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雄对祖国的忠诚,不怕牺牲,跟从小受老一辈的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ffice ffice\" /> 老父亲、母亲都是十几岁就参加东江纵队,在硝烟弥漫、枪林弹雨中战斗在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 老妈妈当年在东莞,带着十四的亲弟弟--李云祥参加了东江纵队。1947年东华野战军成立了我军第一支装甲部队,其中包括仅有的六辆坦克的坦克部队,年仅17岁的舅舅成为我军第一支装甲部队的第一批坦克手。1952年舅舅随坦克第二师四团赴朝参战,在10月份的秋季反击战中光荣牺牲,年仅22岁。我们没有见过的亲舅舅,永远的留在了朝鲜的异国他乡。 从小,小雄就很少见到爸爸妈妈,他总说是奶奶带大的,跟奶奶和姐姐们还要亲一些。参军后才知道: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是爸爸妈妈还是战斗在没有硝烟的、危险的地下航线上。不能顾家,不能顾孩子们,不能顾个人的安危。小雄参军后每次探家都不一定能见到爸爸妈妈,最多也只能在一起一两天。我还记得,我们当年都没有便衣,每次回家都要在离家远远的路边,脱下军衣藏起来,才能回家。 75年部队安排小雄探家,因为家里没有人在,小雄就到了北京战友李大今的家里过了一个假期。(和小雄相处的岁月,大今说仍然历历在目)。 爸爸妈妈对祖国、对党的忠诚,严守秘密、克己、爱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到现在,他们都已经8、90岁了,但我们从来没有听到他们说过关于他们所做的工作上的、哪怕一丝丝的信息。他们为党、为祖国、为军队永远守口如瓶。 小雄牺牲后,老妈妈经常跟我说:“革命是要有牺牲的,我们当年,牺牲了多少好战友和亲人啊”。老妈妈远要比我们坚强的多啊!其实我知道,心里最疼得,永远是爸爸妈妈。多少年了,她还惦记着小雄当年连队的班长,牺牲的广州兵——程永江烈士的亲人,不忘记给烈士的妈妈送个红包。经常让我问候她的情况,及其他当年战士的情况。老妈妈告诉我:小雄是连长,我们要代替他尽心…… 在小雄的家里,永远的在显眼的位置上摆放着舅舅和小雄的灵位。让他们永远的在这个家里,和家人们在一起。 
中间为我军第一代坦克兵--李云祥烈士 
一家两代人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永远铭刻在心! 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记住他们,为祖国献身的烈士们!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09-7-10 12:16:4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09-7-20 9:52:1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