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7816
- 帖子
- 1439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1-5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07816
- 帖子
- 1439
- 主题
- 78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837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1-5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许多发烧友大都热衷于玩线,认为家里电源线换上根超大面积的铜线,器材换上根多少N的无氧铜线材,以减少其阻值,该善线材的传送电能力,音质就可有质上的飞跃。于是,金线.银线.高纯度铜线就跟着铺天盖地的飞来,发展成大有不玩线就非发烧的势头。更换线材真有如此大的功效?对此,本人深感置疑。声音的好坏,音响器材本身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听音环境的影响。对此,我们都可以通过人为的调校,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对于声称换了某某线后,声音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变化说法,我认为这只是自欺欺人,误导大众而已!以下是本人对此的看法。
一.导体导电性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
(1)电阻。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产生阻力的物理量。导电体的电阻大小和其材料的性质及几何尺寸有关,实验证明,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截面积成反比。
(2)电阻率ρ。它表示长度为1M,截面积为1㎜2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来,电流是经过电度表的电流线圈才传送到负载上的。城市居民家用电一般都是使用5-20A或10-40A量程的电度表,但大家知道电度表里面,电流线圈的漆包线面积有多大吗?5-20A 电流线圈是用截面积约为2平方毫米,10-40A 用截面积约为4平方毫米的漆包线绕制。
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分析.算一下,一般我们家里的电源线总长,也就100M左右。假设用的是2.5平方毫米的铜线,它的阻值是多大呢?从前面表1可以查到,铜的电阻率为0.0175,那100M的电线其电阻值为:R=ρ(L/S) =0.0175x(100/2.5)= 0.7 Ω 其电导值为 :G=1/R=1/0.7=1.43S
如果换了10平方毫米的铜线,100M的电线其电阻值为:
R=ρ(L/S) =0.0175x(100/10)= 0.175 Ω 电导值为:G=1/R=1/0.175 = 5.7 S
从以上算术结果可知,导线的截面积增大4倍,结果只是提高了导线的载流能力,和降低了0.525Ω的电阻值。假设音响器材的功率为1100W,2.5平方毫米的电线传输的电流为:I=P/U=1100/220=5A,这时其阻值产生的电压降为:U=IR=5x0.7=3.5V。10平方毫米的电线其阻值产生的电压降为: U=IR=5x0.175=0.87V。以上两数值均小于室内配线的电压损失允许值,且两者的压降在数值上仅相差二点几伏。如果是器材本身的电源线,长度更短,只是两三米,即使是换银线,和铜线的差别也不会大。
由于多种客观原因,我国的供电电压质量并不高,对于低压供电,国家允许有±5%的误差,即线电压380~420V,相电压220~242V为正常范围。但实际上供电部门很少能保证电压在正常的范围内,在用电高峰期时,电压往往低到200V左右,而在用电低谷期时,电压有又高达250~260V,电压有如此大的波动,对音响器材的影响可想而知。因此,在电压不稳定的地方,添置一台稳压器是很有必要的。
从以上可知,电度表的电流线圈,是影响电源向负载传送的第一道门槛,也是瓶颈所在之处。电度表后面的电源线就算换上截面积再大的线材,意义也不大。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电度表独立拉一组电源线到音响器材那是最好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其它家电对音响器材的干扰。俗话说的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认为,一般音响器材专用电源线选择2.5平方毫米的优质铜线足矣,(从电工材料可以查出,2.5平方毫米的单芯铜线,允许长期载流量为32A,足以胜任任何一套家用音响器材的供电)不必盲目追求和迷信大线径,这样只会浪费金钱,还不如把钱投在购置稳压器.电源虑波器.和接条良好的地线来的实在!
|
|