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407
- 帖子
- 33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7-27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15407
- 帖子
- 33
- 主题
- 9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34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7-27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不玩PCM2704了,还有11片全新的,便宜出手,有谁要?
目前铁路三大客车厂全面停产,货车厂的下半年产量只相当于往年的30%.,而铁道部的高官们,除了热心的酝酿采用日本技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他们还忙于研究引进美国的铝合金货车。铝合金货车每辆车仅螺栓一项就要三万元人民币,整车要七八十万元(目前国产钢铁结构货车每辆仅二十五万元左右)??拉动内需、保护国有产业的政策哪里去了,铁道部的高官们,他们哪里是忙着买东西,分明是忙着卖国!!!
运十的悲剧余痛未消,现在看来铁道行业又要步此后尘!我们会象购买波音飞机那样,花上大笔的银子一代又一代的去使用先进的东西而不可能真正的拥有。高铁技术与彩电,手机行业有所不同。一般投资、技术门槛较低的产品,要后起直追还比较容易,而在需要重大投资的行业如大型民用客机和高速铁路行业,一旦错失先机再要追上竞争者,则是难上加难。京沪铁路是中国铁路工业不可错过的机遇,一旦失去这个机遇,几代人光着脚也别想追上。
各位衣冠楚楚的政府官员们,在你们慨叹满天的波音和空客时候,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后代将和你们一样看着满地的新干线和你们一样发出同样的慨叹。到时候,可就真的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啊!
即使部分采用其关键技术,日本方面更深层的考虑,那就是一旦中国买了新干线的一部分技术,中国就会发现其他部分也是必要的,购买的会越来越多。就好比如果我送了你2兆的CPU你仍然需要对应2兆CPU的主机板,随后你可能发现需要用AGP显卡来替换原有的VGA,需要用更大的硬盘及更新的软件。中国铁道可能会争辩说中国只购买核心技术,但是根据以往的交易结果来看,日方不声不响地同意提供核心元件,但系统仍达不到要求,因为中方的配套元件不适合核心元件。最后周遍配套元件甚至螺钉螺帽都要换成日方产品才行,这已经是日本的惯用手法。只不过每次都是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已。直到全面扼杀国内机车产业链。??直到现在,我们的机车在坦赞等第三世界还是相当有优越与先进性,这是几代科技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由于铁路运用需求的拉动,这几年铁路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在迅速缩小。不仅于此,铁路产品还到出口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以及前苏联的一些共和国,如哈萨克斯坦等。为什么人家会要?是因为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一句话,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若采用日本新干线的方案,所有关键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我们若再对外进行铁路建设,几乎无任何自主。
这样做,不但是送给别人桌上的晚餐,还是别人耻笑你弱智的把柄,更是将来证明你无能的证据。想象一下,若真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2008年的国际游客,除了感慨咱们的“敢于挥霍”的官僚腐败外,他们会称赞咱们的进步与先进吗?他们只会称赞日本技术的进步与先进!这等于拿自己的尊严与血汗为日本做免费广告!!!个别以此为荣的官员,不要以为这是什么政绩、什么国家强大的象征?!)
铁路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国家,我们以后面临的周边环境不容乐观,在此问题上的选择应慎之又慎。大家应还记得中国援建非洲的坦赞铁路,由于技术和管理的需要,中方人员至今仍参与全线的工作,当然我们对此没有任何其它非份之想。而如果换成日本呢?上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主要形式之一就是控制中国的铁路。当时日本与袁世凯北洋政府签定的、全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就明确规定,全面控制中国的路权(包括铁路及周遍开发、采矿权等),是掠夺我们资源、全面控制中国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惨痛的教训应该深刻汲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陈立强先生现为美国第三大铁路、轨道交通设计与施工管理工程公司STVGroup的高级工程师,也是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工程学会会长。
陈立强先生指出,京沪高速是国家主干线,作为国家战略安全考虑,绝大部分应以国产技术为主,部分引进国外关键先进技术。而所有引进的国外关键技术,也应有国产的替代技术,以备在战争时不影响国家安全。中国已有时速二百多公里、实验速度三百多公里的“中华之星”列车及两千多项与轮轨高速有关的科研成果,可满足国防安全的要求。
(由於中日两国独特的地缘处境,而该项目的承接商为日本主要军工厂商。 农夫与蛇的寓言使人不得不警惕。)
关于日本技术转让与远景综合效益:
中国与日本合作的关键项目,有几个最后学到技术的?公元胶卷、湖南铝业项目就是明显的例子,还有现在遍地都有生产地的燃气热水器,当初国内第一个热水器厂广州神州找到日本厂家,要求日本技术合作,而日本人不屑一顾地回答:你们没有掌握技术的能力,还是(高价)买我们的散件回去组装吧,等20年后,你们水平提高了,再谈技术合作。如果不是神州愤而回国,半年不到就自己开发出与日本不相上下的燃气热水器,恐怕我们现在的燃气热水器还是几千上万元的“日本高级”产品。
本人作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经常有机会接触一些日本人,与一些这方面的同事谈及日本企业,大家感受特别一致:整体感觉那就是不要信任日本人,也不要指望日本人会?咱中国人带来什么先进的东西,凡到大陆办厂的日本厂家稍微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工种都由日本人亲自掌控,在日本工厂工作过的朋友都会由切身体会。(总之大家跟日本人打交道的唯一感觉就是希望自已的国家能够比小日本更富?,“也许那种受屈辱的感觉才会消失”一个在日资企业工作十二年的朋友感慨万千!??但是回头看一下我们的某些官僚,其奴颜婢膝的形象甚至超过当初的汉*,让人伤心痛恨!)
(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与日本人的交往中,受骗上当吃亏的事更多。日本人常常是打着“技术交流,帮助贵厂”幌子,来获取企业甚至国内相关行业在技术研发成果和市场方面的信息,最终的结果受损失的是我们,而日本人,从资金到技术,全面“丰收”。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我了解的日资企业中,十个日本厂商中这种情况可能要超过九个!从鲁布革到宝钢、从彩电生产线到道岔数控铣床、6K车、纵横制交换交换机。。。这一连串丑闻,这仅仅是商业行为吗?对一个放弃赔款要求,高喊中日友好的中国,日本理应带着报恩之心,倾力协助才对,但日本却趁人之危。这样的民族值得信赖?他们会继续90度鞠躬,会继续讲究卫生,但民族的本性是难以根治的,他们整洁的外表下掩盖不住卑劣的灵魂)
事实上,京沪高速线的价值不仅体现在1300公里的线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是进入中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通行证。尽管中国的铁路多次提速,但在71500公里的总里程中,只有10000多公里的快速铁路,而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线路则为零。据悉,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华北地区的高速铁路正在列入计划,而依据一家法国咨询公司BTI的预测,这其中蕴藏的市场机会超过一万亿元,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单的项目。
另一方面,据日本运输省出具的报告显示:“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北京至上海线的总投资约需200亿美元,如果日本能获得这一项目的建设权的话,在日本国内至少能产生100亿美元的市场效益。这一项目不仅能带动日本的铁道、运输、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而且也为日本新干线技术垄断中国市场奠定基础。”“这不是经济事件,而是政治事件”(??这无疑是对国内某些亲日分子所谓不要把技术讨论“泛政治化”的鼓吹一个响亮的耳光!!!),更表明日本对我技术、经济、社会等的长远企图,决策者不可以不察啊!
以上从技术、经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战略全局的系统分析,充分说明“京沪高铁绝对不能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发信人: pandudu (dudu_pan), 信区: CollegeForum标 题: 铁道部今天不公开....日军中标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Wed Aug 11 11:39:41 2004), 本站(ytht.net)铁道部今天不公开地举行了京沈,济青等15条铁路提速的招标会。线路全长约2000公里,总投资约800亿RMB。日本的三大军工企业之一川崎重工等6家企业与中国南方车辆集团公司下属的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应标。日方提供的车型是日本新干线“隼”型的派生型,如果中标,将为日本大举进军京沪高速铁路打开大门。尽管西门子等亦参加了投标,但机会不大,或者说基本就是个陪衬。 (日方前期公关费用就花了2亿元) 或许是担心舆论的干扰,这次提速,铁道部一反常态,不再事先大造舆论,而是一声不响,静悄悄地发标和招标。今天的招标会虽有记者参加,但都是选定的,媒体不能自主发稿。所以,等大家看到报道时,已是生米煮成的熟饭,再怎么叫唤恐怕也无济于事。这次招标的意义在于:本次提速采用的技术,将成为标准技术,其他线路的提速和新建铁路,都将采用,那么,日本极有可能绕这么个(提速的)圈子后,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京沪高速铁路和其他高速铁路的建设权。 中国老百姓被结结实实地玩了一把。 不过,今天刚投标,离开标还有一段时间,知情人还可以叫唤一下。但这次背景太大,怕是没有媒体敢出来叫板。 . 请网友们到处转贴!
我对中国已没什么信心和希望了.贪官又多.办事又拖拉.宁愿拿钱去搞无聊的.好面子的事也不大力扶持一下教育事业.看看我们中国.有多少考上了大学的没钱读书.中国连自己的国家的人才都不培养.何以谈强大.靠别人的装备又能强大的了多久.经济发展上了又如何啊.连个人才都没有.还算什么强国.大国.中国若如此下去.必有一天不是被日本就是被美国侵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