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轻轻的风”:158变了! 大门已不是从前的大门,问:大门的右侧的山坡上,是否依然是太平间?我们每次出入大门,总是偷偷地看一眼,因为心里有恐惧感,不敢正视。 水塔原来在山坡上。我们吃的是柳江的水,抽水机放在江边的小船上,水抽上来先到过滤池,一级一级过滤后抽到水塔,供应全院的医患及家属。 水工只有一名,难免有个病痛,周日睡个懒觉。所以就有了“自来水过礼拜”。(十八怪中的一怪) 1972年雨季,柳江的水眼看就漫到了岸边,我们在江边看着从上游冲下来的大树、桌椅板凳、木制家具等等顺流急下。抽水机也不工作了,全院没水用。水工冒险到小船上检修,最后发现是一具小儿的尸体堵在抽水机的入水口处。 1999年夏季柳州发大水,淹没了医院的一层,水涨到病房的二层。 “独秀峰”依然耸立,她俯瞰着158的变迁:每每新来的姑娘、小伙,在这片土地变得成熟,结婚生子,从中年到满头白发的老年。 伤病员带着痛苦的面容迎着“独秀峰”而来,满带笑容、留给“独秀峰”健康的身姿而去。 它见证了158的辉煌;它见证了158的军人是如何付出与奉献;它也见证了三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它见证了、、、、、 “独秀峰”以它几十年不变的身姿而自豪:见到过它雄姿的人几乎遍及全中国 。 走进158医院的大门,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毛泽东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大语录牌。 我们从新兵连训练结束,医院的李副院长和政治处的一个女兵 ,到柳州火车站接 上我们五个从北京入伍的新兵。一辆用嘎斯51改装的救护车,李副院长坐在驾驶室,那个姓曾的老兵和我们五个新兵坐在车厢里。老兵一路很热情地为我们介绍柳州、介绍158。 车在颠簸的路上行,人在车厢里面摇。越走越黑,看不到路灯了,我们心想158不是在柳州市吗?怎么眼前一片漆黑?车子七拐八拐进了山里,一条较直的山坡,上到山顶下坡右拐就进了医院的大门(是劈山开出的唯一通往158的路)。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不亮的车灯显出它的光芒。一束灯光打在了语录牌上,这是158医院留给我们第一影像,它也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158人 的心中。 几十年来158的每一位军人、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遵照这个永恒的口号“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此帖子已被 北京老兵 在 2009-10-26 11:16:5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