红河两岸越军联系,保障13军左翼安全,歼灭345师

一部及部分地方越军,相继攻占班甘、郭参、郎忠、铺楼等地。
  至此,西线主攻方向上的作战结束。
  在13军和14军扫荡红河两岸的同时,11军也向越南莱州省的封土地区发动助攻,策应主攻方向。这莱州地

区,向属中国千年,明朝初年时归宁远州管辖,到明宣宗年间才被安南占去。此次中国军队攻击莱州,也有一

点象征意义。
  11军的作战规模较小,因为前期32师配属14军和50军149师作战,11军以31师为主攻,另加强云南省军区独

立师。主要战斗有打下巴沙山口,攻克封土县城,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歼灭在封土设防的316A师98

团一部等。作战22天,攻进越南境内纵深34公里。在进攻封土地区的木桑战斗中,打出了一个“董存瑞式的战

斗英雄”陶绍文,入选80年代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有趣的是,笔者小时候最熟悉的三位对越作战英雄,都出

在西线。
  在整个西线云南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40多公里,攻克老街、柑塘两个城市。共歼灭越

军16480余人。西线我军总减员约11000余人。
  综观整个西线作战,战役纵深比东线小,双方投入的兵力比东线少,作战规模也小于东线。西线我军遇到

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不如东线,伤亡少,相应战果也小。从战术上说,西线我军成功运用浅近迂回,分割包

围敌军,稳步推进,小型歼灭战很多,积小胜为大胜,沉重打击了越军。西线没有用大规模坦克部队出击,多

是支援步兵进攻和拔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西线部队都打得很有章法,掌握部队较好,

没有出现东线41军121师和50军150师那样的大规模失踪现象。参战各军发挥都还不错,相对而言,13军和50军

149师更出色一点。13军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为79之战各军俘敌最高记录。50军149师单挑316A师,也

是79之战中的记录。
  打到这时,东西两线作战接近尾声。越北地区已基本被中国军队掌握,战略反击目的已达成。3月5日,中

国政府发表声明,不要越南一寸国土,对越反击部队全部后撤回国。3月6日起,各部队加快清剿作战,尔后相

互掩护撤回国内。广西方向于12日全部撤完;云南方向于13日全部撤完。3月16日,所有参战部队全部撤退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09#
发表于 2010-5-23 23:1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今天顶的最后一帖

在天涯煮酒又看到一篇好帖,马上转来这里。

发帖人:沈晨曦

79对越作战,中国在南线动用了50万陆军部队,基本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入越北浅近纵深地区,穿插

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求得以15~20天时间,歼灭越军3~5个师的有生力量,摧毁

其在中越边境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时间的限定,是中央军委考虑到北线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

,南线中国军队的惩越作战将以此时间为限,到时撤兵。在南线出动作战的同时,中国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

、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部队,在整个北方边境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严密监视苏军可能采取的对越配合

行动。中方海空军则保持威摄状态,不参加越境作战。
  对越作战分为广西和云南的东西两个方向。东线广西方向为广州军区第41军、42军、第55军,武汉军区第

43军、第54军、第20军58师,成都军区第50军(欠149师),广西军区独立师、炮兵1师、高炮70师,共19个步

兵师;西线云南方向为昆明军区第11军(欠33师)、第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

师、炮兵4师、高炮65师,共10个步兵师。广西方向总指挥许世友,云南方向总指挥杨得志。
  东线作战主要以广州军区部队为主,有高平方向的41军、42军,谅山方向的55军。43军为临时加强广西方

向的部队。50军和54军原为第二批参加对越作战部队,计划从老挝向越西北迂回,进行大纵深作战。后因柬埔

寨局势变化和无法控制战争规模而计划取消,这两个军遂加强到广西方向作为战役预备队。西线作战以昆明军

区部队为主,13军和50军149师也是临时加强云南方向的。
  昆明军区司令员原为王必成,主导了西线作战的主要准备工作。战前突然临阵换将,被杨得志取代,具体

原因不明。杨得志虽入越做过顾问,但说比王必成熟悉多少也不一定。王必成和许世友关系复杂,虽同是华野

出来的,但一个是苏中的新四军,一个是山东的老八路,山头不同。王必成的6纵总是跟着粟裕作战,许世友的

9纵则独挡一面,二个人的战斗友谊有多少很难说。文革中在南京军区更是二人反目,估计和换将很有关系。不

过杨得志上任仅有5天就心脏病发作回北京治疗。西线的对越作战主要由张铚秀、查玉升等组织实施。张铚秀曾

任26军副军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对于后勤不济影响作战有痛切记忆。查玉升是14军出来的,对

老部队熟悉。抗美援朝时任过60军副军长,经历了180师的覆灭,有逆风仗经验。后来的西线作战步调紧凑,进

度有度,避免了东线口子张得过大而遭遇的严重困难,与这二人的指挥很有关系。
  东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高平的越军346师,谅山的3师,另外还挂上了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

西线作战主要歼击对象是老街地区的越军345师和平卢地区的316A师。东线作战地域东西长637公里,南北纵深

50~100公里;西线作战地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纵深约40公里。
  相比较而言,东线为主要战场。高平为高平省省会,是越北几条主要公路的枢纽;谅山是河内的北大门,

是北部平原的屏障。拿下这二个地方,将直接威胁太原和河内,可以调动周围10个师以上的越军。高平的特点

是国境线被中国从北面和东南面呈半包围状,适合中国军队传统的穿插包围战法。谅山也是北面和东面两面临

敌,中国军队可从容选择攻击点。东线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打高平,第二阶段打谅山。
  西线作战也分两个方向。主要作战方向是沿红河突击,拔掉紧邻国境的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然后打向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攻击柑塘,歼灭越军345师,威胁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安沛。同时相机歼灭平卢地区的越军王

牌316A师。次要作战方向是攻占封土,打击莱州方向越军,配合老街方向作战。西线的特点是纵深小,且主要

作战方向夹红河突进,便于中国军队协调机动。
  从两军的武器装备来看,越军单兵武器略优于中国军队,炮兵火力则远远不及。从军队战斗力上看,越军

历经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侵柬战争30余年战火考验,基层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擅长游击战,单兵作战技术好

。中国军队则自抗美援朝战争后,除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有过短时间冲突外,大部分军队二十余年未经战火。

再加上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军队建设废弛。南线作战部队除13军和14军有过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的丛林

战经验外,不少部队都是临时扩编,新兵很多,训练也不好,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国军队优势之处是,指挥层

和军队领导骨干是经历过国内革命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精英,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决,擅长大兵团作

战。而越军多年来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抗美战争时期有限的几次大兵团作战又多属攻坚,很少锻炼大踏步的

机动作战能力。越南以中国为假想敌已久,越北地区防御工事纵横交错,打击火力密集,有地利之险。中国军

队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打击时间和打击方向,握有战略主动权。总地来说,双方各有长短,要看临阵发挥。


  东线打高平是79对越作战中最艰难的一场苦战。许世友原本是想用41军、42军、43军129师共7个师拿下高

平,歼灭越军346师。实际作战中困难不断,不得不又加入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把战役

预备队大都投入到高平方向,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才算基本控制。
  高平战役的部署是进行大纵深穿插包围,南北对进打歼灭战。因此用41军打北线,以122师从正面攻击高平

的北大门朔江,121师和123师从右翼进行双层迂回,切断高平越军西退银山的道路。以42军打南线,集中坦克

部队从布局关和水口关突破,打通4号公路,截断高平越军南退之路。然后南北对进攻克高平。
  实战进程中,北线打朔江是高平战役部署的小翻版。122师以浅近纵深迂回南北对进,激战长白山,勇闯波

原峡谷,重创346师246团,歼灭越军2100余人,如期攻克朔江。
  右翼121师和123师的双层迂回则很不理想。
  121师穿插路程最远,达上百公里。沿途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

次,伤亡很大,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但各部因

迷路遇袭而分散混乱,未能及时整合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战术企图归于失败。
  123师穿插路程稍近,在安乐地区遇敌袭击时,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讯联系不畅,军前指传达命令

过程中走样,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先遣队虽到达扣屯,但兵力不足,只

能持防御态势,也未能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作战,没能迅速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

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121师和123师的作战经过证明,在地形不利、敌情不明、补给困难的越北地区搞大穿插作战,会出现各种

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遭受严重伤亡,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高平战役中,123师共歼敌1496人,

己方减员14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接近1:1;121师共歼敌2898人,己方减员1700余人,双方总损失比为1:0。

6。从损失比可以看出,大纵深穿插伤亡大而战果小。且伤亡很多是被越军袭扰造成,加上补给不利,地况复杂

,造成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伤员处置不好也影响士气。41军的大纵深穿插实战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高

平战役的进程。
  

  42军打南线。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小

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走水口关,打通复和公路。配属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突破,攻向东溪以南

的七溪,然后继续向南发展,阻击谅山方向的援军,保障4号公路畅通。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3个小时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营坚守东溪4

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越军炸毁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

,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后续部队和车辆全被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

打开复和,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二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三个师去了三个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地区

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161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其中162师值得写一笔。先是接

替125师攻下了复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

再奔袭广渊,歼灭越军200余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595人;

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哪里危急哪里去,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

公里,显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攻克东溪后,沿4号公路向北直取高平。一路连冲越军路障、地雷阵和

竹签阵,克服越军使用的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阻击,连经奋战,不顾伤亡,终于按时穿插至高平外围。此时

北线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不准,南线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3天,延误了攻击时

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歼灭主力越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钻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都投入,反复

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战役企图。
  高平战役打得不太理想,教训也很多。许世友在战后多年被多有诟病的作战指挥,基本都在高平方向。如

未掌握敌情,致使穿插中困难重重;战役企图想当然,指挥思想僵化;死打硬拼,伤亡过大;战术不精,掌握

不住部队等。总的来说,大纵深穿插作战,对于当时中国军队落后的通讯联络和后勤体系来说,难度大了点。

而异国作战的特殊敌情,又加大了作战困难。实战证明并不成功。东线越军的战略,只在于一线坚守,打得是

相持防御消耗,并无大的反攻行动。基本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孤立的支撑点,就只能坐守等死或散入深山。从

这个角度说,许世友的战役指挥没什么大的失误。从战略上说,79对越作战并不难打。困难在于特殊的异国作

战地形民情不利,加上中国军队建设的落后。
  在高平战役中,共歼灭越军13933人,我军伤亡9000余人,还牺牲了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副师长赵连玉,

是此次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二名干部。另外因为121师穿插沿路越军散兵众多,后调50军150师加入清

剿。而在撤军回国途中,150师448团在班英附近遇袭,共失散542人,其中被俘202人,是79对越作战中最大的

一次损失。
  

  东线第二阶段就是打谅山了。谅山是直面广西凭祥市的越北省会城市,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

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

内的屏障门户。
  因为谅山的特殊地理形势,和高平之战又大有不同。从高平去河内,中间又隔着越军一军区所在地太原,

尚有腾挪转寰余地。所以守卫高平的越军346师可以化整为零钻入深山,利用地形熟悉,擅长游击战的特长,四

处袭扰中国军队,倒也打出了一些风格。谅山就不行了。过了谅山就是平原,无险可守,机械化部队一日可到

河内。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避无可避,只能来一场硬碰硬的攻坚与防御。谅山战役,成为了79之战中最大的一

场攻坚战。
  打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55军,是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和四野48军、49军一部重新组建而成。从1952年到

1985年,55军共存在了33年。多年戍守华南,没得到什么打仗的机会。79对越作战,成为这支部队最耀眼的辉

煌。
  守卫谅山的越军第3师又称“金星师”,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共12000余人。这个师组建于

1965年,是在南方与美军作战的主力师。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为越军

中的一等部队。
  55军的攻坚方针倒也简单,集中军属163师、164师、165师,加强54军161师、50军148师,,以5个师的优

势兵力由北向南平推,牛刀杀鸡。另以43军127师、128师攻击谅山以东的禄平,阻截亭立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攻击谅山的部队统称为东集团
  欲破谅山,先打同登。同登位于广西友谊关以南4公里,扼守中越之间交通要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

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守卫这里的正是越军第3师的“英雄”12团


  55军以163师为主攻,另以163师488团向同登以南穿插。还是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战法。越军在穿插道路上

早就标定了火力打击单元,而且埋有很多地雷。488团官兵一路冒着炮火前进,冲在前面的士兵来不及排雷,毅

然冲入雷阵引爆开路。后来拍过一部电影《自豪吧母亲》,其中有战士侯方和战友并肩趟雷的情节,就是取自

活生生的战例。同登越军是株守孤城,不能机动,只能用火力顽抗。面对优势中国军队的四面攻击,根本拿不

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实战证明,小穿插小迂回的战法,配以正面的强大攻击,对于攻取孤立据点及消灭株守之

敌威力极大,多能达成歼灭战。
  同登之战最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探某和“法国炮台”。探某是一场血战,因越军各阵地互相拱卫,兵器火力

密集,163师487团前后打了三次,伤亡192人才拿了下来。“法国炮台”是40年代法国殖民军历时3年修筑而成

的坚固堡垒,通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极为坚固。炮台上有几百个射击孔,内部修有仓库和屯兵部,可以容纳

数千人。炮台四周还有环形堑壕和4个坚固火力点,通过交通壕和炮台4个进出口相连接。163师489团也打了三

次,反复攻击,不断抵近,最后将炸药包从炮台顶部天窗投下去,又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终烈火引爆了地堡

内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将“法国炮台”炸飞,隐蔽在地下屯兵洞中的越军全被掩埋。据说战后从中清出上千

具尸体。同登终被攻克,越军“英雄”12团基本被歼。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虏58人。55军伤亡2200余人。
  

  至79年2月26日,东集团部队已兵临谅山。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扣考山是谅山外围的四大制高点,进

出谅山的两条主要公路都必须从山下经过。越军第3师将主要兵力摆在了谅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

,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公路经达此处,便要遭到猛烈的打击。与此针锋相对

,55军的战法则是先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扫清谅山外围越军,再沿公路发起总攻。当年解放太原和

兰州时,徐向前的华北一兵团和彭德怀的一野也都是逐山攻击外围拔点,仗打得极为惨烈。时隔30年,中国军

队再度检验山地攻坚能力。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29日,历时三天。55军3个师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肉搏。然

而,55军攻坚必克。这一仗,55军打出了精神,也打出了威风。55军在79对越作战9个陆军军中本不太显山露水

,这次终于烈火锻真金,经历了最凶猛的战斗考验,作风过硬,表现最好,不愧是拥有我军红一团(487团)的

部队。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全线师属以上23个炮兵营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上万发,

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攻击谅山市区的战斗也进行得很激烈,“金星”3师

拼出了全力抵抗。中国军队以坦克部队作为移动火力点向前冲击,将直瞄火炮前推至距越军火力点500—800米

处,实施抵近射击,掩护步兵小组分多路发起冲锋,以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越军。战斗至3月2日

晚,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攻占。因为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导致中国军队2天后打过奇穷河,又向南

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中,越军第3师基本被歼,327师和337师都遭到严重打击。共击毙越军10401人,俘虏108人。东集

团共伤亡5000余人。55军步入辉煌,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位居参战各军之首。

其中163师表现最为出色,在同登和谅山两役中共歼敌5293人,己方伤亡2216人。整个战役中,163师官兵无一

被俘,无一失踪,无一连队被打散。无怪乎越军曾有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163师师长)!”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以南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坦克一天可到河内。越南首都

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在整个东线广西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控制面积5300平方公里。攻克高平

、谅山两个省会城市。共歼灭越军40671人。东线我军总减员20000余人。
  

综观整个东线作战,高平战役因大穿插、大迂回战法把握不好,劳师以远,伤亡很大,因而打得不很理想

。谅山战役则攻坚必克,基本实现歼敌及攻占预定地域的战役目标。
  在实战进程中,高平地区吸引了我军大量的战役预备队,不断投入进行清剿,才算歼灭了部分敌人。这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军的攻击速度和攻进深度。很大程度上说,是我军错误估计了越军的兵力。除了正规军和公

安屯外,越军还有大量的民军。这些民军武器好,有战斗经验,化整为零,伪装平民,四处袭扰我军,从而吸

引了我军大量兵力。从伤亡上看,我军有相当比例的伤亡不是越军正规作战造成,而是被散兵和民军袭扰造成

。这是深入异国作战的新情况,为我军所料不及。
  从战略上看,越军的一线坚守的战略注定了整个战局的被动,从而被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因柬埔

寨的局势和越南的基本战略,如果不打到河内,越军是不会进行大的反攻的。而打到河内就会扩大战争规模,

中国并不惧越南,忧虑的是苏军的动向。从这个角度说,79之战的结局早已注定。我军必然是在一定时间内扫

荡越北,然后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看,东线我军运用了大规模的坦克作战。因为当年中国军队建设落后,步坦之间不能直接联络,

导致步兵进攻途中无法联系坦克进行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联系步兵对其掩护,常造成步坦脱节,致使坦克被

越军大量击伤和摧毁。这是一个重大教训。在亚热带丛林山地进行坦克作战,限制很多,不宜进行长途穿插。

相反,坦克作为移动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以及进行城市攻坚,就有很多成功战例。
  越军的正规作战能力远不及我军,但游击战很厉害,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困扰。后期我军也吸取教

训,采取拉网清剿,小群多路出击,火力封洞,以埋伏反偷袭的战法,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越军。游击作战,很

能检验单兵作战能力,对我军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从后勤上看,我军长途穿插的部队多有断粮饿饭,41军121师甚至全师补给中断数日,不得不取粮于敌。异

国作战,民情复杂,这次取粮于敌,下次呢?取不到怎么办?朝鲜战争已过去了26年,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有“

礼拜攻势”之忧,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东线作战打得远了一点,伤亡大了一点,后来多年为人所指责。不过,就中国军队当年的建设情况,打成

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易。从战斗精神上说,虽经十年文革动乱,军魂犹在,继承了我军多年来的光荣传统。也

因此,在日后的十年坚守防御作战中,越战越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无怪邓小平79年初访美时,美国总统卡

特谨慎地提醒中国注意美军曾在越南损兵折将的教训。邓小平则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他是深刻

了解自己的军队的。


回过头来说西线。
  相对于东线,西线是比较次要的战场。首先,地理上离首都河内较远,对其威胁较小,越军不容易大规模

来援;其次,越军在西线的部队较少。一线作战师345师、316A师基本在纵深50公里范围内,二线344师是生产

师,其他都是独立团、省队、民军之类,可歼击的目标不多。不像东线,除主要歼击对象第一线的346师和3师

外,周围还有322师、327师、337师、338师、325B师等。太原和河内还有312师和308师这样在越军中排名一二

的王牌师;第三,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是要浅近纵深作战,速歼速回,不宜劳师以远。西线有战略价值的城

市老街、柑塘离中越边境较近,适合作为战场。再向南打如安沛就离得太远了,又是越军二军区所在地,动静

太大,不宜考虑。因此,西线的作战纵深要远小于东线。中国军队在这里放了10个步兵师,对越军已经形成2:

1以上的兵力优势,兵器火力上也远强于对方,且握有战略主动权,小打小闹已经够了。
  西线的主要作战地区是越南的黄连山省和莱州省。又以黄连山省为主攻方向。较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大都在

红河附近,越军345师就驻在柑塘。因此,沿红河两岸发动突击,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越军序列中排在前五位

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驻在莱州省平卢地区。中国军队进攻老街、柑塘,打345师,316A师肯定会出援。为

牵制其东援,保障我军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有必要在莱州省方向进行打击,从北面向316A师施加压力。
  因此,西线中国军队主攻方向是从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谷珊、保

胜、岳山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歼灭越军345师,相机歼灭

316A师;次要攻击方向是莱州省的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相机继续前出,牵制316A师东援。
  西线中国军队有昆明军区第11军、14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50军149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其中13军和

14军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这两个军前身是陈赓指挥的中野4纵,多年独挡一面,打晋南、进豫西、战淮海,

功勋赫赫。因为架子大,49年一下整编为二个军。渡江后又跟着陈赓南征8000里,歼敌十几万,一直打到云南

边境。后长驻西南,参加过六十年代的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热带山地丛林战经验。建

国以来历经多次裁军,这两个军到现在也八风不动,确实有两下子。
  11军不是原来中野3纵改编的那个11军,而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为备战而重新组建的新11军。是一个

简编军,下辖31和32师两个师。这次用在莱州封土方向,特地加强了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编为11军33师。
  50军149师原为西藏军区陆军52师,其下辖部队曾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一支功勋部队。1969年底

和原50军149师对调防地和互换番号。此次作为成都军区部队加强西线作战,从四川赶赴云南战地,先是火车运

送,再转乘汽车摩托化行军,长途近千里,烟尘未洗即投入作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作风。
  主攻方向上,13军和14军的作战地域划分是杨得志决定的。以红河为界,两军并肩突击。13军在西岸,扫

荡红河西岸的越军防御体系,歼灭越军345师,然后相机前出和歼击316A
师;14军在东岸,夺取老街,保障13军的侧翼安全及协助13军歼灭345师,相机继续前出。
  

  红河源自云南省中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从河口县入越南境内后叫做红河。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00

余米,水深3~5米,不能徒涉。在老街以北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因此,13军必先从中国境内的东岸强渡

至越南境内的西岸,然后再发起攻势。14军方向也有一条界河,南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和红河交汇与中国

河口县形成一个夹角。欲进攻老街,14军也要先渡南溪河。
  发起对越作战的那几天,连降暴雨,红河水位暴涨,河面已宽达200米,水深流急。2月16日夜,13军攻击

部队秘密进抵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和折叠舟在7个渡口开始偷渡红河。至17日凌晨4时,过河部队建立了登

陆场,开始架设渡河浮桥。此时,红河南岸的越南守军发现了13军的渡河企图,立即开火阻击。过河部队即发

起攻击,夺取前沿要点,保障军主力抢渡红河。中国舟桥部队官兵冒着弹雨顽强作业,至17日早7时,13军已有

4个步兵团和3个加强步兵营等12000余人渡过了红河。
  红河多年来是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是真正的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军队大举杀过红河,不能不让人感

慨国际政治的吊诡。经过近31个小时的战斗,13军在长达48公里的地段实行了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

与此同时,14军也抢渡南溪河,向老街外围发动攻击。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一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至25日。
  越军在红河西岸设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西起坝洒,东至谷柳、保胜。防御部队有黄连山省队192团、老街市

队、345师121团、190炮团等。13军则将3个师一字排开,从宽大正面发动猛攻。西路为38师,以主力进攻坝洒

地区。考虑到平卢地区的316A师会东援老街,要走10号公路,便以38师114团向谷柳侧后10号公路以北的奔西爱

地区穿插,退敌退路,阻击来增援的越军;中路为39师,主攻岳山和谷珊西山地区,也以39师116团向敌后进行

迂回穿插;东路为37师,集中主力向谷柳、保胜地区发动猛攻。各部打得干脆利落,战斗至21日下午,三天多

时间就全歼了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重创345师121团和190炮团,歼灭越军2000余人,旗开得胜。其中

38师112团、113团连续战斗31小时,歼灭黄连山省队独立2营、武装公安屯和部分民军,被称为是“自卫还击作

战的第一个歼灭战”。协同进攻的云南省边防13团还打出了一个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

。若干年后倪匡把李成文写进了卫斯理科******************里,不过却是以嘲讽的口吻。
  摧毁红河西岸越军纵深防御体系的作战,13军打出了感觉。中国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优势在于兵

力数量和炮火。13军这次摆开3个师打越军3个多团,每处都集中了优势兵力,以多打少,务求必胜。在炮火上

,全军炮火分别编组成军、师炮群,呈纵深梯次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灵活转战。近打敌前沿工事,远打敌

运动增援,远近结合,严密压制,较好地发挥了炮兵威力,给了越军沉重打击,为步兵进攻开辟了道路。在战

术上,成功运用小规模迂回穿插越军侧后,边打边插,打插结合,力求歼灭战,也打出了歼灭战。虽然规模不

大,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锻炼实战能力,不断改进战术打法,为下一步歼击柑塘越军345师积累了经验。
  13军开了一个好头,这也为西线作战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东线打高平胃口大,企图运用大纵深穿插作

战一举将高平越军全兜进去。还是解放战争打国民党军那种思维,并不因朝鲜战场受挫而发生改变。朝鲜战场

大纵深穿插作战没打好,因为美军在火力和机动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腿短够不着人家。越南战场呢,

火力上倒是我军占优势,但对异国敌情掌握不准,加上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上的短板,劳师费力,却捕捉不到

越军主力。而且打远了掌握不住部队,敌情不明,四面挨打,还要饿饭,部队减员很大,战果却很小。13军的

初战得胜表明,像越南这种山岳丛林地带作战,进行浅近纵深的小插穿迂回,稳扎稳打,是比较适合的作战方

式。至少,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能力之前是这样。
  
在13军作战的同时,14军也直取老街。老街是越南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与中国河口

县相望,有公路连接柑塘至莱州,水路可直达河内,既是越西北战略重镇,也是对中国进行挑衅的前进基地。

打下老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老街这一仗打得很激烈。越军在老街及侧翼的小曹地区放了2个团左右的兵力,以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

险据守。在老街市周围越军也构筑了大量堑壕和火力点,布置了比较强大的火力。14军以40师主攻老街,战法

是侧翼突破,分割包围,先打小曹,再攻城市。老街之战打了3天。2月17日凌晨发动进攻,小曹地区的十几个

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师进至老街外围,开始了79之战中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越军兵力虽然不

多,但抵抗得非常顽强。40师反复攻击,将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62式”轻型坦克拉到城市中打巷战,又像

打同登“法国炮台”那样爆破老街越军坑道,一步步推进。战斗至2月19日下午13时,老街终被攻克。这一战14

军40师击毙越军681人,只俘获8人,可见越军之顽强。老街地区作战中,还出现了一位“孤胆英雄”岩龙。孤

身作战4小时,毙敌56名(一说22名),成为了当年的一时传奇。
  老街被克,14军41师也打下发隆和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红河以东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线被砸碎。

13军和14军联手捕捉柑塘越军345师的态势已经形成。
  柑塘是沿红河通向河内的重要枢纽,也是越西北盛产磷肥的矿区,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重要。越军既

要“一线决胜”,就不能容这里有失。黎笋已亲自发话,要“死守柑塘”。越军345师当即在柑塘以北展开部队

,设下阻击防线。而驻平卢的316A
师果然走10号公路东进沙巴,准备增援老街,前锋已至代乃。
  13军攻克谷柳,向东南沿公路推进即到柑塘。而谷柳到柑塘公路之间,又交汇一条10号公路向西南通向沙

巴,代乃即在谷柳和沙巴之间。当初38师114团要迂回穿插10号公路附近的奔西爱地区,就是要先一步抢占要点

,阻击316A
师东援。只是在孟珊地区受阻,才未能完成计划。如今要进攻柑塘,必要先挡住316A师。13军紧急部署,令39

师攻占代乃,阻击316A
师,保障军主力侧翼安全;37师在左翼,38师在右翼,以钳形攻势突击柑塘。同时以50军149师和11军配属过来

的32师95团作为军预备队。
  这316A师前身叫316师,是抗法战争时由中国援助装备组建的越军第5个主力步兵师。这个师在著名的奠边

府大战中表现不错,后来又在长期的抗美战争中屡建战功,荣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师”称号。1975年5月,越

军从316师抽调部分骨干组建了316B师,原来的老部队才改称为316A
师。这次316A师紧急东进,2月21日到代乃,但已来不及了。老街19日就被14军攻克。316A师此际只有沿谷沙公

路展开部队,和柑塘的345师连成防线,互为应援。
  2月22日下午,39师向代乃地区发动攻击,经5个小时激战,于当晚攻占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316A师见与

345师联系被断,急调148团进行反攻。这就是著名的代乃阻击战。打了二天,39师重创148团,毙伤越军931人

,挫败了其反攻的企图。打不开代乃,增援老街的计划就泡汤了。316A师通过几天的战斗已经有所感觉,当面

中国军队实力强大,继续东进恐难取胜。迅速脱离战场,那也不行。两难之下,遂沿谷沙公路布防,尽量迟滞

中国军队南进。不过这一招也有风险,两处越军都已陷于孤立,中国军队只要打下柑塘,下一步就要吃316A师

了。
  柑塘之战从2月23日晨一直打到25日下午。这345师是由生产师改成作战师的,战斗力较弱,还不如高平的

346师。13军集中了7个师属以上炮兵团,以82毫米以上火炮564门支援进攻。仅1个小时就全线突破。37师和38

师连克要点,边打边插,实行两翼合围,血战柑塘火车站,直插外波河,突进越军纵深20余公里,攻克柑塘,

歼灭345师2600余人。345师师长梅荣兰(也译为麻永兰)及师部逃向外波河南岸。
  13军打到外波河,已基本完成了此次对越还击作战任务,转为防御态势,不再向南进了。下面,该轮到

316A师了。本来316A师东援老街不成,靠近柑塘也不成,回头跑就完了,中国军队也不会追。偏偏316A师判断

不清我军意图,还仗着机动力强,不进不退,建立防线,欲盯住我军,相机而动。这就坏了。西线中国军队进

展虽然较顺利,但歼敌并不多。316A师自己送上门来,那就顺手牵羊了。
  

西线主攻方向上的第二阶段作战,从1979年2月25日进行至3月5日。
  根据西线指挥部的命令,以配属13军的50军149师和11军32师95团打向沙巴,向316A师展开围歼。沙巴离老

街有20多公里,地形复杂,洞穴和悬崖峭壁极多,易守难攻。50军149师2月24日晚刚赶到战地,25日晨就投入

战斗,时间仓促,未及休息。而且战场情况不熟悉,天又下起了大雨,真是很困难。但149师迎难而上了。攻击

集团兵分三路:149师447团走左路,从坝洒至谷柳公路向西南,走乡村小路经班佛——格盖苗插向沙巴侧后的

黄连山垭口,控制公路,切断316A师的退路;149师445团2营走中路,从班佛——格盖苗之间的乡村小路向东南

插向大平,从北面侧攻沙巴;149师主力从4号桥地区投入战斗,从正面沿公路向沙巴推进,39师117团向奔西爱

以东发动攻击进行协同,32师95团在149师左翼一同推进。
  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越军依托密集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地阻击和伏击,公路沿线的各个高地上连番激战

。316A师的148团和174团都拼了命。149师攻击部队艰难推进。446团和445团(欠2营)血战4号桥,遇袭而阵脚

不乱,奋力克敌,在沙巴之战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左路穿插的149师447团连经格盖苗遭遇战、新寨北垭口血

战,克服疲劳和断粮,不顾牺牲,连续穿插7天,终于占领黄连山垭口。所部红2连打得只剩21人,3连也只剩下

43人,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经7天苦战,149师终于攻克沙巴,歼灭了316A师174团、148团大部和沙巴独立

营,共2300余人。149师战斗伤亡1100余人。
  沙巴守不住,316A师残部只好西撤。这一战316A师的2个主力步兵团遭到重创,说明在堂堂正正地临阵对决

中,即使是越军的精锐部队,也还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越军的长处是游击战,但在有限时间的低烈度战争中

,游击战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左右不了战争大势。
  50军149师千里转运,未及休息就投入战场,地形不熟,天降大雨,远道奔袭,强攻越军密集防御体系,不

顾伤亡,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沙巴之战的胜利,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以一个远道兵疲之师,击败一个以逸

待劳之师,149师可以自傲了。如果说东线是163师最抢眼,那么西线就是149师表现最好。
  红河东岸的14军在攻占老街后,继续向纵深扫荡,切断红河两岸越军联系,保障13军左翼安全,歼灭345师

一部及部分地方越军,相继攻占班甘、郭参、郎忠、铺楼等地。
  至此,西线主攻方向上的作战结束。
  在13军和14军扫荡红河两岸的同时,11军也向越南莱州省的封土地区发动助攻,策应主攻方向。这莱州地

区,向属中国千年,明朝初年时归宁远州管辖,到明宣宗年间才被安南占去。此次中国军队攻击莱州,也有一

点象征意义。
  11军的作战规模较小,因为前期32师配属14军和50军149师作战,11军以31师为主攻,另加强云南省军区独

立师。主要战斗有打下巴沙山口,攻克封土县城,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歼灭在封土设防的316A师98

团一部等。作战22天,攻进越南境内纵深34公里。在进攻封土地区的木桑战斗中,打出了一个“董存瑞式的战

斗英雄”陶绍文,入选80年代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有趣的是,笔者小时候最熟悉的三位对越作战英雄,都出

在西线。
  在整个西线云南方向作战中,中国军队攻进越南境内纵深40多公里,攻克老街、柑塘两个城市。共歼灭越

军16480余人。西线我军总减员约11000余人。
  综观整个西线作战,战役纵深比东线小,双方投入的兵力比东线少,作战规模也小于东线。西线我军遇到

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不如东线,伤亡少,相应战果也小。从战术上说,西线我军成功运用浅近迂回,分割包

围敌军,稳步推进,小型歼灭战很多,积小胜为大胜,沉重打击了越军。西线没有用大规模坦克部队出击,多

是支援步兵进攻和拔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西线部队都打得很有章法,掌握部队较好,

没有出现东线41军121师和50军150师那样的大规模失踪现象。参战各军发挥都还不错,相对而言,13军和50军

149师更出色一点。13军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为79之战各军俘敌最高记录。50军149师单挑316A师,也

是79之战中的记录。
  打到这时,东西两线作战接近尾声。越北地区已基本被中国军队掌握,战略反击目的已达成。3月5日,中

国政府发表声明,不要越南一寸国土,对越反击部队全部后撤回国。3月6日起,各部队加快清剿作战,尔后相

互掩护撤回国内。广西方向于12日全部撤完;云南方向于13日全部撤完。3月16日,所有参战部队全部撤退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10#
发表于 2010-5-24 21:4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谢谢大家齐心合力,在后续部队的支援下最终攻克了5号高地,挽救了一个好帖。我们还不是案板上的鱼肉,有智慧有干劲来改变外界强加给我们的桎楛。

力贵突,智贵卒——我的理解是:向敌人发起突击时要强有力,布兵排阵时要讲智谋。突和卒的意思是突击和摆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26 00:24 , Processed in 0.1449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