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一个女兵战场亲历回忆——散记ffice ffice\" /> (靠回忆 不准确 有遗忘 请战友指正) 【六】 ffice:smarttags\" /> 2月24日凌晨,大家整理行装,拆卸帐篷。天蒙蒙亮时我们手术队的三台大解放随军前指出发了。 我们本应在大车队的中部,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的三台车插到了随41军一起行进的160师的车队中间。可能是车辆调度问题,发现错了也无法改变,前面谈到道路状况,战时也不可能车队停下,重新编队。这样我们和军部距离大约有一公里远。 整个车队浩浩荡荡,估计没有百台也差不多。炮车、装甲车、以及我们叫不出名的战车。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境。战后我还和朋友谈起,人家出国西服革履,我们也叫出国了,一身布军装,一双解放鞋,身边只有水壶挂包,压缩饼干。 我们坐在车厢里,车的外边用伪装网罩着,四面透风。因2月的天气早晚很冷,我们为了御寒,每人都身披雨衣。大家仍然是面对面坐着,中间放着急救箱、手术包等急救用品,绿色的压缩饼干桶、罐头等也放在中间。每人有一军用水壶的水。 大家知道没有多远就到越南境内,离战场越来越近,想象不出应该是什么样子。每人都一脸凝重,往日的欢声笑语没有了,只听见车轮滚滚的声音。 翻过念井这座山,就是下坡,一路过来,我们终于明白几天前道路为什么不通了。这里根本没有路,完全是在半山腰上,用推土机推出的临时道路,路边的土是新挖掘的痕迹。广西的土质很黏,加上下雨,整个道路是厚厚的泥浆。这样的路经过坦克、装甲车、运兵车等各种辎重车辆压过,根本无法通行。好在山坡不是很陡。 我们的车队从战士们搬来的石头、粗细不等的树枝、战士的棉被上面通过。石头、树枝、棉被就是这条路的路基。 下了山,就是越南境内,道路是比较平缓的山路。车队从一个小村庄经过,村子里冷冷清清,只有车队从村子中间穿过。 在一个篱笆围着的院子内,我们看到有两具越南人的尸体倒在院子中间,房子外边的台阶下还有一个布娃娃。大家心里渐渐有一种恐惧感,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一幕。 车队继续行进在越南的公路上,眼前除了山,就是一些荒着的梯田,看不到人烟。一会儿穿过峡谷,一会儿穿过荒野、一会儿穿过梯田,车队有时停下,走在前面和后面的炮车就会往附近的山洞里轰上几炮,然后继续前进。 接近中午,天气渐渐热起来,大家把雨衣脱掉。一辆接一辆的大车把路面上的土压得细细的,车一过漫天的灰尘,后一辆车绝对看不到前面一辆车。所有的人满脸是土,军装已不是绿色。 因为我们脱离了军部,没有饮水的补充,每个人只有省着喝自己那军用水壶的水。饿了就吃一点压缩饼干。 一切行动听指挥,车队什么时间停,停几分钟,什么时间可以下车,都由指挥机关决定。就是说什么时间上厕所,都不能自己说了算。 我们在路边真正看到了越南的竹签。在“抗美援越”的年代,曾经有一个舞蹈“竹签舞”在中国上演过,赞扬了越南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女人们拿起刀砍竹子,削竹签,那些舞蹈动作我们还历历在目。今天我们看到路边的地上插着竹签,是为了防止、、、、、 听说,越南人的竹签的尖端都是沾了一种化学毒气的,只要人踩上了,脚和腿就会烂掉。(不知是否真的) 车队一直向南开进,我们依然坐在车厢里,任凭车子的摇晃,任凭扑面而来的灰尘,我们不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间才到目的地。 大家不停地向车外张望,毕竟来到一个不同的国度。 车队来到一个比较狭长的山谷,两边是陡峭的山峰。眼前的场景,让我们屏住呼吸,心情沉重。道路的两旁我们看到:战士随身携带的领章、帽徽、水壶、挂包、腰带、解放鞋等等,散落在路面上、山脚下的排水沟里。班用铝盆、压缩饼干包装纸凌乱的洒在地上,竹子做的担架竖着靠在山脚下。还有散落的枪支、子弹、手榴弹。公路上、山坡下留下一滩滩黑色的血迹,时而可以见到越南人的尸体。 可以想象,之前,我们的军队和敌人在这里发生怎样的拼搏,发生了多么激烈的战争。当你亲临其竟,看到这种场面,就会觉得耳边依然是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敌我双方流血牺牲的场面会在眼前晃动。 我们说不出这个地名,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队在这里打了一场怎样的硬仗,在这场战斗中我们牺牲了多少战友。 地势的险峻,战争的惨烈,可见一斑。 (应该是121师穿插部队通过通侬的一场战斗) 战后的山已不那么秀美,战后的田地一片荒凉,看不到人烟,没有生气。只要是闻到恶臭,一定就有尸体,或者是牛、马。白天的天气已经很热,尸体不断地腐烂,长满了蛆虫。 只要你吸到一口尸臭,那种恶臭就会渗透到你的每一个毛孔,进入到你的血液,每天只呼不吸也要三天才能从你的身体中散尽。 听说,在昨天(2月23日)打扫战场部队,将二十一车烈士遗体拉回国内,也有的说是九车遗体。我们没有证实。 (待续) [此帖子已被 北京老兵 在 2009-10-23 22:03:5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