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号的想法是有些奇怪。越军投入一个加强营估计五六百人,我军是七连和九连约三百人,我军仅凭这点步兵不可能消灭对方加强营的,除非动员上千人的部队一起投入进攻才能迅速吃掉一个营。但其他部队接到的命令都是撤退!这立功决心与命令是南辕北辙呀。若按打防御战按3:1的消耗计,这个营可以在此地让我军再损失一两百人,实在可惜,他们离国境线只差一步之遥了。 我军已撤回国内大松了口气的部队是不太情愿再回去赴死了,而越军把中国军队彻底赶出去的情绪倒是离国境线越近就越高昂。我军没人愿意兵力回援,越军后续部队加入战斗把中国兵彻底赶出境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估计也是这种情绪支撑他们在中国炮兵的猛轰之下前仆后继地紧赶不舍),战斗越拖下去那么中国兵是越打越少越军是越打越多。而且在最后一道防线里的中国兵多数想法是活着回国而不是最后再立一功,活命的欲望超过了斗志,是活着回国的想法在支撑着他们战斗。不论是从精神还是从兵力来看,靠步兵立功的可能性很渺茫,在个人欲望和越军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被狼狈逐回(肯定是要回的,就是好看不好看的区别了)甚至被分割包围一部的可能性甚大。趁着还没撤干净最后再捞上一票,这想法属于高层,但不属于基层。 指挥部里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后撤部署上的失误,该在战后好好检讨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