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YOURNET.CN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enyiw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复制链接]

2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258
帖子
517
主题
2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4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7
最后登录
2014-8-24
21#
发表于 2004-12-28 09:2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这么早就见到文兄,顶一下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10788
帖子
1172
主题
2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220
金钱
616246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11
最后登录
2014-8-24
22#
发表于 2004-12-28 09: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小弟表述不清,抱歉。***不平坦的中频是指高出的中频和起伏多的中频;***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在小弟最近制作书架箱的时候,发现在高频单元衰减器1欧的电阻上并联了43欧的电阻,全频的响应明显平滑了;***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小弟在第二次调整的时候把分频点略上移(约250Hz,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到10kHz以上高频端的响应,太多,但是实际则下滑了约1dB,就算上分配器阻抗的原因,影响也不该这么大。***不平坦的中频主要是指高出的中频,起伏多的中频的听感是略有一些乱。在最后调整的时候,补偿网络约2%的阻抗模变化反而使听感上低频量感发生了质的飞跃;***首先有良好的超高重放能力,才会有良好的超低辨析力。这里的超高和超低是指频率。在普通的房间和箱体的情况下,60Hz以下的频段非常可贵,但往往又是头痛之源,良好的超高12kHz以上平坦的响应,可以和这个频段相互调制,既不影响音乐的风格,而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频段的混乱状况。例如在雨果唱片‘我的祖国’里:‘我的祖国’,在乐队的后方有倍大提琴伴奏,在合唱部出现的时候,有手铃伴奏,独唱部有两把小提琴在后方隐隐地间奏;‘弹起我心爱地土琵琶’也有倍大提琴伴奏。小弟比较过在12kHz以上频段不平坦,全频平衡感不好的系统里基本不会出现。不知是否可以这么说,请您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258
帖子
517
主题
2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4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7
最后登录
2014-8-24
23#
发表于 2004-12-28 09: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现在高频单元衰减器1欧的电阻上并联了43欧的电阻,全频的响应明显平滑了;***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小弟在第二次调整的时候把分频点略上移(约250Hz,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到10kHz以上高频端的响应,太多,但是实际则下滑了约1dB,就算上分配器阻抗的原因,影响也不该这么大
在使用LSPCAD软件的时候,我也有以上体会,就是衰减电阻的运用很巧妙,他并不是全频均衡衰减的,衰减电阻在不同的位置,不但衰减的效果差别很大,而且还会对分频点和分频斜率产生很大作用,譬如,衰减电阻接单体这端,分频斜率会有一定提高,而且主要是衰减LC谐振点以后的频段,一般是5K以后;接放大器端,就相反,主要衰减较低频段,但是要比上面方法均衡;至于改变分频点,由于电容值的变小,10K也有可能衰减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10788
帖子
1172
主题
2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220
金钱
616246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11
最后登录
2014-8-24
24#
发表于 2004-12-28 09: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小弟是这样考虑的,请您参考:1.小弟喜欢瞬态响应好的参数设计,小弟喜欢箱体容积小于单元等效容积的设计,如果可以选择,考虑装箱后的Q值最好在0.5,;2.小弟觉得倒相管的直径在单元等效振动面积的15-20%比较适当,可能是个人习惯,请您参考;3.如果仅从图线分析。小弟来用可能会把分频点取在3kHz这样的中高频起伏,加入阻抗补偿以后,可以改观,平滑很多。小弟这里建议低通3阶,高通4阶。祝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258
帖子
517
主题
2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4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7
最后登录
2014-8-24
25#
发表于 2004-12-28 10:0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文兄,如果以"顺滑"作为目标,以您的经验看有什么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10788
帖子
1172
主题
2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220
金钱
616246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11
最后登录
2014-8-24
26#
发表于 2004-12-28 10: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下面引用由发烧者米七2004/12/28 09:49am 发表的内容:
发现在高频单元衰减器1欧的电阻上并联了43欧的电阻,全频的响应明显平滑了;***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小弟在第二次调整的时候把分频点略上移(约250Hz,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到10kHz以上高频端的响应,太多,但 ...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经验,又让小弟开阔了思路。希望大家多交流。如果以"顺滑"作为目标,小弟的经验是小的失真,这就是为什么小弟喜欢高阶的原因。另外在分频点绝对不允许有响应的凸起的峰,但允许略有下限。以您的经验看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258
帖子
517
主题
2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4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7
最后登录
2014-8-24
27#
发表于 2004-12-28 11:0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烧者米七在 2004/12/28 11:38am 第 1 次编辑]

文兄,我看到网上很多名箱的实测频响的确如兄所言在分频段都有1-2DB的凹陷,也听闻在1-5K做一点凹陷有利于听感.但我没有这样的体会,我反而认为由于分频相位问题,分频音箱的离轴响应一定会在分频段产生严重的谷,喇叭如果不是正对聆听位置,反而出现频段衔接成问题,如果是近场聆听,聆听位置的频响就会在分频段1-5K产生很严重的谷,不知道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我觉得分频阶数对听感的影响很重要,感觉高阶听感有点不自然,有点紧的感觉.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好.不知道是不是阻抗和阻抗相位曲线?因为高阶不可避免的会令这两点变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10788
帖子
1172
主题
2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220
金钱
616246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11
最后登录
2014-8-24
28#
发表于 2004-12-30 11:1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仁兄所说:由于分频相位问题,分频音箱的离轴响应一定会在分频段产生严重的谷,喇叭如果不是正对聆听位置,反而出现频段衔接成问题,如果是近场聆听,聆听位置的频响就会在分频段1-5K产生很严重的谷。这可说到关键之处了。
   以小弟拙见,对于相位,有一个严重的矛盾:稳态正弦的相位和瞬态信号在空间传播的相位。一个设计,必须在这两点间取一个平衡点。对于音乐信号,里面有大量的冲击型信号和瞬态信号。我们以一个极端的情况来考虑,加一个猝发信号,以两分频系统来看,通过分频器以后,由于有电感,到低频单元的信号达到峰值的时间被延迟了t1,由于低频单元的惯性,单元的声扰动达到峰值的时间还要比信号延迟t2;到高频单元的信号达到峰值的时间被延迟的时间t3往往非常少(除非高音通路里也串有电感,这就是Dynaudio高音单元为什么总是做得高频上扬,因为在高端型号不管是在分频器上串联一个小电感,还是用导线的寄生参数来形成这个电感,一方面可以将上扬平坦,主要原因还是要让猝发信号到高频单元的时候也有一个适当的延迟来配合分配器的稳态正弦的相位衔接设计。而不是Dynaudio厂家技术不济),由于高频单元的惯性,单元的声扰动达到峰值的时间还要比信号延迟t4。(t1+t2)-(t3+t4)对应一个由物理特性决定的时间常数t,对于当地的音速c,也就决定了一个物理距离l1,这个距离还要与稳态正弦设计相位衔接需要的物理距离l2进行折衷,这样并不能说l2的物理距离就是最合理的。如果纸上谈兵,应该对音乐信号进行足够多的数学统计,然后对l1和l2进行记权考虑,从而确定最后的物理距离L(当然,实际情况是请一个专家组进行听音评价完成这项工作)。这样,对于猝发信号,稳态正弦信号,物理距离L在两种单一情况下并不是最优的,必然有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您看小弟这样理解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8577
帖子
506
主题
6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493
金钱
1072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7
最后登录
2014-8-24
29#
发表于 2004-12-30 11: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哈哈,都是理论的,我不会,长见识,然后我要买点这方面的书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258
帖子
517
主题
2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4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7
最后登录
2014-8-24
30#
发表于 2005-1-4 13: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由于基础太差,所以还是不太能理解,还请文兄解答:
1."稳态正弦的相位"指什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测出来的相位曲线?有没有资料让小弟补习一下?
2."瞬态信号在空间传播的相位"如何获知?是否就是"对音乐信号进行足够多的数学统计,然后对l1和l2进行记权考虑,从而确定最后的物理距离L(当然,实际情况是请一个专家组进行听音评价完成这项工作)"?
3."Dynaudio高音单元总是做得高频上扬",然后在分频器串小电感?电感多小?这个t3是否和电感的线长成正比?
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设计啊.还有为什么要强调"高端型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10 00:51 , Processed in 0.1030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快速回复 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