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都是杀人如麻,赵括投降想让四十万赵军活命,谁的历史名声好?评价军人好坏的自古标准都是他让多少敌人死去。让多少人活下来那是评医生的标准。 ============================== 让我想起德军入侵苏联前的一些观点啊。也难怪德国投降后,德军战俘和平民得不到好的待遇…… 你在屠杀别人的同时,没有想过可能会发生在自己和妻儿身上的报应吗? 记得八十年代有个叫《人证》的日本电影,里面的男主角的父亲就是在自己儿子面前被占领军活活打死。 至于你说到的秦国,似乎只统一了15年就完蛋了吧? 心慈不掌兵也要辩证使用。士兵不是你的炮灰,更不是你升官发财的“流动资产”。引用黄埔的一句话“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勿入此门”。自己不怕死,不代表随意践踏别人生存的权利——更何况是在上级放弃自己,自己没有别的退路的情况下。 不存在指挥官为士兵的生命而放弃战斗的情况——有放弃,是因为看到无法取胜,而不是考虑士兵的生命 ============================================================== 别的不说,在冲绳的防空洞能活下来向美军投降的平民和军士基本上是得到上级批准的。同样的,参加大和号最后战斗的驱逐舰在大和被击沉以后,马上放弃任务,收留落水水手返航大吉。你还能说“不考虑士兵生命吗?” 其实有关那场海战的情况现在相当清楚,就算把麦克阿瑟手下的兵力加上第七舰队全部消去,从文莱湾出发的日本舰队发毫无损日本人还是无法扭转失败的命运,所以栗田健男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去死,起码是不认为这种死有什么重于泰山的伟大意义。当然这一点并不是说栗田健男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但是从泗水海战,中途岛海战,炮轰瓜岛亨德森机场,马里亚纳海战,一直到这次的莱特岛海战,栗田健男似乎总能给人找到“畏敌不前”,“能溜则绝不留守”的事例出来。 [此帖子已被 怒火万丈 在 2009-9-23 12:44:3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怒火万丈 在 2009-9-23 18:06:5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