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军158医院二所,1979年自卫反击作战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百合收治战场送来的伤员,展开100张床位。ffice ffice\" /> 伤员在这里一般停留一至两天,经过休整,清创、分类,再由此转送到后方医院。 在百合收治伤员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还有意料之外的趣事,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都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事。 在此,我们根据李医生日记整理,告诉战友们我们当时收治伤员的一些真实故事。 伤 员 中 的“特 工” ffice:smarttags\" />2月18日 晴 今天早上,前线送来大批伤员。 一时间,我们所在的小村庄里无比的热闹,人来人往、车辆出出进进。 炸伤的、枪伤的、全身各个部位伤的无所不有。 我们按照分工:验伤票;登记武器;给每个伤员换一套新军装;检查伤口;清创手术、、、、、、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我们一边查看伤情,一边问这问那,大家都十分关心着前线的战事。 “你们从什么地方下来的”? “在什么地方负的伤”? “是哪个部队的”? “、、、、、、”? 伤员之间也互相询问是哪个部队的,仗是如何如何打的,等等。 下午,李医生正在病房中查看伤员。 一名护士走到李医生身边小声说道:“李医生,离那个伤员远点儿,他是特工。”一边说一边使着眼色。 李医生顺着那护士的眼神看去、、、、 这个人与众不同,战前男兵全部剃光头,而他却留着长发和胡须,身材矮小,又黑又瘦。 护士接着说:“他穿的是越南人民军的军服,衣服的口袋里装着“中国共产党党证”。 李医生心存疑虑有意问同批送来的伤员,伤员中竟没有一个人认识他。 穿着越军军服;兜里装着我们从没见过的“党证”;长的酷似越南人,凭这三点我们越来越觉得他像特工了。 我们所里的领导派了两名民工形影不离地监视着他。 这个“特工”从我们的眼神中、说话的语气中也察觉大家都在怀疑他,所有人都在疏远他,无论他说什么,再也没有人理他了。 整整一个下午,所里因为有这个“特工”的存在,气氛多少有些紧张。 天色已晚,前线又送来部分伤员。 这个“特工”突然喊其中一个伤员的名字,那是一名受伤的干部。看得出,憋了一天的他,极力想找机会证明自己。这名干部也叫着“特工”名字,互问伤情,看样子他们很熟悉。 这时大家好像明白了什么,看来他不是特工,否则不会有人认识他,突然觉得我们是不是冤枉他了。 医院的李副院长走到那名受伤的干部面前,问着我们大家想问的问题:“怎么会有党证”? 这名干部和这个“特工”为我们解答了的疑惑。 “特工”是某师的侦察员,他们化装侦察,穿的是越军的服装,从外表看是一个十足的越军模样。 部队指挥员为了防止我军侦察员牺牲后的遗体被越南人收去,特制了这种特殊的“党证”,发给每一名侦察员。这是在越南境内牺牲后唯一能够证明他们身份的证件,也是79年作战期间的战时机密。 开战了,敌我双方在没有分辨的情况下,都向他们侦查小分队射击。 他负伤了,经过一天多的时间,被送到我们的医疗所。 这时,我们定神仔细看了看这名“特工”,忽然对他肃然起敬,他那瘦小的身材,在我们的心目中顿时也变得高大起来。 他们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一颗赤诚的心,和一个特殊的“党证”,冒着危险,潜入敌后,化装侦察,随时准备着牺牲。 这名被误认为是“特工”的人,是41军123师侦察大队的一名司务长,广东电白县人。后来他随着大批伤员转移到后方医院。 三十年了,这名“特工”现在过的好吗? 因当年收治的伤员太多,我们没有时间一一记下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永不褪去的记忆。 [此帖子已被 北京老兵 在 2010-1-7 17:18:5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