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pclius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0

好友

149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516
帖子
2311
主题
173
精华
0
积分
1498
威望
1498
金钱
12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30
最后登录
2017-10-16
21#
发表于 2007-2-1 14:0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自从1968年春季攻势结束后,武元甲同志就不再负责具体的战役指挥了,其越军总指挥的地位逐渐由文进勇接替,从1971年的9号公路战役到75年的春季大捷。黎笋上台后,武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权力一点一点被剥夺。说1979年他指挥了对中国军队的抵抗,有何凭证?
西线杨得志开战时当然在指挥位置,生病是柑瑭战役前的突发事件。而文进勇作为一国军事领袖,居然能在明知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出国访问……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632
帖子
841
主题
81
精华
0
积分
1024
威望
1024
金钱
10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2
最后登录
2015-6-21
22#
发表于 2007-2-1 14: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黎笋上台后,文受宠,武被冷是事实。但当时武作为越军元老,总要给点面子。我没有说武具体指挥了北部边界战争。但作为分工,有这个可能。否则,武不会在战后的总结会议上作主持。仅此推测而已。不能忘了武当时担任的职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lr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395
帖子
1391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7
最后登录
2014-8-24
23#
发表于 2007-2-1 15:1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总结不一定是主要指挥员主持。宋时轮杨勇参加了战评,不能据此说他们参与了指挥。旁观者清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lr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395
帖子
1391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7
最后登录
2014-8-24
24#
发表于 2007-2-1 15:1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如果越南能够对进攻日期做出较为准确地判断,文进勇绝对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指挥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lr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395
帖子
1391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7
最后登录
2014-8-24
25#
发表于 2007-2-1 16:4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从取消火力准备,改为偷渡(红河)来看,我军掌握了越军的动态,不然是断断不敢这样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632
帖子
841
主题
81
精华
0
积分
1024
威望
1024
金钱
10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2
最后登录
2015-6-21
26#
发表于 2007-2-1 17:3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这个贴子最后由射天狼在 2007/02/01 05:52pm 第 1 次编辑]


   武元甲本人,在七九年还是担任着越军的重要职务,随着年龄的原因,于1980年2月起才事实上退出了越南的核心领导层。辞去中央军委书记、国防部长的职务,并且在1982年越共五大上退出了政治局。仅仅保留副总理的职务直至彻底退休。这是七九年以后的事了。
    文进勇当然为越军之后起之秀,但无论是从资历还是指挥能力上,与文进勇相当的越军将领大有人在。所以,当年中国发起进攻,有无文进勇在河内,并无大碍。而作为其得意之作的侵柬行动,其不到场。也实在说不过去。
    中国方面,是否就特别征对文进勇与范文同赴柬而发动进攻,也说不定。这样一来,虽然他二人在中国军队进攻之前一天就赴柬,也确是他不能左右的事件了。
    而越军是否精确地预测了中国军队的进攻日期,看来最终还是应看其一线部队的应战表现为准。如果我军在全线总攻之前就提前进入越境的先头部队竟然碰到守军在连夜抢修工事,至少说明在这个方向上,敌人已经得到准确情报。高平方向是否为特殊敏感,恐怕不会这么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7#
发表于 2007-2-1 17:5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中国对越南的进攻,有别于近代日法美的进攻。那些国家都是远道而来,可投入的兵力被遥远的海路给卡了脖子。而中国兵力雄厚又有大片陆地相连,如果说日法美的兵力投入是涓涓细流逐步侵蚀的话,那么中国军队就是铺天盖地的洪流,这是越南前所未有的局面和考验。但受苏联威慑,估计中国人的斧子砍得不会太深。所以顶住头三板斧乃是最至关重要的。越南高层对此应该判断清楚,对于最关键的初战阶段实在不会大意。
从越南高官出访,我军遇到的八姑岭越军是在抢修工事而不是蹲在工事里拿枪等着;同登越三师基层干部离岗参加集训等打起来后再往回赶寻隙钻入包围圈等等这些事例来看,越军是开战准备不够,虽明白很可能要与中国一战,但对具体开战日不能准确掌握,或估算误差大于一周以上。假设中国知道苏联一周后就要进攻东北了,东北边防军还敢这时候派一批军官请假外出吗?看那些79偷渡红河的老兵回忆,过程基本都很顺利没遭遇什么大麻烦(或最大的麻烦是遭到自己坦克的误击),不象是越军那一夜正高度紧张地枕戈待旦的样子。所以总体来看,中国进攻越南虽没达成德侵苏或珍珠港那样的战略突然性,但也达到了战术突然,就好比三十年代的中国对日本,知道日本不善早晚会对中国下手,但事先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就事变了。
修工事不能作为知道进攻日期的支持性证据。我国各地为防不友好的苏联也修了多少年的工事,但最后一直等到苏联垮台都没用上么,全白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0

好友

149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516
帖子
2311
主题
173
精华
0
积分
1498
威望
1498
金钱
12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30
最后登录
2017-10-16
28#
发表于 2007-2-2 13: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中国人就使用坦克支援步兵战斗。越南人巧妙地使用反坦克导弹有效地挫败了中国坦克最初的几次进攻。中国坦克在遭受初期的损失之后,即开往半隐蔽的发射阵地,从那里向越南的永备发射点和掩体进行有效的射击。
=====================================
从1979年的实战经验看,在地形复杂、对方反坦克火力强大的情况下,坦克以连为单位,小批量、多梯次地配置在步兵战斗队形内,在炮火支援下,步兵与坦克、坦克与坦克交替掩护,逐段跃进,步兵消灭敌反坦克手,为坦克指示目标;坦克作为自行火炮和活动火力点使用,既充分发挥了坦克火力强、机动快的优点,又克服了坦克在地形狭窄,路少、路窄的情况下,不易展开的弱点,有效地支援了步兵战斗。

在越北山岳丛林地环境下作战,如果采取坦克引导步兵和坦克搭载步兵,均容易造成步坦脱节,坦克没有步兵掩护,步兵没有坦克支援,付出的代价沉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狼牙山后代 该用户已被删除
29#
发表于 2007-2-2 14: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632
帖子
841
主题
81
精华
0
积分
1024
威望
1024
金钱
10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2
最后登录
2015-6-21
30#
发表于 2007-2-4 12:5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中越战争及其作战形式》(印度)帕沙尼亚

[这个贴子最后由射天狼在 2007/02/04 01:10pm 第 1 次编辑]

[quote]下面引用由hjf13902007/02/01 05:56pm 发表的内容:
中国对越南的进攻,有别于近代日法美的进攻。那些国家都是远道而来,可投入的兵力被遥远的海路给卡了脖子。而中国兵力雄厚又有大片陆地相连,如果说日法美的兵力投入是涓涓细流逐步侵蚀的话,那么中国军队就是铺 ...

    征对老弟和其他网友的论据,再谈谈个人的相关看法与推论,以作交流。
    关于文进勇与范文同访柬与中国军队进攻越南时间上的紧凑问题,表面上看确实是一个比较有响应力的反证论据。但越南当时的情况有特殊性,其特殊在于七九年越军是面临二线作战,侵柬在先,而且已经投入了二十多万重兵,主力大半在柬埔寨。对越南而言是在兴举国之力在作灭柬之“大业”。是最重要的军事行动。由于历史上柬共与越共的恩怨加上红色高棉在国内的错误,越南发动了对柬埔寨的侵略战争。文进勇再次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代表赴前线指挥,1978年12月25日,在黎德英的指挥下集中18个师发动了一场闪电战,几天以后,在鹦鹉嘴地区柬军主力被包围和歼灭,缺乏纵深梯次防御的民主柬埔寨革命军(后来改组为国名军)被迅速击溃。1979年1月7日金边陷落,波尔布特带领剩余的部队撤退到泰国边境的山区和密林中。
    侵柬行动是由黎仲信具体实施战役指挥而由文进勇负责组织的,在这个重大行动成功之际,文进勇作为这次行动的“项目经理”与范文同作为“国家象征”访柬实在情理之中。
    倘若当年越南没有大规模的侵柬,而只面对中国军队的北部单向威胁,大军压境之际,这个时候范文同与文进勇外访,那确实是很让人想不透的,也是难以理解的。而七九年情况比较特殊。所以,看待七九年范与文访柬在时间上与中国军队进攻越南的紧凑问题,不能孤立地离开当时越南面临的特殊情况:即侵柬在先并取得成功之际的重要事件。
    那么,由于中国军队几十万大军早已虎视眈眈,实际上就准备而言,从二月份后几乎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发动进攻。一直按兵不动,并多次地进行战略佯动欺骗,无疑是在寻求一个最佳的时机。这个时机是什么?高层如何确认?我们不得而知,披露的资料多少有一点,但不确实。如果认为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的局势已经极危险了,再不行动已无法挽回,而范文同与文进勇此时又刚好为庆祝越南的成功而访柬,无论是从军事还是政治上的影响考虑,在这个时候发动对越北的进攻,也是一个很有意义和值得相信的的理由。众所周知,七九年的对越进攻,无论是口号上还是实际预想上,扶柬的因素是很明显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范与文的赴柬就成为事先发生的事。而中国军队的进攻日期是完全可以定在他们行动之后再确定的。
    再论一下越军的精确预测进攻日期之可能。这个问题,其实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一个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准备,是必然要产生许多现象和留下许多痕迹的。有时进攻意图和日期的泄露还常有戏剧色彩。二战德军进攻苏联在即,德军中一位据说有德共背景的司务长就事先向苏军投降并报告了精确的进攻日期;朝鲜战争中范佛里特搞上甘岭“摊牌”,其计划也被一位韩军军官向我军投降泄露;无独有偶,声名赫赫的38军在朝鲜打了个白马山大败仗,损失惨重。不堪回首。最后这次行动因为损失太大,骨头太硬,竟是由基层官兵的强烈要求中止的。而导致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竟是我军一文化教员的投敌叛变。。。。。。

    七九年未见有进攻前我军向越军投降泄密的事件。但由于中越边境的漫长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与民情环境,相互间边民人员又有血缘、亲缘、朋友、熟人等复杂关系,由双方边民和越南特工与情报人员泄露收集的大量有关进攻日期的情报在客观上难以控制的,也是非常容易获得的。而越军特工在情报的收集和处理方面的能力,在抗美战争期间的表现就令人不敢小视。七九年还是七九之后包括八四年的十年边境战争,我们也深深领教过他们的本事。这又是当年不能忽视的特殊情况之一。
    血站的朋友都知道1984.7.12,越军在苏联顾问帮助下,搞了个夺回老山的所谓“北光计划”,最终落实在行动上的也只是师级规模的进攻而已。 而7.12越军的行动前夜,其悄悄埋伏在松毛岭前沿的部队就被发现了蛛丝马迹。我军以经验和推断作了炮火试探,虽然当时不知炮击效果,未进一步打击,但从事后资料看,还是准确地击中了一些敌人,并给了以毙敌营长等的不小杀伤!可是,就这么个不大不小的动作前几天,我们的王仁先参谋,竟以“戴罪下放”之身,以146一隅观察之地,就准确地判断出越军将有重大行动。并向上级作了报告。而通过各种情况的收集与分析,我军也早作好了准备,以至于有7.12的重大收获和越军的一败涂地。情报收集这方面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既然一个极有战争经验的军队搞的一次师级规模的进攻行动都如此难以掩盖。一个几十万人规模的重大军事进攻行动,就更加难以掩盖。

    其实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一下就会更明白。如果七九年是越军陈兵几十万在中越边界,其准备向中国进攻的的意图也已路人皆知,不管其战略佯动搞了多少次,其最终的进攻时间,在这么长的战线上,一旦有确实的进攻行动,至少在局部上,要作出一天之内的警报都是可能的。说白了,其实也就是过去捕几个人,蹲几个人的事。而中越边境的复杂地形与地貌以及相互间互有亲缘的民情环境,就为情报与侦察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这对双方都是一样的。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神秘和艰难。所以,我认为,七九年越军在很短的时间精确发现中国军队的进攻日期并不是不可能的。至少在局部战线上是如此。
    关于越军人员的战前培训问题。大战在即,各种临战训练和适应与专业培训是肯定有的,双方都一样。你又搞了几次佯动,只要你还没真动,你做你的假,我训我的人。似这不能作为有力的论证。况且这些人员也只是战斗部队中的部分人员而已。并非全部。影响不会很大。实际上从他们的资料中可看出,获悉战斗开始后赶回的受训人员也基本能赶上参加战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7-29 22:07 , Processed in 0.11844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